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课 陈太丘与友期行 (12分)(23-24七年级上贵州黔西期中)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4分)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尊君在不: (2)相委而去: (3)元方入门不顾: 2(4分)翻译句子。(1)待君久不至,已去。(2)友人惭,下车引之。3(4分)本文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文中
2、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陈元方的“方正”?(8分)(23-24七年级上北京期中)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草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4(2分)有同学不理解:“太丘舍去”中“舍”的含义,老师建议他使用“联想法”,即利用自己熟悉的词语来联想推断。比如,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和“太丘舍去”中“舍”意思相同的是()A客舍青青B舍近求远C退避三舍D魂不守舍5(2分
3、)下列对原文的翻泽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待君久不至,已去。翻译:等候您很久,您没来,我的父亲已经离开了。理解:这句适有省的内容,根据语境,元方说的应该是“尊君待君久不至”,从元方的用语可知,元方非常礼貌地回复了友人的询问。B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翻译:正午时分还不到,就是没有信用;对着儿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理解:元方年纪虽小,但却能对友人行为的错误之处进行有理有据的反驳,话语简单而不失气势,显得落落大方。6(4分)你怎样看待文中陈元方的言行表现?下面的句子均出自论语,请你结合原文和以下任意一则论语,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
4、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7分)(22-23七年级上湖南株洲期中)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日:“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7(3分)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与友期行( )(2)尊君在
5、不( )(3)元方入门不顾( )8(2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与人期行,相委而去。9(2分)下列对文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陈太丘是从“无信”“无礼”两方面反驳友人的。B文章主要是批评那些不守信用、没有礼貌的人。C文章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陈元方的不卑不亢和有礼有节。D“怒”与“惭”是友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的态度变化,这表明友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17分)(23-24七年级上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期中)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
6、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自刘义庆陈太丘与友期行)【乙】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注:诺:答应,可译为“好的”。俟(s):等待。10(2分)下列加点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尊君在不(b)B友人惭,下车引之(cn)C期返而食(q)D宜其能服三军欤(y)11(8分)给下列加点词语选择正确
7、的义项。(1)太丘舍去( )A离开B前往C舍弃(2)相委而去( )A委托B舍弃C送(3)期返而食( )A期限B料想C约定(4)方与之食( )A食物B吃C俸禄12(4分)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2)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13(3分)结合甲、乙两文说说陈元方与吴起在待人处事方面的相同点。(12分)(23-24七年级上甘肃武威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
8、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注释】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俟:等待。欤y:句末语气词。14(4分)解释下列各项加点字的意思。(1)与友期行( ) (2)去后乃至( )(3)元方入门不顾( ) (4)故人来,方与之食( )15(4分)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2)尊君在不?16(4分)
9、两文表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读两文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15分)(23-24七年级上广西钦州期中)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注
10、释】管宁、华歆:管宁,管仲的后人,汉末魏初高士,自幼好学,饱读经书,一生不慕名利。华歆,汉末魏初时名士,曹魏重臣。捉:捡、拾。尝:曾经。轩冕:古时大夫以上官员的车乘和冕服,后借指官位爵禄。17(2分)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则是无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B宁读书如故温故而知新C华捉而掷去之好之者不如乐之者D相委而去人不知而不愠18(2分)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中陈太丘的朋友是一个性格急躁、言而无信,但知错能改的人。B甲文主要通过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来刻画元方这一人物形象。C乙文中的管宁之所以割席,是担心华歆影响自己读书。D乙文的管宁是一个淡泊名利、
11、不事权贵、非常清高的一个人。19(4分)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待君久不至,已去。(2)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20(3分)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世说新语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请说说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元方的“方正”。21(4分)结合【甲】【乙】两文,分别说说我们应当树立怎样的交友之道?(13分)(23-24七年级上浙江宁波期末)同学们进行“古人的交友之道”专题探究。请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
12、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自世说新语方正第五)【乙】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苟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选自世说新语德行第一)通读明文意22(4分)解释下面“文言语句”中加点的词,补全表格。文言语句释义释义方法(供参考)值胡贼攻郡县(1) 【查阅字典】价值
