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政治必修二经济与社会关键词解析1、生产力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而形成的改造自然的能力。组成生产力系统的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引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具有一定生产经验与劳动技能的劳动者)。2、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的形式等。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是最基本的,起决定作用的。3、社会再生产生产过程的不断反复和经常更新,从其内容看既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4.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分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生产
2、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的 总过程和最终的目的和动力。第一课1.物质资料生产是指劳动者按照预期目的,运用劳动资料加工于劳动对象,改变劳动对象的形状、性质或地理位置,使它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以一定生产关系联系起来的人们,利用生产工具改变劳动对象、创造适合自己需要的物质资料的过程。物质资料生产为人类提供基本的吃、穿、住、行等生活和生存资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2.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等方面所结成的经济关系。从表面上看,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人对物的占有关系,实质上它是通过对物的占有而发
3、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属于生产资料公有制,剥削阶级的所有制和劳动者个体所有制则属于生产资料私有制。(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生产资料公有制)3.基本经济制度是国家依据社会性质及基本国情,通过法律对社会经济秩序中生产资料归属做出明确规定的经济制度,是社会经济在生产关系中最基本的规定。中国现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4.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5.社会总资产社会
4、总资产不仅仅是口袋里,银行里的货币存款和证券;它包裹着我们的血肉之躯,供养着我们;比如供人或物流通的铁路、桥梁、公路、及铺设信息高速公路;也包括外延人力的机器设备。6.公有资产由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 以及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构成的公有资产。(在我国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7.国有资本国有资本指的是国家的经营性资产,国家作为主要出资人,投资某个企业,对于该企业经营较好,产生利益的部分能够享受利益分配等权益,在缴纳一定的税后,剩余的利润就是国有资本。(在我国要提高国有资本利用效率)8.国民经济命脉国民经济命脉指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作用的行业、企业和资源。(
5、在我国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起主导作用占支配地位。)9.外商投资外国的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私人直接投资。(外国对我国投资)10.社会主义经济是从所有制性质角度界定的一个概念,即指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国有、集体控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强调公有制主体地位)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社会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体现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是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体制。在我国它由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构成。12.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国有资本的投资方向,国有企业的重组整合)国有企业
6、改革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快促进国有资本结构调整、创新发展、布局优化。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关键领域、重点基础设施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产业集中,向产业链价值链的中高端集中,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集中,努力提高国有资本质量效率。13.混合所有制经济(公+非公)是指财产权分属于不同性质所有者的经济形式。从宏观层次来讲,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制结构的非单一性,即在所有制结构中,既有国有、集体等公有制经济,也有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14.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三权分置)是针对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归属
7、不清晰、权责不明确、保护不严格等问题日益突出进行改革,对于农村经营性资产,重点是明晰集体产权归属,将资产折股量化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探索发展农民股份合作(例如农村合作社)。对于农村非经营性资产,重点是探索集体统一运营管理的有效机制,更好地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及社区居民提供公益性服务。15.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指以集体产权制度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16.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为农业生产的经营主体提供各种服务而形成的网络体系,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主要由供应服务、销售服务、加工服务、信息服务等构成。17.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
8、合作社、农业企业。其中,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是家庭经营,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是合作经营、集体经营或者企业经营。18.市场准入是指一国允许外国的货物、劳务与资本参与国内市场的程度。其中包括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准许放宽的程度的承诺。19.新型政商关系概括起来说就是“亲”、“清”两个字。对领导干部而言,所谓“亲”,就是要坦荡真诚同民营企业接触交往,特别是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情况下更要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多关注、多谈心、多引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所谓“清”,就是同民营企业家的关系要清白、纯洁,不能有贪心私心,不能以权谋私,不能搞权钱交易。对民营企业家而言,所谓“亲”,就是积极主动同各级
9、党委和政府及部门多沟通多交流,讲真话,说实情,建诤言,满腔热情支持地方发展。所谓“清”,就是要洁身自好、走正道,做到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第二课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一种经济体制,它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2.国内统一大市场指的是在全国范围内,在充分竞争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分工基础上,各地区市场间、各专业市场间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开放、相互协调的有机的市场体系。在这种市场体系下,商品和要素,在各行业、各地区间自由地、无障碍地流通或流动,市场封锁、地方保护等现象基本消除,从而实现资源在全国范围内顺畅流动和优化配置。3.
