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考语文 (广东专用) 第二部分 阅读 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 A组 20162020年广东中考题组 类型一 课内文言文阅读 一、(2020广东,68,1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 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 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3分)( ) A.岂不诚大丈夫哉/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不得志/寻向所志 C.此之谓大丈夫/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D.威武不能屈/猥自枉屈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2)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3.结合选文,概括孟子心目中“大丈夫”的标准。(3分) 一、 1.答案答案 A A项,两个“诚”都是“真正,确实”的意思。B项,志向/做标记。C项,称为/认为。D项,使 屈服/委屈。 方法技巧方法技巧 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一些特殊用法,如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等,还要注意积累 课内文言文中的
3、重点词语。如富贵不能淫中的“不得志”的“志”解释为“志向”,与现代汉语一 致,但桃花源记中的“寻向所志”的“志”却解释为“做标志”,这属于一词多义,学习时要重点理解 和记忆。 2.答案答案 (4分)(1)(他们)一旦发怒,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安静静地待着,天下就平安无事。 (2)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注意关键字词的翻译,如“安居”解释为“安安静静地待着”; “熄”解释为“停息”;“正位”解释为“最正确的位置”;“大道”解释为“最正确的道路”;等等。 疑难突破疑难突破 文言文翻译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
4、的原则。翻译时,要抓住句中 的关键词语,同时要关注有没有特殊句式,综合运用“增、删、调、换、留”等方法,做到译文文通字顺,符 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3.答案答案 (3分)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无论得志与否,都不放弃做人的原则;富贵不迷乱,贫贱 不动摇,威逼不屈服。(每点1分)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先通读全文,找到孟子谈及心目中“大丈夫”的标准的句子, 即从“居天下之广居”至“此之谓大丈夫”,然后概括其含意。概括时应注意语言要简洁,切中要旨。 二、(2020广州,810,10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
5、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 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 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 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 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
6、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 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节选自史记 绛侯周勃世家)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上自劳军 劳其筋骨 B.军士吏被甲 将军身被坚执锐 C.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属予作文以记之 D.使人称谢 长跪而谢之曰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已而之细柳军。 (2)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头交代了汉文帝劳军的背景。匈奴大规模侵入边境,汉王朝在霸上、棘门、细柳三处驻扎军队, 此时的边境地区正处于战备状态。 B.周亚夫是一位治军严明、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真将军”。
7、细柳营官兵均严格遵守军令,周亚夫见 到皇帝没有跪拜,而是以军礼参见。 C.汉文帝是一位开明、识大体的国君。虽然在细柳营处处受到约束,不得不听命于手下将军,内心颇为不 满,但他仍然对周亚夫大加称赞。 D.文章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在霸上及棘门的军营,汉文帝长驱直入;而到了细柳营,入营受到阻碍,在营中只 能慢行: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二、 1.答案答案 B A项,慰劳/使劳累。B项,两个都同“披”,穿着。C项,跟从/同“嘱”,嘱托。D项,致意,问 候/道歉。 2.答案答案 (1)不久(皇上)来到了细柳军营。 (2)他们的将军是一定会被偷袭且被敌人俘虏的。 解析解析 (1)注意重点词“已而”“之”“军”的
8、翻译。(2)注意重点词“将”“固”“袭”“虏”的翻 译。 3.答案答案 C 汉文帝并没有“不得不听命于手下将军,内心颇为不满”的心理。汉文帝称赞周亚夫为“真 将军”是出于由衷的敬佩,因为在“匈奴大入边”的背景下,文帝需要的正是一支训练有素、军纪严明的 军队,以及一位治军严明、刚正不阿的将军。他在群臣面前赞赏周亚夫治军有方,贬斥霸上及棘门军统帅 的玩忽职守,表现了汉文帝的开明大度、赏罚分明。 三、(2019广东,68,1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 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
9、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 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 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 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 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10、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 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 吾谁与归?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属予作文以记之( ) (2)去国怀乡( ) (3)宠辱偕忘( )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一句,凝练地概括出滕子京的政绩,引出了重修岳阳楼之事。 B.“衔远山,吞长江”中的“衔”和“吞
