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考物理 (安徽专用) 专题二 声现象 A组 20162020年安徽中考题组 1.(2020安徽,2,2分)实验用的音叉上通常刻有一个数值(如图),表示该音叉所产生声音的频率。此数值越 大的音叉,敲击时发出声音的 越高。 答案答案 音调 解析解析 音叉上刻着的数值,表示音叉振动的频率,音调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数值越大,频率越高,音调 越高。 2.(2017安徽,1,2分)在音乐中,中间C调“1”(“do”)的频率是262 Hz,D调“1”(“do”)的频率是294 Hz,由此可知,D调“1”比C调“1”的 高(选填乐音的三要素)。 答案答案 音调 解析解析 乐音的三要素为音调、响度和音色,
2、其中音调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 高,结合题意可知,D调“1”比C调“1”的音调高。 3.(2016安徽,1,2分)声呐在海洋勘察和军事方面都是一种重要的仪器。从知识上看,它是一种能定向发 射和接收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的设备。 答案答案 超声波 解析解析 声呐是通过分析经碰到障碍物后反射回来的超声波来探测物体特征的。 解题方法解题方法 解答本类试题的方法是掌握声在生活中常见的应用。例如:声呐、B超等都是利用超声波工 作的,地震检测仪是利用次声波工作的。 4.(2019安徽,2,2分)如图所示,水面上两船相距15 km,实验员在一条船上敲响水里的一口钟,同时点燃
3、船 上的火药使其发光;另一条船上的实验员在看到火药发光后10 s,通过水里的听音器听到了水下的钟 声。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为 m/s。 答案答案 1.5103 解析解析 因为光速远大于声速,所以忽略光的传播时间,可近似认为声音在水中传播15 km所用时间为10 s, 则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v=1.5103 m/s。 s t 4 1.5 10 m 10s 审题指导审题指导 光的传播速度极大,光在均匀介质中传播15 km需要的时间可忽略不计。 易错警示易错警示 本题不是利用回声测量距离,部分同学会错误地认为声音传播的路程为两船之间距离的2 倍。 5.(2018安徽,13,3分)
4、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敲击它们,就可 以发出“1,2,3,4,5,6,7,i”的声音来;而用嘴吹每个瓶的上端,可以发出哨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本身的振动产生的 B.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 C.用嘴吹时,哨声是由瓶中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 D.用嘴吹时,哨声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 答案答案 C 敲击瓶子时发出的不同音调的声音,是由瓶子与瓶中水柱共同振动而发出的,故A、B错误;用 嘴吹每个瓶的上端,可以发出哨声,这是由瓶中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故C正确,D错误。 审题关键审题关键 特别要注意的是:在敲击瓶子
5、和对瓶上端吹气的时候,发声体是不同的。 B组 20162020年全国中考题组 考点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2020江西,2,2分)如图所示,是王爷爷为孙子制作的一只会“吹口哨”的纽扣。先将绳子转绕缠紧,再 将绳子拉开、收拢交互进行,就会听到“嗡嗡”的声音。此声音是由于纽扣周围空气 而产生 的,并通过 传入人耳。 答案答案 振动 空气 解析解析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在正常环境下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2.(2020山西,12,3分)小明家购置了一台超声波洗碗机。餐具放进洗碗机水槽中,超声波穿过水对餐具内 外表面、狭缝等部位进行有效清洗,洗碗机发出的超声波( ) A.是由物体振动
6、产生的 B.只能在水中传播 C.传播速度是3108 m/s D.不能传递能量 答案答案 A 超声波是声,声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A项正确。声除了可以在水中传播,还可以在其 他液体和气体、固体中传播,故B项错。3108 m/s是真空中的光速,声速远小于光速,故C项错。超声波 洗碗就是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来工作的,故D项错。 3.(2019四川成都,A3,2分)如图所示为音叉共鸣实验: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用橡皮槌敲击其中一个音叉, 另一个未被敲击的音叉也会发出声音。此现象可以说明( ) A.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B.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 C.声音传播不需要时间 D.物体不振动也可产生声音 答案答案 A
7、 一个音叉振动时能够引起相同频率的另一个音叉振动,这说明声音传播的同时也传递了能 量,故A项正确;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B项错误;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故C项错误;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 生的,不振动的物体不可能产生声音,D项错误。 4.(2019北京,6,2分)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 渐变小,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B.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听到闹铃声 C.听不见闹铃声了,是由于闹铃不再振动 D.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是由于闹铃振动逐渐变剧烈了 答
