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2019 年秋季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期中考试高三语文试卷年秋季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期中考试高三语文试卷 第第卷(阅读题,共卷(阅读题,共 7070 分)分)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636 分)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9 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厚葬薄葬与有鬼无鬼 宋志坚 王充论衡中的薄葬篇,结合有鬼无鬼,专论厚葬薄葬,对于儒墨两家均有批评。墨家是信奉 有鬼论的,王充批评墨家的就是这一点。他认为厚葬劣习之根源,正在于主张薄葬的墨家人死辄为神鬼 而有知,能形而害人的有鬼论。因为人死辄为神鬼
2、而有知,厚葬才有意义。死人成为鬼之后因厚 葬感受的是厚遇, 由薄葬体验的是薄义。 活人希冀先人福佑后人, 又怕死神成形害人, 就难免趋厚 弃薄,财产多的不怕厚葬把自己搞穷,权势大的不怕人家来掘墓。即使财力不济,也要勉为其难。墨 家的薄葬主张与有鬼论是相互矛盾的。倘若真的有鬼,听从墨家的薄葬主张(不)丧物索用怎么得了? 王充认为:这种自相矛盾,是包括薄葬的主张在内的墨术难以流传的重要原因。 倡导厚葬的儒家不信鬼,子不语怪、力、乱、神就是一个范本,连鲁迅也称颂孔丘先生确是伟 大,生在巫鬼势力如此旺盛的时代,偏不肯随俗谈鬼神。但儒家(包括孔子)的无鬼论不彻底。以为 死人有知,与生人无以异,孔子非之,
3、而亦无以定实然。其实,对于孔子来说,此非不能,实乃不为, 他心中是有小旮旯的。王充在薄葬篇中指出了这一点:孔子非不明死生之实,其意不分别者,亦陆 贾之语指也。葬礼是儒家之礼的一个重要方面。倘若世人皆知死人无知,不能为鬼,厚葬也好, 礼葬也罢,岂不都会难以为继?对此,从孔子到汉代的陆贾心里都是明白的。这就难怪不肯随俗谈鬼神 的孔子,要用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来使人看不出他肚皮里的反对来了。 在中国思想史上,儒墨之争,远远超过批林批孔时所谓的儒法斗争。孟子将墨子当作无父 之禽兽,汉儒、宋儒都将墨家当作攻乎异端的重要对象,丧葬问题即是儒墨之争的一个焦点。两 者针锋相对,势同水火。王充属于儒家,但他赞成薄
4、葬,仅是薄葬这篇名,就旗帜鲜明地亮出了他反 对厚葬的观点。他赞成儒家的无鬼论,但在有鬼无鬼的问题上,也毫不掩饰孔予以及儒家的小旮旯。 赞成薄葬的王充,却又批评主张薄葬的墨家,他没有就事论事。反对厚葬的不仅是墨家,当年晏子向 正想封赏孔子的齐景公进言,说了儒者的四个不可,其中之一,便是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 为俗。然而,王充不但看到厚葬可能导致的财尽民贫,国空兵弱之恶果,更能从厚葬薄葬论与有鬼 无鬼关系,洞悉厚葬之源。王充在作对篇中直言:今著论死及死伪之篇,明死无知,不能 为鬼,冀观览者将晓解约葬,更为节俭。 做学问的,很容易以学派站队,以观点划线,党同伐异。王充却是一码归一码,不为某一学派
5、或某一 观点所囿,是其所是,非其所非,各取所长,各弃所短。这种实事求是精神,窃以为相当难得。 (原载文汇报2013 年 12 月 28 日) 1. 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 王充在薄葬中结合有鬼无鬼的观点,对儒家的厚葬主张和墨家的薄葬主张均进行了批判。 B. 作者认为,厚葬劣习之根源正在于主张薄葬的墨家“人死辄为神鬼而有知,能形而害人”的有鬼论。 C. 生在一个巫鬼势力如此旺盛的时代,偏不肯随俗谈鬼神,正是因为如果孔子坚持无鬼论,那么儒家主张 的葬礼中的“礼”,就不会被人们认同。 D. 作者认为,做学问的人,总以学派为标准站队,以观点为标准划清界限,党同伐异,而王充
6、却不是此类 人。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王充准确地抓住了墨家主张问题的核心,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很好的揭示了墨家包括“薄葬”在内的 “墨术”难以流传的重要原因。 B.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的模糊观点,正是为了说明作为儒家创始人的孔子并不是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 C. 作者先驳自相矛盾的墨家,再批推崇厚葬的儒家,顺势提出自己对王充的看法,有理有据,水到渠成。 D. 引用作对篇中的话,是为了证明王充作为一个儒家学者不信鬼,主张薄葬,且毫不避讳谈鬼。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丧葬问题是儒墨之争的一个焦点,两者针锋相对,势同水火,
