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末复习知识点提纲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1. 中华文明的起源(1)问:人类最早使用的工具是什么?是如何划分的?答:人类最早使用的工具是石器。根据石器制作技术的不同,原始社会被区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2)问:什么是旧石器时代?在中国有哪些代表性遗址?答:旧石器时代是指以打制石器为主的时代。代表性遗址有元谋人遗址和北京人遗址,他们都已学会用火。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3)问:什么是新石器时代?在中国有哪些代表性文化遗址?答:新石器时代是指以磨制石
2、器为主的时代。距今约1万年前,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代表性文化遗址主要有仰韶文化(黄河中游)、河姆渡文化(长江下游)、大汶口文化(黄河下游)、龙山文化(大汶口和仰韶文化之后,代表性器物为黑陶)、红山文化(辽河上游)和良渚文化(长江下游)。它们共同体现了中国文明的多源性和统一性发展特点。2. 早期国家(1)问:中国原始社会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答: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2)问:母系氏族社会的特点是什么?答:生产力低下,人们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成果,按母系血缘确定世系和继承关系。(3)问:父系氏族社会的特点是什么?答:出现贫富分化、阶级分化和私有制,氏族间的联系趋于紧密。(4)问:“
3、三皇五帝”传说是如何解释文明起源和国家产生的?答:三皇五帝传说是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黄帝和炎帝被尊为华夏始祖。“禅让”制体现了早期部落联盟民主推举首领的方式。(5)问: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都城在哪里?答:禹建立了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目前尚无定论,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夏代都邑。(6)问:禅让制是如何被取代的?答: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王位,打破了禅让制,实行王位世袭制,标志着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的建立。3. 商和西周(1)问:商朝是由谁建立的?商朝的另一个名称是什么?都城在哪里?答:商朝是由商部族首领汤在公元前1600年左右灭掉夏朝后建立的。也称为殷朝,后期都城位于殷(今河南
4、安阳),著名的殷墟遗址就在这里。(2)问:商朝的国家机构如何设置?有哪些特点?答:商王为最高统治者。实行内外服制和奴隶主土地国有制。占卜盛行,出现了成熟的文字甲骨文和发达的青铜文化。(3)问:西周是由谁建立的?都城在哪里?有哪些重要的制度?答:西周是由周部族首领周武王在公元前1046年灭商后建立的,都城位于镐京(今陕西西安)。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加强了周天子的统治,促进了民族融合,维护了统治阶级的统治。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1. 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1)问:东周分为哪两个时期?答: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2)问:春秋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是什么?“
5、春秋五霸”指的是谁?答: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春秋五霸”是春秋时期先后称霸中原的五个诸侯,一般认为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也有人认为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3)问:在这一时期,“华夏”认同是如何体现的?答:周天子权威下降,“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导致诸侯混战,中原各国自称为“华夏”,周边少数民族与中原各国在交往中产生了华夏认同。(4)问:战国七雄指的是哪些国家?答:齐、楚、燕、韩、赵、魏、秦。2. 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1)问: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如何?答:社会经济有了长足发展。铁器和牛耕得到推广,兴修水利工程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手工业分工细密,商品
6、经济繁荣,城市兴起。(2)问: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制度改革主要指什么?有哪些代表人物?答:主要指各国进行的变法。代表人物有李悝(魏国)、吴起(楚国)和商鞅(秦国)。(3)问: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历史意义是什么?答:主要内容包括: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推行县制;废除井田制,开阡陌;实行连坐法等。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使秦国富国强兵,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3. 孔子和老子(1)问:孔子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对后世有什么影响?答:孔子主张“仁”,主张“以德治国”。他创立的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他还整理了古代典籍,并在教育方面主张“有教无类”,促进了学术文化的发展和私人教育的兴起。