11、”,形象地写出了洞庭湖浩瀚磅礴的非凡气势。 C.第段采用对比手法描写洞庭景色,一阴一晴,表明了作者由悲到喜的情感变化。 D.第段抒情和议论交融,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三、 1.答案答案 (1)同“嘱”,嘱托 (2)离开 (3)一起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本题中“属”为通假字,“去”为古今异义词。 2.答案答案 (1)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2分) (2)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不同于这两种表现,为什么呢?(2分)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遵循“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注意关键字词
12、的 翻译,如“大观”“备”“尝”“古仁人”。 3.答案答案 C 段用对比手法写出了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己悲”的情感,并不是作者的情感。 四、(2019广州,810,10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 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 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
13、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 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 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 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以光先帝遗德 仿佛若有光 B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C.悉以
14、咨之 已而之细柳军 D.每与臣论此事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把“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选文中诸葛亮颇具政治远见,向后主刘禅指出了当前天下三分的形势,并分析了蜀国面临的不利处境和 有利条件。 B.选文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三条建议,分别是广开言路、严明赏罚和亲贤远佞,其中最核心的是亲 贤远佞。 C.选文中诸葛亮指出如果他远离国都,“忠谏之路”会被堵塞,内外也会“异法”,结果必然导致国内政局 的混乱。 D.选文中诸葛亮提到了很多忠臣良将,认为他们都具有优良的品格,是先帝所器重的人,希望后主刘禅
15、能够 信任他们。 四、 1.答案答案 B A.发扬光大/光亮。B.挑选。C.代词,指他们/动词,到。D.和/欣赏。 2.答案答案 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紧抓关键词,其次要注意文言特殊句式。本句 中的“亲”“远”解释为动词“亲近”“疏远”,“所以”解释为“的原因”;“也”表判断;翻 译时应在“此”后加上“是”,使句子完整。 3.答案答案 C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原文为“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由此可知,“忠谏之路”被堵塞是因为“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内外
16、异法”是因为“偏私”。而C项认为其原因是诸葛亮远离国都,故说法错误。 五、(2018广东,68,1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 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 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 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 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
17、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 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 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走送之( ) (2)礼愈至( ) (3)腰白玉之环( )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选文是
18、一篇赠序,作者叙述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学习的勤勉,目的是勉励马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B.虽然作者幼时“无从致书以观”,但“不敢稍逾约”的守信和“弗之怠”的坚持,使他得以“遍观群书”。 C.“立侍左右”“俯身倾耳”“色愈恭,礼愈至”极为传神地写出了作者对老师的恭敬和求知的恳切。 D.作者将穿着讲究的同舍生和寒酸的自己对比,突显作者对“口体之奉不若人”的毫不在意和学习的勤 奋刻苦。 五、 1.答案答案 (1)跑 (2)周到 (3)腰佩;腰,用作动词 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课内文言文实词解释的能力。注意“走”是古今异义词;“至”是多义词,此处是 “周到”的意思;“腰”是活用词,在这里用作动词
19、。 2.答案答案 (1)(我)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捧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2)(我)背着书箱,拖着鞋子,在大山深谷中行走。 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依据“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方法翻译。注意第(1)句中 “尝”“趋”“先达”“执”“叩”是重点字词,还要补充省略的主语“我”;第(2)句中“负箧”“曳 屣”是重点词,还要补充省略的主语“我”。 3.答案答案 D “突显作者对口体之奉不若人的毫不在意和学习的勤奋刻苦”错误,这个对比主要是为 了突出求学的艰苦。 六、(2018广州,8,5分)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沿河求之,不亦颠乎(河中石兽) 2.空谷
