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编版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五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三首古诗三首 1212第一课时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第二课时语文语文 五年级五年级 上册上册 自由读三首古诗,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第一课时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初读课文点点击图标,听范,听范读熏熏香香乃乃父父ninixnxn学认字学认字 请结合注释理解三首诗的题目,说说你从题目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还有什么疑问。示示儿儿题目点明了这首诗是题目点明了这首诗是父亲写给儿子父亲写给儿子的。的。题目点明了诗歌的题目点明了诗歌的写作地点写作地点。题目点明了诗歌的题目点明了诗歌的写作时间写作时间。题题临安邸临安邸己亥己亥杂诗杂诗示示 儿儿 宋宋 陆陆 游游死去元知万事
2、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陆游 南宋诗人。字务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一生浙江绍兴)人。一生坚持抗坚持抗金金,在仕途上一直受到当权,在仕途上一直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诗歌洋溢着派的排斥打击。诗歌洋溢着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作者简介示示 儿儿 宋宋 陆陆 游游死去死去/元知元知/万事空万事空,但悲但悲/不见不见/九州同九州同。王师王师/北定北定/中原日中原日,家祭家祭/无忘无忘/告乃翁告乃翁。朗读七言古诗朗读七言古诗时,一般每句的节时,一般每句的
3、节奏划分是二奏划分是二/二二/三。三。根据下面的提示,朗读古诗。一起解诗题给儿子看给儿子看示示 儿儿这首诗是诗人给儿子的遗嘱。这首诗是诗人给儿子的遗嘱。死去元知万事空,死去元知万事空,诗意:诗意:我本来知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都和我我本来知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都和我无关了无关了。同同“原原”,本来。,本来。一切事情一切事情一起解诗意不见九州同。不见九州同。诗人临终前放不下的究竟是什么事?为何而悲?悲悲但但背景资料北宋灭亡北宋灭亡 北宋宣和六年(北宋宣和六年(11241124)十月,金太宗下诏侵宋。)十月,金太宗下诏侵宋。同年十二月,徽宗向南逃窜。同月下旬,徽宗禅位同年十二月,徽宗向南逃窜。同月下
4、旬,徽宗禅位给太子赵桓,是为钦宗。靖康元年(给太子赵桓,是为钦宗。靖康元年(11261126),金军),金军占领开封城;靖康二年(占领开封城;靖康二年(11271127),金俘获徽宗、钦),金俘获徽宗、钦宗。三月下旬,金军先后两次将皇室直系宗族及后、宗。三月下旬,金军先后两次将皇室直系宗族及后、妃等四百七十多人全部押送回金,北宋灭亡。妃等四百七十多人全部押送回金,北宋灭亡。只,只是只,只是奋斗一生,仍不见国家统一奋斗一生,仍不见国家统一国家统一国家统一诗意:诗意:只是悲伤没能(亲眼)看见祖国统一只是悲伤没能(亲眼)看见祖国统一。但悲不见九州同。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
5、祭无忘告乃翁。家祭无忘告乃翁。宋朝的军队宋朝的军队平定北方平定北方淮河以北被金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人侵占的地区。祭祀家中先人祭祀家中先人不要不要你们的父亲你们的父亲“北定北定”点出作者对定能收复失地的信心。点出作者对定能收复失地的信心。诗意:诗意:当大宋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当大宋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天,你们举行家祭时不要忘了告诉我!天,你们举行家祭时不要忘了告诉我!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联系前两句思考:诗人明明知道死后万事皆空,还要让儿子把祖国统一的消息告诉他,这不是前后矛盾吗?诗诗人人虽虽然然知知道道人人死死后后,这这世世间间的的一一切切都
6、都与与他他无无关关了了,但但还还是是希希望望祖祖国国能能早早日日统统一一。诗诗人人虽虽然然沉痛,但并未绝望。沉痛,但并未绝望。陆游的诗句:陆游的诗句:5353岁写的岁写的关山月关山月:遗民忍死望恢复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几处今宵垂泪痕。6262岁写的岁写的书愤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6767岁写的岁写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尚思为国戍轮台。6868岁写的岁写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遗民泪尽胡尘里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南望王师又一年。再次有感情地
