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期末综合模拟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观察下面的历史地图,据图中信息指出该图呈现的时期为( )A.隋朝建立前 B.隋朝统一前C.隋朝鼎盛时 D.隋朝灭亡后2. 下表为中国古代一位历史人物的年谱(部分),对此历史人物的补充说明正确的是 ( )时间626 年630年641年649年事件继皇帝位征东突厥,俘颉利可汗,后被尊为“天可汗”遣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崩,葬昭陵A.建隋朝,灭南陈,结束长期分裂局面B.创科举,开运河,加强南北经济联系C.轻徭薄赋,虚心纳谏,成就“贞观之治”D.励精图治,整顿吏治,铸就“开元盛世”3.
2、 史学家称赞“开元盛世”时提到:开元时期所用之相“姚崇尚通,宋璟尚法各其所长也”。材料表明“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是统治者 ( )A.整顿吏治 B.知人善任 C.注重文教 D.改革税制4. 阅读下表,据表格内容可得出 ( )时期西汉初期唐朝中叶唐朝末年表现诸侯王发动叛乱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原因分封诸侯节度使权力过重内轻外重影响叛乱被平定,中央对全国的统治得到加强后患无穷, 由盛转衰唐朝灭亡, 五代十国开始A.封建王朝中央与地方矛盾尖锐B.加强中央集权能稳定王朝C.封建割据导致汉朝、唐朝衰亡D.割据分裂只出现于王朝末期5.有人认为,王安石变法以富国而非富民为目标,夺商人、地主、农民之利归国家财政,几乎
3、把整个社会作为“取财”的对象。新法损害了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利益,导致变法的社会基础丧失。材料表达的是王安石变法 ( )A.实施的背景 B. 改革的内容C. 取得的成效 D.失败的原因6. 1114年9月,阿骨打号召所部同心协力,共灭契丹,并宣誓说:“有军功的,奴婢部曲可转为平民,平民可以做官,原有官职的可按功劳大小晋升。”这一做法能够 ( )A.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 B.揭露契丹统治者的腐败C.调动女真人抗辽积极性 D.联合宋朝夹攻契丹7. “榷场,与敌国互市之所也。”这是古代史书中对榷场的描述,北宋与辽、西夏对峙,但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在进行。榷场的存在( )A.使民族间长期争战不休 B.
4、使民族间完全消除隔阂C.促进了民族交流与交融 D.消除了民族间的经济差距8. “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边疆地区设置的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长官的州,有财政上的自主权),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元朝此举旨在( )A.扩大行政疆域 B.发展地方经济C.加强中央集权 D.缓和民族矛盾9. 谚语的演变蕴含着一定的历史信息。从南宋时期的“天上天堂,地下苏杭”到明清时期的“湖广熟,天下足”,这两句谚语的变化表明 ( )A.两湖地区取代江浙成为产粮重要地区B.宋以后江南因战乱多农业发展受影响C.江浙地区经济逐步落后D.明清经济重心完成南移10. “一分材料说一分话
5、(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逻辑正确的是( )A.隋唐实行科举制,形成了人人平等的社会B.文成公主入藏,中央实现对西藏的行政管辖C.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导致地方藩镇割据D.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北宋城市经济繁荣11.据考证,世界上现存300多件元青花瓷,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托普卡帕宫博物馆有40件,伊朗国家博物馆有32件。材料可以用来佐证元朝( )A.统治疆域较为辽阔 B.中外交通四通八达C.对外关系缓慢转型 D.对外贸易比较发达12.皇明祖训祖训首章:“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明太祖制定这
6、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控制军队 B.禁锢思想C.强化皇权 D.改革科举13.下图是某同学在学习时整理的部分笔记。其学习的主题是( )A.郑和下西洋 B.戚继光抗倭C.郑成功收复台湾 D.雅克萨之战14. 乾隆时,六世班禅拒绝了英国殖民者与西藏地方建立直接联系的要求,明确表示西藏的一切无不听命于朝廷。为纪念他的功绩,乾隆皇帝下令修建了清净化城塔(如图,位于北京西黄寺内)。此塔的修建见证了 ( )A.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B.清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C.清朝东北边疆的稳定 D.文化专制政策的推行15. 清人在论南洋事宜书中写道:“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人足既禁以后,百货不通,民生日蹙。居者苦
7、艺能之无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材料意在说明海禁政策 ( )A.抵御了西方殖民者的侵略 B.严重阻碍对外贸易的发展C.导致许多农民和商人破产 D.引发了民生和社会问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0分,18题10分,共30分)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一 到了宋代,作为商业区域的市的制度已经破除,无论在场所上、时间上,都没有受到限制。商店各个独立地随处设立于都城内外。集市定期在交通便利的河畔、桥畔等繁盛地举行。利用寺观或其他地方一旬举行几次或一年举行几次的定期集市也时常进行。仓库也随着方便,自由设置。摘编自日加藤
8、繁中国经济史考证材料二 元朝政府建立了遍及全国的驿站制度,沿着几条交通干线,一直通达各边疆地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加强,全国范围内形成贯通东西、南北的较为发达的交通网络,过往的使臣或传递情报者持圣旨、令牌可换乘马匹。开通的海运和大运河,不仅使中国瓷器、绸缎更多地传到东西洋各国,甚至不少国家的风俗习惯也深受中国的影响。摘编自邱树森元朝简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朝商业发展的表现。(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商业发展的原因。(2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元朝交通的基本特点,(2分)并概括元朝的海陆交通分别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2分)(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经济繁荣”和“交通发展”的基本前提。
