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2024学年河北省忠德学校衡水教学部高二上生物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属于种群的是()A.一个花园里全部的毛毛虫B.一个桔子上的青霉菌C.一个菜市场里全部的鲤鱼D.一片草场上全部的菊花2如
2、图是血糖调节的部分过程图解。甲、乙表示细胞,a、b表示相应激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甲、乙分别是胰岛细胞、肝脏细胞B.激素a能够促进过程、抑制过程C.激素a是唯一能够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D.激素b的作用结果反过来会影响激素b的分泌3如图是某动物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属于减数分裂的选项是()A.B.C.D.4如图食物网中的猫头鹰体重每增加20g,至少需要消耗植物A.200gB.250gC.500gD.1000g5如图表示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的变化极少数是曲线X,其余的都是曲线Y的趋势B.曲线X的数学模型为Nt=N0t,N0表示
3、该种群的起始数量,Nt表示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C.不考虑迁入迁出,BC段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D.同一群落中不同种群的K值不同6下列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与其分泌的激素的搭配中,不正确的是A.性腺性激素B.垂体促甲状腺激素C.胰岛B细胞胰高血糖素D.甲状腺甲状腺激素7甲、乙、丙、丁为生态学有关概念,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甲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则乙、丙、丁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B.若甲为生态系统的功能,则乙、丙、丁表示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C.若甲为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则乙、丙、丁表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D.若甲为防治
4、有害技术种类,则乙、丙、丁表示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8(10分)下图为一只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果蝇的眼色受多对基因控制且都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四种基因在果蝇的体细胞中均成对存在C.v基因的遗传不一定与性别相关联D.w基因是一段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二、非选择题9(10分)某种南瓜矮生突变体可分为两类:激素合成缺陷型突变体和激素不敏感型突变体。为研究某种南瓜矮生突变体属于哪种类型,研究者用赤霉素和生长素溶液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_(中文名称),在幼苗中,生长素可由_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2)从上图可以看出,
5、两组实验中都设置了清水组,作用_。(3)据图推测该矮生南瓜应该是_(填“激素合成缺陷型”、“激素不敏感型”)突变体,理由是_。10(14分) “桑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某地农业经营的主要特点之一,下图是某桑基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J/cm2a)。请回答:(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_。A代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2)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_和输入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用百分数表示,小数点后保留一位)。(3)“桑基鱼塘”生产模式以蚕粪、桑叶等作为鱼饲料,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角度分析,这些做法实现了_,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6、(4)研究生态系统的_、_以及信息传递等功能,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和管理桑基鱼塘,获得最佳经济效益。11(14分)乙烯可促进香焦果皮逐渐变黄、果肉逐渐变甜变软的成熟过程。同学们去香蕉种植合作社开展研学活动,以乙烯利溶液为处理剂,研究乙烯对香蕉的催熟过程,设计的技术路线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对照组香蕉果实的成熟不会受到乙烯影响B.实验材料应选择已经开始成熟的香蕉果实C.根据实验安排第6次取样的时间为第10天D.处理组3个指标的总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12二倍体甜瓜的叶形有缺刻叶和全缘叶,果皮有齿皮和网皮。为了研究叶形和果皮这两对性状的遗传特点,某同学用基因型不同的甲、乙、丙、丁4种甜瓜种子进
7、行实验,其中甲和丙种植后均表现为缺刻叶网皮。杂交实验及结果如下表所示(实验中F1自交得到F2)。回答下列问题:实验亲本F1F2甲乙1/4缺刻叶齿皮,1/4缺刻叶网皮1/4全缘叶齿皮,1/4全缘叶网皮/丙丁缺刻叶齿皮9/16缺刻叶齿皮,3/16缺刻叶网皮3/16全缘叶齿皮,1/16全缘叶网皮(1)叶形和果皮这两对性状,属于隐性性状的是_和_,判断的依据是_。(2)根据实验可以判断叶形和果皮遗传均符合_定律,F1中属于纯合体的是_。甲、乙、丙、丁中属于杂合体的是_和_。(3)实验的F2的缺刻叶网皮植株中,基因型与丙相同的比例是_。F2的缺刻叶齿皮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参考答案一
8、、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解析】种群:生活在同一地点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且符合种群的特征。【详解】A、一个花园里全部的毛毛虫,包含多个物种,是多个种群,A错误;B、生活在一个桔子上的青霉菌是一个种群,B正确;C、一个菜市场里全部的鲤鱼,包含多个物种,是多个种群,C错误;D、一片草场上全部的菊花,包含多个物种,是多个种群,D错误。故选B。2、B【解析】据图分析,器官甲能产生a、b两种激素,其中a激素能降低血糖,代表胰岛素,b激素能升高血糖,代表胰高血糖素,则器官甲代表胰岛,器官乙是肝脏,能合成和分解糖原。胰岛素是惟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
