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X , 页数:83 ,大小:1.24MB ,
文档编号:855083      下载积分:7.5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855083.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1新高考生物复习练习课件:专题17 神经调节.pptx)为本站会员(小豆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新高考生物复习练习课件:专题17 神经调节.pptx

1、考点考点1 1 反射与人脑的高级功能反射与人脑的高级功能 1.(2019海南单科,15,2分)下列与反射弧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效应器的活动包括腺体分泌和肌肉收缩 B.效应器的结构受到损伤会影响反射活动的完成 C.突触后膜上有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D.同一反射弧中感受器的兴奋与效应器的反应同时发生 答案答案 D 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故效应器的活动包括腺体分泌和 肌肉收缩,A正确;反射的完成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效应器的结构受到损伤会影响反射活动的完 成,B正确;突触后膜上有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神经递质通过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 引起突触后神

2、经元的兴奋或抑制,C正确;同一反射弧中感受器先兴奋,效应器后反应,D错误。 2.(2019浙江4月选考,19,2分)下列关于人体反射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射活动具有规律性 B.膝(跳)反射的效应器是伸肌中的肌梭 C.神经元受到适宜刺激后会产生神经冲动 D.反射活动一定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 答案答案 B 反射活动具有规律性,A正确;膝跳反射的效应器是伸肌,肌梭是感受器,B错误;神经元受 到适宜刺激后会产生神经冲动,C正确;反射活动一定需要中枢神经系统(脊髓或脑)的参与,D正 确。 3.(2019北京理综,2,6分)为探究运动对海马脑区发育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研究者将实验动物分 为

3、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跑步/游泳)。数周后,研究人员发现运动组海 马脑区发育水平比对照组提高了1.5倍,靠学习记忆找到特定目标的时间缩短了约40%。根据该研 究结果可得出( ) A.有氧运动不利于海马脑区的发育 B.规律且适量的运动促进学习记忆 C.有氧运动会减少神经元间的联系 D.不运动利于海马脑区神经元兴奋 答案答案 B 本题借助神经系统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获取信息、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影响 海马脑区发育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因素分析,体现了科学思维素养中的演绎与推理要素。根据“运 动组海马脑区发育水平比对照组提高了1.5倍”,推知有氧运动有利于海马脑区的发育和增加

4、神经 元间的联系,A、C错误;根据“靠学习记忆找到特定目标的时间缩短了约40%”,推知规律且适量 的运动可促进学习记忆且有利于海马脑区神经元兴奋,B正确,D错误。 4.(2018天津理综,1,6分)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不受激素影响 C.不存在信息传递 D.能直接消灭入侵病原体 答案答案 A 本题以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为信息载体,考查利用所学知识,对生物问题进行解释判 断的能力;试题通过分析与神经系统结构、功能有关的表述,体现了对科学思维素养中归纳与概 括要素的考查。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A正确;神经调节 可受

5、激素影响,如甲状腺激素可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B错误;神经元之间可通过神经递质传递信 息,C错误;直接消灭入侵病原体的系统是免疫系统,D错误。 5.(2018浙江4月选考,20,2分)下列关于人体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脊髓受损,刺激传出神经后伸肌也会收缩 B.刺激传入神经元,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不会兴奋 C.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中,传出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中 D.若膝盖下方的皮肤破损,刺激肌梭后也能发生膝(跳)反射 答案答案 B 本题通过人体膝跳反射,考查了生命观念素养中的结构与功能观和科学思维素养中的 模型与建模、演绎与推理要素。若脊髓受损即反射(神经)中枢受损,会导致反射弧

6、不完整,由于刺 激的是传出神经,兴奋能够传递到效应器,伸肌会发生收缩,A正确。刺激传入神经元,会使抑制性 中间神经元兴奋,并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使下一个神经元被抑制,B错误。据题图可知,膝跳反射的 反射弧中,传出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中,C正确。皮肤的破损并不会破坏膝跳反射反射弧的完整 性,故刺激肌梭后反射仍能正常发生,D正确。 6.(2017课标全国,5,6分)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B.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 C.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D.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