9、(2分)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一 东汉末年以来,地方行政形成州、郡、县三级制,机构数目不断增加,疆域则日渐缩小。分裂时期各个割据政权侨置州郡,招引、安置流民,使地方行政单位愈为破碎支离。以致“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民少官多,十羊九牧”。隋文帝遂于开皇三年“废诸郡”,把三级制变为州、县二级制。后又改州为郡,并省郡数,裁汰了部分冗官,至隋炀帝时全国共190郡,统1255县。材料二 元灭南宋之后,疆域辽阔,超出汉、唐。为管理这样广袤的疆土,元朝逐渐形成一套行省制度。因中央宰相机构为中书省,派高级官员外出镇御地方,称“行中书省事”,简称行省。起初行省带有比较
10、明显的中央派出机构色彩,至忽必烈后期已基本上转变为地方常设的最高行政机构,全国逐渐形成10个行省,皆“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中书) 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在邻近首都大都的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区,不设行省,由中书省直辖,称为“腹里”。上述材料均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隋文帝改革地方行政制度的举措。(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些举措的意义。(2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元朝行省的性质变化。(2分)并概括其主要职责。(2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隋朝和元朝地方制度建设给你的启示。(2分)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
11、0分)以下是某历史兴趣小组针对我国古代一项重要的制度进行的研学活动,请你参与。【资源共享】材料一 由于新设立了进士科,加上原有的秀才、明经科,开科考试形成了一个层次不同、要求各异、由法律所规定的完整的体系,成为国家纯粹按照才学标准选拔文士担任官吏的考试制度。这一制度对中国的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积极影响。材料二 考试内容逐渐程式化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四书”。文章格式从此以后的几百年不变,都是八股文。它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对文章格式的要求,所谓“排比由定式”, 文章一般需要四组文句。归组两个段落,相互对仗。这一形式同样对中国的发展,特别是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更多的消极影响。摘编自刘宗绪主编历史
12、学科专题讲座【思维共鸣】同学们研讨后发现:这一制度在1300多年里历经多个朝代的发展,集中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变化和统治需求。(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一制度的名称,(2分)并指出材料一、材料二中所示内容分别始于哪一朝代。(2分)(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制度满足的统治需求。(2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按照“目的措施作用”的结构,举出一个隋朝之后中央政权加强思想文化统治的事例。(4分,提示:所举事例不得取材于材料一、材料二)答案答案速查123456789101112131415BCBBDCCCADDCBAD6. C 点拨:根据材料中的“有军功的,奴婢部曲可转为平民
13、”可知,只要立了军功,就可以提高社会地位,甚至可以为官,阿骨打这一做法有利于调动女真人抗辽积极性,C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排除A项; 材料没有涉及揭露契丹统治者的腐败,排除B项; 材料没有涉及联合宋朝夹攻契丹,排除D项。8. C 点拨:材料中的“唐所谓羁縻之州(边疆设置的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长官的州,有财政上的自主权) ,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大意是说元朝疆域辽阔,历来由少数民族地方政权统治的一些地区,也开始征发赋役,这说明元朝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控制,是加强中央集权的表现。故选C。9. A 点拨:根据题干中的“天上天堂,地下苏杭” “湖广熟,天下足”并结合所学
14、知识可知,材料主要体现了粮食主产区的转移,两湖地区取代江浙成为产粮重要地区,A项符合题意;宋朝以后北方因战乱多农业发展受影响,排除B项; 江浙地区经济并没有因为粮食主产区的转移而落后,排除C项; 南宋时完成经济重心的南移,排除D项。故选A。15. D 点拨:分析材料可知,“民生日蹙”说明引发了民生问题;“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说明带来了社会问题。故选 D。16. (1) 表现: “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定期举行集市; 仓库设置自由。 (任答一点即可,2分)原因:宋朝农业和手工业的持续繁荣; 政府政策的支持; 人们观念的转变;等等。 (任答一点即可,2
15、分)(2)特点:交通网络发达。 (2分)影响:陆路交通加强了中央和地方的联系; 海路交通促进了中国同海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文化往来。 (2分)(3)政府政策的扶持; 国家的统一; 等等。(任答一点即可,2分)17. (1) 举措:地方由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二级制;改州为郡,并省郡数,裁汰了部分冗官。 (任答一点即可,2分)意义:减少地方行政层级,提高了行政效率; 节省政府开支,减轻了人民负担,缓和了社会矛盾;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 (任答一点即可,2分)(2)变化:由中央派出机构到地方常设最高行政机构。 (2分)职责:管理地方行政事务,包括财政、税收、治安等;军事事务,包括守卫边疆、防御敌人入侵等。 (2分)(3)制度需要与时俱进; 制度创新推动了政治稳定和社会秩序的建立等。 (言之有理即可,2分)18. (1)名称: 科举制; (2分)朝代: 隋朝、明朝。 (2分)(2)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任答一点即可,2分)(3)示例: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清朝大兴文字狱有利于封建统治,但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4分)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