7、因此,在中国思想史上,儒墨之争,远远 超过“批林批孔”时所谓的“儒法之争”。 B. 孔子坚持厚葬主张,为推行“礼葬”,在有鬼无鬼的问题上避而不谈,历代儒家学者亦是如此。 C. 当年晏子向正想封赏孔子的齐景公进言,指出儒家的“四个不可”,可见当时儒墨之争的激烈状况。 D. 王充虽指斥墨家的有鬼论,但能摒弃派别之争,赞同墨家薄葬主张,正是其作为学者的实事求是精神的 体现。 【答案】1. C 2. B 3. D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做这类题需要具备的能力即考查角度有:提取、筛选、整合信息的 能力,需要细心;知识迁移、理解揣悟的能力,需要灵活应变。要了解选项特征
8、,常见选项信息表述类型 有(1)正确信息(2)错误或无中生有的信息(3)答非所问或与题干不同类的信息。应对策略有(1)提 取信息仔细对照(2)准确理解文段和选项信息的异同(3)审清题干要求。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的理解 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本题要求选择关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A 项,“王充对墨家的薄葬主张进行了批判。”错误。根据原文“墨家是信奉有鬼论的,王充批评墨家 的就是这一点。”,王充批评的是墨家信奉有鬼论。A 错误。 B项,“作者认为,厚葬劣习之根源正在于主张薄葬的墨家人死辄为神鬼而有知,能形而害人的有鬼 论。”错误。根据原文“王充批评墨家的就是这一点。他认为厚葬劣习之根源,正
9、在于主张薄葬的墨家“人 死辄为神鬼而有知,能形而害人”的有鬼论。”,不是作者认为,是王充认为。B错误。 D 项,“做学问的人,总以学派为标准站队”错误。根据原文“做学问的,很容易以学派站队,”,是“很 容易”,不是“总”。D错误。 故选 C。 【2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 求,如本题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 先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可将各选 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较,最后进行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B项,“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的模糊观点,正是为了说明作为儒
10、家创始人的孔子并不是一个坚定的无神 论者。”错误。根据原文“儒家(包括孔子)的无鬼论不彻底。以为死人有知,与生人无以异,孔子非 之,而亦无以定实然。其实,对于孔子来说,此非不能,实乃不为,他心中是有小旮旯的。”“倘若世 人皆知“死人无知,不能为鬼”,厚葬也好,礼葬也罢,岂不都会难以为继?”“这就难怪不肯随俗谈 鬼神的孔子,要用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来使人看不出他肚皮里的反对来了。”这些语句,我们 得出“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的模糊观点,是为了说明孔子的“此非不能,实乃不为”的。B错误。 故选 B。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题干要求,解答时要整体
11、理解文 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 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本题考查 这种题目的难度较单纯的信息筛选要大。考生要在通读若干句子或者一两个段落乃至全文后,才能进行判 断。本题要求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本题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 A 项,“丧葬问题是儒墨之争的一个焦点,两者针锋相对,势同水火”和“在中国思想史上,儒墨之争,远 远超过批林批孔时所谓的儒法之争”。两种观点都对,但二者没有因果关系。根据原文,“在中 国思想史上,儒墨之争,远远超过批林批孔时所谓的儒法斗争。丧葬问题即是
12、儒墨之争的一 个焦点。两者针锋相对,势同水火。”A错误。 B项,“孔子坚持厚葬主张,为推行礼葬,在有鬼无鬼的问题上避而不谈,历代儒家学者亦是如此。” 错误。根据原文“王充属于儒家,但他赞成薄葬,仅是薄葬这篇名,就旗帜鲜明地亮出了他反对厚葬 的观点”,“王充不但看到厚葬可能导致的财尽民贫,国空兵弱之恶果”,“反对厚葬的不仅是墨家, 当年晏子向正想封赏孔子的齐景公进言,说了儒者的四个不可,其中之一,便是崇丧遂哀,破产厚 葬,不可以为俗”,王充和晏子都是儒家,都反对厚葬。B错误。 C项,“当年晏子向正想封赏孔子的齐景公进言,指出儒家的四个不可,可见当时儒墨之争的激烈状 况。”错误。晏子向正想封赏孔子
