1、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期末高考复习全册知识点提纲中国古代史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渔猎-农耕(距今1万年) 【前2070年 前1600年 前1046年 前770年 前476 前221年 前202年 (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父系氏族【禹 汤 河南安阳 周武王 镐京 平王东迁 秦始皇 咸阳 汉高祖刘邦 长安 曹魏 220年 曹丕 洛阳 十六国-北魏- 东魏-北齐 581年隋 东汉-三国 蜀汉 221年 刘备 成都 - 西晋 - 439年鲜卑拓跋部 隋文帝25年 孙吴229年 孙权 建业 266年司马炎洛阳 西魏-北周 杨坚 长安 汉光武帝刘
2、秀洛阳 北朝- 东晋-宋齐梁陈(建康) 317年司马睿健康- 南朝- 辽 960年 契丹耶律阿保机 上京 -唐-五代十国-北宋 960年 宋太祖赵匡胤 开封(东京) -南宋 1127年 宋高宗赵构 临安(杭州)618年唐高祖 907年 西夏 1038年 党项族元昊 兴庆府 西夏 李渊长安 朱温后梁 金 1115年 女真完颜阿骨打 会宁府(上京) 金 蒙古汗国1206年 铁木真(成吉思汗)-1260年忽必烈大都-元-明- 清1271年建元 1368年 1616年 努尔哈赤 后金 1279年 统一 明太祖朱元璋 1636年 皇太极 盛京 大清 1646年 顺治 北京原始社会距今7000-5000年
3、前:A、黄河中下流域:仰韶文化(彩绘陶器,种植粟)、大汶口文化;B、长江下游:河姆渡文化(种植水稻,养蚕缫丝)距今约5000年前A、黄河流域:龙山文化(黑陶(蛋壳陶);万邦时代(禅让制):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典型代表:陶寺遗址B、辽河上游:红山文化 精美玉器,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C、长江下游:良渚文化其他:距今5000前:出现了小件青铜器总体特征:南稻北粟;制造陶器;定居村落;文化特征:(1)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和北方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都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2)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奴隶社会夏:代表性遗存
4、: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经济:货币:海贝政治:王位继承方式:世袭制法律:禹刑商:代表性遗址:河南安阳殷墟经济:(1)货币:商晚期铜铸币;(2)商业: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商业贸易遍及商朝统治区域和周边地区,商业主要掌握在官府贵族手里;(3)城市:城市已初具规模,统治者的宫殿和宗庙位于城市的中心。政治:(1)中央: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商王之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2)地方:实行内外服制。文化: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文字,研究商史的第一手资料。;青铜器上面的文字,被称为青铜铭文;加上后世文献如礼记、史记等关于商代的记录,互相印证了商代历史。法律:汤刑西周:经济:(1)土地制度:井田制(奴隶主土地
5、国有制);(2)城市:营建城市形成定制;政治:(1)分封制(等级森严)和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2)礼乐制度:为了维护社会等级秩序,建立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礼制,提出“敬天保民”思想,有一定进步性。(3)选官制:世官制,即世卿世禄制,形成贵族政治。(4)共和行政夏商周政治特征:(1)君主权利不是绝对的,原始民主遗存对君主权利有制约作用;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自由民“国民”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干预朝政;(2)王权与神权密切结合,具有神秘色彩;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等级森严,族权与政权合二为一;(3)原始民主遗存在春秋各国政治中仍然有一定影响(4)家国一体,家国同构。转型
6、期东周(春秋战国)时代特征:社会大变革(转型),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变革,推动社会由分封制向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转型。经济:(1)农业: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得到推广;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2)土地私有制度;(3)手工业:分工更细;(4)货币流通广泛:如秦国的圜钱;(4)一批中心城市;(5)商业:“工商食官”的格局被打破,工商业主富比王侯;(6)实物借贷形式已经比较普遍,并出现了货币信贷。政治:(1)春秋五霸(如:齐桓公、晋文公);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分封制逐步瓦解;(2)选官制度:尚贤思想兴起,采用荐举制、军功任官等;(3)改革:各国通过变法,推动社会转型,逐步建立
7、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如商鞅变法-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动。铁器使用和牛耕推广,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生产关系急剧变动。兼并战争不断,各诸侯国为适应社会变动,实现富国强兵,纷纷推行变法。(秦国为了富国强兵,兼并天下);内容:(1)经济: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2)军事: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3)政治: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行政管理上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影响: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打击贵族特权;促进封建政治、经济、军事发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8、。