7、素调节 答案答案 B 本题通过考查胰岛素、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反射的种类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 系,体现了生命观念中的稳态与平衡观和结构与功能观。胰岛素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 和储存葡萄糖,使血糖水平降低,A正确;膝跳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其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大脑 皮层受损后条件反射不能完成而膝跳反射可以正常完成,B错误;甲状腺激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 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C正确;胰腺的生理活动既受神经调节也受体液调节,D正确。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 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的区别:内分泌腺又称无管腺,没有导管,其分泌物直接进入细胞 周围的血管和淋巴,通过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输送到各细胞、组织或器

8、官中,如垂体、甲状腺、肾 上腺等;外分泌腺又称有管腺,其分泌物通过腺导管输送到相应的组织或器官发挥作用,如各种消 化腺。 7.(2017海南单科,15,2分)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小脑损伤可导致身体平衡失调 B.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C.大脑皮层具有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 D.下丘脑参与神经调节而不参与体液调节 答案答案 D 小脑的主要作用是维持身体平衡,小脑损伤可导致身体平衡失调,A正确;脑和脊髓构成 了人的中枢神经系统,B正确;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都位于大脑皮层,C正确;下丘脑既能参与神经调 节,又可以通过分泌激素参与体液调节,D错误。 8.(2017海南单

9、科,16,2分)在家兔动脉血压正常波动过程中,当血压升高时,其血管壁上的压力感受 器感受到刺激可以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减慢和小血管舒张,从而使血压降低,仅由此调节过程判断, 这一调节属于( ) A.神经调节,负反馈调节 B.神经调节,免疫调节 C.体液调节,负反馈调节 D.体液调节,免疫调节 答案答案 A 根据题目所给信息,血压调节过程属于神经调节;在该过程中,系统的结果(血压高)作用 于调节系统使结果相反(血压降低),属于负反馈调节。 9.(2019课标全国,30,8分)人的排尿是一种反射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膀胱中的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会产生兴奋。兴奋从一个神经元到另一个神经元的传递是单向的

10、, 其原因是 。 (2)排尿过程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 。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排尿反射也受高级中枢控制,该高级中枢位于 。 (3)排尿过程中,尿液还会刺激尿道上的 ,从而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促进排尿。 答案答案 (1)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2)脊髓 大脑皮层 (3)感受器 解析解析 本题借助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物学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排 尿反射过程的分析,体现了生命观念素养中的稳态与平衡观。(1)兴奋经突触传递时,神经递质只 能由突触前膜释放,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从一个神经元

11、到另一个神经元的传递 是单向的。(2)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脊髓,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3)排尿过程中,尿液刺激 尿道上的感受器使其产生兴奋,兴奋经传入神经传入排尿中枢,促进排尿。 10.(2018浙江4月选考,27,2分)人体各部位的感觉与运动机能在大脑皮层体觉区与运动区中有它的 代表区。下列关于人大脑皮层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侧手指传入神经上的神经冲动,可传到对侧大脑皮层中央后回中间部 B.一侧大脑皮层中央前回底部受损,会使对侧下肢的运动功能出现障碍 C.头面部肌肉的代表区,在运动区呈倒置排列即口部在上眼部在下 D.分辨精细的部位如手,在体觉区所占的面积比躯干的小 以下为教师

12、用书专用 答案答案 A 一侧手指传入神经上的神经冲动,可传到对侧大脑皮层中央后回中间部,A正确;一侧大 脑皮层中央前回底部受损,会使面部运动出现功能障碍,B错误;头面部肌肉的代表区,在运动区呈 正向排列,即眼部在上口部在下,C错误;分辨精细的部位如手,在体觉区所占的面积比躯干的大,D 错误。 11.(2015浙江10月选考,27,2分)以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为材料,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 A.电刺激坐骨神经,腓肠肌不收缩 B.电刺激坐骨神经,同时腓肠肌收缩 C.电刺激腓肠肌,腓肠肌收缩 D.电刺激腓肠肌,肌膜上测不到动作电位 答案答案 C 本题通过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实

