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点考点1 1 城市空间结构与等级体系城市空间结构与等级体系 为获得冬季防风、夏季通风的效果,我国东北平原的某城市对一居住区进行了相应的建筑布局规 划,规划建筑物为高层(7层以上)和多层(7层或以下)。下图示意在该居住区内规划的两个居住片 区、道路、出入口及当地盛行风向。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2020课标,4,4分)下列建筑布局中,适合居住片区的是( ) A. B. C. D. 答案答案 B 根据盛行风向可看出,横向错列排布有利于引导气流进入住宅群内,气流可穿过各个建 筑,从而改善通风效果,B正确;并列排布和纵向错列排布,由于纵向前后位置一致,对风的阻挡作用 比较强,不利于通风,A、D错误
2、;自由排布一般与地形起伏、河流弯曲有关,平原地区一般不适用, 不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且通风和光照效果不好,C错误。 2.(2020课标,5,4分)相对居住片区,居住片区的建筑布局宜( ) 建筑密度大 建筑密度小 以高层建筑为主 以多层建筑为主 A. B. C. D. 答案答案 A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区域冬季盛行东北风,居住片区I位于冬季风的上风向地区,有防 冬季风的设计需要,建筑密度大和以高层建筑为主,有利于增加建筑体量,阻挡冬季风,A正 确,B、C、D错误。 3.(2020课标,6,4分)该居住区出入口的设计主要是为了避开( ) A.春季盛行风 B.夏季盛行风 C.秋季盛行风 D.冬季盛行风
3、 答案答案 D 据图可知该居住区出入口设计方位与盛行风风向垂直,可以很好地避开寒冷的冬季盛 行风,利于人们出行,D正确;夏季盛行风能很好地起到通风散热的效果,不需要避开,B错误;东北平 原春季、秋季无明显盛行风向,无需考虑避开,A、C错误。 下图表示我国西北地区某城市中心城区交通、金融、医疗和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密度。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两题。 4.(2020天津,10,3分)图中虚线圈内区域最可能的城市功能是( ) A.商业和住宅 B.工业和行政 C.旅游和休闲 D.仓储和物流 答案答案 A 根据图示信息分析可知,图中虚线圈内区域交通设施和金融设施的分布密度均以高密 度区为主,医疗设施
4、和文化设施均以中密度区为主,故虚线圈内区域最可能的城市功能是商业和住 宅,A项正确;工业、仓储与物流的交通设施以高密度区为主,但金融设施不一定为高密度区,B、D 项错误;旅游和休闲可能是文化设施高密度区,C项错误。 5.(2020天津,11,3分)影响该市中心城区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 B.地形 C.气候 D.科技 答案答案 B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图示表示我国西北地区某城市中心城区交通、金融、医疗和文化 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密度,图示中心城区的形态呈条带状,东南部公共服务设施相对较好,西北 部公共服务设施相对较差,故影响该市中心城区形态的主要因素是地形,B项正确。 2020年5月以来
5、,许多城市鼓励发展地摊经济。规范化管理下的地摊经济让生活“烟火气”更加 浓郁。下图为某城市局部空间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6.(2020浙江7月选考,1,2分)图中四地最适合发展夜市地摊经济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答案 C 地摊经济是指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的一种经济形式。因没有店铺租金的压力,故商品 价格低,让居民享受更多实惠,能让生活“烟火气”更加浓郁。其服务对象为居民,故四地中最适 合发展夜市地摊经济的是位于居民区的丙地,C项正确。 7.(2020浙江7月选考,2,2分)发展地摊经济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生产效率 B.增加就业岗位 C.优化城市布局 D.改善
6、城市交通 答案答案 B 地摊经济是城市的一种边缘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市容环境,发展地摊经济会增加城 市交通压力,D错;地摊经济主要分布在居民区,发展地摊经济不能优化城市布局,C错;地摊经济是 服务业,发展地摊经济对生产效率影响不大,A错;地摊经济创业门槛低,没有太高的学历、技能要 求,失败风险低,从业者即便失利也能迅速“满血复活”;在疫情影响、失业人员增加的特殊背景 下,发展地摊经济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B项正确。 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下图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 此完成下面三题。 8.