13、,价钱;货物和价钱相当;指有意义或有价值,值得;遇到,碰上。友人语巨伯曰(2) 【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推断吾今死矣,子可去(3) 【参考成语】人去楼空友人有疾,不忍委之(4) 【课内迁移】相委而去23(2分)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大 军 至 一 郡 尽 空 汝 何 男 子 而 敢 独 止?话语显态度24(3分)话语能反映对人对事的态度。联系上下文,揣摩文中画横线的人物话语,完成任务。人物话语【任务一】用现代汉语写出句子意思【任务二】结合加点词语分析人物态度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1) 元方直接指出父亲友人的“无信”“无礼”,表达了对其的不满与批驳
14、。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2) (3) 比读获启发25(4分)结合【甲】【乙】两文,说一说你从古人的“交友之道”中获得的启发。(8分)(23-24七年级上四川凉山期末)读下列文言文,按要求完成各题。李生论善学者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识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盖学贵善思,君但识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其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
15、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注释:还(xun):同“旋”,转身。迨(di):等到。铭之坐右:即座右铭。炯戒:明显的警诫。26(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是()A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好:喜欢B居五日居:居住C谢曰谢:道歉D虽欲改励虽:即使27(2分)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盖学贵善思,君但识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28(4分)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者”(用原文)?结合生活谈谈我们如何做一个善学者。(10分)(23-24七年级上吉林白山期末)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甲】世说新语二则车公求教孝武将讲孝
16、经,谢公兄弟与诸人私庭讲习。车武子难苦问谢,谓袁羊曰:“不问则德音有遗,多问则重劳二谢。”袁曰:“必无此嫌。”车曰:“何以知尔?”袁曰:“何尝见明镜疲于屡照,清流惮于惠风?”(节选自世说新语言语第二之九)【注释】私庭:私邸,王侯大官的府第。讲:研究,讨论。车武子(约333-401):车胤,“车胤囊萤”故事的主人公。难苦:疑难,不精密。德音:善言,对别人言辞的敬称,这里指谢安兄弟的言论。惠风:和风。【乙】颠倒衣裳边文礼见袁奉高,失次序。奉高曰:“昔尧聘许由,面无怍色,先生何为颠倒衣裳?”文礼答曰:“明府初临,尧德未彰,是以贱民颠倒衣裳耳。”【注释】失次序:失顺序,不合礼节。即举止失措,举动失常。
17、怍色:羞愧的脸色。尧德:如尧之德;大德。(节选自世说新语言语第二之一)29(3分)孝武准备讲孝经,叫谢公兄弟先讲习,车武子听后有疑难,但不敢询问谢家兄弟。袁羊面对车武子的问题,他是如何巧妙地回复的?30(3分)“颠倒衣裳”语出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古人的衣与裳有别,衣是上衣,裳是下衣。这里引用该句的目的是什么?31(4分)世说新语记录了魏晋时代士大夫在各种语言环境中的应对,很值得回味。袁奉高与边文礼在面对他人提问时做出巧妙回答,表现了他们怎样的共同点?第8课 陈太丘与友期行 (12分)(23-24七年级上贵州黔西期中)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
18、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4分)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尊君在不: (2)相委而去: (3)元方入门不顾: 2(4分)翻译句子。(1)待君久不至,已去。(2)友人惭,下车引之。3(4分)本文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陈元方的“方正”?【答案】1 同“否”,不 舍弃,抛弃 回头看 2(1)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
19、)已经离开了。(2)友人感到惭愧,下车去拉元方。 3第一,懂得“信”的重要;第二,懂得“礼”的重要;第三,他的辩驳有理有据,落落大方;第四,他以“入门不顾”的行为,维护了父亲和自己的尊严。【解析】1考查理解文言字词。(1)句意:你的父亲在吗?不:同“否”,表示否定;(2)句意:却舍弃别人自己走。委:舍弃,抛弃;(3)句意: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顾:回头看。2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注意重点字词“待(等),君(您),至(到),去(离开)”要理解正确;(2
20、)注意重点字词“惭(意动用法,感到惭愧),引(拉)”要理解正确。3考查理解概括文章内容。结合“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可知,元方面对友人的责骂,以“无信”“无礼”反驳友人,指出友人的问题所在,可见他懂得“信”的重要,懂得“礼”的重要,且他的辩驳有理有据,落落大方。这体现了元方的“方正”。结合“元方入门不顾”可知,元方以严肃的反驳和“入门不顾”的行为维护了自己父亲的尊严,体现了元方的“方正”。(8分)(23-24七年级上北京期中)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草君
21、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4(2分)有同学不理解:“太丘舍去”中“舍”的含义,老师建议他使用“联想法”,即利用自己熟悉的词语来联想推断。比如,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和“太丘舍去”中“舍”意思相同的是()A客舍青青B舍近求远C退避三舍D魂不守舍5(2分)下列对原文的翻泽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待君久不至,已去。翻译:等候您很久,您没来,我的父亲已经离开了。理解:这句适有省的内容,根据语境,元方说的应该是“尊君待君久不至”,从元方的用语可知,元方非
22、常礼貌地回复了友人的询问。B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翻译:正午时分还不到,就是没有信用;对着儿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理解:元方年纪虽小,但却能对友人行为的错误之处进行有理有据的反驳,话语简单而不失气势,显得落落大方。6(4分)你怎样看待文中陈元方的言行表现?下面的句子均出自论语,请你结合原文和以下任意一则论语,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3、)【答案】4B 5A 6我选择第一则,我认为陈元方做得不太好,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朋友听了陈元方的解释后,感到惭愧,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下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家门,有些无礼。【解析】4考查一词多义。“太丘舍去”句意:太丘舍弃他独自离开了。舍,舍弃。A.客舍:旅舍;旅馆。舍,房屋;B.舍近求远:舍弃近的寻找远的,形容做事走弯路或追求不切实际的东西。舍,舍弃;C.退避三舍:比喻对人让步,不与相争。舍,古代的长度单位;D.魂不守舍:魂离开了躯壳,形容精神恍惚、心神不定。舍,身体;故选B。5考查译句。A“尊君”是对对方父亲的尊称。此处应用“家君”。故选A。6考查阅读启示,开放