13、验,考查了生命观念和科学探究。电刺激坐骨神经, 腓肠肌会收缩,A错误;电刺激坐骨神经,由于兴奋的传导、传递需要时间,腓肠肌不会同时兴奋,B 错误;电刺激腓肠肌,可在肌膜上引起动作电位,该动作电位传到肌纤维内部,引起肌肉收缩,C正确, D错误。 12.(2016上海单科,10,2分)如图显示恐惧反射的建立过程。将建立反射后的小鼠放回反射箱时,小 鼠体内不会发生的是( ) A.胃肠蠕动加速 B.血糖升高 C.呼吸加速 D.心跳加快 答案答案 A 将建立反射后的小鼠放回反射箱时,小鼠会发生条件反射,体内的肾上腺素会增加,从而 引起血糖升高,新陈代谢加快,呼吸加速,心跳也加快,但小鼠体内胃肠蠕动不会加

14、速。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 恐惧时,人体交感神经兴奋,促进肾上腺分泌“应急激素”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能 促进血糖升高,同时交感神经使呼吸加快、心脏跳动加快,但胃肠蠕动不会加快。 13.(2012课标,30,10分)肺牵张反射是调节呼吸的反射之一,图(a)为肺牵张反射示意图。该反射的 感受器位于肺中。深吸气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脑干,抑制吸气,引起呼 气。 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a、b、c、d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a是 ,b是 ,c是 ,d是 。 (2)人体要屏住呼吸必须受到图(a)中 的调控。 (3)图(a)中神经元和之间形成的突触放大后的突触如图(b)所示中,突触小体

15、是神经元的 (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末端膨大形成的,突触后膜位于神经元的 (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 答案答案 (1)神经中枢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效应器 (2)大脑皮层 (3)轴突 细胞体 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反射弧结构的知识。(1)由肺牵张反射的感受器和呼吸肌(效应器组成之 一)可推知:a、b、c、d分别为神经中枢、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和效应器。(2)“屏住呼吸”过程 是大脑皮层所支配的有意识的反射活动。(3)突触小体是神经元轴突末端的杯状或球状膨大部 分。神经元中短的突起为树突,长的突起为轴突。由图b知:神经元的细胞体膜充当突触后膜。 14.(2010全国,3

16、2,10分)用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称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请回答与 此有关的问题: (1)用针刺激脊蛙左后肢的趾部,可观察到该后肢出现收缩活动。该反射活动的感受器位于左后肢 趾部的 中,神经中枢位于 中。 (2)反射活动总是从感受器接受刺激开始到效应器产生反应结束,这一方向性是由 所 决定的。 (3)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如图),立即刺激A端 (能、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 刺激B端 (能、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若刺激剪断处的某一端出现收缩活动,该活 动 (能、不能)称为反射活动,主要原因是 。 答案答案 (1)皮肤 脊髓 (2)突触的结构(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

17、能 不能 不能 反射弧结构不 完整(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解析解析 脊蛙(无脑蛙),去脑后保留完整的脊髓,因脊髓中存在着低级反射中枢,故能完成某些反射活 动,如搔扒反射等。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 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反射弧的任何一部分被破坏,均会导致神经传导中断,不能完成反射活 动。(1)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位于被刺激部位的皮肤中;搔扒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中。(2)兴奋 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具有双向性;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具有单向性,即只能由上一个神经元的 轴突末梢传向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末梢或胞体。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通过突触前膜传向突触后 膜。(3

18、)神经元的生理特性是:受到刺激,能够产生兴奋,并且传导兴奋;骨骼肌的生理特性是:受到刺 激,能够收缩。故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后,立即刺激A端,会引起与其神经相联系的左后 肢骨骼肌收缩,但由于该过程没有完整的反射弧,故不能称为反射活动;刺激B端,兴奋不能传向左 后肢骨骼肌,不能产生收缩活动。 考点考点2 2 兴奋的传导与传递兴奋的传导与传递 1.(2020浙江7月选考,20,2分)分布有乙酰胆碱受体的神经元称为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它普遍存在于 神经系统中,参与学习与记忆等调节活动。乙酰胆碱酯酶催化乙酰胆碱的分解,药物阿托品能阻断 乙酰胆碱与胆碱能敏感神经元的相应受体结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9、 ) A.乙酰胆碱分泌量和受体数量改变会影响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发挥作用 B.使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可抑制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受体发挥作用 C.胆碱能敏感神经元的数量改变会影响学习与记忆等调节活动 D.注射阿托品可影响胆碱能敏感神经元所引起的生理效应 答案答案 B 乙酰胆碱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特异性结合,使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兴奋,乙酰胆碱分泌量和 受体数量改变会影响两者的结合概率,从而影响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发挥作用,A正确;乙酰胆碱酯酶 抑制剂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对乙酰胆碱分解的催化作用,乙酰胆碱会一直与受体结合,使胆碱能敏 感神经元持续兴奋,B错误;根据题意,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参与学习与记忆等调节活动,可知胆碱