(2017课标,4,4分)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7、 ) A.站点的用地面积 B.周边的人流量 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 D.周边的环境质量 答案答案 B 本题考查城市交通。地铁是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其站点综合服务等级高低 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周边的人流量。 9.(2017课标,5,4分)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 ( ) A.中心商务区 B.森林公园 C.大型住宅区 D.产业园区 答案答案 A 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读图可知,甲、乙、丙站点距离近且级别都较高,说明沿线区 域人流量大,且地处内环线附近,应该为中心商务区,A项正确。 10.(2017课标,6,4分)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 ) A.围绕
8、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 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 答案答案 C 本题考查城市空间形态。读图可知,城市环线中心为一级站点,人流量大,为一个核心, 沿地铁线的方向又出现了多个一级站点,说明这些站点处也是城市发展核心,故该城市空间形态最 有可能是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C项正确。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 城市多核心模式的形成过程:随着城市的扩展,城区范围越来越大,由于原有的市中心 地价高、交通拥堵和住房紧张等,远离中心的区域也出现新的核心,城市围绕不同的核心,发展形 成多核心模式。 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
9、内的空间特征: 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 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 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 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 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1.(2016课标,4,4分)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 ) A.服务种类 B.服务等级 C.服务范围 D.服务人口 答案答案 A 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由此可知该地区的城市职能明确,这限制 了各核心城市服务种类的随意变动,故
10、A项正确。 12.(2016课标,5,4分)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 ) A.技术创新 B.空间集聚 C.市场拓展 D.产品升级 答案答案 B 由于各核心城市分工明确,所以该地区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了该地区同类产业活 动的空间集聚,故B项正确。分工明确对技术创新、市场拓展、产品升级影响很小,故A、C、D项 错误。 13.(2016课标,6,4分)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 ) 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 B.降低人口密度 C.促进城市竞争 D.优化城乡用地结构 答案答案 D 该地区城市在外围,中心有面积较大的“绿心”,且各城市之间有不可侵占的绿地,这种 规划有利
11、于优化城乡用地结构,故D项正确;提高乡村人口比重与城市化水平有关,和经济发展有 关,与城市空间规划无关,故A项错误;地区人口密度变化与人口增长有关,与城市空间变化无关,故 B项错误;该地区空间规划的实施,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各城市,加强了区内各城市的协作,而不 是竞争,并由此提高了整体的国际竞争力,形成了城市群,故C项错误。 信息解读信息解读 “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设置不可侵占的绿 地”“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这些信息表明该地城乡用地结构得到很好的规划与限 定,利于城市环境的改善与保持。 下图示意某地商业和农业地租水平。读图,回答下题。 14.(