思想: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旧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崛起,他们提出自己的政治社会主张和要求,试图影响现实政治,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代表思想及人物:儒家:孔子:核心观念是“仁”是最高的道德准则。“礼”是言行规范;“为政以德”。“有教无类”,私学兴起。孟子:“仁政”学说;人性本善说。荀子:主张“隆礼重法”;人性本恶说。局限:儒家思想不适用于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道家:老子:(1)核心观念: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抽象的“道”。(2)朴素辩证法思想。(3)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甚至退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庄子:崇尚逍遥自由;法家:主张
9、:人性恶,主张法治;代表及思想:商鞅:在秦国颁布一系列法令,保护新兴地主阶级的权益。韩非:以法、术、势驾驭臣下;赏罚分明;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保证法令畅通。体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优势: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体现:秦统一六国,建立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意义: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不仅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深远。法律:春秋郑国子产“铸刑书”,中国最早成文法,引发早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社会生活:春秋就有运河。中华优秀传统
10、文化的内涵:重视以人为本;提倡民本思想;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主张和而不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特点:本土性、多样性、包容性、凝聚性、连续性价值:(1)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2)中华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3)中华文化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封建社会:分裂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辽宋夏金时期。
11、其中分裂时间最长的是五代十国辽宋夏金时期,长达三百多年,最短的是三国时期。统一时期:秦汉时期、隋唐时期、西晋、元明清时期。西晋建立的虽是全国性统一政权,但短期而亡。其中统一时间最长的是唐朝。经济自然经济占主导,手工业、商业经济不断发展与繁荣,明代中叶出现工场,但并没撼动自然经济的主导地位和促进社会转型。农业唐:曲辕犁标志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出现筒车,用水力灌溉宋元:一年两熟的稻麦在南方普及;出现了固定种植某种经济作物的农户,对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棉花在宋朝开始种植,元朝得到推广,推动纺织业的发展。明清:新农作物品种的输入:明朝后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一些新的农作物品种输入中国,如高产
12、粮食作物玉米【从西亚、中亚传入西北地区;从印度、缅甸传入西南地区;从菲律宾传入东南沿海;从丘陵到平原;鸦片战争前全国种植】、甘薯、马铃薯、番茄等;江南等地多种经营的发展。手工业宋(1)制瓷业,瓷器大量出口海外,成为继丝绸之后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2)矿冶业(3)印刷业;(4)造船业和罗盘明朝后期:在南方的一些地区的丝织、榨油、制瓷等行业中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即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商业周礼:借贷纠纷的记载;春秋:实物借贷普遍,开始出现货币信贷;唐:存贷款发展到汇兑(飞钱的出现)及当铺;宋:(1)市场:基层市场、宋与辽夏金各政权之间官方榷场互市贸易,民间贸易相当活跃。(
13、2)货币与信贷发展;出现纸币交子,会子等纸币开始使用,逐渐取代不少汇兑业务;明清:明朝后期起,美洲等地的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也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聚。一些地方的人以经商闻名,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如安徽南部的徽商和山西的晋商。明朝中期,钱铺等新式金融机构盛行。清朝,资本性借贷有显著发展,出现本票性质的庄票。【局限:(1)就全社会来看,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还占据压倒优势。(2)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压制和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转型。】城市村落:农业产生要求定居生活,便出现了房屋的建造,他们把房屋建在一起,在外面挖壕沟,建围墙,最早的村落就这样出现了。建有住
14、宅、仓廪、地窖和公共服务场所等,为人们的定居繁衍、储存食物和防卫提供了条件和保障,也为人们进行集体活动提供了便利。作用:使人们进一步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提高了生活质量;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集镇:原因:(1)原始社会末期,手工业与农业分离,手工业者开始在便于交换的地方集聚,形成了古代集镇的雏形。(2)商人的出现使手工业者聚居的地方迅速繁荣,逐渐成为一定地域内的经济中心。(3)商人和手工业者为了保护其财富和人身安全,在聚居的地方筑垒设防,形成集镇。(3)历程:商代就出现;魏晋到五代:军镇;两宋:工商业聚居地及行政市镇,元:大运河沿岸工商集镇;明清: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一
