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 部编版部编版 10 三峡三峡 一、作者简介一、作者简介 郦道元(约郦道元(约466466527527),字善长,北魏范阳涿),字善长,北魏范阳涿 (zhuzhu)县)县( (今河北省涿县今河北省涿县) )人,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人,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曾任安南将军、御史中尉等职,执法严格,后为关右大曾任安南将军、御史中尉等职,执法严格,后为关右大 使,被雍州刺史萧宝夤杀害。他好学博览,留心水道等使,被雍州刺史萧宝夤杀害。他好学博览,留心水道等 地理现象,撰有地理巨著地理现象,撰有地理巨著水经注,为我国古代水经注,为我国古代 的地理科学
2、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地理科学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写作背景二、写作背景 三峡是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三峡是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江水中的一江水中的一 段,水经是我国古代较完整的一部记载全国水系段,水经是我国古代较完整的一部记载全国水系 的地理著作,作者已不可考。由于它记叙简略,郦道的地理著作,作者已不可考。由于它记叙简略,郦道 元旁征博引为之作注,使原著内容大为丰富,成了一元旁征博引为之作注,使原著内容大为丰富,成了一 部别开生面的著作,名水经注。它不仅是我国最部别开生面的著作,名水经注。它不仅是我国最 早的一部地理著作,也是宝贵的文学珍品。早的一部地理著作,也是宝贵的文学珍品。 水经注其书,名为注释水经,
3、实则以水经注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 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 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古代最全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古代最全 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 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 的文学价值。的文学价值。 三、读准字音三、读准字音 阙阙(qu)(qu) 叠嶂叠嶂(zhng)(zhng) 曦曦(x)(x)月月 襄襄(xing)(xing)陵陵 沿溯(沿溯(s)s) 素湍素
4、湍(tun)(tun) 绝巘绝巘(yn)(yn) 飞漱(飞漱(shsh) 长啸长啸(xio)(xio) 属属(zh)(zh)引引 哀转哀转(zhun)(zhun) 四、通假字。四、通假字。 略无阙处略无阙处 “阙”通“缺”,译为:缺口,中断。“阙”通“缺”,译为:缺口,中断。 五、古今异义。五、古今异义。 (1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自自 古义:如果。古义:如果。 今义:自从。今义:自从。 (2 2)或王命急宣。)或王命急宣。 或或 古义:有时。古义:有时。 今义:或者。今义:或者。 (3 3)虽乘奔御风不以急也。)虽乘奔御风不以急也。 虽虽 古义:即使。古义:即
5、使。 今义:虽然。今义:虽然。 (4 4)良多趣味。)良多趣味。 良良 古义:甚,很。古义:甚,很。 今义:好。今义:好。 六、一词多义。六、一词多义。 自自 自三峡七百里中自三峡七百里中 在,介词。在,介词。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连词。如果,连词。 至至 至于夏水襄陵至于夏水襄陵 表示另提一件事,连词。表示另提一件事,连词。 每至晴初霜旦每至晴初霜旦 到,动词。到,动词。 属属 属引凄异属引凄异 连接,动词。连接,动词。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类,名词。类,名词。 绝绝 绝巘多生怪柏绝巘多生怪柏 极,副词。极,副词。 哀转久绝哀转久绝 消失,动词。
6、消失,动词。 七、词类活用。七、词类活用。 虽乘奔御风不以急也。虽乘奔御风不以急也。 奔: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奔: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湍:形容词作名词,流势急的河水。清:形容湍:形容词作名词,流势急的河水。清:形容 词作名词,清波。词作名词,清波。 空谷传响。空谷传响。 响:形容词作名词,回声。响:形容词作名词,回声。 每至晴初霜旦。每至晴初霜旦。 霜:名词用作动词,结霜。霜:名词用作动词,结霜。 清荣峻茂。清荣峻茂。 清、荣、峻、茂四个词均为形容词用作名词,清、荣、峻、茂四个词均为形容词用作名词, 指“水清、木荣、山峻、草茂”。指“水清、木荣、
7、山峻、草茂”。 重岩叠嶂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隐天蔽日 襄襄 阻阻 水:素、绿、水:素、绿、 清、悬、漱清、悬、漱 林寒、涧肃、猿啸林寒、涧肃、猿啸 朝发朝发 暮到暮到 柏:怪柏:怪 泪沾裳泪沾裳 春冬春冬 夏水夏水 秋秋 三三 峡峡 大处落笔大处落笔 小处刻画小处刻画 情景交融情景交融 :绝:绝 山山 水水 (奇险奇险) (急猛急猛) (清幽清幽) (凄婉凄婉) (正面)(正面) (正面)(正面) (侧面侧面) (侧面侧面) 八、课文结构八、课文结构 11 短文两篇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答谢中书书 一、作者简介一、作者简介 陶弘景陶弘景(456(456年年536536年年) ),字通明,号华阳隐居