12、2019北京文综,8,4分)该图体现( ) A.两种用地类型呈交错分布 B.两种地租变化率的差异小 C.商业用地向郊区持续扩展 D.农业用地受到政策的保护 答案答案 D 由图可知,农业用地地租比商业用地地租低,但在城区边缘、郊区仍有大量农业用地分 布,应是受政策保护的结果,D项正确;商业用地一般分布于城市中心附近,农业用地分布于城郊,且 两种用地地租差异很大,不会交错分布,A项错误;图中两条线的斜率差异较大,表示其变化率差异 大,B项错误;商业用地有向郊区扩展的趋势,但不会持续扩展,C项错误。 某单中心城市,各方向发展比较均衡,城市中心附近人口和产业分布过于集中,交通拥堵,人居环境 较差。下图
13、示意该城市某个方向的土地价格(P)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5.(2018海南单科,4,3分)为优化城市中心附近的功能布局,在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甲地宜增建 ( ) A.公园 B.工业园区 C.住宅 D.物流园区 答案答案 A 图示甲地位于城市中心附近且地价较低,如果增建公园绿地不但可以缓解材料中所述 “城市中心附近人口和产业分布过于集中,交通拥堵,人居环境较差”的现状,而且征地成本也相 对较低,故A正确。工业园区占地面积大且对环境有一定污染,不适宜建在市中心附近;建住宅区会 导致城市中心附近人口更加集中;物流园区一般建在城郊交通通达度较高的地区,若建在城市中 心附近,会加剧交通拥堵,故B、
14、C、D错误。 16.(2018海南单科,5,3分)乙地附近比例最大的用地类型可能是( ) A.仓储用地 B.公共绿地 C.工业用地 D.居住用地 答案答案 D 图中乙地附近地价仅次于市中心,且占地范围广,则最可能为居住用地,故D正确。仓储 用地一般位于靠近铁路、公路等交通便利且地价相对便宜的城郊;乙地附近地价较高,因此不适 于建设公共绿地;工业用地一般位于城郊;故A、B、C错误。 解题指导解题指导 该城市为“单中心城市”,且“各方向发展比较均衡”,则城市空间结构最可能为同心 圆模式。一般而言,在同心圆模式中从城市中心向外依次为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其中住宅区 占地面积最广。 读图文材料,回答
15、下面两题。 地租是城市各种环境因素在经济上的综合表现。下图显示了某市中心城区地租从中心向边缘递 减的变化趋势。由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等因素的不同,城市不同方向的地租变化程度存在差 异。 某市中心城区地租等值线分布示意图 17.(2016天津文综,6,4分)符合图中该城区实际情况的表述是( ) A.北部地区的地租梯度,总体大于南部地区 B.地租相同的区位,西南方向距市中心最近 C.西北方向地租等值线稀疏,表示该方向交通设施较好 D.东南方向地租等值线密集,表示该方向空气质量较好 答案答案 C 本题考查对城市地租等值线分布规律的分析。地租等值线稀疏的区域与距市中心相 同距离的其他区域相比,地租更高
16、,是基础设施和环境质量较好的区域,西北方向地租等值线稀疏, 表示其交通设施较好,故C项正确;等值线越密,梯度越大,故该城市北部地区的地租梯度总体小于 南部地区,A项错误;地租相同的区位,正南方向距市中心最近,故B项错误;东南方向地租等值线密 集,表示其环境质量较差,故D项错误。 18.(2016天津文综,7,4分)该市规划在甲地建设产业园区,最适宜的是( ) A.电子信息产业园区 B.钢铁工业产业园区 C.航空航天产业园区 D.汽车工业产业园区 答案答案 A 本题考查城市工业区位的选择。图中甲地的地租等值线向郊区凸出,表示其地租与距 市中心等距离的其他区域相比更高,表示甲地环境质量较好,交通通
17、达度较高,符合电子信息产业 园区对环境和交通的高要求,故A项正确。钢铁、航空航天、汽车工业产业园区通常规模较大,占 地较多,应布局在地租相对较低的区域。 19.2019课标,36(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德国鲁尔区曾是以煤炭、钢铁产业为主的传统工业区,经过综合整治,经济由衰落走向繁荣,环境 污染严重的局面得到根本改善。目前,该区有500多万人口,50多座城市,老龄人口比重高居德国之 首。该区医疗保健业发达,拥有100多家医院、近万名医生及数以千计的保健站、药店等。波鸿 市人口近40万,是重要的生物制药基地,多所大学的医学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2009年,鲁尔区 医疗保健中心落户
18、波鸿市,并新建保健园。下图示意鲁尔区的城市建成区和波鸿市的位置。 概括鲁尔区城市的等级规模和空间分布特征。(6分) 答案答案 (数量多,规模小)以中小城市为主;城市密集(建成区连片,城市间距离近)。 解析解析 读材料可知,鲁尔区目前有500多万人口,50多座城市,计算可知平均每座城市10万人,说明鲁 尔区城市的等级规模特征是城市数量多,规模小,以中小城市为主;结合图例可知,城市建成区连片, 说明城市与城市之间距离近,区内城市分布密集。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 下图所示。读下图,完成下题。 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 1.(2014课标
