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 2017-2018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提示 : 1. 请将试题所有答案 按照题号 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2. 考试时间: 150 分钟,试卷满分: 150 分。 亲爱的同学们,请细心审题,认真作答! 第 I 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3 题。 回顾中国水彩画的发展历程,中国的水彩画正在走出一条独特的道路。在这个多元文化共存的时代,艺术家面临着新的、更多的选择。中国水彩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创新是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水彩画作为一 种艺术形式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和语言内涵,它的绘画
2、语言表达方式与其他画种有所不同。流动的水和透明的色相互交融,使水彩画产生种种微妙的效果。这种水色交融的绘画过程使水彩画充满无限生机。虽然水彩画是外来画种,但是中国作为“水“的民族,对水文化的研究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所以对水彩画中国有自己完整的理论基础。 现代中国水彩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现代绘画是现代社会生活、现代人思想情感的反映,它强调主观作用,侧重去表现生活而不是机械地去模仿生活,强调艺术家的个性,发挥画家的创造性。现代形态的水彩画,必定是具有现代感的多 样化的水彩艺术。但是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除了追求水彩艺术的多样性之外,更重要的是“寻源”。水彩画的“寻源”并不是去研究水彩世
3、界的源头,而是寻找中国人自己的文化之源。现在的很多中国水彩画家,盲目地把所谓的“现代思想”嫁接到水彩创作中,宣称要开创中国水彩的新时代等等,其实细想一下,这些中国水彩的所谓创新发展其实经不起文化的推敲,不过是自我满足的一种表现罢了。 中国水彩画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没有传统文化,就不可能产生出中国水彩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与艺术风格。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由儒、释、道 三家学说组成,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儒、释、道混合的中国传统文化深深地浸透到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各个领域。要真正形成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水彩画,不是一朝一夕的过程。它并不是在水彩画中简单地添加水墨画的笔触、
4、线条或在水彩画中表现了民族的风情风貌就是“民族化”了,而应当是内在的结合和很自然的渗透。 中国的绘画艺术拥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思想和表现形式,有历史形成的占支配地位的理想文化传统。“写意”形态作为中国绘画艺术的一大特点,必然有其深厚的哲学思想基础和丰富的理论依据。它在绘画领域中指的是为了表 达画家胸中的意象、情感和理想而不被可观物- 2 - 象的具体形体束缚,自由自在地尽情挥洒笔墨。水彩画的“写意”形态应该就是画家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最激动人心的邂逅,是创作主体个性的集中体现,是在诉说画家的心灵。它目的在于追求具体物象之外的某种情趣、意趣,不以再现具体物象为己任。水彩画的“写意”形态提倡任意的自发
5、行为,以非描述性的方式,或是流淌的,或是挥洒的,或是徜徉的,以此来充分表达画家内心的感受。中国水彩在百余年的发展中,一方面表现技法上汲取了西方传统绘画写实的因素,同时又在画面意境的营造上受到传统绘画“天人合一”美 学思想的影响。 (选自文化月刊,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3 分) A在这个多元文化共存的时代,艺术家会有更多的选择。中国水彩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创新是必须面对的问题。 B水彩画是水与色相互交融,非常独特,所以它的绘画语言表达方式与其他画种截然不同。 C虽然水彩画是外来画种,但是中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对水彩画有自己完整的理论基础。 D现代绘
6、画注重画家的个性和创造性,作为现代绘画的一种,现代水彩画必定是具有现代感的多样化的水彩艺术。 2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 符合 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3 分) A在当下中国,水彩艺术的多样性需要追求,但更需要寻源,寻源就是寻找水彩世界的源头和中国人自己的文化源头。 B现在的很多中国水彩画家,盲目地把所谓的“现代思想”嫁接到水彩创作中,宣称开创中国水彩的新时代,这其实不过是一种自我满足罢了。 C中国水彩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与艺术风格的形成,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D中国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对中国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水彩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
