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5年高考统编版历史复习:高考历史必会命题点和易错点解读清单(一)1.早期文明主要特征:国家、城市、阶级分化、文字、金属工具。解读:早期文明的特征是一般共性,但不代表每个文明都必须同时具备所有特征才算是文明。我们只是把它当做识别文明的参考信息。2.天下归周是分封、天下归宗是血缘宗法、天下归心是礼乐秩序解读:分封是宗法在政治制度的表现,礼乐是宗法在秩序规范的表现,遇到根本原因分析要选宗法。遇到现象分析,最表象的是礼崩乐坏,其次是分封瓦解,最后是宗法受冲击。3.分封扩大了疆域,促进了文化认同;宗法维系了内部稳定。解读:分封宗法互为表里,但是作用不完全相同。分封更多是对地方的管理价值,而宗法更多
2、是宗族内部权力调节价值。4.商代更重视神意,西周更重视民意。解读:神权与王权结合是早期政治的重要特征,但是在结合的内容特征上,商周略有差异,商代更强调把君主的意志神圣化,周代相对重视民意的神圣性。5.早期政治的基本特征:王权与神权结合、政权与族权结合、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解读:早期政治的特征主要是由于生产力水平和统治范围大小决定的。在经济实力、交通通讯条件都不够成熟的情况下,相对依赖血缘,通过间接统治来实现更大范围的疆域控制是时代的选择。6.集体议政体现了民主,占卜祭祀体现了神权。解读:王权和神权结合,政权和族权结合是早期政治的重要特征。在考试中涉及占卜、祈祷等话题多数是神权问题。涉及集体
3、议政一般是民主问题,注意这里的民主和西方近代代议制民主完全是不同的概念。中国传统民主有人民的主人的含义,这里说的体现了民主只是有共同商议的过程。这一现象在先秦到明清其实都存在,所以钱穆先生会说中国古代不能用专制一词简单的一以概之。7.人伦秩序利于巩固王权,嫡子继位可能弱化王权。解读:古代从王权到皇权都是专制不断强化的过程,但是有一个例外嫡长子继承制,因为嫡长子继承不能保证皇位继承人能力,会导致皇权旁落。而父系家长制为主的人伦秩序规则是古代强化王权的重要手段,因为父权是比王权更早的权威,利用这一点可以增强王权的威信。8.家天下是血缘政治,公天下是选贤任能和官员流动。解读:公天下的表现主要包括禅让
4、、郡县、科举、任期和考核等。家天下一直到辛亥革命才结束。9.封建制不等于封建社会,君主制不等于君主专制。解读:封建社会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说法,我们必须区分,封建制说的是分封宗法,时间段主要是先秦,封建社会则是形容小农经济为基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儒家思想主导的社会发展阶段,时间段主要是秦到清。10.春秋战国的结束不等于分封宗法的结束。解读:秦统一之后分封和宗法在后代都反复被利用,汉代恢复过郡国并行,嫡长子继承是历代君主继承的重要原则。11.小农经济的前提是土地私有,经营方式是家庭经营,生产方式是精耕细作。解读:小农经济是自然经济的一种形式,建立在土地私有的基础之上。但是不能说土地私有建立后就没
5、有土地公有了。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土地私有制结束也就不再有小农经济了。12.小农经济的分散性是中央集权政府建立的根本原因。解读:古代世界统治者需要稳定的赋税和兵役徭役来源,小农需要强大的国防和公共工程建设能力,由此而形成的“治水社会”是古代中国建立集权政府并且稳定运行多年的根本逻辑。13.自耕农从属于小农经济,而小农经济又从属于自然经济。解读:自然经济最本质的属性是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和商品经济相对立;小农经济最本质的属性是家庭经营;自耕农经济最本质的属性是土地私有;个体农耕强调的是耕作特点,自耕农和佃农都属于个体农耕的代表。14.重视农耕的主要表现:重视农时、亲身示范、传播技术、轻徭薄赋
