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X , 页数:57 ,大小:3.80MB ,
文档编号:805822      下载积分:3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805822.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1年鲁教版地理(新教材)选修第二册课件:第三单元 单元活动 分析区域联系.pptx)为本站会员(小豆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年鲁教版地理(新教材)选修第二册课件:第三单元 单元活动 分析区域联系.pptx

1、单元活动 分析区域联系 课标导引 知识建构 课程 标准 1.通过不同的区 域,掌握分析区域 联系的一般步骤。 (综合思维) 2.结合不同区域 的区域联系,理解 区域联系分析的 主要方法。(综 合思维) 3.结合实际案例, 能够正确分析区 域联系对区域发 展的影响。(地 理实践力)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一、分析区域联系的一般步骤 1. 2.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3. 4.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思考感悟如何分析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 提示地理位置主要从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两方面分析;自然条件主 要从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生物、矿产等方面分析;社会经济 条件主要从人口、市场、交通、劳动力

2、、科技、政策等方面分析。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二、区域联系分析的主要方法 1.应用对比法分析区域联系的基础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2.应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区域联系的内容 (1)案例分析法的概念 把现实的某一区域作为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培养信息读取能力、 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案例分析法的内容 案例分析法包括精选案例、案例的分类归并、案例的应用、 案例的延伸等。 3.应用系统思想分析区域联系的影响 在分析区域联系时,需要应用系统思想进行分析,即把不同区域看 作一个整体,研究各要素之间的联系,研究各种联系的相互影响。 4.区域联系的强度和方式会随时间发生变化,研究中应坚持动态观 点

3、。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三、活动案例区域联系对新加坡发展的影响 1.分析区域联系的背景 (1)地理位置和范围 新加坡位于北纬118,东经10351,毗邻马六甲海峡,由主岛新加 坡岛及附近一些小岛组成,陆地面积719.1平方千米。 (2)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3)社会经济条件 人口 新加坡人口561万(2017年),整个国家即是一座城市,素有“花园城市” 的美誉。要保障新加坡高密度的人口生活和发达的经济运转,离不 开区域联系。 产业和经济 新加坡有四大支柱产业石化、电子业、机械制造和生物医药。 新加坡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石化中心和全球著名的 电子工业中心。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2.分

4、析区域联系的主要内容 (1)联系内容 新加坡与其他地区的联系内容多样,主要包括生活资源输入、 生产资源输入、产品流动、产业转移、人口迁移等。 (2)实现区域联系的条件 新加坡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利用发达海运、空运系统以 通信网络来实现区域联系。 3.区域联系的影响分析 区城之间的联系对新加坡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1)区域外的资源输入不仅满足了新加坡人民的生活需求,也满足了 新加坡工业发展对原料、燃料的需求。 (2)新加坡的人口迁入、工业品进出口、产业迁出等,也都对区域发 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实践链接新加坡是一个国家,在这个国家里只有一个城市叫新加坡。 在新加坡,人民

5、的道德素质水平很高,不会随地扔垃圾。新加坡的 绿化是立体的。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如茵的草地相互辉映, 立交桥和高架桥的垂直绿化相得益彰,这一切营造出了一个美好的 绿色世界。新加坡绿化的成功应得益于他们多年来一贯秉承的绿 化理念。道路两旁树木成荫,街头到处是小花园、小草坪,花香草 绿,空气清新,因此被世界公认为“花园城市国家”。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1.判断正误 (1)分析区域联系的背景主要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 件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 (2)分析区域联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时,只关注积极影响。( ) (3)案例分析法包括精选案例、案例的分类归并、案例的应用、案 例的延伸等。( )

