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作文写作指导:高考作文写作指导:犹见遗景诉古音犹见遗景诉古音(附文体详解及范文点附文体详解及范文点评)评) 作文题: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70 分) 花解语,鸟自鸣,生活中处处有语言。 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音乐、雕塑、程序、基因莫不如此。 语言丰富生活,语言演绎生命,语言传承文明。 写作指导写作指导 材料有三个段落,实际上是三句话。 第一句话从日常生活出发,通过“花解语,鸟自鸣”的生动画面,触发考生想象,“处处” 强调“语言”的普适性和广泛性。 第二句话意在说明不同的世界有不同的语言,我们可以从中选择一种,
2、缩小范围,在“打 开”二字上聚焦发力。 第三句话从三个方面说明了语言的作用,指向三个立意角度。 新材料作文题的审题非常讲究思辨性。首先,我们要抓住关键词语。本材料的核心词是 “语言” 。 “语言”有大自然语言、人类语言,有生活语言、艺术语言、科技语言“语言” 可以让我们展开丰富的联想,如:文学上的语言鲁迅、李煜、 红楼梦 平凡的世界等; 艺术上的语言音乐、电影、书法、绘画等;生活中的语言良言一句三冬暖、话不投 机半句多等。这篇作文有一个“选”的问题,即只能选择一个角度,然后深入发掘;还有一个 “扣”的问题,不能随心所欲转移中心词语。比如,写花鸟如何丰富这个世界的日常生活,要 紧扣“语”和“鸣”
3、来写,写音乐和雕塑如何创造独具魅力的艺术世界,要紧扣独特的艺术语 言来写,这样才符合作文的要求。 其次,要抓住二元关系。如果以第二句话立意,就要紧扣“语言”与其所“打开”的“世 界”这一组关系来写。第三句话有三组二元关系:“语言”与“生活” 、 “语言”与“生命” 、 “语言”与“文明” 。我们可选择其中一个方面,充分挖掘“语言”在某一领域内的意义与 价值。 由 2015 年的“智慧”到 2016 年的“个性与创新”,再到 2017 年的“车”,最后到今年 的 “语言” ,江苏作文命题循着平正厚重的路子走,考题贴近日常生活,容易下笔,选择空间广。 但在具体写作中考生应该避免的误区是:只抓取材料
4、前面的现象而忽略后面的关键句,导致 文章流于肤浅、空泛。 例文 犹见遗景诉古音 夕阳欲颓,断桥残垣,圆明园中,孤独的藤椅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这里曾躺过一个疲惫 的王朝。 新时代的歌声响起,夕阳下的圆明园守着残垣,用它的语言记录着那不堪回首的过往,以 此祭古。人们从圆明园里看到了“过往”,懂得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日出日落,它在 那儿。什么是文化语言之于我们?什么是历史之于我们?凄惨的夕阳和着圆明园的呜咽,讲述 着那段中华儿女不堪回首的沉痛历史,西风向晚诉说着悲愤。 现如今,一些著名作家和学者会在作品被指出语言文字和文史知识的差错后,匆匆修改, 文字复见于众人,但这并不意味着结束,文化的缺失
5、也理应被揭示。被篡改的历史哭天喊地, 古迹身上那几处“疤痕”证明了一切,它们诉说着,用它们自己的语言。 古迹蕴含的语言,是文化的灵魂。我们的文字中,楷书如泰山,行书如流水,草书若飞龙。 古迹固然没有文字那样惊艳四座的外观,但它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古迹的语言是无声的。可 能是丘峦高阁,可能是山亭江楼,也可能是墓碑之石,它总是这般低调,润物无声地丰富了中华 文化的魂,让文字的内涵更真更准。 古迹蕴含的语言,是中华儿女的文化底气。晨光熹微,北京的城墙在尘烟中颤颤发抖,它 在为自己的命运担忧。 它害怕,怕自己的诉说不被后人听见,怕自己从三国以来见过的历史不 被人们知晓。梁思成夫妇等人发起了保留城墙的倡议
6、,保护这北京的魂。他们为它发声,它为 他们翻开蒙灰遮尘的历史,人于它,它于人,它于文化,皆有迹可循。 是耶?非耶? 文化学者余秋雨访遍中国历史遗迹,倾听它们的语言,对它们的眷恋深入骨髓。 身为年轻 人,我也想随他开始文化的苦旅,读到的不是风景绮丽,而是文明古国的千年芳华。 古人言“一切景语皆情语”,我却说“一切物语皆古语” 。不枉年少,想一衣带水,期月相 随梦魂归,看千年前,挥毫写出的华丽诗章、锦绣文字,看千年后,凝固的笔迹附在那古老的碑 石上隐着墨香。看镌刻成文的史书伴着帝王的遗物出土,新鲜泥土气息中发掘出炎黄子孙的 “精气神” 。 诚然,它的语言,并不被多数人读懂,这也恰是上下五千年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它用自己 独特的语言感染后人,那动人心魄的规模,也许是它雄浑的腔调。 中国历史文化遗产被联合国 大量收录,它们让中国人挺直脊梁,让古老的民族屹立东方! 薄雾轻扬,朦胧中,我仿佛看到哭泣的北京城墙,看到风雨飘摇中的伟大民族,看到墨香四 溢的大雁塔 我在这儿,带着炎黄子孙自信的文化底气,浅笑: “古迹的语言是通向历史文化的,很重要。 ” 点评点评 文章由圆明园“守着残垣”的特殊语言引入,揭示这种特殊语言对于传承中华文化的意 义。作者选择一个小而具体的切入点,以小见大,层层深入揭示语言内涵。选材切合题意,内 涵丰富,运用恰当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