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材分析(电子教案)一、学生情况分析学生经过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基本上具备一定的数学意识、数学理解能力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强的自律性,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比较熟练,个别在计算速度上存在一定差异。但由于新教材“解决问题”等教材编排的特殊性,大多数学生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分析问题上存在欠缺。但在解决简单问题上,学生初步形成数学意识,能发现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解决,具有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因此,本学期重点要抓学习习惯的巩固,继续培养学生“
2、倾听”、“合作”、“交流”等能力和习惯,养成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其次,要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材分析(一)内容变动情况1.降低了难度。主要体现在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内容的变化上。第一单元是统计的内容,原来二年级下册主要是教学复式统计表以及以1当5的条形统计图,现在重点学习调查的方法和记录整理数据的方法。第三单元是图形的运动,现在只让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删掉了原来要求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以及在方格纸上辨认图形平移了多少格的内容。2.完善
3、结构体系。主要体现在第五、六单元内容的变化上。首先及时安排了混合运算单元,其次是将“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从三年级上册移到了二年级下册,这样安排更能突出“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联系。(二)教学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简单的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3.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4.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
4、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5. 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6. 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二)过程与方法:1、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 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3. 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掌握除数是一位数,
5、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4.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5. 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3.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四、教学重点1、除法。2、万以内数的认识。3、用数学解决问题。五、教学难点1、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2、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六、教学手段1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2万以内数的认识和
6、加、减法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3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4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5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七、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发现法八、课时安排1、数据收集整理计划用3课时2、表内除法(一)计划用10课时3、图形的运动(一)计划用 5课时4、表内除法(二)计划用 4课时5、混合运算计划用6课时6、有余数的除法计划用 10课时7、万以内数的认识计划用 15课时8、克和千克计划用 4课时9、数学广角-推理计划用 3课时10、整理与复习计划用4课时第一单元
7、单元计划一、单元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二、单元教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2、过程与方法: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3、情
8、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三、单元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四、单元教学难点: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五、学情分析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能正确地进行计数,所以填写统计表时不会感到太困难,其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整理数据,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较多的生活经验,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简单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作用。本单元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
9、系的生活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生的校服、讲故事比赛、春游的人数情况统计等,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识,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课时安排:3课时1、数据收集整理(1)1课时2、数据收集整理(2)课时3、第一单元整理与复习 课时1 数据收集整理第一课时 数据收集整理(一)授课日期: 审核人:教学内容:部编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第2页例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做出
10、判断的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2、过程与方法: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互动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具准备:ppt课件课型:新授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激趣引思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呢?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
11、学最喜欢的呢?生:可以在全校的同学们中调查一下,还可以在组内进行调查。师:你们真聪明!刚才你们说的调查,其实也就是进行统计。(揭示课题:统计)要统计出最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首先要进行数据的收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调查最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互动生成1收集数据。师:在这四种颜色中,你最喜欢哪种颜色?为什么?师:要想知道最喜欢哪种颜色的同学最多?我们应该怎样调查呢?生自由发言。师:我们可以采用举手、起立、画“”、“”作记号等很多方式来收集数据,但是这些方式中举手既快速又简捷,下面我们就用举手的方式来进行调查。 请听规则:每个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每当老师说出一种颜色时,最喜欢这种颜色的同学就举手,
