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丰都县2023年秋期八年级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试卷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卷)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卷)上的注意事项。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人员将试题的答题卡(卷)收回。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班级一小组开展“热爱家乡探索本土文脉”为话题的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时间将文化铭刻,大地将历史记载 A ,在巫山龙骨坡,听见200余万年前峡江地区远古人类b B 涉的足音;在三峡诗词中,品读胸怀丘h C 的诗酒浪漫;在大足石刻,探索岁月的雕镂 D 之美;在白鹤梁题刻中,研读长江先民自出心裁的水文记录三千年
2、江州城,八百年重庆府。从历史维度来看,重庆的文脉犹如滚滚长江,连绵不绝,赓续的文脉,激励着巴渝儿女不折不挠、一往无前;从文化的维度来看,重庆的文脉如涓涓细流,浸润着每一个人的生活日常。E_,_,_。江姐、小萝卜头的故事口口相传,每逢国庆,红岩纪念馆内总是摩肩接踵。书写了重庆独特的历史文化形态,在城市演变过程中,不断丰富的历史、人文,凝聚起了一代代巴渝儿女的文化认同,也为后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养分。任务一:识字辨词1. 将加点词的字音或字形填写到横线上。A_ B_ C_ D_2. 指出文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 )A. 自出心裁B. 连绵不绝C. 不折不挠D. 摩肩接踵任务二:语句梳
3、理3. 文段中的画线句顺序不合理,请选出排序正确的一项( )A. B. C. D. 任务三:创意表达4. 小文还想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在E处补写一句,以丰富其内涵,请你从以下维度,选择一个,帮其补写。维度:地理、文学、饮食、人情【答案】1. . zi . 跋 . 壑 . lu 2. A 3. B 4. 示例:从地理的维度来看,重庆的文脉犹如绵绵大山,记录着每一个人的跋涉步伐。从饮食的维度来看,重庆的文脉犹如滚烫火锅,演绎着每一个人的麻辣人生。【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识记。记载j zi,指把事情记录下来,也指记录事情的文字。b涉跋涉,形容旅途艰苦,十分艰难。丘h丘壑,指山峰与河谷;山
4、野幽僻的地方;比喻深远的意境。雕镂dio lu,雕刻品。【2题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A.自出心裁:出于自己心中的设计或筹划。多指诗文、技艺等的构思有独创性。该成语用错对象,使用错误;B.连绵不绝:连续而不中断。与句中“重庆的文脉犹如滚滚长江”的语境相符合,使用正确;C.不折不挠: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顽强。与句中“激励着巴渝儿女”的语境相符合,使用正确;D.摩肩擦踵:指肩摩肩,脚碰脚,形容人多拥挤的样子。与句中“每逢国庆红岩纪念馆的人多”的语境相符合,使用正确;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语句排序。首先是句明确说明对象是丰富的历史、人文,然后是它的意义,按照由现在到将来的顺序,是,最后是
5、凝聚文化认同;所以正确的排序为;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语句仿写。结合前后文,可知需要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应该使用的句式为:从的维度来看,重庆的文脉如,着每个人的。示例:从文学的维度来看,重庆的文脉犹如滔滔嘉陵,流淌着动人心魄的美妙旋律。5. 读完昆虫记后,班级二小组设计了“热爱自然走进昆虫世界”的阅读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任务一:昆虫我识别(1)读完昆虫记小渝同学写下了一段读书感悟,但不小心将其污损,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将对应的昆虫序号排序,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蝉 螳螂 蟋蟀 萤火虫生命因多彩而美丽,昆虫也同样如此,如_拥有高超的建筑技术,修建了豪华的大别墅,闲暇时总是用精致的乐器在
