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2025学年广东省珠海香洲区四校联考中考初三生物试题3月模拟考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1、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从生物学的角度理解这几句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上草”可以组成草原生态系统B有些草本植物的生活史是在一年内完成的C“春风”给草本植物的生长带来了适当的外界条件D“春风”能促进植物种子的萌发
2、2、下列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A猴王争霸 B螳螂捕蝉 C狗急跳墙 D作茧自缚3、下列哪一项不是光合作用的意义( )A为动植物和人提供营养和食物来源B为动植物和人提供能量来源C为动植物和人提供呼吸需要的氧气来源D为动植物和人提供呼吸需要的二氧化碳来源4、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一组是( )A流行性感冒、水痘B呆小症、艾滋病C冠心病、色盲D白化病、地方性甲状腺肿5、关于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和二氧化碳B脱色时,将叶片放在酒精中直接加热C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必须有光D实验前不需要对天竺葵进行暗处理6、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正在研究将玉米的高产基因转入
3、水稻,使水稻产量提高,这一项目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转基因技术的基本原理是()A基因控制性状B性状控制基因C基因就是性状D基因与性状无关7、一朵花中,与繁殖后代直接相关的结构是()A花瓣 B雌蕊 C花蕊 D雄蕊8、移栽树木时,与降低蒸腾作用无关的措施是( )A进行遮阳B阴天移栽C合理施肥D减少叶片9、典型的营群体生活的动物中,个体之间的关系是( )A对群体的作用相同,地位平等B对群体的作用不同,地位平等C对群体的作用不同,地位不平等D对群体的作用相同,地位不平等10、下列不是生物的生存必备条件的是()A营养物质B空气C水D湿度11、水螅和涡虫二者的共同特征是( )A背腹扁平 B身体辐射对称C有口
4、无肛门 D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12、下列有关生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殖期的青蛙雌雄抱对,完成体内受精B鸟类的生殖过程非常复杂,都具有求偶、筑巢和产卵的行为C如果将黄桃的带芽枝条嫁接到毛桃树上,枝条成活后所结的桃子是黄桃D蝗虫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13、有些海葵附着在蟹壳上生活,海葵借助蟹的运动得以快速转移,可以得到氧气和食物,而蟹则借身上的“小花”掩护自己,同时海葵触手上的刺细胞也是它们共同的防御武器。据此推测,海葵和蟹之间的种间关系是A竞争B共生C捕食D寄生14、在探究菜青虫取食行为的实验中,不正确的是操作过程是()A对菜青虫从卵开始隔离饲养B直接使用从野外捕来的幼虫C实验叶片和
5、滤纸片应当一样大D最好将其先饿饲一段时间15、如图表示人体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如果因某种原因使3受损,叩击5处,出现的现象是()A反射能完成,此人无感觉B反射不能完成,此人有感觉C反射能完成,此人有感觉D反射不能完成,此人无感觉16、枯叶蝶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体色随环境变化的特点;飞行过程中身体呈鲜艳的黄色,便于吸引异性,降落后的体态和体色像一片枯叶。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枯叶蝶体色随环境而改变是一种性状B为了应对敌害,枯叶蝶产生了体色随环境变化的定向变异C在进化过程中,敌害对枯叶蝶的不同变异起到了选择的作用D在进化过程中,枯叶蝶也能产生不利于应对敌害的变异17、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
6、正确的是( )A手遇到烫的东西会缩回,这一反射活动的受大脑的支配B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通过反射弧这种神经结构来完成的C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由导管运送到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送到全身各处 D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会导致血糖浓度低于正常水平18、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下列有关生物圈和生态系统的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一条食物链C所有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担任着分解者的角色D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多向流动,往返循环19、随着二孩政策的实施, 男女性别比例 ( 如 2010 年
7、, 男:女 =105.2 :100 ) 发生了下 图所示的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数量相等B人类的生殖细胞中仅含有性染色体C二孩政策有利于男女数量趋于平衡D生男生女由女性卵细胞的类型决定20、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植物吸收的水分散失到大气中主要通过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分解作用21、与缩手反射属于同一类型的是()A谈虎色变 B望梅止渴 C惊弓之鸟 D膝跳反射22、二氧化碳引起的温室效应可能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从而给人类带来灾难。下列与减轻或消灭温室效应无关的是()A保护好现有森林,大力植树造林B积极治理大气污染,研究把二氧化碳转化为
8、其他物质的措施C减少矿物能源的消耗,尽量使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以减少二氧化碳等的排放D禁止使用氟利昂23、 如果在根尖的不同部位做标记,一段时间后发现生长最快的部位是( )A伸长区B分生区C根冠D成熟区24、下列有关人类起源与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起源于生理特征与现代人最接近的类人猿B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人类起源提供了有利证据C现代人是由能够直立行走的早期人类演变而成D人类不同种族的差异是在不同地域内经自然选择逐渐形成的25、血液流经后,血浆中的代谢终产物都会减少的一组器官( )A心脏和肺 B大肠和胃 C肾脏和肺 D肾脏和大肠26、2018年5月15日,在“月宫一号”内进行的“月宫