8、,生,字通明,号华阳隐居,生 于江东名门,官至江夏孝昌相。有于江东名门,官至江夏孝昌相。有陶隐居集陶隐居集,中国,中国 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家、文学家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家、文学家,南,南 朝齐梁时期的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因为看透了混朝齐梁时期的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因为看透了混 浊的人世,后隐居句曲山,可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浊的人世,后隐居句曲山,可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 事,无不前以咨询事,无不前以咨询”,时人谓为,时人谓为“山中宰相”。主张儒、山中宰相”。主张儒、 佛、道三家合流,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做能够谈山论水佛、道三家合流,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做能够谈山
9、论水 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二、写作背景二、写作背景 答谢中书书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给谢徵的一封回是陶弘景给谢徵的一封回 信。写于南北朝,这个时期,因政局动荡,矛信。写于南北朝,这个时期,因政局动荡,矛 盾尖锐,不少文人遁迹山林,从自然美景中寻盾尖锐,不少文人遁迹山林,从自然美景中寻 求精神上的解脱。陶弘景就是因看透了黑暗的求精神上的解脱。陶弘景就是因看透了黑暗的 人世,而隐居句曲山(今江苏茅山)。这些文人世,而隐居句曲山(今江苏茅山)。这些文 人在他们的书信中,常常描山画水,表明自己人在他们的书信中,常常描山画水,表明自己
10、 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此文正是如此。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此文正是如此。 三、读准字音三、读准字音 颓(颓(tutu) 歇(歇(xixi) 鳞(鳞(l ln n) 与(与(y y) 四、重点词语四、重点词语 古来:自古以来古来:自古以来 乱:此起彼伏乱:此起彼伏 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沉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沉 鳞,潜游在水中的鱼,(用了借代的手法,鳞指鳞,潜游在水中的鱼,(用了借代的手法,鳞指 代鱼)代鱼) 实:确实实:确实, ,的确。的确。 是:这是:这 自:从自:从 与(与(y y):参与,这里指欣赏):参与,这里指欣赏 者:者:.的人的人 五、
11、古今异义五、古今异义 古来共谈古来共谈( (古义:称赞古义:称赞 今义:谈论今义:谈论) ) 四时俱备四时俱备( (古义:季节古义:季节 今义:时间今义:时间) ) 晓雾将歇晓雾将歇( (古义:消散古义:消散 今义:休息今义:休息) ) 夕日欲颓夕日欲颓( (古义:坠落古义:坠落 今义:消沉,萎靡今义:消沉,萎靡) ) 六、课文主题六、课文主题 文章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表达了作者文章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表达了作者 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 之感。之感。 记承记承 天寺夜游天寺夜游 一、作者简介一、作者简介 苏轼苏轼(1036(1036
12、- -1101)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眉山人,北宋杰出的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眉山人,北宋杰出的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 洵、弟苏辙合称“三苏”。苏轼是著名的散文洵、弟苏辙合称“三苏”。苏轼是著名的散文 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代表作品有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代表作品有 念奴娇赤壁怀古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后赤壁赋 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 二、写作背景二、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1083年),当年),当 时,作者被贬谪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时,作者被贬谪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 年七月,
13、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 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 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丢了脑袋。十二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丢了脑袋。十二 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 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 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 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 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他当时生活的
