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编版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 试题汇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红楼梦全书,共有诗词歌赋180余首,属于曹雪芹创作的有140余首(红楼梦前80回)。这些诗词决非可有可无,而是作品重要的组成部分。换言之,如果从红楼梦中抽掉这些诗歌词赋,作品还能产生如此强烈的艺术效果吗?回答自然是否定的。文备众体,引诗词歌赋等各种艺术形式入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形式上的一大特点。从唐传奇开始,经宋元话本,明清的长篇、短篇小说,最后到晚清的才子佳人小说等等,可以说这种形式一直在沿用。但这种形式与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等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在作品中起多大作用?实在让人不敢恭维。唐传奇中的游仙窟
2、,人物对话全是诗句,失去了生活的真实性。长恨歌传把白居易的长恨歌全诗抄录,又有什么必要呢?至于宋元话本、明清小说中的文前诗、文后诗、有诗为证、有诗叹曰之类,很多是可有可无的赘笔。而曹雪芹的红楼梦就不同了。他一方面吸收了这些艺术形式,另一方面又对它们进行了改造、丰富和发展,使之能够为作品的内容、情节和人物服务,为作者总体的艺术构思服务。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境”,是红楼梦中出现诗词最多的一回,这些诗词绝对不是什么“赘赋闲文”。红楼梦前五回是整个故事的开端,尤其在前四回中,通过“接外孙贾母惜孤女”和“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将林黛玉和薛宝钗两位女主人公一前一后送入贾府。伴随着黛玉、宝钗的登场,宝玉、凤
3、姐、贾母等重要人物也一一亮相。那么十二钗中还有其他人物怎么办?是否也需要像钗黛那样逐一介绍呢?如果这样,那才真正成了赘笔闲文,使人读来毫无情趣。所以,当介绍了宝黛钗等人后,作者就在第五回通过宝玉梦境,利用诗词歌赋的形式,对十二钗及其他重要人物进行了一一介绍,而且草蛇灰线、若隐若显,让人产生一种玩味无穷的艺术感受。可见,这些诗词歌赋,不仅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构想。第二十二回中编了许多灯谜诗。如果把这些诗谜仅仅当作一种猜谜游戏看待,岂不辜负了作者的一番苦心?元春的“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谜底:爆竹),黛玉的“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谜底:更香)等,清
4、晰地表明了这些灯谜暗含的丰富寓意,它们与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有着紧密的联系。由此可见,诗词在全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果抽掉红楼梦的诗词,那么作品的艺术价值将受到极大的限制。包括像林黛玉这样的人物,去掉她的诗词,她给读者的印象也仅仅就是一个爱哭鼻子的娇小姐而已,这绝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林黛玉。(摘编自刘保忠论诗词在中的作用)材料二:红楼梦中的诗词所表现出的中华文化内涵是博大精深的。从纵向的时间维度来说,它吸纳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思想精华;从横向的文学空间维度来说,它借鉴了古典诗词曲赋的表现技巧,具有广博的文化张力。汉乐府民歌中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在红楼梦诗词中运用得也相当精彩。薛宝
5、钗、林黛玉、贾宝玉等同咏白海棠诗,却可以从中看出不同的性格:从薛诗中着出了封建淑女端庄的姿态;从林诗中看出了黛玉出淤泥而不染的纯洁品格;从宝玉诗中看出了他喜花怜女、不与臭男人为伍的情怀。魏晋南北朝的文化的味,在红楼梦诗词中亦可体现。如诗词的词藻华丽,讲究对偶,声的和谐等。谢灵运以肆意游邀、寄情山水闻名后世,红楼梦诗词以吟花弄月、陶醉于大观园令世人赞叹不已。红楼梦诗词富有唐诗宋词的文化底蕴,如意境的隽永,诗味的绵长,词采的华丽,诗句的精炼等。李商隐诗的“红楼隔雨相望冷”,李清照词的“凄凄惨惨戚戚”,在红楼梦诗词中都能找到文化的对应点。单就林黛玉的诗而言,就有王维诗的自然、李白诗的飘逸和杜甫诗的沉
6、郁。元代文学艺术的文化精华,红楼梦诗词也进行了恰切的借鉴吸纳。如西厢记中的曲词正宫端正好与林黛玉的唐多令柳絮,在情调、用词、风格上都有异曲同工之妙;元杂剧中通过言行塑造典型人物的文化底蕴,在红楼梦诗词中亦有表现。元散曲在表现手法上的自由洒脱,风格上或朴白或典雅的品味,意境上的别有洞天,在红楼梦诗词中都可以找到神似之处。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其唱词和创作方法对红楼梦诗词影响很大。林黛玉听了牡丹亭的唱词后,心下思量:“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看戏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林黛玉所说的“趣味”是什么呢?我想就是中国优秀文化中歌咏自然、追求美好、表现内心情感的意趣和味道。从红楼梦诗词中,我们