7、(2)问:老子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对后世有什么影响?答:老子提出“道”是宇宙万物本原,主张“无为而治”,强调“道法自然”。他的道家学说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4. 百家争鸣(1)问:什么是“百家争鸣”?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答: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空前活跃,涌现出诸多学派,他们对宇宙万物、政治、伦理道德等都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彼此争论,相互影响,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百家争鸣。(2)问:百家争鸣时期有哪些主要学派?其主要观点是什么?答:儒家(孔子,仁、礼)、道家(老子,道、无为)、墨家(墨子,兼爱、非攻)、法家(韩非,法治)、兵家(孙武,知彼知己,百战不殆)、阴阳家(邹衍,五
8、行学说)等。(3)问:百家争鸣的出现有何历史意义?答:百家争鸣的出现,是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各家学派提出了诸多治国理政的思想主张。它不仅推动了学术文化的繁荣发展,也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对后世影响深远。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1. 秦的统一(1)问:秦朝的统一有哪些历史背景?答: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2)问:秦朝为什么能够最终统一六国?答:秦国地理位置优越,物产丰富,国力雄厚;历代秦王励精图治,改革内政,任用贤才,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商
9、鞅变法使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增强;秦王嬴政审时度势,采取远交近攻的战略,各个击破六国。2. 政治制度的变化(1)问:秦朝的建立有什么重要意义?答:秦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秦始皇首创“皇帝”称号和皇帝制度,确立至高无上的地位;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在地方推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文字、货币、车轨等。这些措施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加强中央集权,促进了各地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1. 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1)问:西汉是由谁建立的?都城在哪里?答:刘邦建立,都城长安。(2)
10、问:西汉初年采取了什么政策?答:采取“与民休息”政策。减轻百姓负担,恢复发展经济。(3)问:什么是“文景之治”?答:西汉初期,经过汉文帝、汉景帝的统治,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文景之治”。(4)问:西汉初年的地方行政制度是怎样的?答:郡国并行制。2. 西汉的强盛(1)问:汉武帝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答: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设立中朝,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确立察举制;设立刺史制度,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察。(2)问:汉武帝是如何干预经济的?答: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实行盐铁官营;实行均输平准,以国家之力经营商业贸易。(3)问:汉武帝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域发生了哪些变化?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1、”。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4)问:汉武帝时期在外交和民族关系方面有什么重要事件?答:卫青、霍去病抗击匈奴,取得重大胜利,设置西域都护府,加强对西域地区的管辖和治理;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3. 东汉的兴衰(1)问:东汉的建立者是谁?都城在哪里?答:光武帝刘秀。都城洛阳。(2)问:什么是“光武中兴”?答:光武帝吸取西汉后期统治的经验教训,加强中央集权,发展经济,社会逐渐安定,史称“光武中兴”。(3)问:东汉后期政治出现什么问题?答: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导致政治腐败黑暗,最终爆发了黄巾大起义,东汉政权走向灭亡。4. 两汉的文化(1)问:两汉时期有哪些
12、著名的史学著作?他们的作者和特点分别是什么?答:史记(西汉司马迁,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书(东汉班固,我国第一部断代史)。(2)问:两汉时期文学有哪些重要成就?答:汉赋(辞藻华丽,代表人物是司马相如)、乐府诗(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五言诗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体裁更加成熟。(3)问:两汉时期科技有哪些重要成就?答:医学: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伤寒杂病论(张仲景)、麻沸散(华佗);数学:九章算术;造纸术改进(蔡伦);天文学:地动仪(张衡);农学:氾胜之书、四民月令。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1.
