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北省襄阳市鄂北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上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赎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诸多元素共同塑造了中华文明的和平性。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为塑造中华文明的和平性提供了精神支撑。周易中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为大地的气势宽厚和顺,君子应以宽厚之德对待天下民众和事物。大学开篇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论语中讲“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激发人们弘扬光明正大的德性,自觉把“道”弘扬光大。这种厚德载物、
2、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经过中华儿女的践行传承与历史长河的淘洗积淀,形成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种“推己及人”的人己关系准则,以道德秩序构造出一个群己合一的世界。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为塑造中华文明的和平性提供了理想支撑。礼记礼运中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推崇天下为公的治世之道,倡导公共意识、公共道德,引导人们超越个体,各有所养、各尽所能,胸怀天下、谋求大同。中国古人讲,“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认为“天下”并不是个别人、个别国家、个别民族的天下,而是所有人、所有国家、所有民族的天下,表达出所有人、所有国家、所有民族都应平等相待、友好相处、守
3、望相助的愿望和理想。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为塑造中华文明的和平性提供了实践支撑。“讲信修睦”源自礼记礼运,讲的是要相互讲信守义,建立和睦关系;“亲仁善邻”出自左传隐公六年,讲的是要亲近仁道、友善邻国,这是治理国家的方略。中华文明是推崇信义、和睦、仁道、友善的伟大文明。个人、团体、民族、国家之间讲信守义,和睦相处、仁爱相助、友善邻里,是中华民族基于明德追求与大同理想而形成的处世之道、交往之道。丝绸之路就是这种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结出的硕果。南北朝时期沈约在宋书中讲“舟舶继路、商使交属”,记载了丝绸之路上商贾、使者来往频繁的热闹场面与繁荣景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其他重要元素,也为共
4、同塑造中华文明的和平性起到了重要作用。比如,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等,都对中华文明超越地域乡土、血缘世系、宗教信仰等的拘囿,形成开放包容、平和中正的文明特质作出了贡献。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是中华文明思想理念的精华,同时也为新时代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了坚实历史根基,提供了充沛文化滋养。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一直传承着热爱和平、崇尚和睦、追求和谐的理念。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没有主动挑起过任何一场战争和冲突,没有侵占过别国一寸土地。中国积极
5、参与国际军控、裁军和防扩散进程,反对军备竞赛,是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联合国第二大维和摊款国。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全球发展的贡献者。中华文明五十多年来一直传承着天下大同、共生并进、交通成和的理念。今日中国以促进全琢共同及展的大国担当将这些理念发扬光大。中国毫不动摇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中华文明的和平性,决定了中国能够站在人类整体利益的高度思考人类的前途命运问题,坚持团结合作,决不搞“党同伐
