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 Evaluation standard for green construction of building 1 总 则 1.0.1 为推进绿色施工,规范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方法,制定本标 准。 1.0.2 本标准适应于新建、扩建、改建及拆除等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的 评价。 1.0.3 建筑工程以外的其他土木工程绿色施工评价可参照本标准执 行。 1.0.4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的评价除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 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 语 2.0.1 绿色施工 green construction
2、 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以人为本,因地制宜,通 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 工程施工活动。 2.0.2 控制项 prerequisite item 绿色施工过程中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条款。 2.0.3 一般项 general item 绿色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价,难度和要求适中的条款。 2.0.4 优选项 extra item 绿色施工过程中实施难度较大、要求较高的条款。 2.0.5 建筑垃圾 construction trash 新建、改建、扩建、拆除、加固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及居 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料。 2.0.6
3、建筑废弃物 building waste 建筑垃圾分类后,丧失再利用价值的部分。 2.0.7 回收利用率 percentage of recovery and reuse 可再利用的建筑垃圾占所有建筑垃圾的比重。 2.0.8 可再生能源 renewable energy 在自然界中可以再生并永续利用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 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 2.09 基坑封闭降水 obdurate ground water lowering 在基坑和基坑侧壁采取截水措施,对基坑以外地下水位不产生影响 的降水方法。 2.0.10 信息化施工 informative construction 利用计算
4、机、网络、数据库等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的信息进行有序 的存储、传输、处理和共享的施工活动。 2.0.11 绿色施工评价 green construction evaluation 对工程建设项目绿色施工水平及效果进行评估的活动。 3 基本规定 3.1 实施原则与组织实施原则与组织 3.1.1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应遵循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环保优先、资 源高效利用的原则。 3.1.2 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对项目的绿色施工负总责,并应对专业分包 单位的绿色施工实施管理与监督。 3.1.3 工程项目部应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绿色施工管理 体系。 3.2 绿色施工策划绿色施工策划 3.2.1 工程项目开工
5、前,施工单位应明确绿色施工目标,并应进行绿 色施工影响因素分析。 3.2.2 项目部应依据绿色施工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进行绿色施工策 划,并应对绿色施工评价要素中的评价条款进行取舍。 3.2.3 绿色施工策划应通过绿色施工组织设计、绿色施工方案和绿色 施工技术交底等文件的编制实现。 3.2.4 应开展技术和管理创新创效活动,并将相应措施列入绿色施工 组织设计和绿色施工方案中。 3.3 管理要求管理要求 3.3.1 施工单位应对绿色施工项目实施管控。 3.3.2 绿色施工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建立健全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和制度; 2 应具有齐全的绿色施工策划文件; 3 现场应设立清晰醒目的绿色
