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63.26KB ,
文档编号:8009143      下载积分:5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8009143.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南阳海歌)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4届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高三语文模拟练习(四)(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南阳海歌)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4届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高三语文模拟练习(四)(解析版).docx

1、高三年级模拟考试(四)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17分)阅读海派文化新论这本书的绪论和目录,完成下面小题。绪论海派文化是一种发端于上海,但并不局限于上海区域的现代性城市文化类型,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产物。它以近代上海开埠以后的城市发展为时代背景,在江南文化深厚积淀的基础上,逐步确立主体性的文化发展立场,积极吸收和融合各种新的文化而形成。关于海派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在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甚至不同语境下,各有不同的理解。改革开放特别是浦东开发开放以来,原有的争议和贬损随着上海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基本失去了生存的历史语境。本书谓之“新论”,一方面是因为书中各

2、个章节关于海派文化某个领域的专门论述都有新的深化和拓展,表现在论述的史料文献、研究视角、论述过程、研究结论等各个方面。更为重要的考虑是我们研究的是新时代语境之下的海派文化,在概念的选择上与近代的海派文化有比较明晰的区分。新时代的时间跨度,宽泛一点可以指改革开放以来。在新时代的语境之中,海派文化存续和发展的定位与方向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2017年首次以上海市委、市政府文件提出“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三种形态区分之后,海派文化就被赋予了全新的时代担当。因此,本书尽管依旧采取原有海派文化的形态划分,但在每一种具体文化形态的研究中,都融进了新时代视角的重新审视,在传承城市文脉和文化基因的基础

3、上努力提炼新时代海派文化的精神特质,这可能是新论之“新”更为看重的一个方面。理解新时代海派文化之于上海的价值与意义,我们需要建立综合立体的时空维度。一是历史的维度。新时代的海派文化在城市文脉的传承上有很多近代海派文化的文化基因,比如近代上海开埠以来形成的上海城市空间、文艺形态、文化设施、名人名作等都为新时代海派文化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内涵。新时代的海派文化不是历史虚无的文化断裂,而是在新的时代语境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于新时代海派文化与近代海派文化的解读和阐释,一个基本的出发点就是对上海在不同历史阶段城市定位的根本性不同,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大都市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远东大都市的根本

4、区分。二是空间的维度。对于新时代海派文化当下实践与未来发展的研判,要放在世界、中国、长三角和上海四重空间所构成的整体格局之中,上海在这四重空间中的方位和方向决定了新时代海派文化的样态和趋势。面向2035年,上海提出要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建成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而海派文化就是体现上海全球城市卓越性的文化特质。在长三角一体化成为重要国家战略的背景之下,新时代的海派文化将引领江南文化的现代转化,为高水平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提供强大的文化动力。关于新时代海派文化时代特质和价值取向的当下阐释,本书以上海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为基本遵循与主要指引,提出了具有内在联系且互为支撑的五个层面的

5、特质和取向,包括人民本位的价值追求开放引领的融合优势、创新发展的动力机制、包容共生的活力源泉和经世济用的实践路径,为海派文化建设的当下与未来提供了基本的价值遵循。文化的存续不能脱离特定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海派文化的生成和嬗变过程见证了近代以来上海在中国和世界局势中的命运变迁。作为历史概念的近代海派文化曾经为上海的发展提供了鲜明的城市标识,同时也成为某种无形的制约因素,一定程度上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在新时代的语境之下,历史概念的海派文化经过改革开放之后的转型与创新,在价值取向和精神内涵上都产生了本质性的变化。当前,我们来重新审视海派文化的内在特质和价值取向,归根结底要思考的是上海的当下和未来

6、如何带给中国和世界一个独特的文化上海。(有删改)目录(部分)绪论第一章海派文化的历史流变与时代建构一海派文化研究的成果梳理二海派文化的生成演变和研究脉络三海派文化内涵的多重视角四新时代海派文化与城市软实力提升第二章从传统到新变:江南文化与海派文化一江南文化的历史与变迁二江南文化的特征三江南文化的新变:从江南文化到海派文化四从江南到长三角:海派文化的未来第三章海派书画的代际演变和群体评述第八章海派电影:紧贴时代脉搏反映市民趣味第九章海派学术:江南家国与世界一海派学术述要二江南底蕴与世界眼光三国家情怀与地方意识四求新精神与务实态度后记1. 如果为这篇绪论选一个标题,以下最适合的一项是( )A. 什