19、,6,4分)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 受控于( ) A.地形分布 B.绿洲分布 C.河流分布 D.沙漠分布 答案答案 B 本题考查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城镇分布的区位因素。图示区域为天山南侧,总体上属于 气候干旱区,人口与城镇、农业活动受水源分布制约明显,城镇主要分布于绿洲附近,故B项正确。 C选项为易错选项,本区域水源主要来自天山冰雪融水,河流分布很少,故城镇主要分布于绿洲附 近。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 新疆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降水少,人类活动主要围绕在水资源丰富区 周围。在山麓地带有冰雪融水而多形成绿洲,是人口、城市、农业活动的主要分布区。
20、该区域河 流多短小且径流量较少,故城镇分布较少。 下图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据此完 成下面两题。 2.(2014大纲全国,10,4分)在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公路交通枢纽 D.港口 答案答案 D 图中显示区域中唯一的港口位于甲城附近,而甲地所在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 过境和港口服务业。故港口是该城市形成的主导因素。 知识总结知识总结 城市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河流等)、社会经济因素(资源、交通 等)。其中对城市具体位置影响明显的是资源和交通,交通枢纽位置易于形成城市,如河流交汇 处、
21、道路交会处等;港口是河运或海运的枢纽,易形成城市。 3.(2014大纲全国,11,4分)该城市发展成为该国首都的优势条件是( ) A.位置适中 B.资源丰富 C.气候宜人 D.经济中心 答案答案 D 本题考查城市的区位因素。依上题分析,该国的主要收入在于甲城的港口,故甲城是该 国的经济中心,因经济地位重要而成为首都。 信息解读信息解读 注意材料中“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而甲港口收入必然是该 国最重要的经济来源,则依托甲港口的城市必然是该国经济中心。 埃及沙漠广布,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首都开罗人口约1 800万,是埃及政 治、经济、文化中心。2015年3月
22、,埃及宣布在开罗以东的沙漠地区兴建新首都。新首都作为政 治中心,规划容纳500万居民,提供175万个长期工作职位。下图为埃及略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4.(2015海南单科,10,3分)推测埃及兴建新首都的首要目的是( ) A.平衡地区发展 B.提升国家形象 C.分散开罗人口 D.吸引国际投资 答案答案 C 从材料中信息:“埃及沙漠广布”,大部分地区生存条件较差,人口稀少,导致人口“集 中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首都开罗人口约1 800万”,据此推测,埃及兴建新首都的首要目的是分 散开罗人口。 5.(2015海南单科,11,3分)与开罗以北地区相比,在开罗以东地区建设新首都的优势条件是( ) A
23、.农业发达 B.用地充足 C.基础设施完善 D.交通便利 答案答案 B 新首都选址在开罗以东的沙漠地区,气候干燥,人口少,农业不发达,基础设施落后,交通 条件差,但用地较为充足。 6.(2015海南单科,12,3分)埃及新首都提供的长期工作职位,所属的主要部门为( ) A.农业 B.制造业 C.建筑业 D.服务业 答案答案 D 埃及新首都为埃及政治中心,所提供的长期工作职位最可能属于服务业部门。城市是 非农业活动集中的地方,制造业和建筑业属于第二产业,均不符合新首都的定位。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四城市文化服务设施、星级餐厅、外籍学生数量统计图 城市名称 人口数 量(万人) 城市面积 (平方
24、千米) 经济总量 (万亿美元) 东京 1 351 2 155 0.95 巴黎 1 060 2 845 0.74 纽约 833 798 0.90 伦敦 978 1 738 0.52 2016年四城市基本情况统计表 7.(2018天津文综,11,4分)四城市相比,经济功能比文化功能突出的一组城市是( ) A.东京、纽约 B.纽约、伦敦 C.东京、巴黎 D.巴黎、伦敦 答案答案 A 本题考查地理图表判读及区域差异。由表格可知,东京、纽约在四城市中经济发展水 平最高,经济功能明显,同时这两个城市文化遗产、美术馆等文化服务设施远少于巴黎和伦敦,故 选择A项。 温馨提示温馨提示 巴黎和伦敦均为历史文化名城
25、、国家首都,是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文明 时代持续时间长,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文化功能突出;日本传统文化更多地集中在京都,东京和纽 约均以经济功能为主,是现代化的经济中心,地域文化相对较弱。 城市某区域土地利用强度,可以用建设用地面积占该区域土地面积的比值表示。读下图,回答下面 两题。 某大城市土地利用强度空间差异示意图 8.(2018北京文综,10,4分)该城市( ) A.区高档写字楼密度大 B.区适宜建垃圾填埋场 C.区商业网点最为密集 D.区城市热岛效应最强 答案答案 A 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建设用地面积占该区域土地面积的比值越大,说明 土地利用强度越大。区土地利用强