20、能 敏感神经元的数量会影响学习与记忆等调节活动,C正确;阿托品能阻断乙酰胆碱与相应受体结合, 导致胆碱能敏感神经元不能产生兴奋而失去调节功能,D正确。 2.(2020山东,7,2分)听毛细胞是内耳中的一种顶端具有纤毛的感觉神经细胞。声音传递到内耳中 引起听毛细胞的纤毛发生偏转,使位于纤毛膜上的K+通道打开,K+内流而产生兴奋。兴奋通过听毛 细胞底部传递到听觉神经细胞,最终到达大脑皮层产生听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静息状态时纤毛膜外的K+浓度低于膜内 B.纤毛膜上的K+内流过程不消耗ATP C.兴奋在听毛细胞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D.听觉的产生过程不属于反射 答案答案 A 根据题干信息“

21、声音传递到内耳中引起听毛细胞的纤毛发生偏转,使位于纤毛膜上的 K+通道打开,K+内流而产生兴奋”推测静息状态时,纤毛膜外的K+浓度高于膜内,A错误;纤毛膜上 的K+内流过程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属于协助扩散,不消耗ATP,B正确;“K+内流而产生兴奋”,使 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形成了局部电流,兴奋在听毛细胞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C正确;由于反射 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而听觉形成的过程中不涉及大脑皮层传出兴奋和效应器的反应,因而 听觉的产生过程不属于反射,D正确。 3.(2020江苏单科,13,2分)下图为部分神经兴奋传导通路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或处必须受到足够强度的刺激才能

22、产生兴奋 B.处产生的兴奋可传导到和处,且电位大小相等 C.通过结构,兴奋可以从细胞a传递到细胞b,也能从细胞b传递到细胞a D.细胞外液的变化可以影响处兴奋的产生,但不影响处兴奋的传递 答案答案 A 兴奋的产生需要受到刺激且达到一定的阈值,均位于神经纤维上,要受到足够强 度的刺激才能产生兴奋,A正确;若神经元a产生的是兴奋性神经递质,处产生的兴奋可以通过神 经纤维传导到处,再经过突触传递到下一神经元处,但两神经元的细胞膜对Na+、K+的通透能 力不一定相同,故处和处的电位大小不一定相等,B错误;结构为突触,在突触处,兴奋只能从 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而不能从突触后膜传递到突触前膜,C错误;

23、突触间隙内的液体为组织 液,属于细胞外液,因而细胞外液的变化可以影响处兴奋的传递,D错误。 4.(2020江苏单科,14,2分)天冬氨酸是一种兴奋性递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天冬氨酸分子由C、H、O、N、S五种元素组成 B.天冬氨酸分子一定含有氨基和羧基 C.作为递质的天冬氨酸可贮存在突触囊泡内,并能批量释放至突触间隙 D.作为递质的天冬氨酸作用于突触后膜,可增大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 答案答案 A 构成大分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天冬氨酸是其中的一种,除了氨基、羧基、 H连在天冬氨酸的中心碳原子上,还有R基(CH2COOH)连在天冬氨酸的中心碳原子上,所以天冬 氨酸不含S元素,A

24、错误,B正确;天冬氨酸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其位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内,当 神经冲动传至突触小体时,可引起突触小泡在突触前膜处释放神经递质天冬氨酸,天冬氨酸进入突 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使突触后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迅速内流,引起下一个神经 元的兴奋,C、D正确。 5.(2019江苏单科,8,2分)如图为突触传递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和都是神经元细胞膜的一部分 B.进入突触间隙需消耗能量 C.发挥作用后被快速清除 D.与结合使的膜电位呈外负内正 答案答案 D 本题以突触结构物理模型为信息载体,考查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推理、判断的能 力;通过对兴奋经突触传递过程

