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说课设计说课设计(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 课题: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课型:新授课 说课教师:芝溪小学:曾伟 说课时间:2009 年 5 月 8 日 各位领导、 老师们,大家好,我是芝溪小学教师曾伟。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 版义务教育新课标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第二节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第一课时。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程序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设计思路几个方 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主要从地位与作用、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三方面进行阐述。主要从地位与作用、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三方面进行阐述。 (一)地位与作用:
2、(一)地位与作用: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和掌握了用描点法画函数图象的基础上进行 教学的, 是本章学习的重点, 为后面学习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及画二次函数图象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 : 根据课改“以学生为主体,激活课堂气氛,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精神。在 教学设计上, 我设想通过使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 在掌握反比例函数相关知识的同时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索。因此把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目标知识目标:学会用描点法作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能结合函数图象进行探索.理解并掌握 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能力目标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作图能
3、力,观察.分析.归纳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情感目标情感目标: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通过利用函数图象探索 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活动中充满了探索与创造,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三)教学重点,难点: 因为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会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并知道该图象与正比例函数、 一次函 数图象的区别,能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分析出简单的性质,所以确定本节的重点为:反比本节的重点为:反比 例函数图象的画法及探究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例函数图象的画法及探究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因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有两个分支
4、, 而且这两个分支的变化趋势又不同, 学生初次接触, 一定会感到困难。据此确定本节课的难点为:反比例函数图象是平滑双曲线的理解及对图本节课的难点为:反比例函数图象是平滑双曲线的理解及对图 象特征的分析象特征的分析 华罗庚教授曾深刻指出: “数无形,少直观;形无数,难入微.”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我让学生动手操作, 积极参与并主动探索函数性质, 利用多媒体教学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反 比例函数的性质 二、二、教法学法分析教法学法分析 (一一)教法教法分析分析 鉴于教材特点及八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愉快地学习,采用启发讲授、小组讨论、合作
5、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 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努力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究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 教学思想,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充分地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教 学全过程 (二二)学法分析学法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一种方法远比学会一个知识点重要的多。为使学生掌握科学 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本节的内容以及学情分析,在 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运用观察、操作、归纳、猜想和 验证的方式进行学习,养成善于观察、乐于思考、勤于动手、敢于表达的学习习惯,挖掘学 习潜能,培养自主学习和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三. .教学程
6、序设计教学程序设计: :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二)类比联想,探究交流 (三)探索比较,发现规律 (四)运用新知,拓展训练 (五)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四四. .教具准备教具准备: : 坐标纸坐标纸 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 五五.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活动一活动一 情景导入情景导入 激发兴趣激发兴趣 1、正比例函数 y=6x 的图象是什么形状?作图的步骤是什么? 2、猜测:反比例函数 6 y x 的图象会是什么形状呢?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画这个反比 例函数的图象? 通过问题一帮助学生回忆用描点法画函数图象作函数图象的基本步骤: 包括列表、 描点、 连线,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为探究反比例函数图象
7、的画法奠定基础。问题二的提出,给学 生一个想象空间,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 活动二活动二 类比联想类比联想 探索交流探索交流 1、活动一:尝试在坐标纸上画出反比例函数 y= 6 x 和 y= 6 x 的图象. 学生是首次接触到双曲线这种比较特殊函数图象,我设计为 y= 6 x 由师生共同完成。学 生在完成时可能会在下面几个环节中出错: (1)在“列表”这一环节 在取点时学生可能会取零, 在这里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代数的方法得出 x 不能为零。 也可 能由于在取点时的不恰当,导致函数图象的不完整、不对称。在这里指导学生在列表时,自 变量 x 的取值可以选取容易计算且绝对值相等而符号相反的数,
8、相应的就得到绝对相等而符 号相反的对应的函数值,这样可以简化计算的手续,以便于描点和全面反映图象的特征。 (2)在描点这一环节 描点时,一般情况下所选的点越多则图象越精细。 (3)在“连线”这一环节 连线时,让学生根据已经描好的点先思考:图象有没有可能是直线。学生自主探究发现 图象特点后, 引导学生用平滑的曲线按照自变量从小到大的顺序连接各点, 得到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 同时让学生思考: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两坐标轴会有交点吗?学生在讨论后得出答 案:由于 K0.所以 x.y 都不为 0.永远都不会与 x.y 轴产生交点。 2.在纠正好学生可能犯的错误后让学生画出 y= 6 x 的图象。 (这里
9、我的设计意图是:通过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用描点法画函数图 象的基本步骤,为以后画二次函数图象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比较 y= 6 x 和 y= 6 x 的图象有什么共同特征?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总结出两个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共同特征(都是双曲线) ,以及在平面 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在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观察、类比发现,过程让学生自己去感受, 结论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实现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究新知的目的。 4.多媒体展示学生作图中常见问题: 这个过程可以进一步纠正学生在画反比例函数图象的错误。 5、巩固训练:画函数 y= 3 x 和 y= 3 x
10、 的图象 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画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也为后面观察分 析归纳出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增加感性认识。 活动三活动三 探索比较探索比较 发现规律发现规律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做游戏:每人手中拿一种自己坐标纸上的函数的图象,观察函数 6 y x 与 6 y x 的图象以及 3 y x 与 3 y x 的图象,找一找它们之中谁和谁可以成为好 朋友?并说出你的理由。 学生讨论分类: 分类一:观察 6 y x 与 3 y x 的图象特征 归纳总结 1:当0k 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随x值的 增大而减小 分类二:观察 6 y x 与 3 y x
11、的图象特征 归纳总结 2:当0k 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值的 增大而增大 分类三:观察 6 y x 与 6 y x 的图象特征 归纳总结 3: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两个反比例函数图象关于y轴对称,也关于x轴对称,即 具有对称关系的两个反比例函数的k值互为相反数。 . . . . . . . . 通过游戏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从而掌握知识 突破难点。同时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观察图形探 索发现规律,很好的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性质的理解和掌握。老师再 利用多媒体展示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
12、性质,使每个学生的条理和认识更加清晰。 性质: (1)反比例函数 y= k x (k 为常数,k0)的图象是双曲线 (2)当 k0 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的值随 x 值的增大而减小 (3)当 k0 时,图象在第_象限,y 随 x 的增大而_. 拓展练习: 1、已知反比例函数 (1) 若函数的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则 k_; (2) 若在每一象限内,y 随 x 增大而增大,则 k_. 2已知 k0, 函数 y1=kx, y2= k x 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是 ( ) 30 y x y x 4k y x x x y 0 0 x y 0 0 (A)(A) (B)
13、(B) (C)(C) (D)(D) x y 0 0 拓展练习是为了让学生灵活运用反比例函数性质解决问题, 让学生在完成习题时都能紧 扣性质进行分析,达到理解并掌握性质的目的。 (五) 、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1、对同学说你有什么收获 1)、知识 2)、思想方法 2、对老师说你有什么困惑 知识性内容的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数学思想方法的小 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 的个性品质目标。从而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作业巩固:习题 17.1:第 3 和第 8 题.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老师首先引导学生回顾用描点法画函数图象的方法, 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 然后 引导学生画反比例函数图,并让学生利用游戏来观察图象,探究分析,得出反比例函数的基 本性质,让学生自我构建新知识。在整个活动中。学生的知识不是从老师那里直接复制或灌 输到头脑中来的,而是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感受、讨论、发现、探究、总结得到的。实现了 学习中让学生自己动手、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目的。 以上这是 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希望和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