13、的齐景公进言,指出儒家的“四个不可”不能得出当时儒墨之争的激烈 状况的结论。C错误。 故选 D。 【点睛】解答论述类文本的题目,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1.筛选文本对照选项找谬误:提取文本信息,筛选, 整合,对照选项,找出异同点,判断各个选项是否准确提取、筛选信息(详细解说见后文题中) 。2结合 文本联系实际灵活理解:文本中不能直接提取到,或者个别词句有变化,这样的选项未必是错的,需要学 生学会灵活理解。灵活包括准确把握意思、准确分析语法结构。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212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为了庆祝第 35
14、 个教师节,教育部近日印发了关于做好庆祝 2019 年教师节有关工作的通知 。 笔者对照了最近几年教育部庆祝教师节的通知,发现今年的通知跟以往有五处不同的地方。 一、落实教师待遇。今年的提法是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 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 二、依法维护教师权益。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 意见 ,文中从立法的角度保障教师的权益。 三、减轻教师负担。让老师安安静静教书,做好教书育人主业,才是教育的正道。 四、关心教师健康。教师工作既是脑力劳动,也是体力劳动,强度很大。除了业务工作外,学生管理 更是要很
15、多精力。还有很多份外工作,更是让老师身心疲惫。 五、因地制宜依法安排教师休养,必须保证教师寒暑假的休假权。 (来源:中国教育网) 材料二:教育部公布的2018 年全国教育经费统计快报显示,2018 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 46135 亿元,比上年增长 8.39%。 数据显示,2018 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超 90 万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比约为并已连续 7 年保持在 4%以上。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材料三:今年教师节,教育部将推出八大重点活动: (1)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活动:表彰全国模范教师 720 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 80 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600 个,以及
16、全国优秀教师 1440 名、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 160 名。 (2)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今年产生的 10 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涵盖高教、职教、基教、幼教、特 教等各级各类教育,其中男教师 4 人、女教师 6 人,年龄最大 69 岁、最小 33 岁,乡村教师 2 人、少数民 族 3 人。 (3)找最美教师大型公益活动。 (4)代教师形象在线宣传。 (5)村特岗教师巡回报告活动,带动吸引高校毕业生和广大教师投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 (6)题材优秀影片展播活动。 (7)代教师好故事征集活动。以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为主题,向全社会征集反映教师高尚师德和教 书育人的好故事。 (8)教师志愿服务品牌
17、活动。 (来源:新浪网 2019.9.7) 材料四:9 月 9 日,湖北省庆祝第 35 个教师节大会召开。省委书记蒋超良出席并讲话,省委副书记、 省长王晓东主持大会,省政协主席徐立全等领导出席了大会。 会上宣读了楚天园丁奖、湖北省农村先进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表彰决定并颁奖。蒋超良代表省委省 政府向受表彰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表示祝贺,向全省 76 万多名扎根基层一线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 问候和崇高敬意。 蒋超良在会上指出,从政治和全局高度抓好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工作,确保党中央关于教育工作的决 策部署落实落地。同时他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健全和完善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体制机制,在组织领导、 发展规
