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宣威五中 2018 年春季学期期末检测试卷高二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 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9 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中国人为何自称汉人 中国人中绝大多数的族群都认同自己是汉人 ,汉人的名称从汉朝而来 ,因此汉朝对中国的意义便不只是一个政治上的朝代 ,而是将各种不同来源、背景的中国人融铸成一个大家共有的身份认同。为什么别的朝代不能做到这一点 ,以至于两千多年来中国人还一直称自己为汉人 ? 这在于 ,汉人不是一个族群的意义 ,而是一种文化群的意义 ,汉人和欧洲族群的概念是相当不一样的 ,犹太人、日 耳曼人、拉丁人等都以族群、种族、血统来界定 ,
2、而汉人却是以文化来定义的 ,所以才能一直维持到今天。 从刘邦到吕后再到文景二代 ,最初的动荡不安尚未融铸成一个具体的朝代。直到汉武帝时期 ,才显现汉朝之所以为汉朝的特点。 首先是政权的整合。政权从一个武装集团共有逐渐转变成各地人才都可以加入 ,汉初 ,丞相只有功臣可担任 ,非侯不能担任丞相 ,非军功不能封候 ,因此只有功臣的子嗣才能封侯。后来转变成公孙弘可以布衣封侯 ,文人也可以封侯做宰相。 汉朝的察举制度使全国的人才进用到中央 ,也使全国人才分散到各地担任统治工作。每个郡都有一定 的配额 ,每个地区的人皆可加入国家的统治集团。察举制度的建立 ,打下了政治统治集团的基础。这个制度开启了中国科举
3、制度几千年的传统 ,使汉朝从封闭的功臣集团统治转变为全国各地的精英共同统治的局面。 其次是经济网络的整合。在战国时代 ,中国已经具有相当程度的城市化 ,商业活动非常活跃 ,各地有各地的货币 ,加之各地有各地的物产、风俗习惯 ,所以各地的市场也没有真正被整合为一个市场 ,产品在城市生产。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生产单位 ,手工业在街坊里进行 ,不在农村 ,自己销、自己运 ,并没有被整合为共同的市场。 汉武帝时代 ,因连年对外战争 ,须 征收大量税收 ,以维持公共工程及防御的需要。为防止逃漏税 ,汉朝采取了最严酷的征收办法 ,密告逃税者可得到没收财产中相当大的一部分 ,因此全国告密成风。这就破坏了工商业
4、机制 ,故生产事业只好转入农村。 在农村生产须有集散功能 ,因为农村工业产量不大 ,物品集散的机制可以形成全国性的2 经济网络。从汉武帝时代开始 ,织成了全国经济交换网 ,这使得中国经济被整合为一 ,直到 19世纪 40 年代海运通行以前 ,中国的经济网络是国家得以统一的重要因素。 再次是文化方面的整合。通过察举制度 ,各地精英都汇集到中央 ,而中央又有学校。在汉成帝时 ,博士弟 子约有 3 万人。在中国统一尚未完成时 ,有些学者已经在做文化上的整合 ,如吕不韦编吕氏春秋 ,淮南王刘安编淮南子 ,董仲舒编春秋繁露 ,司马迁作整体历史的构建工作 ? 这些成果共同构成了跨时代、跨地域的文化大格局。
5、 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三个层面兼括并至、无所不包的大系统才使得汉朝文化能够兼容并蓄 ,各地不同的人群愿意留在这个大系统中 ,也使得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以汉人自居。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中国人认同自己是汉人 ,早在汉朝时 ,便将各种不同来源、不同背景的中国人融铸成了一个大家共有的身份认同。 B. “ 汉人 ” 的身份之所以被认同并能一直维持到今天 ,是因为汉人不是一个族群的意义 ,而是一种文化群的意义。 C. 跨时代、跨地域的文化大格局的构成得益于中国统一尚未完成时 ,像吕不韦、刘安、董仲舒、司马迁这些学者的不懈努力。 D. 汉朝文化海纳百川 ,兼容并蓄
6、。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三个层面兼括并至 ,同时也获得了几千年中国人的认同。 2. 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汉人不是一个族群的意义 ,它不同于犹太人、日耳曼人等以族群、种族、血统来界定的民族。它是以文化来定 义的 ,所以能一直维持到今天。 B. 汉朝的科举制度使汉朝从封闭的功臣集团统治转变为全国各地的精英共同统治的局面 ,从而开启了中国科举制度几千年的传统。 C. 汉武帝时代中国经济被整合为一 ,从而形成全国经济网络 ,直到 19 世纪 40 年代海运通行以前 ,这种经济网络是国家得以统一的重要因素。 D. 在汉代 ,跨时代、跨地域的文化大格局已经形成 ,各地
7、精英都云集到中央 ,在汉成帝时 ,博士弟子约有 3 万人。 3. 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汉人的名称源于汉朝 ,从刘邦到文景二代还没有呈现汉朝的特点 ,直到汉武 帝时期 ,才使最初的动荡不安融铸成一个具体的朝代。 B. 汉朝的察举制度为政治统治集团奠定了基础 ,进而使全国的人才进用到中央 ,也使全国人3 才分散到各地担任统治工作。 C. 汉朝采取了最严酷的征税办法 ,由于密告逃税者可得到相当丰厚的赏金 ,所以全国告密成风 ,破坏了工商业机制。 D. 汉朝时严酷的税收政策 ,破坏了城市的工商业机制 ,逼迫民间的生产事业转入农村 ,农村生产的集散功能形成全国性的经济网