9、365”实验取得圆满成功。在“月宫一号”内,人类生活所必需的物质可以循环再生。(1)如图表示“月宫一号”内各生物间的物质流动,图中有_条食物链,其中人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_。(2)图中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作为_起作用,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_。(3)从动物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黄粉虫取食植物的行为属于_。(4)黄粉虫的生殖发育过程与蝗虫的生殖发育过程相比,多了一个_,属于_。(5)若人每天要获得100焦的能量,则至少需要消耗植物_焦。27、如图是豌豆有关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B中是由图A中_发育而来。(填代号,横线填名称)AB过程中,所需要的外界条件是:_、一定的水
10、分和充足的空气。豌豆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图C中a_,大豆在结果期间,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_作用。豌豆叶片通过_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经叶脉、叶柄、茎中的_运输到植物的各处细胞,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已知豌豆的体细胞内有7对染色体,则豌豆花粉中精子的染色体数目为_。用圆粒豌豆与皱粒豌豆杂交,子一代都是圆粒;子一代种下去后自花传粉,收获的子二代有圆粒和皱粒两种,若用B表示显性基因,b表示隐性基因,子二代中圆粒个体的基因组成是_,子二代圆粒性状中纯种所占的比例是_。豌豆的这种繁殖方式叫_生殖。豌豆的圆粒和皱粒在生物学上称为_,豌豆的圆粒或皱粒是由豌豆体内的_控制的。28、某中学九年级5班的第三
11、实验小组在实验田中种植了某种绿色开花植物并对其进行观察和实验。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种下植物的种子,种子的胚芽发育成植物的_。植物花的主要结构是_,植物开花后必须经历_两个连续生理过程才能使花的子房发育成果实。该植物果实中有多枚种子,说明它的每个子房内有多枚_。对比发现,实验田中植物的产量总是比邻近地产量低。为寻找原因实验小组的同学将肥力均匀的实验田分成面积相等的四块后进行种植实验,实验结果如表:地块甲乙丙丁施肥情况含氮无机盐含磷无机盐含钾无机盐不施肥植物收获量(千克)48.8368.1147.7245.22该实验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是_。29、阅读下面资料,回答相关问题。资料一:科学家把荒漠
12、植物的抗旱基因导入到苜蓿中,培育出抗旱耐盐碱的苜蓿新品种,进而成功地改良了大面积的盐荒地。资料二:苜蓿为多年生豆科牧草,被誉为“牧草之王”。苜蓿的抗寒能力较差,在高纬高寒地区种植难以存活。研究人员将不抗寒苜蓿搭载在返回式卫星上,再经过多年选育,培育出一个抗寒苜蓿新品种。资料三:苜蓿花的颜色由一对基因T、t控制,下表是关于苜蓿花色的两组杂交实验及其结果。组号亲本的性状子代的性状和植株数目紫花白花紫花紫花301101白花白花0268(1)资料一中抗旱耐盐碱的苜蓿新品种的培育运用了_技术。(2)资料二中不抗寒苜蓿搭载卫星而产生的抗寒变异属于_(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的变异。(3)苜蓿成功改良大
13、面积盐荒地的事实,反映了生物能够_环境。(4)资料三中,苜蓿的紫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根据结果分析,其中_是显性性状。(5)第组实验中的子代紫花苜蓿的基因组成是_。30、请阅读以下资料:资料一:原来人们都以为梢物是“吃土”长大的。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对此提出了质疑,他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把棵2.5千克的柳树一苗种在盛满土的木桶里,每天只用雨水浇灌,5年后,柳树质量增加了80多千克,而土壤只减少了0.1千克。资料二:1773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做了一个经典的实验:他分别把一支点燃的蜡烛、一只小白鼠放在各自密闭的玻璃罩内,不久蜡烛熄灭、小白鼠很快死亡:把一盆植物和一支点燃的蜡烛一同放到一个密
14、闭玻璃罩里,发现蜡烛没有熄灭;再将一盆植物和小白鼠一同放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发现蜡烛能继续燃烧,小白鼠能正常地活着。请回答相关问题:海尔蒙特认为这是因为柳树除吸收了土壤中少量的_外,还吸收了大量的水,水是合成柳树体内有机物的原料。他忽略了_也是合成有机物的原料。普利斯特利实验的结论是:_。为了研究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速率)的影响,一研究小组开展了实验,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如图所示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注:不考虑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据图,A点和B点的光合作用强度差异说明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当光照强度大于P点时,继续增加光照强度_(会/不会)提高植
15、物光合作用强度。根据该实验的条件和结果,若要使该植物达到最高光合作用强度,最佳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的组合是_31、仔细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资料料一:随着“江北水城”积极遴选“生态城市”的建设,生态环境获得了进一步的改善,每到冬季来临之前,东昌湖又见野鸭归来常有“喜鹊之乡”的东阿县鹊巢星罗密布,鹊声悦耳动听,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材料二:随着人类对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加强和对动物行为研究工作的深入,人们发现很多野生动物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一些重要行为丢失,如野马只会在水槽中饮水,为了恢复野马在野生条件下饮水能力,把原先导水入槽的橡胶管的拉向水坑,一步步诱导野马去水坑饮水,从而恢复野马