10、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就是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实现要素(主要由劳动,土地,资本,技术,管理,数据)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该意见的出台,对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4.产权保护制度将产权规则和既定产权关系结合进行组合、调节和保护的制度。且产权保护的原则是平等保护、全面保护、依法保护、共同参与和标本兼治的原则。5.社会信用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信用体系的应用场景至少涵盖了政府等公共部门开展的信用监管、行业组织等开展的信用自律、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等开展的信用监督和信用服务,以及企业等市场
11、主体开展的信用管理(合规诚信管理和交易风险管理)。6.网络型自然垄断经营的产业一般具有网络经济的特征即依赖一定的产业网络为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如果离开这些产业网络,企业所生产或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是无法流转到社会消费领域。如供水、电力、煤气、热力供应、电信、铁路、航空等。7.新型举国体制以实现国家发展和国家安全为最高目标。新型举国体制以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为基本方针。新型举国体制以现代化重大创新工程为战略抓手,新型举国体制,体现的是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8.产业政策的国家指导产业发展方向的各种政策。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 组织 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
12、,以及其他对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政策和法规。是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提高产业素质,进行资源长期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9.市场监管是指对市场和市场规则的监管。市场监管不是对某一行业、某一具体市场、某一区域的管理,而是具有普遍性的监督管理。10.公共服务是21世纪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为社会公众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提供保障。公共服务以合作为基础,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强调政府的服务性,强调公民的权利。11.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国国际收支净出口与净资本流出的差额为零。12.财政政策通过财
13、政收入与财政支出调节社会总需求财政收入税收、国有资产、国债、收费 财政支出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事业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13.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执行,影响货币供给存/贷款利率人们存款获取利息,企业贷款归还利息。存款准备金率每一纳税年,金融机构将存款一部分缴存在中央银行。央行规定存款准备金率。证券央行可以从市场上买入或卖出有价证券,以增加或减少市场上流通货币量。买入证券叫逆回购,卖出证券叫正回购。第三课1.中国式现代化(1)内涵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结合,开创的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
14、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2)特征我国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我国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我国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国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2.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3.经济增长动力是指一个时期里,为一国或地区经济起带动作用的因素。这种动力受经济发展阶段、发展
15、方式、体制安排等方面影响,会发生变化。一般而言,分析经济增长动力有供求两种视角,从需求侧观察,经济增长是由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带动的(也称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从供给侧观察,经济增长来自于由劳动、资本、资源、技术等要素配置形成的产业产出。4.经济发展方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现总量增长、质量提高的途径和方法,是落实发展理念、实现发展进步的具体路径。在我国要促进经济发展当前主要由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同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转变。5.第一产业各类职业农民和各类水生、土生
16、等农业原始产品,以利用生物的自然生长和自我繁殖的特性,人为控制其生长和繁殖过程,生产出人类所需要的不必经过深度加工就可消费的产品或工业原料的一类行业。6.第二产业各类专业工人和各类工业或产品。传统产业经济理论中对产业划分中的一个产业部门,指以对第一产业和本产业提供的产品(原料)进行加工的产业部门。按“三次产业分类法”划分为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7.第三产业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8.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9
17、.供应链供应链是指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等成员通过与上游、下游成员的连接组成的网络结构。也即是由物料获取、物料加工、并将成品送到用户手中这一过程所涉及的企业和企业部门组成的一个网络。(形象一点,我们可以把供应链描绘成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树生产企业构成树根;独家代理商则是主杆;分销商是树枝和树梢;满树的绿叶红花是最终用户;在根与主杆、枝与杆的一个个结点,蕴藏着一次次的流通,遍体相通的脉络便是信息管理系统。)10.产业链产业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
18、。产业链是一个包含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四个维度的概念。这四个维度在相互对接的均衡过程中形成了产业链,这种对接机制是产业链形成的内模式,作为一种客观规律,它像一只无形之手调控着产业链的形成。(产业链的本质是用于描述一个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企业群结构,它是一个相对宏观的概念,存在两维属性:结构属性和价值属性。产业链中大量存在着上下游关系和相互价值的交换,上游环节向下游环节输送产品或服务,下游环节向上游环节反馈信息。)11.产业升级使产品附加值提高的生产要素改进、结构改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提高、产业链升级。12.产业结构是指产业内部各生产要素之间、产业之间、时间、空间、层次的五维空间关系。
19、研究产业结构,主要是研究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大部类之间的关系;从部门来看,主要是研究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等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各产业部门的内部关系。13.现代产业体系是以智慧经济(含数字经济)为主导、大健康产业为核心、现代农业为基础、通过五大产业(农业、工业、服务业、信息业、知识业)的融合实现产业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形态14. 生产要素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范畴,包括人的要素、物的要素及其结合因素。生产要素指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时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是维系国民经济运行及市场主体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因素。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土地、资本、数据(信息)和技术五种。这些生
