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辩证唯物的辩证唯物的认识论认识论原理(实践、认识、真理)原理(实践、认识、真理) 实践是认识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基础(实践(实践决定决定认识认识四点内容四点内容)。)。 1 1、实践与认识的、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辩证关系关系 方法论:要求我们方法论: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 不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不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2 2、真理是、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方法论:人们既要坚持真理又要发展真理,做到主观和客方法论:人们既要坚持真理又要发展真理,做到主观和客 观,理论和实践具体的、
2、历史的统一。观,理论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 3、认识具有、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追求真理是一 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zxxkw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马克思主义哲 学 唯物辩 证法 辩证 唯物 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史观) 辩证唯物论:物质、意识、规律(第四、五课) 人生观 历史观(第十一课) 价值观 认识论:实践、认识、真理(第六课) 联系(第七课) 发展(第八课) 矛盾(第九课)-实质与核心 创新(第十课)-根本要求 两个总特征
3、(第十二课) 唯物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社会、历史和思维唯物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社会、历史和思维 的哲学方法的哲学方法;是由马克思首先提出,经其他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首先提出,经其他马克思主义 者(如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发展而形成的一套世者(如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发展而形成的一套世 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思想体系;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思想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核心组成部分的核心组成部分。 唯物辩证法指出:唯物辩证法指出:“与万物普遍与万物普遍联系联系”和和“按自身按自身 规律永恒规律永恒发展发展”是世界存在的是世界存在的两个总的基本特征两个总的基本特征,从
4、总,从总 体上揭示了世界的辩证性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体上揭示了世界的辩证性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 各个范畴,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这两个基本特征的内涵和各个范畴,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这两个基本特征的内涵和 外延;外延;矛盾(即对立统一)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矛盾(即对立统一)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 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第七课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观 第八课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发展观 第九课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矛盾观 第十课第十课 唯物辩证法的唯物辩证法的辩证否定观辩证否定观 唯物辩证 法
5、既是科学的 世界观,又是 指导我们认识 世界和改造世 界的重要思想 方法。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基本观点基本观点 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 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分析法矛盾分析法 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 根本观点根本观点 对对 立立 知识框架知识框架: : 总总 特特 征征 总总 特特 征征 联系观联系观 发展观发展观 矛盾观矛盾观 孤立的观点孤立的观点 对对 立立 对对 立立 片面的观点片面的观点 静止的观点静止的观点 形而上学形而上学 创新意识创新意识 要求要求 【误区误区】凡辩证法都是正确和科学的。凡辩证法都是正确和科学的。
6、【点拨点拨】辩证法有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辩证法之辩证法有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辩证法之 分,笼统地说辩证法是正确和科学的是不准确的。分,笼统地说辩证法是正确和科学的是不准确的。 辩证法和唯物论相结合,就是唯物辩证法,这辩证法和唯物论相结合,就是唯物辩证法,这 是迄今为止最科学的思维方法;辩证法和唯心主是迄今为止最科学的思维方法;辩证法和唯心主 义相结合,就是唯心主义辩证法,比如黑格尔的义相结合,就是唯心主义辩证法,比如黑格尔的 辩证法,他的辩证法是对的,但唯心主义是错误辩证法,他的辩证法是对的,但唯心主义是错误 的。的。 ( (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 ) 考试分析:考试分析: 高考对本单元的考查很多,难
7、度较大,命题集中在高考对本单元的考查很多,难度较大,命题集中在联联 系的特点客观性系的特点客观性、发展的观点发展的观点(高频点(高频点量变与质变量变与质变)、)、 矛盾分析法矛盾分析法(高频点(高频点矛盾的对立统一、主次方面,两点矛盾的对立统一、主次方面,两点 论与重点论统一论与重点论统一)、)、辩证否定观辩证否定观等方面。等方面。 命题趋势呈现命题趋势呈现“一不变,四上升一不变,四上升”的特点的特点。“一不变一不变” 就是就是矛盾作为重点矛盾作为重点考查不变;考查不变;“四上升四上升”就是就是联系的客联系的客 观性观性、整体与部分和系统优化方法整体与部分和系统优化方法、发展的趋势和状态发展的
8、趋势和状态、 辩证否定观辩证否定观的考查的可能性呈上升趋势。试题主要以寓的考查的可能性呈上升趋势。试题主要以寓 言、漫画和自然科技及文化热点为背景,考查调动知识言、漫画和自然科技及文化热点为背景,考查调动知识 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七课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届高三一轮复习 生活与哲学之生活与哲学之 一、考点内容一、考点内容 1.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 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的普遍性、联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的普遍性、联