8、案答案 A 当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减少时,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直至听不见,当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增 多时,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由此可见,空气可以传播声音,A正确;声音靠介质传播,没有介质,即使闹铃 振动,也听不到闹铃声,B错误,C错误;闹铃振动没有变化,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是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 增多的缘故,D错误。 考点二 声音的特性 1.(2016四川攀枝花)如图,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 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不 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答案答案 响度 音调 解析解析 轻拨与
9、重拨钢尺,会导致钢尺振动幅度不同,响度就会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 小的力拨动其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导致钢尺振动的快慢(频率)不同,音调就会不同。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 探究响度和振幅的关系时一定要保证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相同;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时, 必须保证拨动尺子的力度相同。 2.(2020新疆,2,2分)同学们都说小红和小兰说话声音很像,主要指她们两个人说话时声音的( ) A.音调相近 B.频率相近 C.音色相近 D.响度相近 答案答案 C 不同人的声带发声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同学们都说小红和小兰说话声音很像, 主要指她们两个人说话时声音的音色相近,故A、B、D错误,C
10、正确。 3.(2020天津,1,3分)在国庆七十周年联欢会上,师生引吭高歌我和我的祖国,以抒发浓浓的爱国之 情。“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 答案答案 A “引吭高歌”中的“高”指的是声音大,即响度大,故A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 4.(2020广东广州,2,3分)甲音叉发声时每秒振动256次,乙音叉发声时振动频率为512 Hz,相比于乙音叉, 甲音叉( ) A.发声时振幅一定更小 B.发声时振动频率一定更高 C.发出声音的音调一定更低 D.发出声音的响度一定更大 答案答案 C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频率的概念、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大小与发声
11、体的振动频率无关,题 目只给了甲、乙音叉发声的频率,无法比较两个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大小,故A、D错。甲音叉发声时每 秒振动256次,所以甲音叉发声时的振动频率为256 Hz,比乙音叉发声时振动频率512 Hz低,因此,甲音叉 发出声音的音调比乙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低,故B错、C正确。 5.(2018天津,1,3分)生活中常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 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答案答案 A “引吭高歌”意为放开嗓子大声唱歌,“低声细语”意为小声说话,故两个成语中的“高” “低”是指响度大小,故B、C、D错误,A正确。 考点三 噪声的控制
12、与声的利用 1.(2020四川南充,13,2分)吹笛子时,手指按压不同的小孔,可以改变笛子发声的 ;为了保护听力, 声音不能超过 dB。 答案答案 音调 90 解析解析 吹笛子时手指按压不同的小孔,可以改变笛子中空气柱振动的频率,即改变发声的音调;长期生活 在90 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将会影响听力,故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 dB。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 人们用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级别,0 dB是人能听到的最弱声音,3040 dB是较 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 dB会影响睡眠,70 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 dB以上的 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如果突然
13、暴露在高达150 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 力。 2.(2020海南,1,3分)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喧哗,是为了在哪个环节控制噪声( ) A.声源处 B.传播途中 C.人耳处 D.考场门口 答案答案 A 考场附近禁止喧哗,防止噪声产生,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A正确。 3.(2019山东潍坊,5,2分)将教室的门窗关闭,室内同学听到的室外噪声减弱。对该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 A.室外噪声不再产生 B.噪声音调大幅降低 C.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了噪声 D.噪声在室内的传播速度大幅减小 答案答案 C 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将教室的门