9、化分解即过程、合成糖原即过程、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只有促进效果没有抑制作用,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详解】A、由图可知,器官甲是胰腺中的胰岛,能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器官乙是肝脏,能合成和分解糖原,A正确;B、激素a、b分别是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胰岛素能够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和合成肝糖原,B错误;C、胰岛素是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C正确。D、胰岛素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胰岛素分泌,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血糖的调节过程解题时首先要能够通过血糖调节的过程识别图中的各标号所代表的含义,注意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互为
10、拮抗关系。3、C【解析】1、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2、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质都是均等分裂的,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都是不均等分裂的。【详解】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
11、,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综上处于减数分裂的图像是,故选C。4、C【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的传递效率问题,至少消耗多少是按照最高传递效率20%计算。如果是最大耗多少是按照最低传递效率10%计算。消耗植物的重量为:20g20%20%500g。【详解】至少增重按照最短的食物链,最大的传递效率,所以猫头鹰增重20g最少需要消耗植物的量为:20g20%20%500g,故C正确,A、B
12、、D错误。5、A【解析】A、在自然状态下,生物的生长都要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一般都是曲线Y的趋势,A错误;B、依据图示可知,曲线X是表示的 “J”型曲线,曲线Y表示的是“S”型曲线,故曲线X可建立数学模型:Nt=N0 t,其中N0表示该种群的起始数量,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t表示年份,Nt表示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 B正确;C、在曲线Y上,BC段表示种群数量一直在增长,只是比开始增长的要慢些,但仍然在增长,如果不考虑迁入和迁出,那么,种群的出生率还是大于死亡率,C正确;D、K值是环境对该种群数量上的最大容纳值,对于同一群落中的不同种群,K值是不同的,D 正确。故选A。6、C【解析
13、】性腺分泌性激素;垂体的腺垂体部分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胰岛B细胞能分泌胰岛素,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胰岛B细胞分泌的是胰岛素,而不是胰高血糖素,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故C错误。【点睛】高度分化的内分泌细胞合成并直接分泌入血的化学信息物质,它通过调节各种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来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生物活性物质,在体内作为信使传递信息,对机体生理过程起调节作用的物质称为激素。7、D【解析】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其中生产者、消费者、
14、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2、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类型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3、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个体水平: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2)种群水平: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3)群落水平: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详解】A、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则乙、丙、丁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A正确;B、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者缺一不可,B正确;C、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类型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
15、行为信息,C正确;D、若甲为防治有害技术种类,则乙、丙、丁表示机械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D错误。故选D。8、D【解析】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但基因与性状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生物某一性状可由多个基因控制。分析题目可知,控制朱红眼和暗栗色眼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控制辰砂眼和白眼基因位于同一条X染色体上。【详解】A、果蝇的眼色受多对基因控制,但并不完全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如控制朱红眼和暗栗色眼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B、四种基因在雌果蝇的体细胞中均成对存在,但雄果蝇中因只含一条X染色体,因此控制辰砂眼和白眼基因只存在一个,B
16、错误;C、v基因在X染色体上,其遗传一定与性别相关联,C错误;D、w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因此w基因是一段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9、 .吲哚乙酸 .色氨酸 .对照,探究植物激素的作用 .激素不敏感型突变体 .使用生长素和赤霉素对矮生南瓜的茎不起作用【解析】赤霉素和生长素都可以促进正常南瓜茎的生长,但生长素具有两重性,体现正常南瓜茎对其敏感性更高。如果激素对南瓜茎作用后,南瓜茎有所改变,说明是激素合成缺陷型突变体;如果南瓜茎没有任何改变,说明不是。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