9、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 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系统优化的方法、系统优化的方法 考点一、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的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总特征 唯物辩证法的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实质与与核心核心 联系的观点联系的观点 发展的观点发展的观点 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 三、考点分析三、考点分析 (唯物辩证法的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根本观点) 考点二、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观:联系的普普 遍性遍性、客观性客观性、多样性多样性 1 1、联系的含义、联系的含义 联系联系 事物与事物之间事物与事物之间 事物内部要素之间事物内部要素之间
10、相互影响、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相互作用、 相互制约相互制约 2 2、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普遍性 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 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 事物联系着事物联系着 事物内部事物内部 事物之间事物之间 整个世界整个世界 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用联系的观用联系的观 点看问题点看问题, ,反反 对用孤立的对用孤立的 观点看问题观点看问题 联系的联系的 普遍性普遍性 联系是普遍的,联系是普遍的, 因此世界上任何两因此世界上任何两 个事物之间都存在个事物之间都存在 着联系。对吗?着联系。对吗? 误区:误区:
11、联系是普遍的,因此,世界上任何事物联系是普遍的,因此,世界上任何事物 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 点拨:点拨:联系的普遍性表明,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联系的普遍性表明,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 之中,至于到底和什么事物相联系、存在什么样的联之中,至于到底和什么事物相联系、存在什么样的联 系,则要从其存在和发展的具体条件出发去具体分析。系,则要从其存在和发展的具体条件出发去具体分析。 并非任意两个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不能将“任何并非任意两个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不能将“任何 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与“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与“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 系”这两个根本不同
12、的观点混为一谈。系”这两个根本不同的观点混为一谈。联系是普遍的,联系是普遍的, 但又是客观的、有条件的。但又是客观的、有条件的。 3、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客观性 (2 2)联系客观性:)联系客观性:事事 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 的意志为转移的意志为转移 二、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二、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 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 自在事物自在事物 人为事物人为事物 地壳运动与地壳运动与 地震海啸地震海啸 核污水污核污水污 染海洋染海洋 一、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一、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 事物,切忌主
13、观随意性。把握真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把握真 实联系实联系 (尊重联系)(尊重联系) 区区 别别 自在事物的联系自在事物的联系:人类产生前就存在的自然物本身:人类产生前就存在的自然物本身 固有的种种联系固有的种种联系。 人为事物的联系人为事物的联系:通过人类实践建立起来的种种联:通过人类实践建立起来的种种联 系系。 联联 系系 人为事物的联系以自在事物的联系为基础,是自在人为事物的联系以自在事物的联系为基础,是自在 事物的潜在联系的显化和实现事物的潜在联系的显化和实现 。 【疑点疑点】为什么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为什么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 ( (1 1) )人为事物的联系以自在事物的联
14、系为基础;人为事物的联系以自在事物的联系为基础; ( (2 2) )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物质性的活动才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物质性的活动才 能形成;能形成; ( (3 3) )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特别提示特别提示 根本上讲是因为根本上讲是因为物质的客观性物质的客观性决定了决定了事物联系的事物联系的 客观性客观性。(贯彻了唯物论思想)。(贯彻了唯物论思想) 自在事物的联系自在事物的联系 食食 物物 网网 释释 尼尼 召召 沙沙 人人 工工 湖湖 人为事物的联系人为事物的联系 【深化拓展深化拓展】事物事物联系
15、的客观性联系的客观性与与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之间的关系之间的关系 (1 1)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 能为力。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状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状 态,调整原来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态,调整原来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2 2)对联系问题,既要坚持唯物主义,又要坚持辩证)对联系问题,既要坚持唯物主义,又要坚持辩证 法。法。人们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必须以人们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必须以 坚持事物的客观性为前提。坚持事物的客观性为前提。 (3 3)人们可
16、以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只)人们可以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只 是改变了事物联系的具体形式,是改变了事物联系的具体形式,并不是从根本上取消并不是从根本上取消 了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了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如果否认了事物联系的客观如果否认了事物联系的客观 性,任何新的具体联系都不可能建立。性,任何新的具体联系都不可能建立。 误区一:误区一: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改变。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改变。 误区二:误区二: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 误区三:误区三:人们建立具体的联系是对联系客观性的否人们建立具体的联系是对联系客观性的否 定