13、三国与西晋(1)问:东汉灭亡后出现了哪三个政权?分别是谁建立的?建都何处?答:魏、蜀、吴。魏:曹丕,洛阳;蜀:刘备,成都;吴:孙权,建业。(2)问:哪一个政权统一了三国?是如何统一的?答:西晋。魏国权臣司马昭灭蜀,其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西晋,后灭吴,统一全国。(3)问:西晋时期,北方和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如何?答:西晋统治时期北方长期战乱,经济凋敝。南方相对稳定,得到开发,经济有所发展,但是南北经济差距拉大,南方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2. 东晋与南朝(1)问:西晋是如何灭亡的?东晋是谁建立的?建都何处?答:西晋末年,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爆发“八王之乱”,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国力衰弱,最终被匈
14、奴所灭。西晋宗室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2)问:南朝经历了哪几个朝代?答:宋、齐、梁、陈。均建都建康,合称“南朝”。与东晋合称“六朝”。(3)问:北方出现了哪些少数民族政权?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什么影响?答: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先后建立了多个割据政权,史称“十六国”。十六国与东晋并立,民族交融加强,但也加剧了南北方的对峙。十六国大多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和制度,这为北方统一以及之后隋唐大一统国家的建立打下基础。3. 十六国与北朝(1)问:十六国中哪个政权曾经统一北方?答:前秦(氐族苻坚)。但淝水之战后迅速瓦解。(2)问:北朝有哪些政权?最终由哪个政权统一北方?答:北魏、东魏、西魏、
15、北齐、北周。北周最终统一北方。(3)问: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历史作用是什么?答:迁都洛阳;改汉姓、穿汉服、讲汉语;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通婚。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为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及隋朝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1. 隋朝兴亡(1)问:隋朝的建立者是谁?有什么重要举措?答:杨坚。统一全国;发展经济,社会安定;创立科举制度的进士科;开凿大运河。(2)问:隋炀帝杨广有哪些主要举措?答:开凿大运河,加强南北交通;营建东都洛阳;三征高句丽。(3)问: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答:隋炀帝的暴政导致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最终被唐朝所取代。2. 唐朝的繁荣与民族
16、交融(1)问:唐朝的建立者是谁?答:李渊。(2)问:唐太宗时期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出现了哪些盛世景象?答:“贞观之治”。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力强盛,对外友好往来。(3)问:唐玄宗时期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出现了哪些盛世景象?答:“开元盛世”。唐朝国力达到顶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民族友好往来,对外贸易发达。(4)问:唐朝前期是如何处理民族关系的?答:唐朝统治者注重民族团结,采取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5)问:唐朝与周边国家关系如何?答:唐朝国力强盛,与周边国家友好往来。3. 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1)问:安史之乱的发动者是谁?
17、对唐朝的统治有何影响?答:安禄山和史思明。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削弱了中央集权,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最终导致唐朝灭亡。(2)问:唐朝是如何灭亡的?答: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衰落,爆发黄巢起义,唐朝灭亡。节度使朱温篡夺唐朝政权,建立后梁,五代十国时期开始。(3)问:“五代”指哪些朝代?“十国”指哪些政权?答:“五代”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指南方和北方的十个割据政权: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南汉、南平(闽)、楚、北汉。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1. 选官制度(1)问:隋唐之前的选官制度是什么?有什么弊端?答:九品中正制。士族垄断官场,不利于选拔真正的人才。(2)问:隋
18、朝是如何改革选官制度的?答: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3)问:唐朝对科举制度作了哪些改进?科举制有何历史作用?答: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武则天首创武举和殿试,并扩大科举考试录取的人数;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的地位和录取的官员质量。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2. 三省六部制(1)问:三省六部制是什么时候正式确立的?答:隋朝隋文帝时期。(2)问:三省的名称及职能分别是什么?答:中书省: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审核诏令,有权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下设
19、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别负责各项具体政务。(3)问:三省的长官是什么?地位如何?答:三省的长官合称宰相,共议国家大事,执掌国家最高行政权力。(4)问:唐太宗对三省六部制作了哪些改进?答:增加宰相人数,并规定宰相到政事堂议事,提高工作效率。(5)问:三省六部制有何历史作用?答: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唐朝以后的朝代基本都沿用了这一制度。3. 赋税制度(1)问:隋唐时期实行什么赋税制度?答:租庸调制和两税法。(2)问:什么是租庸调制?答:以成年男子为征税对象,按照户等缴纳粮食(租)、服徭役或纳绢代役(庸)、缴纳布匹或丝绵麻等(调)。(3)问:两税法是什么时候开始实行的?主要