17、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详解】(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2)研究某种南瓜矮生突变体属于哪种类型,研究者用赤霉素和生长素溶液进行了 相关实验,自变量是激素的种类和浓度,设置清水作为对照实验,探究植物激素的作用,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3)分析图可知,赤霉素对矮生南瓜的茎伸长几乎不起作用,因此喷施赤霉素或生长素不能使该矮生南瓜的茎恢复至正常,由此可推测:该矮生南瓜不属于激素合成缺陷型突变体,应属于激素不敏感型突变体。【点睛】本题考查了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
18、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0、(1) .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分解者(2)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15.6%(3)能量多极化吸收和物质循环(4) .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解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物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输入生态系统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传递沿食物链、食物网,散失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2)过程:一个来源,三个去向。(3)特点:单向的、逐级递减的(中底层为第一营养级,生产者能量最多,其次为初级消费者,能量金字塔不可倒置,数量金字塔可倒置)。(4)能量传递效率:本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营养级的同化
19、量100%,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小问1详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有能量流向A,说明图中A是分解者。【小问2详解】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有两个: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和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由此可知,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0.05+0.25+2.1+5.1=7.5J/cm2a,减去有机物输入量5J/cm2a,因此2.5J/cm2a的能量是同化第二营养级(植食性动物)的能量,则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2.5+9+4+0.5=16J/cm2a,因此图中第二、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516)
20、100%15.6%。【小问3详解】桑基鱼塘的优点有,其一,经济效益高。 通过发挥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转化和生物之间的共生、相养规律的作用,达到了集约经营的效果,符合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的经济效益原则。其二,生态效益好。桑基鱼塘内部食物链中各个营养级的生物量比例适量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相平衡,并促进动植物资源的循环利用,生态维持平衡。因此“桑基鱼塘”生产模式以蚕粪、桑叶等作为鱼饲料,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角度分析,这些做法实现了能量多极化吸收和物质循环。【小问4详解】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其中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信息传递是决
21、定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点睛】本题以“桑基鱼塘”的能量流动图为载体,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基本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点,理解能量流动的过程,并能运用到相关计算和实际问题上。11、C【解析】1、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2、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由人工合成的具有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的特点。3、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产生。主要生理功能: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器官的脱落;促进多开雌花。【详解】A、对照组香蕉果实的成熟会受到乙烯影响,因为对照组香
22、蕉会产生内源乙烯,A错误;B、实验材料应尽量选择未开始成熟的香蕉果实,这样内源乙烯对实验的影响较小,B错误;C、图示表明每两天取样一次,共6次,为了了解香蕉实验前本身的还原糖量、淀粉量、果皮色素量,应该从0天开始,故第6次取样的时间为第10天,C正确;D、处理组3个指标的总体变化趋势不一致,应该是还原糖量增加,淀粉量下降,果皮黄色色素增加,D错误。故选C。12、(1) .全缘叶 .网皮 .实验中的F1为缺刻叶齿皮,F2出现全缘叶网皮(2) .分离 .全缘叶网皮 .甲 .乙(3) .1/3 .8/9【解析】分析表格:实验中F1自交得F2,F1全为缺刻叶齿皮,F2出现全缘叶和网皮,可以推测缺刻叶对
23、全缘叶为显性(相关基因用A和a表示),齿皮对网皮为显性(相关基因用B和b表示),且F2出现9:3:3:1。说明两对性状由两对基因控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小问1详解】根据实验,F1全为缺刻叶齿皮,F2出现全缘叶和网皮,可以推测缺刻叶对全缘叶为显性,齿皮对网皮为显性,所以隐性性状是全缘叶和网皮。【小问2详解】对实验F1分别统计,缺刻叶:全缘叶=1:1,齿皮:网皮=1:1,每对相对性状结果都符合测交的结果,可判断这2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均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据分析可知,隐性性状是全缘叶和网皮,则全缘叶网皮是隐性纯合子。根据已知条件,甲、乙、丙、丁的基因型不同,其中甲和丙种植后均表现为缺刻叶网皮(A-b
24、b),实验杂交的F1结果类似于测交,说明甲为杂合子,基因型为Aabb,则乙的基因型为aaBb,实验的F2出现9:3:3:1,则F1的基因型为AaBb,则丙的基因型为AAbb,丁的基因型为aaBB,甲、乙、丙、丁中属于杂合体的是甲和乙。【小问3详解】据分析可知,丙的基因型为AAbb,实验的F2的缺刻叶网皮植株基因型为1/3AAbb,2/3Aabb,所以基因型与丙相同的比例是1/3。F2的缺刻叶齿皮植株为9/16A-B-,其中纯合子为1/16AABB,其他为杂合子,所以不能稳定遗传的比例是8/9。【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需要根据子代结果分析亲代基因型,并根据杂交结果判断是否符合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