6、家门口奏响悠扬的曲调;还有_生而会发光,至死不停息。哪怕_性格好残暴,伴侣也吃掉,但却是一位战术高手,能够轻易洞察敌人的心理;还有地下潜伏四年多,只为灿烂一个月的_。它们无不诠释着生命的坚韧与伟大。A. B. C. D. 任务二:昆虫我解说【选段】随后,这位运土小工又变成了粮食寻觅者,到处去收集粮食,为孩子们准备吃的东西,为了减轻妻子剥皮、分拣、装料的工作,他又当上了磨面工,最后他精疲力竭地离开了家,在洞外露天地里凄然地死去,他英勇不屈的尽了自己作为父亲的职责,他为了自己的家人过得幸福而做出了无私的奉献。米诺多蒂菲(2)为了将昆虫记介绍给更多同学,小渝还打算写一则解说词,内容包含以下四个环节:
7、A生动活泼的语言 B耐心细致的观察记录C社会人生的写照 D准确严谨的科学态度【选段】适合作为哪个环节的案例?请简述理由。【答案】(1)D (2)A理由:选段以拟人的手法将米诺多蒂菲化身成为家庭父亲的角色,生动形象地展现生动展现了昆虫的习性,贴近读者的生活体验。B理由:选段中详细介绍了米诺多蒂菲的工作:运土、寻觅粮食、剥皮、磨面等等,能读到作者长时间且充满耐心、细致入微观察。C理由:选段中用拟人的手法将米诺多蒂菲化身成为家庭父亲的角色,赞美其不知疲倦,不求回报的为家庭付出,不仅读到“虫性”更感受到“人性”。【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名著人物的把握蟋蟀拥有高超的建筑技术,修建了豪华的大别墅,闲
8、暇时总是用精致的乐器在家门口奏响悠扬的曲调;还有黄火虫生而会发光,至死不停息哪怕螳螂性格好残暴,伴侣也吃掉,但却是一位战术高手,能够轻易洞察敌人的心理;还有地下潜伏四年多,只为灿烂一个月的蝉。它们无不诠释着生命的坚韧与伟大;故选D。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按语段内容的理解。结合“这位运士小工又变成了粮食寻觅者,到处去收集粮食,为孩子们准备吃的东西,为了减轻妻子剥皮、分拣、装料的工作,他又当上了磨面工,最后他精疲力竭地离开了家,在洞外露天地里凄然地死去,他英勇不屈的尽了自己作为父亲的职责,他为了自己的家人过得幸福而做出了无私的奉献”可知,可以作为AB环节的案例,运用拟人手法,语言生动活泼。另外,可见
9、作者观察细致、认真。综合性学习6. 班级三小组拟开展“热爱科技共享互联时代”的学习活动,请你参加。(1)【解热词绘生活】12月12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2023年度十大网络用语”,这些词句都具有感染力强、易于传播使用的特点,勾勒出鲜活生动的网民生活百态图。请参照示例,选择一个给出的网络用语,解释它的意思。示例:烟火气生机盎然、充满活力的生活气息。备选网络用语: 显眼包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特种兵式旅游(2)【用网络学语文】利用互联网帮助学习语文,你会怎么做呢?方式一:下载观看中国诗词大会,积累经典诗词。方式二:_方式三:_方式四:网络浏览语文贴吧,知晓热门新词。(3)【表观点辩利弊
10、】班级将开展“电子阅读会不会替代传统阅读”的辩论赛,正方认为“电子阅读会替代传统阅读”,请你作为反方代表发表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答案】(1)示例:显眼包形容爱出风头,张扬显摆,或释放个性,放飞自我。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表达了一种力量的觉醒,一种引导人们走向未知命运的力量。特种兵式旅游以时间紧、景点多、花费少为特点的高强度旅游方式。 (2) . 示例:下载观看名著电影,开展名著研学; . 下载观看我是演说家,学习如何演讲。收看在线作文培训课程,提高写作水平;借助“百度”搜索引擎,了解作家作品。 (3)我方认为电子阅读不会替代传统阅读。传统阅读有自己的优势。首先纸质书更加方便阅读,便于做笔记;其次
11、纸质书价格更加便宜,不额外增加大家的经济负担;最后纸质书籍更有利于保护我们的视力,读来更有舒适度。所以我方认为电子阅读不会替代传统阅读。【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词语含义。此题可根据题干要求选择一个给出的网络用语,结合生活实际和自己的理解作答。示例:显眼包指那些在人群中脱颖而出获取关注的人。特种兵式旅游年轻游客中兴起了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即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费用游览尽可能多的景点。【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建议。网络世界是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利用网络学习语文的常用的方法有:在线阅读。现在网上有各种专业学习网站,也有学校、教师建立的,如古诗文网站,作文网,图书网等,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现成的学习环