20、内容有哪些?答: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主要内容:以户税和地税取代租庸调制及其他名目繁多的赋税和杂役;一年分夏秋两次征税。(4)问:两税法有什么积极意义?答:简化税制,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意味着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1. 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1)问:佛教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对中国文化有何影响?答:两汉之际传入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中国化趋势明显,形成多个宗派,对儒学和道家思想的发展,以及石窟艺术、建筑、雕塑、绘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影响。(2)问:隋唐时期,统治者是如
21、何处理儒、释、道三教关系的?答:隋朝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唐朝统治者实行三教并行政策,道教的地位最受尊崇。武则天时期,佛教一度兴盛。(3)问:唐朝时期儒学有哪些新发展?代表人物是谁?答:韩愈和李翱等人提出复兴儒学的思想。韩愈强调维护儒学的正统地位。2. 文学艺术(1)问: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艺术有哪些重要成就?答:建安文学(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田园诗(陶渊明);骈文和民歌。书法方面,各种书体完备。绘画方面,顾恺之的绘画理论和实践对后世影响深远。(2)问:隋唐时期,文学艺术有哪些重要成就?答:唐诗(代表人物李白、杜甫),书法(代表人物颜真卿、柳公权),绘画(代表人物吴道子),石窟艺术(云
22、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以及词和曲的出现和发展。3. 科技(1)问: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有哪些重要成就?答:祖冲之对圆周率的计算;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裴秀的地图绘制理论和实践。(2)问:隋唐时期,科技有哪些重要成就?答:建筑:赵州桥;印刷术: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火药:火药在军事上得到应用;天文:僧一行对子午线的测量;医学:千金方和唐本草;农业机械:曲辕犁的出现和推广;数学:缉古算经4. 中外文化交流(1)问: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佛教的传入和中国僧人西行取经(法显和玄奘);鉴真东渡日本;各国学问僧到中国长安学习;遣唐使和留学生;外国商人在中国居住;日
23、本、新罗等周边国家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1. 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1)问:北宋的建立者是谁?建都何处?答:宋太祖赵匡胤,东京(今河南开封)。(2)问:宋朝建立后,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在地方上是如何加强管理的?答:削弱节度使的权力,派文官担任知州,设转运使;将地方精锐部队收归禁军,并派官员定期轮换驻防各地。(3)问:宋朝是如何削弱宰相权力的?答: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使其与宰相分权;又设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别分割宰相的军权和财权。枢密院和“三衙”互相牵制,“三衙”拥有军权而无调兵权,枢密院有调兵权而无统兵权。(4)问:宋朝
24、中央集权制度与唐朝相比有何特点?有何影响?答:宋朝中央集权比唐朝更为集中,皇权得到极大加强,有效防止了地方割据和武将专权,保证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稳定,但同时也造成了机构臃肿、行政效率低下,以及官员冗杂、财政开支庞大等问题。2. 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1)问:对北宋造成威胁的少数民族政权主要有哪些?北宋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应对?答:北方的辽和西北的西夏。采取措施有:与辽签订澶渊之盟,用岁币换取和平;对西夏实行岁赐。(2)问:北宋面临着怎样的财政危机?原因是什么?答:宋朝的财政状况日益恶化,主要原因是庞大的军队和官僚机构,军费和官员俸禄开支巨大。冗兵、冗官和岁币是北宋财政面临的三大痼疾。3. 王安石变法
25、(1)问:王安石变法是在谁的支持下进行的?答:宋神宗。(2)问: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涉及哪些方面?答:富国强兵。青苗法(财政/农业)、募役法(财政/民政)、农田水利法(农业)、方田均税法(农业/财政)、均输法(财政/商业)、市易法(财政/商业)、保甲法(军事/民政)、保马法(军事/民政)以及科举制度改革和教育改革。(3)问: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财政方面: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市易法等,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军事方面:保甲法、保马法,强化军队,加强国防;农业方面:农田水利法,发展农业生产。(4)问:王安石变法产生了什么影响?答: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增
26、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并加强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控制,但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强烈反对。变法在执行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一定程度上激化了社会矛盾。变法最终失败,但它也是北宋统治者为解决统治危机进行的一次重要尝试。4. 南宋的偏安(1)问:南宋的建立者是谁?建都何处?答:宋高宗赵构,临安(今浙江杭州)。(2)问:北宋是如何灭亡的?答:北宋末年政治腐败,军事力量薄弱。女真族建立的金朝南下,攻占东京(今河南开封),俘虏了徽、钦二帝,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3)问:岳飞的主要事迹是什么?答:岳飞是南宋初年著名的抗金将领,他率领岳家军英勇抗金,屡建奇功,却遭到投降派的陷害,被害于
