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考化学 (江苏专用) 第一部分 身边的化学物质 专题一 空气 氧气 A组 2020年江苏中考题组 考点一 空气的成分 1.(2020江苏淮安,7,2分)物质世界丰富多彩。下列关于身边化学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不可燃一般也不助燃,用作灭火 B.氮气化学性质稳定,用作粮食瓜果保护气 C.生石灰有强烈的吸水性,用作食品干燥剂 D.液态氧气具有助燃性,用作火箭推进燃料 答案答案 D A项,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密度比空气大,可用于灭火,不符合题意;B项,氮气化学性质 稳定,可用作粮食瓜果的保护气,不符合题意;C项,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有强烈的吸水性,常 用作食品干燥剂
2、,不符合题意;D项,液态氧气具有助燃性,但没有可燃性,不可用作火箭推进的燃料,符合 题意。 2.(2020江苏连云港,33,2分)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除去MnO2中少量KMnO4 加热固体混合物 B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C 探究蜡烛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点燃蜡烛,将内壁沾有澄清石灰 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D 制取少量熟石灰 将石灰石加入足量的水中 易错警示易错警示 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三者之间有相互转化的关系,必须理清这三者之间的转化关系, 掌握相互转化的化学方程式,才能少犯或不犯错误。 答案答案 C A项,高锰酸钾
3、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锰酸钾是固体,没有达到除杂目的,故 错误;B项,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能支持燃烧,用燃着的木条无法鉴别,故错误;C项,澄清石灰水能检验二氧 化碳,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有二氧化碳生成,说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故正确;D项,石灰石的主要成分 是碳酸钙,碳酸钙不能溶于水,加入足量的水,无法制取熟石灰,故错误。 3.(2020江苏扬州,22,13分)空气质量意味着生活质量。 (1)下表为某同学测量的呼吸前后气体组成的实验数据(通常状况)。 物质 吸入空气(体积分数/%) 呼出气体(体积分数/%) 氮气 78 75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水蒸气 a b
4、 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 (填“稳定”或“活泼”),在呼吸前后没有发生变化。实验中呼出气体 的总体积 吸入空气的总体积(填“”“=”或“”“=”或“ 释放 (2)352 偏小 能源浪费 (3)催化剂 2O3 3O2 单质 分子 (4)AB 解析解析 (1)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在呼吸前后的体积不变,但是吸入前氮气占总体积的78%,呼出后 占总体积的75%,故呼出气体的总体积大于吸入空气的总体积。呼吸时消耗O2产生CO2,该反应属于放 热反应,该过程释放能量;呼吸前后气体中水蒸气含量变化较大,因为人的肺部和气管中都含有大量的 水,在人呼吸时,从肺中带走大量水蒸气,从而使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增加
5、,故呼出的水蒸气要比吸 入的水蒸气多,体积分数ba。(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和生成物的质量相等, 因此m=114+400-162=352。辛烷完全燃烧时产生CO2,一个碳原子结合两个氧原子,不完全燃烧时产生 CO,一个碳原子结合一个氧原子,相同质量的碳完全燃烧时结合的氧比不完全燃烧时结合的氧多,因此 辛烷不完全燃烧时消耗O2的质量比完全燃烧时消耗O2的质量少;燃料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少,会造成 能源的浪费。(3)Cl 加快了题述转化过程总反应的速率,但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总反应前后没有 发生变化,符合催化剂的特点,因此Cl 是催化剂;该转化过程总反应为臭氧在氯原子的催化
6、作用下转化为 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O3 3O2。臭氧的组成元素只有氧元素,因此属于单质,O3可表示一个臭氧分 子。(4)分子聚集形成物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通过化学变化,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 子,在此过程中原子没有改变;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即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故选 AB。 易错警示易错警示 第(4)小题,分析氧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本身不发生改变时,容易忽略分子本身的存在以及其在 化学变化中的变化过程,因此会漏选A。这是对化学变化的微观视角的完整考查。 考点二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4.(2020江苏苏州,10,2分)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可供给
7、呼吸 B.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C.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D.焊接或切割金属时使用纯氧代替空气以获得更高的温度 答案答案 B A项,氧气能够供给动植物的呼吸,正确;B项,氧气不易溶于水,但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足以供给 鱼类在水中的呼吸,不正确;C项,绿色植物利用光合作用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 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正确;D项,可燃物在纯氧中燃烧较剧烈,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 量多,温度高,正确。 考点三 氧气的制取 5.(2020江苏扬州,6,2分)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常状况下,O2是无色气体 B.