6、、打压兼并、控制户籍。解读:中国古代文明以农耕为主要经济基础,所以自先秦时期开始,保证农业的劳动力和时间,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就是统治者的基本治国方略。15.儒墨道法都关心社会现实,只是解决方案不同。解读:一切思想都是现实政治经济的反映,儒墨道法看似方案千差万别,但是目标都是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算是殊途同归。16.儒家入世,道家出世,但都认同客观规律。解读:儒家更强调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道家更强调遵守规律,顺其自然。但都没有否认规律的存在。17.儒家强调教化治国,法家注重严刑峻法,但是都注重重构秩序。解读:儒家要恢复旧秩序,法家要建立新秩序。18.法家奖励耕战,鼓励消费;墨家主张非攻,强调节俭,但是
7、都注重利益。解读:法家维护地主阶级统治者利益,墨家维护小生产者利益。19.仁爱是恩宠,兼爱有平等;孔子尚治国圣贤,墨子重技术人才。解读:儒家的天下是统治者的天下,墨家的天下是百姓汇合而成的天下,所以儒家更强调上层要做“仁者”,墨家更强调人人要做好自己。(二)1.讲地方选中央集权,讲中央选专制主义。解读:专制主义强调的是皇权的强化,所以一般素材是中央职官变化、监察制度;中央集权强调的是地方管理的手段,所以一般素材是地方制度变迁2.加强中央集权的常见手段:限制兼并、迁徙豪强、监察地方(兵权、财权、人事权)、发展官营工商业、科举和稽查、改土归流。解读:一般威胁中央王朝安全的因素是权臣、豪强和武将,所
8、以对应的手段是加强对地方的监察或者分割地方权力、限制兼并和异地迁徙削弱豪强经济基础、控制兵权防范武将作乱。3.农民三大人身依附:土地、地主、政府。解读:农民受制于土地,主要是因为生产力水平较低,需要大量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才能满足生活需要;受制于地主,主要是因为租佃关系的存在,这个因素是双重作用的,一方面有利于人地匹配的合理性提升,另一方面也束缚了农民;受制于政府则主要是户籍和赋役制度,这有利于国家控制人口保证赋役来源,也限制了人口流动,固化了社会结构。4.井田制下有土地私有,土地私有制时期也有公有土地。解读:井田制本就是一种理想化的制度描绘,并非绝对真实,我们只能说土地比较集中在奴隶主贵族手中
9、,算是国有土地,个人拥有的土地极少,但不是没有。到了土地私有制确立以后,土地国有也依然存在,军队的屯田、官田、学田等等形式满足了特殊的财政支出需要,当然也压缩了商品经济发展的空间。5.兼并利于增加市场和劳动力;抑制兼并有利于打压豪强,维护小农经济稳定。解读:土地兼并从来是利弊兼有的。因为土地兼并,规模化效益会增加,有利于节约劳动力和农产品商品化,这有利于商品性农业发展;甚至地主积累的资本如果愿意投资手工业和商业,也是促进工商业发展的因素。反过来抑制了兼并上述价值就难以实现了,会导致农业的碎片化、小型化发展,巩固自耕农经济,维护地主阶级统治秩序,也因此统治者多愿意抑制兼并。6.重农抑商是古代统治
10、者效率最大化的选择。抑商抑私不抑官,官营也参与市场。解读:重农抑商一定不能简单认为这是统治者愚昧落后。首先,在农耕社会,重农是地主阶级统治者的必然选择,这有利于赋役的征发。这必须认同,东西方文明都经历过漫长的重农时期。至于抑商则要两面看待,一方面统治者并非抑制所有商业,官营商业长期都得到重视,其次抑制私人商业,主要目的是获取垄断利润和避免地方豪强崛起,并非忽视商业的价值。7.工商食官、盐铁官营、朝贡贸易都是国家干预经济。解读:首先要明确国家干预经济并不是近代西方的舶来品,对于经济的干预甚至操纵,从来是中央集权政府必须要进行的活动。先秦时期,中国在商周就有工商食官的模式,由政府垄断手工业和商业,
11、获取利益。春秋战国,随着人口流动和列国纷争,私营工商业才发展起来。汉武帝以来,随着以盐铁官营为代表的垄断性经营政策出现,民营工商业发展的空间被大大压缩,官营工商业大行其道,维持了经济稳定也获取了暴利。至于朝贡贸易,则主要是以政治目的为主的对外交流活动,它不能开拓海外市场促进经济发展,还抑制了民间海外贸易的发展,但不能等同于海禁政策。8.田庄自给自足容易导致地方势力壮大;政府控财控人加强中央集权。解读:汉代田庄经济封闭性强、内部自给自足程度高,是汉末豪强崛起的重要经济基础。对此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打压兼并、控制铸币权、盐铁官营、建立户籍制度、降低税收等,以此增强政府对劳动力的吸引力和减少地方的财
