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感受空气【教材简析】本节课是第二单元空气单元的第1课。作为起始课,本节课主要起到了解学生前概念、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通过借助生活中与空气密切相关的物体来深入研究空气的特征,再重点引导学生关注空气和液体、气体的相同点,为持续研究空气奠定基础。本课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首先从“空气的特征是什么?”“空气的作用有哪些?”两个问题出发,引导学生关注空气,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前概念,再通过两个游戏活动,发现更多空气的特征。通过感受,学生发现空气可以压缩、很轻等特征。通过传递游戏,训练学生的思维,发现空气会流动、不易密封等特征。最后通过游戏后的研讨,让学生对固态、液态和气态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为后续研究
2、做好铺垫。【学情分析】 空气是学生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一种物质,但是空气看不见,摸不着,这对于三年级孩子直观观察空气的特征,特别是与石头、水两种物质相同点的认知是具有较大难度的。但是在一年级下册认识一袋空气中,学生已经观察到空气具有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等特征,初步知道如何运用各种感官去观察空气,这也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教学目标】1.通过传递游戏,归纳出空气与液体、气体的相同特征。2.通过感受空气,认识到空气总会充满各处,并具有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等特征。3.通过对空气气泡图的完善,认识空气的特征和作用。4.通过寻找生活中的固体、液体和气体,学会正确运用多种感官和方法,寻找三者之间的
3、异同,激发学生探究物质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感受空气和传递游戏,认识空气总会充满各处,并具有多种特征。难点:在传递游戏中,能归纳空气与液体、气体的相同特征。【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学生实验材料一套。学生:1.每组提供水、石头、空气、透明杯子、碗、气球、哨子、透明自封口的塑料袋;2.记录单。【教学过程】一、调查前知、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课件,充满空气的透明塑料袋、记录单1.出示透明塑料袋。 提问:塑料袋是空的吗?有什么?2. 回顾:空气是我们身边一种常见的物质,在一年级也已经观察过空气,请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说说空气有什么特征?空气有什么作用?3.学生活动:以小组
4、为单位,完成气泡图,并汇报交流,一起回顾关于空气的已有认知。4.揭题:这节课一起感受空气,继续观察空气的特征(板书:感受空气)【设计意图】承接一年级观察空气的经历,回顾和梳理关于空气的已有认知,激发学生继续观察空气的积极性。二、 探究空气的特征(预设23分钟)1.感受空气(预设12分钟)材料准备:自封口的塑料袋、哨子、气球、记录单(1) 出示材料提问:塑料袋、哨子、气球,你会分别怎么玩? (2)明确方法:学生边示范边交流玩塑料袋、哨子和气球的方法。(3)提问:在玩的过程中,你又会发现空气的哪些特征? (4)学生分组体验玩一玩塑料袋、哨子和气球,记录空气的特征,结束后汇报与交流。教师引导:你用了
5、什么方法玩,观察到空气的什么特征?【设计意图】通过借助身边常见的物品,在玩一玩中发现空气的特征和作用,丰富学生对空气的感性认知。2.传递空气(预设11分钟)材料准备:水、石头、空气、塑料杯子、碗、记录单(1)明确任务:把石头、水和空气分别装入合适的容器,依次传递给每位同学。(2)提问:你会如何完成传递任务?(3)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尝试传递空气、水和石头,结束后汇报交流,说说方法和发现。引导:我们用什么容器传递来什么(物质),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空气和水有什么相同特征?空气和石头有什么相同的特征?(预设:我们用塑料袋来传递空气,因为空气会泄漏,也会流动; 空气和水都会流动,都没有固定的形状
6、。空气和石头都会占据一定的空间。) 【设计意图】明确的任务和要求让学生的活动指向性更加明确。通过传递空气、水和石头,帮助学生直观观察到三种物质的共同特征,进而具体感知到空气是一种特殊的物质。三、交流我们的发现(预设10分钟)材料:课件、班级记录单1.你认为空气有哪些特征?你是如何知道的?2.空气与一般物质相比,有哪些相同的特征?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空气有哪些新问题?【设计意图】通过交流与研讨,让学生及时梳理获得的新知,更加立体、多维地建构空气特征的概念,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研究空气的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四、拓展(预设:5分钟)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类型。水是液体,石
7、头和沙是固体,空气是气体。人们是怎样区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呢?回家后我们去找找有关的资料了解吧!五、板书设计2.1 感受空气【疑难解答】在调查学生关于空气的前概念时,发现出现“错误性知识”,此时应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是十分正常的,因为受生活经验的影响,学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错误的前概念,对于教师而言反倒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要做的也正是要帮助学生修正错误观念,建立正确的科学概念。在本节课碰到这种情况时,教师应当不要急于纠正学生,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进行处理:一种是等待学生发现,再适时地引导学生针对有争议的地方进行讨论,充分揭示不同学生的前概念;第二种是在本节课中暂时不做处理,而是把学生的前概念设计到接下来课时的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实现从此岸到达彼岸,从而建立正确的科学概念。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