7、可以看出它与中国历史诗词戏曲有着不可分割的文化渊源。红楼梦诗词从清初诗文中,亦吸收了些许精华。顾炎武诗的忧国情怀,王士祯诗的流连风景、咏怀古迹,在红楼梦的咏物诗和怀古诗中可以找到踪影。红楼梦诗词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纳创新,增加了自身的文化厚度和审美蕴涵,展现了更为宏阔的文化视野,对当今诗词创作和未来诗歌发展有一定的启迪借鉴作用。(摘编自姜志军论诗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吸纳)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红楼梦强烈艺术效果产生离不开作品中数量众多的诗词歌赋,它们是整部作品重要的组成部分。B. 曹雪芹设计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的情节,并通过词曲形式对十二钗等重要人物进行介
8、绍,艺术构思独特。C. 诗词对红楼梦人物刻画有很大作用,它可以体现人物性格,暗示人物命运,使人物形象更加完整。D. 引“红楼隔雨相望冷”“凄凄惨惨戚戚”等诗词入文,使得红楼梦诗词富有唐诗宋词的文化底蕴。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引诗词歌赋进入小说的这种创作形式,从唐传奇开始一真在沿用,但都为赘笔。B. 把红楼梦的灯谜诗当普通谜语看,就发现不了它与情节、人物的密切关系。C. 汉乐府民歌以言行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在红楼梦诗词中运用得更加精彩。D. 曹雪芹通过写黛玉听唱词后的思量,表达了对牡丹亭整部作品的高度肯定。3. 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9、)A. 清代学者王希廉在红楼梦总评中说,一部书中,翰墨则诗词歌赋,对联扁额、酒令灯谜无不精善。B. 当代学者李劼评价红楼梦中的诗词:“在文化气脉上直承山海经的浑沌苍茫,在章法上具有易经的无穷变幻。”C. 文学家鲁迅先生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D. 当代红学家蔡义江认为,红楼梦兼收了“众体”之所长,有拟初唐之格的,有仿中晚唐之体的五花八门,丰富多彩。4. 材料一是如何来阐明诗词在红楼梦中的重要作用这一观点的,请简要分析。5. 在阅读红楼梦时,应如何对待其中的诗词?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
10、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木叶”是什么呢?按字面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可为何古诗中少见用“树叶”呢?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这当然可以说是诗人们文字洗练的缘故。然而一遇见“木叶”,情况就显然不同,诗人们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可见洗练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那么“树叶”为什么无人过问呢?自从屈原在九歌里吟唱出了“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一句,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便将其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诗歌的语言中,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如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从“木叶”
11、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字。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见。那么,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呢?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当然也可以。曹植的野田黄雀行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高树多悲风”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
12、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寒风扫高木”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要说明“木”字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诗人们将语言形象中的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形成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更多地想起树干,而很少会想到叶
