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火山与地震(第一课时) 【课标落实】1本单元通过观察、实验、阅读、交流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初步了解地球上一些与地壳运动有关的自然现象的成因。 科学探究: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假设,并能说明假设的依据。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 来源:能基于所学的知识,用科学语言、概念图、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表述探究结果。 科学态度: 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利用新的材料,完成探究、设计与制作,培养创新精神。 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
2、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科学技术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 来源:.Com2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高年段要求。 14.5 地球内部可以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知道地壳运动是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 15.3 人类生存需要防御各种灾害,人类活动会影响自然环境。 了解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知道抗震防灾的基本常识。【教材分析】火山与地震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地球的表面和内部的第
3、二课时。通过四年级上册第5单元岩石与矿物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地球表面覆盖着岩石。同时经过这一单元地球的表面和内部第一课时地球的表面的学习,学生也已经了解地球表面五种常见的地形。本课带领学生研究地球内部力量改变地形地貌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火山喷发,使得学生意识到火山喷发的物质和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为后续学生理解导致地貌改变的内部原因奠定基础。本课教学内容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认识火山喷发现象,借助图片、视频和资料卡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并利用思维导图梳理火山喷发过程与火山喷发前后的现象及危害。第二部分是模拟火山喷发,了解火山的构造,建立火山的结构模型和工作模型,模拟火山喷发现象,帮助学生意识到火山喷
4、发物质和能量来自地球内部,并能够运用科学语言描述火山的成因。第三部分是总结与拓展,引导学生将课堂探究延伸至课外,收集整理关于火山的知识制作知识小报,同学间进行交流。【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地球的概貌已有了初步的探究和了解,从知识和能力上为本课探究活动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由于火山喷发是生活中不常见的自然现象,因此绝大多数学生都没有见过真实的火山喷发,关于火山方面的知识也了解较少,学生关于火山喷发的已有认识往往来自图书和电视新闻,可能是片面的,也可能是错误的。本课将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帮助学生了解火山喷发的主
5、要表现和危害,并意识到火山喷发物质和能量来自地球内部。另外,学生对于火山喷发对人们的影响更多地停留在火山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方面,而对于火山喷发对人类有利的一面则很少关注到,需要启发他们辩证的看待火山喷发事件。五年级的学生对科学具备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知识面也比较广阔,对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也比较感兴趣,比较喜欢动手操作实验,在老师的引导下可顺利制定计划进行实验,但部分学生仅仅停留于操作实验,需要教师引导他们动手与动脑相结合,更深刻的理解知识,提高能力。【教学目标】科学知识:通过实验模拟火山喷发,知道导致火山喷发的物质和力量来自地球内部。 科学探究:1能根据简单的器材做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2
6、通过观察和阅读,会描述火山喷发的主要表现和危害。 科学态度:1在科学探究中,能意识到要用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2乐于通过实验模拟火山喷发,并具有基于证据发表自己见解的意识。3在科学探究中,乐于辩证看待事件,意识到火山会给人类带来不同影响。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科学技术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重点】了解火山喷发的重要特征、破坏能力和成因。【教学难点】模拟火山喷发。【教学准备】教师材料:教学PPT和相关视频。学生材料:模拟火山喷发实验器材(土豆泥、番茄酱、铁盒、一次性手套、三脚架、酒精灯、火柴、湿抹布、废物盒、托盘等)。【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 探究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