14、一个片段。 三、读准字音三、读准字音 遂遂(su(su) ) 寝寝(q(qn)n) 藻藻(z(zo)o) 荇荇(x(xng)ng) 四、重点词语四、重点词语 念:考虑,想到。念:考虑,想到。 遂:于是,就。遂:于是,就。 相与:共同,一起。相与:共同,一起。 但:只是。但:只是。 耳:罢了。耳:罢了。 五、一词多义五、一词多义 与与: :相与步于中庭。相与步于中庭。( (跟,向。介词跟,向。介词) ) 念无与为乐者。念无与为乐者。( (和,连词。和,连词。) ) 至至: :遂至承天寺。遂至承天寺。 ( (到到) ) 寡助之至。寡助之至。 ( (极点极点)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5、寻寻: :寻张怀民。寻张怀民。( (寻找寻找) ) 未果,寻病终。未果,寻病终。( (不久不久) )桃花源记桃花源记 空空: :庭下如积水空明。庭下如积水空明。( (空旷澄澈空旷澄澈) ) 空谷传响。空谷传响。( (空荡荡的空荡荡的) )三峡三峡 六、古今异义六、古今异义 但但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古义古义: :只是,只只是,只 不过不过; ;今义今义: :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耳耳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古义古义: :助词,表助词,表 示限制语气,相当于“示限制语气,相当于“ 而已”“罢了”而已”“罢了”; ;今今 义义:
16、 :名词,耳朵。名词,耳朵。 念念 念无与为乐者念无与为乐者 古义古义: :考虑,想到考虑,想到; ;今义今义: : 纪念,思念。纪念,思念。 盖盖 盖竹柏影也盖竹柏影也 古义古义: :原来是,表推测原因原来是,表推测原因 ; ;今义今义: :器物上有遮盖作用的东西。器物上有遮盖作用的东西。 七、课文主题七、课文主题 本文通过对庭院月光的描写,创造了一个本文通过对庭院月光的描写,创造了一个 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 心境,表现了作者赏月的欣喜、贬谪的寂寞和心境,表现了作者赏月的欣喜、贬谪的寂寞和 自我排遣的乐观豁达的胸怀。自我排遣的乐观豁
17、达的胸怀。 12 与朱元思书与朱元思书 一、作者简介一、作者简介 吴均吴均(469(469520)520),字叔庠,吴兴故鄣,字叔庠,吴兴故鄣( (今浙今浙 江安吉江安吉) )人,南朝梁文学家。出身贫寒,好学,有人,南朝梁文学家。出身贫寒,好学,有 俊才,通史学,善诗文。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俊才,通史学,善诗文。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 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 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 二、写作背景二、写作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因而,魏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因而,
18、不少知识分子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不少知识分子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与朱与朱 元思书元思书是吴均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信中的一段话,是吴均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信中的一段话, 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江的秋景;原信中应当另有所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江的秋景;原信中应当另有所 述,但已散轶,亦无其他资料可考,只留下这看似述,但已散轶,亦无其他资料可考,只留下这看似 兴之所至而写下的一段文字。虽然只是片段,但这兴之所至而写下的一段文字。虽然只是片段,但这 段文字无论从内容还是结构上看,都有相对的完整段文字无论从内容还是结构上看,都有相对的完整 性,是一篇优秀的山水小品文。性,是一篇优秀的山水小品文。 三、题
19、目解读三、题目解读 “与”,给。朱元思,作者的友人“书”,“与”,给。朱元思,作者的友人“书”, 书信。题目表明本文是作者写给友人的一封书书信。题目表明本文是作者写给友人的一封书 信信 四、读准字音四、读准字音 缥碧缥碧(pi(pio)o) 急湍急湍(tu(tun)n) 轩邈轩邈(mi(mio)o) 泠泠泠泠(l(lng)ng) 嘤嘤嘤嘤(y(yng)ng) 转不穷转不穷(zhu(zhun)n) 鸢飞戾天鸢飞戾天(yu(yun)(ln)(l) ) 经纶经纶(l(ln) n) 窥谷窥谷(ku(ku) ) 横柯横柯(k(k) ) 五、重点词语五、重点词语 风烟俱净(烟雾)风烟俱净(烟雾) 任意东西
20、(向东或向西)任意东西(向东或向西) 一百许里(表约数)一百许里(表约数) 急湍甚箭(比箭还快)急湍甚箭(比箭还快) 猛浪若奔(飞奔的马)猛浪若奔(飞奔的马) 互相轩邈(高处)(远处)互相轩邈(高处)(远处) 好鸟相鸣(美丽)好鸟相鸣(美丽) 望峰息心(使望峰息心(使平息)平息) 横柯上蔽(在上面)横柯上蔽(在上面) 六、一词多义六、一词多义 绝绝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独一无二,绝妙)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独一无二,绝妙) 猿则百叫无绝(断绝、消失)猿则百叫无绝(断绝、消失) 上上 负势竞上(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可译为“向上”)负势竞上(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可译为“向上”) 横柯上蔽(名词,可译为“
21、上边、上面”)横柯上蔽(名词,可译为“上边、上面”) 百百 一百许里(数词,实指,表示“十的十倍”)一百许里(数词,实指,表示“十的十倍”) 猿则百叫无绝(数词,虚指,可译为“极言其猿则百叫无绝(数词,虚指,可译为“极言其 多”)多”) 直直 直视无碍(形容词,一直)直视无碍(形容词,一直) 争高直指(形容词,笔直)争高直指(形容词,笔直) 无无 直视无碍(副词,没有)直视无碍(副词,没有) 猿则百叫无绝(副词,不)猿则百叫无绝(副词,不) 七、古今异义 一百许许里 古义:附在整数词后,表示级数。今义:应允、 或者、可能。 鸢飞戾戾天者,望峰息心 古义:至,到达。今义:罪过,乖张。 经纶经纶世
22、务者,窥欲忘反 古义:筹划,治理。今义:整理过的蚕丝,比喻 规划、管理政治的才能。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东西 古义: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向东向西。今义:指 人或事物。 八、词类活用 负势竞上上(名词做动词,向上生长) 任意东西东西(名词做动词,向东或向西) 风烟俱净净(形容词做动词,消净,散净) 横柯上上蔽(名词做状语,在上面) 猛浪若奔奔(动词做名词,飞奔的马) 九、通假字 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鸟叫声。) 窥欲忘反(“反”通“返”,返回。) 有时见日(“见”通“现”,现出。) 1313 唐诗五首唐诗五首 野望 一、作者介绍一、作者介绍 王绩王绩( (约约590590644)644),字