12、源。9.君权神授是皇权来源,天人感应是皇权约束。解读: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最大的特色就是让皇权和神权的结合更加紧密。一方面增强了皇权的神权威信,另一方面也用天意的形式演绎了儒家治国理念增强了皇权的道德约束,虽然这个约束效力有限。当然皇帝也会用天人感应去管理大臣,这一定程度上使得中国古代政治的道德色彩浓厚。(三)1.讲地方选中央集权,讲中央选专制主义。解读:专制主义强调的是皇权的强化,所以一般素材是中央职官变化、监察制度;中央集权强调的是地方管理的手段,所以一般素材是地方制度变迁2.加强中央集权的常见手段:限制兼并、迁徙豪强、监察地方(兵权、财权、人事权)、发展官营工商业、科举和稽查、改土归流。
13、解读:一般威胁中央王朝安全的因素是权臣、豪强和武将,所以对应的手段是加强对地方的监察或者分割地方权力、限制兼并和异地迁徙削弱豪强经济基础、控制兵权防范武将作乱。3.农民三大人身依附:土地、地主、政府。解读:农民受制于土地,主要是因为生产力水平较低,需要大量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才能满足生活需要;受制于地主,主要是因为租佃关系的存在,这个因素是双重作用的,一方面有利于人地匹配的合理性提升,另一方面也束缚了农民;受制于政府则主要是户籍和赋役制度,这有利于国家控制人口保证赋役来源,也限制了人口流动,固化了社会结构。4.井田制下有土地私有,土地私有制时期也有公有土地。解读:井田制本就是一种理想化的制度描绘
14、,并非绝对真实,我们只能说土地比较集中在奴隶主贵族手中,算是国有土地,个人拥有的土地极少,但不是没有。到了土地私有制确立以后,土地国有也依然存在,军队的屯田、官田、学田等等形式满足了特殊的财政支出需要,当然也压缩了商品经济发展的空间。5.兼并利于增加市场和劳动力;抑制兼并有利于打压豪强,维护小农经济稳定。解读:土地兼并从来是利弊兼有的。因为土地兼并,规模化效益会增加,有利于节约劳动力和农产品商品化,这有利于商品性农业发展;甚至地主积累的资本如果愿意投资手工业和商业,也是促进工商业发展的因素。反过来抑制了兼并上述价值就难以实现了,会导致农业的碎片化、小型化发展,巩固自耕农经济,维护地主阶级统治秩
15、序,也因此统治者多愿意抑制兼并。6.重农抑商是古代统治者效率最大化的选择。抑商抑私不抑官,官营也参与市场解读:重农抑商一定不能简单认为这是统治者愚昧落后。首先,在农耕社会,重农是地主阶级统治者的必然选择,这有利于赋役的征发。这必须认同,东西方文明都经历过漫长的重农时期。至于抑商则要两面看待,一方面统治者并非抑制所有商业,官营商业长期都得到重视,其次抑制私人商业,主要目的是获取垄断利润和避免地方豪强崛起,并非忽视商业的价值。7.工商食官、盐铁官营、朝贡贸易都是国家干预经济。解读:首先要明确国家干预经济并不是近代西方的舶来品,对于经济的干预甚至操纵,从来是中央集权政府必须要进行的活动。先秦时期,中
16、国在商周就有工商食官的模式,由政府垄断手工业和商业,获取利益。春秋战国,随着人口流动和列国纷争,私营工商业才发展起来。汉武帝以来,随着以盐铁官营为代表的垄断性经营政策出现,民营工商业发展的空间被大大压缩,官营工商业大行其道,维持了经济稳定也获取了暴利。至于朝贡贸易,则主要是以政治目的为主的对外交流活动,它不能开拓海外市场促进经济发展,还抑制了民间海外贸易的发展,但不能等同于海禁政策。8.田庄自给自足容易导致地方势力壮大;政府控财控人加强中央集权。解读:汉代田庄经济封闭性强、内部自给自足程度高,是汉末豪强崛起的重要经济基础。对此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打压兼并、控制铸币权、盐铁官营、建立户籍制度、降
