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0 ,大小:410KB ,
文档编号:812890      下载积分:2.94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812890.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微草)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优质教案(含单元备课).doc)为本站会员(微草)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优质教案(含单元备课).doc

1、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优质教案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优质教案 (含单元备课)(含单元备课) 五五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教材分析 1.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角的度量,已经直观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初步掌握了长方形、正 方形和三角形的特征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 2.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特殊位置关系,即平行与垂直 (具体包括:认识平行与垂直,画垂线的方法与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及画法,画平行线的方法); 二是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 3.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有关四边形的知识,对平行四边形也有了初步的认识,这里着重

2、 给出的是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与正方形、长方形的关系。通过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具 体的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梯形在这是 第一次正式出现,继续通过具体的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梯形的基本特征,认识梯形的底和 高。 4.教材除教学梯形的特征外,还注意说明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和区别。 主要是通过生活中 常见的实例,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平行 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通过图形的变换,引导学生感受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经初步认识了四边形的知识,在头脑中已初步建立了四边形的表象,这些都 为本节课的学习

3、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但是小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不够丰富,对平行四边 形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认识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就要让学生充分利用好已 有知识,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画图、推理等手段来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了解平 行四边形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垂直不平行的概念,会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 2.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3.进行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教学建议 1.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的任务是解决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与教育要求之间的矛盾。为学习而设计教学,是 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也

4、是归宿。这一单元中涉及的知识点有:平行与垂直,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等 知识点。一方面这些几何图形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学生头脑中已经积累了许多表象;另一 方面,经过三年的数学学习,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这些都是影响学生学习新知最重要的 因素。为此,老师必须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从学生出发,把握教学的起点和难 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或补充一些内容。 2.理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教学的重点。 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决定了旧知识中孕育着新内容,新知识又是原有知识 的扩展。教学时,要善于理清知识间的联系,根据教学目标来确定内容的容量、密度和教学的 重点,有机地联系单元、全

5、册,乃至对整个年级、整个学段的教学内容加以研究。如果把“平 行与垂直”这一内容放到整个教材体系中,就不难发现它的学习既需要以直线及角的知识作 基础,同时又是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础。 3.注重学用结合,就地取材,充实教材内容。 尽管教材在素材的选择上尽可能地提供了一些现实背景,设计了一些学以致用的习题,如 借助运动场里的一些活动器材引出垂直与平行的内容,要求学生思考和讨论怎样测定立定跳 远的成绩、怎样修路最近等。但由于教材的容量有限,还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必要的充 实和拓展,使学生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进一步认识和体会数学知识的重要 用途,增强应用意识。 4.加强作图的训练和

6、指导,重视作图能力的培养。 这一单元涉及许多作图的内容,如画垂线、画平行线、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画平行四边 形和梯形的高等。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些都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要加强作图的训练和指 导,重视对学生作图能力的培养。 课时安排 1 平行与垂直.1 课时 2 垂线、平行线的画法(一).1 课时 3 垂线、平行线的画法(二).1 课时 4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 课时 1 1 平行与垂直平行与垂直 一一 课课 时时 教学内容 平行与垂直。(教材第 56、第 57 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 2.初步认识垂线和平行线。 3.培养学生的

7、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平行与垂直的概念。 难点:理解“平行与垂直”这两种关系的界定前提是“同一平面内” 。 教具学具 课件、直尺或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口答。 直线有什么特点? 2.谈话。 了解学生平时吃饭所用的工具。想一想:两根筷子在手中可能会形成什么图形呢?请同学 们拿出两根小棒,在手中或桌面上摆一摆。 学生相互交流启发,摆出两根小棒构成的各种位置关系的图形。 【设计意图:以生活中常见的筷子、小棒等可能形成图形的实物引入新课,让学生用一双 “生活数学”的眼睛,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唤起学生浓浓的学习兴趣,初步感知两直线的位 置

8、关系】 二 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学习平行线。 (1)展示学生的不同摆法。 (2)展开讨论,认真观察,不同的图形可以怎样分类,为什么这样分? 生 1:、属于两根小棒相交。 生 2:、属于两根小棒不相交。 老师延长两根小棒,然后提问:延长后相交了吗?(仍然不相交) 生 3:属于延长后可相交。 (3)提示平行意义。 请同学们给不相交的这种直线之间的关系起个名字。 板书:平行 (4)举例。 学生列举生活中平行的例子。如:黑板的上、下边线、课桌桌面上相对的两条边线 (5)提问。 平行线有什么特点?两条直线;不相交。 具有这样的特点就一定是平行线吗? 投影出示: 图一 图二 这两条直线是平行线吗?你是