17、。定。 误区四:误区四: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创造事物之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创造事物之 间的联系。间的联系。 误区五:误区五:自在事物的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自在事物的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 主观的。主观的。 误区六:误区六:事物联系是创造出来的。事物联系是创造出来的。 误区七:误区七:事物联系都有“人化”的特点。事物联系都有“人化”的特点。 原因:世界上的事原因:世界上的事 物千差万别,事物物千差万别,事物 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联系是多种多样 的,有条件的。的,有条件的。 方法论: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方法论: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
18、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 移。移。 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主观条件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主观条件; 既要把握事物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把握事物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 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 重视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重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中间环节。重视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重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中间环节。 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 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 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 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必然联
19、系和偶然联系 【误区误区】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因而是固定不变的。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因而是固定不变的。 【点拨点拨】事物的联系多种多样,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变的,事物的联系多种多样,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变的, 会因条件的改变而改变。联系的会因条件的改变而改变。联系的形式是多样的、具体的、可变的,这就是联形式是多样的、具体的、可变的,这就是联 系的辩证性。系的辩证性。 4、联系的、联系的多样性多样性 【深化拓展深化拓展】理解理解“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 (1 1) )联系的观点说明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的观点说明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每一事物都与
20、它每一事物都与它 周围的事物处于相互影响周围的事物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之中相互制约之中,这些对该事这些对该事 物产生影响和制约作用的事物是该事物存在和变化的条物产生影响和制约作用的事物是该事物存在和变化的条 件件。条件不同条件不同,事物的性质事物的性质、状态和功能就会不同状态和功能就会不同。所所 以以,要一切以时间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地点、条件为转移条件为转移。 ( (2 2) )只有坚持只有坚持“一切以时间一切以时间、地点地点、条件为转移条件为转移”,才能才能 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和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主观和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 统一统一。 ( (3 3) )我们要
21、坚持我们要坚持“一切以时间一切以时间、地点地点、条件为转移条件为转移”,反反 对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对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正确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正确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1)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一切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有条件是指一切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有条件 地联系着,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世地联系着,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世 界上根本没有不依赖于周围其他事物而孤立存在的事物。界上根本没有不依赖于周围其他事物而孤立存在的事物。 (2)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客观性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它是不以人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
22、的联系,它是不以人 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要把普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要把普 遍联系原理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联系的客观性告遍联系原理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联系的客观性告 诉人们,不能用主观臆想的联系代替客观事物本身的联系。诉人们,不能用主观臆想的联系代替客观事物本身的联系。 (3)在联系的观点上,最容易出现的在联系的观点上,最容易出现的错误错误: 把联系的普遍性理解为世界上把联系的普遍性理解为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 着联系着联系,从而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从而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 把联系的客观性等同于联系
