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 四川省乐山市 2016-2017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第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下,在社会及日常生活领域,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微营销等引领的 “ 微 ”风暴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发 “ 大 ” 变革,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与审美等的 “ 微 ” 转型正在悄然发生,并由此综合生成一种新型社会文化话语 “ 微文化 ” 。毫不夸张地说,人类社会正不可逆转地步入 “ 微时代 ” 。 微文化的迅速勃兴,与强大的云计算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等密切相关。这 些现代技术的有机融合与广泛应用,使得大
2、至宏观社会、小到微观个体都产生了诸多变化。单就审美文化层面而言,无论是社会整体的美学图景与审美风尚,还是民众个体的文艺观念与审美取向,较之以往都存在明显差异,一种强调资源共享、多元共生、生活与审美互融的新型审美文化逻辑正广泛渗透于微时代的社会文化生态之中,并不断生成和塑造着媒介技术力量占据主导、社会民众普遍参与的全新审美文化现实。 加拿大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主张, “ 一切媒介均是人的感觉的延伸 ” ,每一次媒介技术进步皆意味着人类认知世界、改造世界的方式与能力的巨大提升。 “ 微时 代 ” 的媒介技术革新与融合,同样改变和重塑着人们的审美感知方式,传统艺术审美活动的固有流程与常规秩序几乎被颠覆
3、一新,德国美学家本雅明所崇尚的 “ 灵韵 ” 艺术的原真性与神圣性亦消失殆尽,艺术审美的世俗化与民主化程度愈来愈高。可以说,自马塞尔 杜尚的现成品艺术以来,被逐渐缝合的艺术与生活在微时代实现了进一步的融合互渗。这不仅表现在艺术的鉴赏只需通过手指在智能手机上的简单点击或滑动即可实现,艺术接受的场所不再局限于美术馆、博物馆、剧院或影院等传统艺术空间而扩大至移动网络信号覆盖的所有区域;更重要的是,艺术创造不再为少数 精英们独享,数字媒介技术带来的专业门槛和诸种成本的降低,使越来越多的人实现了由单纯的艺术接受者向艺术创作者的身份转变,成为了真正意义上 “ 审美的人 ” 。 随着互联网及智能手机、平板电
4、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对相关艺术知识的了解、基本艺术创作技法的学习、与艺术家的沟通交流等正变得越来越简便易行,这些都为人们进行艺术创作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越来越多的人直接使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进行摄影、录像乃至绘画,并借助相关应用软件对图片、视频等素材进行编辑处理,然后迅速上传至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平台,与广大网友分享互动。当下颇为流 行的微电影、微小说、微话剧等艺术形- 2 - 式,便主要来自于这些带有明显草根性与自主性的即兴创作。显然,这类与微时代相伴而生的新型艺术形式,既是基于传统艺术形态衍生而出的,又较之传统艺术形态有着迥然不同的创作表征与美学特质,人们对其的审美接受也自然表现出 “ 微
5、时代 ” 特有的风格印记。 (摘自李雷微时代语境下的全民艺术审美,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微时代语境下的全民艺术审美文化是一种资源共享、多元共生、生活与审美互融,媒介技术力量占据主导、社会民众普遍参与的全新审美文化 。 B. 艺术接受的场所不再是美术馆、博物馆、剧院或影院等传统艺术空间,而是扩大至移动网络信号覆盖的所有区域。 C. 数字媒介技术带来的专业门槛和诸种成本的降低,使越来越多的人实现了由单纯的艺术接受者向艺术创作者的身份转变,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 “ 审美的人 ” 。 D. 微电影、微小说、微话剧等艺术形式,较之传统艺术形态有着迥然不同的创作
6、表征和美学特质,人们对其的审美接受也自然表现出 “ 微时代 ” 特有的风格印记。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微博、微信等引领的 “ 微 ” 风暴引发社会的方方 面面发生 “ 大 ” 的变革,综合生成 “ 微文化 ” ,人类社会步入 “ 微时代 ” 。 B. 强大的云计算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促使微文化的迅速勃兴,这些现代技术使得大至宏观社会、小到微观个体都产生了诸多变化。 C. “ 微时代 ” 的媒介技术革新与融合,不仅改变和重塑着人们的审美感知方式,而且几乎颠覆了传统审美活动的固有流程与常规秩序。 D. 艺术与生活在微时代实现了进一步的融合与互渗,