25、分析,体现了对科学思维素养中的模型与建模要素的考查。图中 分别为突触前膜、神经递质、突触后膜和受体,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都是神经元细胞膜 的一部分,A正确;图中神经递质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突触间隙,胞吐过程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 神经递质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识别并发挥作用后会马上被清除,C正确;神经递质分兴奋性神经递 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只有兴奋性神经递质才可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变为内正外负,D错误。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 突触后神经元会持续兴奋或抑制的原因: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 合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后,立即被相应酶分解而失活或被迅速移走;若某种有毒有害物 质使分解神经递质的相应

26、酶变性失活或神经递质的转移受到影响,则突触后神经元会持续兴奋或 抑制。 6.(2018课标全国,3,6分)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 ) A.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 B.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 C.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 D.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 答案答案 D 本题以神经元内外K+、Na+浓度对比信息,考查理解能力;试题通过对静息状态下神经 细胞内外离子分布特点的分析,体现了对科学思维素养中的归纳与概括要素的考查。静息状态下, 神经细胞内的K+浓度高于细胞外的K+浓度,细胞外的Na+浓度高于细胞内的Na+浓度

27、,故D项符合题 意。 7.(2018江苏单科,11,2分)如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K+的大量内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 B.bc段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 C.cd段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 D.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 答案答案 C 本题以膜电位变化的数学模型为信息载体,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及运用能力;试题通过对 神经元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的转换过程的分析,体现了对科学思维素养中模型与建模要素的考 查。K+的外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A错误;bc段Na+大量内流,运输方式是协助扩

28、 散,需要载体的协助,但不消耗能量,B错误;cd段为恢复静息电位阶段,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 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C正确;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需要达到阈值的刺激,在受到阈值以上刺激 时,动作电位的大小不再随刺激强度增大而加大,D错误。 思维点拨思维点拨 本题以膜电位变化示意图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兴奋传导知识的掌握和识图获取信息的 能力,主要涉及静息电位的产生、离子跨膜运输的方式、动作电位的大小和刺激强度的关系。 8.(2017海南单科,13,2分)下列与人体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缺氧不影响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 B.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C.神经纤维上的

29、电信号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D.神经递质可将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传递给突触后神经元 答案答案 A 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方式是胞吐)都需要消耗能量,缺氧会影响肽类神经递质 的合成与释放,A错误;效应器是由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说明肌肉细胞的细胞膜 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B正确;神经纤维上的电信号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在突触处实现电 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C正确;神经递质可将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传递给突触后神经元,从而实现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完成兴奋的传递,D正确。 9.(2017江苏单科,8,2分)如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构为神经

30、递质与受体结合提供能量 B.当兴奋传导到时,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 C.递质经的转运和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 D.结构膜电位的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 答案答案 D 本题考查神经冲动的传导和传递的相关知识。由突触结构示意图可知,、 分别为线粒体、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结构线粒体可为神经递质分泌到突触间 隙提供能量,递质与受体结合不消耗能量,A错误;当兴奋传导到突触前膜时,膜电位由静息电位变 为动作电位,即由内负外正变为外负内正,B错误;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小泡的转运,以胞吐的方式释 放到突触间隙,C错误;突触后膜膜电位的变化,与其对K+、Na+等离子的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D正确。

31、 10.(2016课标全国,4,6分)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 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 C.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 答案答案 B 本题结合ATP知识考查兴奋的产生与传递,属于对生命观念中结构与功能观的考查。 线粒体内膜上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可产生ATP,A正确;突触间隙中的组织液属于细胞外液, 神经递质通过扩散的方式在突触间隙中移动,不需要消耗ATP,B错误;蛋白质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C正确;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的过程中有K+外流和排钠吸钾(钠钾

32、泵)过程,其中后者为 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消耗ATP,D正确。 11.(2020浙江7月选考,30,10分)欲研究生理溶液中K+浓度升高对蛙坐骨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影响 和Na+浓度升高对其动作电位的影响。请完善以下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与讨论。 (要求与说明:已知蛙坐骨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为-70 mV,兴奋时动作电位从去极化到反极化达+30 mV。测量的是膜内外的电位变化。K+、Na+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实验条件适宜) 回答下列问题: (1)完善实验思路: 组1:将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生理溶液a中,测定其静息电位和刺激后的动作电位,并记录。 组2: 。 组3:将神经纤维分别置于Na