23、不可改变把联系的客观性等同于联系不可改变,如果人们试图建,如果人们试图建 立新的联系,就是对联系的客观性的否定。立新的联系,就是对联系的客观性的否定。 注意:注意: “改变事物的状态”,只是改变事物联系的具“改变事物的状态”,只是改变事物联系的具 体形式,并不是从根本上改变或取消事物的客观联系。体形式,并不是从根本上改变或取消事物的客观联系。 注意:注意: 1.1.联系的普遍性所联系的普遍性所强调的是不存在孤立的事物强调的是不存在孤立的事物; ; 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客观性强调的是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强调的是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联系的多样性联系的多样性强调的是联系具有不同的形式强调的
24、是联系具有不同的形式。 2.2.涉及人类利用事物之间的联系做某项事情的事涉及人类利用事物之间的联系做某项事情的事 例例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普遍性 3.3.人类违背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受到惩罚的事例人类违背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受到惩罚的事例 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客观性 考点三、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整体和部 分的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 1、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相相 互互 区区 别别 含义含义 不同不同 地位地位 功能功能 不同不同 相相 互互 联联 系系 相互相互 依赖依赖 相互相互 影响影响 整体整体是是全局全局和和全过程全过程,从数量上看是,从数量上看是一一 部分部分是是局部局部
25、和和各阶段各阶段,从数量上看是,从数量上看是多多 整体整体居于居于主导主导地位,地位,整体整体统率着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部分,具有部分所 不具备的功能;不具备的功能; 部分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被支配的地位,的地位, 服从和服务服从和服务于整体。于整体。 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部分是整体的部分部分是整体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能成为,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能成为 部分。部分。 部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影响整体的功能,的功能,关键部分关键部分 的功能及其变化
26、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决定作用;作用; 整体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影响到部分。 误区一:误区一:整体大于部分,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整体大于部分,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点拨:点拨:(1 1)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不同于整体功能与部分功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不同于整体功能与部分功能 的关系。的关系。 (2 2)整体一定大于部分,但整体功能不一定大于部分功能)整体一定大于部分,但整体功能不一定大于部分功能 之和。第一种情形是,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当之和。第一种情形是,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当 许多部分按照有序性构成
27、有机整体时,就会产生部分所没许多部分按照有序性构成有机整体时,就会产生部分所没 有的新的整体功能;第二种情形是,当各部分以有序、合有的新的整体功能;第二种情形是,当各部分以有序、合 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 能之和;第三种情形是,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形成能之和;第三种情形是,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形成 整体时,各部分原有的性能得不到发挥,甚至相互抵消,整体时,各部分原有的性能得不到发挥,甚至相互抵消, 使整体功能小于各部分之和。使整体功能小于各部分之和。 (3 3)这一观点的)这一观点的前半句是正确的,后半句应区
28、别对待,具前半句是正确的,后半句应区别对待,具 体分析。体分析。 点拨:点拨:整体是事物的全局或发展的全过程。整体是事物的全局或发展的全过程。 误区二:误区二:整体就是指事物的全局。整体就是指事物的全局。 误区三:误区三:在任何情况下,关键部分对整体都起决定在任何情况下,关键部分对整体都起决定 作用。作用。 点拨:点拨:在任何情况下,关键部分对整体都不起决定在任何情况下,关键部分对整体都不起决定 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 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4.4.正确把握整体功能与部分功能关系的三种情形正确把握
29、整体功能与部分功能关系的三种情形: : (1)(1)当许多部分按照当许多部分按照有序性构成有机整体时有序性构成有机整体时, ,就会产生就会产生 部分所没有的新的整体功能。因此部分所没有的新的整体功能。因此, ,整体具有部分所不整体具有部分所不 具备的功能。具备的功能。 (2)(2)当各部分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 , 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3)(3)当各部分当各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以无序、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 ,各部分各部分 原有的性能得不到发挥原有的性能得不到发挥, ,甚至相互抵消甚至相互
30、抵消, ,使得整体的功使得整体的功 能小于部分功能之和。能小于部分功能之和。 2、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及方法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整体整体处于处于主导主导地位,地位, 统帅部分,整体具统帅部分,整体具 有部分所不具备的有部分所不具备的 功能。整体的功能功能。整体的功能 状态及变化会影响状态及变化会影响 部分部分 部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的功能及其变 化会化会影响影响到整体,到整体, 关键部分关键部分的功能及的功能及 其变化甚至对整体其变化甚至对整体 的功能起的功能起决定作用决定作用 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树立全局观念,立足 整体,统筹全局,选整体,统筹全局,选 择最佳方案,寻求最择最佳
31、方案,寻求最 优目标优目标 搞好局部,用局部搞好局部,用局部 的发展推动整体的的发展推动整体的 发展发展 热保护部件热保护部件 破裂,航天破裂,航天 飞机失事飞机失事 国兴则家昌国兴则家昌, , 国破则家亡国破则家亡 【深化拓展深化拓展】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与方法论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与方法论 角度角度 原理原理 方法论方法论 (1 1) 强调强调 整体整体 的重的重 要性要性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居于主导地位, ,整整 体统率着部分体统率着部分, ,具有部具有部 分所不具备的功能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整整 体的功能、状态及其体的功能、状态及其 变化会影响部分变化会影响部分 要树立全局
