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017-2018 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影响中国的三重文化 春秋时期,面对 “ 礼崩乐坏 ” 的混乱局面,各诸侯国被浓重的危机感所笼罩,各自都想方设法解除内忧外患,获得竞争优势。那些执政卿大夫们也提出各种思想主张,其中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主要有三家:鲁国孔子的儒家思想、齐国管仲的法家思想和楚国老子的道家思想。 春秋时期的主导文化是一种政治文化,其基本框架继承了殷商西周的礼乐文化。 “ 礼易僵化,乐以辅之 ” ,目标是把行礼者带入 审美境界。对这种政治文化继承最全面和最深入的是孔子。西
2、周时 “ 礼不下庶人 ” ,孔子扩大了礼的范围,主张对所有人都 “ 齐之以礼 ” 。礼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为了维护井然的社会秩序。孔子不仅仅把礼理解为一种礼仪,而且更看中礼仪背后的道德之心。有了伦理感和道德心,礼才真正获得了依托。于是,孔子又为礼找到了人性根据,那就是仁。 “ 仁者,爱人 ” ,这种爱起于 “ 亲亲 ” 之爱,推而广之,终于 “ 泛爱众 ” ,实际上就是 “ 仁政 ” 。从文化渊源上看,孔子思想核心似乎是礼,因为 “ 仁 ” 是后续的,是补充的,是为了让礼深深扎根于人性深处,以充分证明它的合法性 。而正是由于“ 仁 ” 的出现,以及 “ 仁 ” 所具有的某种挣脱外界束缚的独立性,
3、使得孔子所倡导的政治文化带上了鲜明的理想化色彩。 真正更具实用主义色彩的政治文化是齐国名相管仲创造的。管仲的思想比较复杂:他讲究德的重要性,认为 “ 礼义廉耻 ” 为国之四维;他有民本思想,认为 “ 政之所行,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 ;他讲究礼,在用人上尊贤授德、察能授官,这是类似于仁政的一面。但是,他还显露了强势的一面,执 “ 法 ” 的严厉。管仲是礼法并举,德法并用。他打破血缘亲情对执法的困扰,讲究律法面前无分贵贱。对管仲来说,仁政不过是增强实力的 手段,真正要做的是把齐国的王权延伸到国外,实现 “ 霸道 ” 。 另外的执政卿大夫则看到了争权谋利、勾心斗角背后的虚无,从而采取了逃
4、避策略,这个人就是老子。在老子看来,文明推进的每一步都是因为社会的退步, “ 故失 道 而后 德 ,失 德 而后 仁 ,失 仁 而后 义 ,失 义 而后 礼 。 ” 所有的政治策略都会导致社会危害。因此,他希望 “ 无为而治 ” ,绝圣弃智,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无知无欲,才能获得幸福。儒家、法家尽管文化走向不同,但是其核心部分都属于一种政治文2 化,目标是安抚民众,改造社会,稳固统治,伸张王权;而以老子为 鼻祖的道家文化,作为政治文化的对立面出现。它把人们的目光由现实世界引向对个体生命的自觉和感悟,而对龌龊功利的政治文化深恶痛绝,从而走到儒法的反面。而恰好在这一面,道家走向对肉身的感悟,强调了
5、对精神自由的思考,把文化的视野收束到了个体那里,追求一种柔弱、安静、素朴、自然的生命状态。 至此,春秋时期的主要文化流派都已生成。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那里,发展出了 “ 王道 ” ;在以管仲为代表的法家那里,膨胀为 “ 霸道 ” ;而在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那里退化为“ 无为而治 ” 。这三个文化流派构成双重对立结构,中国传统文化就在这多重缠绕的 张力结构中彼此制约,相克相生,不断生成和释放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活力,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 1. 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出现浓重的危机感,这种危机感和 “ 礼崩乐坏 ” 有直接关系,社会
6、危机催生了诸多思想家及思想流派。 B. 春秋时期社会动荡,各种思想主张纷纷提出,孔子、管仲、老子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主张,对后世产生比较深远的影响。 C. 儒、法、道三家思想均是为了使诸侯国解除内忧外患,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儒道文化带有鲜明的理想化色彩是由于 “ 礼 ” 的出现 。 D. 儒家文化属于政治文化,其基本框架是 “ 礼乐文化 ” ,核心似乎是 “ 礼 ” 。西周时 “ 礼 ”是上层人士的特权,孔子扩大了礼的范围。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 仁 ” 及 “ 仁 ” 的独立性使儒家文化带有鲜明的理想化色彩,在 “ 礼 ” 和 “ 仁 ” 中,“ 仁 ”
