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识运动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说课稿把握规律说课稿 各位评委,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由于这一框内容很多,在此我 只讲第一课时的内容,请批评指教! 同学们来上课是运动的,物理上有讲运动的,那么哲学上的运动指的是什么呢,这就是 这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首先,我来谈谈对本框教材的理解,说一下教材、教法与学法。 一、一、说教材说教材 1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是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 4 第二单元第四课的第二框,本课是在 第一框题的基础上,对“如何看待和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这个问题的进一步解答;在强调 尊重规律客观性的同时, 又充分肯定了人的主观
2、能动性的重要性, 为第五课的教学设下伏笔, 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另外,本课内容具有十分广泛的世界观、方法论的意义,对于人们正 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有着非常直接、现实的指导作用,这些都使得本课的地位和作用显 得尤为突出。 2 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运动的含义;相对静止的含义。 理解: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运用:列举实际事例,说明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2)能力目标 要培养学生从具体的运动事例中, 归纳哲学观点的概括能力; 要在分析物质和运动的关 系中,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 (3)觉悟目标 认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 知道世界是可知的, 在
3、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增强认识世 界和改造世界的勇气和信心。 3 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2)教学难点: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二、二、说教法说教法 基于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我采用以下教 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哲学的基本概念往往是抽象的,应秉着教学直观性原则,始终掌握通过 大量的感性材料和通俗的表述,从具体现象着手,慢慢引导学生概括出抽象的哲学概念。如 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 握。 2.问答法: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
4、同 层次的学生, 面向全体, 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 培养其自信心, 激发其学习热情。 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3.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 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参与中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在教师的指 导下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4.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 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三、说学法说学法 1.1.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1)知识起点:在上一课中,学生学习了自然界
5、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等内容, 这些都为本课教学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2)学生身心特点:经过一年半政治课本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 学习技巧,学生的思维也比较活跃,分析、理解能力很强,能够理解较为抽象的哲学问题。 但要注意从现象入手,逐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全面分析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2.2.学法指导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本知识,独立思考问题,自行归纳出本课应该掌握的知识点,提出 疑难问题,利用团队合作和多种信息资源整合解决问题。同时,要结合所学知识,将课本与 案例相整合,举一反三。 四、四、说教学过程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
6、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 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1.导入新课导入新课(23 分钟) 由上节课学过的知识和教材开头的情景设置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概括了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使学生能够知道新知 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二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这是政治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上节课知识点回顾: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行星运动、计算机的发展、瀑布流水、苹果落地 这四张图片所展示的内容有什么共同之处呢都包含了运动。 阅读 P3132 页的内容并思考下列问题 (1)运动是
7、事物的根本属性;(2)什么是运动;(3)物质与运动的关系;(4)运动与 静止的关系?静止的含义? 2.2.讲授新课讲授新课(35 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 我突出教材的重点, 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 还根据教材的特点, 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 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还重视教材中 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 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一、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一、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1 1、运动的概念、运动的概念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
8、的变化和过程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从物体位置的推移到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的变化, 从生命有机体的新陈代谢到社会生产 方式的更替,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 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 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2 2、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展示图片:火山喷发和流星雨图片,提问:想一想图片中到底什么在运动? 学生回答:火和星体在运动; 继续问:机械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社会运动、认识运动的主体(或说载体)各
9、是什么?有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通过学生的议论回答, 从而得出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没有 离开物质的运动的结论。 3 3、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教师小结:物质与运动的关系教师小结: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引用恩格斯的名言: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即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 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 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二、静止二、静止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提问:提问:(1)世界上有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 (2)有人说,世
10、界上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例如,某些物体从出现的第一天起就 没动过,大雁塔在西安,故宫在北京就是如此。请你分析一下,这句话错在哪里?(展示图 片) 归纳:归纳:教材设置这一栏目的目的是引导我们深刻体会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1)没有。 (2)此观点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大雁塔和故宫因为空间位置在一定条件和 范围内不变,是处于相对静止之中。 展示图片:刘德华主演的星梦奇缘中的 10 岁、20 岁、30 岁、40 岁、50 岁、80 岁 的化装扮相变化,说明虽然岁月变化,但是刘德华还是刘德华,没有变成梁朝伟或周杰伦, 引导学生得出事物的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就是处于相对静止之中。 从而要求学生归纳
11、静 止的含义。 1 1、静止的含义、静止的含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 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 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 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过渡:过渡:理解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要求学生阅读教材 P.32 诡辩家欧布里德借钱的故事。 提问:提问:想一想,欧布里德为什么会犯如此荒唐的错误? 归纳:归纳:欧布里德只看到绝对运动,而否认了相对静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 的统一。 2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静止是一种不
12、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这一问题是本课的难点之一。这是因为,学生容易把握形象思维,但缺乏辩证思维 能力。对于事物是什么,不是什么容易区分;但对事物既是什么,又不是什么,是这样,又 不这样,则难以理解。如运动就是运动,静止就是静止。对静止是运动的状态就难以理解, 不易接受。 ) 通过和学生一起的议论和分析后, 教师用一个图表帮助学生总结: 运动和静止的关 系(见板书) 判断:判断: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赫拉克利特 “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克拉底鲁 归纳:归纳:第一句正确。承认运动的绝对性。第二句错误。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23 分钟)
13、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 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 的物质性,物质又是运动的,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运动又是物质的运动,物质和运动是不 可分割的,运动和静止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而静 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4.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还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 解掌握。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一、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1、运动的概念
14、 2、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3、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二、静止 1、静止的含义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关 系 运 动 静 止 含义 不同 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 过程 事物的根本性质或空间位置在一定条 件和范围内基本不变。 性质 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不同 a.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b.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 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5.布置作业 针对高二年级学生素质的差异, 我进行了分层训练, 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