17、低税收等,以此增强政府对劳动力的吸引力和减少地方的财源。9.君权神授是皇权来源,天人感应是皇权约束。解读: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最大的特色就是让皇权和神权的结合更加紧密。一方面增强了皇权的神权威信,另一方面也用天意的形式演绎了儒家治国理念增强了皇权的道德约束,虽然这个约束效力有限。当然皇帝也会用天人感应去管理大臣,这一定程度上使得中国古代政治的道德色彩浓厚。(四)1.魏晋门阀垄断权力,魏晋风度时代特征鲜明。解读:魏晋门阀垄断了政治权力,拥有经济特权,阻断了寒族的上升通道。魏晋风度以玄学为特征,文学和艺术为表现,回避现实,寄情于修身养性,拥有鲜明的时代特征。2.三公九卿是职能分权,三省六部是程序分
18、权。解读:职能分权、程序分权,只要不是机构重叠、人员冗杂,都是提高行政效率的措施3.皇权存在非理性,官僚政治不断制度化、程序化。解读:皇权的非理性指的是皇帝个人因素的影响,可能存在暴政、昏庸等问题,而官僚政治的成熟则是减少皇权非理性损失的重要手段。4.古代皇权三重约束:儒家道德、法律、文官集团。解读:古代皇帝并非为所欲为,对道德准则、行程程序和法律制度,特别是祖宗之法还是保有一定的敬畏。因为皇权的落实离不开官僚集团、士大夫阶层的配合,祖宗之法则是皇权合法性的重要来源。5.威胁古代统治的三大因素:民族入侵、藩镇割据、农民起义。解读:民族入侵的主要影响是政府的国防开支始终居高不下。藩镇割据的屡屡出
19、现则导致中央集权逐步强化,皇帝日益重视对兵权、财权、人事权的控制。对农民起义的恐惧则使得统治者会推行休养生息、分配土地、打压兼并、重农抑商等政策。6.军功爵制重视能力选官;科举制有利于社会流动的均等化。解读:军功爵重视的更多是军事能力,科举更多重视行政能力和道德水平,两者都有利于增强社会流动,打破阶层固化。而科举影响更深远。(五)1.三省六部提高效率减少失误,二府三司制约相权效率低下。解读:一般唐制代表古代行政制度的巅峰,所以考察相对积极的作用。唐往后多考察僵化和不足。2.宋制的理性精神:宰枢互兼有利于提高效率,职事分离有利于集中事权。解读:宋代制度问题多多,但是也并非一无是处,宰枢互兼是个特
20、殊现象,职事分离则是宋代常制。3.架空相权、制约相权、分割相权都会强化专制。解读:这里所指的是中朝的设立、监察权的扩大、三省和二府三司的建立。4.城市化发展两大表现:突破时空,经济职能和服务职能完善。解读:突破市坊限制和时间限制,其实安史之乱以后就有。城市职能完善是人们进城的重要原因。5.经济重心南移先是农业发展后是商业发展,推动了文化重心转移,但没有改变政治重心。解读:政治中心固定在靠近北方的位置,是外来军事压力决定的,经济重心南移则是内部生存压力决定的,结果就是中国政治和经济中心逐步分离。而文化中心则和经济发达程度相关,一起移动到了南方。6.交子是特殊历史条件的产物,不是客观经济发展的结果
21、。解读:交子是民间货币,便钱才是官方发行的。交子的出现一定程度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更直接的原因是铜钱匮乏,铁钱笨重,人们需要临时性替代物品。所以纸币的出现,并不能推动中国走向资本主义。7.汉代儒学是外儒内法兼采百家,侧重管理国家(民本君本);宋代理学是三教合一,侧重约束社会,两者都是适应统治需要的产物。解读:董仲舒侧重提供治国手段,朱熹更强调社会道德水平提升,两人合力提升了中国的国家治理水平,也使得中国社会逐步陷入固化。8.三教合一儒学地位受到冲击,但依然是正统思想;佛道兴起既适应统治者稳定社会需要,又符合民众寻求慰藉心理。解读:三教合一儒学失去的是独尊地位。佛道兴起是中国社会诉求的反映
22、,也有佛教本土化的努力。9.理学是精神贵族化,对象平民化。解读:理学本质上是希望每个人都活的像圣人那样,这有利于社会道德水平提升,也给中国人带上了沉重的道德枷锁。10.风俗画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体现;文人画受理学发展的影响。解读: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城市化推动市民阶层壮大,市民阶层带来市民文化,市民文化包括了风俗画、小说散曲、杂耍等等。理学发展则带来了道德标准的泛化影响,书法、诗词、绘画、服饰等等方面注重表达情操高洁、实现道德教化目的,都是理学影响的产物。11.世族是血缘世袭,士族是能力世袭,乡绅利于地方管理。解读:血缘世袭是宗法制影响,能力世袭是科举制影响,乡绅是“国权不下县”的产物。12.