7、朗读这首诗,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提示:提示:边读边想象作者写这首诗时的状态、神边读边想象作者写这首诗时的状态、神情、心理活动,理解他对祖国深沉、热烈、真情、心理活动,理解他对祖国深沉、热烈、真挚的爱,以及他对收复失地、平定中原的殷切挚的爱,以及他对收复失地、平定中原的殷切期望。期望。尝试借助关键词背诵古诗。空空悲悲北定北定 家祭家祭 题临安邸的作者林升和陆游生活在同一朝代,下面我们来学题临安邸。题临安邸题临安邸 宋宋 林林 升升山外青山楼外楼,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直把杭州作汴州。林林升升 字字云云友友,又又名名梦梦
8、屏屏,号号平平山山居居士士,南南宋宋诗诗人人,擅擅长长诗文。诗文。作者简介旅店旅店题临安邸题临安邸题写题写题写在临安旅店里的诗。题写在临安旅店里的诗。南宋京城南宋京城一起解诗题山外青山楼外楼,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西湖歌舞几时休?诗意:诗意:远处青山叠翠,近处楼台重重,远处青山叠翠,近处楼台重重,西湖的歌舞何时才会停止?西湖的歌舞何时才会停止?停止停止一起解诗意背景资料南宋偏安 建炎元年(建炎元年(11271127)五月,赵构即帝位于应天府,)五月,赵构即帝位于应天府,重建宋王朝,史称南宋。重建宋王朝,史称南宋。经历了经历了“富平之战富平之战”,金虽战胜但金军主力留驻西北,南宋得以立足
9、江,金虽战胜但金军主力留驻西北,南宋得以立足江南。南。(绍兴十一年,(绍兴十一年,11411141)宋金订立绍兴和议,岳)宋金订立绍兴和议,岳飞被杀害后,秦桧独相擅权终生,迫害抗金派,任飞被杀害后,秦桧独相擅权终生,迫害抗金派,任用奸佞,贿赂公行。秦桧死后高宗仍实行降金求和用奸佞,贿赂公行。秦桧死后高宗仍实行降金求和国策。国策。西湖歌舞几时休西湖歌舞几时休?达官贵人在这里不是商讨恢复中原的大计,而是天天寻欢作乐,因此作者愤怒质问。暖风熏得游人醉,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直把杭州作汴州。北宋京城北宋京城简直简直 诗意:诗意:暖洋洋的香风陶醉了享乐的游暖洋洋的香风陶醉了享乐的游人们,简直是
10、把杭州当作昔日的汴京!人们,简直是把杭州当作昔日的汴京!思考:南宋权贵们为什么把杭州当作汴州?作者对达官贵人“直把杭州作汴州”的现实持什么态度?暖风熏得游人醉,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直把杭州作汴州。气愤气愤担忧担忧暖风熏得游人醉,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直把杭州作汴州。一语双关。一语双关。自然界自然界的春风。的春风。社会上社会上颓废之风。颓废之风。达官显贵达官显贵醉生梦死纸醉金迷山外青山楼外楼,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西湖歌舞几时休?着急、担忧、愤怒着急、担忧、愤怒 再次朗读诗歌,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读出了作者浓浓的爱国之情读出了作者浓浓的爱国之情和对当朝者的讽刺。
11、和对当朝者的讽刺。尝试借助关键词背诵古诗。山山歌舞歌舞熏熏 直把直把楼楼醉醉 万事空万事空定中原定中原示儿九州同九州同告乃翁告乃翁爱国爱国情怀情怀结构梳理结构梳理题临安邸青山青山 楼楼讽刺讽刺西湖西湖 歌舞歌舞暖风暖风 游人游人杭州杭州 汴州汴州结构梳理结构梳理爱国爱国祭祭 乃乃 熏熏 杭杭j jninixnxnhnhn左右结构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窄右宽学写字学写字重难点字书写指导重难点字书写指导熏熏不要写成不要写成“重重”示儿示儿这首诗是诗人的这首诗是诗人的 。通过抒发自。通过抒发自己未能亲眼见到收复失地的遗憾和对祖国必然统一己未能亲眼见到收复失地的遗憾和对祖国必然统一的坚定信念,展现了诗人的
12、的坚定信念,展现了诗人的_。遗嘱遗嘱 爱国情怀爱国情怀 题题临临安安邸邸是是一一首首讽讽刺刺诗诗,讽讽刺刺南南宋宋权权贵贵们们忘忘记记了了自自己己的的国国家家正正处处于于危危难难之之中中,被被淫淫靡靡之之风熏得风熏得 ,。醉生梦死醉生梦死苟且偷安苟且偷安纸醉金迷纸醉金迷主题概括主题概括课堂小结课堂小结陆游叙事抒情陆游叙事抒情林升写景抒情林升写景抒情家国家国情怀情怀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示儿这首诗的作者是苏轼示儿这首诗的作者是苏轼B.B.示儿中的示儿中的“示示”是是“给给看看”的意思的意思C.C.示儿是一首唐朝的爱国诗歌示儿是一首唐朝的爱国诗歌课堂演练课堂演练B 示示 儿儿()()万
13、事空,万事空,()()不见九州同。不见九州同。王师王师()()中原日中原日,()。)。二、背一背,写一写。死去元知死去元知但悲但悲北定北定家祭无忘告乃翁家祭无忘告乃翁课后作业课后作业1.认真书写本课生字。2.背诵题临安邸示儿,默写示儿。道光十九年,也就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龚自珍道光十九年,也就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龚自珍已经已经4848岁,对清朝统治者已经大失所望,于是毅然决岁,对清朝统治者已经大失所望,于是毅然决然辞官南归,后又悲伤迎娶眷属,往返途中,将所思然辞官南归,后又悲伤迎娶眷属,往返途中,将所思所感,写于纸上,形成了由所感,写于纸上,形成了由315315首诗组成的巨型组诗。首诗组成的巨