32、观念要树立全局观念, ,立立 足整体足整体, ,统筹全局统筹全局, , 选择最佳方案选择最佳方案, ,实现实现 整体的最优目标整体的最优目标 (2 2) 强调强调 部分部分 的重的重 要性要性 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由部分构成, ,离开离开 了部分了部分, ,整体就不复存整体就不复存 在在;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部分的功能及其变 化也会影响整体的功化也会影响整体的功 能能, ,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关键部分的功能及 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 功能起决定作用功能起决定作用 要重视部分的作用要重视部分的作用, , 用局部的发展推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 整体的发展整体的发展 方法技巧:主观题对整体和部分
33、关系的考查方法技巧:主观题对整体和部分关系的考查 (1)整体和部分、系统优化是辩证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知 识点,无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从实践层面都要高度重视。 (2)其最常见考法是结合热点材料,如“京津冀一体 化”“雄安新区建设”等来考查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较常见的考法是结合时事热点,如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 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来考查部分对整体的作用, 或者结合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来考查整体对部分 的作用。 强调整体的常见事例、关键词强调整体的常见事例、关键词 (1 1)顾全大局,事关全局,集体意识,全局观念,树)顾全大局,事关全局,集体意识,全局观念,树 立一盘棋的思想,战略高度
34、,长远角度。立一盘棋的思想,战略高度,长远角度。 (2 2)地区分割、地方保护主义、分裂、独立。)地区分割、地方保护主义、分裂、独立。 (3 3)国家与各地区,各单位,各部门,中央与地方之)国家与各地区,各单位,各部门,中央与地方之 间的关系,全国与东、中、西部,全国工作与“三农”间的关系,全国与东、中、西部,全国工作与“三农” 工作。工作。 注意:注意: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 要素的关系。要素的关系。 注:整体的功能取决于部分之间的联系方注:整体的功能取决于部分之间的联系方 式式 (1)整体大于部分,但)整体大于部分,但不能不能说说整
35、体功能整体功能 一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一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2)对此应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对此应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 当各个部分以当各个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的结构形成整 体时,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整体的功能就会整体的功能就会 大于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即:各个部分功能之和,即: 1 11 12 2。 “三个和尚没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当各个部分以当各个部分以无序、欠佳无序、欠佳的状态及结构形成整体的状态及结构形成整体 时,整体的功能就会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小于小于
36、各个部分功能之和,即各个部分功能之和,即 : 112。 结论:结论:整体功能并非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整体功能并非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整体功能是否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关键要看部分是否以合理的结构状态存在。)整体功能是否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关键要看部分是否以合理的结构状态存在。) 读一读:读一读:部分影响整体:部分影响整体: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一失足成千古恨;牵一发而动全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一失足成千古恨;牵一发而动全 身;一石激起千层浪;一箭定乾坤;成败在此一举;细身;一石激起千层浪;一箭定乾坤;成败在此一举;细 节决定成败;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牙疼不是病,疼节决定成败;一趾之疾,丧七尺
37、之躯;牙疼不是病,疼 起来要人命起来要人命 整体影响部分:整体影响部分: 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亡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亡 ;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没;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没 水小河干;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水小河干;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 足谋一时足谋一时 。 整体的功能与部分功能:整体的功能与部分功能: 二人二人同心同心, ,其利断金;一支竹篙难渡汪洋海,众人其利断金;一支竹篙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划桨 开动大帆船;开动大帆船; 田忌赛马田忌赛马 1、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 2、一着
38、不慎,全盘皆输。、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3、木桶原理:一个木桶由许多木木板组成,木桶的容积取决于最、木桶原理:一个木桶由许多木木板组成,木桶的容积取决于最 短的那块木板。短的那块木板。 6、“、“80:20法则”:是国际上一种公认的企业法则,即企业经法则”:是国际上一种公认的企业法则,即企业经 营不应该面面俱到,而应该侧重抓关键的环节和项目,即营不应该面面俱到,而应该侧重抓关键的环节和项目,即20; 再以少数的再以少数的20带动多数的带动多数的80,以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以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 4、鸟爱巢,不爱树。树一倒,没住处。看你糊涂不糊涂。、鸟爱巢,不爱树。树一倒,没住处。看你糊涂不糊
39、涂。 人爱家,不爱国,国如亡,家无着,看你怎样去生活!人爱家,不爱国,国如亡,家无着,看你怎样去生活! 5、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没水小河干。、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没水小河干。 7、脱离身体的手,只是名义上的手。、脱离身体的手,只是名义上的手。 C .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部分。 D.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 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A.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