7、应该是核心, “ 礼 ” 是依据手段。 B. 孔子 “ 仁政 ” 思想的产生,其实是吸收并发展了殷周 “ 礼乐文化 ” ,以伦理感和道德心为依托,以 “ 仁 ” 为人性依据,把 “ 亲亲 ” 之爱扩大为 “ 泛爱众 ” 。 C. 管仲属法家的主要原因是,执法严厉,表现较为强势,强调在法律面前 人人平等,最终目的是延伸王权实现 “ 霸道 ” 。 D. 道家在动荡的社会面前采取的是逃避策略,认为社会退步,文明才能发展; “ 无为而治 ”“ 绝圣弃智 ” 是逃避策略的典型表现。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儒法两家主张均体现了民本思想,两家核心部分都属于一种政治文
8、化,而道家走向了儒3 法对立面,关注的是生命的个体。 B. 儒家思想、法家思想、道家思想等,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多重性,正是这多重文化的互相制约、互相促进才让中华古老文化不断焕发出生命力。 C. 孔子的 “ 齐之以礼 ” ,管仲的 “ 礼义廉耻 为国之四维 ” ,是同一种政治文化,而老子强调对个体生命的自觉感悟,精神自由,走向政治文化的反面。 D. 老子看到了争权谋利、勾心斗角背后的虚无,痛恨龌龊功利的政治文化,采用逃避策略,因此道家思想是柔弱无力的,必将被历史淘汰。 ( 二 )文学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列小题题。 大地 毕飞宇 在村庄的四周,是大地。某种程度上说,村庄只是海上的一座孤岛
9、。我把大地比喻成海的平面是有依据的,在我的老家,唯一的地貌就是平原,那种广阔的、无垠的、平整的平原。这是横平竖直的平原,每一块土地都一样高,没有洼陷,没有隆起 的地方,没有石头。你的视线永远也没有阻隔,如果你看不到更远的地方了,那只能说,你的肉眼到了极限。这句话也可以这样说,你的每一次放眼都可以抵达极限。极限在哪里?在天上。天高,地迥;天圆,地方。 我想我很小就了解了什么是大。 大是迷人的,却折磨人 。这个大不是沙漠的大,也不是瀚海的大,沙漠和瀚海的大只不过是你需要跨过的距离。平原的大却不一样了,它是你劳作的对象。每一尺、每一寸都要经过你的手。 “ 在苍茫的大地上 ” 每一棵麦苗都是手播的 每
10、一棵麦苗都是手割的 每一棵水稻都是手插的 每一棵水稻都是手割的。这是何等 的艰辛,何等的艰辛。有些事情你可以干一辈子,但不能想,一想就会胆怯,甚至于不寒而栗。 有一年的大年初一,下午,家里就剩下了我和我的父亲。我们在喝茶、吸烟、闲聊,其乐融融。我的父亲突然问我,如果把 “ 现在的你 ” 送回到 “ 那个时代 ” ,让你在村子里做农民,你会怎么办?我想了很长时间,最后说: “ 我想我会死在我的壮年。 ” 父亲不再说话,整整一个下午,他不再说话。我说的是我的真实感受,但是,我冒失了,我忘记了说话的对象是父亲。我经常犯这样的错。父亲是 “ 那个时代 ” 活下来的人,我的回答无疑戳到了他的疼处。我还是
11、要说,父亲 “ 活下 来 ” 了,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壮举。他老人家经常做噩梦,他在梦里大声地呼叫。我能做的事情就是把他老人家叫醒,赶紧的。我相信,每一次醒来他4 都如释重负。他老人家一定很享受大梦初醒的轻松和快慰。 庄稼人在艰辛地劳作,他们的劳作不停地改变大地上的色彩。最为壮观的一种颜色是鹅黄 那是新秧苗的颜色。我为什么要说新秧苗的鹅黄是 “ 最壮观 ” 的呢?这是由秧苗的“ 性质 ” 决定的。秧苗和任何一种庄稼都不一样,它要经过你的手, “ 一棵一棵 ” 地、 “ 一棵一棵 ” 地、 “ 一棵一棵 ” 地插下去。在天空与大地之间,无边无垠的鹅黄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大地 上密密麻麻的,全是庄稼
12、人的指纹。鹅黄其实是明媚的,甚至是娇嫩的。因为辽阔,因为来自 “ 手工 ” ,它壮观了。 我想告诉所有的画家,在我的老家,鹅黄实在是悲壮的 。 我估计庄稼人是不会像画家那样注重色彩的,但是,也未必。 “ 青黄不接 ” 这个词一定是农民创造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世界上最注重色彩的依然是庄稼人。一青一黄,一枯一荣,大地在缓慢地、急遽地做色彩的演变。庄稼人的悲欢骨子里就是两种颜色的疯狂轮转:青和黄。青黄是庄稼的颜色、庄稼的逻辑,说到底也是大地的颜色、大地的逻辑。是逻辑就不能出错,是逻辑就难免出错。在我伫 立在田埂上的时候,我哪里能懂这些?我的瞳孔里头永远都是汪洋:鹅黄的汪洋 淡绿的汪洋 翠绿的
13、汪洋 乌青的汪洋 青紫的汪洋 斑驳的汪洋 淡黄的汪洋 金光灿灿的汪洋。它们浩瀚,壮烈,同时也死气沉沉。我性格当中的孤独倾向也许就是在一片汪洋的岸边留下的,对一个孩子来说,对一个永无休止的旁观者来说,外部的浓烈必将变成内心的寂寥。 大地是色彩,也是声音。这声音很奇怪 你不能听,你一听它就没了,你不听它又来了。泥土在开裂,庄稼在抽穗,流水在浇灌,这些都是声音,像呢喃,像交头接耳,鬼鬼祟祟又坦坦荡荡,它们是 枕边的耳语。麦浪和水稻的汹涌则是另一种音调,无数的、细碎的摩擦,叶对叶,芒对芒,秆对秆。无数的、细碎的摩擦汇聚起来了,波谷在流淌,从天的这一头一直滚到天的那一头,是啸聚。声音真的不算大,但是,架不住它的厚实与不绝,它成巨响的尾音,不绝如缕。尾音是尾音之后的尾音,恢宏是恢宏中间的恢宏。 还有气味。作为乡下人,我喜欢乡下人莫言。他的鼻子是一个天才。我喜欢莫言所有的关于气味的描述,每一次看到莫言的气味描写,我就知道了,我的鼻子是空的,有两个洞,从我的书房一直闻到莫言的书房,从我的故乡一直闻到莫言的故乡。 福 楼拜在包法利夫人里说过: “ 大自然充满诗意的感染,往往靠作家给我们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