14、型组诗。这就是这就是己亥杂事己亥杂事那一年是己亥年。那一年是己亥年。写作背景写作背景第二课时第二课时龚自珍龚自珍 字璱人,号字璱人,号定庵。清代思想家、文学定庵。清代思想家、文学家。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家。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受当局排挤,4848岁愤然辞岁愤然辞官南归。官南归。作者简介 朗读己亥杂诗,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己己亥亥hihi万马齐万马齐喑喑ynyn抖抖擞擞susu恃恃强凌弱强凌弱shsh学认字学认字己亥杂诗己亥杂诗 清清 龚自珍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听录音,再
15、次朗读古诗。组诗组诗己亥杂诗己亥杂诗己亥年己亥年写于己亥年的组诗写于己亥年的组诗一起解诗题终究终究九州生气恃风雷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万马齐喑究可哀。悲哀悲哀朝气蓬勃朝气蓬勃的局面的局面依靠依靠沉寂无声沉寂无声一起解诗意表面含义:中国大地上朝气蓬勃的局面,依中国大地上朝气蓬勃的局面,依靠的是风雷的激荡。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终究是靠的是风雷的激荡。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终究是一种悲哀。一种悲哀。结合注释想象“万马齐喑”是一种什么样的局面。“万马万马”是一幅非常壮观的画面,是一幅非常壮观的画面,气势很大,气势很大,“万马齐喑万马齐喑”则让人感到有则让人感到有些压抑。那么多马在一起却是沉默的,些压
16、抑。那么多马在一起却是沉默的,没有一个发出声音。没有一个发出声音。思考:作者为什么说这种局面“可哀”?此处的“风雷”仅仅是指自然界的风雷吗?作者想表达的是什么?九州生气恃九州生气恃风雷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万马齐喑究可哀。改革现状的强烈愿望。改革现状的强烈愿望。比喻比喻风雷风雷新兴的社会力量及新兴的社会力量及尖锐猛烈的变革尖锐猛烈的变革九州生气恃风雷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万马齐喑究可哀。深层含义: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然而社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不限于一种规格和方
17、式不限于一种规格和方式我劝天公重抖擞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拘一格降人才。自然界的统治者自然界的统治者暗指当政者暗指当政者振作振作诗意: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种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要拘泥一种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我劝天公重抖擞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拘一格降人才。根据这两句诗想象诗人与天公对话的场景,体会诗人的气魄。要读出诗人希望要读出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辈出的强烈愿望。己亥杂诗己亥杂诗 清清 龚自珍龚自珍九州风气恃风雷,九州风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我劝天公重抖
18、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拘一格降人才。根据下面的提示,朗读古诗。尝试借助关键词背诵。九州九州万马万马劝劝 降降亥亥 恃恃拘拘hihishshjj哀哀ii左右结构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左窄右宽学写字学写字哀哀起笔从起笔从“口口”的左侧,的左侧,而不是中间。而不是中间。重难点字书写指导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己亥杂诗己亥杂诗其五其五 清清 龚自珍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化作春泥更护花。拓展延伸拓展延伸己亥杂诗九州九州万马齐喑万马齐喑风雷风雷哀哀天公天公抖擞抖擞人才人才不拘一格不拘一格希望变革希望变革期待人才期待人才结
19、构梳理结构梳理主题概括主题概括 己亥杂诗己亥杂诗用用“九州九州”“”“风雷风雷”“”“万万马马”“”“天公天公”等恢宏奇特的想象,表达了诗等恢宏奇特的想象,表达了诗人期待着人期待着_,期待着,期待着_、涤荡旧势力的决心和抱负,抒发了作者强烈涤荡旧势力的决心和抱负,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的_。杰出人物的涌现杰出人物的涌现改革大潮改革大潮爱国热情爱国热情课堂小结课堂小结爱国爱国恢宏奇特的想象恢宏奇特的想象一、下面的理解正确的是()。A A课堂演练课堂演练A.A.陆游的示儿,是写给后代看的遗嘱。陆游的示儿,是写给后代看的遗嘱。B.B.题临安邸的作者,深情地歌颂了临安风光。题临安邸的作者,深情地歌颂了临安风