12、境。在线浏览是互联网中应用最广泛的方式之一;在线收集。即通过资料网站或搜索引擎快速浏览,查阅文献,选取所需信息,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学习、运用;在线传递。即通过文件服务器的上传功能或电子邮件,发送传递自己的意见或邮件等,参与讨论,完成作业,交流信息,进行网上讨论、网上投稿等在线语文学习活动;在线交流。通过网络聊天室等途径,进行学术研究和交流,来吸收他人的观点,学习知识。示例:下载一些免费名著阅读电子书,拓宽名著阅读积累;据此回答即可【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辩论词。反方观点应为“电子阅读不会代替传统阅读”,首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可从电子阅读的缺点、传统阅读的优点等方面阐述理由。示例:电子阅
13、读不会替代传统阅读。因为一:纸质阅读仍是当今社会绝大多数人经济可以接受的范围。也是现今学校、企业等需要存档的首选,不易丢失数据。二:电子阅读虽是社会发展的潮流,但是在完全完善之前,不能满足全部人的需求。三: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阅读对人体眼睛不利,而纸质阅读能够获得更舒适的视觉体验。等等。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一)古诗积累(10分,每空1分)7. 班级制作古诗辑录,有同学写了一则卷首语,请你帮他完善相关内容。热爱是对自然风光的流连,是陶渊明眼前(1)“_,悠然见南山”的自得,是欧阳修笔下(2)“_,惊起沙禽掠岸飞”的闲情;热爱是对自我人生的回顾,是李清照(3)“_,误入藕花深处”的惊喜,
14、是杜牧“东风不与周郎便,(4)_”的哀叹;热爱是对君子风范的养成,是孟子(5)“_,_,威武不能屈”的坚守;热爱是对家国天下的担当,是杜甫春望中借花鸟抒写(6)“_,_”的戚戚愁肠,是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7)_,_”的忠君报国之心。【答案】 . 采菊东篱下 . 微动涟漪 . 兴尽晚回舟 . 铜雀春深锁二乔 . 富贵不能淫 . 贫贱不能移 . 感时花溅泪 . 恨别鸟惊心 . 报君黄金台上意 . 提携玉龙为君死【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
15、菊、篱、微、涟漪、锁、淫、溅、携。(二)文言文阅读(15分)【材料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三章8. 探究字形和意义的演变。文言语句方法借鉴字词释义曾益其所不能语境推断法词类活用(1)_而后喻成语迁移法:家喻户晓(2)_行拂乱其所为字典查询法:拭,掸去:拭尘。轻
16、轻擦过:晓春风面。甩动,抖动:袖而去。违背,不顺:忠言耳逆(3)_(填序号)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组词法:组词替换翻译,把单音节字变成双音节词,并联系前后文进行翻译(4)_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10. 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始一连列举了六位历史上著名人物的事例,旨在强调这些人虽出身贫贱,但在经历艰苦磨炼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B. 孟子认为,“必先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是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接着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是造就人才的主观因素的观点。C. 本文由磨难对个人成长的