23、无功,号东皋子,字无功,号东皋子, 绛州龙门绛州龙门( (今山西河津今山西河津) )人。隋末举孝廉,除人。隋末举孝廉,除 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 丞。时天下大乱,弃官还故乡。唐武德中,丞。时天下大乱,弃官还故乡。唐武德中, 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初,以疾罢归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初,以疾罢归 河渚间,躬耕东皋,自号“东皋子”。性简河渚间,躬耕东皋,自号“东皋子”。性简 傲,嗜酒,能饮五斗。傲,嗜酒,能饮五斗。 写作背景写作背景 王绩入唐后以秘书省正字待诏门下省,不王绩入唐后以秘书省正字待诏门下省,不 久辞官还乡。贞观中出为太乐丞,旋
24、又告归。久辞官还乡。贞观中出为太乐丞,旋又告归。 此诗应该就是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东皋(在今山此诗应该就是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东皋(在今山 西河津)的时候。西河津)的时候。 三、问题探究三、问题探究 1.1.诗人眺望原野,看到了哪些景色?请赏析。诗人眺望原野,看到了哪些景色?请赏析。 所见景色:“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所见景色:“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 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 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 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景之上,牧人与猎
25、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 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 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 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 搭配得恰到好处。搭配得恰到好处。 2.2.“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流露出诗人怎“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流露出诗人怎 样的思想感情?样的思想感情? 这两句表面说自己在现实中无认识之人,只好追怀古这两句表面说自己在现实中无认识之人,只好追怀古 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实则流露出诗人孤独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实则流露出诗人孤独 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26、。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黄鹤楼黄鹤楼 一、作者介绍一、作者介绍 崔颢崔颢(h(ho)o)(704704754754),汴州(今河南),汴州(今河南 开封市)人,唐代诗人。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开封市)人,唐代诗人。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 首首黄鹤楼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 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 全唐诗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他秉性耿直,才收录诗四十二首。他秉性耿直,才 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 崔颢集崔颢集。 二、写作背景二、写作背景 这首诗具
27、体创作时间已无从考证。黄鹤楼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已无从考证。黄鹤楼 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而得名,传说费祎登仙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而得名,传说费祎登仙 驾鹤于此,这首诗诗就是从楼名之由来写起的。驾鹤于此,这首诗诗就是从楼名之由来写起的。 诗人登临黄鹤楼,览眼前景物,即景生情,诗诗人登临黄鹤楼,览眼前景物,即景生情,诗 兴大作,创作了这首诗。兴大作,创作了这首诗。 使至塞上 一、作者介绍一、作者介绍 王维(王维(701701年年761761年,一说年,一说699699年年761761 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 (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
28、朝诗人,(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 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二、写作背景二、写作背景 公元公元737737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春,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春, 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 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 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其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其 实是王维被排挤出朝廷。这首诗就是作于此次实是王