12、好吗?师:一个人能选两种颜色或不选吗?为什么?师:是呀,收集数据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也就是说你只能选择一次。那好,现在我们开始举手调查。2整理数据。师:刚才同学们已经通过举手这种方式选出了自己最喜欢的颜色了,老师也知道了,但是负责订做校服的人员还不知道,那该怎么办呢?生自由发言。师:你们真会想办法。那我们现在再举一次手,在这张表中统计出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好吗?(出示统计表)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白色人数最喜欢红色的请举手,请一个学生数出人数,教师记录在统计表中。采用同样的方式统计其余三种颜色的数据。3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将统计后的结
13、果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这种表格就是简单的统计表。仔细观察统计表。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白色人数96158师:你看懂什么?4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师:是的,这张统计表的第一行表示的是同学们最喜欢的各种颜色,第二行表示的是最喜欢的每种颜色的人数。统计表可以直接看出各种数据的多少,同学们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分析和解决一些问题。下面就请大家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解决下面的问题。(1)全班共有( )人。生:要想知道全班有多少人,应该把最喜欢这四种颜色的人数全部合起来,即:9615838(人),所以全班共有38人。师:你真聪明,谁能解决第二个问题?(2)最喜欢( )色的人数最多。生:比较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19986,
14、通过对比得出:喜欢蓝色的人数最多。师:你真是个会思考的孩子!那你能解决最后这个问题吗?(3)如果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 )色合适。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学以致用同学们,下面老师请你们用刚才学到的知识解决数学书第4页练习一的相关问题,你们敢挑战吗?现在请完成练习一的第1题。拓展提升第一题大家完成的都不错,现在请完成练习一的第2题。课堂总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作业布置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板书设计第一课时 数据收集整理(一)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白色人数96158(1)全班共有( 38 )人。(2)最喜欢( 蓝 )色的人数最多。八、教学反思第二课时 数据收集整理(二)授
15、课日期: 审核人:教学内容:教材第3页和“做一做”,练习一的第3、4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统计数据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教学重点:学会统计数据的方法,进一步认识统计表。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互动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具准备:ppt课件课型:新授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激趣引思教师谈话:同学们,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了几天,我们的学习生活正逐渐步入正轨。今天,老师要请你们帮忙,为老师评选一名数学课
16、代表。教师出示评选条件:数学成绩优秀。数学成绩一般,但非常希望能提高数学成绩。愿意为大家服务,乐意给数学老师帮忙。师:你想推荐谁当数学科代表?学生自由发言并说出理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筛选出两位学生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如:张三、李四。互动生成问题导入:学校要举办讲故事大赛。二(2)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参加比赛,选谁呢?出示教材第3页的例2。把统计结果填入下表。姓名王明明陈小菲票数(1)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 )参加比赛。(2)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1理解题意。通过读题,你知道了什么?要知道该选谁参加比赛,就要先确定选举方法,再选择记录
17、结果的方法。2选举方法。我们可以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来决定由谁参加比赛。参加投票的同学只能从王明明和陈小菲中选一位写在纸上,再找几个同学统计他们两人所得到的票数,谁的票数多,谁就参加讲故事大赛。师:全班同学进行无记名投票后,各小组组长将纸条收齐,等待统计投票数据。3统计投票数据的方法。师:同学们,你们选举的结果在小组长的手中,现在只要我们统计出谁得到的票数最多,就知道谁能参加讲故事大赛了。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统计投票的数据呢?生自由发言。师:统计投票数据的方法是多样的,可以用在人名下画“正”字的方法来统计,可以用在人名下打“”的方法来统计,也可以用画“”的方法来统计我们就选用画“正”字的方法来统计
18、吧!生一起参与统计投票数据的过程。4整理数据。师:整理的结果是怎样的呢?生:王明明得到15票,陈小菲得到22票。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一个“正”字的每一笔代表一票,每个“正”字代表五票。王明明一共得了3个“正”字,所以是15票,陈小菲得到4个“正”字还多了2票,所以是22票。你真是个会思考的孩子。5完成统计表。现在我们把上面的统计结果填入这张统计表中。姓名王明明陈小菲票数15226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请同学们根据统计表回答下面的问题。(1)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 )参加比赛。生:观察统计表可知,陈小菲得到票数比王明明多,所以应该选陈小菲参加比赛。师:你不仅会观察,而且会比较,真能干!现在请大
19、家解决第二个问题。(2)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呢?生1:如果他们都投王明明的票,那么王明明得15217(票),仍然比陈小菲少,所以最后的结果没有改变,还是应该选陈小菲参加比赛。生2:如果他们都投陈小菲的票,那么陈小菲的票数就更多了,最后还是应该选陈小菲参加比赛。生3:如果他们其中一人投给王明明,另一人投给陈小菲,那么王明明得15116(票),陈小菲得22123(票)。仍然是陈小菲的票数多,还是应该选陈小菲参加比赛。学以致用完成第3页“做一做”。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去哪里春游。学生先选好自己喜欢去的地点,然后汇报,并用画“正”字的方法进行数据统计与整理,整理数
20、据后将记录结果填入统计表。拓展提升完成第4页练习一的第3题。学生先根据画“正”字的统计表完成第(1)小题,填写简单统计表;再分别解决第(2)小题和第(3)小题。对于第(3)小题,这个月是夏天还是冬天,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课堂总结同学们,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发言。)作业布置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板书设计第二课时 数据收集整理(二)王明明 陈小菲 王明明 陈小菲 王明明 陈小菲正 正 正 正 正 正 正 0王明明陈小菲票数1522教学反思第三课时 第一单元整理与复习授课日期: 审核人:教学内容:部编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教材第5、6页练习一的第4、5、6、7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
21、技能:进一步掌握统计数据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能根据统计表熟练地回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教学重点:掌握统计数据的方法,进一步认识统计表、统计图。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表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互动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具准备:ppt课件课型:新授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激趣引思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6题。1、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吃的水果是什么?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情况,并将结果填入第6题表格内。出示统计表。提问:要完成这项统计,你准备怎么办?