8、相同条件下,O2的密度大于CO2的 C.分离液态空气可获得O2 D.O2能够支持可燃物的燃烧 答案答案 B A项,通常状况下,O2是无色气体,正确。B项,相同条件下,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O2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而C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因此相同条件下,CO2的密度大于O2的密度,错误。C 项,O2和其他空气组分的沸点不同,因此分离液态空气可获得O2,正确。D项,O2具有助燃性,能够支持可燃 物的燃烧,正确。 6.(2020江苏苏州,22,7分)某兴趣小组制取氧气,并尝试回收部分药品。可能用到的部分装置如下图。 (1)上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 (2)用双氧水和MnO2制氧气。
9、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收集氧气的装置可选用 (填字母)。 (3)加热KClO3固体制氧气(1.5 g MnO2作催化剂),并对KClO3完全分解后的残留固体进行分离。 (已知反应原理为:2KClO3 2KCl+3O2) 发生装置应选用 (填字母)。 KCl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将残留固体冷却至室温(20 ),称得其质量为4.8 g。欲将KCl全部溶 解,至少应加入该温度下蒸馏水的体积约 (填字母)。 a.5 mL b.10 mL c.20 mL d.30 mL 对溶解所得混合物进行过滤,滤渣经处理得MnO2。从滤液中获得KCl晶体的最佳方法是 。 答案答案 (1)分液漏斗 (2)2H2O
10、2 2H2O+O2 D或F (3)A b 蒸发结晶 解析解析 (1)题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一般用于添加液体药品。(2)用双氧水和MnO2制氧气,发生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收集氧气的方法 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故收集装置可选用D或F。(3)加热KClO3固体制氧气,根据反应原理,发生 装置应选用固体加热型,故选A。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根据题意,反应后 KCl的质量=4.8 g-1.5 g=3.3 g,根据溶解度曲线,20 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34 g,表示该温度下100 g水中 溶解34 g氯化钾
11、时达到饱和状态,欲将3.3 g KCl全部溶解,至少应加入该温度下蒸馏水的质量= 100 g9.7 g,体积约为10 mL,故选b。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氯化钾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小,从滤液中 获得KCl晶体的最佳方法是蒸发结晶。 3.3 g 34 g B组 20162019年江苏中考题组 考点一 空气的成分 1.(2019江苏常州,17,2分)下列物质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减小的是( ) A.NaCl溶液 B.NaOH溶液 C.浓盐酸 D.石灰水 答案答案 D NaCl溶液和空气中的成分不反应,溶液质量不变,故A不正确;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溶液
12、质量增加,故B不正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溶液质量减小,但属于物理变化,故C 不正确;石灰水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溶液质量减小,故D正确。 思路分析思路分析 某物质长期放置在空气中,质量发生改变可能是该物质与空气中的某种成分发生了反应,也 可能是该类物质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或者该物质本身挥发。 误区警示误区警示 石灰水长期放置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整个混合物的质量会增大;但由于生成 的碳酸钙是难溶物质,溶液的质量会减小,忽略了碳酸钙的难溶性质,会造成错误。 2.(2019江苏宿迁,2,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 B.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C.