9、怎么看出来的? 老师折一下纸。 这两条直线还是平行线吗?为什么? (6)引导学生对比、讨论。 (7)汇报结果。 图一的两条直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它们是平行线;图二的两条直线不在同一个平面内,所 以这两条直线不是平行线。 提问:平行线还应具备什么特点呢? 板书:在同一个平面内 (8)完整概括平行线的概念。 板书: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提问:怎样理解互相平行? (9)质疑。 三条或更多条直线不相交,是否也叫做平行线? 2.学习垂直。 (1)老师演示操作。 老师拿一段毛线,把它拉直,表示一条直线,贴在黑板上。 老师再拿一段毛线,把它拉直,表示另一条直线

10、,与第一条相交。 (2)提问。 两条直线相交成几个角? (3)观察一下各是什么角。 师:两条直线的交点不动,转动其中的一条直线,使1 变成直角。 提问:这时2、3、4 变成什么角?为什么? 讲述: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4)练习。 观察下面几个图形,哪个图形中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指名回答。 (5)小结。 师:由此可见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要具备两个条件:两条直线要相交。 相交所形成的角一定是直角。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两条直线垂直是互相的,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不能独立地说哪条直线 是垂线。 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6)举例

11、。 教室里有没有两条直线是互相垂直的呢?找一找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边也是互相垂直 的? 3.发现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1)在平行线间画出几条垂直线段。 (2)观察、度量这些垂直线段的长度,有什么发现? (3)汇报,通过度量,我们发现这些垂线段长度都相等,也可以说,同一平面内两条平行线间 的距离处处相等。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结果,直观反映出“平行线” “垂线”的定义,通过 让学生对“平行线” “垂线”定义的理解,结合主题图进行理解“同一平面内”,从而得出判断 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的两个必要条件,使主题图的作用真正収挥起来】 三 课末总结,梳理提升 师:我们不能孤立地说某一条

12、直线是平行线或者说是垂线,平行与垂直是直线之间的相互 关系。利用今天所学的数学知识画一幅漂亮的图吧! 四 课堂作业新设计 A 类 找一找生活中平行和垂直的例子,跟同学说一说。 (考查知识点:平行与垂直;能力要求:认识生活中与平行和垂直有关的现象) B 类 在这个长方体纸盒中,你能找出几组平行线? (考查知识点:平行与垂直;能力要求:理解平行的定义) 参考答案 课埻作业新设计 A 类 略 B 类 略 教材习题 教材第 57 页“做一做” 第二组互相平行;第三组互相垂直。 板书设计 垂直不平行 平行: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平行 垂直:在同一平面内,

13、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 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2 2 垂线、平行线的画法(一)垂线、平行线的画法(一) 一一 课课 时时 教学内容 垂线、平行线的画法。(教材第 58、第 59 页) 教学目标 1.掌握垂线的画法。 2.能用垂线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 正确画出垂线。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在线外一点到直线的距离中,垂线段最短。 难点:正确运用三角尺画出垂线。 教具学具 课件、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我们前面已经学习了什么叫做垂线,谁能说说什么叫做垂线? 生: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

14、互相垂直。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画垂线。 二 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教学例 2。 师:你觉得要画垂线需要什么工具呢?为什么? 生:应该是用三角尺或量角器。因为在同一平面内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三角 尺上有直角,用量角器也可以画出直角。 师:我们可以用三角尺画垂线。具体该怎样操作呢?请同学们先阅读下面的内容。(课件 出示:教材第 58 页例 2 下面的内容 1) 学生进行阅读。 师:说说怎样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生: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和已知直线重合,移动三角尺使三角尺的顶点和直线上的点重合, 沿着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垂线。这样来画就可以保证所画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15、。 师:现在老师又要交给你们一个新的任务,大家一起来看看是什么任务吧。(课件出示:教 材第 58 页例 2 下面的内容 2) 分组讨论: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并归纳总结: (1)先画一条直线,并在直线外点上一点。 (2)再用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 (3)再沿着已知直线移动三角尺,用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紧靠已知点。 (4)再沿着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就是已知直线的垂线。 (5)最后我们标注上垂直符号。 师: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和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这两种情况在 画法上哪些地方相同? 生:先把三角尺一条