22、2、引导学生找出一些易操作的方法:举手或组内报名,小组汇报等。并说出统计的过程: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收集整理数据”。(强调数据的准确性。)3、从你的统计中,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建议?回答教材上的问题。讨论:根据调查结果,说说买哪几种水果合理。互动生成1、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4题。(1)谈话:同学们,我们班谁的家里有车?(家里有车的同学举手,了解学生家里有车的情况。)这么多同学家里有车,随着社会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车辆越来越多,你们看,几个同学正在统计一个路口10分钟内所通过的各种交通工具的数量。根据他们的记录结果,你知道道路上的面包车、大巴车、小
23、轿车、摩托车各开过多少辆吗?(2)小组内分工,分发记录单。学生填写,汇报,教师展示。种类面包车大巴车小轿车摩托车辆数683312(3)回答问题。这个路口10分钟内通过的哪种车最多?哪种车最少?(小轿车最多,面包车最少。)如果再观察10分钟,哪种车通过的数量可能最多?(放手让学生讨论,说出理由。)学以致用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5题。出示统计表,要求学生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每种书有多少?回答问题(1)和(2)。讨论:图书室要新买一批图书,你有什么建议?拓展提升完成教学“练习一”的第7题。1、出示条形统计图。读懂统计图。图中1格代表( )份。说说每天的销售情况。2、哪天卖出的电视报的数量最多?哪天最
24、少?(星期六最多,星期一最少)3、你还能发现什么?你能提出什么建议?(学生自由发言。)4、如果每格表示2份电视报,上面的数据应该怎么表示?小组讨论,互相说说。指名回答说出数据。教师小结:如果数据比较大,用一格有时候能表示更大的量,因此,我们在读条形统计图时,先要读懂每格表示多少。课堂总结你觉得本节课有哪些收获?感觉自己表现得怎么样?作业布置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板书设计第三课时 第一单元整理与复习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八、教学反思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分析第二单元单元计划一、单元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教材划分为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两节,主要的教学内容包括:平均分、除法的含义。用2
25、6的乘法口诀求商和用所学的除法运算解决问题。表内除法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是: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二、单元教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平均分及除法的含义,能进行平均分,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2、过程与方法:1、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2、能运用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乘法、除法之间的关系,感受除法
26、在生活中的作用。三、单元教学重点: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四、单元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五、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利用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物的实践经验。为此,教学时要借助教材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机会。单元主题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具体情境参观科技园的准备活动。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平均分”,了解“每份同样多”的生活实例,通过直观操作展示了除法在应用时的两种实际操作的方法,使学生理解除法
27、的含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消除学生因为第一次接触除法而产生的陌生感,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作与交流。课时安排:10课时1.除法的初步认识(1)平均分(1)1课时(2)平均分(2)1课时(3)平均分(3) 1课时(4)除法(1)1课时(5)除法(2) 1课时(6)练习课 1课时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1课时(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2)1课时(3)解决问题 1课时(4)整理和复习 1课时第一课时 平均分(一)授课日期: 审核人:教学内容:部编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第78页例1、做一做练习二第1、2题。
28、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的结果同样多。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明确“平均分”的含义,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几种不同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德育目标: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并初步建立公正,公平,团结,合作的人生观。教学重点:经历“平均分”,在分东西的的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几种不同方法。教学难点:感受数据中蕴含的信息,体会统计的意义。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互动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具准备:ppt课件课型:新授课