20、产要素进行市场交换,形成各种各样的生产要素价格及其体系。15.协调发展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16.新型工业化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17.新型城镇化以城镇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18.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指在现化代的道
21、路上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现代化。19.产能利用率也叫设备利用率,是工业总产出对生产设备的比率,就是实际生产能力到底有多少在运转发挥生产作用。20.开放战略是指以区域外的市场为导向,通过经济要素的内外交流促进经济振兴的战略模式。我国的开放战略主要是指互利共赢。开放原则是指一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我国是指要遵循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21.实体经济一个国家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是人通过思想使用工具在地球上创造的经济。包括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交通
22、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文化产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这其中金融服务业则是例外。实体经济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22.经济体制改革是指按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这一客观规律的要求,对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进行的改革。23.虚拟经济相对实体经济而言的,是经济虚拟化的必然产物。虚拟经济在运行上具有内在的波动性。广义地讲,虚拟经济除了目前研究较为集中的金融业、房地产业,还包括体育经济、博彩业、收藏业等,虚拟经济发展过度将会带来泡沫经济。24
23、.需求侧改革2020年12月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需求侧改革”,是“双循环”大战略下的重要政策布局。是指经济发展要“从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的”改革,这是“双循环”大战略下的重要政策部署,着力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25.国内国际双循环2020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着眼于“十四五”时期和中长期发展大势,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面临的机遇挑战,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以及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的战略对策,并就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提出具体要求。20
24、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26.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 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7.城镇格局就是指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方向形成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28.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
25、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9.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之一。具体内容为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根据2018年1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指出“推动国家重大区域战略整合发展。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布局为引领,以西部、东北、中部、东部四大板块为基础,促进区域间相互融通补充”。30
26、.宏观经济即宏观层面的国民经济,包括一国国民经济总量、国民经济构成(主要分为GDP部门与非GDP部门)、产业发展阶段与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程度(人类发展指数、社会发展指数、社会福利指数、幸福指数)。31.微观经济是指个量经济活动,即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是指个别企业、经营单位及其经济活动,如个别企业的生产、供销、个别交换的价格等。32.下行压力是指下降带来了压力,与“上行压力”同属于新闻常用语。33.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是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34.有效供给是指与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相适应的供给,即产品的供需平衡。35.存量是指某一指定的时点上,过去生产与积累起来
27、的产品、货物、储备、资产负债的结存数量,应用于经济学领域。36.扩大内需扩大内需,就是要通过发行国债等积极财政货币政策,启动投资市场,通过信贷等经济杠杆,启动消费市场,以拉动经济增长。37.刚性需求是指在商品供求关系中受价格影响较小的需求。当刚性需求被上涨过快的商品破坏后,这个刚性需求就成了弹性需求。第四课1.国民收入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包括居民、企业、政府等)所获得的收入。2.初次分配国民总收入直接与生产要素相联系的分配。任何生产活动都离不开劳动力、资本、土地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取得这些要素必须支付一定的货币,这种货币报酬就形成各要素提供者的初次分配收入
28、。看到“工资、“最低工资”、“劳动报酬“等可以判定为初次分配。初次分配的范围是生产部门内;主体是生产单位,主要是指企业;目的是兼顾效率与公平,但更强调效率;手段是市场机制决定。3.再分配也称社会转移分配,在初次分配结果的基础上各收入主体之间通过各种渠道实现现金或实物转移的一种收入再次分配过程,也是政府对要素收入进行再次调节的过程。再分配的范围是全社会;主体是各收入主体,主要是国家和政府对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国防、行政、社会保障等部门的支出;目的是兼顾效率与公平,但更注重的是公平;手段是主要是政府调控。4.第三次分配建立在自愿性的基础上,以募集,自愿捐赠和自主等慈善公益方式对社会资源和社会财
29、富进行的分派,它依靠“精神力量”,奉行“道德原则”。第三次分配主要是对前两种分配的补充,对缩小社会差距,实现更合理的收入分配和公平有重要意义。5.转移支付(无偿支付)政府或企业无偿支付财物给其他经济主体以增加其收入,是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政府向个人的转移支付大都具有社会保障性质,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主要是为了平衡各地区的政府收入差距,企业对非盈利组织的捐赠也是一种重要的转移支付。转移支付有利于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纳小收入差距,有利于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实现经济的共享发展。6.个人所得税(1)含义: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种。(2)意义: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