18、划、资源保障上体现教育优先原则,要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 社会、职业地位。 会上,湖北省优秀教师代表韩伟、吴又存、何成才、刘经南作了发言。 (来源:2019. 10. 10 荆楚网,有删节) 4.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做好庆祝 2019 年教师节有关工作的通知 ,有五处跟以往不同的地方, 都是对教 师的权益保障。 B. 材料二中的两幅图显示,我国教育经费总投入数和教育经费在国内生产总之中的比例逐年上升,2018 年 分别 46135 亿元、4.11%。 C. 教育部在 2019 年教师节推出的八大重点活动,类型众多、覆
19、盖面广,以全面展现模范优秀教师形象为 主题,值得称颂。 D. 湖北省委书记蒋超良强调要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体现了教育对湖北地区发展起主要作 用。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教育部关于做好庆祝 2019 年教师节有关工作的通知中“因地制宜依法安排教师休养”的提法体现 了一种实事求是的灵活性。 B. “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的提法,体现了教师待遇落实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需要建立 有效机制进行督促。 C. 蒋超良在湖北庆祝第 35 个教师节大会上的讲话,强调政府对教育的优先原则,体现了湖北省政府对教 育的重视。 D. 选文四则材料分
20、别从政策、资金、具体举措等方面列述教育部为教育保驾护航的做法,利国利民。 6. 请结合材料,归纳我国重视教育的具体做法,并根据你的理解,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4. C 5. D 6. 做法:领导重视政府政策支持相关立法保障;2、建议:争取社会资源支持营造尊师重教的社 会氛围教师自身知识和素养的提升,形成良性社会影响力。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 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 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内容的理解,
21、正确的一项。 A 项,“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做好庆祝 2019 年教师节有关工作的通知 ,有五处跟以往不同的地方,都是对 教师的权益保障。 ”错误。 根据原文“教育部近日印发了 关于做好庆祝 2019年教师节有关工作的通知 。 笔者对照了最近几年教育部庆祝教师节的通知,发现今年的通知跟以往有五处不同的地方。”,没有“都 是对教师的权益保障”的语句,属于无中生有。A错误。 B项, “材料二中的两幅图显示, 我国教育经费总投入数和教育经费在国内生产总之中的比例逐年上升”错 误。根据材料二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趋势”图可以看出,教育经费并不是逐年上 升的,其中 1995年1997年、2
22、003 年2006年、2013 年2014年、2015年2018年,这几个时间段是有 所下降的。B错误。 D 项, “湖北省委书记蒋超良强调要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体现了教育对湖北地区发展起主 要作用。”错误,应该是“体现了湖北地区对教育的重视”。D错误。 故选 C。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辨析和概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如本题问的是“对 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 D 项, “选文四则材料分别从政策、 资金、 具体举措等方面列述教育部为教育保驾护航的做法, 利国利民。 ” 错误。其中前三
23、则材料是教育部的做法,第四则材料是说“湖北省庆祝第 35个教师节大会召开”是湖 北省的做法。D错误。 故选 D。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探究某一问题,提出自己个性化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返回文本找到关于这一问题的相 关语句,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再联系实际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切忌脱离文本,自己发挥。通读 材料,我们可以分类解读,其中材料一: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 质量的意见 ,从立法的角度保障教师的权益;“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 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是从政策上保证教师待遇;材料三“9月 9日