26、度最大,应该是商业区,高档写字楼密度大,商业网点最为密 集,A项正确,C项错误;区土地利用强度较大,生活、经济活动较为密集,不宜建垃圾填埋场(易造 成污染),B项错误;区土地利用强度小,生产、生活活动少,释放废热少,热岛效应弱,D项错误。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 垃圾填埋场的选址条件 必须远离饮用水源,尽量少占农田,利用荒地和当地地形。一般选择在远离居民区的位置,填埋场 与居民区的最短距离为500米。生活垃圾填埋场应设在当地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地带或与盛行风向 垂直的郊外。 9.(2018北京文综,11,4分)甲处土地利用强度增大,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建设民俗博物馆 B.划定耕地保护区 C.增加种
27、植业投入 D.扩大卫星城规模 答案答案 D 本题考查城市化。卫星城规模扩大会导致土地利用强度增大,D项正确;民俗博物馆的 建设不会引起土地利用强度的明显增大,A项错误;保护耕地和种植业投入增加会导致土地利用强 度减弱,与题意不符,B、C项错误。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 卫星城的作用:分散大城市主城区的职能;减轻主城区的人口压力、住房压力;缓解交 通拥堵;减轻主城区的环境污染。 海港城市秦皇岛市为响应北京城市功能的拓展,调整城市空间布局,致力于发展成为北京的又一出 海大通道。 10.(2016上海单科,23,2分)在城市空间布局调整中,秦皇岛市依托海岸线打造由北向南延伸的城市 发展轴。这样做是为了(
28、) A.扩大城市土地面积 B.优化城市生态环境 C.传承悠久历史文化 D.发挥自然环境优势 答案答案 D 秦皇岛北部为山地,南部临海;依托海岸线打造由北向南延伸的城市发展轴,可发挥自然 环境优势,来调整城市布局。 11.(2016上海单科,24,2分)秦皇岛市将玻璃制品制造、食品加工、金属冶炼等企业从沿海向中部 发展轴转移。这样做的作用主要是( ) A.转移企业污染空间 B.优化城市功能分区 C.调整第二产业结构 D.扩大农业用地范围 答案答案 B 秦皇岛市南部沿海打造休闲旅游、出海港口建设,引导工业向中部、北部发展,可响应 北京城市功能的拓展,调整城市空间布局,以优化城市功能分区。 下图为某
29、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2.(2016江苏单科,13,2分)上图中最有可能是住宅区的是( ) A. B. C. D. 答案答案 A 住宅区是城市各功能区中占地面积最大的功能区,一般占地面积达40%60%;图示中唯 有符合,故A项正确。 审题技巧审题技巧 读图找出各功能区分布位置、范围,比较面积比例。 13.(2016江苏单科,14,2分)沿甲乙方向,气温、地租变化趋势曲线最有可能的是( ) 答案答案 C 图中甲侧有山脉,此处气温应明显低于两侧;同时功能区应为工业区、应为商业区, 商业区地租最高;据此可判断C项正确。 14.(2016江苏单科,30B,10分)陕西西咸新区将规划
30、建设成为生态文明、环境友好、设施现代、社 会和谐、开放包容、彰显历史文化、产业有序集聚的主城功能新区和生态田园新城。下图为西 咸新区规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为实现西咸新区的规划目标,在城市建设中必须保护 、 、 。(3分) (2)规划区生态用地的分布特点是 ,它的主要生态作用是 、 。规划区内农林生产的发展方向是 。(4分) (3)西咸新区的空间形态是 ,其优点是 、 。(3分) 答案答案 (1)农林用地 文化古迹 生态用地(环境) (2)沿河分布 保护环境 减轻洪水威胁(涵养水源) 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吸烟滞尘 都市型农业 (观光农业、休闲农业) (3)组团式 有利于亲近自然(有利
31、于城市环境改善) 有利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有利于城市功能 分化) 解析解析 (1)西咸新区的规划目标突出了生态文明、环境友好、彰显历史文化的要求,除了城市新区 的一般特点以外,还要建成生态田园新城。因此必须保护好农林用地、文化古迹、生态用地。 (2)根据规划图可以清楚地发现生态用地沿河分布,主要为林地,目的在于发挥森林的环境效益。 城市附近的农林用地发展方向是都市农业。 (3)西咸新区大致以生态用地为界,分成了空间上既相连又有所区隔的若干组团,便于亲近自然、 改善城市环境、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等。 考点考点2 2 城市化城市化 同城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城市紧密联系、协调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的现象