14、窗 关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B、D错误,C正确。 4.(2019湖南衡阳,1,2分)下列有关声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的同一位置,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 B.喇叭发声时,放在它上面的纸屑在上下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利用B超检查身体是应用了声波能传递能量 D.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答案答案 B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的同一位置,音叉振动的幅度不同,频率相同,所以发声的 响度不同,音调相同,故A错误;喇叭发声时,放在它上面的纸屑在上下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的,故B正确;利用B超检查身体应用了声波能
15、传递信息的特性,故C错误;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 播过程中减弱噪声,而不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C组 教师专用题组 考点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2018福建A,17,2分)宋词解语花 上元中写到“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其中“箫鼓喧” 是由发声体的 产生的,“满路飘香麝”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 。 答案答案 振动 无规则运动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和分子热运动知识。实验探究证明声音是由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箫鼓 喧”是箫内空气柱的振动和鼓面振动产生的;“满路飘香麝”体现了分子的热运动,具有麝香香气的分 子在空气中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2018广东深圳,18,1
16、.5分)下列关于张一山在朗读者中读追风筝的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朗读者是靠声带振动发声的 B.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108 m/s C.观众是靠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 D.朗读者声音大是因为声音频率高 答案答案 A 朗读者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A正确;声音在15 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 m/s,光在真 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 m/s,B错误;观众是靠音色区分不同的人的声音,C错误;声音大指的是响度大,是 因为发声源振幅大,D错误。 3.(2020山东潍坊,2,2分)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北京隆重举行了“新时代军乐之声音乐 会”,首次采用百名高音礼号和百名军鼓共同
17、演奏号角音乐,乐音回荡夜空,宏伟庄重。下列关于礼号和 军鼓产生的乐音说法正确的是( ) A.礼号发音不需要振动 B.军鼓的声音属于超声波 C.两者音色相同 D.两者传播速度相同 答案答案 D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A错;人耳不能听到超声波,人耳能听到军鼓的声音,B错;音色是发 声体本身的一种特征,可以区别发声体,C错;礼号和军鼓产生的乐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相同,D正确。 考点二 声音的特性 1.(2019江西,3,2分)音调、响度、音色是声音的三个主要特征。演奏二胡时,手指上下移动按压琴弦的 不同位置,可改变二胡发声的 特征;其下方有一个共鸣箱,可用来增大二胡发声的 特 征。 答案答案 音调
18、 响度 解析解析 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不断用手指去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可以改变二胡发声的音调特 征;弦的振动引起共鸣箱内空气的振动,从而增大二胡发声的响度特征。 2.(2020江苏南京,4,2分)图甲是一手工艺品,由竹筒(A、B两端开口,C处开一小口)和“活塞”组成。将活 塞从B处塞入,在A处吹气并来回拉动“活塞”能发出悦耳的哨音,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哨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B.哨音是由筒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C.换用更大的力吹气改变了哨音的音调 D.吹气时来回拉动“活塞”改变了哨音的响度 答案答案 B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A项错误;哨音是人向竹筒吹气后引起竹筒内的空