17、作用,说到“法家拂士”“敌国外患”对国家兴亡的重要性,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受磨炼的好处,最终提出中心论点。D. 孟子的散文以雄辩著称,本文大量采用排比句,运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体现孟子的散文气势浩瀚、议论纵横的特点。11. 阅读材料一、二,结合选文,简要说说两文分别如何论证治国之道。【材料二】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犹宜将护。傥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选自资治通鉴)【注释】上:皇上,指唐太宗。傥:倘若。遽(j):迅速。争:通“
18、诤”,以直言劝止他人的过失。【答案】8. . 增加 . 了解 . . 敌对 9. (1)使他内心痛苦,使他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2)(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如果没有能匹敌的邻国和外患的侵扰,这个国家常常会灭亡。 10. D 11. 材料一由个人到国家,论证经受磨炼的好处,最终提出要忧患则生,安乐则死的中心论点;材料二则以治病喻治国,表明虽然国家强大了,但国君仍要居安思危。【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为: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曾:通“增”
19、,增加。(2)句意为:才能被人们了解。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用来形容人所共知的事情或人物。喻:了解。(3)句意为:使他做事不顺。拂,违背,不顺。故选。(4)句意为:在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敌:敌对。【9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 (1)句重点词语: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苦恼。心志:意志。劳: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饿: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饥饿。体肤:肌肤。(2)句重点词语:入:动词活用作状语,在国内。法家:有法度的世臣。拂(b)士:辅佐君主的贤士。拂,通“弼”
20、,辅佐。出:动词用作状语,在国外。敌国: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外患:来自国外的祸患。恒:常常。【10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辨析。D.有误,主要采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的论证方法。并没有使用“比喻论证”的方法;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由材料一中“舜发、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可知,开头连用六个历史人物的事例论述人要有所作为都要经受一番艰苦的磨炼,再由个人推及国家,最后提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材料二开头“治国如治病”将治国必做治病,采用比喻论证,用“病虽愈,尤宜将护,
21、傥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表明国家虽然强大了,但仍然要小心谨慎,居安思危的道理。点睛】参考译文:【材料一】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是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并加以任用的,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集市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使他身处贫困之中,使他做事不顺,通过那样的途径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人常常犯错,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想阻塞,然后才能奋起;表现在脸