30、手段,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7.劳动生产率(1)含义:指一定时间内劳动者创造的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量的比率。表示方式有两种:一是用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表示,数量越多意味着劳动生产率越高;二是用生产单位商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表示,时间越少意味着劳动生产率越高。(2)意义:个人收入提高要以劳动生产率提高为基础,劳动生产率代表的效率是收入分配公平的物质前提。8.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为前提,即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
31、缔非法收入,促进共同富裕。9.隐性收入职工在工资、奖金、津贴、补助等正常渠道之外取得的非公开性收入。如兼职兼业收入,业余进行的经营收入、劳务报酬所得等。它有可能是合法的,也有可能是违法的。10.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的,谁贫困就扶持谁。11.精准脱贫精准摆脱贫困。中共中央要求实现精准脱贫,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2014年12月11日闭幕的中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透出了2015年经济工作的一系列新动向。在扶贫方面,要求实现精准脱贫,防止平均数掩盖
32、大多数,要求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精准脱贫。2020年11月23日,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全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经完成12.行业扶贫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杠杆的扶贫开发过程,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的有效途径,是扶贫开发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13.产业扶贫一种内生发展机制,目的在于促进贫困个体(家庭)与贫困区域协同发展,根植发展基因,激活发展动力,阻断贫困发生的动因。其发展内容为在县域范围,培育主导产业,发展县域经济,增加资本积累能力。14.专项扶贫
33、专门针对贫困人口和贫困问题而设计实施的开发式扶贫政策措施。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家开始启动实施“三西”农业建设计划和以工代赈计划。此后,专项扶贫是指依托发展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三西”农业建设专项补助资金、扶贫贷款贴息资金等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而组织实施的扶贫工作。15.应保尽保应该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或社会成员,让其全部享受最低生活待遇,不漏掉或丢失一家或一人。16.养老保险又称老年保险,是指国家立法强制征集社会保险费(税),并形成养老基金,当劳动者退休后支付退休金,以保证其基本生活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它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最重要内容之一。17.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
34、重要组成部分,是由政府制定、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参加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它按照财政、用人单位和职工的承受能力来确定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具有广泛性、共济性、强制性的特点。18.社会保障体系国家通过立法而制定的社会保险、救助、补贴等一系列制度的总称。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作用在于保障全社会成员基本生存与生活需要,特别是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生育、死亡、遭遇灾害、面临生活困难时的特殊需要。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19.工匠精神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
35、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20.经济效益通过商品和劳动的对外交换所取得的社会劳动节约,即以尽量少的劳动耗费取得尽量多的经营成果,或者以同等的劳动耗费取得更多的经营成果。21.社会效益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满足社会上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人的行动自由只能在必要的公共利益范围内才得以限制。往往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后才能发挥出来。它有很多方面但效益原理要点是社会总体利益出发来衡量的某种效果和收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效益是相对于经济效益而言的,包括政治效益、思想文化效益、生态环境
36、效益等。狭义的社会效益,亦与经济效益相对称,还与政治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等相并列。2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简称CPI,它是在特定时段内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是一个月内商品和服务零售价变动系数。23.消费结构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包括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和社会集团)在消费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咨料(包括劳务)的比例关系。有实物和价值两种表现形式。实物形式指人们在消费中,消费了一些什么样的消费资料,以及它们各自的数量。价值形式指以货币表示的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消费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资料的
37、比例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具体的表现为各项生活支出。24.适度消费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指与国情及实际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消费;对于个人和家庭来说,是指与收入水平及社会风尚相适应的消费。25.理性消费第一,从消费心理而言提倡求实消费,适度的求异消费,不盲目的从众消费,过分的求异心理和盲目的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都是不理性的。第二,从消费的种类则言,从交易的方式出发-讲究和提倡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应提倡多样化,反对单一化;从消费对象出发-提倡有形商品的消费或者劳务消费协调使用;从消费的目的出发-提倡生存消费、发展消费和享受消费协调使用。第三,从消费的结构而言-提倡合理的消费结构不仅多样化而且要协调发展。第四,从消费的影响因素而言,在提倡信贷消费反对超前消费和滞后消费、攀比消费。第五,从消费的原则来看量入为出,适度消费;保护环境和绿色消费;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均为理性的消费。26.超前消费指当下的收入水平不足以购买现在所需的产品或服务,以分期付款,预支形式进行消费。27.银发经济专门为老年人消费服务的。“银发产业”又称老年产业、老龄产业。其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卫生健康服务、家公共服务均等化人人都能享受到公共服务,享受的机会是平等的。9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