13、子。而“树”呢?它具有繁茂的枝叶,它与“叶”都带有浓荫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圜”,这里的“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十分一致。由此可见,“树叶”并不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些什么,而“木叶”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木”不但让我们想起树干,而且还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就树干而论,一般是褐绿色,这与叶也比较相近。至于“木”呢,它可能是透着黄色,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如我们所习见的门闩、棍子等。这种关于“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使“木叶”带上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有着疏朗清秋的气息。至于“落木”,则比“木叶
14、”还显得空阔,它连“叶”字所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摘编自林庚说“木叶”,有删改)材料二:所谓“移情作用”,指人在聚精会神中观照一个对象自然或艺术作曲时,由物我两忘达到物我同一;把人的生命和情趣“外射”或移注到对象里去,使本无生命和情趣的外物仿佛具有人的生命活动,使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也显得有人情。移情作用是极端的凝神注视的结果,它是否发生以及发生时的深浅程度都随人随时随境而异。诗文的妙处往往都从移情作用得来。例如“菊残犹有傲霜枝”句的“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句的“相看”和“不厌”,都是原文的精彩所在,也都是移情作用的实例。从移情作用,我们可以看出内在的情趣常和外来的意象相融合而
15、互相影响。每个诗的境界都必有“情趣”和“意象”两个要素。情趣是可比喻而不可直接描绘的实感,如果不附丽到具体的意象上去,就根本没有可见的形象。我们抬头一看,或是闭目一想,无数的意象就纷至沓来,不成章法,不具生命,必须有情趣来融化它们,贯注它们,才内有生命,外有完整形象。这个道理也可以适用于诗的欣赏,诗的境界也是情趣和意象的契合。比如说姜夔的“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一句词,便含有一个情景契合的境界,他在写这句词时,须先从自然中见到这种意境,感到这种情趣,然后把它传达出来,这个过程既是在创造也是在欣赏。作为欣赏者,我必须要使用心灵综合作用,融入自己的情趣,从词句中领略出姜夔原来所见到的境界,我既是在
16、欣赏也是在创造。因为有创造作用,我所见到的意象和所感到的情趣和姜夔所见到和感到的便不能绝对相同,也不和任何其他读者所见到和感到的绝对相同。每人所能领略到的境界都是性格、情趣和经验的返照,而性格、情趣和经验是彼此不同的。不但如此,同是一首诗,你今天读它所得的和你明天读它所得的也不能完全相同,因为性格、情趣和经验是生生不息的。诗与其他艺术作品都各有物质的和精神的两方面。物质的方面如印成的诗集,它除了受天时和人力的损害以外,大体是固定的。精神的方面就是情景契合的意境,时时刻刻都在“创化”中。真正的诗的境界是永远新鲜的。(摘编自朱光潜诗论,有删改)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7、 )A. “木”能够让人想到树干,同时因其在视觉和触觉方面具有普遍的潜在的暗示性,为“木叶”带上了落叶的微黄干燥之感。B. “树”与“叶”的形象十分一致,而诗人们为了追求文字的洗练,常常将“叶”字独用,所以古诗中很少见到“树叶”这一意象。C. 情趣需附丽于意象方能具体可见,意象需由情趣贯注才能拥有生命和完整形象,两者相辅相成,诗文的妙处由此而生。D. 因为性格、情趣和经验存在个体差异且生生不息,故读同一首诗,每个人所见的意象与作者和其他读者都不完全相同。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屈原首创了“木叶”,此后的诗人们便将其一用再用。这种做法和朱光潜所说的“真正的诗的境界是永
18、远新鲜的”的观点矛盾。B. “菊残犹有傲霜枝”中的“傲”是诗人凝神注视菊花残枝时,人的感情与菊花残枝的特点互相融合之后所产生的移情的效果。C. 朱光潜认为“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一句情景契合,是因为他读诗时先从自然中见到意境,感到情趣,然后把它传达出来。D. 艺术都各有物质的和精神的两个方面,物质方面是固定的,精神方面却时刻都在“创化”,这是因为读者既在欣赏也在创造。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的诗句不能充分体现“诗的境界是情趣和意象的契合”观点的一项是( )A.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B. 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杜甫漫兴其五)C.