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少年闰土导学案课题少年闰土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会写“胯、郑”等13个字,会写“一望无际、家景”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体会闰土在“我”心中的美好形象。3.学习抓住人物特点(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人物的方法。教学重难点学习四件稀奇事,揣摩人物语言、动作,体会人物的特点。课前准备1.制作教学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词,搜集并阅读相关资料。(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营造氛围,引入新课(用时:5分钟)1.导入新课。 2.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1.认真听讲。 2.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搜集的与课文相关的资料。(1)鲁迅
2、先生的生平资料。(2)课文的创作背景。课堂伊始,教师应引导学生与课题对话。二、检测预习,整体感知(用时:15分钟)1.检测学生生字词的预习情况。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小组交流:自己对课文中哪些内容比较感兴趣?1.小组合作,交流预习收获。(1)自学生字词的过程中,学会难写字:厨、缚、毡;发现多音字:撒。(2)借助字典、词典解决不理解的生字或词语,如:弶、祭祀、值年、项圈、潮汛等。 2.(1)选取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段落读给小组成员听。 (2)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事?(与闰土相识、听闰土讲海边趣事、与闰土分别。) 3.交流自己感兴趣的内容。1.学习生字环节,应引导学生关注
3、生字中的特殊部首:拜( )。2.学生可以利用预习卡交流相关词语的意思。 3.在初读阶段,教师要把当堂练读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全体学生都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三、读中构图,初识闰土(用时:15分钟)1.利用课件出示教材插图,请学生欣赏。教师提示:根据自己看到的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2.指名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品析作者的描写方法。 3.师生共同探究“与闰土相识”的部分。1.畅谈自己的观察收获。(1)围绕画面中的人物展开想象与表达。 (2)针对画面中的环境描写谈自己的感受。 2.(1)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 (2)组内探究作者的描写方法,全班交流。 3.小组合作
4、学习“与闰土相识”的部分。 (1)多名学生朗读这一部分,读后在全班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2)小组内交流:作者在描写人物外貌时是怎样写的?表现人物性格时是怎样写的?1.看图后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应紧扣两点:景色描写和人物描写。并通过分层朗读体会描写的生动。 2.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情感因素。提示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强调其重要性。“仿佛”在这里相当于类似(差不多、相仿、接近)。3.紧扣“他正在厨房里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一句,抓住重点词“紫色圆脸、头戴毡帽、颈套银圈”等体会一个纯朴可爱、健康活泼的孩子的形象。四、总结回顾,随机练笔(用时:5分钟)1.引导学生谈谈自己本节课的 收获。 2.指导学生根据课文中
5、对闰土的外貌和性格的描写,进行课堂小练笔。1.围绕阅读方法,如预习的能力是否有所提高、理解词语的方法是否灵活等谈自己的学习收获。2.进行课堂小练笔。 (1)独立习作,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认真的修改。(2)全班交流习作。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小结: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词语;人物的外貌描写要体现人物的特点;对于印象最深的内容可用插叙的方法来引入。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过渡导入,明确目标(用时:3分钟)1.揭示课题。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2.引导回忆闰土讲的四件事。1.齐读课题。 2.复习交流教师可先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填空,然后揭示课题。二、聆听趣事,品味情感(用时:17分钟)1.
6、利用课件辅助学生赏析文中“雪地捕鸟”这部分的内容。(1)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2)教师小结:针对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的参与情况、合作交流情况、对内容与写法的把握能力、朗读能力这几个方面进行表扬或鼓励性总结。 2.课件出示“鬼见怕、观音手”的图片,帮助学生观察、理解这段文字。 3.对话探究“看瓜刺猹”之趣。(1)指导学生进行对话朗读,注意人物的语气。(2)利用课件图片,帮助学生认识“獾猪、刺猬、猹、跳鱼儿”。(3)引导学生谈谈闰土留给自己的印象。 4.总结:闰土的心里有着这么多稀奇有趣的事,真让我们羡慕啊!1.小组合作,交流“雪地捕鸟”的内容。(围绕捕鸟的条件、捕鸟的过 程、捕鸟的结果及作者
7、在描写捕鸟过程时所运用的动词和这些动词的用法这几个方面进行交流。)(1)仔细观察捕鸟的画面后,动情朗读。 (2)小组内交流自己找到的动词,并说一说它们用得好在哪里。2.全班交流自己观察课件图片后的感受,可以尝试运用“鬼见怕、观音手”说句子。 3.(1)朗读课文。 (2)认真观察课件图片,认识獾猪、刺猬、猹、跳鱼儿。(3)全班交流闰土留给自己的印象。 4.体会闰土童年生活的有趣。1.学生自主学习“雪地捕鸟”部分时注意以下两点:(1)可以边读边做动作。(2)比较体会“扫、支、撒、拉”这些动词的用法。2.出示图片让学生猜测哪张是“鬼见怕”,哪张是“观音手”,根据外形来认识贝壳。 3.在对话探究“看瓜
8、刺猹”这一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刺 猹的条件、刺猹的过程、刺猹的结果、刺猹的评价,并创设情境对话,体会“希奇”的事。三、剖析文情,想象别离(用时:12分钟)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第16自然段,品味作者情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我”和往常的朋友的生活 环境是什么样的? (2)闰土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 (3)作者在这里运用对比写法是要突出什么样的情感?2.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分别。观察“我”和闰土在分别时的各自表现。1.(1)小组内探究:“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与自然界接触少、视野狭小。)(2)全班合作探究:闰土的生活环境。(广泛接触大自然,生活丰富多
9、彩。) (3)突出自己对闰土生活环境的向往和羡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汇报读后收获。(“我”急得大哭,闰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别后互赠礼物。)体会两者的生活环境的差异,拿“我”和“我”往常的朋友的生活与闰土的生活进行鲜明的对比,来突出“我们”生活天地的狭小,表达的应该是“我”对自己所处的这种生活状态的不满,对农村生活的向往。 四、延伸阅读,精设作业(用时:8分钟)1.鼓励学生拓展阅读鲁迅的小 说故乡。2.布置作业。 (1)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2)继续搜集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并进行阅读。1.了解小说的写作背景。 2.(1)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2)欣赏故乡的部分章节。学生 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在拓展阅读环节,教师应鼓励学生继续阅读鲁迅的其他作品,拓宽阅读面。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