24、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示例:我选择第二则。这认为元方做得好。“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强调了和朋友相交要诚信。而太丘的友人不仅无信,而且无礼。虽然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但这不能改变他无信无礼的事实,元方用强硬的态度表达自己的不满,并没有不当之处。(7分)(22-23七年级上湖南株洲期中)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日:“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7(3分)解释下列加点的
25、词。(1)与友期行( )(2)尊君在不( )(3)元方入门不顾( )8(2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与人期行,相委而去。9(2分)下列对文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陈太丘是从“无信”“无礼”两方面反驳友人的。B文章主要是批评那些不守信用、没有礼貌的人。C文章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陈元方的不卑不亢和有礼有节。D“怒”与“惭”是友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的态度变化,这表明友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答案】7 约定 同“否”,相当于“吗” 回头看 8与别人约好同行,却丢下别人离开。 9A【解析】7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26、(1)句意为: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期,约定。(2)句意为:你的父亲在吗?不,通“否”。(3)句意为: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顾:回头看。8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本句重点词语: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委:抛弃,舍弃。9考查内容理解和辨析。A.有误,应为:陈元方是从“无信”“无礼”这两方面反驳父亲的朋友的;故选A。(17分)(23-24七年级上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期中)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
27、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自刘义庆陈太丘与友期行)【乙】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注:诺:答应,可译为“好的”。俟(s):等待。10(2分)下列加点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28、)A尊君在不(b)B友人惭,下车引之(cn)C期返而食(q)D宜其能服三军欤(y)11(8分)给下列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义项。(1)太丘舍去( )A离开B前往C舍弃(2)相委而去( )A委托B舍弃C送(3)期返而食( )A期限B料想C约定(4)方与之食( )A食物B吃C俸禄12(4分)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2)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13(3分)结合甲、乙两文说说陈元方与吴起在待人处事方面的相同点。【答案】10A 11 A B C B 12(1)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2)要想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29、。 13参考答案:陈元方与吴起在待人处事方面都讲信用,守诚信;(意思对即可)【解析】10考查字音。A. 尊君在不(b)fu;故选A。11考查实词含义。(1)译为: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去,离开。故选A。(2)译为: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委,舍弃。故选B。(3)译为:约定回来就(到你家)吃饭。期,约定。故选C。(4)译为:才同他一起吃饭。食,吃。故选B。12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重点词有:(1)惭,感到惭愧;引,拉,牵;顾,回头看。(2)服,使信服;信,守信用。13考查文言文内容的理解。甲文中,“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
30、无信”,陈元方指出友人与父亲约定中午见面,友人未按时到达就是不讲信用,从陈元方对友人的批评可以看出他重视信用。乙文中,“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这句话描述了吴起一直等待故人归来吃饭,直到傍晚故人还未回来,他也不吃饭,体现了吴起坚守与故人的约定,是守诚信的表现。综上可知,陈元方与吴起在待人处事方面都讲信用,守诚信。【点睛】参考译文:【甲】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
31、!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乙】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饭。老友说:“好的,等我回来就(到你家)吃饭。”吴起说:“(我在家里)等您一起吃饭。”老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候他。第二天早晨,(吴起)派人去找老友,老友来了,才同他一起吃饭。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说了话不算数啊。他坚守信用到如此程度,这大概是他能使军队信服的缘由吧?要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12分)(23-24七年级上甘肃
32、武威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注释】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俟:等待。欤y:句末语气
33、词。14(4分)解释下列各项加点字的意思。(1)与友期行( ) (2)去后乃至( )(3)元方入门不顾( ) (4)故人来,方与之食( )15(4分)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2)尊君在不?16(4分)两文表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读两文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答案】14 约定 才 回头看 才 15(1)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待先离开了,(他)离开后朋友才到。(2)令尊在不在? 16做人要讲究诚信,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做到;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4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1)句意:和朋友相约同行。期:约定。(2)句意: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乃:才。