20、光。C.C.己亥杂诗是中的己亥杂诗是中的“恃风雷恃风雷”,说明作者害怕,说明作者害怕社会变革。社会变革。二、你从题临安邸中学到了什么?二、你从题临安邸中学到了什么?居安思危居安思危不能苟且偷生,醉生梦死。不能苟且偷生,醉生梦死。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戒奢以俭戒奢以俭 三、假如你是清朝的统治者,你看到三、假如你是清朝的统治者,你看到这首己亥杂诗后你会怎么做?这首己亥杂诗后你会怎么做?兴办教育事业兴办教育事业不拘一格重用人才不拘一格重用人才积极纳谏积极纳谏培养人才培养人才课后作业课后作业1.认真练习本课生字。2.背诵己亥杂诗。3.完成本课练习。第四单元导学第四单元导学【单元导教】【单元导教】本单元是五年
21、级上册第四单元。这个单元以“爱国情怀”为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古诗三首、少年中国说(节选)、圆明园的毁灭和略读课文小岛。四篇课文所涉及的年代、人物、事件各异,贯穿其中的是中国人代代相传的爱国情怀,表现了中国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在中年级已经学过了查找、整理资料的基本方法,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结合资料,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本单元四篇课文都有着各自的历史背景或时代背景,查阅资料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甚至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与此同时,也应指导学
22、生如何有目的的查找资料,将资料用在学习需要的地方。在教学中,教师也应注意资料使用的时机,应起到点拨作用,而不能喧宾得主代替课文。本单元在习作上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会列提纲,分段叙述。教学时需要学生在习作前先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构思规划,明确自己要写的内容,这样有助于学生习作的层次性、逻辑性。在习作完成后,还要引导学生进一步修改,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再一次梳理思路、组织材料、明确主旨。教学关注点板块体会课文中的思想感情学会借助资料理解文章古诗三首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受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了解古诗的创作背景,从而理解古诗,体会情感。少年中国说(节选)正确、流
23、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祖国繁荣富强的热切期盼,以此激励自身发愤图强。1.借助注释和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2.能结合资料进行拓展延伸,了解更多人物故事,进一步感受中国人的强国梦想。圆明园的毁灭 1.感受作者对昔日圆明园的赞美,激发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2.激发我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1.能结合资料,感受昔日圆明园的辉煌,丰富对文章内容的认知。2.借助资料,体会圆明园惨遭破坏的痛惜。小岛(略通过阅读课文,理解人物心理,借助资料,感受驻岛战士们扎读)能用将军的口吻讲述故事。根海岛、艰苦守岛的精神和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怀。语文园地1.交流平台对借助资料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4、体会表达的情感的学习方法进行了总结。2.“词句段运用”体会、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并学会正确运用。体会顿号的用法,能正确使用顿号。3.“书写提示”指导学生学习书写古诗的两种不同行款。4.“日积月累”积累与国家兴衰有关的成语。学习列提纲,分段叙述要点教学关注点明确任务1.能根据习作要求大胆想象,从不同方面想象二十年后的家乡变化。2.能列出习作提纲,在习作中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3.能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习作。了解方法1.交流资料。搜集有关科技日新月异变化的资料,感受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变化,为写作提供素材。2.打开思路。畅想二十年后家乡的巨变,围绕不同方面进行交流,打开写作思路。3.列出提纲。自主
25、学习提纲范例,列出提纲。4.完成习作。根据提纲完成习作,将重点部分写具体。5.修改建议。通过交流,互相提出习作建议,根据建议修改习作。注意事项提纲不要过于简略或过于详细。【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字词句字词句:认识 31 个生字,读准 1 个多音字,会写 30 个字,会写 23 个词语。阅读:阅读: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三首和少年中国说(节选)。默写示儿。2.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了解诗句的大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3.结合相关资料,了解课文的大意,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口头表达:口头表达:1.能说出诗文大意。2.能以小岛中将军的口吻讲述故事。3.能围绕“如何通过朗读表达
