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凿壁偷光文言文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凿壁偷光文言文,本文共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凿壁偷光文言文翻译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衡邑人有言诗者。衡从之与语。质疑。邑人挫服倒屣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听。更理前论。邑人曰穷矣。遂去不返。 翻译: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隔壁烛光透不过来,匡衡就在墙壁凿了一个洞
2、引进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但是不识字,家中富有,有很多藏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辛勤劳作,却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借给他书。最终匡衡成了有学识的人。 注释 (1) 匡衡:西汉经学家。 (2) 逮:到,及。不逮,指烛光照不到。 (3) 穿壁:在墙上打洞。穿:凿。 (4) 邑人:谓同县的人。古时“县”通称为“邑”。 (5) 大姓:富户;大户人家。 (6) 文不识:人名,姓文名不识。 (7) 与:帮助。 (8) 佣作:被雇佣劳作。 (9) 偿:值,指报酬(回报)。 (10)怪:奇怪的。 (11)遍:尽。
3、 (12)遂:终于。 (13)大学:有学识的人。 (14)愿:希望。 (15)资给:资助,供给。 (16)得:得到。 (17)屣:鞋子。 (18)以:读。 (19)解人颐:使人开怀大笑。颐,脸颊。 (20)挫服:折服。 (21)诗:此指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22)闻:听。 篇2:凿壁偷光文言文原文 凿壁偷光翻译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 县里有个大户人家不怎么识字,但家中富有,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主人听了,深
4、为感叹,就借给匡衡书(用书资助匡衡)。于是匡衡成了一代的大学问家。 篇3:凿壁偷光文言文的翻译 凿壁偷光文言文的翻译 原文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衡邑人有言诗者。衡从之与语。质疑。邑人挫服倒屣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听。更理前论。邑人曰穷矣。遂去不返。 注释 (1) 匡衡:西汉经学家。 (2) 逮:到,及。不逮,指烛光照不到。 (3) 穿壁:在墙
5、上打洞。穿:凿。 (4) 邑人:谓同县的人。古时“县”通称为“邑”。 (5) 大姓:富户;大户人家。 (6) 文不识:人名,姓文名不识。 (7) 与:帮助。 (8) 佣作:被雇佣劳作。 (9) 偿:值,指报酬(回报)。 (10)怪:奇怪的。 (11)遍:尽。 (12)遂:终于。 (13)大学:有学识的人。 (14)愿:希望。 (15)资给:资助,供给。 (16)得:得到。 (17)屣:鞋子。 (18)以:读。 (19)解人颐:使人开怀大笑。颐,脸颊。 (20)挫服:折服。 (21)诗:此指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22)闻:听。 译文: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隔壁烛
6、光透不过来,匡衡就在墙壁凿了一个洞引进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但是不识字,家中富有,有很多藏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辛勤劳作,却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借给他书。最终匡衡成了有学识的人。 附:凿壁偷光读后感 今天,妈妈给我讲了凿壁偷光的故事,我被故事的人刻苦学习的精神感动。 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叫匡衡的少年,他非常刻苦学习,但是家里很穷,他白天还得出去给富人干活挣钱,晚上才能读书,因为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也没办法读书啊,他想向邻居借块地方读书,可是却遭到了邻居的挖苦和嘲笑,这可怎么办呢,于是他想到了一个
7、办法,在家里的墙上凿了一个洞,每天借着邻居的烛光读书 我们的生活现在这么好,我们却不好好学习,真是不应该啊,听了这故事以后,我们应该学习匡衡刻苦读书的精神,珍惜时间,珍惜现在父母给创造好的学习环境,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篇4:凿壁偷光的文言文翻译 凿壁偷光的文言文翻译 原文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衡邑人有言诗者。衡从之与语。质疑。
8、邑人挫服倒屣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听。更理前论。邑人曰穷矣。遂去不返。 注释 (1) 匡衡:西汉经学家。 (2) 逮:到,及。不逮,指烛光照不到。 (3) 穿壁:在墙上打洞。穿:凿。 (4) 邑人:谓同县的人。古时“县”通称为“邑”。 (5) 大姓:富户;大户人家。 (6) 文不识:人名,姓文名不识。 (7) 与:帮助。 (8) 佣作:被雇佣劳作。 (9) 偿:值,指报酬(回报)。 (10)怪:奇怪的。 (11)遍:尽。 (12)遂:终于。 (13)大学:有学识的人。 (14)愿:希望。 (15)资给:资助,供给。 (16)得:得到。 (17)屣:鞋子。 (18)以:读。 (19)解人颐:使人