16、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另一条直线边过已知点,并沿另一条直角边 画垂线。 2.教学例 3(1)。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想一想:过直线外的一点到这条直线的线段一共可以画多少 条?课件出示:教材第 59 页例 3(1) 生:无数条。 师:你还能再试着画几条别的线段吗?在教材第 59 页上画一画。 学生尝试画图;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这些线段中,哪条最短? 生:垂直线段的长度最短。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可以目测,也可以用尺测量。 师:这条垂直的线段有几条? 生:只有 1 条。 师:说明它很特殊,于是它也有个专用的名字。(课件出示:教材第 59 页“距离”的概念) 全班学生齐读。 师小结:从直

17、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 离。而且有且只有一条。 师:谁能举出我们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 学生活动:学生都发表自己的见解,相互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 (如老师的位置,每个同学的位置和谁离得最近,等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自主掌握新的知识。丌是直接告诉学生怎样画 垂线,而是让学生自己阅读理解过直线上一点如何画已知直线的垂线,进而让学生自己探究怎 样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最后归纳得出垂线的性质,充分体现教师在课埻教学 中充当引导者的角色】 3.教学例 3(2)。 师:打开教材第 59 页,看例 3(2)

18、,读出题目要求。 量一量这些线段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在书中画出几条垂线,并用直尺进行测量,互相交流自己所发现的垂线的特点;教 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你们究竟发现了什么呢? 生:在两条平行线间所画出的垂线段是相等的。 小结: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三 课末总结,梳理提升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交流各自的知识收获。 四 课堂作业新设计 A 类 1.画一画: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你能吗? 2.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3.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1)过直线外一点,可给这条直线作无数条垂线。 ( ) (2)在同一条直线上作两条垂线

19、,这两条垂线互相垂直。 ( ) (3)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是指这一点到这条直线的任一线段的长。 ( ) (考查知识点:垂线的性质;能力要求:能根据垂线的性质判断有关垂线的命题真伪性) B 类 小明家在山脚下盖了一栋新房,有一条小河从旁边流过,他想挖一条水渠把水引到家里, 请你帮他设计一个方案。请大家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帮小明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考查知识点:垂线的性质;能力要求:能灵活运用垂线的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参考答案 课埻作业新设计: A 类 1. 略 2. 略 3. (1) (2) (3) B 类 教材习题 教材第 58 页“做一做” 教材第 59 页“做一做” 1.

20、 2.略 板书设计 垂线、平行线的画法(一) 画垂线三步骤 边线重合 平移到点 画线 3 3 垂线、平行线的画法(二)垂线、平行线的画法(二) 一一 课课 时时 教学内容 垂线、平行线的画法(二)。(教材第 6063 页) 教学目标 1.掌握平行线的画法,并能用画平行线的方法检验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平行。 2.能运用画平行线的方法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3.通过动手画一画,知道两条平行线间的垂线的特点。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画出平行线,正确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 难点:正确运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 教具学具 课件、直尺、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画垂线,这节课我

21、们来学习画平行线。你们觉得该用什么工具画 呢? 学生可能会说: 生 1:用尺子来画。 生 2:用格子来画。 师:同学们都能利用手中现有的工具来画出平行线,但是这样画出的平行线有局限,你们 知道局限在哪里吗? 生:用直尺画出来的平行线,两条线之间的距离只有直尺那么宽。 师:运用格子线画出来的平行线呢? 生:只能跟格子线一样宽。 师:对!这样画出来的平行线受到已有尺子和格子的限制,不能随意地拉开两条直线的 距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种更好的画平行线的方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到用直尺和格子线画平行线的方法的局限,进而激収学生探 究对平行线画法的兴趣】 二 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平行线画法

22、。 师:你们有没有办法把平行线画得更开些?不受格子线或直尺宽度的限制呢? 生:先画一条直线,用直尺的一条边贴住这条直线再往下移,想画多少距离就可以画多少 距离。 师:谁来给大家演示一下? 生:(边演示边讲解)这样画,要是直尺移歪掉就不平行了。 师:(用三角尺演示)这样画,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是不受限制了,可是尺子移起来容易移歪, 画出来的两条直线就不能保证一定平行。那怎么办呢? 学生面面相觑,一下子想不出好的方法来。 师:在黑板边上画一条直线,用三角尺的一条边贴住直线,另一条边靠住黑板的边往下移, 这样往下移会移歪吗?为什么? 生:不会,因为旁边有黑板边靠着,这样移就不会移歪。 师:那要画黑板中