34、(3)句意: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顾:回头看。(4)句意:老友来了,才同他一起吃饭。方:才。15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重点字词有:(1)中,中午;至,到;去,离开;乃,才。(2)尊君,尊称对方的父亲;不,通“否”。16考查理解文章的主旨以及谈感受。第一问。甲文叙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为了维护父亲的尊严与客人辩论的故事,表现了元方的懂理识义、聪颖机智、落落大方;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告诫人们做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乙文写吴起与好友约定一起吃饭并坚持等待好友一起吃饭的故事,体现在他以身作则,为人讲信用,待人诚恳守信的品质,告诉人们要以诚待人。因此两文的共同主题是做
35、人要讲究诚信,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做到。第二问。感受: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做人是否诚实守信,是一个人品德修养状况和人格高下的重要表现,是能否赢得别人尊重和友善的重要前提条件,也是衡量一个人品德修养状况和人格高下的重要标准。【点睛】参考译文:(甲)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
36、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乙)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饭。老友说:“好,返程时再回来吃饭。”吴起说:“(我)等您一起吃饭。”老友到了夜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等着他。第二天早晨,(吴起)让人去找老友,老友来了,才同他一起吃饭。吴起不吃饭而等老友,是怕自己说了话不算数啊。他坚守信用到如此程度,这是能使军队信服的原因吧!要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15分)(23-24七年级上广西钦州期中)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
37、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注释】管宁、华歆:管宁,管仲的后人,汉末魏初高士,自幼好学,饱读经书,一生不慕名利。华歆,汉末魏初时名士,曹魏重臣。捉:捡、拾。尝:曾经。轩冕:古时大夫以上官员的车乘和冕服,后借指官位爵禄。17(2分)下列各组句子
38、中加点词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则是无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B宁读书如故温故而知新C华捉而掷去之好之者不如乐之者D相委而去人不知而不愠18(2分)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中陈太丘的朋友是一个性格急躁、言而无信,但知错能改的人。B甲文主要通过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来刻画元方这一人物形象。C乙文中的管宁之所以割席,是担心华歆影响自己读书。D乙文的管宁是一个淡泊名利、不事权贵、非常清高的一个人。19(4分)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待君久不至,已去。(2)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20(3分)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世说新语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
39、乎道义。请说说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元方的“方正”。21(4分)结合【甲】【乙】两文,分别说说我们应当树立怎样的交友之道?【答案】17C 18C 19(1)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2)管宁就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20父亲的朋友言而无信,失约却不自省,反而怒骂元方的父亲,元方据理抗辩,小小年纪就表现出方正之气;元方懂得“信”和“礼”的重要性;辩驳有理有据,落落大方,以“入门不顾”的行为维护了父亲和自己的尊严。(答出其中二个要点即可。) 21甲文中陈太丘的朋友不守信,说话又无礼,从中我们认识到,交朋友要交讲诚信、知礼仪的朋友;乙文中的管宁、华歆面对金钱
40、权贵的态度不同,从中我们懂得,交友要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解析】17考查一词多义。A.信用/守信用;B.先前/学过的知识;C.代词,代指金片/代词,这里指学问和学业;D.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但;故选C。18考查内容理解辨析。C.有误,乙文中的管宁之所以割席,是因为明白华歆与自己道不同不相为谋;故选C。19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注意重点字词:(1)待:等待;至:到;去:离开。(2)子:你;非:不是;吾:我。20考查人物形象分析。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作答。从“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可以看出,元方懂得“信”“礼”的重要,辩驳有理有据;以“入
41、门不顾”的行为,既对友人的无信“无礼”的有力反击,同时也维护了父亲的尊严。体现出陈元方的“方正”。21考查主观表达。根据【甲】文的“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可知,元方针对父亲朋友说出“非人哉”的话语时,回答“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同时,明确指出过了正午不到就是没有诚信,这启示我们交友要以礼相待,讲诚信; 根据【乙】文的“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服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可知,看到地上有金子和有官员经过时,华歆和管宁的反应截然不同,最后管宁不再与华歆为友。这启示我们交友要志同道合。【点睛】参考译文:【甲】陈太丘和朋友
42、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乙】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草。看见地上有一片金,管宁仍依旧挥动着锄头,像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歆高兴地拾起金片,然而看到管宁的神色后又扔了它。曾经,他们同
43、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个穿着礼服的人坐着有围棚的车刚好从门前经过,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管宁就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13分)(23-24七年级上浙江宁波期末)同学们进行“古人的交友之道”专题探究。请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自世说新语方正第五)【乙】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44、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苟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选自世说新语德行第一)通读明文意22(4分)解释下面“文言语句”中加点的词,补全表格。文言语句释义释义方法(供参考)值胡贼攻郡县(1) 【查阅字典】价值,价钱;货物和价钱相当;指有意义或有价值,值得;遇到,碰上。友人语巨伯曰(2) 【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推断吾今死矣,子可去(3) 【参考成语】人去楼空友人有疾,不忍委之(4) 【课内迁移】相委而去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