22、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一个国家,在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这样,就知道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的道理了。【材料二】唐太宗对亲近的大臣们说:“治国就像治病一样,即使病好了,也应当休养护理,倘若马上就自我放开纵欲,一旦旧病复发,就没有办法解救了。现在国家很幸运地得到和平安宁,四方的少数民族都服从,这真是自古以来所罕有的,但是我一天比一天小心,只害怕这种情况不能维护久远,所以我很希望多次听到你们的进谏争辩啊。”魏征回答说:“国内国外得到治理安宁,臣不认为这是值得喜庆的,
23、只对陛下居安思危感到喜悦。”三、现代文阅读(40分)最后一课范子平老李是路屯小学的教师,不过现在早已不再当老师了。我舅家就是路屯的。路屯村子不大,小学也小,学生最多时有三四个老师授课,那时老李被称作校长。但他带两个班,教书任务量仍是最大,后来慢慢就剩他一个老师了,复式班,老李教课照样出成绩,乡里统考成绩排序没有落后过。小学就在村东边路口。我小时候,有一次随母亲来舅家走亲戚,跟同路来的姨家表哥追逐打闹,一直打闹到学校院子里边,忽然眼前就耸起一座山,仰脸望去是一脸严肃的高个子,后来才知道他就是老李。他不怒自威,压低声音道:“上课时间不得喧哗!”那声音像电视台播新闻的,把我们“镇”得一下子老实了,绷
24、住嘴赶紧一溜儿小跑回舅家。老李被他妻子戏称为“两面派”:在家里穿着旧布衫,干农活儿一把好手,挽起裤腿下田地,锄草打药,收秋种麦,样样精通。一说去学校,他必定换上熨得服服帖帖的衬衫,打着折子的裤子,穿上擦得锃亮的皮鞋,戴好玳瑁眼镜,梳好头发,全身上下规规矩矩干干净净,好像刚从城市大机关过来一样。在家里地里,满嘴方言和俗言俚语,可一到学校,他言谈举止温文尔雅,讲课交谈,都是地道的普通话。前年我在路屯办了个文具厂,这以后跟老李碰头磕面次数就多了,有空我也去学校,慢慢就很熟了。路屯跟周边村子一样,村民都争着出来打工,学校学生越来越少。老李提起来长吁短叹。这个我也有感觉,有的庄稼地荒了,村子大街小巷上,
25、感觉越来越冷清了。有的家院长期关门闭户,开着门的也多是倚门坐着老头老太太。老李也迂执,每次见面,不仅给你说学生走掉几个,还要细细给你介绍走掉的学生情况,他们的名字,学习成绩,还有爱好和特点。比如说到张攀同学,老李说,他小名叫有才,我给他爹叮嘱了,是真有才呀!一点就透!那课文你讲半截他就全会了,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全乡统考就没有下来过前十名。要是能不耽搁,能一直上到高中,考大学肯定985,现在跟他爹娘去深圳了。我说过他的爹,你要是光说挣钱,不顾孩子上学,那不是捡芝麻丢西瓜,是捡芝麻丢灵芝啊!老李在路屯教书,一晃二十五六年了,模样慢慢变老了,头发稀了,眉毛淡了,脸皮糙了,唯有那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依旧
26、洪亮动听,经常穿过学校教室的后窗传到大路上。这天从小学经过,正好闹钟铃响,下课了。我见老李一手揽着一个学生从学校走出来。我打招呼说,放学了老李?老李点点头,把两个学生送出校门,回过头苦笑着说:“就剩他俩了。可,两个也得叫有学上啊!”以后每当从学校路过,听得见老李讲课,声音高低错落地从教室后窗传出来,我心里都生出一股肃穆的感觉,站定不想移步。听着他清风扑面的讲课声,能叫你杂芜烦躁的心顿时静下来。这次去南方谈生意好久才回,我到厂办处理了一些杂事,又休息了一会儿,就信步出门,鬼使神差就来到路屯小学的校园。我脚步轻轻的,恐怕打扰了老李讲课。也许跟我自己的心绪有关系,我觉得今天老李的声音尤其激昂,后音还
27、带有一种悲壮感,传入我的耳膜,重重地敲打在我的心房:“同学们,上次咱学的岁寒三友,指什么呀?对,松、竹、梅,其实是很普通很常见的植物,为什么被推崇呢,是因为拿来比喻和象征人的品格高尚,意志坚强”“在咱们课外阅读里,还有什么以物喻人的呢?对,莲花,菊花,牡丹,杨树,柳树,蜡炬,高山,大海说的很好!我们今天学的课文,是以花生喻人的。“作者围绕花生写了几件事?对的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谈花生所以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好了!同学们,这是最后一课,你们到家要自己学呀。”最后一课?我被吸引着,不由自主地走进教室。老李昂立在讲台上,背后黑板上是一行行漂亮的板书,粉笔末飘
28、满他的肩膀,一只手还紧紧握住一个粉笔头。那方正清瘦的脸上淌着汗水,一绺头发散落下来粘在额头上,眼镜已经从鼻梁上掉下半截,透过眼镜的目光,满怀希冀地望着讲台前边。我顺着他的目光望去,教室里空空如也,一个学生也没有!我惊呆了,说:“老李,您”老李喃喃自语地说:“备好的课总要讲完吧姜大明和吴小花也走了!”我说:“咱小学没学生了?”老李转过头来对我说:“他们的爹妈,打工都在大城市,他们的孩子去了,不会辍学吧?”我犹豫了一下,说:“不会的。”老李说:“你说的对!他们的爹娘都知道,只有上学才能成为有用的人!”选自小说林有删改班级五小组开展以“热爱世界感受人间烟火”为主题的阅读活动,请你参与。任务一:小说荐