16、的野外生存能力。资料一中列举了两种生物的不同行为,即野鸭的_行为和喜鹊的繁殖行为,从动物获得途径看,它们应属于_行为,这种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_所决定的。资料二中人们对野马进行了野外饮水训练,野马所形成的水坑饮水行为属于_行为,这种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_获得的行为。从动物行为的获得途径所说的这两种行为中,更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殖的行为是_行为。参考答案1、A【解析】(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生物顽强的生命力和生命周期,说明生物体具有生长、发育和繁殖下一代的能力;(2)种子萌发必须满足一定的外界条件,即: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据此可以
17、解答本题。【详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原上草”只是生物部分中的生产者,因此不能组成草原生态系统,A错误;在一个生长季内完成生活史的植物,即自种子萌发至开花、结实而死亡的过程在一年内完成。一年生植物多为草本,如大豆、水稻、玉米、向日葵等,因此有些草本植物的生活史是在一年内完成的,B正确;种子萌发外界条件一般为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因此“春风”给草本植物的生长带来了适当的温度、充足的空气等外界条件,C正确;种子萌发必须满足一定的外界条件,即: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
18、和充足的空气,“春风”能够带来充足的空气,能促进植物种子的萌发,D正确。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只有基础扎实,才能灵活运用已知的知识解决不同的问题。2、A【解析】社会行为是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如蜂群中的蜂王、工蜂、雄蜂各有分工。有的群体中还会形成等级,如草原上的雄性头羊总是优先占领配偶。【详解】“猴王争霸”体现了群体内有明显的等级,因此具有社会行为,A正确;“螳螂捕蝉”、“狗急跳墙”、“作茧自缚”,它们群体内都没有明确的分工,也没有严格的等级,因此,都不具有社会行为,BCD错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社会行为的特征。3、
19、D【解析】试题分析: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食物之源;能稳定大气中碳氧平衡;能稳定生物圈的水循环等方面解答解:绿色植物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是所有生物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和能量来源;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大多以气体形式排到大气中,同时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绿色植物通过吸水和蒸腾作用影响生物圈的水循环故选D考点:绿色植物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4、A【解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
20、流行性的特点,病原体是能引起人和动植物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详解】流行性感冒、水痘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动物之间传播,属于传染病,故A正确;呆小症是由于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艾滋病属于传染病,故B错误;冠心病是由于遗传因素或不良的生活方式引起的,色盲属于遗传病,不属于传染病,故C错误;白化病属于遗传病,地方性甲状腺肿是由于成年人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不属于传染病,故D错误。故选A。此题考查了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的鉴别。利用所学传染病的知识,能够对传染病做出正确的判断。5、C【解析】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
21、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和氧气,A错误;脱色时,将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B错误; 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必须有光,C正确;实验前对天竺葵进行暗处理,D错误。6、A【解析】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改变,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详解】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改变,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正在研究将玉米的高产基因转入水稻,使水稻产量提高,表明水稻产量高的
22、性状是由高产基因控制的。故转基因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基因控制性状。故选A。本题考查转基因技术的有关知识。关键是理解掌握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应用。7、C【解析】花的结构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雌蕊和雄蕊,其中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详解】花瓣美丽鲜艳的颜色可以吸引昆虫传粉的同时帮助植物传粉,与繁殖后代没有直接关系;花丝和花药组成雄蕊,花丝支持花药,花药含有花粉;雌蕊的子房里胚珠,胚珠里有卵细胞,雄蕊花药里的花粉落到雌蕊柱头上萌发形成花粉管,花粉管中有精子,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后才会形成果实和种子,因此,雌蕊和雄蕊是花的主要结构,雌蕊和雄蕊合称为花蕊。选项C符合题意。回答此题的
23、关键是要明确花的结构和各结构的功能。8、C【解析】移栽植物的时候要尽量减弱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成活率,据此答题。【详解】移栽植物时,选择阴天移栽植物、剪去部分枝叶、并对移栽后的植物进行遮荫等做法,都是为了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合理施肥是为了给植物的生长提供营养,与蒸腾作用无关,C不符合题意,故选C。理解并熟记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的方法。9、C【解析】试题分析: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社群生活对动物有利,可以有效地猎食和有效地防御捕食者的攻击,使动物群体能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对维持个体与种族
