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年一度的安徽江南十校联考落下了帷幕,有点好奇,江南十校的选择题到底长的是“啥样”,闲坐无事,来扒一扒它:先看第一组题 自2001年以来,湖北省潜江市政府结合当地实际,关注小龙虾产业发展,实现从“虾稻连作”到“餐桌顶流”。潜江小龙虾当选2022年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榜首,其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小龙虾产业规模已近千亿元,潜江也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小龙虾交易中心,产城融合(产业园区与城市融合发展)初见成效。目前小龙虾产业正在进军预制菜新赛道。据此完成13小题。1当前虾农提高小龙虾养殖收益的最有效途径是 A扩大养殖规模 B提高养殖品质 C增强产
2、品竞争力 D改进养殖方式2潜江成为中国最大的小龙虾交易中心的主要原因是 A产量最高 B产业链全 C交通便利 D政策支持3下列促进潜江小龙虾产城融合举措中最有效的是 A技术创新,文旅结合 B品牌建设,抢占先位 C精深加工,冷链仓储 D预制菜品,全年“长红”答案解析:先了解一下背景材料,在网上找了好多资料,总结如下:一、基本情况潜江市以小龙虾产业为主导产业,完善全产业链,创新发展模式,经过二十年的培育和
3、发展,小龙虾产业已形成集科研示范、良种选育、苗种繁殖、生态养殖、加工出口、健康餐饮、冷链物流、精深加工、节庆文化、产城融合等于一体的产业融合发展格局,成为富民强市的第一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的第一示范产业、“接二连三”的第一综合产业。二、创新要点与主要做法(一)科技推动,探索“虾稻共作”种养新模式(二)政策促动,壮大“虾稻共作”基地规模(三)龙头带动,拓展虾稻发展空间(四)部门联动,解决小龙虾产业发展实际问题(五) 培育中介组织,不断健全服务体系(六) 做强餐饮,努力发展第三产业(七) 品牌驱动,提升产业综合实力(八) 严控质量,确保小龙虾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九) 强化“互联网”思维,打造小龙虾产业
4、升级版(十) 以节会友,不断提升潜江知名度三、借鉴价值潜江聚力构筑小龙虾全产业链,真正把优势特色产业打造成百年长青产业、千亿集群产业、万户致富产业,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支撑,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示范。该案例将助力更多农业大市(县、区)向农业强市(县、区)跨越。对于第一问当前虾农提高小龙虾养殖收益的最有效途径是什么,是不是应该解答当前造成收益低的原因是什么,才能提出解决的途径是什么,而答案C增强产品竞争力是具体的措施吗?应该不是吧!就像我们和同学们说你好好学地理就可以把成绩提上来,怎么学?道理一样。对于第二问潜江成为中国最大的小龙虾交易中心的主要原因是选 D政策支持。冒昧地问一下江苏盱眙龙
5、夏养殖有没有政策支持?(这二个地方都都认为自己才是中国小龙虾第一县)还有湖北监利小龙虾产量连续5年居全省第一,占全国总量七分之一。从收集到的资料来看潜江小龙虾的发展,政府一直是在引导,市场还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之所以成为交易中心还是C答案更为靠谱。第三问还是和第一问同样的问题,最有效的是什么,潜江做了四个方面工作:一、 持续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夯实产城融合基础。做优高效种养,做强精深加工,做大集散交易。二、加快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升产城融合质量。三、深入挖掘虾稻主题文化,打造产城融合名片。创响虾稻美食名品,打造虾稻旅游精品,开发虾稻文创产品。四、大力促进资源要素集聚,强化产城融合支撑。引育乡村领
6、军人才,撬动多元资金投入,推广绿色生态技术。结论:给的背景材料太笼统,同学们能够获取有用,有效的成分不足,小题设问和选项的设置模棱二可,不清不楚,答案只能看出题人怎么随意怎么来,同学们看运气。第二组题 家住安徽的王先生喜爱旅游,网上关注了国内某旅游博主的视频号(实时发布环球旅游动态)。某日博主发布在南半球某地旅游视频后,王先生立刻做了手机截图(图1)。据此完成46题。 沉浸在这沙漠的温柔暮色中。 对当下有热爱,对自己有信心,也特别期待未来。 图14该旅游地位于 A欧洲 B大洋洲
7、 C南美洲 D非洲5图中汽车行进的方向是 A东 B南 C西 D北6暮色下该沙漠里的某种甲虫奋力地向沙丘顶部攀爬。下列关于该沙漠主要成因和甲虫攀爬目的推测正确的组合是 大气环流 地形 洋流 觅食 补水 透气 A B C D
8、解析里说是纳米布沙漠,怎么判断出来的?不能默认是纳米布沙漠吧,如果是卡拉哈迪沙漠呢?这不能怪我抬杠啊?第三组题:地形可以影响附近的大气运动,对暴雨等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作用。某年7月中旬浙江天目山附近(图2)出现三次强对流天气,专家对此进行研究并做出了天目山对流触发过程的概念模型(图3)。据此回答79题。 图2浙江省地形图 图3天目山对流触发过程的概念模型7强对流天气下的降水中心应位于 A山体迎风侧  