29、读。小语和小文对最后一课进行了研讨,请你帮助他们完成研讨记录单。最后一课研讨记录单12小文:本篇小说,我打算通过表格的方式梳理老李与“我”的生活交集,你能帮我补充完整吗?主要人物“我”的所见所闻“老李”的生活片段老李与老李的初遇(1)_老李的两面(2)_,学校穿衬衫,讲普通话。老李的(3)_学校学生越来越少。老李的最后一课没有学生,却(4)_13小文:小说的语言兼叙述和描写,是点亮人物的关键,以下句子都具有这些特点,我们一起看看吧。一晃二十五六年了,模样慢慢变老了,头发稀了,眉毛淡了,脸皮糙了,唯有那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依旧洪亮动听,经常穿过学校教室的后窗传到大路上。(1)小语:这段话运用了什么
30、写作手法?在文中有什么样的作用?小文:_“备好的课总要讲完吧姜大明和吴小花也走了!”小文:画横线的部分似乎赘余,能否删除?小语:(2)_14小语:小说中次要人物往往能起到衬托的主要人物的作用,文中段“我”犹豫之时,内心会想些什么呢?15文章第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16小文:如果要将本文编入文集,你觉得入选哪一本更合适?为什么?A师者之光 B城乡变化 C俗世奇人12. 小文:本篇小说,我打算通过表格的方式梳理老李与“我”的生活交集,你能帮我补充完整吗?13. 小文:小说的语言兼叙述和描写,是点亮人物的关键,以下句子都具有这些特点,我们一起看看吧。14. 小语:小说中次要人物往往能起到衬托的主
31、要人物的作用,文中段“我”犹豫之时,内心会想些什么呢?15. 文章第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16. 小文:如果要将本文编入文集,你觉得入选哪一本更合适?为什么?A师者之光 B城乡变化 C俗世奇人【答案】12. (1)身形高大,神情严肃,不怒自威(2)着布衫,说方言(3)忧愁(4)讲得激昂、悲壮 13. (1)示例1:通过外貌描写,展现老李的模样变化,塑造了老李这个认真负责、鞠躬尽瘁的乡村教师形象。示例2: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将老李的变老的模样和不变的普通话进行对比,突出老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坚守。示例3:运用了铺垫手法,使下文我听见李老师最后一课的内容这一情节显得自然合理。(2)不能,表明老
32、李对姜大明和吴小花离开的惋惜,以及最后希望的破灭,内心充满了无奈和伤感,如果删去则只表现出老李的认真和执着,意味不浓。 14. 离开小学的这些孩子可能真的会面临辍学,这对老李来说该是多么痛心,还是不要再让他伤心。 15. 内容上:介绍老李的身份和目前的处境,引出故事主人公,开篇点题。结构上:倒叙交代老李已不再当老师,总领全文,引出下文,同时又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16. 示例1:选A,主题契合:文本主要讲述的是老李这个教师的故事,表现了他对教育事业的坚守和执着,以及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这个主题与师者之光的主题更为契合:情感一致:文本中描述老李的教学过程和学生流失的情况,以及老李对教育
33、事业的执着和坚守。这种情感表达与师者之光中对于教师的崇敬和赞美相呼应。形象统一:老李作为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深厚的专业知识,对学生充满关爱和耐心。这些特点都符合师者之光中强调的教师形象。示例2:选B,主题契合:文章通过描述路屯村子的变化和学生的流失,展现了城乡变化对教育带来的挑战和困境。这使得文章与城乡变化的主题产生了一定的关联。【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第一空,结合段中“小学就在村东边路口。我小时候,有一次随母亲来舅家走亲戚,跟同路来的姨家表哥追逐打闹,一直打闹到学校院子里边,忽然眼前就耸起一座山,仰脸望去是一脸严肃的高个子,后来才知道他就是老李。他不怒自威”可概括
34、为:身形高大,神情严肃,不怒自威;第二空,结合段中“在家里穿着旧布衫,干农活儿一把好手,挽起裤腿下田地,锄草打药,收秋种麦,样样精通。一说去学校,他必定换上熨得服服帖帖的衬衫,打着折子的裤子,穿上擦得锃亮的皮鞋,戴好玳瑁眼镜,梳好头发,全身上下规规矩矩干干净净,好像刚从城市大机关过来一样。在家里地里,满嘴方言和俗言俚语,可一到学校,他言谈举止温文尔雅,讲课交谈,都是地道的普通话”可概括为:着布衫,说方言;第三空,结合段中“前年我在路屯办了个文具厂,这以后跟老李碰头磕面次数就多了,有空我也去学校,慢慢就很熟了。路屯跟周边村子一样,村民都争着出来打工,学校学生越来越少。老李提起来长吁短叹。这个我也