24、的生存有重要的意义,白蚁是典型的营群体生活的动物有工蚁、兵蚁、蚁后、雄蚁之分,蚁后主要职责是产卵、繁殖后代和统管这个群体大家庭,雄蚁有发达的生殖器官和外生殖器,主要职能是与蚁后交配,工蚁的主要职责是建造和扩大保卫巢穴、采集食物、伺喂幼蚁及蚁后等,兵蚁是负责保护蚁巢以及蚁巢中所有白蚁的安全,特征是双腭很大,黑猩猩群体内有严格的等级次序,有首领,负责指挥、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其他成员必须服从首领,首领优先享有食物、配偶等,由此说明个体之间对群体的作用不同,地位不平等。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社会行为。点评:此题为基础知识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社会行为的特点。10、D【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圈中大多数
25、的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所以此题答案为D。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较易,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11、C【解析】试题分析:水螅、海蜇和珊瑚等都是腔肠动物,它们的共同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有网状神经系统。涡虫属于扁形动物,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在前端有发达的脑,自脑向后并有若干纵行的神经索,各神经索之间尚有横神经相联,形成了梯状结
26、构)、无体腔,有口无肛门。因此,水螅和涡虫二者的共同特征是有口无肛门。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特征。12、C【解析】(1)两栖动物的发育经过受精卵、蝌蚪、幼体、成体四个发育时期,幼体与成体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属于变态发育。(2)鸟类的繁殖行为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化、育雏几个过程。(3)嫁接属于无性繁殖,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性状的稳定。(4)蝗虫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详解】青蛙抱对后,分别把精子、卵细胞排在水中,在水中完成体外受精,A错误;鸟类的生殖具有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等行为,有的鸟类没有筑巢和孵卵行为,如杜鹃,B错误;嫁
27、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黄桃是接穗,则得到的桃可食部分的性状就相似于黄桃,C正确;蝗虫的发育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因此是不完全变态发育,D错误。掌握各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解题的关键。13、B【解析】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详解】竞争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空间等而发生斗争的现象,A不符合题意;海葵和寄居蟹,海葵可以保护寄居蟹免受天敌的侵害;寄居蟹带着海葵移动有利于海葵觅食。海葵和寄居蟹生活在一起
28、对彼此都有利,因此海葵和寄居蟹之间的关系属于不同种生物的互惠互利,共生关系。B符合题意。捕食关系是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C不符合题意。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后者给前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这种生物的关系称为寄生。D不符合题意。故选:B。理解掌握生物和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4、B【解析】试题分析:实验设计原则: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为了保证变量的唯一两块滤纸的大小、性状、颜色要相同;要在同一时间、地点(或者环境)做实验;做重复实验等解:A、对菜青虫从卵开
29、始进行隔离饲养,才可能说明观察或检验菜青虫的某些行为究竟是本能,还是后天习得的行为,使探究具有可信度,A正确;B、直接使用从野外捕来的幼虫,不能说明菜青虫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获得的学习行为,B错误;C、实验叶片和滤纸一样大小、颜色一致,形状相同,目的是保证只有一个变量,叶片的性质不同,其它皆相同,C正确;D、将其先饿一段时间有利于菜青虫取食,如果不饿取食行为不明显,影响观察,D正确故选B考点:探究菜青虫取食的特点15、B【解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
30、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做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详解】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果因某种原因3传出神经受损,叩击5处,人体不会做出反应,因为反射弧不完整,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但是神经冲动会沿着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形成感觉。因此,如果因某种原因部位3受损,叩击5处,将会出现的现象是反射不能完成,但此人有感觉。故选B。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熟记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16、B【解析】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枯