6、 (4)新加坡自然资源匮乏,主要是因为新加坡多山地地形。( ) 答案(1) (2) (3) (4)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下图为深圳户籍人口来源地分布图。读图,完成23题。 2.深圳户籍人口中四川人较多的主要原因是四川省的( ) A.生态移民较多 B.人才素质高 C.自然资源短缺 D.农村剩余劳动力多 3.我国目前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 A.调节了地区间人才余缺 B.缓解了交通运输压力 C.减缓了人口老龄化进程 D.扩大了地区间经济差异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解析第2题,四川省人口数量多、增长快,改革开放后,大量农村剩余 劳动力自发地流向东部沿海的大城市,以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第 3题,人口迁移加

7、强了迁入区和迁出区的联系,促进了区域之间的劳 动力和人才的流动,从而调节了地区间人才余缺。 答案2.D 3.A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新加坡由于境内缺乏大河,修建了多个蓄水池收集雨水。尽管年降 雨量很大,但还是无法满足用水需要,目前新加坡约有50%的淡水要 从马来西亚进口。新加坡产品进出口总额较大,主要出口产品为机 电产品、矿产品、化工产品等,主要出口地依次为马来西亚、中国 和印度尼西亚;主要进口产品为机电产品、矿产品、运输设备等, 主要进口地依次为中国大陆、马来西亚、美国和中国台湾。读下 图,完成45题。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4.新加坡淡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处赤道附近,纬度低,

8、蒸发量大 B.国土面积狭小,且地势低平,缺少大河发育 C.喀斯特地貌,下渗能力强 D.降水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 5.新加坡大力发展进出口贸易主要得益于( ) A.科技水平高 B.市场广阔 C.便利的交通运输位置 D.充足的劳动力 解析第4题,新加坡有新加坡岛及附近一些小岛组成,国土面积狭小, 且地势低平,缺少大河发育,地表水短缺。第5题,新加坡地处马六甲 海峡的咽喉之地,交通便利,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答案4.B 5.C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分析区域联系的思路分析区域联系的思路 问题探究 材料 在中国的大街小巷,你会经常看到很多国外品牌的汽车,日 本、韩国及欧美的汽车制造企业纷

9、纷到我国办汽车厂,东风日产、 一汽大众、广州本田等品牌汽车也越来越被中国人所熟悉。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结合材料探究: (1)影响国外汽车产业转移到中国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2)汽车的全球化生产已经形成,为什么德国、美国、日本、韩国等 国的跨国公司要把汽车组装厂设置在中国? 提示(1)市场。 (2)一是整车运输不便,运费高,接近市场可以降低成本;二是避开贸 易壁垒,迅速占领市场,并可对市场变化作出及时反应;三是我国地 价、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关键能力 区域联系的分析方法 分析方法 具体表现 应用对比法分析 区域联系的基础 对不同区域按照一定

10、指标 进行对比分析,寻找区域的 共性与差异性 区域共性可以成为区 域联系的联结点 区域差异可以成为区 域联系的动力 应用案例分析法 分析区域联系的 方式 把现实的某一区域作为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培养 信息读取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案例分析法包括精选案例、案例的分类归并、案 例的应用、案例的延伸等 应用整体性的观 点分析区域联系 的影响 在分析区域联系时,需要用整体性的观点进行分 析,研究各要素之间的联系,研究各种联系的相互 影响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分析方法 具体表现 应用空间尺 度和时间的 变化分析区 域联系 区域联系有空间上的差异,不同空间尺度区域的研究