19、气柱振动发声,B项 正确;换用更大的力吹气,只会改变空气柱振动的幅度,振幅变大,响度变大,不会改变音调,C项错误;吹气 时来回拉动“活塞”可使竹筒内空气柱的长短发生改变,从而改变哨音的音调,不改变哨音的响度,D项 错误。 3.(2018湖北武汉,10,3分)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 竹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上下推拉活塞,并用相同的力吹管的上端时,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 A.哨音是由管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B.哨音是通过空气传到别人耳朵的 C.向上推活塞时,吹出的哨音响度会变大 D.向下拉活塞时,吹出的哨音音调会变低 答案答案 C
20、本题考查声的相关知识。用嘴吹管的上端时,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哨音是由管内空气柱振 动产生的,故A说法不符合题意。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哨音是通过空气传到别人耳朵的,故B说法不符 合题意。向上推活塞时,因用相同的力吹管的上端,哨音响度不会变大,故C说法符合题意。向下拉活塞 时,空气柱变长,用相同的力吹管的上端,空气柱振动的频率变低,音调变低,故D说法不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三 噪声的控制与声的利用 1.2019湖北黄冈,13(2)张老师制作了一个声音炮,如图,将塑料膜绷紧扎在圆桶的桶口,在桶底开一圆孔, 在距离圆孔大约2 m的地方叠放一些空纸杯子。用手迅速拍打塑料膜,发现纸杯被振落。此实验表明:
21、 声音能在 中传播;声波能传递 。 答案答案 空气 能量 解析解析 拍打塑料膜,塑料膜振动发声,纸杯被振落,说明声音通过空气将振动传播到纸杯上,并且声波能传 递能量。 2.(2020湖北武汉,10,3分)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拨动时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B.图乙中,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闹钟发出的铃声逐渐变大 C.图丙中,戴上防噪声耳罩,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图丁中,开启倒车雷达,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 答案答案 D 图甲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钢尺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频率越低,音调会越低,响度与钢 尺的长度无关,故A项错误;图乙中
22、,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传声介质会减少,听到的声音响度会越来越 小,故B项错误;图丙中,戴上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C项错误;图丁中,开启倒车雷达,利用超 声波传递位置信息,D项正确。故选择D。 3.(2018四川成都,A5,2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15 )下,空气中的声速大于水中的声速 B.“蒙面歌王”节目中观众是通过音调猜出歌手的 C.声呐利用次声波可以确定鱼群位置和海水深度 D.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答案答案 D 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慢,常温(15 )下,空气中的声速小于水中的
23、声速,故A错误;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不同的发声体,其音调和响 度可能相同,但音色一般不同,观众主要是依据声音音色的不同,分辨出歌手,故B错误;超声波具有较强的 穿透性,并且能够传递信息,所以人们利用超声波可以确定鱼群位置和海水深度,故C错误;在汽车排气管 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正确。 考点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2020安徽合肥肥东一模,1)如图所示的葫芦丝是中国民族乐器之一,在演奏葫芦丝时,是 通过 振动发声的。 答案答案 空气柱 解析解析 葫芦丝属于管乐器,吹葫芦丝时,引起管中的空气柱振动发声。 2.(2018安徽铜陵一模,1)电影2012中有这样一段场景:太阳异
24、常活跃,不断向外喷射火焰,如图所示。 同时地球上的人们可以听到它不停发出的爆破声。上述语句中有违背科学的地方,原因是 。 答案答案 真空不能传声 解析解析 太空中没有空气,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此地球上的人们听不到太阳不停发出的爆破声。 3.(2020安徽合肥质检,15)古诗小儿垂钓中有“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小儿面对路人 询问,只是招招手却不作声,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波从空气传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不变 B.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不能在水中传播 C.小儿回答路人询问的声音能在水中传播,会惊跑鱼儿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水中的传播速
25、度 答案答案 C 声波从空气传入水中后,传播速度变大,故A、D错误;人的声音先经空气传播到水中,然后再 经水传播而被鱼听到,则声音能在水中传播,可能吓跑将要上钩的鱼,故B错误,C正确。 4.(2019安徽蚌埠禹会二模,13)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实验中,向正在发声的水平放置的鼓 面上撒些碎纸屑,碎纸屑不停地跳动。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使声音的振动时间延长 B.把鼓面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使鼓面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答案答案 B 向在正在发声的水平放置的鼓面上撒些碎纸屑,碎纸屑不停地跳动,通过纸屑的跳动把鼓面 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故B正确。 考