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19、(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D.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4. 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写内容都与“意象”有关,但论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概括。5. 林庚在比较“高树多悲风”与“寒风扫高木”两句诗时,获得了“高树”饱满、“高木”空阔的感知,这给我们欣赏诗歌提供了哪些启示?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曲折起伏,各国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程充满艰辛。当今世界,多重挑战和危机交织叠加,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发展鸿沟不断拉大,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冷战思维阴魂不散,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又一次来到历史的十字路口。两极分化还是共同富裕?物质至上还
20、是物质精神协调发展?竭泽而渔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零和博弈还是合作共赢?照抄照搬别国模式还是立足自身国情自主发展?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才能实现现代化?面对这一系列的现代化之问,政党作为引领和推动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有责任作出回答。在这里,我愿谈几点看法。我们要坚守人民至上理念,突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进现代化最坚实的根基、最深厚的力量。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现代化道路最终能否走得通、行得稳,关键要看是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现代化不仅要看纸面上的指标数据,更要看人民的幸福安康。政党要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顺应人民对文明进步的渴望,努力实
21、现物质富裕、政治清明、精神富足、社会安定、生态宜人。让现代化更好回应人民各方面诉求和多层次需要,既增进当代人福祉,又保障子孙后代权益,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我们要秉持独立自主原则,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现代化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品”,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不能搞简单的千篇一律、“复制粘贴”。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立足本国国情,具有本国特色。什么样的现代化最适合自己,本国人民最有发言权。发展中国家有权利也有能力基于自身国情自主探索各具特色的现代化之路。要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国家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尊重和支持各国人民对发展道
22、路的自主选择,共同绘就百花齐放的人类社会现代化新图景。(摘自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材料二: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指明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与方向,破解了现代化等于西方现代化的唯一性幻觉。任何话语体系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物质世界的实践。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生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是实践在思想理论层面上的外化表征形式。它以系统化、理论化、科学化的话语阐释伟大实践进程中取得的成就、遇到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将其外化呈现在大众日常生活中,从而为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