33、+浓度依次提高的生理溶液d、e中,测定其刺激后的动作电位,并记录。 对上述所得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 (2)预测实验结果(设计一个坐标,以柱形图形式表示实验结果): (3)分析与讨论: 简要解释组3的实验结果: 。 用放射性同位素24Na+注入静息的神经细胞内,不久在生理溶液中测量到放射性,24Na+的这种转运 方式属于 。用抑制酶活性的药物处理神经细胞,会使24Na+外流量 。 刺激脊蛙的坐骨神经,除了在反射中枢测量到动作电位外,还观察到腓肠肌收缩,说明坐骨神经 中含有 神经。 答案答案 (1)将神经纤维分别置于K+浓度依次提高的生理溶液b、c中,测定其静息电位,并记录 (2) 溶液K+

34、、Na+浓度升高对膜电位影响示意图 (3)细胞外Na+浓度提高,膜内外的浓度差增大,兴奋时,Na+通过Na+通道内流加快,导致动作电位 增大 主动转运 减少 传入和传出 解析解析 (1)由该实验的目的可知,需以不同K+浓度的生理溶液和不同Na+浓度的生理溶液为实验变 量,对比不同K+浓度的生理溶液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不同Na+浓度的生理溶液中神经纤维受 刺激后的动作电位。组1为在适宜的生理溶液中,测定神经纤维静息电位和刺激后的动作电位;组 3为测定Na+浓度依次提高的生理溶液中神经纤维受刺激后的动作电位,推测组2应为测定K+浓度 依次提高的生理溶液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2)因静息电位产生的

35、主要原因是K+外流,提高生理 溶液中的K+浓度,膜内外K+浓度差减小,K+通过K+通道外流减慢,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减小, 故随生理溶液a、b、c中K+浓度依次增大,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绝对值依次减小。Na+通过Na+通 道内流形成动作电位,随a、d、e生理溶液中Na+浓度依次增大,膜内外Na+浓度差增大,Na+内流加 快,神经纤维产生的动作电位依次增大。(3)随细胞外Na+浓度提高,膜内外的Na+浓度差增大,兴 奋时,Na+通过Na+通道内流加快,使动作电位增大。细胞外Na+浓度远高于细胞内,细胞内24Na+出 现在细胞外,说明Na+逆浓度梯度运出细胞,其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转运,该运输方式

36、需载体和能量, 抑制酶活性的药物处理神经细胞可影响其呼吸作用产生能量,进而影响主动转运过程,使24Na+外流 量减少。刺激脊蛙的坐骨神经,反射中枢测量到动作电位,说明受刺激部位为传入神经,还观察 到腓肠肌收缩,说明坐骨神经中还有传出神经。 12.(2020山东,22,10分)科研人员在转入光敏蛋白基因的小鼠下丘脑中埋置光纤,通过特定的光刺 激下丘脑CRH神经元,在脾神经纤维上记录到相应的电信号,从而发现下丘脑CRH神经元与脾脏 之间存在神经联系,即脑-脾神经通路。该脑-脾神经通路可调节体液免疫,调节过程如图1所示,图2 为该小鼠CRH神经元细胞膜相关结构示意图。 图1 图2 (1)图1中,兴奋

37、由下丘脑CRH神经元传递到脾神经元的过程中,兴奋在相邻神经元间传递需要通过 的结构是 ,去甲肾上腺素能作用于T细胞的原因是T细胞膜上有 。 (2)在体液免疫中,T细胞可分泌 作用于B细胞。B细胞可增殖分化为 。 (3)据图2写出光刺激使CRH神经元产生兴奋的过程: 。 (4)已知切断脾神经可以破坏脑-脾神经通路,请利用以下实验材料及用具,设计实验验证破坏脑-脾 神经通路可降低小鼠的体液免疫能力。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及用具:生理状态相同的小鼠若干只,N抗原,注射器,抗体定量检测仪器等。 实验设计思路: 。 预期实验结果: 。 答案答案 (1)突触 去甲肾上腺素受体 (2