13、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 D.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 答案答案 B A项,有的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有的能减慢反应速率,故错误;B项,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 合物,故正确;C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则原子是 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故错误;D项,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故错误。 3.(2018江苏连云港,24,2分)每年的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吸烟损害大脑,使人记忆力减退 B.长期吸烟易患肺气肿、肺癌等疾病 C.吸烟有害健康,但“二手烟”对人体无害 D.香烟烟气中的CO、尼古丁等对人体危害很
14、大 答案答案 C C项,吸烟有害健康,“二手烟”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该说法错误。 4.(2017江苏南京,19,5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经典赏析。 教材中介绍了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 资料卡片: (1)写出汞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本实验中选择使用汞的优点有: 汞在加热的条件下,只和氧气反应。 汞为液态,在汞槽中起到液封的作用,并能直接用来测量反应器内空间体积的变化。 生成的氧化汞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把得到的氧气加到剩下的4/5体积的气体中,结果所得气体跟空 气的性质完全一样。 根据资料卡片,请再补充本实验使用汞的两个优点,并说明依据。 。 。 (
15、3)通过实验,拉瓦锡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1/5的结论。请根据现在的 认识,对此结论予以补充。 。 答案答案 (1)2Hg+O22HgO (2)汞的沸点较低,汞蒸气与氧气反应比较充分,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 氧化汞的密度 小于汞,且不溶于汞,因此易与汞分离(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大约是:氧气21%、氮气78%、稀有气体等其他成分1% 解析解析 (1)汞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汞:2Hg+O22HgO。(2)根据资料卡片信息可知,用 金属汞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优点是:汞的沸点较低,汞蒸气与氧气反应比较充分,能将密闭装置内
16、 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氧化汞的密度小于汞,且不溶于汞,因此易与汞分离。(3)空气中不但含有氮气与 氧气,还含有稀有气体等其他成分。 思路分析思路分析 汞是常温下唯一呈液态的金属,在加热的条件下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汞固体,对于测 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非常合适,紧扣题给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可以顺利解出该题。 考点二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5.(2019江苏南京,5,2分)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氮气 B.氢气 C.氦气 D.二氧化碳 答案答案 B 氢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会因为急速燃烧而发生爆炸。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 可燃性气体混入空气中,必须达到一定的含
17、量,遇明火才能发生爆炸,而不是空气中只要混入 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就会发生爆炸。 6.(2019江苏苏州,9,2分)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是化学变化 B.植物的光合作用会消耗氧气 C.氧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液态氧可用作火箭助燃剂 答案答案 D A项,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错误;B项,植物的光合作用会产生 氧气,不是消耗氧气,错误;C项,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错误;D 项,氧气有助燃性,液态氧可用作火箭助燃剂,正确。 7.(2017江苏盐城,8,2分)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对其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
18、实不符的是( ) A.红磷:产生大量白雾 B.硫: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镁条:发出耀眼白光 D.细铁丝: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答案答案 A A项,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错误;B项,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正 确;C项,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正确;D项,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 体,正确。 思路分析思路分析 物质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因为氧气的浓度不同,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所以反应现象也不 同。 考点三 氧气的制取 8.(2019江苏泰州,5,1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答案答案 C A项,验满氧气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复燃