26、点二 声音的特性 1.(2020安徽安庆一模,1)在攀登雪山时,大声喧哗会触发雪崩。由此可知,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蕴藏着能量, 这种能量的大小在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中有所体现。 答案答案 响度 解析解析 声音蕴藏的能量大时振幅大,即响度大。 2.(2019安徽合肥十校联考,1)在英语听力测试中,每个同学都能听见耳机里的声音,但是考场监考老师却 听不见,这是因为耳机中的声音能集中传播,增大了到考生耳朵中声音的 (选填“响度”“音调” 或“音色”)。 答案答案 响度 解析解析 通过耳机传播声音,声音损失较少,所以响度较大。 3.(2018安徽合肥瑶海一模,3)音叉发出的声音输入示波器,
27、小明观察到示波器显示的波形如图所示,发生 变化的是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答案答案 响度 解析解析 由示波器显示的波形可知,音叉振动的快慢是不变的,但振动的幅度逐渐变小,则知声音的响度变小。 规律总结规律总结 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和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和发声体的振 幅有关;音色和发声体本身的材料、结构有关。 4.(2020安徽合肥一模)多普勒效应指出,波源移向观察者时,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变高,而在波源远 离观察者时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变低。据此我们可以判断:当正在鸣笛的火车向我们高速行驶而 来时,我们听到的汽笛声的音调将 (选填“变高”“不变”
28、或“变低”)。 答案答案 变高 解析解析 根据多普勒效应得知,当正在鸣笛的火车向着我们高速行驶而来时,波源移向观察者,此时我们接 收到的声波的频率变高,则听到的汽笛声的音调将变高。 5.(2020安徽池州贵池模拟,2)如图所示是两个不同的音叉发声时的波形图,比较两波形图可以发现两个 音叉发出声音的 不同(选填“响度”或“频率”)。 答案答案 响度 解析解析 观察波形图可知,相同时间内,两音叉都完成了相同次数的完整振动,则两音叉发出声音的频率相 同,音调相同;A1小于A2,两音叉发出声音的振幅不同,即响度不同。 6.(2019安徽阜阳模拟,13)美国贝尔电话电报的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信用卡,这种卡
29、只对它的主人的声音 有反应,这种信用卡设计的主要依据可能是( ) A.不同的人声音的音调不同 B.不同的人声音的音色不同 C.不同的人声音的响度不同 D.不同的人声音的频率不同 答案答案 B 因为每个人的声带结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会不同,故该信用卡设计的主要依据是 不同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7.(2020安徽芜湖联考,14)如图所示,在同一个轴上固定着三个齿数不同的齿轮。当齿轮旋转时,用纸片 分别接触齿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的是上面的齿轮 B.使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的是中间的齿轮 C.使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的是下面的齿轮 D.当齿轮旋转时,用纸片分
30、别接触三个齿轮,发出声音的音调都一样 答案答案 C 当纸片与齿轮接触时,齿数越多的齿轮可以使纸片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多,纸片发声 的音调就会越高;由题图可知,最下面的齿轮齿数最多,因此在相同的时间内纸片振动的次数最多,音调 最高;最上面的齿轮齿数最少,因此在相同的时间内纸片振动的次数最少,音调最低。故选C。 知识归纳知识归纳 音调由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也就是说振动得越快,音调就越高。振动越慢,音调就 越低。 考点三 噪声的控制与声的利用 1.(2020安徽十校一模,1)连日来,16省对口支援湖北医疗队,纷纷奔赴抗疫战争的最前线,体现了“一方有 难、八方支援”的守望相助精神。医护人
31、员在救治伤员时,使用的“B超”是利用 (选填“超 声波”或“次声波”)获得信息的。 答案答案 超声波 解析解析 B超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 2.(2019安徽滁州模拟,3)声呐在海洋勘察和军事方面都有巨大的作用。声呐是一种能定向发射和接收 超声波的设备,科学工作者利用声呐系统探测某处海洋的深度,经过4 s,收到回波信号,则海洋中该处的 深度为 米(已知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 500 m/s)。 答案答案 3 000 解析解析 超声波从海面传播到海底所用时间:t=4 s=2 s,海洋中该处的深度:h=vt=1 500 m/s2 s=3 000 m。 1 2 3.(2020安徽合肥瑶海联考,
32、12)噪声是严重影响我们生活的污染之一,下列措施中属于在声音传播环节控 制噪声的是( ) 答案答案 D 摩托车上的消声器是在声音的产生处减弱噪声的,A不符合题意;校园门口的噪声检测仪,只 能检测声音的响度大小,不能减弱噪声,B不符合题意;飞行员的隔音耳罩是在声音的接收处减弱噪声的, C不符合题意;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音传播环节减弱噪声的,D符合题意。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2019安徽安庆桐城一模,2)如图所示,木琴是打击乐器的一种,其琴键皆以木片制成;将木制琴键置于共 鸣管上,以琴棒敲击,琴键就可以 产生旋律。 答案答案 振动 解析解析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以琴棒敲