26、课文的情感”展开交流。书面表达:书面表达:1.能根据习作要求大胆想象。2.能列习作提纲,在习作中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3.能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习作。12.古诗三首12.古诗三首【课前解析】【课前解析】关注诗人:关注诗人:陆游(11251210),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出生于两宋之交,成长在偏安的南宋,民族的矛盾、国家的不幸、家庭的流离,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林升(11231189),字云友,又名梦屏,号平山居士,南宋诗人。生活在南宋孝宗朝(1106-1170 年),是一位擅长诗文的诗人。龚自珍(17921841),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
27、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 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关注创作背景:关注创作背景:示儿和题临安邸都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作。1126 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
28、作乐。题临安邸这首诗就是针对这种黑暗现实而作的,它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龚自珍的时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正是这样的时代,产生了这位近代史上启蒙思想家。他意识到封建的闭关锁国政策行不通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更加暴露出封建主义衰朽没落的本质。他以其才华,起而议政“医国”,宣传变革,终因“动触时忌”,他于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辞官南归,在途中写下三百一十五首己亥杂诗。【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认识“乃、熏”等 5 个生字,会写“祭、乃”等 8 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示儿。3.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表达
29、的情感。【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查阅资料【课时安排】【课时安排】2 课时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认识“乃、熏”2 个生字,会写“祭、乃、熏、杭”4 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示儿。3.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解读主题,导入新课一、解读主题,导入新课教师导入:孩子们,诗人艾青曾在诗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为什么我的眼
30、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句话也出现在了我们书上的第 49 页。你知道这句话中的“土地”指的是什么吗?预设:我们脚底下的大地。教师小结并过渡:艾青在写这首诗时,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正在疯狂地肆虐中国大地,于是艾青抱着对祖国的强烈热爱写下了这首我爱这土地。这个单元我们就要从诗文中去感受自古国人强烈的爱国情怀。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一篇课文是古诗三首。(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通过对单元导语页的解读,使学生了解本单元的主题,为后续理解课文奠定基础。)二、初读古诗,理解诗题二、初读古诗,理解诗题(出示课件 3)(出示课件 3)教师提出要求:自由读三首古诗,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出示课件 4)(
31、出示课件 4)教师展示示儿中的生字,学生自主识字,教师相机指导。(出示课件 5)(出示课件 5)教师引导:请结合注释理解三首诗的题目,说说你从题目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还有什么疑问。教师板书诗题(示儿 题临安邸 己亥杂诗)预设 1:“示儿”的意思是说这首诗是父亲写给儿子的。我想知道父亲为什么要给儿子写诗,这首诗里都写了什么。预设 2:“题临安邸”的题是“书写”的意思,结合注释我知道了“临安”是指浙江杭州,曾为南宋都城,而“邸”是指旅店。题目的意思是说,这首诗是在浙江杭州的一个旅店写的。我想知道为什么要在那里写诗,那里曾经发生了怎样的事情。预设 3:结合注释,我知道了“己亥杂诗”是龚自珍在己亥年写