7、例如人们只需要通过手指在智能手机上的简单点击或滑动即可实现艺术的鉴赏。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当今的微时代,人们对相关艺术知识的了解、基本艺术创作技法的学习、与艺术家的沟通交流等正变得越来越简便易行。 B. 越来越多的人将自己使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创作的作品上传至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平台,与广大网友分享互动。 C. 微电影、微小说、微话剧等艺术形式在当下颇为流行,它们都明显带有草根性与自主性的即兴创作。 - 3 - D. 微小说、微电影等与微时代相伴而生的新型艺术形式,它们是传统艺术形态衍生而出的,但有着与传统艺术形态迥然不同的创作表征与美学特质。 【
8、答案】 1. B 2. B 3. C 【解 析】 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此题选项 B 把原文中的 “ 不再局限于 ” 变为 “ 不再是 ” ,曲解文意。 2. 试题分析:原文是说 “ 这些现代技术的有机融合与广泛应用,使得大至宏观社会、小到微观个体都产生了诸多变化 ” 。 3. 试题分析:此项扩大范围。原文说 “ 主要来自于这些带有明显草根 性与自主性的即兴创作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你的属相变成风 王玉清 一
9、帆、阿竹很小就寄养在外公家。乡下一座显得破旧的瓦板房,像一只突兀的喜鹊窝守在高高的台阶上。外公像只羽毛蓬乱的灰喜鹊,她俩还只是嫩雏。 瓦板房前,是一条通村公路,外公每天要去扫路。每天天刚亮,瓦板房的木板门咔嗒一声响,一帆就跳下床,摇醒妹妹阿竹,一起飞快地穿衣洗漱吃早饭。一帆和阿竹跟着外公走到大路上,一个扛笤帚,一个拎垃圾袋。 路被风扫过了,这一天干活,一帆和阿竹挺轻松。阿竹说: “ 人要是变成风就好了,一会儿就将路扫完了。 ” 一帆说: “ 外公,你扫累了,就变成风吧,呼啦一下子,就把路扫完了。 ” 外公有些 不自在地笑了。 整个村子的屋顶上,只剩外公家,还有烟囱。外公在每年收割季节过后,将别
10、人丢弃的麦秸秆、稻草,翻晒干爽,捆扎成草个子,沿路摆放欣赏一番,就像将军观阵,而后才与一帆、阿竹一起,一路逶迤地搬运草捆至后院,用作燃料。 外公就这脾气,喜欢自己的劳动果实。粮食果蔬,无论田地里种的,园圃里产的,还是树上结的,外公都喜欢拿将出来,显摆显摆。春天的大白萝卜,在场坪上铺个满地;夏天的- 4 - 冬瓜、南瓜,在堂屋里的大桌子底下,一层层高摞着;金秋时节的屋檐下,则挂满了酒红的辣椒、金黄的玉米;到了寒冷的隆冬,厢屋里满堆红红的山 芋、沾泥的茨菇。一年四季,外公家里充满粮食的气息、柴草的气息。 每晚,外公坐在灶膛口,用火叉拨火;一帆和阿竹,站在旁边,递柴送草。暖暖的火光中,外公给她们讲起
11、了十二生肖:山野里,虎跑蛇游、鼠兔跳跃;平原上,老牛耕田、马儿奔腾;家园中,鸡鸣犬吠、猪哼羊叫 ? 下午,阳光和煦。外公照例在家搞结算。一把老旧的大算盘,上面荸荠紫的漆,早已褪去大半,珠子的穿孔两边磨得水光圆亮。外公怎么会有算不完的账目?养路工的报酬,公路站一个季度结算一次;每天的饭菜,米是自家碾的,菜蔬是园圃里出的 ? 这种呆账,外公从来不算。外公算 的,是一本活账。比如今年的年成预估多少,实际收成多少;养一头肥猪开支要多少,出圈收入又是多少;村里今年农田又被征用了多少,粮食产量又少了多少 ? 外公太爱惜这块土地了,尽管现今它正被鲸吞蚕食。 插秧时节,谁也无法阻止外公,耕田耙地,上水撒粪,拔
12、秧栽秧。再加上扫路,一个老头子做双份的活儿,外公整天忙得连吃饭睡觉的时间都没有了。 一帆与阿竹不可能发现,外公其实就要油尽灯枯了。 这一天,外公巡视秧田水,一帆和阿竹跟在他身后欢快地四处蹿溜。 “ 真像两只小青蛙。 ”外公自言自语。 她俩就回嘴说: “ 外公外公,癞蛤蟆!外公外 公,癞蛤蟆! ” 外公一点也不生气。 外公在小河畔的石码头上,坐下了。外公又不由自主地敲打起右腿来。 “ 外公疼吗?外公疼吗? ” 两个外孙女怜惜地看着外公。夕阳西下,外公陶醉地倚靠在石头旁,目光渐渐迷幻起来 ? 人们循着哭喊声找来时,发现外公因为休克,倒在河边,粘了半身水青苔。 外公躺在医院里,姐妹俩前来探望。外公伸
13、出干瘦的手,紧紧握住她们。泪水顺着她俩的脸颊往下淌。外公微笑着,一会儿小田鼠乖乖、一会儿小兔子乖乖地叫,硬是让两个外孙女破涕为笑。 一帆属相是老鼠,外公掐算过了,田内之鼠,五行属涧下水;阿竹属兔,是山林 之兔,五行属城头土。外公说过,属相像一个人看不见的巨大气囊,里面装着自个的脾气、爱好、经历,还装着各种花香、草味和泥土的气息,它是一个人随身携带的古老的身份证件。 外公的嗓音低弱下来。外公的属相是马,五行属杨柳木。外公喃喃地说,活了这一辈子,外公累了,不要属马了。外公的属相,就要变成风了,轻轻飘荡的杨柳风 ? - 5 - 一帆曾问外公: “ 十二生肖之中,为什么没有天上飞鸟,没有水中游鱼? ” 记得外公这样回答 虽然说龙蛇本事大,有时会到天空或水里,去度度假,可十二生肖,都关注大地,喜爱大地,不避大地上的祸福苦乐。就像在土 地上劳作的人们。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4. 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 “ 外形像只羽毛蓬乱的灰喜鹊,她俩还只是嫩雏 ” ,此句用形象的比喻表明外公的博大胸怀和两个小外孙女的寄养身份。 B. “ 整个村子的屋顶上,只剩外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