23、间的这条线的平行线,你能不能也给它找一个依靠呢? 生:用一把尺在旁边靠住。 师:你能来演示一下吗?(先用三角尺的一边贴住已知直线,把直尺递给学生) 学生演示把直尺靠在三角尺的另一条边。 师:这样行吗?(移动三角尺) 生:行的。 师:谁再来试试?(把三角尺和直尺都递给学生) 学生独立演示,教师通过提问适时纠正,强调把直尺靠在三角尺的另一条边,而不是靠在 三角尺的一个角上。 师:你们能在练习本上随意画一条直线,再画出这条直线的平行线吗?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谁来说说我们是怎样画平行线的? 引导学生共同概括并板书:一贴、二靠、三移、四画。 2.教学例 4。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垂

24、线、 平行线的画法,那么,我们能不能运用所学的知识画长方形呢? 先观察长方形有什么特点,然后想该怎样画呢?(课件出示:长方形) 学生观察长方形,讨论画法;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你们觉得该怎样画呢? 学生可能会说: 我发现长方形相邻的两条边互相垂直,我们可以用画垂线的方法画出长方形。 我发现长方形对边互相平行,我们可以用画平行线的方法画出长方形。 我发现长方形的对边互相平行,相邻的两条边互相垂直,所以我们可以用画垂线或平行线 的方法画出长方形。 师:用你们喜欢的方法尝试画一个长 10 厘米、宽 8 厘米的长方形。 学生作图;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 归纳

25、小结用画垂线的方法画长方形的步骤: (1)先画一条长 10 厘米的线段。 (2)再过线段的两个端点画线段的垂线段,长 8 厘米。 (3)把两条垂线段的另外两个端点连接起来。 【设计意图:直观演示平行线的画法,学生非常容易结合平行线的特征体会画法的合理 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収散思维能力】 三 课末总结,梳理提升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们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交流各自的收获体会。 四 课堂作业新设计 A 类 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1)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 (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 ) (3)直线 A 是平行线,直线 B 是平

26、行线,直线 A 和直线 B 互相平行。 ( ) (考查知识点:平行线;能力要求:理解平行线的定义) B 类 画一个边长为 5 厘米的正方形。 (考查知识点:垂线、平行线的画法;能力要求:运用垂线、平行线的画法解决简单的实际 问题) 参考答案 课埻作业新设计 A 类 (1) (2) (3) B 类 略 教材习题 教材第 60 页“做一做” 1.略 2.略 教材第 61 页“练习十” 1.略 2. (1)互相平行。 (2)互相平行。 3.略 4. (1)画三条互相平行的直线。 (2)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 5.第一个小朋友画出的是平行线;第二个小朋友画出的也是平行线。 6.测量点到直线的垂直线段的

27、长度。 7.利用平行线的画法来画。 8.略 9. 10. 11. 12. 13. 1 和2 的度数相等。 14.略 15.略 板书设计 垂线、平行线的画法(二) 平行线的画法:一贴、二靠、三移、四画 用画垂线的方法画长方形的步骤: 先画一条长 10 厘米的线段。 再过线段的两个端点画线段的垂线段,长 8 厘米。 最后把两条垂线段的另外两个端点连接起来。 4 4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一一 课课 时时 教学内容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材第 6469 页) 教学目标 1.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2.使学生了解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四种图形的关系。

28、3.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并了解其特征。掌握四种图形之 间的关系。 难点: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时,感受并辨别出四种图形。 教具学具 课件、直尺、三角尺、各种四边形图形、吸管。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好,我们玩一个游戏,名字叫做猜图形。 谁想来?其他同学们 向他提供准确的信息,不能比图形的形状,信息里不能包括这个图形的名字。好,开始! 教师逐个板贴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生逐个提供信息逐个猜(在此过程 中老师及时评价学生或纠正学生的错误) 师:长方形和正方形我们已经很熟悉了,大家提供

29、的信息既准确又充分,(拿下长方形和正 方形)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哪两种图形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揭示课题:平行四边形和 梯形) 【设计意图:立足于学生的学习起点,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通过猜 图形唤醒学生的知识记忆,同时为下面的探究做好铺垫】 二 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教学例 1。 师:其实生活中就有许多物体的表面是平行四边形或梯形。你都在哪些地方见过平行四 边形?(课件出示:教材第 64 页例 1 情景图) 学生举手回答,说说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 师:既然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应用如此广泛,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什 么叫做梯形?先来观察一下,这两种图形有什么

30、共同的特点?(课件出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生 1: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是四边形。 生 2: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有对边平行。 师:这是我们通过观察得出来的结论,事实情况真的是这样吗?同学们,验证一下你们手中 的平行四边形纸,它们的对边平行吗?拿出你的工具开始吧!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你们验证的结果怎样呢? 生:我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对边是互相平行的。并且通过测量之后,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对边 长度也是相等的。 师:像这样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有它们的 名称。 教师边演示操作边讲解: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边都可以看作平行四边形的底。从平行 四边形一条边上的