6、施工宣传标识; 4 应建立专业培训和岗位培训相结合的绿色施工培训制度, 并有实 施记录; 5 应开展绿色施工批次和阶段评价,并记录完整,评价频次符合要 求; 6 在实施过程中,应注重采集和保存绿色施工典型图片或影像资 料,覆盖面满足要求; 7 应保存齐全的批次和阶段评价中持续改进的资料; 8 应推广应用建筑业十项新技术,重视四新技术应用; 9 签订分包或劳务合同时,应包含绿色施工指标要求。 3.3.3 发生下列事故之一,不得评为绿色施工合格项目: 1 发生安全生产死亡责任事故; 2 发生重大质量事故,并造成社会影响; 3 发生群体传染病、食物中毒等责任事故; 4 施工中因“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
7、问题被政府管理部门处罚; 5 违反国家有关“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的法律法规,造成社会影 响; 6 施工扰民造成社会影响。 3.3.4 图纸会审时,相关方应对工程施工图进行绿色化审视。 3.3.5 应进行施工图和绿色施工组织设计及绿色施工方案的优化。 3.3.6 施工图设计应融入绿色施工要求。 3.4 评价框架体系评价框架体系 3.4.1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应在绿色施工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 依据绿色施工策划文件,对工程实施过程进行评价。 3.4.2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框架体系应由单位工程评价、阶段评 价、要素评价、指标评价、等级评价等构成。 3.4.3 绿色施工评价应按批次评价、阶段评价和
8、单位工程评价进行。 3.4.4 评价阶段宜按地基与基础工程、结构工程、装饰装修与机电安 装工程进行。 3.4.5 评价要素应包括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 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人力资源节约与保护 六个要素。 3.4.6 评价要素应由控制项、一般项、优选项三类评价指标组成。 3.4.7 评价等级应分为不合格、合格和优良三个等级。 4 环境保护评价指标 4.1 控制项控制项 4.1.1 应建立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4.1.2 绿色施工策划文件中应包含环境保护内容。 4.1.3 施工现场应在醒目位置设环境保护标识。 4.1.4 项目部应对施工现场的古迹、文物、墓穴
9、、树木、森林及生态 环境等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制定地下文物应急预案。 4.1.5 施工现场不应焚烧废弃物。 4.1.6 土方回填不得采用有毒有害废弃物。 4.2 一般项一般项 4.2.1 扬尘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现场应建立洒水清扫制度,配备洒水设备,并有专人负责; 2 对裸露地面、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取抑尘措施; 3 现场进出口应设车胎冲洗设施和吸湿垫,保持进出现场车辆清 洁; 4 易飞扬和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封闭存放,余料回收; 5 拆除、 爆破、 开挖、 回填及易产生扬尘的施工作业应有抑尘措施; 6 高空垃圾清运应采用封闭式管道或垂直运输机械; 7 现场使用散装水泥、预拌砂浆应有密闭防尘措施
10、; 8 遇有六级及以上大风天气时,应停止土方开挖、回填、转运及其 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活动; 9 现场运送土石方、弃渣及易引起扬尘的材料时,车辆应采取遮盖 措施; 10 弃土场应封闭,并进行临时性绿化; 11 现场预拌应设有密闭和防尘措施。 4.2.2 废气排放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车辆及机械设备废气排放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2 现场厨房烟气应净化后排放; 3 在敏感区域内的施工现场,进行喷漆作业时,应设有防挥发物扩 散措施。 4.2.3 建筑垃圾处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制定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计划; 2 建筑垃圾产生量不应大于 300t/万 m2; 3 建筑垃圾回收利