7、么是海派文化B. 新时代为什么还要审视海派文化C. 新时代海派文化的研究视角和时代局限D. 新时代海派文化的时代特质和价值取向2. 小宁刚见到这本书就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海派文化”不称作“上海文化”?他翻阅了目录,发现可以从这本书第_章第_节寻找答案。3. 以下关于绪论第段“我们需要建立综合立体的时空维度”的原因的推断,不能根据文意得出的一项是( )A. 新时代海派文化仍然存续着很多近代海派文化的基因B. 新时代海派文化因城市定位的巨大变化而有了新特质C. 上海要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是由海派文化特质决定的。D. 整体空间格局对新时代海派文化的样态有决定性影响。4. 根据绪论和目录,以下对海派文

8、化和江南文化关系的看法,作者不可能认同的一项是( )A. 江南文化可视作海派文化的根基。B. 海派文化可视作江南文化的升华C. 新时代海派文化与江南文化的价值取向是不同的。D. 在新时代语境中,海派文化与江南文化形态有别。5. 小宁认为,这篇绪论隶属于著作内容本身,如果缺失,有些研究内容在全书正文部分未见补足。请根据海派文化新论的绪论和目录,判断小宁的这一认识是否合理。【答案】1. D 2. . 一 . 二 3. C 4. C 5. 示例:这篇绪论对新时代海派文化的价值取向进行了提炼,即人民本位的价值追求等五个方面,并指出这五个方面之间的关系,这深刻影响着全书的具体内容但在书中未再单独阐释;绪

9、论提出在理解新时代海派文化对于上海的价值和意义时要建立综合立体的时空维度,这也是全书自然遵循而未再单独阐释的。因此,小宁的这一认识有合理性。【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D.结合“它以近代上海开埠以后的城市发展为时代背景,在江南文化深厚积淀的基础上,逐步确立主体性的文化发展立场,积极吸收和融合各种新的文化而形成。关于海派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在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甚至不同语境下,各有不同的理解”可知,本文围绕时代特质和价值取向论述,本项符合。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结合“海派文化是一种发端于上海,但并不局限于上海区域的现代性城市文化类型,是中国近

10、现代社会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产物”和目录“海派文化的生成演变和研究脉络”可知,为什么“海派文化”不称作“上海文化”这个问题可以从这本书第一章第二节寻找答案。【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A.结合“一是历史的维度。新时代的海派文化在城市文脉的传承上有很多近代海派文化的文化基因,比如近代上海开埠以来形成的上海城市空间、文艺形态、文化设施、名人名作等都为新时代海派文化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内涵”可知,本项是原因之一。B.结合“二是空间的维度。对于新时代海派文化当下实践与未来发展的研判,要放在世界、中国、长三角和上海四重空间所构成的整体格局之中,上海在这四重空间中的方

11、位和方向决定了新时代海派文化的样态和趋势”可知,本项是原因之一。C.“上海要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是由海派文化特质决定的”错误,结合“面向2035年,上海提出要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建成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而海派文化就是体现上海全球城市卓越性的文化特质”可知。D.结合“上海在这四重空间中的方位和方向决定了新时代海派文化的样态和趋势”可知,本项是原因之一。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新时代海派文化与江南文化的价值取向是不同的”错误,结合“海派文化是一种发端于上海,但并不局限于上海区域的现代性城市文化类型,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城市化、工业化、

12、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产物。它以近代上海开埠以后的城市发展为时代背景,在江南文化深厚积淀的基础上,逐步确立主体性的文化发展立场,积极吸收和融合各种新的文化而形成”“一是历史的维度。新时代的海派文化在城市文脉的传承上有很多近代海派文化的文化基因,比如近代上海开埠以来形成的上海城市空间、文艺形态、文化设施、名人名作等都为新时代海派文化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内涵。新时代的海派文化不是历史虚无的文化断裂,而是在新的时代语境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可知,二者的价值取向相同。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结合“关于新时代海派文化时代特质和价值取向的当下阐释,本书以上海城市精神和

13、城市品格为基本遵循与主要指引,提出了具有内在联系且互为支撑的五个层面的特质和取向,包括人民本位的价值追求开放引领的融合优势、创新发展的动力机制、包容共生的活力源泉和经世济用的实践路径,为海派文化建设的当下与未来提供了基本的价值遵循”可知,这篇绪论对新时代海派文化的价值取向进行了提炼,即人民本位的价值追求等五个方面,并指出这五个方面之间的关系,这深刻影响着全书的具体内容但在书中未再单独阐释;结合“理解新时代海派文化之于上海的价值与意义,我们需要建立综合立体的时空维度”可知,绪论提出在理解新时代海派文化对于上海的价值和意义时要建立综合立体的时空维度,这也是全书自然遵循而未再单独阐释的。因此,小宁的