19、则满,故错误;B项,应用火柴点燃酒 精灯,故错误;C项,利用气体热胀冷缩性质检查装置气密性,故正确;D项,滴管应垂直悬空在容器口上方滴 加液体,故错误。 9.(2019江苏苏州,29,8分)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能用到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1)本实验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 (填字母)。 (2)写出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上述反应的理论产氧率为 产氧率=100%,结果精确到0.1%。 取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充分加热,发现实际产氧率远高于上述数值,则可能的原因有 () () m m 氧气 高锰酸钾 (测定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可忽略)。 (3)某同学进行该实验并用排水法收集O2
20、。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未检查装置气密性即向大试管中加入高锰酸钾固体 b.当导管口有连续气泡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氧气 c.集气瓶中氧气收集满后,先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再将其移出水面 d.气体收集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 (4)实验室也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某同学为研究MnO2粉末用量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做了 以下实验:采用不同质量的MnO2粉末作催化剂,每次均用30 mL 10%的过氧化氢溶液(其他实验条件均相 同),测定收集500 mL氧气所用的时间,结果如下: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MnO2用量/g 0.1 0.2 0.3 0.4
21、0.5 0.6 0.7 0.8 0.9 所用时间/s 17 8 6 3 2 2 2 2 2 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答案 (1)AE (2)2KMnO4 K2MnO4+MnO2+O2 10.1% K2MnO4或MnO2在加热条件下分解产生氧气 (3)bc (4)2H2O2 2H2O+O2 其他条件相同时,在一定范围内增加MnO2的量,可以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合理答案均得分) 解析解析 (1)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试管口应稍向下倾斜,发生装置选A;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 法集气,收集装置选E。(2)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22、,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 K2MnO4+MnO2+O2;根据化学方程式知,理论上产氧率=100%10.1%;取一定量 的高锰酸钾固体,充分加热,发现实际产氧率远高于理论数值,即产生氧气的量大于理论值,分析反应过程 中的物质猜测,可能是:除了高锰酸钾完全分解放出的氧气外,K2MnO4或MnO2在加热的条件下也分解产 生氧气。(3)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故a错误;为防止收集到的气体不纯,等导管口有连续气泡 均匀冒出时,再开始收集氧气,故b正确;集气瓶中氧气收集满后,先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再将其移出水 面,故c正确;为了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进入试管使试管炸裂,要先把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再
23、熄灭酒精灯,故 d错误。(4)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 O2;通过题干和表格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在一定范围内增加二氧化锰的用量,可以加 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 32 316 10.(2018江苏盐城,17,10分)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仪器b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 装置C收集氧气,证明集满的方法是 。 (3)实验室制取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F是小亮制取CO2的 气体发生装置,用它代替B装置的优点是 (答出一点
24、即可)。 (4)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制取NH3,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已知:NH3能 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某同学用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反应生成的NH3,试纸变蓝,原因是 。 答案答案 (1)酒精灯 铁架台 (2)2H2O2 2H2O+O2 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已集满 (3)CaCO3+2HCl CaCl2+H2O+CO2 随开随用,随关随停 (4)A 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氨气和水 解析解析 (1)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仪器b的名称是铁架台。(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反应生成氧气 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装置C是
25、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 木条置于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已集满。(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 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 CaCl2+H2O+CO2;装置F与B装置比较,其优 点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4)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故发生装置选A;试纸 变蓝,原因是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氨气和水。 C组 教师专用题组 考点一 空气的成分 1.(2020北京,11,1分)利用如图装置验证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 B.白磷的作用是消耗试管中的氧气 C.