6、异”的小圈子。中国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反对一切形式的单边主义,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看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求和平、谋发展,凝结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蓬勃发展旳智慧。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给予我们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底气和丰富智慧。我们要继续深入挖掘中华文明和平性的丰富内涵,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出更多中国方案,使之在人类应对风险挑战、开辟光明未来的道路上彰显更大的价值、更强的力量。(摘编自王杰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
7、华文化具有感召力和吸引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诸多元素共同塑造了中华文明的和平性,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B“推己及人”的人己关系准则是经过中华儿女的践行传承与历史长河的淘洗积淀而形成的,是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的结果。C中华民族基于明德追求与大同理想而形成了讲信守义、和睦相处、仁爱相助、友善邻里的处世之道、交往之道。D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这是我们中华文明的和平性决定的,体现了大国担当。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不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哪些元素对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的塑造起了作用,将不利于对其进行深入理解
8、。B中华文明思想理念精华中的和平性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了坚实历史根基、提供了充沛文化滋养。C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为塑造中华文明的和平性提供了精神支撑、理想支撑和实践支撑。D中国能够站在人类整体利益的高度思考人类的前途命运问题,坚持团结合作,是与中华文明的和平性分不开的。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第段中提到的“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生态理念的一项是()A礼记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B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天人合。”C荀子礼论篇:“天地合,乃能载人。天不言,地不语,万物与我同根生;阴阳交感而变化,四时
9、与我共存。”D左传:“非知之难,唯行之不易;行之可勉,唯终实难。”4第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5当今的中国传承和发扬了中华文明的和平性,请结合材料概述我国在建设美好世界中做了哪些方面的努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张铁匠贾平凹牛站在险畔,伸嘴去吃酸枣刺。狗卧在门道里一直在啃骨头。骨头早已成了黑棒子,狗不在乎有肉没肉,它好的就是那股味道。东头的铁匠铺里一直在叮叮咣咣敲打,西头的弹棉花店里一直在嗡嗡作响,整个后晌石坡村都在软硬相间的声音里。石坡村之所以在白芦峪出名,就是有张家的铁匠铺和司家的弹棉花店。但是,张家看不起司家。张铁匠打铁打乏了,要喝酽茶,收拾了锤子,也让儿
10、子歇下。儿子歇下就是吹唢呐,吹出的像放屁,唾沫星子都喷出来,风一吹又落在自己脸上。儿子是个笨家伙。张铁匠抬头看到远处的梁背上过来了人,说:把那些货都挂出来!新打造的扎锨、铲锨、板镢、犁铧、齿耙、镰刀、钢钎、撬杠以及碾滚子梿枷轴,解板的长锯,锥子夹子钩子钉子,齐齐挂了铺门两边的木架上和摆了木架前的摊位上。来人果然是买家,要挑一把牙子镢。张铁匠明明知道是羊角村的,却要问:哪个村的?回答是:羊角村的。张铁匠又说:羊角村不是也有铁匠铺吗?那人说:这不是货怕比货嘛!爷爷是铁匠,爹是铁匠,张铁匠也打二十年铁了,要把手艺再传下去,儿子却越来越心不在焉。他常常用钳子从炉火里夹出一疙瘩铁,在砧子上用小锤子敲,让