7、动探究意图一、认识火山喷发现象1大自然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在地球上创造了许多令人震撼的自然现象,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三张图片(教材中火山正在喷发、火山喷发后、火山喷发前的图片),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并思考,图片中出现了什么自然现象?2追问:三张图片都是火山正在喷发的过程吗?有没有不同的意见?3同学们产生了不同的意见,那我们到底听谁的?别着急,老师这里有一段视频,或许可以帮助到你们,我们一起来看。4看完视频,我们发现:第一张图是火山正在喷发;第二张图是火山喷发后(岩浆溢出逐渐冷却);第三张图是火山喷发前(火山灰污染空气的场景)。5根据刚才的学习和同学们的已有经验,相信大家对火山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下
8、面请各小组画一画关于火山的思维导图。时间6分钟。要求:(1)画出火山喷发前、喷发时以及喷发后的现象;(2)根据现象讨论火山喷发的危害;(3)小组内进行模拟汇报。温馨提示: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有困难的小组,及时提供资料卡。6请小组汇报。7小结:(教材提示)火山喷发前会有火山灰冒出来,污染空气;火山喷发时会有大量的火山灰、火山气体从火山口冒出来,弥漫空中;会有大量温度很高的红色岩浆从火山口喷溅或溢出;岩浆有的浓稠,有的稀薄,流速也不同;被抛到空中的岩浆落地时会形成火山弹;岩浆会向下流动,会覆盖周边的物体;火山喷发后红色岩浆会慢慢冷却变成岩石;灰尘、有毒气体和熔岩会严重影响火山周围居民的生活,如
9、飞机停航、庄稼死亡.当然火山物质也为人类提供了有益资源。火山喷发是地球上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之一,它会掩埋城市和乡村,污染空气,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1学生汇报:火山喷发。2学生质疑:第一张图是火山正在喷发;第二张图是火山喷发后(岩浆溢出逐渐冷却);第三张图是火山喷发前(火山灰污染空气的场景)。3学生观看视频。来源:.Com4学生回答。5小组讨论、画思维导图。来源:学|科|网Z|X|X|K6.小组汇报。7.小组小结。设计意图:通过观看火山的相关图片和视频,组织学生小组交流火山喷发过程、喷发前后现象以及火山内部构造,调动他们的前概念和学习主动性,帮助他们梳理火山喷发过程、喷发后给人类造成的损失和可
10、能的益处。二、模拟火山喷发1刚才小组汇报时,老师发现你们的思维导图中间圈里是空白的,请各小组在圈里画一画火山的内部构造,并讨论火山为什么会喷发。时间5分钟。2请小组汇报。3同学们都有自己的看法,那科学家又是怎么定义的呢?我们一起来看视频。4火山喷发时,炽热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冲破岩层,从裂缝中涌出或喷出,场面十分壮观,既然没办法实地观察,那么想不想自己做个火山?5下面就让我们来模拟火山喷发吧!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实验器材(PPT出示),分别是土豆泥、铁盒、番茄酱、三脚架、酒精灯等。6小组汇报:番茄酱模拟岩浆,土豆泥模拟火山,酒精灯模拟地球内部巨大能量。7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过程:(1)在铁盒子里
11、放一些土豆泥,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一个小洞。(2)往洞里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再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3)把铁盒放到三脚架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发生的现象。8教师提问:在实验过程中,有什么注意事项?教师归纳,温馨提示:(1)严格按照实验步骤,先把放好土豆泥和番茄酱的铁盒放到三脚架上,再点酒精灯。(2)重点观察土豆泥和番茄酱前后的变化,边观察边填写记录单。(3)实验过程中,不要触碰加热中的铁盒,以免烫伤!(4)实验完成后,取出酒精灯熄灭,其余装置不要触碰,静置放凉。9学生领取实验器材,分组实验,填写记录单。10小组汇报实验现象:土豆泥会出现小裂缝,有白气冒出来;盖在上面的土豆泥会
12、被顶起来;番茄酱沸腾并向外溢出;11教师提问:番茄酱将要喷发时有什么现象?生:土豆泥出现小裂缝,有白气冒出;上面的土豆泥被顶起来;番茄酱开始冒出大泡泡;周边土豆泥松动;也就是说火山喷发前其实是有前兆的,可以建立火山喷发预警系统,减少灾害损失。1小组绘制、讨论。2小组汇报。3学生观看视频。4学生回答。5学生设计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过程,并讨论土豆泥、番茄酱和酒精灯分别模拟什么。填写记录单。6小组汇报。7学生梳理实验过程。8学生汇报注意事项。来源:学*科*网Z*X*X*K9学生领取实验器材,分组实验,填写记录单。10学生汇报实验现象。11学生汇报番茄酱将要喷发时的现象。设计意图:通过模拟火山喷发的实
13、验,学生能进一步认识火山基本构造,深化对火山喷发过程和现象的认识。实验中土豆泥和番茄酱的变化,类似真实火山喷发过程,暗示火山喷发物质和力量来自地球内部,有利于学生理解火山喷发可观测可预警。三、总结与拓展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拓展:根据今天学习的内容,请你想一想如果遇到了火山喷发,你将如何应对?课后可以将你收集的资料做成知识小报,与同学交流,相信你一定会成为一个研究火山的小专家。1学生汇报:我知道了火山喷发的成因2课后收集资料做成知识小报,与同学交流。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归纳本节课的收获,同时给学生提供一个了解更多火山知识的机会,将课堂探究延伸至课外。 【板书设计】10火山与地震(第一课时)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