38、)淋巴因子(或:细胞因子) 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或:效应B 淋巴细胞和记忆B淋巴细胞) (3)光刺激光敏蛋白导致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产生兴奋 (4)取生理状态相同的小鼠若干只,随机均分为两组,将其中一组小鼠的脾神经切断作为实验组,另 一组作为对照组;分别给两组小鼠注射相同剂量的N抗原;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小鼠抗N抗体的产 生量 实验组小鼠的抗N抗体产生量低于对照组的产生量 解析解析 (1)相邻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进行兴奋传递;脾神经元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能作用于T细胞 的原因是T细胞膜上存在去甲肾上腺素受体。(2)在体液免疫中,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 胞,促使B细胞增殖分化为能产生特定抗

39、体的浆细胞和能识别特定抗原的记忆细胞。(3)小鼠下丘 脑CRH神经元细胞膜上的光敏蛋白接受光刺激使钠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内流产生兴奋。(4)要探 究脑-脾神经通路对小鼠体液免疫能力的影响,可以取生理状态相同的小鼠若干只,随机均分成两 组,一组作为实验组,另一组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小鼠切断脾神经,破坏脑-脾神经通路;然后分别给 两组小鼠注射相同剂量的N抗原;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小鼠抗N抗体的产生量。预期实验结果为 实验组小鼠的抗N抗体产生量低于对照组的产生量。 13.(2020天津,14,12分)神经细胞间的突触联系往往非常复杂。如图为大鼠视网膜局部神经细胞间 的突触示意图。 据图回答: (1)当B

40、C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甲膜内的 释放谷氨酸,与乙膜上的谷氨酸受体结合,使 GC兴奋,诱导其释放内源性大麻素。内源性大麻素和甲膜上的大麻素受体结合,抑制Ca2+通道开 放,使BC释放的谷氨酸 (增加/减少),最终导致GC兴奋性降低。 (2)GC释放的内源性大麻素还能与丙膜上的大麻素受体结合,抑制AC中甘氨酸的释放,使甲膜上的 甘氨酸受体活化程度 (升高/降低),进而导致Ca2+通道失去部分活性。AC与BC间突触的 突触前膜为 膜。 (3)上述 调节机制保证了神经调节的精准性。该调节过程与细胞膜的 两种功能密切相关。 (4)正常情况下,不会成为内环境成分的是 (多选)。 A.谷氨酸 B.内源性大

41、麻素 C.甘氨酸受体 D.Ca2+通道 解析解析 (1)由题图可知,当BC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甲膜内的突触小泡与甲膜融合,释放谷氨酸,且 Ca2+的内流可促进谷氨酸的释放。谷氨酸与乙膜上的谷氨酸受体结合,使GC兴奋,诱导其释放内 源性大麻素,内源性大麻素与甲膜上的大麻素受体结合,抑制Ca2+通道开放,进而对Ca2+内流促进谷 氨酸释放过程起到抑制作用,BC释放谷氨酸减少,导致GC兴奋性降低。(2)由题图可看出,GC释放 的内源性大麻素还可以与丙膜上的大麻素受体结合,从而抑制AC中甘氨酸的释放,使甲膜上的甘 氨酸受体活化程度降低,进而导致Ca2+通道失去部分活性。AC释放的甘氨酸与甲膜上相应受

42、体结 合,说明AC与BC组成的突触中丙膜为突触前膜。(3)BC兴奋时释放的谷氨酸引起GC兴奋,释放内 源性大麻素,内源性大麻素通过与甲膜上的大麻素受体结合抑制Ca2+内流,进而抑制BC释放谷氨 酸;内源性大麻素与丙膜上的大麻素受体结合可抑制AC释放甘氨酸,进而导致甲膜上甘氨酸受体 活化程度降低,使Ca2+内流受阻,最终抑制BC释放谷氨酸,这两条途径均体现了神经调节通过负反 馈调节机制保证了调节的精准性。该调节过程与细胞膜的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 息交流两种功能密切相关。(4)甘氨酸受体与Ca2+通道属于细胞膜的结构成分,而谷氨酸、内源性 大麻素可由细胞释放到细胞间隙(组织液中),故A

