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高二语文期末学分认定考试 语文试卷 第 卷(阅读题, 70 分)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 存形莫善于画 ” 。造型,是绘画之所以为绘画的本质属性,中国画也不可能是例外。而所谓造型,即以客观为对象的物我交融,以形似为前提的形神兼备的形象塑造,所以,它的基础是客观形似。这就是所谓 “ 写实 ” ,其实质决非真实的再现复制,而是典型地拉开与真实的距离。唐宋时期的中国画,我们通常称作画家画,便是在这上面用功夫,是谓 “ 画之本法 ” 。要想成为画家,必须过造型这一关。 明清时期勃兴的文人画也即 “ 写意 ” 画,它改变了中国画的造型本质,而以笔墨为
2、中心,对于形象的塑造,它注重的是主观和神似,而不再是客观和形似,这样的形象,区别于 “ 写实 ” ,又称 “ 意象 ” 。文人画家则又称 “ 利家 ” ,以区别于专业画家的 “ 行家 ” ,他的用功,主要也不在 “ 画之本法 ” 的造型,而在 “ 画外功夫 ” 的诗文、书法。但问题是,过不了造型关,却拥有极高 “ 画外功夫 ” 的偏才实在少之又少。所以,就如用钱锺书等个别人的成就,来否定高考、取消高考,大学的教育一定沦于 “ 荒谬绝伦 ” 一样,一旦用董其昌、石涛等个别画家的成就,来否定造型、取消造型,中国画的发展也一定沦 于 “ 荒谬绝伦 ” 。然而,文人画家们以其居高的话语权,却恰恰以董其
3、昌、石涛为例,否定、取消了中国画的造型原则。他们认为,从上古绘画的不能形似,到古典绘画的高度形似,再到现代绘画的不要形似,是不断进步,讲求机械的 “ 写实 ” ,则 “ 直如照相机, 千篇一律,人云亦云,何贵乎人邪 ?何重乎于艺术邪 ?” 所以主张 “ 写意 ” ,就是 “ 不与照相机争功 ” 不想想,难道摩托车发明后,就得取消跑步比赛?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民国画家普遍拙于造型,并以拙于造型为荣(为与生活真实拉开距离),工于造型为耻(以为仅仅是生活真实的再现复制)。所以,不 仅新文化人发起 “ 美术革命 ” ,对文人 “ 写意 ” 画的风靡提出严厉的批评;传统的国画家中如张大千、谢稚柳等少数
4、有识者,对文人 “ 写意 ” 画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认为它不过是中国画传统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是池沼而不是江海。谢稚柳明确表示: “ 中国画是写实的。 ” 张大千再三告诫他的学生: “ 要学画家画,千万不要学文人画。 ” 2 反观坚守文人 “ 写意 ” 观者,把灵活性当作原则性,把特殊性当作普遍性,以钱锺书的成功为例坚决主张取消高考, “ 家家石涛,人人昌硕 ” ,固然做到了 “ 画之本法 ” 的 “ 形式欠缺 ” ,又有几个具有 “ 画外功夫 ” 的 “ 精神优美 ” 呢?至以 高考不过关就意味着具有偏才,以 “ 形式欠缺 ” 了就意味着 “ 精神优美 ” , “ 逸笔草草 ” 就意味着所抒
5、发出来的就是“ 胸中逸气 ” ,并斥高考过关者为庸才, “ 形式周密 ” 者为 “ 精神不美 ” 、为匠气,在逻辑上也是完全不能成立的。 1. 下列对本文分析不正确的是 A. 造型是绘画的本质属性,中国绘画也是如此,要想在唐朝成为优秀的画家必须过造型这一关。 B. 造型即 “ 客观形似 ” ,在形象塑造上,追求以客观为对象的物我交融,以形似为前提的形神兼备。 C. 造型被认为是 “ 画之本法 ” ,注重写实,但此种写实并非真实的再现复制,而是要拉开与真实的 距离。 D. 中国画的造型本质在中国绘画发展史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注重主观和神似的明清文人“ 写意 ” 画便是特例。 2. 下列理解和分析
6、,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造型与 “ 写意 ” 是相对而言的,坚守 “ 写意 ” ,摒弃 “ 写实 ” ,是在否定画家画乃至中国画的传统。 B. “ 写意 ” 画风的坚守者认为不能一味讲求机械的 “ 写实 ” ,以 “ 主观神似 ” 取代 “ 客观形似 ” 是以先进取代落后。 C. 中国绘画史上虽然有相当一部分不重造型却拥有极高 “ 画外功夫 ” 的偏才,但不能用这些画家的成就来否定和取消造型。 D. 明清文人画家们认为 “ 写实 ” 如照 相,千篇一律,在此影响下,民国画家也普遍拙于造型,并以拙于造型为荣。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画作形象的塑造上,文人 “
7、 写意 ” 画在塑造 “ 意象 ” 时更注重主观和神似,与 “ 写实 ”画中的形象塑造有所区别。 B. 传统的国画家中的少数有识者,如张大千、谢稚柳等,也对文人 “ 写意 ” 画进行了否定和批评。 C. 认为追求造型就会 “ 精神不美 ” ,只要 “ 形式欠缺 ” 了就意味着 “ 精神优美 ” 的看法是3 荒谬的,在逻辑上也是完全不能成立的。 D. 从绘画的普遍性、原则性来看,写实是不容否定的;从绘画的特殊性和灵活性而 论,写意也是值得肯定的。 【答案】 1. C 2. A 3. B 【解析】 1. 试题分析:造型即 “ 客观形似 ” 表述不准确,根据原文第 1 段可知,造型的基础是客观形似。