40、其为部分。 B.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C C C D D D A 3、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1 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上就是系统 和要素的关系。和要素的关系。 (2 2)系统的基本特征)系统的基本特征 A.A.整体性整体性 B.B.有序性有序性 C.C.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3 3)掌)掌 握系统优握系统优 化方法化方法 (1 1)着眼整体性;)着眼整体性; (2 2)遵循有序性;)遵循有序性; (3 3)注重优化趋向。)注重优化趋
41、向。 用用综合的思维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方式来认识事物。 统筹考虑,优化组合,选择最佳统筹考虑,优化组合,选择最佳 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田忌赛马田忌赛马 实践实践 认识认识 结构调整、系统工程、资产重组、优化组合、有序结构调整、系统工程、资产重组、优化组合、有序 田忌赛马田忌赛马 上等马上等马 中等马中等马 下等马下等马 田忌田忌 齐威王齐威王 下等马下等马 上等马上等马 中等马中等马 负负 胜胜 胜胜 系统系统 系统系统 胜胜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结果: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结果: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着眼着眼整体性整体性 遵循
42、遵循有序性有序性 注重注重结构优化趋向结构优化趋向 不在意一匹马的比赛结果不在意一匹马的比赛结果,而而 是统筹全局是统筹全局,注重整体目标注重整体目标 根据对方的部署,调整马根据对方的部署,调整马 匹的出场次序匹的出场次序 通过合理安排次序,使系通过合理安排次序,使系 统结构出现优化调整统结构出现优化调整 【深化拓展深化拓展】全面把握系统优化方法全面把握系统优化方法 实践方面实践方面 认识方面认识方面 整体性整体性 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 ,重视重视 整体的功能整体的功能 用综合的思维方式用综合的思维方式 来认识事物。要着来认识事物。要着 眼于事物的整体眼于事物的整体, ,从从
43、 整体出发整体出发, ,把各个部把各个部 分、各个要素联系分、各个要素联系 起来考察起来考察, ,统筹考虑统筹考虑, , 优化组合优化组合, ,形成关于形成关于 这一事物的完整准这一事物的完整准 确的认识确的认识 有序性有序性 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 的有序性的有序性, ,使各要素按照一使各要素按照一 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 内部结构内部结构 的优化趋的优化趋 向向 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 化趋向化趋向, ,力求实现整体功能力求实现整体功能 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系统优化的方法原理及方法论系统优化的方法原理及方法论
44、原理:原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 和要素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和要素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 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整体性、 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方法论:方法论: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要着眼于事物的整 体性;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要注重系 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
45、物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 , 把各个部分、把各个部分、 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形成形成 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整体和部分整体和部分系统和要素?系统和要素?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就是系统和 要素的关系。要素的关系。 组成整体的部分之间可以是有序的,也可组成整体的部分之间可以是有序的,也可 以是无序的。以是无序的。 只有以有序、合理、优化的方式构成的整体,只有以有序、合理、优化的方式构成的整体, 才称为系
46、统。才称为系统。所以说,系统属于整体的一种情所以说,系统属于整体的一种情 况。要素是部分的一种表现形式。况。要素是部分的一种表现形式。 关于用系统优化方法的知识分析材料论述题一般解题模关于用系统优化方法的知识分析材料论述题一般解题模 式式(必背点)(必背点)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 体,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 化趋向,化趋向,要求我们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要求我们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 维方式来认识事物。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要着眼于整体
47、性。要着眼于整体性。+ +材料分析。材料分析。 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材料分析。材料分析。 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 +材料分析。材料分析。 要用综合思维方法,统筹考虑,优化组合要用综合思维方法,统筹考虑,优化组合+ +材料分析,材料分析, 使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使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解题模式解题模式 辩辩 证证 法法 的的 联联 系系 观观 联系的联系的普遍性普遍性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联系的联系的客观性客观性 从固有的
48、联系中把握事物,忌主观随意性;从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忌主观随意性; 联系的联系的多样性多样性 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 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整体和整体和 部分辩部分辩 证关系证关系 整体处于主导地位,整体统整体处于主导地位,整体统 帅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帅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所不 具备的功能。整体的功能状具备的功能。整体的功能状 态及变化会影响部分态及变化会影响部分 树立全局观念,立树立全局观念,立 足整体,统筹全局,足整体,统筹全局, 选择最佳方案,寻选择最佳方案,寻 求最优目标求最优目标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