33、击琴键,琴键振动产生声音。 2.(2020安徽阜阳一模,1)戏曲表演时会有二胡、古筝等多种弦乐器伴奏,弦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弦的 产生的,听众可以根据弦乐器发出的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 分辨出是哪种乐器。 答案答案 振动 音色 解析解析 弦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听众可以根据 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分辨出是哪种乐器。 3.(5 3原创)女兵方队走到主席台前,少将高喊向右看,这时女兵们同时向右看,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高喊”的“高”是指声音的 。 答案答案 信息 响度大 解析解析 女兵们听到指令都向右看,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34、高喊”说明声音的响度大。 4.(2019安徽安庆宿松模拟,3)英语听力测试时,清晰的朗读声是通过 传入人耳朵的;考试期间,考 场周围禁鸣喇叭,这是在 减弱噪声。 答案答案 空气 声源处 解析解析 人听到的声音多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禁鸣喇叭可以阻止声音的产生,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5.(2018安徽亳州利辛一模,1)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 度,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声音的 ;琴声是通过 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 答案答案 音调 空气 解析解析 改变琴弦振动部分的长短可以改变音调。琴声通过空气传入现场观众耳中。 规律总结规律总结 弦乐器在弹奏的过程中,通过移动手指
35、的位置,改变振动部分的长短,从而改变声音的音调。 管乐器在演奏过程中,通过手指按压不同的孔,改变空气柱的长短,从而改变声音的音调。 6.(2020安徽蚌埠联考,4)如图,四个相同的瓶子里装有高度不同的水,对着瓶口吹气,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 的是 。 答案答案 丁 解析解析 当用嘴贴着瓶口吹气时,瓶内空气柱振动,会发出声音,空气柱越短,振动频率越高,故音调最高的是丁。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7.(2019安徽二模,1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人就会听到声音 B.在空气中,声音的响度越大传播速度就越快 C.在空气中超声波比次声波传播速度快 D.人到青春期会
36、“变声”主要指发声的音调改变 答案答案 D 物体振动会产生声,但只有频率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且达到一定响度的声才可能被人听到, 故A错误;声速与响度无关,故B错误;声传播速度的快慢与声的频率无关,与传播介质的种类有关,故C错 误;人到青春期“变声”时,声带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D正确。 8.(2020湖南常德,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C.打雷时捂住耳朵可以防止雷声的产生 D.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超声波的产生 答案答案 A 音调是由物体振动快慢(即频率)决定的,发声物体振动越快(即频率越高)
37、,音调越高,故A选项 正确;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选项错误;打雷时捂住耳朵可以减弱进入耳朵的声音,不能防止雷声的 产生,故C选项错误;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故D选项错误。故选A。 知识归纳知识归纳 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 不能传声。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个,即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据教材知 识可知,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 9.(2020安徽合肥蜀山一模,11)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传递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 A.一般情况下,女老师上课声
38、音比男老师上课声音“高”“高”指声音的响度 B.学生要求老师提“高”声音以便后面的同学也能听清“高”指声音的音调 C.老师面对着黑板不看同学也能确定说话同学的名字依靠的是声音的音色 D.同学们听到上课铃声就立刻走进教室准备上课说明声音可以传播能量 答案答案 C 女老师上课声音比男老师上课声音“高”,此处的“高”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故A错误;学 生要求老师提“高”声音以便后面的同学也能听清,此处的“高”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误;老师 面对着黑板不看同学也能确定说话同学的名字,是因为每个发声体的音色是不同的,所以能根据音色区 别声音,故C正确;同学们听到上课铃声就立刻走进教室准备上课,说明声音
39、可以传播信息,故D错误。 10.(2020安徽芜湖二模,12)如图所示,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通过观察纸屑跳动的幅度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B.乙图中通过观察乒乓球是否被弹起可以探究“声音的产生” C.丙图中通过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可以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D.丁图中通过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伸出长度不同的钢尺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答案答案 B 题图甲中通过观察纸屑跳动的幅度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故A错误。题图乙中通 过观察乒乓球是否被弹起可以探究“声音的产生”,利用了乒乓球的弹开,将音叉的振动放大,故B正 确。题图丙中玻璃罩内无法抽成真空状