32、的一组诗,共 315 首。课文中选取的是其中一首。我想知道己亥年发生了什么事情,作者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感慨。(出示课件 6)(出示课件 6)教师过渡并组织活动:同学们说得很好,借助注释是我们学习古诗的好方法。诗题给同学们带来了这么多的思考,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疑问走进古诗。(设计意图:(设计意图:结合着注释,理解题意并提出疑问,有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思考的能力。初读古诗,解决字词读音,为理解古诗扫清障碍。)三、学习示儿三、学习示儿1.(出示课件 7)(出示课件 7)教师引导:请你诵读示儿,注意把字音读准确,诗句读通顺。学生自读古诗,教师相机播放课件中的范读音频。2.作者介绍。(出示课件 8)
33、(出示课件 8)陆游,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一生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一直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诗歌洋溢着爱国主义精神。3.指导朗读。(出示课件 9)(出示课件 9)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件上的朗读节奏划分朗读古诗。同时提示学生,朗读七言古诗时,一般每句的节奏划分是二/二/三。学生根据提示再次朗读古诗,教师相机指导。4.一起解诗题。(出示课件 10)(出示课件 10)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示儿”的意思是“给儿子看”,从而明白这首诗是诗人给儿子的遗嘱。5.一起解诗意。(出示课件 11)(出示课件 11)教师引导:同学们,这首诗比较好理解,接下来请大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结合注释说
34、一说诗句的意思。开始吧!小组讨论。教师点拨:元:同“原”,本来。万事:一切事情。教师引导:哪个小组代表来说一说你们小组的交流成果?预设:我本来知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都和我无关了。教师启发思考:如何理解“万事空”呢?哪个小组再来说一说?教师板书(万事空)预设:“万事空”就是指人死了之后所有事情都和我们无关了。(出示课件 12)(出示课件 12)教师提问:“但悲不见九州同”,诗人临终前放不下的究竟是什么事?为何而悲?(出示课件 13)(出示课件 13)教师展示资料,帮助学生理解上面的问题。北宋宣和六年(1124)十月,金太宗下诏侵宋。同年十二月,徽宗向南逃窜。同月下旬,徽宗禅位给太子赵桓,是为钦宗
35、。靖康元年(1126),金军占领开封城;靖康二年(1127),金俘获徽宗、钦宗。三月下旬,金军先后两次将皇室直系宗族及后、妃等四百七十多人全部押送回金,北宋灭亡。预设:诗人临终前放不下的是祖国统一。他悲怆的不是个人生死,而是没有看见祖国的统一。(出示课件 14)(出示课件 14)教师提问:哪个小组代表来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教师点拨:但:只,只是。九州同:国家统一。预设:只是悲伤没能(亲眼)看见祖国统一。教师相机板书(九州同)(出示课件 15)(出示课件 15)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后两句诗的意思。教师点拨:王师:宋朝的军队。北定:平定北方。中原: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家祭:祭祀家中先人。无:不要
36、。乃翁:你们的父亲。教师提问:哪个小组代表来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预设:当大宋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天,你们举行家祭时不要忘了告诉我!教师:“北定”点出了作者对定能收复失地的信心。板书(定中原)(出示课件 16)(出示课件 16)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前两句思考:诗人明明知道死后万事皆空还要让儿子把祖国统一的消息告诉他,这不是前后矛盾吗?教师相机板书(告乃翁)预设:诗人虽然知道人死后,这世间的一切都与他无关了,但还是希望祖国能早日统一。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出示课件 17、18)(出示课件 17、18)教师通过陆游写过的诗词帮助学生体会陆游的爱国之情。53 岁写的关山月: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
37、垂泪痕。62 岁写的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67 岁写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68 岁写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出示课件 19)(出示课件 19)教师提出要求: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同时提示学生,边读边想象作者写这首诗时的状态、神情、心理活动,理解他对祖国深沉、热烈、真挚的爱,以及他对收复失地、平定中原的殷切期望。板书(爱国情怀)学生根据提示自由朗读古诗。6.指导背诵。(出示课件 20)(出示课件 20)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词背诵古诗。依次出示“空”“悲”“北定”“家祭”。学生练习背诵示儿