26、白磷熄灭、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 D.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40 mL刻度线处 答案答案 D 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必须保持装置气密性良好,所以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A选项正 确。白磷可消耗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B选项正确。白磷熄灭、具支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以免因 为未冷却而使进入具支试管中的水量偏少,导致测得的氧气含量偏小,C选项正确。实验中具支试管中 空气体积为130 mL,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则氧气体积约为26 mL,即量筒中有26 mL水进入具支试 管中,最终量筒内的剩余水的体积为50 mL-26 mL=24 mL,D选项错误。 2.(2020重庆A,2,2分)2020年6月
27、,某高速路上一辆液化石油气槽罐车发生爆炸。爆炸产生的以下物质不 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NO2 B.CO C.粉尘 D.H2O 答案答案 D 空气污染物可分为两大类:粉尘和有害气体,有害气体主要包括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二氧 化硫。水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D。 3.(2019湖南长沙,2,3分)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高的是氮气 B.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C.二氧化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D.植树造林有利于保护空气 答案答案 C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 他气体和杂质
28、0.03%,故含量最高的是氮气,故A正确;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 种用途的电光源,故B正确;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它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且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 因此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故C不正确;植树造林能防风固沙,吸收有害气体,有利于保护空气,故D正 确。 4.(2018天津,4,2分)下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分数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答案答案 B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 体和杂质0.03%。题图中,a对应的体积分数最大,故
29、a代表氮气。 5.(2017江苏南京,8,2分)下列行为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 ) A.治理工地扬尘 B.露天焚烧垃圾 C.使用公共自行车 D.禁止焚烧秸秆 答案答案 B 治理工地扬尘,能减少空气中PM2.5,故A项错误;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微小颗粒物,会增 加空气中PM2.5,故B项正确;使用公共自行车,能减少空气中PM2.5,故C项错误;禁止焚烧秸秆,能减少空气 中PM2.5,故D项错误。 6.(2019福建,17,15分)某兴趣小组开展“测定密闭容器中某种气体的体积分数”的探究实验。 【实验1】按图1所示装置,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实验2】按图2所示装
30、置,在集气瓶内壁用水均匀涂附铁粉除氧剂(其中辅助成分不干扰实验),利用铁 锈蚀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图1 图2 (1)实验1中,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是 。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K,水能倒吸入 集气瓶的原因是 。 (2)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以上两个实验都需要注意的事项是 (写一点)。 (3)实验过程中,连接数字传感器,测得实验1、实验2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3、 图4所示。依据图3、图4信息, (填“实验1”或“实验2”)的测定方法更准确,判断依据是 。 图3 图4 (4)结合你的学习经验,若要寻找红磷或铁粉除氧剂的替代物,用图1或图2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
31、积分 数,该替代物应满足的条件是 (写两点)。 【实验3】测定用排空气法收集到的集气瓶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图5 图6 (5)甲同学设计图5所示装置进行测定。浓NaOH溶液的作用是 (用化学 方程式表示)。 (6)乙同学提出,仅利用图6所示装置,在不添加其他试剂的前提下,也能测得集气瓶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 数。为达到实验目的,操作方法是 。 答案答案 (15分)(1)产生大量白烟(或“黄色火焰”“放热”等合理答案) 氧气被消耗,集气瓶内气体压强 小于大气压 (2)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或“红磷和铁粉除氧剂足量”等其他合理答案) (3)实验2 反应后,实验1集气瓶中剩余氧气的体积分数为8.6%,而实
32、验2集气瓶中氧气几乎耗尽 (4)能够和氧气反应;生成物不影响测定结果(或其他合理答案) (5)2NaOH+CO2 Na2CO3+H2O (6)用冰水冷却集气瓶,打开K(或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解析 (1)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是产生大量白烟,有黄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红磷熄灭冷却至室温后,集 气瓶中的氧气被消耗,使集气瓶中的气体减少,集气瓶内气体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所以打开K,水会倒吸 入集气瓶中。(2)两个实验都跟气体有关,所以装置的气密性必须良好,为了让集气瓶中的氧气能充分反 应,红磷和铁粉除氧剂的量必须充足。(3)由图3、图4可知,实验2的测定方法更准确,因为实验2集气瓶中 的氧气几乎反应完,
33、而实验1还有较多氧气残留。(4)要寻找红磷或铁粉除氧剂的替代物,应该满足的条 件有:只跟氧气反应;生成物最好是固体,不影响测定结果等。(5)该反应原理是浓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 碳反应,使集气瓶中的气压下降,产生气压差使水倒吸入集气瓶内,从而测定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化学方 程式为2NaOH+CO2 Na2CO3+H2O。(6)在不添加其他试剂的前提下,要让浓氢氧化钠溶液进入集气 瓶跟二氧化碳反应,就必须先产生气压差使氢氧化钠溶液倒吸入集气瓶中,所以可以用冰水冷却集气瓶 并打开K。 考点二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7.(2020北京,4,1分)下列不属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是( ) A.放出热量 B.