11、用率应达到 30%; 4 现场垃圾应分类、封闭、集中堆放; 5 生活、办公区应设置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桶,并定期清运; 6 生活区垃圾堆放区域应定期消毒; 7 应办理施工渣土、建筑废弃物等排放手续,按指定地点排放; 8 碎石和土石方类等应用作地基和路基回填材料; 9 废电池、废硒鼓、废墨盒、剩油漆、剩涂料等有毒有害的废弃物 应封闭分类存放,设置醒目标识,并回收。 4.2.4 污水排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现场道路和材料堆放场地周边应设置排水沟; 2 工程污水和试验室养护用水应处理合格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检测频率不应少于 1 次/月; 3 现场厕所应设置化粪池,化粪池定期清理; 4 工地厨房
12、应设置隔油池,定期清理; 5 工地生活污水、预制场和搅拌站等施工污水应达标排放和利用; 6 钻孔桩作业应采用泥浆循环利用系统,不应外溢漫流; 4.2.5 光污染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采取限时施工、遮光和全封闭等措施,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的 光污染; 2 焊接作业时,应采取挡光措施; 3 施工场区照明应采取防止光线外泄措施。 4.2.6 噪声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针对现场噪声源,应采取隔声、吸声、消音等措施,降低现场噪 声; 2 应采用低噪声设备施工; 3 噪声较大的机械设备应远离现场办公区、生活区和周边敏感区; 4 混凝土输送泵、 电锯等机械设备应设置吸声降噪屏或其他降噪措 施; 5
13、施工作业面应设置降噪设施; 6 材料装卸应轻拿轻放,控制材料撞击噪声; 7 施工场界声强限值应符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12523 的规定; 8 封闭及半封闭环境内噪声不应大于 85dB。 4.3 优选项优选项 4.3.1 施工现场宜设置可移动环保厕所,并定期清运、消毒。 4.3.2 现场宜采用自动喷雾(淋)降尘系统。 4.3.3 场界宜设置扬尘自动监测仪,动态连续定量监测扬尘(TSP、 PM10)。 4.3.4 场界宜设置动态连续噪声监测设施,显示昼夜噪声曲线。 4.3.5 建筑垃圾产生量不宜大于 210t/万 m2。 4.3.6 宜采用地磅或自动监测平台,动态计量固体废弃物重
14、量。 4.3.7 现场宜采用雨水就地渗透措施。 4.3.8 宜采用生态环保泥浆、泥浆净化器反循环快速清孔等环境保护 技术。 4.3.9 宜采用装配式方法施工。 4.3.10 施工现场宜采用湿作业爆破、水封爆破、水炮泥封堵炮眼、高 压射流等先进工艺。 4.3.11 土方施工宜采用湿作业方法。 4.3.12 现场生活宜采用清洁燃料。 5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评价指标 5.1 控制项控制项 5.1.1 应建立材料采购、限额领料、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等管理制度。 5.1.2 绿色施工策划文件中应涵盖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的内容。 5.1.3 应具有满足工程进度要求的具体材料进场计划。 5.1.4 应就近选择工程
15、材料,并有进场和运输消耗记录。 5.2 一般项一般项 5.2.1 临建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采用可周转、可拆装的装配式临时住房; 2 应采用装配式的场界围挡和临时路面; 3 应采用标准化、可重复利用的作业工棚、试验用房及安全防护设 施; 4 应利用既有建筑物、市政设施和周边道路。 5.2.2 模架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采用管件合一的脚手架和支撑体系; 2 应采用高周转率的新型模架体系; 3 应采用钢或钢木组合龙骨。 5.2.3 材料节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利用粉煤灰、矿渣、外加剂等新材料,减少水泥用量; 2 现场应使用预拌砂浆; 3 墙、地块材饰面应预先总体排版,合理选材; 4