43、、B会成为内环境成分,而C、D不能成为内环境 成分。 答案答案 (1)突触小泡 减少 (2)降低 丙 (3)负反馈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 流 (4)CD 14.(2018海南单科,27,8分)为了验证反射弧的完整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基础,某同学将甲、乙两只 脊蛙(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的左、右后肢最长趾趾端(简称左、右后趾)分别浸入0.5%硫酸溶液 中,均出现屈肌反射(缩腿),之后用清水洗净、擦干。回答下列问题: (1)剥去甲的左后趾皮肤,再用0.5%硫酸溶液刺激左后趾,不出现屈肌反射。其原因是 。 (2)分离甲的右后肢坐骨神经,假如用某种特殊方法阻断了传入神经,再将甲的右后趾浸

44、入0.5%硫 酸溶液中,不出现屈肌反射,则说明 。 (3)捣毁乙的脊髓,再用0.5%硫酸溶液刺激蛙的左后趾, (填“能”或“不能”)出现屈肌反 射,原因是 。 答案答案 (1)剥去皮肤导致反射弧的感受器缺失 (2)传入神经结构和功能完整是完成反射活动所必需的 (3)不能 反射弧的神经中枢被破坏 解析解析 (1)剥去甲的左后趾皮肤,再用0.5%硫酸溶液刺激左后趾,不出现屈肌反射。其原因是剥去 皮肤导致反射弧的感受器缺失。(2)分离甲的右后肢坐骨神经,假如用某种特殊方法阻断了传入神 经,再将甲的右后趾浸入0.5%硫酸溶液中,不出现屈肌反射,则说明传入神经结构和功能完整是完 成反射活动所必需的。(3

45、)捣毁乙的脊髓,再用0.5%硫酸溶液刺激蛙的左后趾,不能出现屈肌反射, 原因是反射弧的神经中枢被破坏。 15.(2017浙江4月选考,26,2分)将新生小鼠的脑神经元置于适宜的溶液中,制成较高细胞密度的细 胞悬液,并将其低温保存,在低温保存过程中神经元会受到损伤。一段时间后,与常温保存组相比, 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变化是( ) A.K+浓度升高 B.K+浓度降低 C.Na+浓度不变 D.Na+浓度升高 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 答案答案 A 本题通过小鼠脑神经元受损后内外离子的变化,考查了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正常情 况下,神经细胞内维持钾离子浓度较高、钠离子浓度较低的状态。低温保存过程中神经元受到损 伤

46、,细胞内不能继续维持正常的高钾低钠状态,与常温保存组相比,溶液中的钾离子浓度会升高,钠 离子浓度会降低,A正确。 16.(2016浙江10月选考,27,2分)测量与记录蛙坐骨神经受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如图所示, 其中、的指针偏转达到最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对神经施加刺激,刺激点位于图甲电极的左侧 B.图中甲电极处的膜发生去极化,乙电极处膜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 C.图中甲电极处的膜发生去极化,乙电极处的膜处于极化状态 D.处于图状态时,膜发生的K+内流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 答案答案 C 静息状态下,神经纤维上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中指针偏向右侧,说明刺激点位于乙 电极的右侧或甲、乙电

47、极中间靠近乙电极处,A项错误;图中甲电极处的膜处于极化状态,B项错 误;图中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反极化状态,乙电极处的膜处于极化状态,C项正确;处于图状态时, 膜发生的K+外流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D项错误。 17.(2016浙江4月选考,23,2分)以狗为实验对象,研究心脏的神经支配及作用。实验过程中,先测定 正常情况下的心率,然后分别测定仅阻断神经甲和神经乙后的心率。结果如下表所示。 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甲的作用是使心率减慢 B.神经乙的作用是使心率加快 C.心脏受神经甲和神经乙共同支配 D.神经乙对心率的影响比神经甲强 实验处理 心率(次/分) 正常情况 90 仅阻断神经甲 180 仅阻断神经乙 70 答案答案 D 本题考查神经系统的作用。从表中结果判断,仅阻断神经甲,心率加快,说明神经甲有减 慢心率的作用,A正确;仅阻断神经乙,心率减慢,说明神经乙有加快心率的作用,B正确;心脏受甲和 乙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