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七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说过:“一个寓言可以分为身体和灵魂两个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的教训和启示好比是灵魂。”今天我们来看看这两则中国古代的寓言各讲了什么故事,寄寓了什么道理。22 寓言四则寓言四则 第第2 2课时课时统编版统编版语文语文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上册 穿井得一人穿井得一人必备知识必备知识02必记字词必记字词03精读课文精读课文05学习目标学习目标01 CONTENTS 教学目录教学目录初读课文初读课文04课堂小结课堂小结061.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2.联系生活实际,深入理解寓意,培养健全人格,辩证看待问题。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吕不韦(?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
2、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战国末年卫国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为秦国丞相。主持编纂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必备知识必备知识走近作者走近作者吕氏春秋吕氏春秋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全书二十六卷,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此书以道家学说为主干,以名、法、儒、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为一炉,闪烁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必备知识必备知识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古今异义古今异义及其家穿井(古义:挖掘、开凿。今义:把衣服等物套在 身上)国之道也(古义:国都。今义:国家)必记字词必记字词一词多义一词多义闻闻闻之于宋君(听到,这里
3、指“使听到”)求闻之若此(消息)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介词,向)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介词,在)于于词类活用词类活用闻之于宋君(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更多字词详见更多字词详见教材帮教材帮请同学们初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做好批注。体会寓言寓意,思考这则寓言主要写了什么。1.圈出自己不懂的字词。2.画出认为重要的句子。3.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初读课文初读课文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穿井得一人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
4、:“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打水浇田住,停留译文:宋国有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水井,要到外面打水浇田,常有一人在外面(专做这件事)。初读课文初读课文疏通文意疏通文意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挖掘、开凿待,等到译文:等到他家挖了一口井后,告诉别人说:“我家挖井得到一个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知道,听说代词,指“穿井得一人”的消息译文:有人听说了(这件事)并传播这个消息说:“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使听到国都讲述译文:国都里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并)向宋国的国君报告
5、这件事。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派应答,回答译文:宋国国君派人向丁氏询问此事,丁氏答道:“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在井内挖到了一个人。”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像这样不如译文:寻到的消息如此,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消息1.丁家穿井后,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是什么意思?道听途说的人把这句话听成了什么意思?丁氏的意思是:“我家打井节省了一个劳动力。”道听途说的人把这句话听成了:“姓丁的人家打井挖出了一个人。”精读课文精读课文分析讨论分析讨论因为宋君不太相信那个姓丁的人能够“穿井得一人”这件事。宋君是一个不盲目轻信传 言,开 明 正 直 的 君主。2.宋君
6、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呢?由此看出宋君是一个怎样的人?3.“穿井得一人”这个故事原来是一场误会,造成这个误会的原因是什么?从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原因:传播者没有调查事实,道听途说。道理:说话要防止产生歧义(从丁氏的角度)。不要轻信流言蜚语,不要传播未经自己考查的话(从“传之者”的角度)。对待传闻应采取审慎的态度,调查研究,去伪存真(从宋君的角度)。本文通过写丁家人打井节省了一个劳动力引发流言,最后流言被破除的故事,告诉人们凡事总要调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切不可轻信、轻传,一定要多方查证,弄清真相。课堂小结课堂小结课文主旨课文主旨叙事完整,寓意深刻文章不足百字,却完整地讲述了一个故事。
7、从“家无井而出溉汲”,到“穿井得一人”,再到传言四起,最后澄清事实。结构完整,内容清晰明了。文章最后一句话是对全文的总结,寓意深刻。课堂小结课堂小结写作特色写作特色穿井得一人穿井得一人起因:丁氏穿井,“得一人”结果:宋君问询,丁氏释真相经过:以讹传讹,闻之于宋君议论:求闻若此,不若无闻流言不可轻信流言不可轻信耳风不可乱传耳风不可乱传记叙课堂小结课堂小结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杞人忧天杞人忧天必备知识必备知识02必记字词必记字词03精读课文精读课文05学习目标学习目标01 CONTENTS 教学目录教学目录初读课文初读课文04课堂小结课堂小结061.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2.联系生活实际,深入理解寓意,