14、这一认识有合理性。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读不尽的大运河裘山山大运河是一本很厚的书,厚到可以用上一个词“卷帙浩繁”。成千上万的人是这本书的作者,他们用智慧和汗水写了两千五百年。我读的第一页是拱宸桥。小时候有一段时间,我就住在杭州拱宸桥旁的姨妈家。桥边傍河处,有个菜市场,早上五点就开市了,那是湿漉漉的一条人河。我有时起得早,就跟姨妈去买菜。瞌睡懵懂地走到那儿,瞬间就被青菜和鱼虾的气息唤醒了。去的时候竹篮是空的,我拎;回来的时候装满了东西,姨妈拎。有时候姨妈会给我买个糯米油条解馋,热乎乎、软糯糯的,非常好吃。河面上船很多,清晨时它们停在那里不动,好像

15、还没醒。那时候只知道拱宸桥是故乡的桥,很亲切。后来,生活又为我翻开了第二页。我们搬迁到石家庄,又住在运河边,河上也有一座桥,就叫运河桥。从江南来到华北平原,我感觉这是另一个世界,但妈妈指着运河说,这条河是和杭州连着的。我很诧异,一条河竟然这么长?我们坐火车来都坐了三天。桥头有一家副食品商店,那时候叫服务社,是我常年打酱油的地方。桥很宽,桥下却没有船。或许是因为北方水少,河道不深,已经不通航了。但河堤是我们的乐园,我们爬到树上摘槐花,摘榆钱,折下柳枝做口哨。有时候也在树下找蟋蟀,找知了蛹。河堤就是我们的百草园,我就是运河的孩子反反复复地走,我才对运河有了些许了解,算是读了这本书的第三页。运河上的

16、桥,仿佛是运河之书的插图。运河上到底有多少座桥,我没去查过。我只知道在杭州段,有卖鱼桥、大关桥、江涨桥等。其中,拱宸桥名气最大。从它的名字来看,“拱”是拱手的意思,“宸”是皇上就寝的地方,以此二字表达对帝王的恭敬。它是一座三孔石桥,很高,尤其中间那一孔,高达16米,宽也有16米。显然是考虑到皇上的船大,矮了窄了都不行。拱宸桥始建于明末,几经垮塌、重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力保护,总算没再垮塌;2005年,又进行了一次大修固;如今它已成为大运河的标志性建筑,出镜率很高。不过,当我来到塘栖古镇,站在广济桥头时,不知为何,觉得广济桥更可爱。不仅仅是因为它建造的时间更久远,也不仅仅因为它是运河上唯

17、一的一座七孔石桥,还因为,它是为老百姓修建的。据说当年这里的河面上只有一座简易桥,常有老人孩童跌落河中。明弘治二年,一位叫陈守清的僧人,四处募捐,历时九年建成这座桥。有了广济桥,塘栖百姓不再受过河的困扰。塘栖人爱它,亲切地称它为塘栖的龙鼻。我站在河边眺望,广济桥果然高峻挺拔。阳光下,人来人往,十分安详。忽然就想到了父亲。父亲是铁道兵工程师,一辈子修路架桥,也曾和战友们在朝鲜战场上,冒着生命危险,日夜抢修桥梁。他若看到在和平的日子里,暖暖的阳光下,百姓们络绎不绝地从桥上走过,一定会觉得这才是桥梁该有的样子。我很高兴自己读到了大运河这本书新的一页。我以为只要一页一页读下去,总是可以读完这本大书的。

18、但是在临平,我突然发现运河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因为它一直在被续写,在增加新的篇章。临平是名副其实的江南水乡。它的西面、北面是京杭大运河;中间流淌的是上塘河,即隋唐古运河;南部地表及地下,则横卧着曾经的“捍海长城”钱塘江古海塘;如今,它的东边又开掘出了运河二通道。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人工运河,也是唯一贯穿我国南北的水运主通道,是先人毅力、智慧与科技的集大成之作。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大吨位的船只越来越多,老运河的水运设施,如航道、船闸等,已难以满足通航的需求。而由于地理位置、文物保护等,也无法对这些设施进行改善。在这种情形下,建设者们勇于挑战,于201