23、汉州、唐道、宋路、明巡抚,都是监察转行政的代表。解读:监察区变成行政区的主要原因是监察权本来就具有特殊性,又长期固定在一个地区,容易尾大不掉。解决的办法是保持地方监察的同时加强流动监察。13.监察制度特点:位卑权重、相对独立、服务皇权。解读:古代监察的首要目的不是服务于国家利益,而是巩固统治,保证官员忠诚。所以监察往往随皇帝心意办事,随意性较大。14.中朝内阁军机处,三省合一剩中书,权力再大都是皇权畸形强化的表现(后宫、宦官、外戚同);明太祖废丞相,皇相矛盾消失;内阁、军机处权重职轻都只是皇帝助手。解读:有绝对的权力中心,就会有权力依附者,对依附者的不信任又会导致新机构的诞生,利用不同依附者的
24、权力斗争来维护皇权稳定是专制者的惯用手段。废除丞相,只是使得名义上的皇相矛盾消失,皇帝和官僚集团的矛盾依然存在。15.阻碍中国近代化转型的根源是经济结构畸形(自然经济高度强化),而非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解读:自然经济造成的国内市场狭小,低农业生产效率造成的农业劳动人口占比较高,是中国近代化转型缓慢的经济根源。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只能算政策影响,而非根本原因。16.草市增强了城乡联系,明清城市小型化是市镇经济发展的产物。解读:草市位于城乡之间,不能直接等同城市繁荣。明清专门化工商业市镇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导致大城市人口减少,降低了中国的城市化率,当然重农抑商政策影响也很大。17.商帮有利于商品经济
25、发展,但未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解读:古代商帮多从事盐茶贸易、经营票号钱庄,依赖政府特权多过于依赖技术进步,所以对经济结构升级缺乏贡献。18.新航路开辟以来中国是白银流入,清中期以后是白银流出,前者带来了白银货币化,后者导致银贵钱贱农民贫困化加剧。解读:白银流入的原因是中国手工业发达,流出的原因是只有传统手工业发达,缺乏近代化生产因素,再加上鸦片贸易,中国获得的白银最终完全流出,还倒贴数亿两。19.一条鞭法推动农产品商品化;摊丁入亩减轻人身依附。解读:一条鞭法实现了实物税向货币税的过渡;摊丁入亩实现了人丁税向土地税的过渡。这两者都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摊丁入亩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叠加使清代
26、人口过度膨胀,城市化率和人均收入都长期得不到提升,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中国社会内生转型能力不足。20.新儒学批判专制但不反对皇权,并未认识到专制本质缺陷,而且还缺乏经济和社会基础。解读:新儒学反专制更多是明亡清兴的民族情绪和文人情怀使然,背后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和资产阶级数量都远远未达到启蒙运动的水平,因此新儒学不能推动中国的时代觉醒。21.古代科技重实用轻探索,重总结轻实验,根源是经济结构落后。解读:古代科技多数是生产和生活经验的产物,并非观察和实验的产物,并不具备真正的近代科学性,因此也很难转型为近代科技发明。从根源上讲,这是由于古代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中国地大人多相对资源丰富,缺乏足够探索新技术
27、的动力。专制制度、科举和儒家文化重道轻器都是次要的阻碍因素。22.古代社会生活受商品经济发展,由家族化、等级化逐步向市民化发展。解读:社会生活是经济发展特征的反映,农耕经济在中国带来了宗法等级和专制秩序,而商品经济是瓦解这一秩序的推手,因为商业更追求自由和独立,反对强权约束。所以东西方社会在近代化过程中,都经历了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壮大的历程。23.西学东渐,明清是宗教为主科技为辅,近代科技为主向制度和文化转变。解读:明清新航路开辟西方传教士伴随商船来到中国,带来了西方的基督教文化也传播了部分科技,这一时期我们是被动学习,他们传播科技也不是为了中国技术进步,只是为了吸引中国人关注基督教,所以