11、重 点不同 大尺度下研究区域联系的一般规律,小尺度下区域差异 性更加明显,区域联系也更为复杂和独特 区域联系的强度和方式也随时间发生变化,研究中应坚 持动态观点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典例剖析 例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全球范围内已完成了三次大型的产 业转移,平均20年就完成一次大型的产业转移,目前正在启动第四 次产业转移。前两次产业转移是国际产业中心之间的转移,中国东 南沿海地区则参与了第三次产业转移和正在发生的第四次产业转 移。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材料二 下图为世界工业三次转移示意图。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12、部分国家劳动力工资和产值对比 国家 每个雇员年产值/千美元 日工资/美元 年工资/年产值 美国 105 60 208.6 德国 87 45 188.8 英国 50 36 262.8 中国 29 1.5 18.9 菲律宾 23 5 79.4 (1)根据材料一、二,写出全球前三次产业转移的路线及第四次产业 转移的源地主要来自中国东南沿海的哪些区域。 (2)在全球第一轮产业转移时,美国产业转向德国而没有转向英国, 结合表格说明其原因。 (3)全球第三轮产业转移,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运用所学知识简 述其原因。 (4)简述产业大量转出对当地产业结构和就业的影响。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13、素养立意本题首先要准确区域认知,弄清楚美国、德国、英国、中 国、菲律宾各国的地理环境特征,然后结合有关产业转移的原理综 合思维分析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素养。 解析第(1)题,从材料二中读图即可得出答案,但必须按照正确的迁 移顺序来回答。第(2)(3)题,要结合表中数据,从年工资/年产值的大 小、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和工业区位因素进行分析。第(4)题,产业 转移会导致当地失业率上升,但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答案(1)第一次:美国日本、德国。第二次:日本、德国亚洲“四 小龙”,美国亚洲“四小龙”。第三次:亚洲“四小龙”中国东南沿 海,日本、德国中国东南沿

14、海,美国中国东南沿海。第四次产 业转移的源地: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 (2)德国的年工资/年产值的比值小于英国,利润更高。 (3)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年工资/年产值最低;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大; 中国资源丰富,靠近原料产地;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土地价格低;不 断改善的交通条件等。 (4)失业率有所上升,但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 问题探究 材料 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高居世界之首,同时,各地区 经济发展速度有所不同,加快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已引起了全社会 的高度重视。西部大开发可以缩小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区之间的发 展差距

15、,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结合材料探究: (1)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是什么? (2)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3)我国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提示(1)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国境线长,邻国多,沿边经贸有较大 优势。 (2)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短缺,基础设施落后,资金、技术 匮乏,制约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3)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完善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发挥地 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关键能力 1.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的意义 实施西部大开发

16、战略以后,东、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明显加快。东、 西部地区之间的合作并不是东部单向支援西部,而是“双赢”的合作。 2.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的关系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3.东、西部区域联系的核心 东部地区社会经济发达,可以为西部地区提供技术、资金和管理等 方面的支持,西部地区可以为东部地区提供资源、劳动力支持。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规律总结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要素流动分析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典例剖析 例2我国的A、B两区域中,A区域位于沿海,海陆交通便利;B区域位 于内陆山区,有两条省道经过,拥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下表是两 区域部分统计数据。

17、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项 目 区 域 A B 人口数量/万人 2 239 3 508 面积/km2 27 080 55 375 耕地面积/103 hm2 989 2 760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16 013 5 276 城市化水平 67.5% 35.5% 三次产业结构 24751 264430 每万人大学生数量 343 91 0.26 0.54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 (千克标准煤/元)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1)两区域发展经济的相对优势:A区 域 ;B区 域 。 (2)A区域和B区域合作发展,产生下列要素的流动:从A区域流向B 区域的主要是 (

18、填选项数码),从B区域流向A区域的主要 是 (填选项数码)。 资金 劳动力 技术、管理 原料、燃料 劳动密集 型产业 (3)分析技术和资金的流动对流入区的影响。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解析第(1)题,从题干及表格数据看,A区域地处沿海,交通便利;经济 发达;大学生所占比重高,劳动力素质较高。同时,单位地区生产总 值能耗低,反映科技较为发达;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高,产业结构 合理。B区域煤、铁资源丰富;耕地资源较A区域多;人口众多,大学 生所占比重低,但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第(2)题,从区际联系和协 调发展来看,A区域可以为B区域发展提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 并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将