23、会主义伟大实践成果提供理论层面的话语保障。社会成员不会天然对某个政治思想具有认同感与信任感,共识合法性的建构必须在成员中进行话语的输出与沟通,只有“社会成员基于某种价值信仰而对政治统治正当性所表示的认可”,才能动员起最广泛的群众力量。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必须通过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汇聚全社会的奋斗共识,引导个体认知国家的奋斗目标。如果社会个体无法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形成清晰而全面的认知,就很容易对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产生怀疑甚至持否定态度。长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在物质生产资料方面的支配权,控制着国际舆论传播的主导权。“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已经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实质性影响,但
24、在话语权意识、话语体系建构上并未取得可与现代化建设成就等量齐观的成果和地位。”如果国际社会无法全面客观理性地了解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抹黑、歪曲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片面甚至失实的论调就极易得到传播。国际舆论斗争变得越来越复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因此,必须加快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并加以传播。中央领导人指出:“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很大程度上仍是他塑而非自塑,我们在国际上有时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传播遭遇着虚假舆论和话语陷阱的挑战,他们不相信“中国式现代化”是一条不靠掠夺
25、与战争的和平发展道路。因此,话语体系的建构就具有了迫切必要性。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不是自说自话,而是用中国实践建构中国话语,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摘编自艾四林、陈钿莹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建构的三重维度)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都充满艰辛,在现代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政党,必须直面一系列现代化之问。B. 发展中国家从自身的国情出发而选择的适合本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是否走得通,关键是要看本国人民的中心地位是否得到坚持。C. 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
26、外化表征,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体现了当今世界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D. 当今中国依然面临国际舆论挑战,因为西方发达国家在国际舆论传播上有主导权,而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还未形成强影响力。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现代化不仅关注了国与国之间关系,还涉及了人与自然关系、社会公平问题等内容。B. 把让人成为自由的人作为最终目标的人类社会现代化不仅具有特殊性,也具有普遍性。C. 最广泛的群众力量的动员必定需要建立在社会成员对政治统治正当性所表示的认可上。D. 国际社会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了解和认识来自中国形象的“他塑”“自塑”两种途径。“东风”内涵丰富,并在时代发展中
27、不断被赋予新的含义,最能勾起中国人无限的想象。3. 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我们要坚守人民至上理念”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 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B. 毛泽东曾提出:“我们希望有外援,但是我们不能依赖它,我们依靠自己的努力”C. 中央领导人在二零二二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D. 中央领导人说:“各国关系和利益只能以制度和规则加以协调,不能谁的拳头大就听谁的。”“东风吹水日衔山,春来长是闲。落花狼藉酒阑珊,笙歌醉梦间。”4. 2022年5月19日举行的中巴建交25周年招待会上,中国驻巴哈马大使戴庆利代