31、叶蝶的体色存在着变异,有的与环境相似,有的与环境差别较大,敌害来临时,体色与环境差别较大的枯叶蝶容易被发现而吃掉,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枯叶蛾腹部黄色,飞行时引人注目,落地却如一片枯叶,不容易被发现而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枯叶蝶繁殖的后代,有的体色与环境一致似枯叶,有的与环境还有差别,敌害在来时,又把体色与环境还有差别的枯叶蝶吃掉,而体色似枯叶的枯叶蝶活下来,这样经过若干代的反复选择,最终活下来的枯叶蝶似枯叶,不易被天敌发现,因此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因此不是枯叶蝶为了应对敌害,枯叶蝶产生了体色随环境变化的定向变异。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枯叶蝶似枯叶形成的原因,生
32、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17、B【解析】手遇到烫的东西会缩回,这一反射活动的不受大脑的支配,是一个非条件反射,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物质激素直接进入到毛细血管中,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不能转化为糖元,浓度高。18、A【解析】根据生物圈、生态系统、食物链等知识分析解答。【详解】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A正确;一条食物链起点应从生产者开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没有生产者,不是食物链,B错误;大多数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担任着分解者的角色,不是所以细菌和真菌,C错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D错
33、误。注意: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就形成了吃与被吃或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它们形成的食物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食物链从生产者开始。19、C【解析】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详解】人类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称为常染色体,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数量不相等,A错误;生殖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除了含有一条性染色体外,还含有常染色体,B错误;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我国人口呈缓慢增长趋势,表明二
34、孩政策有利于男女数量趋于平衡,C正确;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男性是XY;女性产生的卵细胞都含有一个X染色体;男性产生的精子中有一半含有X染色体,而另一半含有Y染色体;当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为受精卵时,发育成女性,当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为受精卵时,发育成男孩,因此生男生女决定于男性的精子类型,D错误。人的性别决定是XY型,XY型性别决定中,子代的性别决定于父方的精子。20、C【解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A不符合题意;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
35、的作用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B不符合题意;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约1%被植物体利用,99%以上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这不是对水的浪费,蒸腾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C符合题意;分解作用是腐生生物的特点,D不符合题意。21、D【解析】(1)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2)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详解】
36、谈虎色变、望梅止渴、惊弓之鸟都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条件反射。膝跳反射是生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因此与缩手反射属于同一类型的是膝跳反射,D正确。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条件反射必须有大脑皮层的参与。22、D【解析】温室效应是指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增加,导致平均气温上升的现象。温室效应的产生与二氧化碳有直接关系,因此凡是对减小二氧化碳无效的措施都是无关的。【详解】A.保护好现有的森林,植树种草,扩大绿化面积,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可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A不符合题意。B.积极治理大气污染,研究把二氧化碳转化为其他物质,可以减少二氧化碳,减轻温室效应,B不符合题意
37、。C.减少矿物能源的消耗,尽量使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减少煤炭的使用量,有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C不符合题意。D.氟利昂能引起臭氧层的破坏,与减轻或消灭温室效应无关,D符合题意。故选:D。此题是对温室效应知识的考查,解题时抓住只要是对二氧化碳含量有影响的措施进行分析即可。23、A【解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属于保护组织,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像一顶帽子似地套在外面,具有保护作用。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细胞体积小、细胞核大、细胞质浓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停