38、。四、学习题临安邸四、学习题临安邸1(出示课件 21)(出示课件 21)教师过渡:题临安邸的作者林升和陆游生活在同一朝代,下面我们来学题临安邸。(出示课件 22)(出示课件 22)教师组织学生根据课件上的节奏划分自由朗读题临安邸,相机播放课件中的音频范读,帮助学生朗读准确。2.作者介绍。(出示课件 23)(出示课件 23)林升,字云友,又名梦屏,号平山居士,南宋诗人,擅长诗文。3.一起解诗题。(出示课件 24)(出示课件 24)教师点拨:“题”是“题写”的意思;“临安”指南宋京城;“邸”是“旅店”的意思。教师引导:谁来说一说诗题是什么意思?预设:题写在临安旅店里的诗。4.一起解诗意。(出示课件
39、 25)(出示课件 25)教师引导:这首诗写于临安,也就是今天的浙江杭州,谁去过杭州?说说杭州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预设:杭州的风景非常美丽,有著名的西湖,景色怡人。教师提问:诗中哪句话写出了杭州的景色?结合书上的插图,说一说诗人描述了怎样的画面?预设:作者写到“山外青山楼外楼”,说明山和楼很多,山的后面还有山,楼的后面还有楼。教师点拨:一句“山外青山楼外楼”,就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秀美的江南山水图,鳞次栉比的亭台楼阁、重重叠叠的青山,仿佛出现在眼前。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在这样的美景中,人们都在做些什么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教师相机板书(青山 楼)预设:人们在西湖边唱歌跳舞,诗中写到“西湖
40、歌舞几时休?”。教师提问:“休”的意思是什么?预设:停止。教师引导:这么美的风景,跳舞唱歌不是很适合吗?为什么诗人会问出“西湖歌舞几时休”呢?谁来根据你课前查阅的资料跟我们说说此时的临安发生了什么?教师相机板书(西湖 歌舞)预设:我来跟大家说说当时的历史背景,建炎元年(1127)五月,赵构即帝位于应天府,重建宋王朝,史称南宋。经历了“富平之战”,金虽战胜但金军主力留驻西北,南宋得以立足江南。教师点拨:临安就是南宋的都城,有一个成语叫做“偏安一隅”,指的就是在残存的一片土地上苟且偷安。关于这段历史谁还有补充?预设:我通过查阅资料,知道了(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订立绍兴和议,岳飞被杀害后,秦桧
41、独相擅权终生,迫害抗金派,任用奸佞,贿赂公行。秦桧死后高宗仍实行降金求和国策。(出示课件 26)(出示课件 26)教师引导:是的,达官贵人在这里不是商讨恢复中原的大计,而是天天寻欢作乐,在诗人的心中,“西湖歌舞”正是消磨抗金斗志的淫靡歌舞。他此时是多么希望这样的歌舞快快停止呀!此时诗人内心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预设:我觉得是诗人内心很失望,很愤怒。(出示课件 27)(出示课件 27)教师引导:请你体会着他质问、愤怒的心情,读一读前两句。生朗读第一、二句。(出示课件 28)(出示课件 28)教师提问:谁来给读读后两句?学生朗读。教师点拨:直:简直。汴州:北宋京城。教师提问:谁来说一说这两句诗的意
42、思?预设:暖洋洋的香风陶醉了享乐的游人们,简直是把杭州当作昔日的汴京!教师相机板书(暖风 游人 杭州 汴州)教师提问:你了解北宋时期的汴州吗?下面一起来看看。(出示课件 29、30)(出示课件 29、30)北宋天禧五年(1021)初,开封(汴州)城内约有百万人口,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北宋末年京城商业繁华,许多街道商店清晨五更便开始营业,直至半夜方歇,而一些饮食店甚至通宵营业。教师引导:通过阅读资料,汴州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预设:让我感觉十分的繁华!(出示课件 31)(出示课件 31)教师引导思考:南宋权贵们为什么把杭州当作汴州?作者对达官贵人“直把杭州作汴州”的现实持什么态度?预设 1:
43、因为杭州的风景很美,温暖的风都把他们吹醉了,他们以为自己还是在汴州。预设 2:因为当权者非常的腐败、昏庸,不懂得进取,没有抱负。预设 3:作者持气愤和担忧的态度。(出示课件 32)(出示课件 32)(出示课件 33)(出示课件 33)教师点拨:“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只社会上颓废之风;“游人”就是指达官显贵。教师提问:你怎么理解“暖风熏得游人醉”的“醉”呢?预设:游人都沉醉在了美景中。教师点拨:这里的“醉”不单单是被美景陶醉,更是“醉酒”的“醉”,也是“醉生梦死”的“醉”,“纸醉金迷”的“醉”。醉了的不仅仅是游人,更是指那些当权者。(出示课件 34)(出示课件 34)教师点拨:北
44、宋灭亡,南宋的王公贵族们不是卧薪尝胆,不收复中原,却在这里醉生梦死,作者是多么的心痛啊!难怪他要问“西湖歌舞几时休”。请你体会作者的这份着急、担忧和愤怒,读一读后两句诗。学生朗读三、四句。(设计意图:设计意图:结合资料,有助于学生了解古诗创作背景,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人内心的情感,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新的学习方法,为今后自主学习奠定基础。)(出示课件 35)(出示课件 35)教师引导:再次朗读诗歌,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预设:从中我读出了作者浓浓的爱国之情和对当朝者的讽刺。教师相机板书(爱国 讽刺)教师引导:诗人对国家的命运是多么的担忧,对当权者的醉生梦死、苟且偷安又是多么的悲愤啊!我们体
