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五单元阶段复习整理 阶段明时序 阶段清特征 1.美苏冷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战后初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而实 行社会主义制度的苏联是这一时期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美苏两国之间开始了冷战。美苏双方互相敌对,进而 发展为北约与华约两大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形成。 2.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二战后,美国、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快速发展,其共同原因在于政府适当地调控政策、采 用最新科技成果、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二战后,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调整政策,建立起社会保 障制度。 3.二战后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
2、会主义力量逐渐壮大。 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赫鲁 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先后进行了改革,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在各种内外因素的作 用下,从 20 世纪 80 年代末开始,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4.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1)二战后,民族民主运动空前高涨,亚非拉国家纷纷获得独立。 在亚洲和非洲,一批新兴独立国家为捍卫国家主权, 发展民族经济召开了万隆会议,开创了亚非国家友好合作、共同奋斗的局面。 (2)在非洲,从 1951 年利比亚独立起至 1990 年纳米比亚独立,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世界资本主 义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3)在拉
3、丁美洲,古巴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又挫败了美国支持的雇佣军入侵,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巴 拿马经过不懈努力,从美国手中收回了巴拿马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单元整知识 知识点一 知道杜鲁门主义、德国分裂、北约与华约,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冷战 的发 生 含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 40 多年间,以美、 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 又非 的 对峙与竞争状态 背景 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 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称霸的欲望十分强烈;苏联将美国视为其潜在的防 御对象 表现 政治 1947 年 3 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这篇演说提出的政策被称为 “ ”。它的出台标志着美、苏 关系正式破裂,
4、冷战开始 经济 1947 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 “ 计划” ,即马歇尔计划,企图通过援助西 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军事 1949 年, 成立 德国 的分 裂 背景 德国法西斯政权垮台以后,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随着 的出台,美、英、法三国与苏联在处理德国问题上的分歧越来越大 经过 柏林 危机 1948 年 2 月,美、英、法三国计划将占领区合并,准备发行货币,筹建政权,引起苏联的抗 议。6 月,苏联切断西占区与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停止向西柏林供应煤、电、食品等生活 物资,美、英立即对苏占区实行反封锁。“柏林危机”爆发 分裂 1949 年 9 月,在美、英、法
5、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 ”或 “西德”。10 月,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 ”或“东德” 影响 欧洲 的局面基本形成 北 约 与 华 约 对 峙 北约 成立 原因 美国把欧洲看作全球战略的重点和遏制苏联扩张的第一线,而尚未复苏的西欧各国也需 要美国的援助 成立 1949 年,美、英、法等 12 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成立了“ 组织”, 简称“北约”,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公约 规定 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到武装攻击,缔约国将作出集体反应;各缔约国决心维护共同的 和文化传统 华约 成立 成立 1955 年,苏联同 7 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了“ 组织”,简称“华约”
6、条约 规定 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到武装攻击,其他缔约国将以一切方式进行援助 影响 美苏双方互相敌对,进而发展为两大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 格局形成 知识点二 知道欧洲联合的趋势和日本经济的发展;知道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初步了解二战后资本主义 发展的新特点。 欧洲 的联合 西欧经 济 的恢复 与 发展 原因 (1)内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凭借原有的工业基础,采用最先进的 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2)外因: 计划的援助 表现 20 世纪 50 年代初,各国的工业生产已经基本恢复到甚至超过了战前水平。20 世纪 5070 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 欧洲共 同体 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
7、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逐渐走上了 以提高 国际地位的道路 成立 20 世纪 50 年代初,法国和联邦德国等六国组建 共同体。 1958 年,六 国又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 年,这三个组织合并为 ,简称“欧共体” 性质 经济合作组织 影响 欧共体成员国加强经济合作,并努力用一个声音在国际舞台上说话,这促进了西欧 国家经济的发展和 的提高 欧洲 联盟 成立 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组成了欧洲联盟 发展 欧盟成立后,成员国公民拥有统一的欧洲护照;2002 年,欧盟的大多数成员国开始使 用统一的货币 。2013 年,欧盟成员国已经达到 28 个 性质 区域性的政治
8、经济一体化组织 影响 大大加快了 的进程 美国的发 展 第二次世 界大战以后 美国积极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 ,刺激了经济的繁荣,成 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20 世纪七 八十年代 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 美国出现了以 和信息化为特征的“ ”,美国的经济进一步发 展 日本的崛 起 原因 (1)二战后,美国单独占领了日本,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推动日本政府颁 布了“ ”。 (2)冷战开始后,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开始积极扶持日本。 (3)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获得了大量军需订单。 (4)日本政府利用当时有利的外部环境,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