19、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B区域,促进B区域 经济发展。B区域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煤铁资源丰富,这些都可以 提供给A区域。第(3)题,技术和资金从A区域流入B区域,有助于推 动B区域矿产资源的开发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并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加快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距。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答案(1)经济发达,劳动力素质高,交通便利,科技发达,产业结构合理 劳动力资源丰富,煤、铁资源丰富,人均耕地多 (2) (3)促进资源开发,加快工业化进程,改善产业结构,提供就业机会。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1.(综合思维)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北京时间2017年9月13日凌晨1时

20、,苹果公司在美国举行了秋季新品 发布会,发布新品iPhone8。实际上iPhone8手机最大的生产基地是 中国,苹果手机在美国的销量占世界销量的24%,在中国的销量占世 界销量的20%。 美国制造业的黄金时代于1979年达到峰 值,此后就一直呈走低趋势,到2016年制 造业从业人员减少了600万。自特朗普 上台以来,积极推行“制造业回归”政策,美 国的部分企业开始从世界各国迁回本土, 重新在本土启动制造业生产。下图为 19652010年中美两国制造业增加值占 当年本国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示意图。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1)试简述我国承接美国手机制造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条件。 (2)从苹

21、果手机在中国的销量占世界销量的20%这一事实,分析中国 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3)分析美国“制造业回归”政策出现的背景。 解析第(1)题,中国承接美国手机制造业转移的优势条件,主要从劳 动力、地租、基础设施、交通、市场、政策等方面分析。第(2)题, 中国制造业主要是负责生产环节,在产品利润分配中,处于不利地 位。中国制造业发展方向主要是加大科技投入、加强自主创新意 识、研发新产品、改进营销方式。第(3)题,根据图示曲线,美国的 制造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不断减小;制造业减少,导致美 国失业率上升,美国贸易赤字上升。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答案(1)中国劳动力丰富且价格较低;土

22、地租金较低;交通便利;人口 稠密,经济发展迅速,消费市场广阔;产业基础较完善,协作条件好;政 策优惠。 (2)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加强自主创新意识,创立民族 品牌;结合市场需求研发新的品种,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改进营 销方式,注重品质,提升国内外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信心。 (3)美国的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断减小,国际竞争力有所下降; 美国的失业率较高,导致社会不稳定;美国贸易赤字上升。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2.(地理实践力)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南端、马六甲海峡出入口,面积 719.1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6月底总人口为570万

23、,其中华人占74.4%。 新加坡立足东盟,致力维护东盟团结与合作、推动东盟在地区事务 中发挥更大作用,突出经济外交,积极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材料二 新加坡原是个商业城市,1960年工业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18%。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新加坡推行出口导向型工业战略, 并大力引进外国资金和技术,重点发展与石油运输和港口服务相关 的炼油、石油化工、修造船、钻井平台制造等工业。工业的迅速 发展还带动了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新加坡是世界第三大炼 油中心,炼油、造船、钻井平台制造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材料三 服务业是新加坡经济增长的龙头产业,主要包括零售与批

24、发贸易、饭店旅游、交通与通信、金融服务、商业服务等。新加 坡是世界重要转口港及联系亚、欧、非、大洋洲的航海和航空枢 纽,旅游业发达,是外汇的主要来源之一,是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之 一,亚洲主要的美元市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到1%。 粮食全部靠进口,蔬菜仅有5%自产。新加坡自20世纪90年代起推 行“区域化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向海外投资。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1)新加坡哪些地理条件对工业发展不利?什么地理条件影响了新 加坡主要工业部门的选择? (2)除新加坡本身的地理条件外,促进新加坡主要工业部门发展的有 利因素还有哪些? (3)新加坡服务业的发展与地理条件有什么关系?