27、风波亭,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4)问:南宋与金的和议是什么?内容是什么?答:绍兴和议。 划定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界;南宋对金称臣,并每年向金纳贡。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1. 辽与西夏(1)问:辽朝是由哪个民族建立的?答:契丹族。(2)问:辽朝政治制度有哪些特点?答:实行“南北面官”制度。北面官管理契丹族等游牧民族事务,南面官管理汉族等农耕民族事务。保留游牧民族的传统习俗,实行四季捺钵。(3)问:西夏的建立者是哪个民族?答:党项族。2. 金朝入主中原(1)问:金是由哪个民族建立的?建都何处?答:女真族,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2)问:金与北宋、南宋之间发生过哪些重要战争
28、?对峙局面是如何形成的?答:金灭辽后,又于1127年灭亡北宋。随后南宋建立,宋金之间战争不断,最后以淮水为界南北对峙。(3)问:金朝的统治制度是如何建立的?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答:中央设“三省制”,地方实行猛安谋克制。迁都燕京(今北京),改名为中都,加强对汉族地区的统治,女真族逐渐封建化。(4)问:金世宗时期的主要贡献是什么?答:进行改革,加强统治,出现治世,史称“大定之治”。3. 从蒙古崛起 到元朝统一(1)问:元朝是由谁建立的?建都何处?答:忽必烈,大都。(2)问: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进行了哪些对外战争?答: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先后灭西辽、花剌子模、西夏和金,征服了钦察、斡罗斯等地,其统治
29、区域东到太平洋,西达黑海海滨,北抵西伯利亚,南至波斯湾,建立起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3)问:元朝统一全国后,在地方行政制度上进行了哪些改革?答:废除宋朝的州县两级制,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行省),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行政效率。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1. 经济的发展(1)问:宋元时期经济有哪些重要特点?答:农业精耕细作;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出现经济作物,棉花种植推广,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手工业发展迅速,制瓷业成就突出,出现五大名窑(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以及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器生产中心;商业繁荣,城市发展,出现纸币“交子”以及世界上最早的纸
30、币“交子”出现,并逐步完善,元朝时期,纸币成为主要流通货币;海外贸易发达,泉州和广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2. 社会的变化(1)问:宋代的社会风尚有哪些新变化?答:商品经济发展促进市民阶层的壮大,世俗文化兴盛,门第观念淡薄;政府对社会控制有所放松,“贫富无定势”,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3. 儒学的复兴(1)问:理学又被称为?代表人物?核心思想?地位及影响?答:程朱理学。代表人物:北宋的程颐、程颢和南宋的朱熹。核心思想: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从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逐渐成为官方哲学。4.小说与戏曲(1)问:宋元时期文学发展状况?词是什么?答:唐朝后期出现的词,在宋代进入繁荣时
31、期。句子长短不一,可以配乐歌唱,填词要根据词牌名,词牌名决定了词的格式。著名的词人有柳永、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2)问:元朝文学成就?曲包括?杂剧的形成及影响?答:曲是元朝文学的主要成就。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杂剧是融合了多种表演艺术因素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对后世戏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著名的杂剧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等。5. 科技(1)问:宋元时期,科技有哪些成就?答:三大发明(指南针、印刷术、火药)的改进和应用推广;梦溪笔谈(北宋沈括)以及郭守敬改进天文观测仪器,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制新历法授时历;农书(元朝王祯)。6. 中外文化交流(1)问:宋元时期,
32、中外文化交流如何?有哪些重要事件和人物?答:与周边民族政权和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设置榷场; 与西方文化交流:马可波罗来华以及一些欧洲天主教传教士来华,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利玛窦和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1. 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1)问:明朝的建立者是谁?他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加强皇权?答:明太祖朱元璋。为加强皇权,废除丞相制度,由皇帝直接管理六部,并严令后世不许恢复丞相制度。(2)问:明朝是如何处理丞相废除后导致皇帝工作压力过大的问题的?答:明成祖时,选拔一些文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务,被称为“内阁”。内阁大学士的职责主要是为皇帝
33、“票拟”, 皇帝在票拟的基础上“批红”,最终形成正式诏令。(3)问:明朝的宦官机构是什么?它有什么权力?造成了怎样的政治局面?答:司礼监。司礼监拥有“批红”权,还控制了特务机构东厂和锦衣卫,权力很大。明朝中后期,宦官专权现象严重。2. 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1)问:什么是“郑和下西洋”?对当时的中国和世界有什么影响?答:明成祖时期,郑和七次下西洋,访问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促进了贸易往来与文化交流,传播了中华文明。(2)问:明朝时期,中国的海防形势如何?如何应对?答:明朝时