15、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专业分工的工商业市镇,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如:浙江崇德石门镇(榨油业)、嘉善干家窑镇(制陶业)、江西景德镇(制瓷业)、江苏吴江盛泽镇(丝织业)、汉口镇(商品转运码头)。这些集镇的商品生产推动商业发展,进而促进区域性市场网络形成。唐:城市:(1)唐:长安,形成市坊制度;(2)宋:北宋东京和南宋临安,市坊分区制度逐步瓦解;(3)元:元朝恢复临安的旧城杭州,被外国旅行家称为“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元大都是当时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地。交通秦:修驰道、直道(开凿灵渠),构成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隋:隋: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沟通中国南方和北方。唐:驿道以长安为中心向各方
16、辐射元:陆路:构成以大都为中心,修筑四通八达的驿道,设立驿站,分设急递铺,负责传递公文。在全国遍设驿站,通向全国乃至境外的驿路交通网。海路:元朝京杭大运河全长1899千米,为世界之最。货币秦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的半两铜钱-汉代五铢铜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唐开元通宝-两宋纸币及铜币(年号)-元朝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称为“钞”作为主币发行-明初:恢复铜钱、纸币并行的货币体制;明朝中期: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清朝: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白银货币化的意义: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推动了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赋税制度赋役制度:是中国历代王朝为巩固国家政权而向人民征课财物,
17、调用劳动力的制度。主要包括税和役。夏商周:役重于赋春秋战国:商鞅变法是封建赋税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基本确立的标志。秦:田赋税率极高;向人民征收极重的口赋;徭役:更卒、正卒、戍卒三种汉:人头税分口赋、算赋,商人和奴婢的算赋钱还要加倍;汉朝还征收财产税,甚至农民饲养六畜都要缴税。魏晋南北朝: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租庸调制(北魏孝文帝改革,均田令,成年男子服役期间不去服徭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之为庸)隋唐前期:租庸调制唐后期:两税法:背景:安史之乱后,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无法推行,国家财政收入减少,为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内容:A、财政原则
18、:量出制入。B、课税主体:不区分主户和客户,一律以当时居住地登入户籍,缴纳赋税,即所谓“户无主客,以居者簿”;C、课税标准:不再按丁口征税为主,改为按家庭财产和田亩征税;D、纳税期限:每年分夏秋两季征收;特点(1)简化税收名目,有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缓和社会矛盾。(2)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3)“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有利于改变贫富不均的现象。(4)由“舍地税人”到“舍人税地”方向发展,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5)以货币为主要征税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征收银钱,建中元年年末,就有1300多万两)两宋:税:宋承唐
19、制,征收两税,但附加税繁杂多变,往往超过正税数倍。役:除了征收类似唐朝的庸一样的代役金外,还经常再派发各种徭役可谓役上加役、役外加役-王安石变法采用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元:基本上沿袭唐朝的租庸调与两税法,北方:丁税、地税和南方:夏税、秋粮。明朝:(1)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所征主要是米麦实物。正统年间,江南部分税粮折银征收送赴北京,称“金花银”。(2)后期(张居正一条鞭法):原因:明朝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白银流量增加。内容: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即不但赋税折银征收,而且役也改由丁、田共同承担,折成银两,统一征收。政府所需的役,由政府从税银中拿出一部分统一雇人。意义:一条鞭法是中国赋役
20、制度上的重大变革,由实物税向货币税的转变,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清:(1)康熙年间:1712年,康熙帝规定以前一年的丁银作为定额,不再增加,称“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年间:将丁银分摊到田赋中,称“摊丁入亩”。(2)意义: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2000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隐蔽人口现象逐渐减少,促进了人口的增长;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及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减轻了无地或少地农民的负担,有利于经济恢复与发展;税制的简化,有利于政府的征收。经济重心南移原因: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条件优越;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北方战乱,北民南迁,农业劳动力增加,并
