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章声现象 学业质量评价(时间:80分钟总分:80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24分)1.如图C-3-1所示,在做有关声现象的实验时,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会看到水花飞溅,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图C-3-1A.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B.说明声音能在水中传播C.估测声音传播的速度D.探究音叉发声音调高低的影响因素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B.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人唱歌时歌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D.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也能传播声音3.男中音放声歌唱,女高音小声伴唱。下列说法正确的
2、是()。A.男中音响度大、音调高B.男中音响度小、音调低C.女高音响度小、音调低D.女高音响度小、音调高4.(2023陕西咸阳二模)秦腔起源于古秦地陕西(今陕西、甘肃一带),其语调高亢激昂、语气硬朗结实,富有独特的民间气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秦腔”在空气中传播时高音的速度比低音的速度大B.“秦腔”中的高、低音都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C.“秦腔”中的高音的响度一定比低音的响度大D.高亢激昂的“秦腔”一定是乐音5.在教室里听不到老师讲课的回声,这是因为()。A.回声被学生挡住B.声音分散传出去,回声太小,听不见C.回声到达人耳与原声到达人耳相差的时间不到0.1 sD.根本就没有回声6.端午节
3、赛龙舟时,划龙舟的队员在鼓声指引下,整齐地划动船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鼓声不能通过水传播B.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C.鼓手敲鼓的力越大,鼓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D.鼓手通过鼓声指挥队员划桨,是利用鼓声传递能量7.近年来,全国各地掀起跳广场舞的热潮,广场舞有益身心健康,但也可能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为避免给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干扰,下列措施合理有效且说法正确的是()。A.调节音响的音量,使声音的音调不要太高B.居民关闭门窗,在人耳处减弱噪声C.在广场上安装噪声监测装置,以阻断噪声的传播D.广场舞者戴耳机听伴奏音乐8.(2024陕西西安期末)学习了声学知识后,小张同学在家利用锅盖、不锈钢盆、水桶
4、自制了一个架子鼓,并利用此鼓给同学们带来了精彩表演。下列有关声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加大敲击水桶的力度,可以使其音调变高B.打击架子鼓发出的乐曲,一定不会成为噪声C.不锈钢盆通过振动发声,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同学们的耳中D.现场同学能分辨出水桶和锅盖的声音,是由于它们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6分)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9.(2024陕西西安期末)地震时,倒塌房屋中的一些被困人员通过敲击物体使其发出声音,及时获救,这说明声音能传递(选填“信息”或“能量”)。地震时会伴有(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的产生。图C-3-2是某校进行地震逃生演练时的情景,地震警报声通过
5、传到同学们耳中。图C-3-210.往保温壶里灌开水时,能根据声音的变化判断水是否快灌满。灌水时听见的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刚开始灌水时,听到的声音比较沉闷沙哑;水快灌满时,听到的声音又比较清脆悦耳,刚开始灌水时发声的音调比水快灌满时发声的音调(选填“高”或“低”),同时也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选填“信息”或“能量”)。11.生活中我们常采取一些方法来控制噪声污染。例如:马路旁的房子的窗户采用双层玻璃,双层玻璃可以在上减弱噪声;禁止机动车鸣喇叭,是在减弱噪声;飞机旁的工作人员戴上耳罩,是在处减弱噪声。12.(2023陕西西安期末)将音叉三次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示波器呈现的波形如图C-
6、3-3甲、乙、丙所示,其中 两个波形图的音调相同; 两个波形图的响度相同(以上两空均选填“甲、乙”“乙、丙”或“甲、丙”)。甲、乙、丙三个波形图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相同。图C-3-313.(2023陕西西安阶段练习)超声测速仪向障碍物发射时间极短的脉冲超声波,根据接收到的反射信号时间关系可以测量物体的速度。如图C-3-4所示,测速仪向迎面匀速行驶的汽车发射两个脉冲波的时间间隔为5.5 s,发射第一个脉冲波后1.4 s收到反射信号,发射第二个脉冲波后0.4 s收到反射信号。则汽车接收第一次信号时,到测速仪的距离为m;汽车接收第二次信号时,到测速仪的距离为m;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的时
7、间间隔为s,汽车行驶的速度为m/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取340 m/s)图C-3-4三、实验与探究题(每题10分,共20分)14.(2023陕西汉中期末)如图C-3-5所示,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幅度;改变拨动钢尺的力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振动的快慢大致相同。图C-3-5(1)此实验用于探究声音的与之间的关系。(2)若要继续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实验时应保持不变,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发出声音的音调越,说明音调的高低与有关。(3)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
8、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度拨动钢尺,但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15.(2023陕西西安阶段练习)小明在学习吉他的过程中,发现琴弦发出声音音调的高低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琴弦的横截面积;琴弦的长度;琴弦的材料。于是他找到了几种规格不同的琴弦,借助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探究,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次数材料长度/m横截面积/mm2振动的频率/Hz1铜602.891 0882铜601.022 0883铜801.021 9184钢801.022 468(1)分析第次实验数据可验证猜想并得出结论:在琴弦的材料、长度一定时,琴弦的横截面积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选填“高”或“低”)。(2)分析第2、3
9、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在琴弦的材料、 一定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3)探究过程常采用下列主要步骤,这些探究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只填字母代号)。A.分析归纳得出结论B.设计和进行实验C.提出问题与猜想(4)上述实验探究过程中主要采用的物理方法是法。四、综合题(16分)16.(2023陕西西安期中)某舰发现距离舰艇1 020 m远的目标,舰艇发射火箭弹,发射后经过2 s击中目标,同时看到爆炸的火光。为了探测该海域海水的深度,舰艇人员将一束超声波垂直向海底发射,测出从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反射回的超声波所用的时间是6 s。(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取340 m/s,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取1 500