11、儿子抡起大锤子砸,敲两下,砸一下,他觉得节奏有致,叮叮咣咣着是戏台上一出戏,但后来,砸着砸着:火锤子就乱了,他呵斥:咋啦?儿子说:我瞀乱。这些年里白芦峪里的年轻人时兴着出山进城去打工,他知道儿子受了诱惑,强压着没有让儿子外出,而儿子要么吊个脸,要么消极怠工,这样的日子又持续了三年。村子里已没了牛,连狗都没有了,来买锨、锄、镢头的越来越少,而齿耙犁铧、钢钎,撬杠几乎无人问津。铁匠铺的炉火再不日夜通红,大锤子小锤子的敲打声,响一会儿就消停了。而西头弹棉花店里的嗡嗡声依旧。这使张铁匠恨恨不已,他问儿子:咱村你那些同学去了城里,峪里别村的那些同学也都去了城里?儿子说:就是。他说:都不种地啦?儿子说:种
12、一年地抵不住打一月工。他告诫儿子:这不会长久的,是农民嘛能不种地?种地能不用农具?咱多打些铁货放着。父子俩是打造了一批铁货,却一直堆放在柴棚里。到第四年,一件都没卖出去,铁匠铺就关门了。没了铁打,张铁匠腰却疼起来,脾气也比以前坏。儿子每天一早往镇上跑,天黑才回来,说县政府在发展旅游产业,镇街都开始改造老铺面房了,他和人正谋划着做些生意,张铁匠骂儿子;放着家传的手艺,做什么生意!腰疼得站不住,睡在躺椅上了,还在骂。儿子再也不怕爹骂了,先是出去偶尔夜不归宿,后来就十天半月不回来。终于回来了,却让爹打造一批铁叉,说游客要亲自去河滩体验叉鳖。打铁叉是小活,用不着儿子抡大锤子,他一个人能干,干着腰也不疼
13、了。他打造了四十个铁叉,儿子和他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不久,儿子又订新货了,说是他们在临河岸上修三千米木头长廊,钉子的需求量很大。张铁匠再生炉火,开始打造钉子,叮叮当,叮叮当,白天打,夜里还点了灯打。这天下雨,铁匠铺外边的场子上积了水,雨还下着,水面上的雨脚像无数的钉子在跳跃,张铁匠突然就不打了。他耷拉着脑袋坐在里间屋去吃烟,里间屋黑咕隆咚,他就想在黑暗里,不愿见外人,自己也见不得自己。儿子回来了,还领着一个人。儿子给爹介绍这是他的合伙人,张铁匠看了一眼,没搭理。儿子问爹生谁的气了,张铁匠说他生自己的气。儿子说他们是来收货的,看到的筐子里怎么只有那么一些钉子?张铁匠说:不打啦!那合伙人说:咋不打啦
14、?我们急需的,货款都带来了。张铁匠说:丢先人哩,我这么大的铁匠,就打这些小零碎?他摊开手,脸色十分难看。合伙人却嘿嘿地笑,说:这有啥呀老爷子,发明了火药还不是做鞭炮吗?只要能赚钱,打啥还不一样啊!张铁匠一下子火了,扑过来一脚把火炉蹬倒,又一脚把淬火的水桶蹬倒。地上的红炭在水里吱吱冒烟,他老牛一样地呜呜,哭鼻子流眼泪。张铁匠到山上去看父亲和爷爷。父亲是一个墓堆子,爷爷是一个墓堆子。在墓堆前蹴了一整晌,站起来往远处看,能看到白芦峪河是一条线。那线的拐弯处是镇街,更远更远的云外是县城省城吧。他一步一步再下山回铁匠铺,拿了挂在墙上的唢呐,这是儿子的唢呐他不会吹,开口唱起小时候学会的山谣,唱得不沾弦。西
15、头弹棉花店里好像还有嗡嗡声,也已经不是火把燎着蜂巢漫天轰鸣,而蚊子似的,声愈来愈细,愈来愈小。(有删改)文本二:虽然贾平凹说:“农村的这场变革,严格地说,还正在进行,一切还未有定规,而未有定规的形势下硬定规出人物,那只能导致产生新的框式,落入新的俗套。”但是,在这些作品中还是一眼就可以看出一种模式和两组人物,这一种模式就是社会的变革尤其是经济生活的变革与古老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伦理价值观的冲突。(节选自汪政论贾平凹)【注】岭畔:山头。瞀乱:昏乱精神错乱。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中对于新打造铁具的具体罗列,既表现出张铁匠的高超技艺,又表现出作者对于农村生产工具及劳
16、作方式的了解。B张铁匠的儿子从小就是个笨家伙,因此张铁匠经常骂儿子,对儿子不满,气恼他不能子承父业,这促使他儿子最终选择离开铁匠铺去做其他生意。C随着农村旅游业的兴起,张铁匠开始打造旅游相关产品,这反映了旅游业对农村传统工艺的影响和融合。D因为社会变革和经济生活的变化,张铁匠面临着手艺传承的困境,这体现了传统手工艺人在现代社会转型中的困境和挑战。7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语言特点表现为表述口语化:运用了大量的方言,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生动形象地展现出人物的特点。B文中对“张铁匠”的描写生动传神,通过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刻画了一个坚守传统手艺的铁匠形象。
17、C文章以“铁匠铺”的命运变迁为主线,通过张铁匠父子两代人的不同选择,反映了农村手工艺人面临的现实困境。D文章结尾写张铁匠到山上去看父亲和爷爷的事,两个墓堆子营造了一种感伤的氛围,“蹴了一整响”的细节更能引起读者深思。8文本一的环境描写富有特点和韵味,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作用。9文本二提到“一种模式和两组人物”,请结合文本一来理解“两组人物”并简要分析。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宣宗宣德元年,礼部进籍田仪注,上观之,谓侍臣曰:“先王制籍田,天子率公卿躬秉未耜,贵有实心耳。不然,三推五推,何益于事!”侍臣曰:“先王制礼有本有文,苍生之福也。”户部奏青州借官粮赈饥,乞复勘