35、有感觉,有的庄稼地荒了,村子大街小巷上,感觉越来越冷清了”的内容,由“长吁短叹”可概括为:忧愁;第四空,结合段中“也许跟我自己的心绪有关系,我觉得今天老李的声音尤其激昂,后音还带有一种悲壮感,传入我的耳膜,重重地敲打在我的心房”可概括为:激昂悲壮。【13题详解】(1)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的理解。结合“一晃二十五六年了,模样慢慢变老了,头发稀了,眉毛淡了,脸皮糙了,唯有那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依旧洪亮动听,经常穿过学校教室的后窗传到大路上”的内容,由“,头发稀了,眉毛淡了,脸皮糙了”可知,该句运用外貌描写,展现老李的模样变化,塑造了老李这个认真负责、鞠躬尽瘁的乡村教师形象;由“模样慢慢变老了,头发稀了,
36、眉毛淡了,脸皮糙了,唯有那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依旧洪亮动听”可知,该句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老李的变老的模样和不变的普通话进行对比,突出老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坚守;结合段中“最后一课?我被吸引着,不由自主地走进教室。老李昂立在讲台上,背后黑板上是一行行漂亮的板书”的内容可知,运用了铺垫手法,为下文我听见李老师最后一课的内容做了铺垫,使这一情节显得自然合理。(2)本题考查句子内容理解。结合段中“我顺着他的目光望去,教室里空空如也,一个学生也没有!”,段中“老李喃喃自语地说:备好的课总要讲完吧姜大明和吴小花也走了!”的内容可知,“姜大明和吴小花也走了!”表明老李对姜大明和吴小花离开的惋惜,以及最后希望的
37、破灭,内心充满了无奈和伤感,如果删去则只表现出老李的认真和执着,没有了伤感和惋惜的意味。所欲不能删去。【14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结合段中“老李转过头来对我说:他们的爹妈,打工都在大城市,他们的孩子去了,不会辍学吧?”,段中“我犹豫了一下,说:不会的”的内容可知,“我”觉得离开小学的这些孩子可能真的会面临辍学,但是考虑到这种情况对老李来说一定是非常痛心的,所以犹豫了一下,说了违心之言,不想再让他伤心。【15题详解】本题考查句段作用。从内容上来看,结合段中“老李是路屯小学的教师,不过现在早已不再当老师了”的内容可知,开篇点题,介绍老李的身份和目前的处境,引出故事主人公;从结构上来看,结合段中
38、“最后一课?我被吸引着,不由自主地走进教室。老李昂立在讲台上,背后黑板上是一行行漂亮的板书,粉笔末飘满他的肩膀,一只手还紧紧握住一个粉笔头”的内容可知,“老李是路屯小学的教师,不过现在早已不再当老师了”采用倒叙,交代老李已不再当老师,总领全文,引出下文,同时又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6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主旨把握。本文通过叙述路屯小学“老民办”教师李老师的几件事,表达出对李老师热爱教育、心系学生的炙热情怀的崇敬与赞美之情。引发读者对农村教育事业及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教育问题的关注。据此结合自己的理解选择一个主题作答即可。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示例:选B,主题契
39、合:结合第段“有的庄稼地荒了,村子的小巷,越来越冷清了;有的家院长期关门闭户,开着门的也多是倚门坐着老头老太太。李老师也迂执,每次见面,不仅给你说学生走掉几个,还要细细给你介绍走掉的学生情况,他们的名字,学习成绩,还有爱好和特点”可知,段写了村子的发展以及随着经济的发展学生流失的情况,展现了城乡变化对教育带来的挑战和困境。任务二:热点交流材料一: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博物馆是保存人类创造力与历史记忆的宝库。透过博物馆,我们可以“一眼千年”,感受悠长文脉经久不衰的魅力。博物馆是城市的大学校。作为公众教育机构的博物馆,可以通过与学校、图书馆、科技馆合作,以及与社区和市民的联系,形成辐射性的教育网络,实
40、现博物馆资源的社会共享。丰富多彩的博物馆教育活动,让市民通过博物馆这所“大学校”增强对精神文化产品的获得感。博物馆也是增进公众对城市情感认同的重要媒介。每一座城市都具有独特的性格,这些经由历史积淀与地域熏染的文化特质,是彰显城市魅力、聚拢人才资源的重要因素。博物馆还是颇具吸引力的城市文化空间。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博物馆既像一片“文化绿洲”,给人们一处宁静、放松的场所,感受文化浸润内心的充实;又是交流情感、分享感悟的空间,置身其中人们得以感受到城市的温度。博物馆是城市发展动力的重要来源。除了由博物馆各类文化活动产生的经济收入外,博物馆还以其文化附加值及其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使城市或地域增值,