29、时:1课时教学过程:激趣引思 师:春天就要到了,二年级的小朋友准备去春游,看,他们正在忙什么呢?小朋友正忙着准备食物呢!我们来看一看,他们都准备了哪些食物。 课件出示书中主题图让学生观察。互动生成 师:把你看到的说给你小组同学听。 学情预设:(1)看到了有的小朋友在分汽水,还有分面包的。 有2个小朋友分橘子。 还有分糖的,每堆都是5个。 动手实践,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问题:同学们要把6个糖分成两份,可以怎样分? 学生独立操作学具完成。小组交流。比一比,哪个小组想到的 方法多?(3)全班交流,展示学生操作的不同情况。 3从学生的分配方案中,揭示“平均分”的概念。 (1)教师小结:有这么多
30、的方法,你能不能根据分的结果,把它们分分类 ? (2)让学生根据分的结果,进行分类,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一种是每份分得同样多,一种是每份分得不一样多。) (3)根据“每份分得同样多”的情况,让学生说说每份是多少,有几份。 (4)突出“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板书平均分,逐步出示含义) 学以致用出示教材第8页“做一做”第1题。请学生看题,并说一说题意。联系前面讲的平均分的定义,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拓展提升出示教材第8页“做一做”第2题。让学生用正方形卡片代替枫叶,数一数,分一分。分好后,同桌讨论一下:一共有( )片枫叶,每( )片一份,平均分成了( )份。然后,按分的结果填空。
31、课堂总结请学生回忆一下,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作业布置第11页练习二,第14题。板书设计第1课时 平均分(一)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八、教学反思第二课时 平均分(二)授课日期: 审核人:教学内容:部编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第9页例2及练习二第13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平均分的基本方法、了解平均分的基本操作。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德育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概括能力。教学重点:经历“平均分”,在分东西的的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物品
32、的几种不同方法。教学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互动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具准备:ppt课件课型:新授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激趣引思1.回顾:怎样才算平均分?生答: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把8个帽子平均分,有几种不同的分法?2.生操作后汇报。(1)每份1个,可分8份;(2)每份2个,可分4份;(3)每份4个,可分2份。3.师综述:我们可以用多种方法平均分一些物品,分的份数不同,每份的数量也不同。今天,我们将学习按照指定的份数来进行平均分。二、互动生成1.学习例2:(1)引导学生操作例2: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分一分。(1)以
33、小组为单位,用小棒代替橘子,动手分一分。然后汇报结果:把18根小棒平均分成6份,每份3根。所以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也是3个。2.认真听师总结。(2)按照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有哪些分法?(2)小组讨论,汇报分法:1个1个地分;先放2个,再放1个;每份放3个2.师:(1)不论怎样平均分,分的结果都相同,只要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2)把一些物品等分时,可以1个1个地分,也可以几个几个地分。三、学以致用1.有10个芒果,每次可以拿( )个,这样拿( )次正好拿完。2、平均分,画一画有10个芒果,每次可以拿(2)个,这样拿(5)次正好拿完。四、拓展提升15条鱼,平均放在5个盘子里
34、,每个盘子里放( )条。五、课堂总结不论怎样平均分,分的结果都相同,只要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作业布置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板书设计第2课时 平均分(二)平均分的方法:一个一个地分,几个几个地分。八、教学反思第三课时 平均分(3)授课日期: 审核人:教学内容:部编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第10页例3,练习二第4、5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巩固“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教学重点:在实
35、践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互动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具准备:ppt课件课型:新授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激趣引思1上节课我们把18个桔子平均分成6份,你还记得是怎么分的吗?(平均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平均分。2出示教材第10页的例3分果冻的情境图。(不显示解决问题的办法)师:瞧!图中的小朋友正在帮同学们分果冻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从中获得的信息。图中的小朋友碰到了什么问题?3.学生观察画面,交流信息。二、互动生成1.感知“每几个一份”。师:请一个同学读一读例3的题目。题目中“每2个一份”是什么意思?请拿出8个学具,每2个一
36、份,分一分,能分成几份?学生合作摆一摆。(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名上黑板分,其他同学注意观察分的方法。交流:可以分成几份?为什么?(对回答好的学生给予奖励)结合媒体演示,教师总结:有8个果冻,每2个一份,可以分成4份。谈话:刚才我们把8个果冻,按每2个一份地平均分了,现在你能把8个果冻,按每4个一份地分吗?能分成几份?学生合作每4个一份地分。交流反馈:8个果冻,每4个一份,能分成2份。教师小结:像这样,我们按每2个一份、每4个一份的方法把8个果冻平均分了。这些平均分的方法概括成是“每几个一份地分”。 学以致用1.完成第10页“做一做”的第1题,巩固平均分的分法。(1)谈话:下面就让我们用