24、, 湖北省庆祝第 35个教师节大会召开。省委书记蒋超良出席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晓东主持大会,省 政协主席徐立全等领导出席了大会。”体现了领导重视。三个角度体现出我国重视教育的具体做法。整理 一下就可以出答案。提建议这类题,也应该结合文本,不能自顾自说。材料四中,省委书记将超良在会上 指出的内容就是从社会的角度上讲的,这是外因;教师自身是内因,综合考虑可以概括出:从教师的角度 说,提高自身的素质,提升自身知识水平;从社会的角度说,社会上要有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国家增加 教育经费,争取社会资源等。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同文本陈述的
25、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通读材料,关注细节。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 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 。第三步: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 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 系。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515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过河 周涛 这时我才发现,我骑了一匹极其愚蠢的马。一路走了 20 多公里,它都极轻快而平稳,眼看着在河对岸 的酒厂就要到了,它却在河边突然显示出劣根性:不敢过河。 它是那样怕水。
26、尽管这河水并不深,顶多淹到它的腿根;在冬日的阳光下,河水清澈平缓地流着,波 光柔和闪动,而宽度顶多不过十几米。但是它却怕得要死。这匹蠢马,这个貌似矫健的懦夫!它的眼睛惊 恐地张大,前腿劈直,胸颈往后仰,仿佛面前横陈的不是一条可爱的小河,而是一道死亡的界线或无底的 深渊。 我怀疑这匹青灰色的马对水一定患有某种神经性恐惧症。也许在它来到世间的为期不算很长的岁月里, 有过遭受洪水袭击的可怕记忆,因而这愚蠢的畜牲总结出了一条不成功的经验,像一个顽固的被捕的间谍 似的,任凭你脚踢鞭打,它就是不使自己的供词跨过头脑中那个界线。 我想了很多办法用皮帽子蒙住马的眼睛,先在草地上奔驰,然后暗转方向直奔河水,打算
27、使其不 备而奋然驰过。结果它却在河沿上猛地顿住,我反而险些从马头上翻下去。不远处恰有一座独木桥,我便 把缰绳放长,自己先过河到对岸,用力从对岸那边拽,但它依然劈腿扬颈,一用力,我又差点儿被它拽下 水。 面对如此一匹怪马,我只好长叹:吾计穷矣。但今天又必须过河,我必须去酒厂;倘要绕道,大约需 再走 20 公里。无奈之下,只得朝离得最近的一座毡房走去,商量先把马留在这里,我步行去办完事再来骑 走。 一掀开毡帐我就暗暗叫苦,里面只有一位哈萨克族老太太,卧在床上,似有重病。她抬起眼皮,目光 像风沙天的昏黄落日,没有神采;而那身躯枯瘦衰老,连站起来也很困难似的。看样子,她至少有 80 岁; 垂暮之年,枯
28、坐僵卧,谁知哪一刻便灵魂离开躯壳呢?可是既然进了门,总不好扭头便走,我只好打着手 势告明她我的困难和请求,虽然我自己也觉得等于白说。 她听懂了其实是看懂了。摆摆手,让我把她从床上搀起来,又让我扶她到外边去。到了河边上, 她又示意让我把她扶上马鞍。我以为老太太的神经是不是也不对劲儿了,她连路都走不稳,瘦弱得连躺着 都叫人看着累,竟然狂妄地要替我骑马过河,这不是拿我开玩笑吗?我这样年轻力壮的汉子尚且费尽 心机气喘吁吁而不能,她能让这匹患有神经性恐水症的马跨进河水? 我无论怎样钦佩哈萨克人的马上功夫,也不能相信她眼前这种可笑的打算。 可是当我刚把她扶上马背,我就全信了。她那瘦小的身躯刚刚落鞍,那马的
29、脊背竞猛然往下一沉,仿 佛骑上来一个百十公斤重的壮汉,原来的那种随随便便满不在乎的顽劣劲儿全不见了,它立得威武挺直, 目光集中,它完全懂得骑在背上的是什么样的人,就如士兵遇上强有力的统帅那样。这马不愚蠢,倒是灵 性大得过分了。它当然还是不想过河,使劲儿想扭回头,可是有一双强有力的手控住了它,它欲转不能。 它小蹄朝后挪蹭的劲儿突然被火烧似的转化为前进的力,嗒嗒地跃进河中,水花劈开,在它胸前分别朝两 边溅射。铁蹄踏过河底的卵石发出沉重有力的声响,它勇猛地一用力,最后一步竞跃上河岸,湿漉漉地站 定。 我把老太太扶下马,又把她从独木桥上扶回对岸,然后在她的视线里牵马挥手告别(我不敢当她的面 上马) 。
30、她很弱,在河对岸吃力地站着,久久目送我。 此事发生在 1972 年冬天的巩乃斯草原,而天山,就在老人的身后矗立,闪闪发着光。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故事开始马不愿意过河,甚至对过河表现出恐惧,是因为它曾经遭受过洪水可怕袭击。 B. 文中采用了对比写作手法,“我”的年轻力壮与老太太的年迈体衰,马在“我”面前的桀骜不驯与在老 太太面前的心神相通,激发读者兴趣,引人深思。 C. 小说描写了“我”一次骑马过河的生活片断,并由此感悟出人与动物相处的真谛,给人以生命的思索与 启迪。 D. 小说语言充满张力。自然环境的壮美,马的个性与飘逸,老太太衰弱及其