28、表中国驻巴大使馆向巴外交部部长赠送了精美的洛阳牡丹瓷。瓷盘中鲜艳的中国名花牡丹和巴哈马名花黄钟花,交相辉映。请结合材料对这一事件加以分析。5.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建构的意义体现在哪里?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从中国文化传统来看,“家国”之间具有某种价值上的同构性,因此,中国的老话说“国之本在家”,“积家而成国”,大学讲“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在家孝亲,推之事君;在家悌兄,推之事长。通过“孝”与“悌”在价值观念上的延展,实现从“齐家”到“治国”的跨越,“家齐而后国治”,最终达到德化天下的境地。所以,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孝悌”所支撑的“家”、
29、既具有生存论上的核心地位,同时在社会的“修齐治平”层面上也居于核心地位。但对于现代社会来说,恰恰在这里,有着“公”与“私”的鸿沟:“家”似乎属于私德,似乎很难跨越到公共领域去。在以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中,“家”与“国”的同构性关系一直受到很大诟病,似乎政治上的专制与家庭的伦理观念有着极大关系。在现代社会中,“家”与“国”则分属两界,有其不可通约之处。如果不能在这个关键部位有所突破,中国文化传统的“修齐治平”就再难在现代社会立足。事实上,在现代社会,我们同样可以在更为积极的层面上来理解“家”的作用。一如西方的宗教改革,改革之后的基督教新教对于现代社会有着极大贡献,如马克斯韦伯关于新教伦理与资本
30、主义精神所做的分析那样;在现代社会,家庭成员的关系都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包括孩子对父母的尊重,父母对孩子的疼爱与尊重,以及孩子们之间的相互尊重这样培育出来的家庭关系对现代社会同样非常有益。但是,在现代文化中,受限于个体主义与自由主义的思想传统,“家”在政治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始终是缺位的。霍耐特在分析现代社会时非常敏锐地看到,“自由主义思想,把家庭领域只是看成一种单纯给定的,没有什么进一步影响的结构,从而忽略了它在现代社会的政治道德的建设中的作用”。这一评价是非常有见地的,深刻地揭示了西方社会因自由主义作祟而在认识“家”的社会作用方面所存在的盲区。在自由的权利一书中,霍耐特对于现代社会中的
31、“亲密关系”与“家庭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研究,指出:“一个民主性的共同体,是多么依赖于它的成员究竟有多少能力去实现一种相互合作的个人主义,就不会长久地一直否认家庭领域的政治道德意义。因为要想让一个人把他原先对一个小团体承担责任的能力,用来为社会整体的利益服务,这个人必须拥有的心理前提,是在一个和谐的、充满信任和平等的家庭里建立的。”霍耐特的论述有着强烈的实践智慧,具体点出了在现代社会中,家的政治道德意义,算是一种现代版的“家和万事兴”。“家”不再是宗法式的共同体,“家”作为专制温床的时代,也早已过去。现代家庭恰恰是培养共同合作、相互支持的重要机制。确实,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人性不是一个“个体”的自
32、然本性,而是在“家”中教化出来的德性之人。从对最亲近之人的爱,“推及”到对他人的爱,进而“推及”到对宇宙的爱,这正是“家”的教育的重要内容;“家”具有非常重要的教化功能,是“个体”得以社会化的最初和最重要的环境。在现代社会中,“家”所培养出来的善于合作的“个体”正是健康社会的基础。在“修齐”与“治平”之间找到新的联接点,中国文化传统重视“家”的传统,就可以在现代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家”的价值观念有重大意义,这是其他价值观念得以发挥的基础。没了这个基点,整个价值系统中的其他规范就会飘摇欲坠,社会就会迅速进入失范状态。(摘编自孙向晨重建“家”在现代世界的意义)材料二:“家”是中
33、国文明构成的总体性范畴。相比于犹太基督教文明和古希腊文明从其起点上就不屈不挠地摒斥“家”,儒家文明对社会伦理、政治以及经济关系的建构,始终是从“家”出发,形塑“家国一体”的秩序体系。这一“缘情制礼”的反复努力结果,不仅构成两千多年来中国文明的大传统,也与民间丰富的小传统若合符节,不仅决定我国传统文明的制度和伦理底色,也是更具坚韧性和独立性的“文化心理结构”即民情的基础。即使20世纪初以来,在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潮影响下,“家庭革命”甚嚣尘上,家庭结构和模式、传统家国关系频受挑战,但作为“文化心理结构”的“家”并没有被根本撼动,反而自觉不自觉地成为重建舶来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其他思想的依据。由
34、此可见,不理解“家”的内涵和作用机制,就不可能理解中国文明的实质特点及其构成和变迁。其次,“家”在中国文明中的上述地位,立足于作为实体的家已成为“中国人的社会生命”之源的事实。今天,若戴着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眼镜来打量“家”,视其为纯粹的权利、利益和权力关系的受体,而忘却其在生活和历史中形成的作为情感和生命意义的承载,甚而忘却其作为现代人之丰富的情感需求(爱情、亲情以及依赖性)的港湾,我们就很难深入把握中国人的日常情感和伦理结构,也难以在不同文明之间开展共情的研究。(摘编自肖瑛“家”作为方法:中国社会理论的一种尝试)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因为国是由一个一