19、7年起开工建设运河二通道,2023年7月正式通航。这条运河二通道全长264公里,是从临平的土地上凿出来的,成为京杭大运河与钱塘江“握手”的又一通道。一艘艘庞大的千吨级船舶,满载着煤炭、粮食、油品、钢材、矿建材料等大宗物资顺水前行,将杭州内河的运力,直接提高了40%。大运河之书更厚重了。我们来到这条崭新的运河边。阳光下的新运河如古运河一样碧波荡漾,宽阔而平静,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平坦的大地。然而它又是一条全新的、非同凡响的河。新运河的新,新在它的河道穿越了两条地铁、两条铁路、三条高速公路及其他百余条道路和管线;新在它有23座极富现代美感的跨河大桥,从而确保运河通航后不会对两岸居民造成阻隔;新在它有

20、一座23米宽的双线船闸,足以让千吨级货轮驶过。它还新在水面上纵有千吨级货轮驶过,水面下的万条鱼儿仍在繁衍生息。为了不让噪音影响鱼儿生长,建设者们在河道两壁打了许多圆筒仓式的小孔,供鱼儿在大船通过时有个地方躲清静。说到底,新运河新在高科技,它汇集了建筑信息模型、数字孪生、大数据分析等现代技术。高科技不仅拓展了古运河的功能,更赋予了运河“生态环保”“智慧化”“数字化”等新特点。建设者们用智慧和双手,赋予了运河全新的面貌。大运河之书,一本读不尽的书。我愿意成为它永远的读者。(有删改)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作者借“卷帙浩繁”一词表达了对大运河厚重历史的赞美

21、,同时也表达了对成千上万创造大运河历史的劳动者的赞美。B. 文章通过叙述“我”小时候生活在杭州拱宸桥旁姨妈家的童年生活,描写故乡的桥给“我”的印象,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大运河的亲切及难忘。C. 文章描写作者生活在石家庄运河边的情景,以及借妈妈的口交代这河是“和杭州连着的”,都是表达对大运河贯通南北之长的赞美。D. 作者和塘栖人都爱大运河上的广济桥,是因为它建造时间久远,是运河上唯一的一座七孔石桥,且是为老百姓修建的,让塘栖百姓不再受过河的困扰。7. 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句子的“反反复复”写出作者与大运河接触的多,而“些许”“算是”侧面突出了大运河的“厚重”B. 句

22、子的“高兴”表现了“我”看到大运河在新时代增加新篇章临平东边开掘了运河二通道的心情。C. 句子单独成段,但句子的语义与上段文字紧密相连,也照应了开头;语气凝重,表达了真挚的情感。D. 句子卒章显志,表现了大运河对“我”的吸引力,借“我”的意愿来表达对大运河的赞美。8. 作者在写桥时又写到“一辈子修路架桥”的父亲,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9. 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小组提出一个关键词:书。请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答案】6. C 7. B 8. 广济桥是明代僧人为了百姓四处募捐修建,而父亲作为铁道兵工程师也曾在战场上抢修桥梁,表达了作者对建设者无私奉献的赞美。广济桥上

23、人来人往、和平安宁的景象,正是父亲他们在战场上冒着生命危险所追求的,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歌颂。 9. 大运河是一部厚重书,它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卷帙浩繁。大运河是一部奉献的书,无数建设者用智慧和汗水去建造它,而它也不断地哺育着两岸人们。大运河是一部读不尽的书,时代在发展,大运河这部书也在不断增加新篇章、拥有新面貌。【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祈鉴赏作品内容的能力。C.“描写作者生活在石家庄运河边的情景”并不是在“表达对大运河贯通南北之长的赞美”,原文说“我很诧异,一条河竟然这么长?”是对运河之长的惊叹。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意的能力。B.“我”高兴是因为看到了

24、广济桥为百姓带来了便利,使百姓生活幸福安宁。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结合“一位叫陈守清的僧人,四处募捐,历时九年建成这座桥。有了广济桥,塘栖百姓不再受过河的困扰”“我站在河边眺望,广济桥果然高峻挺拔忽然就想到了父亲。父亲是铁道兵工程师,一辈子修路架桥,也曾和战友们在朝鲜战场上,冒着生命危险,日夜抢修桥梁”可知,作者是站在广济桥上,想到广济桥是是明代僧人四处募捐,为老百姓修建的,进而联想到自己的父亲一辈子修路架桥,他们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建设桥梁建,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后人学习和赞美。结合“广济桥果然高峻挺拔。阳光下,人来人往,十分安详。忽然就想到了父亲”“父