34、产生大量白烟 C.火星四射 D.生成黑色固体 答案答案 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没有产生大量 白烟,故选B。 8.(2020安徽,8,1分)理论上电解水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某同学用碳棒作电极进行电解水实 验,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小于 12,对产生此现象原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 ) A.部分氧气溶于水 B.部分氧气与碳棒反应 C.部分氧气被碳棒吸附 D.部分氧气与氢气反应重新生成了水 答案答案 D A项,由于部分氧气溶于水,所以得到氧气、氢气的体积比小于 12;B项,碳棒可能会与氧气 反应,使氧气的量减少,得到氧气、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
35、2;C项,部分氧气被碳棒吸附也会使氧气的量减 少;D项,部分氧气与氢气反应,消耗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不会使氧气、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 9.(2019广东广州,20,2分)下列实验中,现象正确且可得到相应结论的是( )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把硫在空气中点燃,再伸进充满 氧气的集气瓶里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 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 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SO2,在 氧气中燃烧生成SO3 B 在电解器的玻璃管中加满水,接 通直流电源 两极玻璃管中有气体 生成,体积比是12 水是化合物,可分解 C 高温条件下,将CO通入Fe2O3粉末 黑色粉末变为红色 可利用CO的还原性来炼
36、铁 D 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一瓶盛有氧 气的集气瓶口上方 木条不复燃 O2能支持燃烧 答案答案 B 硫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均生成SO2,故A错误;水能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正极产生O2,负极 产生H2,两者的体积比为12,故B正确;CO能将红色的Fe2O3还原为黑色的Fe,故C错误;将带火星的木条 置于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口上方,木条不复燃,不能说明O2能支持燃烧,故D错误。 审题技巧审题技巧 C项,注意题目中现象的表述,仔细审题是得出正确答案的关键。 易错警示易错警示 D项,O2能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但D项操作及木条不复燃的现象不能说明O2能 支持燃烧。 10.(2018江西,8,2分
37、)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构成: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且都含有氧分子 B.性质:常温下均为气体,且都易溶于水 C.用途:氧气可用作燃料,二氧化碳可用作化工原料 D.转化:在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 答案答案 D A项,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但二氧化碳中不含氧分子,错误;B项,氧气不易溶于 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错误;C项,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错误;D项,含碳物质的燃 烧、动植物的呼吸作用等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因此在自然 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正确。 11.(2017江苏苏州,11,2分
38、)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氧气可作燃料 B.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 D.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内靠近导管处放一团蓬松的棉花 答案答案 A A项,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故不能作燃料,错误;B项,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 木条复燃,正确;C项,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正确;D项,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内靠近 导管处放一团蓬松的棉花,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使导管堵塞,正确。 思路分析思路分析 对于氧气的化学性质,经常考查的知识点是其具有助燃性,而不是可燃性,对应的用途应该是
39、助燃剂,而不是燃料,紧扣这个主题很容易突破该类题目的难点。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只能在试管内靠近导管处放一团蓬松的棉花,而不能塞入试管太 深的位置,因为高锰酸钾有强氧化性,在加热的条件下能使棉花发生爆燃,产生危险。 12.(2016天津,9,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红磷在氧气中能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B.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答案答案 B 红磷在空气中能燃烧,A项错误;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B项 正确;铁丝在氧气中燃