38、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成熟区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详解】A、伸长区是生长迅速,是根伸长最快的部位。B、分生区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C、根冠主要具有保护作用。D、成熟区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所以,“如果在根尖的不同部位做标记”,一段时间后发现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故选A。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根尖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24、D【解析】试题分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
39、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A错误,故选A。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人类的起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能够熟记人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25、C【解析】排泄的三条途径,通过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把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通过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把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把水、无机盐和尿素等物质排出体外,据此解答。【详解】血液中运输的代谢废物是二氧化碳、尿素、水和无机
40、盐等,其中二氧化碳必须通过呼吸排出,也就是血液经过肺的时候进行了气体交换,氧气进入人体,二氧化碳被呼出;而尿素等则是在肾脏里以形成尿液的形式排出的,所以血液经过肺的时候二氧化碳大大减少,而经过了肾脏之后,尿素等代谢废物也大大减少。故选C。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排泄的三种途径。26、2 植物人 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 先天性行为 蛹期 完全变态发育 500 【解析】动物的行为大致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生态系统是指在一
41、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物质、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解答即可。【详解】(1)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
42、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因此,如图表示“月宫一号”内各生物间的物质流动,图中有2条食物链,食物链是植物人;植物黄粉虫人,其中人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植物人,食物链越短获得的能量最多。(2)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因此,图中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作为分解者起作用,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非生物部分。
43、(3)动物的行为大致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因此,从动物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黄粉虫取食植物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4)黄粉虫的发育是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蝗虫的发育是不完全变态发育,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因此,黄粉虫的生殖发育过程与蝗虫的生殖发育过程相比,多了一个蛹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5)物质、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
44、个营养级。若人每天要获得100焦的能量,则至少需要消耗植物500焦。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的概念、能量流动的特点,昆虫的发育过程,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27、胚根 适宜的温度 成熟区 蒸腾 光合 筛管 7条 BB或Bb 1/1 有性 相对性状 基因 【解析】观图可知:胚轴,胚芽,胚根,子叶,根,果皮,种子。a成熟区、b伸长区、c分生区、d根冠。【详解】(1)图B中的根是由图A中的胚根发育而成。(2)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自身条件是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AB过程中,所需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
45、水分和充足的空气。(1)图C中a成熟区细胞壁很薄,细胞质很少,具有大液泡,并且内部细胞分化形成了导管,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吸收的水分99%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去。(4)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豌豆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经叶脉、叶柄、茎中的筛管运输到植物的各处细胞,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5)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已知豌豆的体细胞内有7对染色体,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要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因此豌豆花粉中精子的染色体数目为7条。(6)若用B表示显性基因,b表示隐性基因,用圆粒豌豆与皱粒豌豆杂交,子一代都是圆粒,由此可以推断圆粒为显性性状,皱粒为隐性性状;亲本基因组成是圆粒为BB,皱粒的为bb。子一代都是圆粒,基因组成为Bb;子一代Bb种下去后自花传粉,遗传图解如下图:从图中可以得出:收获的子二代有圆粒和皱粒两种,子二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