21、带去先进的工具和技术;江南统治阶级为保证国用,调整政策,重视生产的发展;政治中心的南移(如南宋)对经济重心的南移也有一定影响。过程:A、商周:经济重心在河南、陕西一带;B、秦汉:经济中心在关中地区;C、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济中心在关中和中原地区,但淮河流域和江南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南北经济差距明显缩小;D、隋唐:经济重心仍在黄河流域。但长江流域的经济重要性已与之接近,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超过北方;E、五代十国和辽宋夏金元:长江中下游经济发展快,北宋:户口分布南多北少的格局已定型;南方经济发展带动了文化的进步,朝廷采取南北分卷制度,各自分配名额,分别录取;南宋:江南经济已超过北方,成为全国经济中心
22、;长江中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谚语称“苏湖熟,天下足”。:全国大部分人口和税收集中在江南;政府重开大运河,缩短了航程;开辟长途海运航线,运输江南粮食。F、明清时期,江南地区不仅是农业经济中心,也是商业中心。特征: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封建割据或封建战乱时期最突出;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一定的影响;经济重心转移的规律: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由内地向沿海逐渐转移。政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概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基本的政治制度。它包含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制度两层含义。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是指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中央集权
23、针对地方分权而言,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形成、发展与衰亡概况(1)萌芽于战国:理论:法家主张实行君主集权制度;实践:秦国商鞅变法,规定废分封,行县制。(2)建立于秦朝:确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文书推行;颁布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焚书坑儒;郡县制;中央:三公九卿制,丞相是百官之首,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是最高监察官。太尉(主管军务);九卿分掌具体事务。地方:郡县制,郡县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县下设乡和里。乡设三老,掌教化;设啬夫,掌狱讼、赋税;设游缴,掌捕盗。里设正;乡、里之外有亭,设亭长,负
24、责传递政令和维护治安;乡官、里正、亭长都由本地有产业、有德行的人担任。文书推行: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建立以邮驿为中心的文书传递系统,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送到全国各地。其他:为巩固中央集权体制,秦始皇采取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统一车轨、文字(小篆)、货币(秦半两)和度量衡,修驰道、直道(开凿灵渠),构成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颁行法律,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整顿社会风俗,修长城等。焚书坑儒以统一思想。意义:秦的统一奠定了中华民族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础,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推动多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秦创立的中央集权体制,成为我国历代
25、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其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则进一步加深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3)巩固于西汉:“内、外朝”;颁布“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刺史制度;中央:政治上:“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中外朝制:设立直接听命于皇帝的中朝,削弱相权;察举制:由各郡国举荐的官吏选拔制度;经济上:改革币制(五铢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盐铁官营。均输平准,增加收入,平抑物价。思想上:措施:A、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设五经博士,开太学:影响: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开拓疆域:(1)北击匈奴,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夺取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2)设立河西四郡:武威、张