34、期,东南沿海的倭寇为患,明朝政府实行海禁政策,并派戚继光等人抗倭,取得了抗倭战争的胜利。同时西方殖民者开始骚扰中国沿海,葡萄牙占据澳门,西班牙和荷兰先后侵占台湾,但西班牙最终被荷兰赶走。3. 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1)问:明朝时期北方主要的少数民族政权有哪些?明朝是如何处理与他们的关系的?答:鞑靼和瓦剌。明朝建立之初,多次派兵北伐蒙古残余势力。明朝政府还在北部边境修建长城,并与鞑靼等少数民族政权进行贸易往来。后期与蒙古俺答汗达成和议,基本维持了和平局面。(2)问:明朝对西藏的统治和管理政策是怎样的?答:明朝册封西藏地区的宗教领袖,并设立都指挥使司等机构管理西藏事务,册封当地僧俗首领,尊重藏族文化
35、习俗,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3)问:明朝东北地区的主要民族是什么?明朝对东北地区实行了哪些统治措施?答:女真。设置奴儿干都司;册封女真各部落首领;进行羁縻统治。(4)问:清朝的建立者是谁?后金是在何时建立的?改国号为清是在何时?答:努尔哈赤,皇太极。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5)问:明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答:明朝末期政治腐败,爆发农民起义;满洲建立的后金政权趁机入关,明朝灭亡。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1. 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1)问:清朝前中期的鼎盛时期被称为什么?是哪三位皇帝统治时期?答:“康乾盛世”。康熙、雍正、乾隆。(
36、2)问:康雍乾三位皇帝是如何加强君主专制的?答:三位皇帝都勤于政务;设立奏折制度,加强皇权;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由皇帝钦点,跪受笔录。这些措施强化了皇权,削弱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2. 疆域的奠定(1)问:清朝是如何解决台湾问题的?答: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3年,清政府派施琅攻台,取得胜利,在台湾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2)问:清朝东北边疆问题是如何解决的?签订了什么条约?有什么意义?答:清朝与沙俄发生战争。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该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大片领土属于中国。(3)问:清朝是如
37、何加强对西藏地区管理的?答:册封五世达赖和五世班禅;设立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以法律形式确定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4)问:清朝是如何处理与蒙古的关系的?平定了哪些叛乱?如何管理?答:清军入关前,就征服了漠南蒙古,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也表示臣服。清朝平定了准噶尔部叛乱以及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乱。清朝政府在蒙古地区设立盟旗制度。(5)问:清朝对西南地区采取了什么政策?有何影响?答:“改土归流”。逐步废除土司制度,改派有一定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加强中央政府对西南地区的管辖。3. 统治危机的初显(1)问:清朝统治危机表现在哪些方面?答:人口膨胀,资源紧张,土地
38、兼并,阶级矛盾尖锐,贪污腐败现象严重;爆发白莲教起义和天理教起义等大规模农民起义。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1.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1)问:明清时期经济有哪些新现象?答:美洲高产作物(玉米、番薯、马铃薯)传入中国,促进了人口增长和经济作物发展;江南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丝织业、棉纺织业、制瓷业中心南移趋势明显;农业中出现了雇佣关系,一些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2)问: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状况?出现了哪些新的经济形式?答: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市镇经济繁荣。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手工工场,雇佣自由劳动者进行生产,规模较大,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3)问:明清时期,商帮的发展状况?答
39、: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著名的商帮有徽商和晋商,规模大,实力雄厚。(4)问:明清时期,经济发展有什么局限性?答:尽管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高度集权的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2. 小说与戏曲(1)问:明清时期,长篇小说的发展?代表作品及特点?答:章回体小说发展成熟,中国古典小说进入繁荣时期。水浒传(施耐庵,罗贯中,英雄传奇)、三国演义(罗贯中,历史演义)、西游记(吴承恩,神话小说)、儒林外史(吴敬梓,讽刺小说)、红楼梦(曹雪芹,现实主义小说)。(2)问:明清时期戏曲的主要形式和代表作家及作品?京剧的形成?答:传奇
40、。代表作家:汤显祖(明朝,牡丹亭)、孔尚任(清朝,桃花扇)。清朝道光年间,徽班进京,吸收了其他剧种的优点,逐渐形成了京剧,并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剧种。3. 科技(1)问:明清时期,科技有哪些新发展?西方科技的传入?答:本草纲目(李时珍)、农政全书(徐光启)、天工开物(宋应星)、徐霞客游记。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来华,不仅传播了基督教,还介绍了西方的科技知识,例如利玛窦与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的部分内容,传教士还帮助清朝政府绘制了全国地图。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1. 19 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1)问:19世纪中期,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状况如何?英国的地位如何?