9、, 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表现 (1)1968 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 经济大国。 (2)20 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谋求成为 的欲望日益强烈,军费开支不 断增加,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 社会保障 制度的建 立 开始建立 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颁布了 ,实行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向 无依无靠者提供救济 (1)1948 年,英国宣布建成“福利国家”。(2)法国和联邦德国等国也宣布成为“福利国 家”。(3)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几次修订 ,扩大受益群体,提高最 低工资,资助贫困学生 逐步完善 (1)随着福利政策的推行,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建立起包括 服务、养老、住房
10、、失业保险和教育等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 (2)20 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发展 评价 (1)社会保障制度是 斗争的结果。(2)资产阶级也认为实行这种制度,可以缓 和阶级矛盾,创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的社会环境。(3)但是,社会保障制度不能 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知识点三 知道苏联模式的推广,了解苏联的改革与变化以及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社会主义 力量的壮 大 经互 会成 立 背景 随着 局面的形成,苏联要求东欧国家与自己保持高度一致 成立 年,苏联同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建立 了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 影响 帮助
11、东欧国家克服了战后 ,但也将各成员国的经济纳入苏联计划经济 的轨道 中苏 建交 (1)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苏联就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对新中国是很重要的 支持。 (2)1950 年,中苏缔结了 条约 ,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3) 新中国掀起了学习苏联的热潮 苏联的发 展与改革 赫鲁 晓夫 改革 时间 1953 年开始 内容 (1)政治上,批判 个人崇拜。(2)经济上,发动垦荒运动;发展 饲料生产,广种玉米;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 ;改革工业管理体 制;等等 评价 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并且存 在严重偏差 勃列 日涅 夫改 革
12、 时间 1964 年开始 内容 在经济上推行“ ”,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 激 评价 改革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 的计划经济体制。为了同美国展开军备竞赛, 苏联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军事方面,国民经济呈现出畸形发展状态 戈尔 巴乔 夫改 革 时间 年开始 内容 (1)最初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但总体效果不佳。(2)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取消苏共 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 ”和“政治多元化” 影响 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 状态蔓延,局势迅速失控。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 趋势也随之加剧 东欧剧 变 原 因 各国改革成效不大,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西方国家推行“ ”战略;戈尔巴乔夫改
13、革的影响 实 质 东欧各国的 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社会主义制度转变为资本主义制度) 表 现 (1)政治上,实行议会民主制和 制。(2)经济上,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 苏联解 体 原 因 (1)根本原因:苏联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2)现实原因: 改革的失败。(3)外部因素: 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4)催化剂:1991 年 8 月 19 日, 失败,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控制了全局,苏联的分裂进一步加快 解 体 年年底,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遭遇重大挫折 实 质 资本主义制度取代社会主义制度 影 响 (1)苏联解体结束了战后 40 多年来美苏对峙的局面, 被打破,世界朝着多极化方
14、向发展。 (2)社会主义运动遭遇重大挫折 知识点四 通过万隆会议、 “非洲年”、巴拿马收回运河区主权等史实,知道二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和亚 非拉国家为捍卫国家主权、发展经济所进行的斗争。 万 隆 会 议 背景 (1)二战后, 运动空前高涨,殖民帝国纷纷瓦解,越来越多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取得独 立。 (2)新独立的国家都面临巩固政权、 的共同问题。 (3)广大亚非国家反对冷战, 不愿卷入大国之间的军事冲突 召开 1955 年 4 月,在 的万隆,来自亚洲、 非洲的 29 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举行了第一次亚非 会议,也就是万隆会议 原则 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 性质 第一次没有 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
15、议 结果 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 ”方针,为会议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 万隆 精神 会议体现的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 ,争取和巩固民 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精神,被称为“万隆精神” 意义 (1)万隆会议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 的斗争。 (2)从万隆会议开始, 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 (3)中国提出的 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逐渐推行开来 非 洲 开始 (1)开始:首先在 展开。1951 年年底,利比亚独立。 (2)发展:1952 年, 领导埃及革命,1953 年,埃及共和国成立。 1962 年,阿尔及利亚独立
16、 民 族 独 立 运 动 高潮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非洲民族独立运动进入高潮,绝大多数殖民地国家先后获得了独立。 年,非洲有 17 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因此被称为“非洲年” 结束 1990 年, 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拉 美 人 民 维 护 国 家 主 权 的 斗 争 古巴 古巴人民在 等人的领导下,经过数年的武装斗争,最终在1959年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 政权。后来,古巴又挫败了美国支持的雇佣军入侵,走上了 发展道路 巴拿马 (1)巴拿马运河开通后,美国在运河沿岸划出运河区,运河区一直由 控制。 (2)1977 年,巴拿马与美国签订条约。后来,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
17、的海关、邮政、司法等主权,并参与 运河的管理和营运。 年年底,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参考答案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 战争 和平 杜鲁门主义 战时同盟 欧洲复兴 北约 杜鲁门主义 联邦德国 民主德国 冷战对峙 北大西洋公约 社会制度 华沙条约 两极 知识点二 科学技术 马歇尔 联合自强 欧洲煤钢 欧洲共同体 国际地位 1993 欧元 欧洲一体化 生产技术 全球化 新经济 和平宪法 先进技术 二 政治大国 社会保障法 社会保 障法 医疗保健 工人阶级 知识点三 冷战 1949 经济困难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 斯大林 收购制 苏联模式 新政策 高度集 中 1985 公开性 无政府 和平演变 社会制度 多党 戈尔巴乔夫 八一九事件 1991 两极格局 知识点四 民族解放 发展经济 印度尼西亚 西方殖民主义 求同存异 殖民主义 民族独立 发展中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北非 纳赛尔 1960 纳米比亚 卡斯特罗 社会主义 美国 1999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