25、亲是铁道兵工程师,一辈子修路架桥,也曾和战友们在朝鲜战场上,冒着生命危险,日夜抢修桥梁”作者由广济桥上人来人往、和平安宁的景象,自然联想到一辈子修路架桥的父亲,正是父亲他们在战场上冒着生命危险架桥、修桥,菜有了百姓生活的和平安宁,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歌颂。【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文学短评的能力。文学短评的关键词是“书”,考生应扣住“书”来表达对大运河的理解和感受。大运河是一部厚重的书,文中说“大运河是一本很厚的书,厚到可以用上一个词卷帙浩繁”“成千上万的人是这本书的作者,他们用智慧和汗水写了两千五百年”,作者重点写了自己生命历程中见到的运河上的桥,有拱宸桥、运河桥、广济桥,又写了新运河,从古

26、至今,这本书永远也读不完,可见它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卷帙浩繁。大运河是一部奉献的书,文中说一位叫陈守清的僧人,四处募捐,历时九年建成广济桥,塘栖百姓不再受过河的困扰;写铁道兵工程师的父亲,一辈子修路架桥;写建设者们勇于挑战,于2017年起开工建设运河二通道无数建设者用智慧和汗水去建造它,而它也不断地哺育着两岸人们。大运河是一部读不尽的书,文中说“在临平,我突然发现运河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因为它一直在被续写,在增加新的篇章”“大运河之书,一本读不尽的书”写建设者们勇于挑战,于2017年起开工建设运河二通道,时代在发展,大运河这部书也在不断增加新篇章、拥有新面貌。三、古代诗文阅读(本大题8小题,共3

27、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夫人之所以谓知者,非知其姓与名也,亦非知其声容之与笑貌也;读其书,知其言,知其所以为言而已矣。读其书者,天下比比矣;知其言者,千不得百焉;知其所以为言者,百不得一焉。人知易为卜筮之书矣,夫子读之,而知作者有忧患,是圣人之知圣人也;人知离骚为词赋之祖矣,司马迁读之,而悲其志,是贤人之知贤人也。夫不具司马迁之志,而欲知屈原之志,不具夫子之忧,而欲知文王之忧,则几乎罔矣。然则古之人,有其忧与其志,不幸不得后之人有能忧其忧志其志而因以湮没不章者盖不少矣。刘彦和曰:“储说始出,子虚初成,秦皇、汉武恨不同时,既同时矣,韩囚

28、马轻。”夫李斯之严畏韩非,孝武之俳优司马,乃知之深,处之当,而出于势之不得不然,所谓迹似不知而心相知也。贾生远谪长沙,其后召对宣室,文帝至云,久不见生,自谓过之,见之乃知不及。君臣之际,可谓遇矣。然不知其治安之奏,而知其鬼神之对,所谓迹似相知而心不知也。刘知几负绝世之学,见轻时流,及其三为史臣,再入东观,可谓遇矣。然而语史才则千里降追,议史事则一言不合,所谓迹相知而心不知也。夫迹相知者,非如贾之知而不用,即如刘之用而不信矣。心相知者,非如马之狎而见轻,即如韩之谗而遭戮矣。(节选自文史通义知难)材料二:昔汉武爱骚,而淮南作传,以为:“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班固以为

29、:“露才扬己,忿怼沉江。界浇二姚,与左氏不合。然其文辞丽雅,为词赋之宗,虽非明哲,可谓妙才。”王逸以为:“离骚之文,依经立义。名儒辞赋,莫不拟其仪表,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者也。”扬雄讽味,亦言“体同诗雅”。四家举以方经,而孟坚谓不合传。褒贬任声,抑扬过实,可谓鉴而弗精,玩而未核者也。(节选自文心雕龙辨骚)注刘彦和,即刘勰,字唐和。储说指战国时期韩非撰著的内储说外储说。子虚指子虚赋,是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早期游梁时的赋作。“韩”指韩非,“马”指司马相如。界浇二姚,羿即后界,浇即寒浞的儿子,二姚即古部落有虞氏的两个女儿,有虞氏为姚姓,故称。孟坚,即班固,字孟坚。10. 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

