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让它们立起来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材分析让它们立起来是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科学课中的一课。本单元作为小学科学课程的起始单元,旨在引领学生走进科学世界,初步感知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本课以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能否立起来为主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操作,探究物体立起来的方法和条件。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后续科学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二、核心素养目标(一)科学观念认识到物体有不同的形状和结构,有些物体可以立起来,有些物体不容易立起来。了解物体立起来与物体的
2、重心、支撑面等因素有关。(二)科学思维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不同物体立起来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出多种让物体立起来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三)探究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尝试让各种物体立起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制定简单的探究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四)态度责任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勇于尝试的科学态度。让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之情。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探究让不同物体立起来的方法。理解物体立起来与重心、支撑面的关系。(二)教学难
3、点帮助学生认识物体的重心,并理解重心与物体立起来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总结出让物体立起来的一般规律。四、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物体的站立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物体为什么能立起来以及如何让物体立起来的方法缺乏深入的思考和探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好动、好玩,喜欢通过亲身体验来获取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五、教学建议教学方法要多样化,结合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不同学
4、习需求。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在教学过程中要多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特征和立起来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加强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探究、交流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选择学生熟悉的物体进行探究,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六、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各种形状的物体(如铅笔、橡皮、塑料片、积木、易拉罐、乒乓球等)、相关的教学课件、实验记录单、奖励小贴纸。学生准备:每人准备一些自己喜欢的小物体(如文具、玩具等)。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时间分配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一张图片,图片上有一个倒在桌子上
5、的铅笔和一个立在桌子上的铅笔,提问:“同学们,看这张图片,你们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2. 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提问:“那你们知道为什么这支铅笔能立起来,而那支铅笔却倒在桌子上吗?” 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让它们立起来。3 分钟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不同状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自然地导入新课。活动一:观察物体,发现问题1. 教师给每个小组发放一些不同形状的物体,如铅笔、橡皮、塑料片、积木、易拉罐、乒乓球等。2. 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物体的形状,然后尝试将它们立在桌子上,看看哪些物体容易立起来,哪些物体不容易立起来。3. 教师巡视各小组,
6、观察学生的活动情况,并适时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哪些物体容易立起来?哪些物体不容易立起来?为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物体能否立起来与物体的形状之间的关系。8 分钟让学生亲自观察和操作各种物体,初步感知物体立起来的难易程度与物体形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活动二:探究让物体立起来的方法1. 教师引导学生针对不容易立起来的物体,思考如何让它们立起来。例如:对于橡皮,可以将它平放在桌子上,然后用手指轻轻按压一端,使它倾斜,就可以立起来了;对于塑料片,可以将它对折或卷成筒状,增加它的稳定性,从而让它立起来。2. 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活动,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让不容易立起来的物体立起来。在探究过程中
7、,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断创新,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不要将物体弄掉到地上。3. 教师巡视各小组,观察学生的探究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对于学生的一些独特的方法和想法,教师要给予肯定和表扬,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创新。12 分钟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让物体立起来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同时,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交流与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活动三:讨论交流,总结规律1. 探究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各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分享自己小组让物体立起来的方法和经验。2.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方法能够让物体立起来?物体立起来与哪些因素有关?3. 通过讨论
8、和教师的引导,学生逐渐认识到物体立起来与物体的重心和支撑面有关。重心越低、支撑面越大,物体就越容易立起来。例如,将铅笔削尖一端朝下立起来比将铅笔平放立起来更容易,是因为削尖一端朝下时,铅笔的重心更低;将塑料片卷成筒状立起来比将塑料片平放在桌子上立起来更容易,是因为卷成筒状后,塑料片的支撑面变大了。10 分钟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对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和总结,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同时,帮助学生理解物体立起来的科学原理,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活动四:拓展应用,解决问题1. 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例如:“怎样让一个鸡蛋立起来?”“如何让一本书立在斜
9、坡上?”2.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实践,尝试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师巡视各小组,观察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过程,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3.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解释其中的科学原理。教师对学生的解决方案进行评价和总结,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创新,同时强调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10 分钟通过拓展应用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知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课堂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物体立起来与哪些因素有关,以及探究让物体立起来的方法和过程。2. 提问学生在本节课中有
10、哪些收获和体会,鼓励学生积极发言。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肯定学生在本节课中的积极参与和认真思考,同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保持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5 分钟通过课堂总结,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体会,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反思能力。八、板书设计让它们立起来物体立起来的因素:重心支撑面让物体立起来的方法:改变物体形状寻找合适的支撑点九、教学反思让它们立起来这节课是一年级科学课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让学生探究物体立起来的方法和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以学生为主体
1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和交流等活动,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成功之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物体入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例如,在导入新课时,通过展示铅笔立起来和倒下去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到学习情境中。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用自己带来的小物体进行实验,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教学方法多样化,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我综合运用了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和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体验。在探究让物体立起来的方法时,我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然后让学
12、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在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时,我巡视各小组,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情况和思维过程,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在学生汇报交流时,我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和完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不足之处:在时间把控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在探究活动环节,由于学生的兴趣较高,探究过程比较投入,导致时间有些紧张,后面的拓展应用环节没有充分展开,学生的讨论和实践时间不够充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合理
13、地安排教学时间,把握好教学节奏,确保每个教学环节都能顺利完成。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不够。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动手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在探究活动中,有些学生能够很快地找到让物体立起来的方法,而有些学生则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帮助。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科学学习中获得成长和进步。在教学评价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教师评价的方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了肯定和鼓励。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注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自评和互评,让学生在评价中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改进措施:加强时间管理,在教学设
14、计时更加精细地安排每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并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在探究活动前,明确告诉学生活动的时间限制,让学生有时间意识,提高探究活动的效率。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分层教学目标和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发展。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完善教学评价体系,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在评价内容上,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总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刻认识到在科学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改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科学教育。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