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016-2017 第二学期高二语文( 7 月) 期末终结性检测试卷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分第 卷基础题和第 卷提高题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2. 试卷书写要求规范工整,卷面整洁清楚,如不符合要求,酌情减 3-5 分,并计入总分。 第 卷 基础题(共 36 分) 一、基础知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掮( qin)客 装订( dng) 掉( dio)书袋 呶( no)呶不休 B. 肖( xio)像 眩晕( yn) 通缉( j)令 汗流浃( ji)背 C. 斡( w)旋 烘焙( pi) 脊( j)梁骨 量( ling)
2、体裁衣 D. 轻佻( tio) 商埠( f) 马蜂( fng)窝 长嘘( x)短叹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 B 通缉 j 令; C 烘焙 bi; D 商埠 b,长吁短叹。 2. 一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传统文化中的各个成分,在其发生的时候,是应运而生的,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及至_,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 _,化为明日黄花。也有的播迁他邦,重 振雄风;也有的 _,未老而先亡。但是,不管它们内容的深浅,作用的大小,时间的久暂,空间的广狭,只要它们存在过,便都是传统文化。 A. 物换星移 固执己见 白驹过隙 B. 物换星移 抱残守缺 昙花一现
3、 C. 时过境迁 固执己见 白驹过隙 D. 时过境迁 抱残守缺 昙花一现 【答案】 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此题大体内容是传统文化的存在及意义。根据上下文联系, “ 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 ” 通过关键词 “ 与时俱进 ” ,也能判断第一个空缺用 “ 时 过境迁 ” 较好; “ 时过境迁 ” 意思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发生变化。故可以排除 AB; “ 化为明日黄花 ” 容易让人联想到凋零、枯萎过时了。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而 “ 抱残守缺 ” 却有守着残缺的东西不2 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接受新事物的意思。所以,联系上下文,
4、第二处空缺用 “ 抱守残缺 ”较好。这样就可以排除 C,选 D。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技巧点拨】成语的错误类型主要有内涵不明,感情色彩失当、对象错类和不合语法,考核的重点是望文生义、对象错配和褒贬失当,这就 要求在平时的成语积累中找到成语的关键,记忆含义的同时还要记忆用法,如词义的褒贬、适用的对象、语法功能,在答题时首先明确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然后分析成语的内涵,看是否恰当。总之不但要加强成语的意思的积累,还要注意用法的积累。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睡觉时将枕头垫在头颈部下面,其作用是使颈部皮肤、肌肉、韧带等组织在睡觉时与整个人
5、体一起放松与休息。 B. “ 天宫一号 ” 载人航天飞行计划,是今年我国最具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重大科研,是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伟大壮举。 C. 市政府决定 配合京津翼一体化方向,重点抓好地铁建设,危旧房改造,污水处理等工程工作,加快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的进程。 D. 高等院校抓不抓在校学生理想教育的问题,是关系着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答案】 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 B 项,成分残缺,在 “ 重大科研 ” 后加上 “ 项目 ” 。 C 项,改为
6、“( 通过 )重点抓好地铁建设 ,危旧房改造 ,污水处理等工程工作(的进行) ” ; D 项, “ 二 ” 对 “ 一 ” ,去掉句中 “ 不抓 ” 。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技巧点拨】考生在解答此类题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第一,语感检查法。辨析病句,可以依靠预估,一般说来,按习惯的说法觉得别扭的地方,常常是有语病的地方,病句类型中的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语义重复、句式杂糅都可用此法。比如 B 项,成分残缺,在“ 重大科研 ” 后加上 “ 项目 ” 。第二,主干枝叶法,按照先找句子主干,再看句子枝叶的步骤来确定病句,搭配不当、成分残缺都可以用此法。比如 C