16、 对工程成品应采用保护措施; 5 应采用闪光对焊、套筒等无损耗连接方式; 6 应采用 BIM 技术,深化设计、优化方案、节约材料。 5.2.4 资源再生利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建筑垃圾应分类回收,就地加工利用; 2 现场办公用纸应分类摆放,纸张两面使用,废纸回收; 3 建筑材料包装物回收率应达到 100; 4 应再生利用改扩建工程的原有材料。 5.2.5 施工应选用绿色、环保材料。 5.3 优选项优选项 5.3.1 主要建筑材料损耗比定额损耗率宜低 30%以上。 5.3.2 宜采用建筑配件整体化和管线设备模块化安装的施工方法。 5.3.3 混凝土结构施工宜采用自动爬升模架。 5.3.4 现场
17、废弃混凝土利用宜达到 70%。 5.3.5 现场混凝土拌和站宜配置废料收集系统,加以回收利用。 5.3.6 爆破施工宜采用高效安全爆破工艺,节约材料。 5.3.7 宜采用钢筋工厂化加工和集中配送。 5.3.8 大宗板材、线材宜定尺采购,集中配送。 5.3.9 石方弃渣宜用于加工机制砂和粗骨料。 6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评价指标 6.1 控制项控制项 6.1.1 应建立水资源保护和节约管理制度。 6.1.2 绿色施工策划文件中应涵盖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的内容。 6.1.3 应制定水资源消耗总目标和不同施工区域及阶段的水资源消 耗指标。 6.1.4 施工现场的办公区、生活区、生产区用水应单独计量,并建立
18、台账。 6.1.5 施工现场供水线路及末端不得有渗漏。 6.1.6 签订标段分包或劳务合同时,应将节水指标纳入合同条款。 6.2 一般项一般项 6.2.1 节约用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管道打压应采用循环水; 2 混凝土养护应采用覆膜、喷洒等节水工艺和措施; 3 生活区用水应采用节水器具,配置率应达到 100%; 4 喷洒路面、绿化浇灌应采用非自来水源; 5 现场临时用水系统应设计合理,无渗漏。 6.2.2 水资源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基坑抽水应采用动态管理技术,减少地下水开采量; 2 危险品、化学品存放处应采取隔离措施; 3 污水排放管道不得渗漏; 4 应采用无污染地下水回灌方法; 5
19、机用废油应回收,不得随意排放; 6 不得向水体倾倒垃圾; 7 水上和水下机械作业应有作业方案,采取安全和防污染措施。 6.2.3 水资源利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施工废水与生活废水应有收集管网、处理设施与利用措施; 2 现场冲洗机具、设备和车辆的用水,应采用经处理后的施工废水 和收集的雨水; 3 非传统水源应经过处理和检验合格后作为施工、生活用水使用; 4 根据工程地域特点,施工现场用水经许可后,应采用符合标准 的江、河、湖、泊水源; 5 应储存并高效利用回收的雨水和基坑降水产生的地下水。 6.3 优选项优选项 6.3.1 中水进行生化处理达标后宜合理利用。 6.3.2 混凝土标准养护室宜采用
20、蒸汽设施自动养护。 6.3.3 现场混凝土预制构件宜采用自动控制系统进行养护。 6.3.4 场内集中预制的混凝土构件宜采用喷淋设备进行喷水养护。 6.3.5 设置在海岛海岸的无市政管网接入条件的工程项目,宜采用海 水淡化系统。 6.3.6 无市政管网接入条件的工程项目,宜因地制宜,采用非自来水 源。 6.3.7 宜采用基坑封闭降水施工技术。 7 节能与能源利用评价指标 7.1 控制项控制项 7.1.1 应建立节能和能源利用管理制度。 7.1.2 绿色施工策划文件中应涵盖节能与能源利用的内容。 7.1.3 应编制施工设备总体耗能计划,对进场重大设备进行能耗评 估,设备进场后建立主要耗能设备清单。
21、 7.1.4 施工现场的办公区、生活区、生产区用电应单独计量,并建立 台账。 7.2 一般项一般项 7.2.1 临时用电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合理规划线路铺设、配电箱配置和照明布局; 2 应采用节能型设施; 3 现场照明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 规范JGJ 46 的规定; 4 办公区和生活区应 100%采用节能照明灯具。 7.2.2 机械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选择能源利用效率高的施工机械设备; 2 应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施工进度,共享施工机具资源; 3 高耗能设备应单独配置电表, 定期监控能源利用情况, 并有记录; 4 应建立机械设备技术档案,定期检查保养;