37、分果冻的方法来分小棒。请拿出准备好的12根小棒。(2)读题,明确分法。(3)学生动手操作,完成填空。指名上黑板分,注意观察分法是否正确。(4)补充:12根小棒还可以每几根一份地分?学生分分看,指名上黑板演示分法。(让学生借助学具自己动手分一分,再说一说你的分法。)(每3根一份;每4根一份。)(5)总结:刚才我们按每1根一份、每2根一份、每3根一份、每4根一份、每6根一份的分法把12根小棒平均分了。这些平均分的方法就是“每几个一份地分”。2.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的第2题。首先让学生观察画面:图上画的是什么?(16个杯子)(1)看要求,明确怎样圈后动手圈,再独立完成填空。(2)学生交流答案和
38、想法。四、拓展提升 完成教材练习二的第6题。小猴子正在分玉米呢!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玉米?(14个)用情境图呈现分玉米活动。练习时,先让学生观察画面,并根据画面提供的信息和问题,确定“14个玉米每2个装一袋”,让学生独立“圈一圈”完成分玉米的任务。接着提问:18个玉米可以装几袋?引导:14个玉米,每2个装一袋,可以装7袋,18个玉米比14个多4个,多2袋,那就是9袋。也可以画一画,多画4个,圈一圈,一共是9袋。五、课堂总结把一些物体按几个一份平均分时,可以动手分一分,也可以在图上圈一圈,最后再数一数一共分了几份。六、作业布置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板书设计平均分(3)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
39、成几份?每几个一份地分平均分八、教学反思第四课时 除法(一)授课日期: 审核人:教学内容:部编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第13页例4,练习三第13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动手操作,明确平均分的结果可以用除法来表示。2、过程与方法: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培养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教学重点:正确理解除法运算的意义。教学难点: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互动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具准备:ppt课件课型:新授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激趣引思1出示12个竹笋和4个篮子。再出示题目:把12个
40、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可以放( )个。提问:“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是什么意思?(强调:每盘要放同样多)小结:把12个竹笋,放在4个盘子里,就是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个。像这样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或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等,都是属于“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都是平均分,在数学上我们用一种新的方法除法来表示。(板书课题:除法)互动生成1以前我们学过加法、减法、乘法的符号,除法的符号是“”。除号的由来(1659年,瑞士数学家拉恩(J. H. Rahn)在他的代数一书中,第一次用“”表示除法。“”用一条横线把两个圆点分开,恰好表示平均分的意思。)指
41、导书写:写除号时,先画一短横,上下各一点,横线要平直,上下两点要对齐。2出示教材第13页的例4。教学“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 )个?”这道题应该怎样列式?(1)要分的竹笋是几个?(12个)把12写在除号的前面。(2)把12平均分成几份?(4份)把4写在除号的后面。(3)每份是几?(是3)把3写在等号的后面。教师一边说一边板书:1243(4)教学1243这个除法算式,它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3”,这个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3改写中深化除法意义的理解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2个盘里,每盘放( 1226 )个。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3个盘里,每盘放( 1234 )个。把
42、12个竹笋平均放在6个盘里,每盘放( 1262 )个。请同学读一读除法算式。(*除以*等于*),并且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一份是*)学以致用 读出下列除法算式,说一说算式的意思。842 读作: 意思:933 读作: 意思:623 读作: 意思:1553 读作: 意思:1644 读作: 意思:拓展提升完成教材第13页的“做一做”。通过让学生平均分、写算式,再次体会除法的意义和巩固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让学生讨论后写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算式?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了解除法的意义,巩固对除法算式的认识。)课堂总结对于平均数的问题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解答。作业布置完成本课练习册七、板书设计第四课时 除法(1)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 )个。12 4 = 3读作:12除以4等于3八、教学反思第5课时 除法(2)授课日期: 审核人: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第14页例5及“做一做”。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认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学重点:理解掌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