20、传响,哀转久绝(三峡)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4.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5.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六、 1.答案答案 颠倒,错乱。 2.答案答案 消失,停止。 3.答案答案 诉讼事件。 4.答案答案 认为有利可图。 5.答案答案 屡次。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能力。考查的内容,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等。 学习时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 七、(2018广州,911,10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
21、 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 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 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 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 矣。 嗟夫!予
22、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 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 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横无际涯 受任于败军之际 B.薄暮冥冥 不宜妄自菲薄 C.去国怀乡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D.至若春和景明 四时之景不同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微斯人,吾谁与归?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虽名为“记”,但不以记叙重修岳阳楼之事
23、为主,而是以描写洞庭湖的景象为主,描写景象是为了引 出“览物之情”。 B.文中的“迁客骚人”触景生情,因物(景)一暗一明而引发情一悲一喜。这是作者反对的“以物喜,以己 悲”的情感态度。 C.文中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紧密结合,叙事扼要,写景生动,议论简明,衔接极其自然,抒发了作者强烈 的悲喜之情。 D.文中大量运用四言对偶句,如“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等,结构相同,整齐对称,增 强了表达效果。 七、 1.答案答案 C A.名词,边缘/时候。B.迫近/小看,轻视。C.都是名词,国都。D.日光/景色。 2.答案答案 (1)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建起来了。(2)如
24、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依据“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方法翻译。注意第(1)句中 “废”“兴”是重点词;第(2)句中“微”“归”是重点词,“吾谁与归”是宾语前置句,要把正确的语序 “吾与谁归”翻译出来。 3.答案答案 C “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悲喜之情”错。原文说的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作者对境遇有更高的体会,不论失意时还是得意时,皆勿因之或悲或喜。 八、(2017广州,911,10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
25、鲜美,落英缤 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 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 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 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 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
26、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 B. C. D. 2.把“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渔人因迷路误入桃源,出来时在路上处处做好了标记,但当他和太守一起再次寻访桃源时,还是失败了。 欲穷其林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悉如外人 悉以咨之 , 停数日辞去 蒙辞以军中多务 , 未果 寻病终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桃源人避世而居,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们淳朴热
27、情,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却不希望生活被打扰。 C.刘子骥是南阳人,听说此事后,也计划前往探寻,但最终没有实现。这一段叙述使故事更显得亦真亦幻。 D.陶渊明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他的美好理想,也表达了他追寻理想社会而不得的无可奈何之情。 八、 1.答案答案 B A.穷尽/贫困。B.都。C.告别/推托。D.不久/寻找。 2.答案答案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战乱,带着妻子儿女和乡亲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 的地方。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根据语境,直接翻译,注意关键词“云、妻子、绝境”等解释到位, 句子通顺即可。 3.答案答案 A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内容的能
28、力。渔人不是因为迷路误入桃源,而是发现芳草鲜美、落 英缤纷觉得好奇,“欲穷其林”。根据“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可知,太守并没有亲自去找桃源。 九、(2017广东,68,1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出师表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 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 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
29、所以报先 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躬耕于南阳( ) (2)夙夜忧叹( ) (3)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分)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2分)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出师表是诸葛亮北