22、5 应选择功率与负载相匹配的施工机械设备, 避免大功率施工设备 长时间低负载运行; 6 施工作业停工应及时关机。 7.2.3 临时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结合日照和风向等自然条件,合理采用自然采光、通风措施; 2 应使用热工性能达标的复合墙体和屋面板,顶棚采用吊顶; 3 应采取外窗遮阳、窗帘等防晒措施。 7.2.4 材料运输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建筑材料设备的选用应根据就近原则,500km 以内生产的建筑 材料设备重量占比应大于 70%; 2 应合理布置施工总平面图,避免现场二次搬运; 3 应制定切实措施,减少垂直运输设备的耗能; 4 应采用重力势能装置,运输建筑垃圾。 7.2.5 现场施
23、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采用能耗少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 2 应减少夜间作业、冬期施工和雨天施工时间; 3 应合理安排施工机械,避免集中使用大功率设备; 4 地下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应采用溜槽或串筒浇筑; 5 钢结构安装应采用高强螺栓连接技术。 7.3 优选项优选项 7.3.1 宜利用太阳能或其他可再生能源。 7.3.2 临时用电设备宜采用自动控制装置。 7.3.3 施工通道及无直接采光的施工区域照明宜分别采用声控、光 控、延时等自动照明控制。 7.3.4 宜采用无功补偿设备提升施工临时用电系统的功率因素。 7.3.5 单位工程单位建筑面积的用电量宜比定额节约 10%。 7.3.6 长期集中施工
24、人员居住区,宜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现节能 目标。 7.3.7 沥青混合料加热宜采用天然气、煤改气等清洁能源。 7.3.8 施工期宜采用集中供电、电网供电、油改气、温拌沥青等节能 方法。 8 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评价指标 8.1 控制项控制项 8.1.1 应建立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管理制度。 8.1.2 绿色施工策划文件中应涵盖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的内容。 8.1.3 应了解施工场地及毗邻区域内人文景观、特殊地质及基础设施 管线分布情况,制订相应的用地计划和保护措施,并报请相关方核准。 8.1.4 应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并实施动态管理。 8.1.5 未经相关政府管理部门许可,不得在农田、耕地、河流、湖
25、泊、 湿地弃渣。 8.1.6 在生态脆弱地区施工完成后,应进行施工区域内的植被和地貌 复原。 8.2 一般项一般项 8.2.1 节约用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施工总平面应根据功能分区集中布置; 2 应根据现场条件和使用需求,合理设计场内交通道路; 3 应利用原有及永久道路为施工服务, 施工现场临时道路设置综合 确定; 4 临时办公和生活用房应采用多层装配式活动板房、箱式活动房 等; 5 对垂直运输设备布置方案应进行优化,减少垂直运输设备占地; 6 应利用施工产出的矿渣及废渣,减少弃土用地。 8.2.2 保护用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覆盖施工现场裸土,防止土壤侵蚀、水土流失; 2 应合理利用山
26、地、荒地作为取、弃土场的用地; 3 施工现场非临建区域应采取绿化措施,减少场地硬化面积; 4 应优化基坑施工方案,减少土方开挖和回填量; 5 工程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地貌和植被复原; 6 应合理调配路基等土石方工程,力求挖填方平衡,减少取土挖方 量。 8.3 优选项优选项 8.3.1 宜利用既有建筑物、构筑物和管线或租用工程周边既有建筑为 施工服务。 8.3.2 宜集中拌合地基处理物料。 8.3.3 办公室外场地及现场道路宜采用钢板铺装。 8.3.4 现场道路宜采用预制混凝土或块料铺装。 8.3.5 人行道宜采用透水路面。 9 人力资源节约与保护评价指标 9.1 控制项控制项 9.1.1 应建立