31、瞬间迸发的力度,都是通过作 家精彩的语言描写来传递的。 8. 小说中对“我”骑马过河时和老妇人骑马过河时马的反应的细节描写,有何作用? 9. 小说最后一段补充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老人背后的天山,有何作用? 【答案】7. A 8. 前后两个细节描写形成对比;我的强壮和老妇人的孱弱、我对马的束手无策和老妇 人对马的轻松驾驭形成了对比;通过对比突出老妇人与马之间息息相通,表现了生命之间相互理解相互 尊重的主题。 9. 小说最后一段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老人背后的天山,对老妇人这个形象,起到很好的烘托作 用,表达出老妇人胸怀与情感的深沉与伟大。小说在最后点明时间是 1972 年、地点是贡乃
32、斯草原,以及 天山,起到了点明并深化主旨的作用。只有在这个没有被现代文明侵染的时间和地点,才会有老太太和大 青灰马那样令人感动的故事。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 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 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本题要求选出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 确的一项。 A 项,“故事开始马不愿意过河,甚至对过河表现出恐惧,是因为它曾经遭受过洪水的可怕袭击。”错误。 根据原文,“我怀疑这匹青灰色的马对水一定患有某
33、种神经性恐惧症。也许在它来到世间的为期不算很长 的岁月里,有过遭受洪水袭击的可怕记忆”,马不愿过河不是因为它曾经遭受过洪水的可怕袭击。A错误。 故选 A。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表现手法及作用的能力。赏析表现手法,首先指出运用的手法,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是如 何运用该手法的,最后指出运用该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表达作者什么情感。具体到本题,题干明确 是细节描写的作用,答题时我们要具体化。首从人物上说,我:年轻力壮;哈萨克老太太:身躯枯瘦衰老, 瘦弱得躺着都叫人看着累。马驮我时的态度:它的眼睛惊恐地张大,前腿劈直,胸颈往后仰,但它依然劈 腿扬颈;驮老太太时的态度:那种随随便便满不在乎的顽
34、劣劲儿全不见了,它立得威武挺直,目光集中。 结果不同:我费尽心机气喘吁吁而不能;它小蹄朝后挪蹭的劲儿突然被火烧似的转化为前进的力,嗒嗒地 跃进河中,水花劈开它勇猛地一用力,最后一步竞跃上河岸,湿漉漉地站定。通过三组对比,突出老 太太和马之间心灵相通,“它完全懂得骑在背上的是什么样的人,就如士兵遇上强有力的统帅那样。这马 不愚蠢,倒是灵性大得过分了”,而哈萨克老太太,“她那瘦小的身躯刚刚落鞍,那马的脊背竞猛然往下 一沉”“一双强有力的手控住了它,它欲转不能。”从而表现生命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主题。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探究文章情节及鉴赏景物描写作用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看前面的情节(包括标题
35、)是否有伏笔暗 示、结尾对主题的拓展与深化、情节突转造成的艺术效果、结尾对人物形象的丰富、结尾提供给读者的想 象空间等角度进行分析;景物描写要思考其作用,有奠定感情基调;渲染气氛,衬托人物的精神品质;推 动情节的进一步发展,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首先“天山,就在老人的身后矗立,闪闪发着光”是景物描 写,此处就是衬托作用,突出哈萨克老太太的胸怀和情感(她连路都走不稳,瘦弱得连躺着都叫人看着累, 竟然“狂妄”地要替我骑马过河) ;“此事发生在 1972年冬天的巩乃斯草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 点,这是一个没有被现代文明侵染的时间和地点,只有在那时,才会有老太太和大青灰马这样的感人故事, 从而深化
36、主旨。 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3434 分)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4 小题,小题,1 91 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东方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人也。武帝初即位,征 天下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朔初来, 上书文辞不逊,高自称誉,上伟之,令待诏公车。俸禄薄,未得省见。后稍得亲近。 因奏泰阶之事,上乃拜朔为太中大夫给事中,赐黄金百斤。 隆虑公主子昭平君尚帝女夷安公主。久之,隆虑公主病困,以金千斤钱千万为昭平君豫赎死罪,上许 之。隆虑公主卒,昭平君日骄,醉杀主傅,狱系内官。以公主子,廷尉 上请请论。左右皆为昭平言。上曰: 吾