26、掖、酒泉、敦煌。(3)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4)加强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地方:刺史制:监察辖区郡级官员及子弟和地方豪强势力。【备注:东汉: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魏晋南北朝:实行州、郡、县三级制。州刺史不仅有行政权,还有领兵权,形成内轻外重、干弱枝强的局面。】(4)完善于隋唐:创立和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中央:三省六部制:内容: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隋唐时期,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唐朝设政事堂,为宰相议事所在地。实质:皇权强化的产
27、物,众多宰相分权制衡、集体议政的运作方式避免了宰相擅权专断,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影响: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唐太宗时扩大了任用宰相的范围。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科举制度(略)地方:隋朝废郡,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二级制,唐朝沿用。唐把全国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后来,道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形成道、州、县三级制。唐中期后,一些战略重地设节度使,部分节度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势力。(5)加强于北宋:重文轻武的文官体制;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措施;分散机构权力的措施。背景:鉴于唐
28、末五代以来藩镇拥兵自重、禁军将领篡夺皇位的历史教训,在政治、军事制度等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2)措施:加强对地方控制:中央派文官出任知州,节度使变为虚衔;设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定期更换驻地。分散机构权力:中央:枢密院掌军政;三司掌财政;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枢密院调兵,“三衙”统兵。地方:四监司监控各州;州增设通判,制约知州。重文抑武:罢免宿将兵权(杯酒释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提高文官和士人地位;积极:有效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中央集权。消极: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地方
29、:宋朝地方行政分州、县二级,后改道为路,形成路、府、县三级制。(6)发展于元朝:健全中央官制,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行省制度;宣政院;澎湖巡检司;目的:元朝为了在空前辽阔的疆域中实行有效统治,取法汉族王朝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举措:中央机构设置:中央政府主要由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构成。中书省又称“都省”,下设六部,总理全国政务,枢密院和御史台分别掌管全国军事和监察。地方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则创置行省制度。除称为“腹里”的地区(指大都及其周围地区)由中书省直辖外,其余地区分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派遣官员管辖。如上海,当时属于江浙行省。行省
30、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古代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的名称为后世沿用,直至今日。对边疆的管理:为加强对边疆的管辖,元政府还设立宣政院兼管吐蕃(即西藏),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即台湾),西藏和台湾自元朝开始正式成为我国的一个行政区域。(3)意义:元的统治将全国各地区置于中央的统一管辖之下,加强了中央与地方、中原与边疆的联系,客观上起到了促进民族融合的作用。(7)强化于明清:明朝:废宰相,设殿阁大学士;设锦衣卫、东厂、西厂监督百官。中央: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和宰相制度,包括六部在内的政府各部门直接听命于皇帝,始设殿阁大学士;明成祖朱棣即位后,选拔翰林学士入文渊阁值班,建立内阁;内阁
31、大学士人数不等,职责为替皇帝浏览奏章,起草诏敕票拟批答等。(皇帝批红,后归司礼监太监);明朝中后期,虽有内阁首辅权重一时,但从制度上说,内阁必须完全遵照皇帝的旨意形式,所以内阁实质上仍是皇权的组成部分(内阁依附于皇权)。地方:废除行中书省,权力由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割。后来朝廷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逐渐总揽一省之权。清朝:奏折制度;军机处;中央:实行奏折制度(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密报,皇帝亲手批阅返回);设立军机处(雍正时设立),军机处完全秉承皇帝旨意办事,日夜轮班,内阁只负责处理一般文书;加强思想控制:制造文字狱;地方:巡抚变为一省长官,又设总督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明清时期:
32、省之下设府,府下设县,形成省、府、县三级行政制度。地方发展趋势:地方越来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8)结束于1912年(辛亥革命成果)选官制度西周:背景:封邦建国及宗法制;措施:世官制【世卿世禄】春秋战国:背景:分封制逐步瓦解,周王室衰微,各国为争霸图强尚贤思想兴起;措施:军功授爵;标准:才能、军功秦:背景:秦统一后重法;措施: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西汉武帝:背景:汉武帝大一统趋向稳定,推崇被董仲舒改造儒家思想;措施:察举制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者提拔任用;标准:孝廉(品行)到门第(东汉)魏晋南北朝:背景: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力量