8、络。 【答案】 1. A 2. B 3. B 【解析】 【 1 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 “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 ” ,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 项, “ 中国人认同自己是汉人 ” 错,说法绝对化,文章第一段说的应为 “ 中国人中绝大多数的族群都认同自己是汉人 ” ,选项忽略了 “ 绝大多数 ” 这一限制。 【 2 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 “ 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 ,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
9、化、变未然为已然。 B 项, “ 汉朝的科举制度 ” 错 ,选项偷换概念,从文中来看,第五段说的 是 “ 汉朝的察举制度使 ? 这个制度开启了中国科举制度几千年的传统 ,使汉朝从封闭的功臣集团统治转变为全国各地的精英共同统治的局面 ” ,可见应为 “ 汉朝的察举制度 ” 。 【 3 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 “ 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
10、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B 项,“ 进而 ” 关系错,从 文中来看,应为 “ 全国的人才进用到中央 ,也使全国人才分散到各地担任统治工作 ,为政治统治集团奠定了基础 ” 。 【点睛】 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 “ 比对法 ” 。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 删 ”( 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 )、 “ 漏 ”( 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 )、 “ 改 ”( 改换词语,曲解文意 )、 “ 凑
11、”( 胡乱拼凑、东拉西扯、4 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 )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 (如 “ 它 ”“ 其 ” 等 ),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 (如“ 都 ”“ 所有 ”“ 人人 ” 等 ),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 (如 “ 或许 ”“ 大概 ”“ 必定 ”“ 可能 ”“ 似乎 ”“ 已经 ”“ 将来 ” 等 ),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 (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 ),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
12、思,是否合理。比对 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 (包括句子 ),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 (重点抓关联词 ),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 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
13、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 (结论 )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 (既然是推断想象, “ 这个结论 ” 文中往往没有提供 )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扶贫往事 侯德云 下乡,一行四人,坐在吉普车里。吉普车是老朱的。老朱当过多年乡镇领导,年前才调入瓦城。 路过一个叫八里的村子,这个 村子以种桃出名。春天的时候,村子还张罗过一场 “ 桃花节 ” ,可以想见,桃树的种植规模有多大。现在是夏天,正是收桃季节
14、。人、桃、车挤在公路两边,道路一下子窄了很多。 四个人的话题里自然而然就有了桃。说桃的价格、桃的味道,说桃的其他种种。 吉普车拧拧巴巴终于离开了八里村,这时话题已经转到樱桃上。 不管是说桃还是说樱桃,老朱都是主讲。后来才知道,老朱是内行,农大毕业生。 老朱不光说桃说樱桃,还说了些扶贫往事。 5 老朱说,他在三台乡当农业助理那会儿,搞扶贫,动员农民栽樱桃。乡干部一拨拨挨村动员,大会小会,可村民一个个都木 着脸,袖着手,似听非听。白给的樱桃树苗没人要。乡长气得拍桌子,说: “ 他们不栽,我们栽!把树苗栽到老百姓的地里去,非逼着他们富起来不可! ” 车内一阵哄笑。 我说: “ 真去栽啊? ” 老朱说: “ 可不是!那个春天,我们天天栽树,灰头土脸的。 ” 我在心里感慨,没想到乡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