29、维被排挤出朝廷。这首诗就是作于此次 出塞途中。出塞途中。 三、名句赏析三、名句赏析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诗人以传神的笔调描绘了进入边塞后所看诗人以传神的笔调描绘了进入边塞后所看 到的奇特壮丽的风光。大漠向无边的远方延展,到的奇特壮丽的风光。大漠向无边的远方延展, 视角广,景深长,给人以开阔、广袤、深邃的视角广,景深长,给人以开阔、广袤、深邃的 感觉。感觉。 “孤”显出人烟的稀少。“孤”显出人烟的稀少。 “直”表现出诗人对边塞景物的惊异。“直”表现出诗人对边塞景物的惊异。 “长河”的形象横亘在画面中,把画面分割为“长河”的形象横亘在画面中,把画面分割为 两段,又增添
30、了构图的活泼感。两段,又增添了构图的活泼感。 “落日圆”则为被分割的画面涂上了统一的色“落日圆”则为被分割的画面涂上了统一的色 调,显示出浑然一体的气势。调,显示出浑然一体的气势。 渡荆门送别 一、作者介绍一、作者介绍 李白(李白(701701年年762762年)年) ,字太白,号青,字太白,号青 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 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 “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 “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小李杜”区别,
31、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 杜”。杜”。 二、写作背景二、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赠别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赠别 家乡而作,这首诗具体写作时间不确定家乡而作,这首诗具体写作时间不确定 三、名句赏析三、名句赏析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短短十个字,作者描绘了四种景象:起伏的山短短十个字,作者描绘了四种景象:起伏的山 岭,平坦的原野,奔流的长江,辽远的荒原。每一岭,平坦的原野,奔流的长江,辽远的荒原。每一 种景象都是那样的阔大,让人穷尽目光,思接千里。种景象都是那样的阔大,让人穷尽目光,思接千里。 其中“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其中
32、“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 真切地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真切地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意思是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下来的一意思是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下来的一 面天镜,云彩升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面天镜,云彩升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 这一句是长江近景的描写。“月下飞天镜”是月夜这一句是长江近景的描写。“月下飞天镜”是月夜 俯视所见。“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俯视所见。“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 钱塘湖春行 一、作者介绍一、作者介绍 白居易(白居易(772772年
33、年846846年),字乐天,号香年),字乐天,号香 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 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 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 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 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 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 王”之称。王”之称。 二、写作背景二、写作背景 长庆
34、二年(公元长庆二年(公元822822年,唐穆宗时期)七年,唐穆宗时期)七 月,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的刺史,宝历元年月,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的刺史,宝历元年 (公元(公元825825年,唐敬宗时期)三月又出任了苏年,唐敬宗时期)三月又出任了苏 州刺史,所以这首钱塘湖春行写于长庆三、州刺史,所以这首钱塘湖春行写于长庆三、 四年(公元四年(公元823823、824824年)间的春天。年)间的春天。 三、名句赏析三、名句赏析 几外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吸春泥几外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吸春泥 此联从静到动,从全景的写意到细节的工此联从静到动,从全景的写意到细节的工 笔。先写仰视所见禽鸟,莺在歌,燕在舞笔。先写仰视所见禽鸟,莺在歌,燕在舞, ,显显 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 劳作,都写出了初春的生机。“几处”二字,劳作,都写出了初春的生机。“几处”二字, 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 “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 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