31、一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 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操作活动,使学生深刻认识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互相平行这一特 性,逐步概括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2.教学例 2。 师:用四根吸管串成一个长方形,然后用两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的方向拉,你 们发现了什么?试一试。 学生动手操作,讨论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两组对边有什么变化?拉成了什么图形? 生:拉成了不同的平行四边形。 师:这说明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点? 生:通过动手操作,我发现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师:是啊,平行四边形具有稳定性,容易变形的特点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32、你能举出几个 例子来吗? 生 1:伸缩门就是应用了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点。 生 2:升降机。 3.教学例 3。 师:你见过下面这样的图形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点?(课件出示:教材第 66 页例 3 图) 生:只有一组对边互相平行。 师:像这样只有一组对边互相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梯形的各条边也都有各自的名称。 教师边演示边讲解:梯形中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较短的一边叫做梯形的上底,较长的一 边叫做梯形的下底,不平行的那一组对边,分别叫做梯形的腰。如果梯形两条腰的长度相等, 这样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有一个角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师:你能在自己手中的梯形纸上,试着画出梯形底边上的高吗? 学生尝试画

33、图;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展示交流画图结果,重点说说怎样画高。 【设计意图:梯形这一图形,学生之前只是感性认识,现在是全面认识,所以有必要进行认 读,加深学生对梯形的认识。 通过不平行四边形的对比,収现梯形的特征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4.教学例 4。 师:到目前为止,我们都研究过哪些四边形呢? 生:平行四边形、梯形、长方形和正方形。 师:这些图形都是四边形,我们可以用椭圆形的圈表示四边形,那么这四种图形可以都放 在里面吗? 生:可以。 师:平行四边形、梯形、长方形和正方形都属于四边形,也就是说,四边形里包含着平行四 边形、梯形、长方形和正方形。这样能不能表示这几种图形之间的关系呢? 生:

34、不能。 师:长方形和正方形可以看成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 生:因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对边互相平行,符合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师:这就说明长方形和正方形属于特殊的平行四边形。那么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又是什 么关系呢? 生: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因为长方形的特征是对边互相平行且相等,且四个角都是直 角;而正方形都符合这些要求,所以说正方形属于特殊的长方形。 师:那梯形和它们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呢? 生:梯形和平行四边形应该是并列的关系,它们谁都不包含谁。 师:根据我们刚才的分析,可以用下面的集合图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椭圆形关系图”,形象地展示了图形之间的包含关系不并列关系,在经历 根

35、据图形特点进行分类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和収展了学生的 空间观念】 三 课末总结,梳理提升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何体会和收获? 生 1: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只有一组对 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生 2:知道了四边形之间的关系,长方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师:你们的收获可真大呀!老师为你们感到高兴,你们是最棒的!今天我们又认识了四边形 家族中的两个新成员: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还知道了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四 课堂作业新设计 A 类 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1)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36、( ) (2)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 ) (3)两条线段互相平行,它们也一定相等。 ( ) (4)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 ) (5)在同一个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不互相平行,那它们一定互相垂直。 ( ) (考查知识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能力要求: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B 类 1.填一填。 (1)两组对边( )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 )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2.思考:两个形状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什么图形? (考查知识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能力要求: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参考答案 课埻作业新设计 A 类 (1) (2) (3) (4)

37、(5) B 类 1. (1)互相平行 (2)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2.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教材习题 教材第 64 页“做一做” 第(1)(2)(4)是平行四边形。 教材第 65 页“做一做” 1.能围成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确定了,它的形状不确定。 2. 教材第 66 页“做一做” 第(1)(2)(4)是梯形。 教材第 67 页“练习十一” 1.是,因为它的对边分别互相平行。 2.略 3.对角相等,相邻两角之和是 180。(答案不唯一) 4. 5. 3 个梯形,梯形 ABCE、梯形 ACFD、梯形 FEBC 6. (答案不唯一) 7.正方形 ABGF 长方形 ACEG 平行四边形 ACDF 三角形 ABF 8. (1) (2) (3) 9.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梯形。 10. 图形 各个角的度数 四个角的和 90 90 90 90 360 60 120 60 120 360 110 70 110 70 360 90 90 90 90 360 85 150 40 85 360 四边形的内角和都是 360。 11.略 12.略 13.略 14.三角形 7 个 长方形 2 个 平行四边形 2 个 梯形 9 个 正方形 1 个 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