27、人力资源节约和保护管理制度。 9.1.2 绿色施工策划文件中应涵盖人力资源节约与保护的内容。 9.1.3 施工现场人员应实行实名制管理。 9.1.4 现场食堂有卫生许可证,炊事员应持有效健康证明。 9.1.5 关键岗位人员应持证上岗。 9.1.6 应针对空气污染程度,采取相应措施;严重污染时,应停止施 工。 9.2 一般项一般项 9.2.1 人员健康保障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制定职业病预防措施, 定期对从事有职业病危害作业的人员进 行体检; 2 生活区、办公区、生产区区应有专人负责环境卫生; 3 施工作业区、生活区和办公区应分开布置,生活设施远离有毒有 害物质; 4 现场应有应急疏散、逃生标
28、志、应急照明及消暑防寒设施,并设 专人管理; 5 现场应设置医务室,有人员健康应急预案; 6 生活区应设置满足施工人员使用的盥洗设施; 7 现场宿舍人均使用面积不得小于 2.5m2,并设置可开启式外窗; 8 应制定食堂卫生、食材及生活用水管理制度,器具清洁; 9 卫生设施、排水沟及阴暗潮湿地带应定期消毒,厕所保持清洁, 化粪池定期淸掏; 10 野外施工时,应有防止高温、高湿、髙盐、沙尘暴等恶劣气候条 件及野生动植物伤害措施和应急预案。 9.2.2 劳动力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建立合理的休息、休假、加班等管理制度; 2 应减少夜间、雨天、严寒和高温天作业时间; 3 施工现场危险地段、设备、
29、有毒有害物品存放等处应设置醒目安 全标志,配备相应应急设施; 4 从事有毒、有害、有刺激性气味和强光、强噪声施工的人员,应 佩戴相应的防护器具和劳动保护用品,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或装置, 减少对人的不利影响; 5 深井、密闭环境、防水和室内装修施工时,应设置通风设施; 6 施工现场应人车分流,并有隔离措施; 7 应使用低污染、低危害的机械设备和环保材料; 8 土石方施工时,应执行爆破标准。 9.2.3 劳动力节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因地制宜制定各施工阶段劳动力使用计划, 合理投入施工作业 人员; 2 应优化绿色施工组织设计和绿色施工方案,合理安排工序; 3 应建立施工人员培训计划和培训实施
30、台账; 4 应建立劳动力使用台账,统计分析施工现场劳动力使用情况; 5 模板应采用水性脱模剂。 9.3 优选项优选项 9.3.1 宜采用现场免焊接技术。 9.3.2 宜采用机械喷涂抹灰等自动化施工设备。 9.3.3 宜采用清水混凝土技术。 9.3.4 宜采用内墙免抹灰技术。 9.3.5 宜模块化安装管道设备。 9.3.6 宜整体化安装建筑部件。 9.3.7 宜建立食堂熟食留样制度和台账。 9.3.8 员工宿舍宜设置报警、防火等安全装置。 9.3.9 宜建立实名制信息管理平台。 9.3.10 超大平面工程施工时,宜采用集中拌和法施工。 9.3.11 宜采用数字化管理和人工智能技术。 10 创新与
31、创效 10.0.1 绿色施工应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和创效活动。 10.0.2 技术创新和创效宜在如下方面开展: 1 装配式施工技术; 2 信息化、数字化施工技术; 3 地下资源保护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技术; 4 建材与施工机具绿色性能评价及选用技术; 5 高强钢与预应力结构等新型结构施工技术; 6 高性能及多功能混凝土技术; 7 新型模架开发与应用技术; 8 现场废弃物减排及回收再利用技术; 9 人力资源保护及高效使用技术; 10 其他先进施工技术。 10.0.3 技术创新应有专业技术先进性和综合价值的评审 (鉴定) 资料。 10.0.4 创效情况应有综合效益的认同资料。 10.0.5 工程项目创新
32、与创效得分应按本标准第 11.0.8 条的加分方式 进行核准。 11 评价方法 11.0.1 绿色施工项目批次自评价次数每月不应少于 1 次,且每阶段不 应少于 1 次。 11.0.2 绿色施工项目评价应先进行绿色施工管理评价,绿色施工管理 评价可按施工准备策划、施工过程、验收总结三阶段进行,绿色施工管 理评价应符合要求。 11.0.3 批次评价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控制项指标应全部满足;控制项评价方法应符合表 11.0.3-1 的 规定。 表表 11.0.3-1 控制项评价方法控制项评价方法 评分要求 结论 说明 措施到位,全部满足考评指标要求 符合要求 进入评分流程 措施不到位,不满足
33、考评指标要求 不符合要求 一票否决,为非绿色施工项目 2 一般项指标应根据实际发生项执行的情况计分, 一般项评价方法 应符合表 11.0.3-2 的规定。 表表 11.0.3-2 一般项评价方法一般项评价方法 评分要求 评分 措施到位,满足考评指标要求 2 措施到位,基本满足考评指标要求 1 措施不到位,不满足考评指标要求 0 3 优选项指标应根据实际发生项执行的情况加分, 优选项评价方法 应符合表 11.0.3-3 的规定。 表表 11.0.3-3 优选项评价方法优选项评价方法 评分要求 评分 措施到位,满足考评指标要求 2 措施到位,基本满足考评指标要求 1 措施不到位,不满足考评指标要求