7、的过程。 3根据原文内 容,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3 分) A水彩画和中国传统文化内在结合、自然渗透,才能够形成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水彩画,不是简单地表现民族风情风貌。 B“写意”形态作为中国绘画艺术的一大特点,必然有其深厚的哲学思想基础和丰富的- 3 - 理论依据。 C水彩画“写意”形态的目的不以再现具体物象为己任,它着重在于追求具体物象之外的某种情趣、意趣。 D中国水彩既汲取了西方传统绘画写实的因素,又受中国传统绘画“天人合一”美学思想的影响,所以它呈现出写意和写实之间相互矛盾的状态。 二、古代诗文阅读 ( 40 分) ( 一)文言文阅读( 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8、完成 4 8 题。 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 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吴、楚反时,孝王使安国及张羽为将,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吴、楚已破,安国名由此显。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 ?”田甲曰:“然即溺之。”居无何,梁内史缺,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史,起徒中为二千石。田甲亡走。 安国曰:“甲不就官,我灭而宗。” 甲因肉袒谢。安国笑曰:“可溺矣 !公等足与治乎 ?”卒善遇之。 建元六年,安国为御史大夫。匈奴来请和亲,天子下议。大行王恢议曰:“ 汉与匈 奴和亲, 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 安国曰:“今匈奴负戎马之足,怀禽兽之心,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得其地不足以为广,有
9、其众不足以为强,自上古不属为人。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敞。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击之不便,不如和亲。”于是上许和亲。 元光元年雁门马邑豪聂翁壹因大行王恢言上曰匈奴初和亲亲信边可诱以利 阴使聂翁壹为间,亡入匈奴,谓单于曰:“吾能斩马邑令丞吏,以城降,财物可尽得。”单于爱信之,以为然,许聂翁壹。聂翁壹乃还,诈斩死罪囚,县其头马邑城,示单于使者为信。曰:“马邑长吏已死,可急来。”于是单于穿 塞将十余万骑,入武州塞。当是时,汉伏兵二十余万,匿马邑旁谷中。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诸将皆属护军。约单于入马邑而汉兵纵发。未至马邑百余里,行掠卤,徒见畜牧于野,不见一人。单于怪之,攻烽燧,得武
10、州尉史,欲刺问尉史。尉史曰:“汉兵数十万伏马邑下。”单于顾谓左右曰:“几为汉所卖 !”乃引兵还。 安国为人多大略,智足以当世取合,而出于忠厚焉。所推举皆廉士,贤于己者也。于梁举壶遂、臧固、郅他,皆天下名士。士亦以此称慕之,唯天子以为国器。安国以元朔二年中卒。 (节选自史记韩长孺列传) 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 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元光元年 /雁门马邑豪聂翁壹因大行王恢言上曰 /匈奴初和亲 /亲信边 /可诱以利 / B. 元光元年 /雁门马邑 /豪聂翁壹 /因大行王恢言上曰 /匈奴初和亲 /亲信边可诱 /以利 / C. 元光元年 /雁门马邑豪聂翁壹因大行王恢言上曰匈奴
11、 /初和亲 /亲信边 /可诱以利 / D. 元光元年 /雁门马邑豪聂翁壹 /因大行王恢言上曰匈奴 /初和亲 /亲信边可诱 /以利 / - 4 - 5. 下列句子的句式 不同于 其他三项的是 ( ) ( 3 分) A. 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 B. 亚 父者,范增也。 (司马迁鸿门宴 ) C. 是寡人之过也。 (烛之武退秦师) D.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荆轲刺秦王) 6.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 有误 的一项是( )( 3 分) A.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司马迁所作。 B.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计策及有
12、关的谋议或辞说。 C.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的重要文献。 D. “二十四史”是指我国 古代的二十四部史书,“前四史”则指“二十四史”中的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 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3 分) A.韩安国曾经受命和张羽一起成功地阻挡了吴、楚军队,并显示出持重的性格特点,还由此成名。 B. 狱吏田甲在韩安国入狱后侮辱他。韩安国被重新起用后,田甲吓得离职潜逃。是韩安国叫他回来就任原职,以后能友好地对待他。 C. 为突袭匈奴单于,汉军在马邑城旁边的山谷中伏兵二十余万,韩安国担任护军将军,并统领各路兵马。 D. 与匈奴 “打”
13、还是“和”?韩安国与大行王恢意见一致,认为虽然当时匈奴的国土不是很广,国家的力量也不是很强,但是“和”毕竟有许多的弊端,选择“打”比较好。 8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 ( 1)安国曰:“甲不就官,我灭而宗。”甲因肉袒谢。( 5 分) 译文: _ ( 2)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 5 分) 译文: _ (二)古代诗歌阅读( 10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9 10 题。 早秋山中作 【唐】王维 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溪守故篱。 - 5 - 岂厌尚平 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 草间蛩 响临被急,山里蝉声薄暮悲。 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 【注】这首诗疑作于王维四十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