10、m/s,不计光的传播时间,假设舰艇在海面上静止不动)(1)火箭弹的飞行速度是多少?(2)火箭弹发射后多久舰艇人员能听到爆炸声?(3)该海域的海水深度是多少?参考答案第三章学业质量评价1.A2.C解析: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A错误;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B错误;人唱歌时歌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C正确;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D错误。3.D解析:男中音放声歌唱,发出声音的响度大,“中音”指的是发出声音的音调与“高音”相比低;女高音小声伴唱,发出声音的响度小,“高音”指的是发出声音的音调与“中音”相比高。4.B解析:“秦腔”在空气中传播时高音的
11、速度和低音的速度一样大,A错误;“秦腔”中的高、低音都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B正确;“秦腔”中的高音指的是声音音调高,低音指的是声音音调低,高音的响度不一定比低音的响度大,C错误;当高亢激昂的“秦腔”影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休息时便成为噪声,D错误。5.C解析:人耳区分原声和回声的条件是听到原声和听到回声的时间间隔在0.1 s以上。教室较小,此时间间隔小于0.1 s,所以人耳听不到回声,C正确。6.B解析:液体能够传声,所以鼓声可以通过水传播,A错误;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正确;敲鼓的力越大,鼓面的振幅越大,鼓声响度越大,C错误;通过鼓声指挥参赛队员,是利用鼓声传递信息,D错误。7.D解析:
12、调节音响的音量,能够改变声音的响度,不能改变声音的音调,A错误;居民关闭门窗,是在传播路径上减弱噪声,B错误;在广场上安装噪声监测装置,不能阻断噪声的传播,C错误。8.C解析:加大敲击水桶的力度,可以使其响度变大,A错误;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打击架子鼓发出的乐曲,如果影响到人们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也会成为噪声,B错误;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不锈钢盆通过振动发声,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同学们的耳中,C正确;现场同学能分辨出水桶和锅盖的声音,是由于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D错误。9.答案:信息次声波空气解析:被困人员通过敲击物体使其发出声音,告诉外界所在的位置,这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地震时会伴有次声
13、波的产生。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学生听到警报声,传声的介质是空气。10.答案:空气柱低信息解析:往保温壶里灌开水时,发出声音的物体是空气柱。刚开始灌水时,空气柱长,振动的频率低,音调低;水快灌满时,空气柱短,振动的频率高,音调高。根据声音的变化判断水是否快灌满,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11.答案:传播路径噪声的发源地人耳解析:控制噪声污染的方法有三种:在噪声的发源地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路径上减弱。12.答案:甲、乙甲、丙音色解析:从题中甲、乙、丙三幅图可以看出,甲和乙在相同时间内都有4个波谷(或4个波峰),因此振动频率相同,音调相同。甲和丙两个波形波峰到波谷的高度相同,即振幅是相同的,因此响
14、度相同。三幅图中波的形状相同,所以三个波形图的音色相同。13.答案:23868534解析: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信号与汽车相遇时,汽车到测速仪的距离为s1=v声t12=340 m/s1.4s2=238 m;测速仪第二次发出的信号与汽车相遇时,汽车到测速仪的距离为s2=v声t22=340 m/s0.4s2=68 m,则这段时间汽车行驶的路程为s=s1-s2=238 m-68 m=170 m,汽车行驶的这段时间为t=t-t12+t22=5.5 s-0.7 s+0.2 s=5 s,则汽车行驶的速度为v=st=170m5s=34 m/s。14.答案:(1)响度声源的振幅(2)拨动钢尺的力度慢低振动频率(3
15、) 振动频率低于20 Hz,人耳听不到该频率的声音解析:(1)响度指声音的响亮程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实验中将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幅度;改变拨动钢尺的力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振动的快慢大致相同,用来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幅之间的关系。(2)若要继续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要控制声源的振幅不变,即拨动钢尺的力度不变。实验发现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因此可以得到结论:音调的高低与振动频率有关,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振动越慢,音调越低。(3)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度
16、拨动钢尺,但它发出声音的频率低于20 Hz,属于次声波,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为2020 000 Hz,因此人听不到该频率的声音。15.答案:(1)1、2低(2) 横截面积越短(3)CBA(4)控制变量解析:(1)为了探究猜想,需要控制琴弦的材料、长度一定,只改变琴弦的横截面积,所以选择第1、2次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可知,琴弦的材料、长度一定,横截面积不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且横截面积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2)分析第2、3次实验数据,琴弦的材料、横截面积一定,长度不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且长度越短,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3)正确的探究过程应是提出问题与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
17、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得出结论。因此探究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CBA。(4)探究过程中用到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16.答案:(1)510 m/s(2)5 s(3)4 500 m解析:(1)火箭弹的速度为v弹=s1t1=1 020m2s=510 m/s。(2)火箭弹爆炸发出的声音传到该舰艇所用的时间为t声=s1v声=1 020m340m/s=3 s。已知舰艇发射火箭弹击中目标,发射后经过t2=2 s击中目标,从火箭弹发射到听到爆炸声的时间为t3=t2+t声=2 s+3 s=5 s。(3)超声波传到海底的时间为t4=126 s=3 s,该海域的海水深度为s2=v水t4=1 500 m/s3 s=4 500 m。9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