37、弟老有是一子,死以属我。于是为之垂涕叹息,良久曰:法令者,先帝所造也,用弟故而诬先帝 之法,吾何面目入高庙乎?又下负万民。乃可其奏,哀不能自止,左右尽悲。朔前曰:臣闻圣王为政, 赏不避仇雠,诛不择骨肉。书 曰:不偏不党,王道汤汤。此二者,五帝所重,三王所难也。陛下行之, 是以四海之内元元之民各得其所,天下幸甚!臣朔奉觞,昧死再拜上万岁寿。上乃起。 时天下侈靡趋末,百姓多离农亩。上从容问朔:吾欲化民,岂有道乎?朔对曰:孝文皇帝 ,贵 为天子,富有四海,身衣弋绨,足履革舄,以韦带剑,莞蒲为席,兵木无刃,衣缰无文;以道德为丽,以 仁义为准。于是天下望风成俗,昭然化之。今陛下以城中为小,图起建章,左凤
38、阙,右神明;木土衣绮绣, 狗马被缋厕;撞万石之钟,击雷霆之鼓,作俳优,舞郑女;上为淫侈如此,而欲使民独不奢侈失农,事之 难者也。陛下诚能用臣朔之计,推甲乙之帐燔之于四通之衢,却走马示不复用,则尧舜之隆宜可与比治矣。 易 曰:正其本,万事理;失之豪楚,差以千里。愿陛下留意察之。 武帝既招英俊,程其器能,用之如不及。而朔尝至太中大夫,后常为郎,与枚皋、郭舍人俱在左右, 诙啁而已。久之,朔上书陈农战强国之计,因自讼独不得大官,欲求试用。辞数万言,终不见用。 赞曰:刘向言少时数问长老贤人通于事及朔时者皆曰朔口谐倡辨不能持论喜为庸人诵说故令后世多传 闻者;而杨雄亦以为朔言不纯师,行不纯德,其流风遗书蔑如
39、也。然朔名过实者,以其诙达多端,不名一 行,应谐似优,不穷似智,正谏似直,秽德似隐。 (节选自汉书卷六十五东方朔传 )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刘向言少时数问长老贤人通于事及朔时者皆曰朔口谐倡辩不能持论喜为庸人诵说故令后世 多传闻者 B. 刘向言少时数问长老贤人通于事及朔时者皆曰朔口谐倡辩不能持论喜为庸人诵说故令后世多 传闻者 C. 刘向言少时数问长老贤人通于事及朔时者皆曰朔口谐倡辩不能持论喜为庸人诵说故令后世多 传闻者 D. 刘向言少时数问长老贤人通于事及朔时者皆曰朔口谐倡辩不能持论喜为庸人诵说故令后 世多传闻者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的相关内
40、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征, 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 由皇帝征聘社会贤才到朝廷充任官职。 文中东方朔即是接受皇帝所“征” 才来到朝廷。 B. 廷尉,官名,秦置,为九卿之一,秦汉至北齐主管司法最高官吏,职掌刑狱。根据诏令,可以逮捕、 囚禁和审判有罪的王或大臣。 C. 孝文皇帝: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汉惠帝刘盈之弟,汉代第三任皇帝刘恒的庙号,史称“汉文帝”。 D. “书”,在文中指“五经”中的尚书 ;“易”在文中指解说和发挥周易的易传 ,其学说据说 源于孔子,具体成于孔子后学之手。 12. 下列对于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东方朔自视甚高。他向汉武帝上书自荐
41、,言词不谦虚,对自己评价很高,引起了汉武帝的重视。 B. 东方朔善解人意。在汉武帝为处死昭平,觉得有负隆虑公主临终嘱托而悲伤时,他以“圣王为政赏不避 仇、诛不避亲”的观点来宽慰汉武帝。 C. 东方朔耿直敢言。在武帝问化民之道时,他指出前世圣主率先垂范,注重仁义道德,天下望风成俗,而 汉武帝穷奢极侈,并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D. 东方朔名过其实。班固认为其虽能言善辩,但因“诙达多端,不名一行”,所以建议始终不被汉武帝采 纳。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l)朔初来,上书文辞不逊,高自称誉,上伟之,令待诏公车。 (2)法令者,先帝所造也,用弟故而诬先帝之法,吾何面目入高庙乎?又下
42、负万民。 【答案】10. B 11. C 12. D 13. 东方朔刚被征召而来, (就)上书皇帝,言辞(一点也)不谦虚,大大地称赞自己,皇上认为他很有 能力,让他在公署待诏。 法律, 是先帝制定的, 因为我妹妹隆虑公主的缘故而使先帝制定的律法受诬陷, 我又有什么面目进祖庙(去 见先帝)呢?又对下让我有负万民。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 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 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
43、、对偶、反复等修辞;尤 其要关注“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这句话的意思 是,刘向说他年轻时,多次访问贤明的老人中通晓故事的人和与东方朔同时的人,都说东方朔言语诙谐善 辩,不能坚持自己的意见,喜欢被平常人称道,所以使得后世有很多人传闻他的事情。“长老贤人通于事” 是定语后置,意思是贤明的老人中通晓故事的人,“长老贤人通于事”和“朔时者”是并列成分,不能断 开,排除 AD。“口谐倡辩”是一个词,意思是言语诙谐善辩,不能断开,排除 C。 故选 B。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