30、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不幸A不得B后之人C有能忧其忧D志E其志F而因以湮没G不章者H盖不少矣。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卜筮,指灼烧龟板,根据龟板的裂纹推断吉凶叫作“卜”;用蓍草的茎占卦叫作“筮”。B. “韩囚马轻”与鸿门宴中“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二者句式相同。C. 负,承受,此处译为享有,与登泰山记中“苍山负雪,明烛天南”中的“负”词义不同。D. 讽,以委婉的言辞劝告,不同于今天的“讽刺”,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讽”词义相同。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阅读某人的书,理解某人的话,

31、并了解某人为什么说这样的话,难度递增,能做到的人越来越少。B. 贾谊、刘知几等人才华横溢,人生都有“遇”时,可谓“幸”,但同时也是其人生之“不幸”。C. 班固在评价屈原作品时,认为他对后羿、浇、二姚等故事的讲解,与左传中相关记载不符合。D. 汉武帝有极高的文化修养,他参与讨论离骚,认为汉四家以经书作标准对离骚的评价是中肯的。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心相知者,非如马之狎而见轻,即如韩之谗而遭戮矣。(2)名儒辞赋,莫不拟其仪表,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者也。14. 结合材料,简要归纳后世人难以“知”屈原及离骚的原因。【答案】10. DFH 11. D 12. D 13.

32、 (1)心里的相知,不是像司马相如那样因为亲昵而被轻视,就是像韩非那样因为谗言而遭杀戮。(2)后代著名学者们所写的辞赋,没有不模拟它(离骚)的形式的,这就是所说的“外表像黄金,内质像美玉,历史上没有和它相当的”。 14. 不具有先贤智者的心怀与志向;后世评价流于表面,与实际不符,对作品鉴赏不够精当,未加认真考察。【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句意:遗憾的是,后世之人没有能够忧着他(前人)的忧患,铭记着他(前人)的志向,却因此被埋而没不彰显的,实在不少啊。“有”的宾语是“能忧其忧志其志者”,故在表停顿的“者”之后,即H处断开。“忧其忧”“志其志”是对称结构,这两句前面的词

33、都是动词,分别译着“忧虑”“铭记”,因此可在第二个“忧”和“志”之后断开,即在DF处断开。故选DFH。【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并准确理解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B.正确。均为被动句。句意:韩非被囚禁,司马被看轻。/不然的话,你们都将被他所俘虏。C.正确。“负”,第一个承受,引申为“享有、拥有”;第二个“覆盖”。句意:刘知几拥有了高超的学问。/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D.错误。二者不同。第一个“讽”,讽诵、玩味;第二个才是以委婉的言辞劝告。句意:扬雄讽诵玩味(离骚)。/邹忌委婉劝告齐王采纳谏言。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

34、分析和判断能力。D.“汉武帝有极高的文化修养,他参与讨论”的说法错误。原文是王逸以为:“离骚之文,依经立义。名儒辞赋,莫不拟其仪表,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者也。”扬雄讽味,亦言“体同诗雅”。也就是对离骚作高度评价的是王逸、扬雄等人,汉武帝只是喜欢离骚,未曾参与讨论,更没有对其做出中肯的评价。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1)“狎”,亲近而不庄重、亲昵;“见”,表被动;“戮”,杀害。(2)“莫不”,没有不;“拟”,模拟、模仿;“相、质”,外表、内质。【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归纳概括能力。题干要求结合材料,简要归纳后世人难以“知”屈原及离骚的原因。从材料一

35、“夫子读之,而知作者有忧患,是圣人之知圣人也;人知离骚为词赋之祖矣,司马迁读之,而悲其志,是贤人之知贤人也不具夫子之忧,而欲知文王之忧,则几乎罔矣”“不幸不得后之人有能忧其忧志其志而因以湮没不章者盖不少矣。”等语句可知:文王、孔子;屈原、司马迁等有忧患之心、远大之志,然而后世之人恰巧缺乏这种情怀和志向。从材料二最后一句“褒贬任声,抑扬过实,可谓鉴而弗精,玩而未核者也”,意思是:他们的赞誉与贬责都仅仅着眼于表面,常常不符合作品的实际,都可以说是赏鉴却不够精当,欣赏玩味(离骚)却未加以认真考查。据此可知:历代学者在评价屈原的离骚时往往流于表面,没有精准地把握屈原的心志,因而不能真正懂得屈原以及他的