30、伐前写的奏章,劝勉刘禅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表现了他对蜀汉的忠诚。 B.诸葛亮追述三顾草庐的往事,既表达了对先帝知遇之恩的由衷感激,也希望后主能够效法先帝,知人善任。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中的“大事”,指“五月渡泸”“北定中原”“庶竭驽钝”“兴复汉室”和 “还于旧都”等。 D.选文结尾,作者先表明伐魏兴汉的决心,然后交代出师后的朝政事宜,谆谆告诫后主要善纳雅言。 九、 1.答案答案 (1)亲自 (2)早晨 (3)怠慢 解析 该题加点词语都是课本要求掌握的实词,直接根据语境和识记作答即可。 2.答案答案 (1)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希求在诸侯中显身扬名。 (2)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
31、帝、效忠陛下所应尽的分内之事。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根据语境和识记,直接翻译即可。注意关键词语“苟、求、闻 达、所以、职分”等要翻译到位。 3.答案答案 C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内容的能力。“大事”指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 都。 十、(2016广州,8,5分)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孙权劝学)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3.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 4.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陈涉世家) 5.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 十、 1.答案答案 辞:推托。 2.答案答案 属:类。 3.答案答案 芳
32、:香花。 4.答案答案 怜:爱戴。 5.答案答案 辟:通“避”,躲避。 解析解析 根据语境和平常对文言实词的积累,直接解释。通假字要指出所通的字。 易错警示易错警示 芳,容易理解为“芳香”;怜,容易理解为“可怜”;辟,容易理解为“开辟”。 十一、(2016茂名,7,2分)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陈康肃公尧咨善射 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B.邹忌修八尺有余 乃重修岳阳楼 C.可以为师矣 齐师伐我 D.太丘舍去 乃记之而去 十一、 答案答案 D A.擅长,善于/好的。B.长,身高/修建。C.老师/军队。D.均为“离开”。 十二、(2016广东,68,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33、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 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 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 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 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 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34、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渔人甚异之( )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3)欣然规往( )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记述了渔人的所见所闻,描绘出一幅环境优美
35、、生活安宁的 图画。 B.“咸来问讯”表现出桃花源人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说明他们与外界隔绝的 时间很长。 C.文章写渔人虽“处处志之”,但终“不复得路”,暗示了桃花源觅不可得,后来人们就用“世外桃源”来 指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D.文章语言简洁生动,涉及的成语有些至今沿用,如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怡然自乐、柳暗花明、无人问 津等。 十二、 1.答案答案 (1)感到诧异 (2)类 (3)计划 解析解析 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属:一词多义,在这里是“类”。规:古今异义词,古义是 “计划”,今义是“规则”。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 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所代
36、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代表的性质 或状态。“渔人甚异之”的“异”,此处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异之”,即“以之为异”(认为这件事奇 怪)。又如: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奇: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奇之”,即“以之为奇”(认为他 才能非凡)。 2.答案答案 (1)(祖先)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2)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他们(听罢)都感叹、惋惜起来。 解析解析 一是要注意省略的成分,翻译的时候要补充出来,如(1)句中省略了主语“祖先”;二是要把关键词翻 译到位,如“妻子、绝境、具、叹惋”等,语句通顺即可。 解题关键解题关键 弄清“妻子”“绝境”
37、的古今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专指 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令人困窘的地步或者没有出路的境地。 3.答案答案 D 本文涉及的成语没有“柳暗花明”。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 “柳暗花明”出自陆游的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本课涉及的成 语还有“世外桃源”。 十三、(2016广州,911,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 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