8、培养健全人格,辩证看待问题。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列子(约前450年前375年),名御寇,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郑国圃田(今河南郑州)人,先秦天下十豪之一,道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必备知识必备知识走近作者走近作者列子列子列子旧题为列御寇著。据后人考证,可能是晋代人的作品。它是道教经典之一,其学说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净无为。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列子的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内有很多脍炙人口而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如两小儿辩日歧路亡羊杞人忧天愚公移山等,都是很有价值的文学遗产。必备知识必备知识文学常识文学常识通假字通假字身亡所寄 (“亡”同“无”,没有)
9、其人舍然大喜(“舍”通“释”,解除、消除)必记字词必记字词古今异义古今异义若屈伸呼吸(古义:你。今义:如,好像;如果)亦不能有所中伤(古义:伤害。今义:诬蔑别人使受损害)一词多义一词多义其其其人曰 (代词,那,那个)奈何忧其坏(代词,它,指地)日月星宿 (名词,太阳)终日在地上行止 (名词,一天)日日请同学们初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做好批注。体会寓言寓意,思考这则寓言主要写了什么。1.圈出自己不懂的字词。2.画出认为重要的句子。3.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初读课文初读课文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杞人忧天杞人忧天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
10、“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担心,忧虑崩塌陷落同“无”,没有所寄托的地方。这里指容身的地方停止,中止1译文: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没有可以容身的地方,便睡不着觉,吃不下饭。初读课文初读课文疏通文意疏通文意
11、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于是,就告知,开导聚积的气体你弯曲与伸展行动,活动为何,为什么2译文:另外又有一个为这个杞国人所担心的(事)而担心的人,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聚积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气体。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在天中活动,为什么担心天会崩塌坠落下来呢?”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泛指星辰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吗”或“呢”3译文:那人说:“天如果真是聚积的气体,日月星辰,不会坠落下来吗?”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4伤害纵使
12、,即使译文: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聚积的气体中有光的东西,即使坠落下来,也不会造成伤害。”其人曰:“奈地坏何?”奈何:把怎么样5译文:那人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四方聚积的土块这四个字都是踩、踏的意思6译文: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聚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方,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踩踏着它,整日都在地上行走,为什么担心地会陷下去呢?”消除疑虑的样子。舍,同“释”,解除、消除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7译文:那人听了消除了疑虑,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心了,也很高兴。第二部分(2-6):
13、第三部分(7):交代故事的起因杞人担忧天塌地陷,睡不着觉,吃不下饭。晓之者耐心地向杞人解释了天不会塌、地不会陷的原因。交代故事的结局,杞人的担心没有了,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很高兴。第一部分(1):初读课文初读课文划分层次划分层次1.杞人“忧”什么?“忧”到什么程度?后来他的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他情绪的变化与什么有关?“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忧”的程度:废寝忘食。情绪变化:忧虑到舍然、大喜。情绪的变化与“晓之者”有关。精读课文精读课文分析讨论分析讨论2.“晓之者”是怎样解“忧”的?先解释天不过是聚积的气体罢了,无处没有空气,不会塌;再解释日月星辰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
14、么;最后解释地不过是聚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不会陷下去。3.你如何看待杞人忧天中那个“晓之者”的解释?“晓之者”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劝导的做法,还是值得学习的。4.作者借“杞人忧天”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寓意:本文借“杞人忧天”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庸人自扰,为毫无根据的事情瞎担心。成语意思:本意指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常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5.人们常用“杞人忧天”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也有人认为其中传达出强烈的忧患意识。你同意哪一种理解呢?“杞人忧天”本来确实是讽刺那些不必
15、要的担忧,但理解为“传达出强烈的忧患意识”也是可以的。其实列子之后的一些文人已经将“杞人忧天”引申到政治生活方面,借以表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寓意。如李白梁甫吟:“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这正是以杞人自喻,抒发为国事操心而受到排挤的苦闷。文天祥赴阙:“壮心欲填海,苦胆为忧天。”在南宋危亡关头,他借“精卫填海”这个传说和“杞人忧天”这则寓言表达了自己力挽狂澜的决心与抱负。杞人忧天通过写杞人担心天地崩坠,身无所寄,以至寝安难安,以及有个人对他进行开导的故事,告诉人们不要为没有必要或毫无根据的事情担忧。课堂小结课堂小结课文主旨课文主旨篇幅短小,人物形象鲜明这则寓言短小精悍,字数不多,却完整地叙述了一个生动的故事,而且描绘了两个人物:忧心忡忡、无法释怀的杞人和热心解忧、悉心劝解的晓之者。文章精当的语言描写以及“舍然大喜”的神态描写,将人物刻画得生动可感。课堂小结课堂小结写作特色写作特色天,积气耳,亡处亡气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地,积块耳,充塞四虚要 消 除 没要 消 除 没有 根 据 或有 根 据 或不 必 要 的不 必 要 的忧虑忧虑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晓:杞人忧天杞人忧天课堂小结课堂小结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