45、会着这样的心情再来读一读这首诗。学生齐读。5.背诵指导。(出示课件 36)(出示课件 36)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词背诵古诗。依次出示“山”“楼”“歌舞”“熏”“醉”“直把”。学生练习背诵题临安邸。五、学习写字五、学习写字(出示课件 39)(出示课件 39)教师展示本课所学两首诗中的生字,学生交流写字方法。预设:熏的上半部分不要写成“重”。(出示课件 40)(出示课件 40)学生练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六、课堂总结,巩固练习,布置作业六、课堂总结,巩固练习,布置作业1.(出示课件 41)(出示课件 41)主题概括。2.(出示课件 42)(出示课件 42)教师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示儿和题
46、临安邸两首古诗,感受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同时,借助资料,我们了解了南宋时期的历史,查找资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诗的背景,感受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下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3.(出示课件 43、44)(出示课件 43、44)课堂演练。4.布置作业。(1)认真书写本课生字。(2)背诵题临安邸示儿,默写示儿。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会认“亥、恃、擞”3 个生字,会写“亥、恃、哀、拘”4 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教师导入:上节课我
47、们学习了示儿和题临安邸,谁来背一背?找两名学生背诵。教师过渡:同学们背得很熟练。感受了宋代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后,这节课我们走进清代,看一看诗人龚自珍又对国家有着怎样的期盼,我们来学习己亥杂诗。教师板书诗题(己亥杂诗),学生齐读诗题。二、学习己亥杂诗二、学习己亥杂诗1.介绍写作背景。(出示课件 47)(出示课件 47)道光十九年,也就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龚自珍已经 48 岁,对清朝统治者已经大失所望,于是毅然决然辞官南归,后又悲伤迎娶眷属,往返途中,将所思所感,写于纸上,形成了由 315首诗组成的巨型组诗。这就是己亥杂事那一年是己亥年。2.介绍作者。(出示课件 48)(出示课件 48)龚自珍,字
48、璱人,号定庵。清代思想家、文学家。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愤然辞官南归。3.初读古诗,学习认字。(出示课件 49)(出示课件 49)教师提出要求:朗读己亥杂诗,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出示课件 50)(出示课件 50)教师展示生字,引导学生自主交流认字方法,教师相机指导。(出示课件 51)(出示课件 51)教师提出要求:听录音,再次朗读古诗。(课件播放古诗范读音频)学生听完音频,教师指导古诗朗读节奏划分,学生根据范读和教师指导再次朗读古诗。指名学生朗读,教师相机指导。4.一起解诗题。(出示课件 52)(出示课件 52)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己亥”指己亥年,“杂诗”是“组诗”的意思,从
49、而指导诗题是“写于己亥年的组诗”的意思。5.一起解诗意。(出示课件 53)(出示课件 53)教师提问:我们来看这首诗的第一、二句,谁能结合注释说一说你的理解?教师点拨:生气:朝气蓬勃的局面。恃:依靠。喑:沉寂无声。究:终究。哀:悲哀。预设:中国大地上朝气蓬勃的局面,依靠的是风雷的激荡。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终究是一种悲哀。教师相机板书(九州 风雷)(出示课件 54)(出示课件 54)教师引导:结合注释想象“万马齐喑”是一种什么样的局面。教师板书(万马齐喑)(出示课件 55)(出示课件 55)点拨:“万马”是一幅非常壮观的画面,气势很大,“万马齐喑”则让人感到有些压抑。那么多马在一起却是沉默的,没有
50、一个发出声音。教师引导思考:作者为什么说这种局面“可哀”?教师板书(哀)预设:国家想要有朝气蓬勃的局面需要依靠风雷,然而现在所有的人都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出示课件 56)(出示课件 56)教师追问:此处的“风雷”仅仅是指自然界的风雷吗?作者想表达的是什么?预设:当时的清政府,腐朽无能,内忧外患,特别是帝国主义侵略者,虎视耽耽,奴役中国民族、灭亡中国国家之心不死,掀起了瓜分风潮。教师点拨:通过同学们所搜集的资料我们可以看出,龚自珍所处时代,清王朝正在走向衰落,西方列强即将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侵略中国。龚自珍意识到封建的闭关锁国政策行不通了,于是他主张变革。了解了时代背景后,谁再来说一说,“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