34、 0 11.0.4 要素评价得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一般项得分应按百分制折算,并应按下式进行计算: (11.0.4-1) 式中:A一般项折算得分; B实际发生项目实际得分之和; C实际发生项目应得分之和。 2 优选项加分应按优选项实际发生条目加分求和; 3 要素评价得分应按下式计算: F=A+D (11.0.4-2) 式中:F要素评价得分; A一般项折算得分; D优先项加分。 11.0.5 批次评价得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批次评价要素权重系数应按表 11.0.5 规定的分阶段进行确定: 表表 11.0.5 批次评价要素权重系数表批次评价要素权重系数表 评价要素 地基与基础、结构工程、装饰装
35、修与机电安装各阶段权重系数( 1) 环境保护 0.30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0.15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0.15 节能与能源利用 0.15 人力资源节约与使用 0.15 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 0.10 2 批次评价得分应按下式计算: E=(F1) (11.0.5) 式中:E批次评价得分; F要素评价得分; 1要素权重系数,按表 11.0.5 取值。 11.0.6 阶段评价得分应按下式计算: G= (11.0.6) 式中:G阶段评价得分; E各批次评价得分; N批次评价次数。 11.0.7 单位工程绿色评价基本得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单位工程评价权重系数应按表 11.0.7 的规定按阶段确定:
36、表表 11.0.7 单位工程评价权重系数表单位工程评价权重系数表 评价阶段 建筑工程2 地基与基础 0.30 结构工程 0.40 装饰装修与机电安装 0.30 注:1 建筑工程地基与基础指结构标高0.00 以下 2 其他土木工程单位工程权重2的取值宜按下列规定: 道桥工程:地基与基础 0.45,结构工程 0.45,桥面及附属 0.10; 隧道工程(矿山法施工):开挖 0.60,衬砌与支护 0.30,附属设施 0.10; 隧道工程(盾构法施工):始发 0.20,区间 0.50,接收 0.20,附属设施 0.10。 2 单位工程绿色评价基本得分应按下式计算: W1=(G2) (11.0.7) 式中
37、:W1单位工程绿色评价基本得分; G阶段评价得分; 2单位工程阶段权重系数,按表 11.0.7 的规定取值。 11.0.8 单位工程评价总分计算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技术创新创效加分可根据结果单项加 13 分,总分最高加 10 分。 2 单位工程评价总分应按下式计算: W=W1+W2 (11.0.8) 式中:W单位工程评价总分; W1单位工程绿色评价基本得分; W2技术创新创效加分。 11.0.9 单位工程绿色施工等级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判定: 1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判定为不合格: 1)控制项不满足要求; 2)单位工程总得分(W)小于 65 分; 3)权重最大阶段得分小于 65 分。 2
38、全部符合下列情况时,应判定为合格: 1)控制项全部满足要求; 2)单位工程总得分 65W85 分,权重最大阶段得分65 分; 3)至少每个评价要素各有一项优选项得分,优选项总分15 分; 4)创新与创效至少要得 3 分。 3 全部符合下列情况时,应判定为优良: 1)控制项全部满足要求; 2)单位工程总得分 W 85 分,权重最大阶段得分85 分; 3)至少每个评价要素中有两项优选项得分,优选项总分30 分; 4)创新与创效至少要得 6 分。 12 评价组织和程序 12.1 评价组织评价组织 12.1.1 单位工程绿色施工评价应由建设单位组织,项目施工单位和监 理单位参加,评价结果应由建设、监理
39、和施工单位三方签认。 12.1.2 单位工程绿色施工阶段评价应由项目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组 织,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参加,评价结果应由建设、监理、 施工单位三方签认。 12.1.3 单位工程绿色施工批次评价应由项目施工单位组织,建设单位 和监理单位参加,评价结果应由建设、监理、施工单位三方签认。 12.1.4 企业应对本企业范围内绿色施工项目进行随机检查,并对项目 绿色施工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12.1.5 项目部会同建设和监理单位应根据绿色施工情况,制定改进措 施,由项目部实施改进。 12.1.6 项目部应接受建设单位、政府主管部门及其委托单位等的绿色 施工检查。 12.2 评价程序评价