9、;B辐合线西部 C辐合线东部 D背风坡山腰8与模型中西南背景气流成因相关的是 A副热带高压脊 B中纬西风 C东南季风 D西南季风9触发天目山附近强对流天气除图3所示原因外还有 A逆温现象 B山地热力 C湖泊效应 D植被结构一直以为江南十校这种大型考试,试题应该是原创的,还是天真了。原来这组题是安徽省宣城市2021届高三4月第二次调研测试文科综合试题里的一组题结论
10、:这组题实际是来源于这篇论文,实际上是大学里的知识点了,超过了学生们的认知能力了,出题人给的答案草草了事,也没有分析个所以然来。第四组题:位于云南省普洱市的景迈山古茶林在2023年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当地少数民族在森林中建寨,在寨子周围栽培茶树,经不断保护和传承最终形成了以古茶林为核心,生产、生活和生态用地空间合理分布,功能有机融合的整体景观。古茶林在种植、养护等方面具有高超的生态智慧,其中“林间开垦,林下种植”的茶林种植技术尤为突出。结合图4完成1011题。 图4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区、缓冲区范围10影响景迈山申遗区、缓冲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 &
11、nbsp; B水系 C植被 D气候11下列能够体现古茶林生态智慧的是 A森林间以茶林为中心斑块状开发古茶林 B古茶林之间不再保留森林防护线或防护林 C古茶林保留大部分高大乔木,底层种茶 D茶林中保留或栽植桂花树、樟树等对于11题的选项C、 D怎么选呢?一头的雾水。答案D不知道是怎么答出来的,材料和图文没有任何信息,对于同学们来说这就是典型的知识盲区,怎么选?看到解析也是莫名其妙,好在有百度,费了好大的力气,终于在普洱新闻网上找到
12、了一篇专题如下:结论:对于这样的明显的知识盲区的题目,就是耍流氓。第五组题:20世纪末,地中海海滨城市巴塞罗那的“小街区,密路网”的布局随着人口增长、交通发展等出现了各种问题。后来政府在原有街区、路网基础上进行了部分改造,其中某街道改造设计为:道路由中心线向外依次布置为车道、车道、车道、景观人行道(图5),设计独特。据此完成1213题。12从人车安全、方便、绿色角度分析,车道分别布局为 A自行车道、机动车道、公交车道 B机动车道、自行车道、公交车道C机动车道、公交车道、自行车道 D公交车道、机动车道、自行车道13该街
13、道的景观人行道大部分地面铺有生态嵌草铺装(图6),与全草坪铺装相比 A全草坪铺装更加美观实用 B全草坪铺装成本更低 C嵌草铺装保护植物多样性 D嵌草铺装不利于排水背景材料: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城市也经历过快速建设时期,修建了许多宽度超过45m的道路,如巴塞罗那、里昂等。在意识到这些大马路带来的诸多城市问题以后,这些城市开始着手对大马路进行改造。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以巴塞罗那为代表的部分西方城市已经较为成功地对部分大尺度道路实施了改造,实现了城市以人为本的空间结构重构,已经逐步进入无车或者
14、少汽车时代。我国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也将通过构建绿色无机动车交通网络等方式来重新调整城市结构,并且不惜花费巨大代价来改造那些已经建立的或者正在建立的、以汽车为主导的城市道路结构。基于此,巴塞罗那经验对解决我国城市的大马路改造有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价值。大马路带来的城市问题1 交通效率下降2 土地价值与效益降低3 降低城市安全,割裂城市生活具体技术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以回归公共空间为导向的改造;另一种是以优化城市交通为导向。以回归公共空间为主要导向(1)道路中间规划人行带以米丁那大道为例(2) 道路两侧规划人行带以蒂格北路为例(3)道路一侧规划人行带以安蒂大道为例(4)道路上方加盖以卡兰特大道
15、为例以优化城市交通为主要导向对于13题答案选C的话应该要加上乔木、灌木和草本,对于B答案到底谁的成本高?这个不清楚,在网上找了好久都没有找到。抛开以上,不知道出题人出这个试题的立意是什么,难道就是单纯的辨认一下与我国道路设计的不同吗,能体现出规划的发展变化?第六组题 研究表明,植被对青藏高原地表大气氧含量的贡献率存在巨大时空差异。据图7、图8完成1416题。14青藏高原植被覆盖面积最大的是 A森林 B草原 C灌丛 D沼泽湿地15地形是影响产氧贡献率分布格局的主要驱动因素。柴达木盆地单位面积植
16、被产氧贡献率偏低的原因是 A气温低 B海拔高 C降水少 D光照弱16下列符合青藏高原单位面积植被产氧贡献率时空差异的推测是 A东南到西北先增加后减少 B与海拔负相关 C第一季度空间分布差异大 D第三季度较高这组题与下面的题目是不是很相似佛山的试题题干与选项的设问明显的简洁,一眼就能看的董,而我们16题选项的C、D设问有意思吗?地理不就是强调时空吗,一方面强调答题要规范,专业术语,而我们出题非要搞得花里胡哨,干啥呢?背景材料:看论文结论:对于一项非常复杂的研究,我们在进行论文改编时,是不是要给予充分的背景支持,不然怎么做的出来?花了几天时间,终于扒完了,现在出一份有质量的试卷不容易,想说的是:我们出题的时候能不能多站在同学们的角度想一想,不能一味地想把同学们和基层老师考倒。以后把试题出好了,可不可以先找一部分同学(分层次)先试做一下,看有那些问题,虽然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可以避免一些难题,偏题,怪题,错题,甚至是垃圾题,从而让地理学回归到地理学。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