9、开怀大笑。颐,脸颊。 (20)挫服:折服。 (21)诗:此指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22)闻:听。 译文: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隔壁烛光透不过来,匡衡就在墙壁凿了一个洞引进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但是不识字,家中富有,有很多藏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辛勤劳作,却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借给他书。最终匡衡成了有学识的人。 篇5:凿壁偷光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凿壁偷光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原文 衡乃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
10、,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疑。”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衡邑人有言诗者,衡从之与语,质疑。邑人挫服,倒屣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听,更理前论!”邑人曰:“穷矣!”遂去不反。 (选自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二) 文言知识 说“穷”。“穷”是个多义词。一、指“困窘”。如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意为处境艰难时只能自己管好自己。二、指“尽”、“极”。上文“穷矣”,意为没什么可说了。成语有“无穷无尽”,其中“穷”与“尽”为同义。三、指“贫困”。四、指“寻求到尽头”。桃
11、花源记:“欲穷其林。”其中的“穷”即为寻求到尽头。 注释 逮:到;及。 穿壁:在墙上打洞。 映:照耀。 大:大户人家;有钱的人。 文不识:邑人的名字。 佣:雇佣。 怪:以为怪;认为是奇怪的。 愿:希望。 得:得到。 资给:资助、供给。 遂:终于。 大学:大学问家。 偿:报酬。 与:帮助。 翻译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烛光,让烛光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对这件事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诵读一遍你家的书的.机会。”主人听了,深为感叹,
12、就把书借给他读。匡衡最终成了大学问家。 匡衡能够讲解诗经,人们为他编写了一首歌谣说:“匡鼎来了,没有人敢讲诗经。匡鼎来讲授诗经,能解除人们的疑问和忧愁。”“鼎”是匡衡的小名。人们竟是如此敬佩他,听他讲解诗经的人都开颜欢笑。镇上有个人讲解诗经,匡衡前去听讲。同这个人讨论诗经的疑难问题,这个人辩论不过他,对他十分佩服,急忙羞愧地倒穿着鞋跑了。匡衡追上去说:“先生请留步,听我和你讨论刚才的问题。”那个人说:“我什么也讲不出来了。”就不顾匡衡而去。 篇6:凿壁偷光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凿壁偷光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凿壁偷光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经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
13、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而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1、下列划线词中与“主人怪而问衡”中的“怪”用法完全一致的是 A、石青糁之 B、渔人甚异之 C、复前行 D、不独子其子 2、找出与“凿壁偷光”所表达的主旨相同的一个成语 A、负荆请罪 B、悬梁刺股 C、程门立雪 D、卧冰求鲤 3、翻译句子: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_ 4、匡衡因家贫而无烛、无书,但凭“偷光”“佣作”成为大学问家,由此有人得出“逆境出人才”的结论;但有人却不以为然,认为应是“顺境出人才”。对此你是怎么看的?请举例谈谈。 _ 参考答案: 1、B 2、B 3、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
14、 4、两种观点均可。应结合实例,无实例酌情扣分。 篇7:凿壁偷光的文言文翻译注释 凿壁偷光的文言文翻译注释 原文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衡邑人有言诗者。衡从之与语。质疑。邑人挫服倒屣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听。更理前论。邑人曰穷矣。遂去不返。 注释 (1) 匡衡:西汉经学家。 (2) 逮:到,及。不逮,指烛光照不到。 (3) 穿壁:在墙上打洞。穿
15、:凿。 (4) 邑人:谓同县的人。古时“县”通称为“邑”。 (5) 大姓:富户;大户人家。 (6) 文不识:人名,姓文名不识。 (7) 与:帮助。 (8) 佣作:被雇佣劳作。 (9) 偿:值,指报酬(回报)。 (10)怪:奇怪的。 (11)遍:尽。 (12)遂:终于。 (13)大学:有学识的人。 (14)愿:希望。 (15)资给:资助,供给。 (16)得:得到。 (17)屣:鞋子。 (18)以:读。 (19)解人颐:使人开怀大笑。颐,脸颊。 (20)挫服:折服。 (21)诗:此指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22)闻:听。 译文: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隔壁烛光透不过来,匡衡就在墙壁凿了一个洞引进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但是不识字,家中富有,有很多藏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辛勤劳作,却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借给他书。最终匡衡成了有学识的人。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