40、程序 12.2.1 单位工程绿色施工评价应在批次评价、阶段评价和过程检查评 价的基础上进行,没有经过过程检查评价的项目不能进行验收评价。 1 单位工程绿色施工验收评价应由施工单位书面申请, 在工程竣工 取得五方验收后进行; 2 单位工程绿色施工验收评价结果应由验收组织单位备案。 12.2.2 单位工程绿色施工过程检查评价应在批次评价、阶段评价的基 础上进行。 1 单位工程绿色施工过程检查评价应由施工单位书面申请, 在工程 竣工前进行评价; 2 单位工程绿色施工过程检查评价结果应由过程检查组织单位备 案。企业根据检查意见完成后续工程绿色施工。 12.3 评价资料评价资料 12.3.1 绿色施工评
41、价资料应按规定记录、收集、整理、分析、总结、 存档、备案。 12.3.2 单位工程绿色施工评价应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1 绿色施工基本规定评价表(表 12.3.2-1); 2 绿色施工要素评价表(表 12.3.2-2); 3 绿色施工批次评价表(表 12.3.2-3); 4 绿色施工阶段评价表(表 12.3.2-4); 5 单位工程绿色施工评价表(表 12.3.2-5)。 表表 12.3.2-1 绿色施工基本规定评价表绿色施工基本规定评价表 工程名称 工程所在地 施工单位名称 填表编号 施工阶段 填表日期 标准 编号 基本内容 判定方法 结论 绿色施工项目应符合以下规定: 措 施 到 位 ,
42、 全 部 满足 基本内容 要求时, 进入 “四 节一环保”的要 素评价流程;否 则,为非绿色施 工项目。 发生下列事故之一,不得评为绿色施工合 格项目 “全部未发生” 即没有发生任何 一 项 事 故 , 全 部 满足要求时,进 入 “四节一环保” 的 要 素 评 价 流 程;否则,为非 绿色施工项目。 符合“”;不符合“”;没有发生“未发生” 表表 12.3.2-2 绿色施工要素评价表绿色施工要素评价表 工程名称 工程所在地 施工单位名称 填表编号 施工阶段 填表日期 控 制 项 标准编号及要求 评价标准 结论 措施到位,全部满足要 求,进入一般项和优选 项评价流程;否则,为 非绿色施工要素。
43、 一 般 项 标准编号及要求 计分标准 应得 分 实得 分 要素应符合下列规定: 每一条 目得 分据现 场 实际,在 0-2 分之间选 择: 措施到位,达到 优秀标准,满足考 评指标要求。得分: 2.0 措 施 基 本 到 位, 达到合格标准, 部分满足考评指标 要求。得分:1.0 2 要素应符合下列规定: 措施不到位,不 满 足 考 评 指 标 要 求。得分:0 优 选 项 标准编号及要求 计分标准 应得 分 实得 分 每一条 目得 分据现 场 实际,在 0-1 分之间选 择: 措施到位,满足 考评指标要求。得 分:1.0 措施基本到位, 部分满足考评指标 要求。 得分:0.5 措施不到位,
44、不 满 足 考 评 指 标 要 求。得分:0 1 1 1 1 1 1 1 1 1 评 价 结 果 一般项得分 A =(B/C)100= 式中: A-折算分 B-实际发生项条目实得分之和 C-实际发生项条目应得分之和 优选项得分 D= 式中: D-优选项实际发生条目加分之和 要素评价得分 F = 式中:F= 一般项得分 A + 优选项得分 D 签 字 栏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表表 12.3.2-3 绿色施工批次评价表绿色施工批次评价表 工程名称 工程所在地 施工单位名称 检查编号 施工阶段 检查日期 评价要素 要素评价得分 权重系数 权重后得分 环境保护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 用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节能与能源利用 节地与土地资源保 护 人力资源保护 合计 评价结论 说明:权重后得分 = 要素评价得分权重系数 该项目过程检查批次得分= 签 字 栏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表表 12.3.2-4 绿色施工阶段评价表绿色施工阶段评价表 工程名称 工程所在地 施工单位名称 检查编号 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 检查日期 装饰装修与机电阶段 评价批次 批次得分 评价批次 批次得分 1 7 2 8 3 9 4 10 5 11 6 合计 评价结论 阶段评价得分 G= 式中:G阶段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