18、,然后给。上曰:“民饥无食,当如拯溺救焚,即命就便分给。”三年六月,上谕朝臣:“贪浊奈何?”杨士奇对曰:“贪风始永乐末,今更甚。太宗尝数疾不视朝,扈从之臣,请托贿赂,公行无忌。”杨荣曰:“当是时,惟方宾有贪名。”上即顾荣问:“今日贪者谁甚?”对曰:“莫甚刘观。”士奇曰:“风宪所以肃百僚。宪长如此,则不肖御史皆效之。御史奉巡四方,则不肖有司皆效之。”上叹息曰:“除恶务本,顾观去,谁代观者?”奇曰:“通政使顾佐廉公有威。”荣曰:“佐为京尹,禁防下吏,政清弊革。”上喜曰:“顾佐乃能如是!”阅数月,乃命观巡阅河道,而以佐代之。寻下观狱。上与侍臣论历代户口盛衰。上曰:“户口之盛衰足以见国家之治忽其盛也本
19、于休养生息其衰也必有土木兵戈。汉武承文、景之余,炀帝继隋文之后,开元之盛,遂有安史之乱,岂非恃富庶不知儆戒乎?汉武末年乃悔轮台,炀帝遂以亡国,玄宗卒至播迁,皆足为世大戒。”九月庚戌朔,驻跸蓟州,进州官谕之曰:“此汉渔阳郡也。昔张堪为政,民有乐不可支之谣,尔曹勉之!”又进耆老谕曰:“今岁丰稔,无他虞,善训厉子孙,务礼义廉耻,毋安温饱自弃。”四年春,上召大学士杨薄谕曰:“朕每念创业难,守成不易,夙夜惓惓。今幸百姓稍安,顾祸乱生于不虞。迩来群臣好进谀辞,令人厌闻,卿宜勉辅朕。”薄顿首谢:“臣不敢忘报。”上曰:“直箴朕过,报朕多矣。”薄又顿首谢曰:“直言求之非难,受之为难。”上曰:“然。”(选自明史纪
20、事本末仁宣致治)文本二:赞曰:即位以后,吏称其职,政得其平,仓庾充羡,闾阎乐业。盖明兴至是历年六十,民气渐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选自明史本纪九)10文本一中画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户口之盛衰A足以见国家B之治忽C其盛也本于D休养生息E其衰也必有F土木兵戈。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奈何”,文中是“怎么办”的意思,与鸿门宴中的“为之奈何”中的“奈何”意思相同。B“疾”,文中指“染疾、生病”,与烛之武退秦师中“越国以鄙远”的“鄙”用法样。C“以”,文中的意思是“因为”,与谏太宗十思疏中“则纵情以傲物”中的“以”字的意思不
21、一样。D闾阎,原指古代里巷内外的门,也用来指平民居住的地区,文中代指百姓。12下列对文本一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永乐末年,一些官员公开行贿受贿,贪腐之风盛行。杨士奇和杨荣一致认为顾佐廉正有威名,可以取代刘观,这与明宣宗的想法不谋而合。B汉武帝和隋炀帝,都曾继承前代基业,国力强盛,但因不加戒备,导致遗患无穷。明宣宗认为他们都是后世治世的鉴戒。C汉代的张堪担任渔阳郡太守时,百姓安居乐业,传唱幸福安康的歌谣。明宣宗告诫蓟州官吏,要努力向张堪学习。D明宣宗深知创业艰难,守成不易,日夜忧思国事。当天下逐渐安定时,群臣多有阿谀之辞,明宣宗对此表示厌恶,希望贤臣全力辅佐他。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
22、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民饥无食,当如拯溺救焚,即命就便分给。(2)迩来群臣好进谀辞,令人厌闻,卿宜勉辅朕。14文本二用“蒸然有治平之象”来评价明宣宗的治国成绩,请结合文本一简要概括明宣宗的治国理念。三、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示长安君王安石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草草杯盘共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尘见雁南征。【注】本诗作于宋仁宗嘉祐五年王安石出使辽国之前。王安石时年四十岁,此前曾上书变法,但未被采纳。长安君是王安石的大妹,名文淑,是工部侍郎张奎之妻,封长安县君。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
23、颔联描绘了兄妹相聚时的场景,杯盘简单但欢笑不断,灯火昏暗但谈笑风生,字里行间透露出无拘无束、温暖融洽的气氛,但也饱含着世事沧桑的人生感慨。B颈联表达了诗人对三年未归的家乡深深的思念,也写了刚刚重逢又要离别,即将出使万里之遥的辽国,将作者的悲意又加深了一层。C尾联出句表达了诗人对重逢的渴望,对句以鸿雁传书以慰思念之情作结,与李清照一剪梅中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有异曲同工之妙。D王安石的这首七律表达了诗人对与亲友重逢的珍惜和不舍,以及对再次离别的无奈和忧虑,言浅而情深,使人体味到亲人间的纯朴而真挚的感情。16亲人相遇常常是欢欣的,这首诗中作者却道“相逢亦怆情”,请结合诗句分析作者