7、 项,改为 “( 通过 )重点抓好地铁建设 ,危旧房改造 ,污水处理等工程工作(的进行) ” 。第三,类 比检查法,就是仿造一个结构类似的句子同原句作比较,如果仿写句子有问题则说明原句不正确。第四逻辑分析法,就3 是从事理上分析句子,看概念的使用判断、推理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前后语句是否呼应等。比如 D 项, “ 二 ” 对 “ 一 ” ,去掉句中 “ 不抓 ” 。第五,寻找标志法,就是抓住病句中一些明显的语音标志。 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代学校的名称有 “ 校 ”“ 庠 ”“ 序 ” 等。办学的形式先秦有 “ 国学 ” 和 “ 乡学
8、 ” 之分,后代还有 “ 太学 ”“ 国子监 ”“ 书院 ”“ 私塾 ” 等。 B. “ 冠礼 ” 是指古代 男子成年时(十六岁)加冠的礼节;再拜指先后拜两次,表示礼节之隆重。旧时书信书信末尾也常用 “ 再拜 ” ,以表示敬意。 C. 古诗文中常说的 “ 岁寒三友 ” 指的是松、竹、梅, “ 花中四君子 ” 指的是梅、兰、竹、菊。 D. 古代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汉代命名的夜半、鸡鸣、平明、日入、黄昏、人定等时辰名称表示了时间从早到晚的推进。 【答案】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回答此类题目,必须多了解古代文化常识,多积累,区分文学常
9、识的概念,仔细察看题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 B 项, “ 冠礼 ”是指古代男子成年时( 20 岁)加冠的礼节,而不是十六岁。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名师点睛】识记文学常识有妙招 : 1穿针引线法。零散的文学常识就像是没有穿好的一大把针,只要有一根线将它们贯串起来,这些文学常识就显得非常系统了,这根线可以是时间、空间、风格、内容等等。例如记忆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以内容为线索,用这条线串起各个朝代文学现象这些针,请看下面:韵文类:诗经 楚辞 乐府民歌 唐诗 宋词 元曲。 散文类:尚书 先秦散文 六朝陶渊明散文 唐宋八大家 明初诗文 三大家(宋濂、刘基、高启) 明中叶唐宋派
10、(归有光) 明末公安派(三袁) 清代桐城派(姚鼐、方苞、刘大櫆)。 2联想法。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比如记忆屈原时,由屈原想到他的作品离骚,又因离骚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想到西方浪漫主义三大家:雪莱、雨果、拜伦。这样举一而反三触一而发十,能较系统地记住许多知识。经常这样记忆,也有利于联想能力的提高。 3积少成多法。文学常识内容多,涉及面广,短时间内是没有办法全部记下来,因此要长期坚持。如本题中,可由 “ 冠礼 ” 联想到 “ 弱冠 ”一词,男子二 十曰 “ 弱冠 ” ,再由男子 “ 弱冠 ” 想到女子 “ 及笄 ” 称 女子 满 15 岁为 及笄 。4 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
11、龄,如 “ 年已 及笄 ” ,再想到人的从小到大不同年龄的称谓。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阅读微信 谨防病态 过去总说我们的阅读量低,其实,那要看阅读什么,读书的数量确实不高,可读微信的时间和数量,恐怕在世界上都数一数二。 不妨看看四周,无时无刻不在那里看微信,可以说是任何地方的风景。开会、上课、听讲,凡是低着头的,十有八九是在读微信;上班时间看微信,已经成了常态行为,更何况微信与工作有关的也不在少数;坐公交、乘火车 ,等在候 车室、候机室、候诊室里,盯着微信的恐怕占大多数,幸亏飞机上不许开手机,否则,读微信的比例大概接近百分之百。从前纸质媒体独占天下时,蹲厕所看报是一景,今天,上厕所不看
12、微信的还剩下多少? 微信的诞生,当然是好事,让阅读大大提速,看什么都变得无比便捷,可这种如潮水一般涌来的微信量也很容易令人沉迷。 须臾离不开微信,一刻不盯着微信就有如失魂落魄,这已经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态;一家几口各看各的微信,还互转互动,这已经是当今家庭生活的普遍景致。姑且不说在看微信中度过的生活究竟是好是赖,仅是把阅读都耗费在微信里,就会让原本已 经少得可怜的读书时间更无一席之地。 书痴,古往今来向来都是少数,但微信痴如今正与日俱增。阅读微信一旦成瘾,茶饭无心、睡眠不足、耽误了正事,恐怕就是病态了,不仅无益于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带来诸多副作用。因为这种病态阅读常常是排他的、痴迷的、偏听偏信的,即
13、便谬误就在眼前,也浑然不觉。 尽管读微信也是阅读,好微信就是好文章,好的微信公众号就是一张好报纸、一本好刊物,甚至是一部便携式的好书,可是,阅读那些转来发去的微信时你也会发现,这毕竟有别于书籍、报刊。 个人间转发的微信大多是单向的,很少能看到相左的意见,即使有, 往往也难得再次转发到同一个人的手里。这还不如阅读报刊,起码不同的说法、争论的意见都可以相继呈现;更不如网页,不但有不同的声音,而且还有纠错的跟帖及时出现。前些时候,一则大学生只因掏了家门口的鸟窝而被判重刑的消息,除在报纸、网络上竞相传播外,在微信里更是频频转发,可当真相披露出来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都有报道,唯独相关真相的微信却在转发中不见了踪影,于是,就给只专注于微信传播的人留下了极为片面的印象。 “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 ,在微信群遍布的今天,可谓特别恰当的形容。不少微信群正5 日益走向近亲繁殖,在相同认知 、经历、层次、职业的人组成的各类微信群里,传播的微信都在相同水平上徘徊,所以,沉浸、徜徉在这样的微信群中,很难受到启迪和提升,大家需要的只是纵情宣泄和盲目点赞,以致很多错误百出的微信可以反复疯转。有的微信传递的消息说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