35、个的家组成的,所以中国传统的家国关系是“家”“国”具有同构性,也就是“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B.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家”是其他一切要素的基础,扩展到整个社会,如果家庭出现不和睦,那么中国社会就会动乱而摇摇欲坠。C. “家”“国”的同构性关系,常常成为人们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例证之一,认为仿佛是中国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影响了政治上的专制。D. 20世纪初以来,由国外传入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思潮泛滥,传统家国关系受到挑战,“家”的地位受到撼动,成为这些思想的依据。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家”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处于核心地位,在现代社会则属于私人范畴,因而难以进入公共领
36、域。B.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思想不是人类天然拥有的,而是家庭教化的结果。C. 由儒家文明发展而成的“家国一体”秩序体系,决定了我国传统文明伦理底色,成为民情基础。D. 其他文明要研究中国文明,需要认识“家”是中国人情感与生命意义的承载,情感需求的港湾。3. 下列各项中不能用在材料一作为论据的一项是( )A. 左宗棠家书:天地民物,莫非己任;宇宙古今事理,均须融澈于心。B. 梁启超家书:总要在社会上常常尽力,才不愧为我之爱儿。C. 黄氏家规:人有祖宗,犹水木之有本源,不可忘也。D. 钱氏家训: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4. 对于“家”,选文两则材料的认识有什么不同?
3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方面是植根于现实不平的忧患意识和悲剧性叙事内容;一方面则是以幻想弥补现实缺陷的好乐心理和对圆满结局的追求,这二者的结合,形成了古代小说(世情小说,也影响到其他小说的世情内容)多写悲欢离合之事的题材特征和悲喜调和、以好求乐的美学传统。这种好乐心理,既表现出期求改变现实的善良的民族伦理愿想,又表现出逃避现实冲突的某种虚怯国民性格(主要是文士和市民)。在这种好乐心理的调节之下,古代文学(包括小说)的忧患意识很难发展成悲剧意识。忧国忧民忧时忧生忧命忧情,但忧中有希望而非绝望,执着人生而非否定人生,承认命运但又期待改变命运。作者难以甚至无法把现实的悲剧性冲突贯彻到底,总要
38、通过结局安排给读者以某种情感满足。这当然也可以给人以某种信心和鼓舞,也很容易造成对现实矛盾的掩盖和作家与读者的互相欺骗、自我麻醉。忧患意识与好乐心理的结合,还形成符合儒家“中庸”之道的审美特色“中和”之美,即所谓“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温柔敦厚”的风格。“中和”之美也是一种审美境界,尤其是在诗文创作中,它有利于形成某种含蓄蕴藉的艺术情趣。但从根本上说,它是对主体表现和客观再现的限制和压抑,它把对现实矛盾的揭露和主体情感的表达都控制在某种限度以内,以不致破坏和超越传统观念和社会规范,甚至转化为对这种观念和规范的巧妙维护,因而,它也就抑制了接受情感的激化和升华,“它是悲剧和喜剧的两种快感糅合在一起
39、,不至于使听众落入过分的悲剧的忧伤和过分的喜剧的放肆”。(瓜里尼悲喜混杂剧体诗的纲领)红楼梦的整体悲剧创造,是对古代小说悲喜调和、以好求乐的美学传统的冲击和突破,是对民族文化心理、小说情节模式、审美习惯和欣赏情趣的冲击和突破。它把传统的忧患意识发展成为完整的悲剧意识,它把传统的“中和”之美改造成为深刻的悲剧之美,这是红楼梦现实主义精神的伟大成就。红楼梦的悲剧创造的特色,首先是它的彻底性。它在缺乏悲剧意识和悲剧传统的中国文学和小说史上,第一次创造了一个“彻头彻尾之悲剧”(王国维),它真实地展示了封建末世一个贵族世家的美丑同归的整体性的毁灭,而不给予任何掩饰,也不给读者以任何虚幻的慰藉和满足,它以
40、直面人生的勇气,从家族的自我解剖入手,揭露现实的一切矛盾、缺陷和不平。“通过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来打破关于这些关系的流行的传统幻想”,从而“不可避免地引起对于现存事物的永世长存的怀疑”。(恩格斯致敏考茨基)现在的后四十回,虽然成功地创造了宝黛爱情悲剧,但在家族悲剧的描写上,却明显暴露出思想和艺术的平庸。它写贾府抄没后,皇恩浩荡,家产发还,贾政袭爵;宝玉出家前,奉命应试中举,并留下遗腹子,使贾府“兰桂齐芳”,家道复初,“殊不类茫茫白地,真成干净矣”“对比之下,已经可以看曹高之差异”。(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而此后的所谓续红楼梦之作,受到鲁迅先生的嘲讽,“大率承高鹗续书而更补其缺陷,结以团圆此足见人