40、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项错误;木炭燃烧需要点燃,D项错误。 13.(2020河北,35,7分)84消毒液、H2O2溶液都是常用消毒剂,兴趣小组对两种消毒剂进行了如下探究活 动。 【查阅资料】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 【实验1】取少量84消毒液于试管中,滴加H2O2溶液,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然后 (填写实验操作和现象),证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提出问题】在上述反应中,NaClO的作用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作反应物,NaClO与H2O2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猜想二:作 ,类似分解H2O2溶液制氧气时MnO2的作用。 【实验2】 按上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
41、,并 。 向锥形瓶中加入30 mL 84消毒液,注射器中吸入25 mL H2O2溶液。 将注射器中的H2O2溶液平均分5次推入锥形瓶中;每次推入H2O2溶液,待不再产生气泡后,记录收集气 体的总体积(忽略其他因素对测量结果造成的影响)见下表。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收集气体的 总体积/mL 140 280 365 x 375 (1)表中的数据x= 。 (2)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猜想一正确”,其依据是 。 【分析讨论】NaClO与H2O2溶液反应除生成氧气外,还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拓展反思】生活中常用消毒剂除84消毒液、H2O2溶液外,还有75%酒精、过氧
42、乙酸等。在使用各种 消毒剂时,要考虑它们的性质。切记:科学使用,注意安全! 生活中下列使用消毒剂的做法正确的是 。 A.不同的消毒剂可随意混合使用 B.使用84消毒液的浓度越高越好 C.使用75%酒精消毒应远离明火,防止火灾 D.84消毒液、75%酒精等消毒剂均应密封保存 答案答案 【实验1】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木条复燃 【作出猜想】催化剂 【实验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1)370 (2)第3次产生的氧气量变少,以后不再产生气体 【分析讨论】NaClO+H2O2 NaCl+H2O+O2 【拓展反思】CD 解析解析 【实验1】注意题目要求填写的是证明气体是氧气的实验操作和现象,因此应填写将带
43、火星的木 条伸入试管,木条复燃。 【作出猜想】题目中有提示“类似分解H2O2溶液制氧气时MnO2的作用”,而分解H2O2溶液制氧气时 MnO2的作用是作催化剂。 【实验2】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实验前均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一次加入 5mL 过氧化氢溶液充分反应后收集到140 mL 气体,第二次再加入5 mL过氧化氢溶液充分反应后又收集 到140 mL气体,而第三次加入5 mL过氧化氢溶液充分反应后仅收集到365 mL-280 mL=85 mL气体,说明 此时装置内NaClO已经反应完毕,再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也不再有气体生成,仅仅是加入的过氧化氢溶液 排出的装置内剩余气体
44、,因此x应该是365+5=370。根据每次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氧气体积不同,可知 NaClO在反应中不是催化剂而是反应物。 【分析讨论】题目信息中告知NaClO与H2O2溶液反应除生成氧气外,还生成氯化钠和水,并依据质量守 恒定律,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配平方程式。 【拓展反思】A项,不同的消毒剂混合使用有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危险;B项,消毒剂必须按照使用 说明书上要求的浓度和使用方法使用,并非浓度越高效果越好;C项,酒精具有可燃性,因此使用75%酒精 消毒应远离明火,防止火灾;D项,有些消毒剂易挥发,有些消毒剂易分解,因此消毒剂均应密封保存。 14.(2019广东,19,4分)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
45、的化学反应之一。请回答: (1)按图示进行铁丝在O2中燃烧的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实验装置存在明显 不足,改进措施是 。 (2)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的现象,分析室内起火时,如果打开门窗,火会烧得更 旺的原因 。 答案答案 (4分)(1)3Fe+2O2 Fe3O4(2分) 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或细沙)(1分) (2)打开门窗起到补充氧气(或增大氧气浓度)的作用(1分) 解析解析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是四氧化三铁,不能错写成氧化铁;铁丝燃烧时,会放出大量的热,同 时产生高温熔融物,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细沙,可以避免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2)室内起
46、火时若打开门窗,会使外界氧气进入室内,起到了补充氧气的作用,故火会燃烧得更旺。 15.(2016北京,34,4分)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 (1)实验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的 原因是 。 (2)实验2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 答案答案 (1)2KMnO4 K2MnO4+MnO2+O2 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2)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C+O2 CO2 解析解析 (1)实验1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因为氧 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故可用排水法收集。 (2)实验2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是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CO2。 考点三 氧气的制取 16.(2020广东,13,3分)实验室用氯酸钾固体(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下列装置组合正确的是( ) A. B. C. D.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