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第 14 课:课: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教材简析 本课将用学生熟悉的橡皮泥作为研究材料,主要讲解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以及 引起其他物体在水中沉浮的现象来说明浮力的产生。 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我们身 边的浮力,比如,钢铁造成的船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上?从而对科学产生兴趣。 本课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观察实心橡皮泥的沉浮” ;第二部分是“让橡 皮泥浮在水面上” ;第三部分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探索橡皮泥上浮的原 因” 。 学情分析 学生对橡皮泥是比较熟悉的,一些学生或许在生活中已经有了类似的经验,能够 把橡皮泥做成
2、船的形状,浮在水面上。但是,一般学生不会考虑其中的原因,本 课将带领学生用实验数据揭开其中的秘密。生活中许多学生都感受过浮力,也或 多或少地了解一些与浮力有关的事情,但对于浮力的概念是陌生的。相信通过学 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能够了解浮力的现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观察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了解浮力的存在。 2、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3、 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的排开的水量很大。 4、 再观察其他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了解我们身边的许多物体都能在水中沉浮, 说明
3、浮力的存在。 过程与方法: 1、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 3、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2、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 3、在研究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实际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难点: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教学方式方法 &n
4、bsp;教法:引导法、实验法、归纳总结法。 学法:交流指导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准备 橡皮泥、气球、玻璃瓶、木块、课件等。 教学案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橡皮泥吗?(引入兴趣,步入新课) 2、提问:如果把橡皮泥放在水中,它会沉还是浮? 3、学生回答(沉,浮) 。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教师板书:橡皮泥在水中是沉浮。 二、实验交流,点拨解惑 实验一:把橡皮泥放在水中,它会沉还是浮?(实心) 1、要做这个实验,我们需要
5、准备什么材料? 2、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巡视观察。 3、通过实验,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课件展示) 4、改变橡皮泥的形状,观察在水中的沉浮。 (空心) 5、分组实验,分组汇报。 6、教师解释什么叫物体排开的水量?(课件展示) 7、橡皮泥的沉浮与什么有关?(学生讨论,课件展示,教师总结。 ) 实验二:把身边其他物体放入水中,会沉还是浮? 1、把一个气球放入水中,观察它会沉还是浮? 2、把一个玻璃瓶,一块木头、一根圆珠笔等物体放入水中,观察它们会沉还是 浮? 3、小组交流,得出结
6、论。 (课件展示) 实验三: 1、把相同材质、大小或形状不同的物体放入水中,它们的沉浮情况一样吗? 2、将相同形状、不同质量的物体放入水中,它们沉浮情况有什么不同? (1)学生分组动手实验。 (2)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3)说一说物体在水中沉浮的规律。 (4)运用这些规律,想办法让橡皮泥在水面上,比一比谁的方法所! 。 (5)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6)教师总结:浮在水面的物体受到水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种力就是浮力。 三、巩固练习,学会应用 1、一个气球漂浮
7、在水中,它受到了浮力的作用,用力按一下气球,我们有什么 感受? 2、一个玻璃瓶沉入水中,它有浮力吗?想办法验证我们的推测。 3、注意保持住房有良好的通风,不要让那些少量的残留有害物长时间停留在室 内。 4、拓展与应用: (1)物体在其他液体中也会受到浮力的作用吗?如何验证我们 是推测? (2)钢铁制造的船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上? 四、总结归纳,建构提升 1、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作业设计 课堂作业:第 14 课必做第 1、2、 3 题,选做第 4 题。 板书设计 第 14 课: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1、实心橡皮泥、玻璃瓶等物体在水中会沉。 2、空心橡皮泥、钢铁制造的船、气球、木头等物体在水中会浮。 3、浮力:浮在水面的物体受到水对它竖直向上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