44、、建 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 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 含义作答。本题要求选出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C项,“孝文皇帝是汉代第三任皇帝刘恒的庙号”错误。孝文皇帝是是汉代第三任皇帝刘恒的谥号,庙号是 太宗。C错误。 故选 C。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 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 般有
45、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 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本题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D 项,“班固认为其虽能言善辩,但因“诙达多端,不名一行”,所以建议始终不被汉武帝采纳。”错误。 根据原文“然朔名过实者,以其诙达多端,不名一行,应谐似优,不穷似智,正谏似直,秽德似隐。”, 这句话的意思是,然而东方朔名过其实的原因,是因为他诙谐通达机智多变,没有一种行为著名,对答诙 谐而近似倡优,不陷入困境好似智者,直言规劝又似直臣,自污其行似。从此句可以判断出,这只是解释 了东方朔名过其实的原因,得不出建议不被采纳也是因为这个原因。D错
46、误。 故选 D。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 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 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关键词(1)逊:谦虚;伟:认为 有能力;公车:公署。 (2)法令者,先帝所造也:判断句式;用:因为;弟:妹妹;故:缘故;高庙:祖 庙。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 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
47、省略。对古 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 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 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东方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人。武帝即位初年,征召天下贤良方正和有文学才能的人,等待越级提拔。 东方朔刚被征召而来, (就)上书皇帝,言辞(一点也)不谦虚,大大地称赞自己,皇上认为他很有能力, 让他在公署待诏。因俸禄微薄,也未能得到汉武帝赏识提拔。后来逐渐得到皇上的亲近。 因为上奏泰阶的事情,皇上授予东方朔太中大夫给事中,赐予黄金百斤。 隆虑公主的儿子昭平君娶了汉武帝的
48、女儿夷安公主。过了一段时间,隆虑公主病危,拿黄金千斤、钱 千万替昭平君预先赎免死罪,汉武帝答应了。隆虑公主死后,昭平君日益骄纵,喝醉酒杀死了教导夷安公 主的女官,被捕入狱囚禁在内官。因为他是隆虑公主的儿子,廷尉向皇上请示,请求给昭平君定罪,左石大 臣纷纷为昭平说情。皇上说:“我妹妹年老才有这么一个儿子,临死把他托付给我。”于是为昭平君的事 流泪叹息,过了好久才说:“法令,是先帝制定的,因为我妹妹隆虑公主的缘故而使先帝制定的律法受诬 陷,我又有什么面目进祖庙(去见先帝)呢?对下又让我辜负万民。于是批准了廷尉给昭乎君定罪的奏疏,武 帝哀痛不能自已,左右的人都非常悲伤。东方朔上前说:“臣听说圣明的君
49、王执政,赏赐不避仇人,诛罚 不选择是不是亲骨肉。 尚书说:不偏私不结党,王道坦荡无碍无阻。这两者,是五帝所看重的,是 三王也难以做到的。陛下这样做,因此四海之内广大人民各得其所,天下大幸!臣东方朔举杯敬酒,冒死 再次给皇上祝寿。皇上才起身。 当时天下崇尚奢侈靡丽,争相从事工商业,农民纷纷离开农田。武帝很随便地问东 方朔:“我想教化人民,是否有什么办法?”东方朔回答说:“孝文帝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但他身着黑色 粗布衣服,脚穿生皮制成的鞋,用没有饰物的牛皮带挂着剑,铺着莞淆编的草席,兵器像木制的没有利刃, 冬衣没有花纹;文帝以道德崇高为美,以仁义为准绳。于是天下人都仰望他的风范形成的淳厚的风俗,显 著地教化了百姓。现在陛下嫌长安城内地方小,想在城外筑起建章官,左有凤阙观,右有神明台;土木铺 裹着锦绣丝绸,狗马披着五彩布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