33、的发展;措施:魏王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由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称为“状”,由吏部授官。标准:家世、道德、才能只看家世门第。影响: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但随着门阀士族势力的发展,中正选人只看家世,不看道德和才能,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隋唐:背景:社会状况:南北朝以来,豪强地主(政治动荡、长期掌权惰性)势力衰退、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要求参政。政治:适应社会阶级关系变化,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措施:隋文帝开始推行科举制;以分科考试选拔人才;考试合格只取得为
34、官资格,还需吏部选拔后方可正式任官,其中明经和进士最受重视。影响:积极:打破特权垄断;扩大人才来源,扩大统治基础;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将选官用人权集中到中央,加强中央集权。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消极:选拔标准单一,压抑个性;用儒学作为考试内容,忽视科技;片面应试严重禁锢思想,不能与时俱进。两宋:背景:重文轻武,防止地方割据(地方力量削弱);措施:誊录与糊名;取士不问家世;科举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途径。(3)南北分卷元:背景:少数民族完成大一统;措施:(1)部分保留蒙古传统方式;(2)1313年颁科举诏,宣布次年开考,恢复科举制,时断时续,录取人数不多,
35、科举出身者在官员队伍中人数比例不高。明清:背景:大一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加强思想控制;措施:八股取士制度。分为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考中者称为“举人”。会试:由礼部主持,于乡试次年春天举行,举人考中者称为“贡士”。殿试:在会试后举行,名义上由皇帝主持,贡士通过者为“进士”。考试人员:主要是国子监和府、州、县学的学生等。考试范围:从四书五经中命题。地域平衡:明朝南北卷制度。评价:(见前面)考核制度秦汉:上计制;概念:每年秋冬,各县侯国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情况汇集到郡国,再由郡国汇总,制成计薄上报中央;考核方式:御史参与审核计簿防止造假;结果:官员
36、赏罚的依据;魏晋南北朝:概况:因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战乱频仍,虽然曹魏、西晋、北朝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法规,但考核大都流于形式。隋唐:负责部门:尚书省吏部。考核方式:隋: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要考核,地方官每年要派员向中央报告,或由皇帝遣使到州县巡行考察。唐: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考核官员,分为九等,根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两宋: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考核官员(考核称为“磨勘”,由审官院考核京官,考课院考核地方官。)明朝:考满和考察;考满:对官员任职期满的考核。官员任现职满三年称“初考”,满六年称“再考”,满九年称“通考”。考核结果分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等,是决定官员正常升迁或降、调的依据。考察:包括外地官员三年
37、一次的朝觐考察和京官六年一次的京察,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清朝:考课制度,包括三年一次的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监察制度秦汉:中央:御史制度:(1)秦汉时期:御史大夫;(2)西汉晚期:大司空,御史中丞逐渐成为最高监察官;地方:刺史制度背景: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澄清吏治;内容: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设刺史1人;特点:刺史秩卑权重,代表皇帝巡行郡国,依朝廷规定的“六条”纠举强宗豪右和郡国守、相的不法行为。评价:A、积极:对地方官吏起到一定监察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巡视监察制度始终延续下来;B、局限:东汉后期随着刺史权力范围的扩大,逐渐发展成为地方割据势力。隋唐:
38、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长官为御史大夫。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委派监察官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对地方有巨大的威慑作用。两宋:承唐制设御史台,地方划分路作为监察区。重要变化是台谏合一,御史拥有了谏官的议事权,谏官拥有了御史的监察权。元:监察机构严密:(1)中央:设有御史台;(2)地方:设有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明清:主要有都察院和六科,合称“科道”,行使监察权。(1)明朝:内容:都察院监察御史不仅负责纠察内外百官,还代皇帝巡按各省;六科给事中负责皇帝制敕与大臣奏疏的封还驳正,稽查六部百司之事。特点:御史和给事中都只是正七品官员,品级虽低,但权力很大。(2)清朝:将六科并入都察院,监察百官。户
39、籍制度秦:户籍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还有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吏的宦籍、商贾的市籍等。汉:形成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魏晋南北朝:西晋重建户籍,以黄纸登记户主姓名、年龄、家庭情况、装订成册,称为“黄籍”。东晋对南方土著居民仍然以黄籍进行登记,对从北方南渡而来侨居的州、郡、县人口以“白籍”登记,不征收赋役。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为增加赋役,不时将侨居糊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称作“土断”,使白籍人口土著化,承担赋役。隋唐:隋:命州县官“大索貌阅”,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管理登记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严防不实。唐朝: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宋元:宋朝:户籍分主户与客户。主户指拥有土地、缴