38、能及 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 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 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 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39、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 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战国策 齐策一)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 B. C. D. 2.把“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朝服衣冠 窥镜 朝而往 暮而归 客之美我者 环而攻之而不胜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及鲁肃过寻阳 , 群臣进谏 门庭若市 愿为市鞍马 A.虽然邹忌的妻子、小妾、客人都是在夸赞他,但是他们夸赞的原因是不一样的。 B.邹忌讲究劝说策略,由己及君,设喻说理,巧妙地使齐
40、威王接受了自己的谏言。 C.齐威王用上、中、下三种不同等级的奖赏来激励大家提意见,取得了很大成效。 D.齐威王政令刚出,很多人当面谏言,后来则间接提建议,一年后无人再进谏了。 十三、 1.答案答案 A A.早晨。B.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指城池。C.过失;到。D.集市;买。 2.答案答案 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观察他,自己认为比不上(徐公美)。 解析解析 把关键词翻译到位,如“明日”“孰”“视”“以为”。把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语句通顺即可。 3.答案答案 D “间”,意为“间或,偶尔”,不能理解为“间接”。 类型二 课外文言文阅读 一、(2020广东,911,9分)阅读下
41、面文字,回答问题。 (孔)祯,高宗时为苏州长史。曹王明为刺史,不循法度,祯每进谏,明曰:“寡人天子之弟,岂失于为王哉!”祯 曰:“恩宠不可恃。大王不奉行国命恐今之荣位非大王所保独不见淮南之事乎?”明不悦。明左右有侵暴 下人者,祯捕而杖杀之。明后果坐法,迁于黔中,谓人曰:“吾愧不用孔长史言,以及于此!” (选自旧唐书 文苑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不循法度(遵照) B.恩宠不可恃(倚仗) C.祯捕而杖杀之(用杖刑) D.以及于此(比得上)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大 王 不 奉 行 国 命 恐 今 之 荣 位 非 大 王 所 保 独
42、不 见 淮 南 之 事 乎 3.结合选文,简要分析孔祯是个怎样的人。(3分) 一、 1.答案答案 D “以及于此”中“及”意为“达到”。 2.答案答案 大王不奉行国命/恐今之荣位非大王所保/独不见淮南之事乎 (画对1处得1分,2处得3分,画错1处扣1分。“恐今之荣位”后画断不扣分)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在梳理文意的基础上,结合常见的断句规律进行断句。本题的“大王 不奉行国命”的主语为“大王”,“恐今之荣位非大王所保”主语发生改变,且有“恐”字引出句子,所以 此处应断开。“独不见”一般用于句子开头,所以也应断开。 3.答案答案 (示例)敢于直谏:敢于多次向曹王直言进谏。执法严明:对
43、曹王身边欺凌百姓的人严惩不贷。 具有远见:预见曹王恃宠而骄的结局。(每点1分)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首先要通读全文,找出文中写与孔祯有关的事件,即“曹王明为刺 史,不循法度,祯每进谏”“明左右有侵暴下人者,祯捕而杖杀之”“明后果坐法”,然后根据事件分析人物 形象,最后按“性格+文中例子或语句”的格式答题。 参考译文参考译文 孔祯,唐高宗时任苏州长史。曹王李明为刺史,不遵照法令,孔祯常常进谏,李明说:“寡人是皇上的弟弟,难 道还怕丢失王位吗!”孔祯说:“恩宠不可倚仗。大王如果不奉行国家法令,恐怕今天的荣位,不是大王所 能保住的,(您)难道没看到汉代淮南王的事吗?”李明听后不高兴
44、。李明身边的人欺凌残害老百姓,孔祯逮 捕并用杖刑处死了他。李明后来果然因犯法,被贬谪到黔中,他对人说:“我惭愧没有听孔长史的话,以至 于有这样的下场!” 二、(2020广州,11,5分)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广府灰塑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 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 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 食,广不尝食。 (节选自史记 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 注 镞:箭头。二千石:
45、汉代官员的俸禄等级。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广亦竟射杀之 广之将兵 2.根据文段,简要概括李广是怎样的一个人。(3分) 二、 1.答案答案 终了、最后。带领、率领。 解析解析 解答此类题,可以结合上下文进行推测,也可联系课内文言文中这个词相类似的用法进行判断,例如 “竟”字可以联系河中石兽中“竟不可得”一句,可知是“终了、最后”的意思;“将”字可以联系 陈涉世家中“上使外将兵”一句,可知是“带领、率领”的意思。 2.答案答案 顽强、勇敢,射术精湛,能征善战,为官清廉,爱兵如子。 解析解析 分析人物形象是中考课外文言文板块的常见题型。要准确把握选文的人物形象,应注意以下几点: 通
46、读全文,理解大意。根据与人物有关的重点情节分析人物特点。从文中李广射杀老虎,与部下分赏 赐、共饮食,家无余财等情节,可以看出他顽强勇敢、爱兵如子、为官清廉的特点。抓住人物的细节描 写(外貌、动作、语言)分析人物特点。文中李广将石头作为老虎射之,箭头竟然没入坚硬的石头中,可见其力大 无穷、射术精湛。 参考译文参考译文 李广外出打猎,看见草中的石头,认为是虎就去射,箭头没入石中,近看原来是石头。于是又重射,最终不能 再射进石头里了。李广听说所在的郡有虎,他曾经自己去射。等到他在右北平射虎,虎跳起来抓伤他,李广 也终于把虎射死。李广为官清廉,得到赏赐就分给他的部下,饮食总与士兵在一起。李广一生到死,
47、做二千 石俸禄的官四十多年,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他也始终不谈及家产方面的事。李广带兵,缺粮断水的地方,见 到水,士兵还没有完全喝到水,李广不去靠近水;士兵还没有完全吃上饭,李广一口饭也不曾吃。 三、(2020深圳,79,9分)阅读下面礼记 学记二则,回答问题。 甲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 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乙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注于 学。”其此之谓乎! 注 典:常。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 (1)弗食,不知其旨也 (2)教然后知困 (3)人不学,不知道 (4)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弗学,不知其善也。 (2)玉不琢,不成器。 3.根据内容,完善表格。(3分) 核心观点(原文) 论述角度 甲文 教学相长 乙文 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三、 1.答案答案 (1)味美 (2)困惑 (3)道理 (4)称王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实词的理解能力。第(1)(2)题考查课内文言实词,第(3)(4)题考查课外文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