25、(4)新加坡农业发展的不利地理条件有哪些?新加坡怎样解决农业 问题? (5)哪些地理条件促使新加坡大力向海外投资?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解析第(1)题,分析新加坡工业发展的不利条件需要析图文看新加 坡的国土面积、人口状况、资源状况分析发展空间、资源供应、 市场大小。分析影响新加坡工业部门需要看主要工业部门判工 业类型想工业布局要求联系新加坡的位置特点。第(2)题,主要 看石油产地、消费地与新加坡的位置关系,考虑新加坡的科技、政 策、劳动力等因素。第(3)题,主要考虑新加坡的交通位置、旅游资 源等。第(4)题,主要考虑新加坡的国土面积、城市发展状况对农业 的影响。第(5)题,主要

26、考虑新加坡的经济发展水平、发展空间、政 策方向等。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答案(1)领土面积狭小、分散,自然资源贫乏;劳动力短缺,市场狭小。 新加坡位于世界海上交通要道上,是重要的港口城市,且随着世界 石油贸易的发展,重点发展了炼油、石油化工、钻井平台制造和造 船工业。 (2)处于西亚石油原产地和东亚石油消费区之间的有利位置和石油 工业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正确的工业发展战略,吸引外资,引进先进 技术和管理经验;本国人才丰富,科技力量雄厚;东南亚丰富廉价的 劳动力和富饶的物产。 (3)新加坡服务业的发展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条 件和优美的热带雨林风光。 探究一 探究二 素

27、养培优 当堂检测 (4)新加坡是城市岛国,国土面积狭小,耕地极为有限,淡水资源贫乏, 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因此新加坡只能发展少量蔬菜,而粮食、禽蛋、 肉乳等全部依赖进口。 (5)雄厚的资本;优越的交通条件,对外联系方便快捷;政策推动,“区 域化经济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各国间的经济合作;本国经济发展空 间和市场狭小,迅速发展的经济和积累的资本需要找到更广阔的发 展空间。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人口流动规模越来越大,重庆曾是全国人 口流出最多的省级行政区。自2015年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开始下降。 下图示意2016年重庆市各区人口的流动状况。据此完成13题。 探究一

28、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1.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大量人口流动对该区的主要影响是( ) A.区域经济发展缓慢 B.使城市出现空心化现象 C.生态环境得以改善 D.增加区际之间交通压力 2.2016年重庆市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是( ) A.具有明显回流现象 B.流动人口均为青壮年 C.流动人口生活条件较好 D.均流向经济发达地区 3.形成2016年重庆市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 A.西部交通条件改善 B.东部地区经济下滑 C.重庆人口政策限制 D.重庆经济快速发展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解析第1题,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设立旨在加强区域生态环境 的治理与保护。该区域地形复杂,生

29、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比较落 后,人地矛盾突出。大量人口迁出,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有利于生 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第2题,依据材料,2015年后全国流动人口开 始下降。过去重庆是全国人口流出最多的省级行政区,但2016年重 庆的流入人口大幅增加,流入人口远大于流出人口,说明重庆人口 流动具有明显的回流现象;流动人口以低收入人群为主,生活条件 较差。第3题,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随着重庆 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经济地位的提升,大量人口回流。 答案1.C 2.A 3.D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下图是我国原油生产(包括原油进口)和 消费重心时空移动轨迹。读图,完成46 题。 4.图

30、示时间内( ) A.标识年份生产重心都位于半干旱地区 B.标识年份消费重心一直位于沿海省区 C.任一标识年生产重心均位于消费重心 的北方 D.能源消费重心南移距离一直大于生产 重心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5.导致1999年石油生产重心与消费重心间距迅速缩小的原因主要 是( ) A.新疆石油资源开发 B.俄罗斯石油输入 C.南部沿海重工业增多 D.东南沿海进口石油 6.图示资料显示( ) A.19851995年间我国原油主要依赖国内生产 B.原油进口港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 C.国内油田分布是原油消费重心移动的主动力 D. 20032009年新建炼油厂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 探究一 探究二