40、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元朝:户口类型比较复杂,按职业可以分为军户、民户、站户等,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明:继承了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明朝户籍册称“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一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清:政府赋役越来越倾向于向土地摊派,户籍管理相对松弛。乾隆年间,朝廷谕令户籍永停编审,只登记人口数量。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秦汉:(1)基层组织:乡里制度;(2)社会治理: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唐:(1)基层组织:乡里制度: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2)社会
41、治理: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北宋:王安石实施保甲制(源于唐朝邻保制度)明清:(1)基层组织:明实行里甲制,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长、里长。(2)社会治理:明朝:王守仁推行十家牌法,要求十家总编为一牌,开列各户姓名,由十家轮流收掌,每日沿门按牌察看动静,发现有面生可疑之人,就向官府举报。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来改而推行编制严密的保甲制:从城市到乡村,以十户为牌,设牌长;十牌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至此,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改革A、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民族交融内迁游牧民族纷纷建立政权;前秦统一北方但迅速瓦解;
42、北魏重新统一北方内容:前期实行俸禄制;推行均田制、三长制;后期迁都洛阳;易服装、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影响:有效巩固了北魏政权,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B、北宋王安石变法背景:“三冗两积”的社会局面致使北宋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范仲淹的“庆历新政”改革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失败;内容(富国强兵):对官僚机构、财政制度、军事体制等方面的弊端,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结果:初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涉及面广、阻力大,有些措施欠妥当,后被废止。C、明清赋役制度改革(张居正的改革)背景:明中后
43、期,政治日益腐败,统治危机不断加深内容:整顿吏治,加强官吏考核,裁剪开支,清丈土地,改革税制。结果: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解,后改革措施除一条鞭法外,几乎全部废止。盛世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略)康乾盛世:(1)君主专制强化(略 见前面)(2)疆域的奠定:东南:消灭郑氏政权,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东北:击败侵占雅克萨的俄军,两国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是中国领土。西北:(1)平定准噶尔部,清朝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2)平定了天山南路维吾尔贵族大、小和卓的叛
44、乱。清朝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3)清朝通过满蒙联姻,加强与蒙古族的合作;(4)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巩固西北边疆;西南:(1)中央政府册封“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尊号;(2)开始派遣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3)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权。(4)在青海、西藏地区设西宁办事大臣(5)沿袭土官制度,后来逐渐进行“改土归流”,废除世袭土官,选派有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备注:专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清疆域四至: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脉。现代中国的版图至此基本奠定。统治危机:内部:农民起义不断;人口增长引发资源危机;政治腐败和贫富矛盾的积累,乱象逐渐萌生。外部: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在中国东南沿海频繁活动,要求扩大对华贸易,开拓中国市场。对外政策:闭关锁国法律与教化先秦德治与法治:第一阶段:礼法分离:德治:夏商:君王和奴隶主可以随意残害奴隶;西周:礼乐制度成为工具;法治:夏朝有禹刑、商朝有汤刑、周朝九刑.这些都是习惯法.第二阶段-礼法之争背景:政治: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宗法体系破坏;经济:铁农具牛耕兴起,解放了生产力,土地私有趋势;思想:思想活跃,百家争鸣-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