41、之度量相去之远,亦曹雪芹之所以不可及也”。(同前)红楼梦悲剧创造的另一特色,是它的深刻性。红楼梦的笔法,有含蓄婉曲之妙,但这不是“哀而不伤,怨而不怒”。它突破了传统的“中和”之美,创造了古代小说中无与伦比的深刻的悲剧美。在红楼梦中,不仅仅有泰氏之死、金钏之死、二尤之死、晴雯之死、黛玉之死等使人触目惊心或掀起情节大波大澜的悲剧事件,还有更多的“极平常的或者简直近乎没有事情的悲剧”。(鲁迅几乎无事的悲剧)它们未必都是眼泪和死亡,甚至平常到使人麻木得不感觉痛苦,然而“悲凉之雾,遍被华林”,这里却分明有一个“现在已极平常的惨苦到谁也看不见的地狱”。(鲁迅写在深夜里)在这个贾政称为“自祖宗以来,皆是宽厚
42、以待下人”的诗礼簪缨之家里,是没有“人”的尊严和地位的,这种“惨苦的现案”,却被视为当然,为所有的人所认可。甚至宝黛爱情悲剧,“金玉以之合,木石以之离,又岂有蛇蝎之人物,非常之变故行于其间哉?不过通常之道德。通常之人情,通常之境遇为之而已”。(王国维)在红楼梦中,作者几乎没有直接展示过宝黛爱情与家族统治者的正面冲突,或者家族统治者对这一爱情的破坏,可是,我们却处处可以感到笼罩在宝黛头上和心中的乌云:从贾母为宝钗做生日,元春端午赐物金玉独多,宝玉想引贾母赞黛玉而贾母偏赞宝钗,薛姨妈说向老太太提宝黛婚事而无下落,王夫人嫌憎晴雯时说她眉眼像林黛玉,到抄检大观园时,凤姐独保护蘅芜院难怪林黛玉在风和日丽
43、之时会感到“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是一种具有实质性对抗内容却缺乏外在对抗性形式而充满了内在紧张的悲剧冲突,它的深刻性在于平淡中见悲凉,在于社会环境、人际关系和日常生活描写中充满着深厚的悲剧内蕴,在于对人人皆以为然以为可的传统制度、关系、观念、心理、思维定式的批判与否定。失去了合理性的事物仍然取得合理性的认可,而体现着合理性的思想却无法取得合理性的地位。这是悲剧时代的悲剧人生,王国维认为,这种“示人生之最大不幸,非例外之事,而人生之所固有”的悲剧是“悲剧中之悲剧”。从一定意义上说,悲剧美是一种最高艺术形态的创造,别林斯基说:“戏剧类的诗是诗发展的最高阶段,是艺术的冠冕。而悲剧又是戏
44、剧类的诗的最高阶段和冠冕。因此,悲剧包括戏剧类的诗的整个本质,容纳了它的一切因素。”(诗的分类和分型)悲剧集中展示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冲突,并使这种冲突达到顶点,通过毁灭引起震惊、痛愤、恐惧等情感的净化和升华,以至引起理性思考和解悟,红楼梦创造的这个“彻头彻尾之悲剧”和“悲剧中之悲剧”将因此永远闪烁不熄的思想和艺术光芒。(摘编自刘上生中国古代小说艺术史)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以幻想弥补现实缺陷的好乐心理的调节之下,古代世情小说的植根于现实不平的忧患意识很难发展成为完整的悲剧意识。B. 由于高鹗与曹雪芹水平相差太远,因此,在红楼梦结
45、局的处理上,高鹗明显暴露出思想和艺术的平庸,但以高为代表的续书作者在度量上远高于曹。C. 小说几乎没有展示以贾母为首的统治者对宝黛爱情的破坏,可是,通过很多貌似极平常、平淡的日常生活的描写,可以折射出深厚的悲剧意蕴。D. 忧患意识与好乐心理的结合,形成了古代小说多写悲欢离合之事的题材特征和悲喜调和、以好求乐的美学传统,以及“中和”之美的审美特色。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无法把现实的悲剧性冲突贯彻到底,总要通过“团圆”给读者以某种情感满足,如窦娥冤以窦娥沉冤昭雪为结局。B. “中和”之美不仅不会破坏和超越传统观念和社会规范,还会维护这种观念和规范,这就可以避免产
46、生统治者所不容许的冲击现实的效果。C. 有些小说既具有实质性对抗内容,也有外在对抗性形式,如祝福中祥林嫂用“捐门槛”对抗封建礼教的举动。D. 悲剧集中展示了人在冲突中的毁灭,引起读者种种情感的净化和升华,以至引起理性思考和解悟,如红楼梦中的宝黛爱情悲剧。3. 下列选项,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第段观点一项是( )A. 理想的悲剧只能建立在特定的矛盾冲突之上,矛盾冲突是悲剧的基础,是悲剧的推动力量。要重视由于精神差异而产生的冲突。(黑格尔)B. 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著此乐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王国维)C. 中国传统
47、悲剧意识显示了二重性:一面表现了与人格自我实现和社会实存相对立的审美认同,一面又呈现了个体人格在毁灭过程中转向对人格社会化的归复,从而达到心灵上的和谐。(吴士余)D. 悲剧是人的伟大的痛苦,或者是伟大人物的灭亡。审美者的崇高情感产生于悲剧性格在冲突中的毁灭,而不是悲剧人格自身走向和谐。(车尔尼雪夫斯基)4. 下列情节中,不符合材料中所讲的红楼梦悲剧性特色的一项是( )A. 林黛玉在魂归离恨天之后,贾宝玉没有做关于林妹妹的梦,而后贾宝玉入“太虚幻境”,渴望与林黛玉久别重逢,可是,天人远隔,连一面也没见到。B. 金钏含冤跳井,宝钗劝王夫人:“纵然有这么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何惜。”老姆姆则对宝玉说:“跳井让他跳去”“有什么大不了的事?”C. 刘姥姥第二次进贾府时,为了讨好凤姐、贾母,她不仅带来了新鲜瓜果,甚至还任由鸳鸯戏弄,编故事、讲新闻、说笑话、讲俏皮话,不惜自污以供取笑。D. 除夕,贾母听说袭人因守母丧未来侍候,很不满意地说:“跟主子却讲不起这孝与不孝皆因我们太宽了,有人使,不查这些,竟成了例了。”5. 作者是如何论证红楼梦整体悲剧创造的美学突破的?请结合材料加以概括。答案【答案】1. D 2. B 3. C 4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