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夏商西周东周战国春秋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公元前221年公元前475年平王东迁因鲁国编年史因鲁国编年史春秋春秋而得名而得名因西汉刘向整理因西汉刘向整理战国策战国策而得名而得名第二单元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度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度第第5 5课课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一、一、春秋时期经济的发展春秋时期经济的发展1.农业牺尊春秋铁锸春秋“宗庙之牺,为畎(qun)亩之勤。”国语 晋语铁器坚利,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盐铁论水旱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
2、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向私田向私田征税征税承认土地承认土地私有权私有权不再分封,设郡不再分封,设郡县,派官员治理县,派官员治理私田私田兴起兴起铁农具铁农具和牛耕和牛耕使用使用生产力生产力提高提高开垦开垦荒地荒地公田公田荒废荒废分封制瓦解分封制瓦解鲁宣公十五年(前鲁宣公十五年(前594)594),鲁国开始对全国上下所有公私土地按亩征税,即实行,鲁国开始对全国上下所有公私土地按亩征税,即实行“初税亩初税亩”制度。初税亩制度将私田划入了纳税范围,农户以土地持有者的身份向制度。初税亩制度将私田划入了纳税范围,农户以土地持有者的身份向国家纳税,相当于承认了
3、土地私有制。这种制度的实行是古代税收制向现代税收制国家纳税,相当于承认了土地私有制。这种制度的实行是古代税收制向现代税收制的一次迈进,也是人类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之一。的一次迈进,也是人类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之一。生产力的发展是生产力的发展是春春秋战国时秋战国时期社期社会变革的会变革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2.手工业的发展云纹铜禁“吴王夫差”青铜鉴莲鹤方壶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铸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铸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都有等都有所发展。所发展。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3.商业的发展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各诸侯国统治者对经济活
4、动提供一定的鼓励和保护,金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各诸侯国统治者对经济活动提供一定的鼓励和保护,金属货币在当时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使用。属货币在当时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使用。楚国金币尖首刀币青铜空首布圆钱二、二、春秋时期政治的变革春秋时期政治的变革1.王室衰微向私田向私田征税征税承认土地承认土地私有权私有权不再分封,设郡不再分封,设郡县,派官员治理县,派官员治理私田私田兴起兴起铁农具铁农具和牛耕和牛耕使用使用生产力生产力提高提高开垦开垦荒地荒地公田公田荒废荒废分封制瓦解分封制瓦解王室衰微王室衰微“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一方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
5、、晋始大,政由方伯(一方诸侯之长)。诸侯之长)。”史记史记周本纪周本纪春秋时期郑国九鼎八簋“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墨子告子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卒大败,祝聃射王中肩。”春秋左转桓公五年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论语论语季氏季氏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论语论语季氏季氏从周平王迁都洛邑,我国进入春秋时期从周平王迁都洛邑,我国进入春秋时期之后,整个政治格局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之后,整个政治格局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礼崩乐坏,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礼崩乐坏,王室衰微
6、,诸侯争霸2.诸侯争霸春秋五霸示意图勾践剑和夫差矛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卒怗荆,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卒怗荆,以此为王者之事也。以此为王者之事也。公羊传公羊传僖公四年僖公四年管仲相(辅佐)桓公,霸诸侯,管仲相(辅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一匡天下。论语论语“尊王攘夷尊王攘夷”退避三舍问鼎中原卧薪尝胆春秋初期的诸侯国春秋后期的诸侯国积极影响:出现局部地区统一趋势,客观上加速了中国统一的步伐。积极影响:出现局部地区统一趋势,客观上加速了中国统一的步伐。春秋争霸形势图方式华夏族与周边民族的交融通婚周襄王娶狄女为后,晋文公之母为戎女,其妻亦为狄女战争(秦穆公)伐戎王,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会盟魏绛和戎。晋悼公命魏绛与周边戎狄订立盟约,和睦相处。人才流通晋献公任命白狄出身的狐突做大夫文化交流戎子驹支(春秋时姜戎首领)引用诗 经小雅中的青蝇表达自己的观点,驳倒范宣子责难周边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感周边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感当时中原的当时中原的“诸夏诸夏”与周边的与周边的“戎戎”“”“狄狄”“”“蛮蛮”“”“夷夷”等长期交往,为民族交融创等长期交往,为民族交融创造了契机。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造了契机。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