28、对中国进步的意义不大。近代自洋务运动以来,中国学习西方是主动的,虽然节奏较慢,但是推动了中国社会逐步实现近代化转型。(六)1.鸦片战争是近代史开端,洋务运动是近代化开端。解读:近代史是叙事时间定义,以鸦片战争为起点为学术主流,但并非唯一解释。近代化是历史进程事件定义,只有进行了经济、政治、思想相关的活动才能说近代化开始,洋务运动是标志事件。2.近代外交发展是屈辱性的,也是逐步近代化的。解读:近代外交由传统的宗藩关系变为条约关系,中国的国家主权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但是在被动的融入近代外交体系的过程中,清政府也逐步学习了西方的外交规则,这就叫外交近代化。主要包括:平等外交观念、设立正式外交机构、履行
29、条约义务、遵守国际法规则、建立正常海关制度等等。3.南京条约是商品输出,马关条约是资本输出。解读:商品输出适应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需要,资本输出适应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南京条约之后列强的商品倾销并不理想,要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才获得较大优势;马关条约签订只是资本输出“合法”,不等于甲午战争以前列强没有在中国投资。4.三国干涉还辽是列强瓜分中国,门户开放是列强共管中国解读:列强试图瓜分中国是看到甲午之后中国政府腐败羸弱,放弃瓜分中国既是看到中国人不屈的斗争精神,也是看到中国地大人多和近代化水平较低会带来过高的管理成本。5.清政府两大败笔:中央集权削弱、近代化不彻底。解读:中央
30、集权削弱的原因:太平天国运动、不平等条约、地方督抚势力壮大。近代化不彻底表现:缺乏民族国家意识、缺乏近代治国能力(政治制度、军事体制、金融能力、外交观念)。6.洋务运动、清末新政虽然是维护地主阶级统治,但客观上推动了近代化。解读:洋务运动推动了经济、外交的近代化,清末新政推动了政治和军事的近代化,但是都不够彻底。7.太平天国是阶级矛盾的产物,义和团是民族矛盾。前者落后在封建观念,后者落后在愚昧顽固,都体现了农民阶级局限性,客观上也都推动了近代社会变革。解读:太平天国虽然曾经和洋人作战,但并非主观目的,义和团运动虽然专门针对洋人,但是过于激进。两个运动都是革命的但是也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31、和破坏,这种破坏客观上有利于旧体制的瓦解和近代转型的实现。8.洋务运动失败不等于洋务经济结束解读:甲午战败所标志的更多是洋务派富国强兵梦想的破灭和洋务派政治的失势。洋务企业在之后的十几年中仍然在继续发展,直到清政府结束转型为近代官僚或民族资本主义。9.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是为了收税。解读: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并非真正支持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而是因为马关条约赔款数量巨大,朝廷亟需用钱,所以也不能说明清政府的经济管理有近代化色彩。10.自然经济不断解体,但始终占据主体地位;传统手工业的衰败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市场和劳动力。解读:近代自然经济的瓦解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下耕织分离是一
32、个缓慢的历史进程,主要的原因是中国幅员辽阔,旧经济结构生存空间很大。小农经济最终结束是三大改造以后,自然经济则零星的仍然存在。11.洋务企业成也特权败也特权(商帮、十三行、官僚资本主义)。解读:洋务企业和商帮、十三行、官僚资本主义有诸多相似,都享有政策优惠或垄断地位,所以过分依赖特权,忽视技术进步,没有持久的竞争力,未能推动中国技术上的进步,这是今天我们都要警醒的教训。12.民族工业分官办和民办,民办的才叫民族资本主义。官办企业中洋务经济既能与洋商争利,也能客观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解读:民族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不能画等号,做题需要细心区分。洋务经济的“争利”主要指以轮船招商局为代表的具有垄断地位的洋务企业的成就,并非所有洋务企业。至于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只是客观的社会效果并非洋务派主观意愿,不曾积极调动民间力量是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在工业化作用上差距巨大的关键因素。第 15 页 共 15 页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