36、离骚的旨趣。据此分析作答即可。参考译文:材料一:说到人的所谓相知,不是知道他的姓和名,也不是知道他的声音容貌就算啦;读他的书,知道他的文章,知道他所以做文章才算相知呢。读他的书而知道他的名字的人,天下比比皆是;而知道他的文章(观点)的,一千个中便得不到一百个;能知道他之所以做文章的原因(缘由),那么一百个人中得不到一个了。大家都知道易经是占卜的书,孔子读了,就知道文王是有忧患而作此书的,这是圣人的知道圣人。人人知道离骚是辞赋的鼻祖,而司马迁读了,就为其志向而悲,这是贤能人的懂得贤能的人呀。至于没有司马迁的志向,却要懂得屈原的志向;没有孔子的忧患意识,却要明白文王内心深处的殷忧,那么,这差不多算

37、是痴心妄想了。那么,过去的人有他的忧患和他的志向的,遗憾的是,后世没有能够忧虑着他(前人)的忧患,铭记着他(前人)的志向,却因此被埋而没不彰显的人,实在不少啊。 刘彦和说:“韩非子的内外储一书,才写出来之际,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刚刚做成之时,秦始皇、汉武帝,恨不能同时遇见。然而真正同时遇到了后,韩非却被囚禁,司马却被看轻。”说到李斯惧怕韩非子,汉武帝看轻司马相如,其实是知道得很深,处置得非常确当,然而出于时势又不得不这样。这是所谓形迹好像不相知,而心里却是相知的。贾谊被迁降到很远的长沙,后来在宣室召对,文帝甚至说,好久不看见先生您了;自己说超过他,看见了才知道不及他。君臣的际遇,可以说是非常相知了

38、,可是文帝不知道贾生的治国安邦之策,却只想了解他(贾谊)关于鬼神的回答,这就是所谓形迹好像是相知,而心里却不相知。刘知几拥有了高超的学问,却被时人所看轻,等到他三次担任史臣,二次进东观编史,可算是被知遇了。可是真正谈论到史才,却被降逐到千里之外,议到史事,(君臣间)却一语不合,这就是所谓形迹相知,心里却并不相知。讲到形迹相知的,不是像贾生的表面被相知却不被重用,就像刘知几的被任用了却不完全信任。心里相知的,不是像司马相如那样因为亲昵而被看轻,就是像韩非那样因为谗言,而遭到杀害。材料二:从前汉武帝喜爱离骚,(让) 淮南王刘安作离骚传,(刘安)认为:“国风好写恋情但不失分寸,小雅怨愤发牢骚但不坏乱

39、礼法,像离骚可以说兼有二者的特点。”但班固却认为:“屈原夸耀自己的才华,以至忿懑怨恨,自投汨罗沉江而死;他在作品中讲到后羿、浇和有虞国王两个女儿二姚的故事,都和左传的有关记载不相符合;然而他的文辞瑰丽雅正,是词赋的创始者,所以屈原虽然算不上贤明的人,但也可以称得上了不起的人才。”王逸认为:“离骚的文字,多是根据经书来写的。后代名儒所写的辞赋,没有不模拟离骚之形式的,可以说形式和内容像金玉一样都完美,历代没有能和它匹敌的。”扬雄讽诵玩味后,也说(它的)“体制风貌同于诗经的雅”。(刘安等)四家都拿离骚与经书比较,然而班固认为不符合左传。他们的赞誉与贬责都仅仅着眼于表面,常常不符合作品的实际,都可以

40、说是赏鉴却不够精当,欣赏玩味(离骚)却未加以认真考查。(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戏答元珍花时久雨之什(宋)欧阳修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注】欧阳修于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降职为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本诗作于次年春。元珍,丁宝臣,字元珍,时为峡州军事判官。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题目表明这是首酬答诗,是作者在收到元珍写的花时久雨一诗后的回赠之作。B. 首联先以“疑”字起句,又以“未见花”作答,前后映衬,因果

41、相连,富有意趣。C. 颔联描写残雪压枝、冻雷阵阵,一派肃杀,和前文的春风不至、山花不开相呼应。D. 全诗最后一句诗人在安慰自己,山城野花虽然晚开放,但无须过多在意和嗟叹。16. 本诗题中带有“戏”字,意为游戏之作,但有人认为此诗也流露了作者的失意、落寞之感,并非“戏言”。请结合全诗谈谈这一观点的合理性。【答案】15. C 16. 首联写二月山城春风不至、山花不开,写出了山城的荒凉、偏僻,也流露出作者的失望之意,表明其被贬冷落之地的失意。“夜闻归雁生乡思”一句借景抒情,以归雁的鸣叫声渲染凄凉气氛,表现作者的思乡之情。“病入新年感物华”一句以乐景衬哀情,以新年美好景物的绚丽来反衬自己疾病缠身、年华