8、 点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此题 B项偷换概念。 2. 试题分析: “ 一部分 ”“ 这些 ” 表述不准确,有原文第 2 段 “ 过不了造型关,却拥有 极高 画外功夫 的骗才实在少之又少 ” 可知 “ 一部分 ”“ 这些 ” 和 “ 少之又少 ” 程度不符。 3. 试题分析:由原文第 3 段 “ 传统的国画家中张大千、谢稚柳等少数有识者,岁文人 写意 画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认为它不过是中
9、国画传统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 可知,张大千等人并未否定文人 “ 写意 ” 画,而是认为它只是中国画传统的一部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鸡毛 汪曾祺 西南联大有一个文嫂,她靠给学生洗衣服、拆被窝维持生活。每天大盆大盆地洗。她在门前的两棵半大榆树之间拴了两根棕绳,拧成了麻花。洗得的衣服 夹紧在两绳之间,风把这些衣服吹得来回摆动,霍霍作响。大太阳的天气,常常看见她坐在草地上(昆明的草多丰茸齐整而极干净)做被窝,一针一针,专心致志。 学生叫她文嫂,她管学生叫 “ 先生 ” 。时间长了,也能分得出张先生,李先生 ? 但是,没有一个先生知道文嫂的身世,只知道她是一个寡妇
10、,有一个女儿。人很老实。虽然没有知识,但洁身自好,不贪小便宜。 文嫂养了二十来只鸡。这些鸡都长得极肥大,很肯下蛋。隔多半个月,文嫂就挎了半篮鸡蛋,领着女儿,上市去卖。蛋大,也红润好看,卖得很快。回来时,带了盐巴、辣子,有时还用马兰草提着一块够 一个猫吃的肉。 4 文嫂的女儿长大了,经人介绍,嫁了一个司机。这司机是下江人,他来看过老丈母,每次回来,会给文嫂带点曲靖韭菜花,贵州盐酸菜,甚至宣威火腿。下江人女婿答应养她一辈子。文嫂胖了。 文嫂生活在大学的环境里,她隐隐约约地知道,那些 “ 先生们 ” 将来都是要做大事,赚大钱的。但联大的人都有点怪,如今且说一个人。 此人姓金,名昌焕,是经济系的。其怪
11、异处不胜枚举,总括起来有三点:一是他所有的东西都挂着,二是从不买纸,三是每天吃一块肉。他在他的床上拉了几根铁丝,什么都挂在这些铁丝上,领带、袜子、针线包、墨水瓶 ? 他每 天就睡在这些丁丁当当的东西的下面。学生离不开纸。怎么穷的学生,也得买一点纸。金先生从不花这个钱。为什么要花钱买呢?纸有的是!联大大门两侧墙上贴了许多壁报、学术演讲的通告、寻找失物的启事,形形色色、琳琅满目。这些启事、告白总有一些空白的地方。金先生每天晚上就带一把剪刀,把这些空白的地方剪下来,并把这些纸片,按大小纸质、颜色,分门别类,裁剪整齐,留作不同用处。他每晚都开夜车。开夜车伤神,需要补一补。于是他按期买了猪肉,切成大小相
12、等的方块,借了文嫂的鼎罐(他借用了鼎罐,都是洗都不洗就还给人家了),在学校茶水炉上炖 熟了,密封在一个有盖的瓷坛里。每夜用完了功,就打开坛盖,用一只一头削尖了的筷子,瞅准了,扎出一块,闭目而食之。然后,躺在丁丁当当的什物之下,酣然睡去。因此,同屋的那位中文系夜游神送给他一个外号: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 。可是金先生倒不在乎,他很快就要毕业了,并已经在重庆找好了事,就要离开西南联大,上任去了。 这时,文嫂丢了三只鸡,一只笋壳鸡,一只黑母鸡,一只芦花鸡。这三只鸡不是一次丢的,而是隔一个多星期丢一只。早上开鸡窝放鸡时还在,晚上回窝时就少了。文嫂到处找,也找不着。她又不能像王婆骂鸡那样坐在门口骂
13、 她 知道这种泼辣做法在一个大学里很不合适,只是一个人叨叨: “ 我口乃(的)鸡呢?我口乃鸡呢? ?” 文嫂出嫁的女儿回来了。文嫂吓了一跳:女儿戴得一头重孝。她明白出了大事了。她的女婿从重庆回来,车过贵州的十八盘,翻到山沟里了。女婿的同事带了信来。母女俩顾不上抱头痛哭,女儿还得赶紧搭便车到十八盘去收尸。 女儿走了,文嫂失魂落魄,有点傻了。但是她还得活下去,还得过日子,有很多先生都毕业了,要离开昆明,临走总得干净干净,来找文嫂洗衣服,拆被子的多了。有的先生要走了。行李收拾好了,总还有一些带不了的破旧衣物,这些先生就把文 嫂叫了来,随她自己去挑拣。挑完了,文嫂必让先生看一看,然后就替他们把宿舍打扫一下。 金昌焕不声不响地走了。二十五号的朱先生叫文嫂也来看看,这位 “ 怪现状 ” 是不是也5 留下一些还值得一拣的东西。 什么都没有。金先生把一根布丝都带走了。他的王国里空空如也,只留下一个跟文嫂借用的鼎罐。文嫂毫无所得,然而她也照样替金先生打扫了一下。她的笤帚扫到床下,失声惊叫了起来:床底下有三堆鸡毛,一堆笋壳色的,一堆黑的,一堆芦花的! 文嫂把三堆鸡毛抱出来,一屁股坐在地下,大哭起来。 “ 啊呀天呐,这是我口乃鸡呀!我口乃笋壳鸡呀!我口乃黑母 鸡,我口乃芦花鸡呀! ?” “ 我寡妇失业几十年哪,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 ?” “ 我风里来雨里去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