40、态,因此通过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可以推理得出真空不能 传声,采用了理想实验法,不能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故C错误。题图丁中通过用相同大小的力 拨动伸出长度不同的钢尺,钢尺的振动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故D错误。 三、实验题(共12分) 11.(2020安徽合肥庐江期末,21)(12分)小王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受 各种因素影响,经过与同学们讨论,小王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1: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2: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3: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
41、找到如表列出的几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编号 A B C D E 材料 钢 钢 尼龙丝 铜 尼龙丝 长度/cm 20 20 30 40 40 横截面积/mm2 0.3 0.7 ? 0.5 0.5 (1)为了验证猜想1,应控制琴弦的 不变,改变琴弦的 。这种研究方法被称为 。 (2)选用编号为D、E的琴弦进行探究,是为了验证猜想 。 (3)如果选用编号C、E的琴弦来探究弦发声的音调是否与弦的长度有关,则表格中“?”处应填 。 (4)随着实验的进行,小王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 须进行的操作是: 。 答案答案 (1)材料和长度 横截面积 控制变量法 (
42、2)3 (3)0.5 (4)使用同一根琴弦,只改变其松紧程度, 用同样的力拨动,判断音调与松紧程度的关系 解析解析 (1)要验证猜想1,即验证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需控制琴弦的长 度和琴弦的材料不变,改变琴弦的横截面积。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故验证猜想1,应选用 编号为A、B的琴弦进行探究。 (2)选用编号为D、E的琴弦进行探究,由题中表格数据可知,材料不同,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由控制变量 法可知,是为了验证猜想3,即验证琴弦发出声音音调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3)如果选用编号C、E的琴弦来探究弦发声的音调是否与弦的长度有关,应控制横截面积和材料相同
43、,长 度不同,故表格中应填0.5。 (4)探究琴弦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松紧程度的关系时,需要使用同一根琴弦,只改变其松紧程度,用同样的 力拨动,判断音调与松紧程度的关系。 四、计算题(共16分) 12.(2019安徽芜湖二十九中联考,26)(8分)长度为200 m的火车在笔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在从山崖驶向 大桥的过程中,如图所示,火车头距离桥头200 m处鸣笛,鸣笛10 s后,火车头到达桥头,此时车头的司机听 到来自山崖的回声。听到回声30 s后,车尾驶过桥尾。 (1)计算火车的速度; (2)计算大桥的长度; (3)计算鸣笛时火车车头到山崖的距离。 答案答案 (1)20 m/s (2)400 m
44、 (3)1 600 m 解析解析 (1)火车的速度 v车=20 m/s (2)火车完全通过大桥的路程 s2=v车t2=20 m/s30 s=600 m 则大桥的长度: L桥=s2-L车=600 m-200 m=400 m (3)声音传播的距离 s声=v声t=340 m/s10 s=3 400 m 设司机鸣笛时车头到山崖的距离为s 则:2s=s声-s1,所以鸣笛时,火车车头到山崖的距离: s=1 600 m 1 1 s t 200m 10s 1 - 2 ss 声 3 400m-200m 2 13.(2020安徽芜湖联考,23)(8分)如图所示,超声波测速仪A向远离自己的车B发出两次脉冲的时间间隔
45、为 4.5 s,发出第一个脉冲2.2 s后收到反射信号,发射第二个脉冲3.0 s后收到反射信号。已知超声波在空气 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1)车B接收到第一次脉冲时,距离测速仪A的距离为多大? (2)车B接收到两次脉冲的时间间隔是多长? (3)车B接收到两次脉冲的这段时间内平均速度是多大? 答案答案 (1)374 m (2)4.9 s (3)27.8 m/s 解析解析 (1)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脉冲从与车B相遇处返回到测速仪所用时间: t1=2.2 s=1.1 s, 由v=得,车B距测速仪: s1=v声t1=340 m/s1.1 s=374 m。 (2)测速仪第二次发出的脉冲从与车B相遇处返回到测速仪所用时间: t2=3.0 s=1.5 s; 车B收到两次脉冲的时间间隔是: t=t-t1+t2=4.5 s-1.1 s+1.5 s=4.9 s。 (3)第二次发出的脉冲从与车B相遇处返回到测速仪时,车B距测速仪: s2=v声t2=340 m/s1.5 s=510 m 车B在与两次脉冲相遇的间隔中,行驶距离: s=s2-s1=510 m-374 m=136 m 1 2 s t 1 2 车B接收到两次脉冲的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v=27.8 m/s。 s t 136m 4.9s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