42、逝去的悲凉。“曾是洛阳花下客”一句以回忆的方式虚写自己曾在洛阳见过花开胜景,与如今的凄凉之境形成对比,带有对美好过往的怀念之情和对当下落寞的无奈之意。【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C“一派肃杀”错,颔联描写残雪压枝仍有柑橘可见,春雷震动催促新笋抽芽,可见生机的萌发和孕育,并非“肃杀”之景。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首联,意为:我怀疑春风吹不到这荒远天涯,不然已是二月这山城怎么还看不见春花?“春风疑不到天涯”,暗喻皇恩不到,透露出诗人被贬后的郁郁不得志。夷陵地处偏远,初春时春风不至、山花不开,景色荒凉,朝廷的关怀不再

43、远到天涯这小城,自然和政治环境都恶劣,流露出作者的失望之意,表明其被贬的郁闷与山居的寂寥、失意之情。颈联,“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意为:夜晚听到归雁啼叫勾起我对故乡的思念,带着病进入新的一年面对春色有感而发。前句借景抒情,借夜晚听到归雁的叫声,渲染凄凉气氛,写出诗人远谪他乡后的浓郁的思乡之情和抱病无为而时光流逝之叹。后句以乐景衬哀情,以新年美好景物的绚丽来反衬自己疾病缠身、年华逝去的悲凉。尾联,“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意为:我曾在洛阳做官观赏过那里的奇花异草,山城野花开得虽迟也不必为此嗟叹惊讶。前句以回忆的方式虚写自己曾在洛阳见过花开胜景,与如今的凄凉之境形成对比,带有

44、对美好过往的怀念之情和对当下落寞的无奈之意。(三)理解性默写(本题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1)猿猴以其独特性博得诗人的青睐,常出现在古代诗歌中,如李白蜀道难中的“_”和杜甫登高中的“_”。(2)归园田居中陶渊明运用鸟作比的方式表达对田园生活向往的句子是“_,_”。(3)古代诗人认为得到江河山川的帮助,视野会更加开阔,诗歌也会更有品味。“江山”作为一个富有审美意味的词语,在古诗词中频繁出现,如“_,_”。【答案】 . 猿猱欲度愁攀援 . 风急天高猿啸哀 . 羁鸟恋旧林 . 池鱼思故渊 . 江山如画 . 一时多少豪杰(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独

45、自莫凭栏 无限江山)【解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有:猱、援、啸、羁、渊、觅、凭。四、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6小题,共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王阳明的一生经历颇为 ,从进谏下狱,龙场悟道,再到远征戡乱,平定叛贼,经历别人未曾经历之事,自然也开出了 的哲学之花。王阳明以哲学家入世,文韬武略,教化传世,“左手不释卷,右手不离剑”,事功同哲理之光 ,实现了知与行、文与武的统一。阳明心学以知行合一开启,终于“致良知”命题,既来自讲学论道,更来自实践履行。特别是两次平乱和一次平叛的军事行动,闪烁着王学的精神:“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当程朱理学走向晚期,

46、士子以博闻强识为能,以读书渐进为进阶之门时,王阳明却开出了顿悟的药方,主张以此心之光明照亮世界,消弭尧舜与凡人的界限。王阳明被批为“狂狷”,不为朱子学派的主流所容,最后抱病出征广西,于戎马之际病逝。然而他一生光明磊落,不假外物,不为乡愿,只是尽心尽意求得心安。他的心学思想在中国文化史上建立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世界乃至中国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改后的句子写在答题纸上,语言表达要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20. 下列各句中,与画波浪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B.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C.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D. 雨过树头云气湿,风来花底鸟声香。【答案】18. 跌宕起伏不同凡响交相辉映 19. 他的心学思想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20. A【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根据下文“从进谏下狱,龙场悟道,再到远征戡乱,平定叛贼”,此处是说王阳明的一生经历颇为坎坷曲折,应用“跌宕起伏”。跌宕起伏:形容事物多变,不稳定,也比喻音乐音调忽高忽低和故事情节的曲折。上文写王阳明与从不同的人生经历,此处应是说王阳明的“哲学”思想也同他的人生经历一样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