31、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解析第4题,从图中看,标识年份生产重心都位于半湿润区,A项不对; 标识年份消费重心在1995年、2009年,两个年份不位于沿海省区,B 项不对;从图中看,任一标识年生产重心均位于消费重心的北方,C项 对;19951999能源生产重心南移且南移距离大,D项错。第5题,新 疆石油资源开发会使生产重心往西、往南移动,A项不对;俄罗斯石 油输入会使生产重心向北移动,B项不对;南部沿海重工业增多会影 响消费重心变化,C项不对;东南沿海进口石油使石油生产重心往南 大幅度移动,D对。第6题,19851995年生产重心在东北地区,我国 原油主要依赖国内生产,A项对;原油进口主要从南部沿海

32、地区进行, 进口港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B项不对;原油消费重心移动的主动力 是高耗能的重化工业的分布,C项不对;20032009年原油生产重心 南移幅度很大。因此新建炼油厂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D项不对。 答案4.C 5.D 6.A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要把资源环境承 载作为确定区域产业发展规模的科学依据。西北水资源缺乏地区, 将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战略思想,推动西部地区经 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据此完成78题。 7.我国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生态补偿力度的主要原因是( ) A.西部地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水源保护区 B.

33、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需要大力扶持 C.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需要资金开发 D.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 8.关于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过程中的状况,说法正确的是( ) A.西部地区可为东部地区提供资金和技术 B.在合作中,西部地区受益,东部地区经济无影响 C.有利于西部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 D.东部地区为西部地区提供大量的劳动力和信息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解析第7题,西部地区虽然资源丰富,但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候 干旱,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因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 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所以要想实现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加大生态投入。

34、第8题,东、西部地区在合作过程中可以实 现优势互补,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有 利于西部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东部经济、技术发达,可为 西部地区提供资金、技术;在合作中东、西部地区是双赢的;西部 地区可为东部地区提供大量劳动力。 答案7.D 8.C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2018年11月10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印 发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总体方案,对湖南更好承接产业转 移、打造开放高地、实现经济高质 量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湘 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总面 积12.1万平方千米,2017年常住人口3 234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1万亿元,分 别占

35、湖南省的57.2%、47.1%和 31.7%。下图为湘南、湘西承接产业 转移示范区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 910 题。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9.与我国其他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相比,作为湖南南大门的湘南地 区具有的区位优势条件是( ) 邻近粤港澳,地理位置优越 交通便捷,原材料和工业产品运输 便利 政府的大力支持 土地、矿产、人力资源丰富且廉价 A. B. C. D. 10.目前,湘南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自然资源贫乏 B.消费市场狭小 C.缺乏政府支持 D.科技力量薄弱 解析第9题,其他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也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不符合 题意,排除。第10题,湘南地区位

36、于内陆,以山地地形为主,无区域 性的特大城市,科技力量相对落后。 答案9.C 10.D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7指出,到2016年末,全国流动人口 的总量为45亿,超过总人口的六分之一。下图示意现阶段人口流动 基本情况。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1)说出现阶段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 (2)简述促使现阶段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 (3)分析现阶段我国人口流动对流出地的主要影响。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我国人口流动特点可从我国人口流动总量、 流动方向、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和随迁子女比例的变化方面进行 分析。第

37、(2)题,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可从推拉理论分析。拉力因素 主要有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收入高、就业机会多、生活条件好等;推 力因素主要是迁出地区经济落后、收入较少、生活水平较低;同时 交通和通信的发展以及我国宽松的人口流动政策也促进了人口的 迁移。第(3)题,人口流动的影响主要从社会、经济、生态三个方面 分析有利和不利影响。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答案(1)流动人口总量多;主要由中、西部地区流入东部地区;流动 人口平均年龄上升;随迁子女比例增加。 (2)城乡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农 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城市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交通和通信事业的 发展;户籍政策的改革。 (3)有利影响:加强与外界联系;缓解当地人地矛盾;增加流出地居民 经济收入。 不利影响:造成人才外流;城乡经济差距拉大;空巢老人、留守儿童 等社会问题凸显。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