41、并以优越的文化软环境提升整个城市的竞争力。建设“博物馆之城”,就是探寻一条博物馆与城市融合共生的发展路径。在良性互动的过程中,作为文化地标与城市名片的博物馆,将为城市繁荣发展注入新的力量,而城市也会使博物馆拥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材料二:最受欢迎博物馆排行榜,故宫博物院居榜首。甘肃博物馆镇馆之宝,“马踏飞燕”被评为年度出圈文创周边。读孙子兵法“围炉煮茶”“烧烤”都是古人的日常生活。摘自“抖音”2023博物馆数据报告材料三:国家文物局发布的中国博物馆发展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博物馆举办线下展览3.4万个,接待观众5.78亿人次。以年轻人为代表的群体,已成为参观
42、博物馆的主力军。以重庆为例,今年中秋、国庆假期中,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宋庆龄纪念馆、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累计接待观众13余万人次。客观地看待“博物馆热”,不妨再来一点冷思考。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入博物馆,一些新问题也随之出现。例如:博物馆在迎合年轻人口味的同时,如何在守正与创新之间取得精妙平衡自嗨还是媚俗?博物馆怎样作答年轻一代的文化需求?参观博物馆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也对展陈内容、展览讲解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的年轻人,博物馆是继续“正襟危坐”?还是放下身段,一味迎合?重庆市博物馆协会秘书长雷学刚等专家,就曾指出当前博物馆展陈上存在的问题。比
43、如,展览内容趋于同质化,一些博物馆缺少分众化、定制化、特色化展览;展陈设计平庸化,一些策展人没有准确把握展览主题,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不够,内容与形式割裂,缺少精品展览。复制还是拼贴?文创产品何时才能走出现有的舒适圈?眼下,文创几乎成了各大博物馆的标配,但仔细观察后可发现,做文创的多,真正出圈的少。有些博物馆的文创思路仍是“一招鲜吃遍天”,将文物图像简单套印在T恤、文具、箱包上,与十几年前无异,未能体现文化创意的时代内涵;有的则是盲目跟风、抄袭拼贴,导致定价过高,受众的消费黏性不高。一方面,对于中小博物馆而言,运营经费不足、场馆设施陈旧、专业人才短缺等现实困境亟待解决;另一方面,不少博物馆沿用旧
44、有的展览模式,缺乏生动性和吸引力,年轻人难以从中获得参与感和趣味性。摘自重庆日报17. 下列选项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以年轻人为代表的群体,已成为参观博物馆的主力军。B. 数据报告反映出,故宫博物院在抖音最受欢迎,是因为它有最出圈的文创周边。C. 抖音短视频与直播的方式拉近了用户与历史的距离,我们也可借此了解古人的日常生活。D. 建设博物馆之城,让博物馆和城市融合共生,城市发展与博物馆发展将取得双赢局面。18. 请根据材料一,简述博物馆对于一座城市的意义。19. 结合材料三,思考当下博物馆虽有热度但仍面临哪些问题?20. 作为即将建成的“丰都博物馆”的负责人,你在阅读
45、三则材料后,将如何克服博物馆运营中面临的挑战,并提升博物馆的知名度和吸引力。【答案】17. B 18. 博物馆是城市的大学校,丰富多彩的博物馆教育活动,让市民通过博物馆这所“大学校”增强对精神文化产品的获得感;博物馆也是增进公众对城市情感认同的重要媒介;博物馆还是颇具吸引力的城市文化空间;博物馆是城市发展动力的重要来源 19. 展览内容同质化;展陈设计平庸化;文创产品缺乏创意和时代内涵;中小博物馆面临运营经费不足、场馆设施陈旧、专业人才短缺等现实困境。 20. 积极寻求政府和社会支持,争取资金和资源;努力提升博物馆的设施和服务质量;重视与观众的互动和参与;重视人才培养;结合本地特色和文化,策划一些有特色的展览或活动;加强与外界的互动和宣传(重点围绕经费、设施、人才等方面作答。)【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辨析。B.有误,结合材料二中“甘肃博物馆镇馆之宝,马踏飞燕被评为年度出圈文创周边”可知,故宫博物院在抖音最受欢迎,并不是因为它有最出圈的文创周边;故选B。【18题详解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