24、是如何抒发“怆情”的?四、名篇名句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牧阿房宫赋写出了阿房宫的恢宏气势,“ ”一句写的是建筑占地之广,“ ”一句写的是建筑物数量之多。(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子路表示,对于一个夹在大国之间又“ , ”的“千乘之国”,自己只要三年就可以使百姓变勇敢并懂规矩。(3)苏洵在六国论中用精妙的比喻“ , ”,形象地批判了六国的赂秦行为。五、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关于西红柿的另一道“论述题”是, ?研究植物分类的专家会说,西红柿的种子在体内,所以应该是一种水果;但农艺专家会说,西红柿的果实并不像其他水果那样长在树上,所以应该算是一种
25、蔬菜。对我来说,水果是能捧在手里吃的,蔬菜是能下锅炒的,而西红柿“可咸可淡”两相宜,应该算是水果和蔬菜中的“双面间谍”。西红柿的“可咸可淡”充分体现在餐桌上。这种水果/蔬菜是父母们的最爱。没时间做饭时, ;大不了切成薄片铺上白糖,就变成了一道凉菜。这么“敷衍”的菜肴,估计现在很难在饭店里找到了。西红柿也叫番茄,一听就是舶来品。但即便是在做菜就要用西红柿的欧洲国家,它也算不上历史悠久的食物。16世纪西班牙人入侵美洲时,才发现了这种阿兹特克人种植在安第斯山上的神奇果实。这种果实成功“反向入侵”,席卷了地中海并最终“占领”了欧洲,用300年在全世界繁衍。而南欧也得以拥有各式以西红柿打底的菜肴。 ,不
26、亚于对各色希腊罗马神祇的崇拜。意大利语、法语和英语,都有把西红柿称作“爱情苹果”的说法,而德语更是直接把西红柿称为“天堂里的水果”。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19请分析文中“双面间谍”和“敷衍”两处引号的用法和作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犁田的老牛或许已经深感疲倦,它低头伫立在那里,后面赤裸着脊背扶犁的老人,对老牛的消极态度似乎不满,我听到他嗓音响亮地对牛说道:“做牛耕田,做狗看家,做和尚化缘,做鸡报晓,做女人织布,哪头牛不耕田?这可是自古就有的道理,走呀,走呀。”疲倦的老牛听到老人的吆喝后,仿佛知错般地抬起了头,拉着
27、犁往前走去。我看到老人的脊背和牛背一样黝黑,两个进入垂暮的生命将那块古板的田地耕得哗哗翻动。随后,我听到老人粗哑却令人感动的嗓音,他唱起两句歌词皇帝招我做女婿,路远迢迢我不去。老人的自鸣得意让我失声而笑。可能是牛放慢了脚步,老人又吆喝起来:“二喜、有庆不要偷懒,家珍、凤霞耕得好,苦根也行啊。”我好奇地走到田边:“这牛究竟有多少名字?”老人回答:“这牛叫福贵,就一个名字。”“可你刚才叫了几个名字。”“噢”老人高兴地笑起来,他看到牛正抬着头,就训斥它:“你别偷听,把头低下。”牛果然低下了头,这时老人悄声对我说:“我怕它知道只有自己在耕田,就多叫出几个名字去骗它。”老人黝黑的脸在阳光里笑得十分生动,
28、脸上的皱纹欢乐地游动着,里面镶满了泥土,就如布满田间的小道。20下列对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句将牛与狗、鸡等日常事物进行对比,可体现老人对牛的语重心长。B句使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指出了牛的职责,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C句中的“游动”,将老人脸上的皱纹写活了,也凸显了老人乐观的形象。D句语言满含温情,其中的比喻生动、贴切,也折射出老人的历经沧桑。21画外音,是话剧、电影以及电视节目中采用的一种技巧,往往是对剧中人物或事件的议论、解说,以便人们能更详细、明确地理解画面。如果你所在的社团要将以上材料中的场景拍一段10秒左右的短视频,请以整句的形式为这个短视频拟写一段画外音。要
29、求:语言流畅,不超过60个字。22老人唱的歌词“皇帝招我做女婿,路远迢迢我不去”与杜甫赞美李白的诗句“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表意相似而语言风格不同,试对此进行分析。六、作文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论语中四子侍坐,各言其志,有人说得急遽而自负,有人说得从容而谦逊;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的论辩善设机巧,“请君入瓮”;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以一己之力,说服秦军,瓦解围困材料二:说话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我们天天都在说话,但不见得我们是会说话的。摘选自林语堂说话的艺术泱泱中华,说话之艺术需认真传承、深入理解,作为新时代青年,对此,你有什么感悟和思考?请结合材料与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试卷第11页,共11页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