41、主要殖民国家有哪些侵略扩张活动?答:英法美等国逐渐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掌握世界霸权。英国在美洲、非洲、亚洲扩张殖民地,法国侵略越南,俄国势力侵入中国东北和新疆,美国也积极谋求在华利益。世界主要殖民主义国家都把侵略矛头指向了中国。(2)问:19 世纪中期,清朝的社会状况如何?与西方国家相比存在哪些差距?答:经济上,中国仍然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生产力水平落后;政治上,腐败的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世界形势变化浑然不觉;军事上,清朝军队武器装备落后,战斗力低下,与西方列强的差距越来越大;社会矛盾尖锐,各地爆发农民起义。2. 两次鸦片战争(1)问:鸦片
42、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答:英国为了扭转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林则徐虎门销烟,损害了英国的利益,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了鸦片战争。(2)问: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果如何?答:清政府在沿海地区进行了抵抗,但最终失败。1842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3)问: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答: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4)问:除英国外,还有哪些国家与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获得了哪些权益?答:美国和
43、法国。通过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美法两国获得了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5)问: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答: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并达到使鸦片贸易合法化的目的。“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成为战争的借口。(6)问: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主要内容是什么?答: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天津条约:增开天津等10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增开天津为商埠;对英法赔款;确认天津条约有效;鸦片贸易合法化。(
44、7)问:俄国是如何趁机扩大侵略的?答: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3. 开眼看世界(1)问:林则徐、魏源的主要贡献是什么?答:林则徐编译了四洲志,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纂了海国图志。他们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师夷长技以制夷”。(2)问:徐继畬的贡献是什么?答:徐继畲编著了瀛寰志略,是中国近代第一部较为完整的介绍世界地理的著作。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1. 太平天国运动(1)问: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人物是谁?答:洪秀全。(2)问: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时间和地点?答:1851年1月,广西金田村。(3)问:太平天国定都何处?答:南
45、京,改名为天京。(4)问: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是什么?答:“天朝田亩制度”。(5)问: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提出了哪些社会发展方案?答:资政新篇,主张发展资本主义。(6)问: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历史意义是什么?答:太平天国运动后期,领导集团内部腐败,发生内讧;未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最终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它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也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思想的解放。2. 洋务运动(1)问: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答: “自强”、“求富”。代
46、表人物有:奕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2)问: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兴办近代民用企业;筹建新式海军;创办新式学堂。(3)问:洋务运动引进的西方科学技术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哪些作用?答: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近代科技,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但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最终失败了。3. 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1)问:19世纪中期以后,清朝面临哪些边疆危机?答:新疆危机,中法战争,侵略中国的野心和行动,以及俄国等其他殖民国家的侵略加剧。(2)问: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结果如何?答:日本蓄意发动侵略战争,企图吞并朝鲜、称霸东亚。清朝战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3)问: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答: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包括钓鱼岛等)、澎湖列岛、辽东半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刺激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4. 瓜分中国的狂潮(1)问: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表现在哪些方面?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