32、。公路客流能 够反映城市间的日常人口流动方向和强度,是分析判断城市间关系的重要指标。下图示意安徽省 2011年8月行政区划调整前的中心城市间公路客流状况。滁州的首位客运流向为南京,次位客运 流向为合肥,两个方向的客流量相差很小。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2020山东,5,3分)下列城市组合中,最适宜推进同城化的是( ) A.安庆池州 B.合肥巢湖 C.亳州阜阳 D.芜湖铜陵 答案答案 B 材料说明“同城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城市紧密联系的现象”“公路客流 能够反映城市间的日常人口流动方向和强度”,由此可知,两个相邻城市相互以对方为首位客运流 向城市,说明两城市联系紧密,适宜推进同城化;图中具
33、有这一公路客流特征的城市主要有淮北和 宿州、合肥和巢湖,结合选项中四组城市,选择B项。 2.(2020山东,6,3分)合肥虽为滁州的次位客运流向,但滁州发往合肥的客流量与发往南京的相差很 小,其主要原因是( ) A.南京经济发展水平高 B.滁州与南京距离更近 C.滁州与合肥行政联系密切 D.合肥与南京均为省会城市 答案答案 C 滁州在地理位置上与南京较近,且南京经济发展水平高,故滁州的首位客运流向为南京; 滁州在行政上隶属安徽省,合肥是安徽省省会城市,两城市之间行政联系紧密,故虽然合肥为滁州 的次位客运流向,但滁州发往合肥的客流量与发往南京的相差很小,C项正确。南京经济发展水平 高及与滁州距离
34、近是其成为滁州首位客运流向的原因,A、B项错误;南京是江苏省省会,与安徽省 的滁州之间的行政联系少,D项错误。 市郊铁路是连接核心城市与外围城镇的快速、便捷、公交化铁路。下图为我国某地市郊铁路与 市内地铁分布模式图。完成下面两题。 3.(2020浙江7月选考,14,2分)与市内地铁相比,市郊铁路通常( ) A.修建在地上 B.日客运总量大 C.发车频次高 D.站点间距离小 答案答案 A 本题考查交通线的布局。相对于市内,市郊建筑物密度小,故市郊铁路修建在地上对其 他运输方式及居民生活干扰较少,且修建成本较低,因而宜布局在地上,A项正确。市内地铁的日客 运总量更大、发车频次更高、站点间距离更小。
35、 4.(2020浙江7月选考,15,2分)市郊铁路的建设,使核心城市( ) A.与外围城镇间经济分工弱化 B.与外围城镇间空间距离缩短 C.以扩散为主转向以集聚为主 D.高等级商业的服务范围扩大 答案答案 D 本题考查交通线布局对商业网点的影响。由题干“市郊铁路是连接核心城市与外围 城镇的快速、便捷、公交化铁路”可知,市郊铁路扩大了核心城市辐射范围,也有利于高等级商业 范围的扩大,D项正确;由于市郊铁路加强了核心城市与外围城镇之间的快速联系,推动功能、产 业、人口的布局优化,经济分工强化,A项错误;缩短了与外围城镇之间的通行时间,空间距离不变, B项错误;市郊铁路的建设有利于疏解核心城市的部分
36、职能,使核心城市由以集聚为主转向以扩散 为主,C项错误。 下图为“某小镇空间格局演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5.(2020江苏单科,11,2分)影响该小镇空间格局演化的主要因素是( ) A.产业结构 B.人口素质 C.环境质量 D.交通方式 答案答案 D 该小镇明清时期围绕河流布局,沿河流延伸方向发展,体现了当地以水运为主的交通方 式;现代时期沿高速公路方向拓展,体现出主要交通方式转变为公路运输。这一转变说明交通方 式影响小镇的空间格局演化。 6.(2020江苏单科,12,2分)“现代拓展区”的建立有利于( ) A.减轻自然灾害 B.提高环境容量 C.保护传统地域文化 D.减少温室气
37、体排放 答案答案 C 现代拓展区的布局远离明代核心区和清代拓展区,对原有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影响较小, 有利于保护传统地域文化。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 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 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 完成下题。 7.(2017课标,2,4分)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 A.用地类型差异 B.居民爱好差异 C.景观规划不同 D.行政管辖不同 答案答案 D 绿化隔离带的
38、主要作用是“美化环境”“分离车道”,则“用地类型”应相同,故可排 除A项;同时景观整齐美观应是规划的共同要求,也是居民的共同爱好,故可排除B、C两项;则景观 差异的原因可能是人为管理差异所致,结合选项,可能是道路两侧属于不同行政区,而管理差异所 致。故D正确。 疑难突破疑难突破 注意材料中提及:数年前,“按同一标准栽种”,但现在景观不同,必然是后期维护差异 所致。故分析角度应聚焦后期维护。而街道的绿化、清洁与道路维护都是由政府相关部门来管 理的。据此也可快速判断选项。 下图为浙江省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统计图。 完成下面两题。 8.(2019浙江4月选考,7,2分)表示城镇人口比重
39、的是( ) A. B. C. D. 答案答案 A 浙江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小,应为;第二产业 产值比重应不断降低,为;三次产业产值比重总和为100%,根据数值可判断为第三产业产值比 重,为城镇人口比重。 9.(2019浙江4月选考,8,2分)图中折线反映了( ) A.城镇人口比重显著下降 B.第一产业产值逐年下降 C.第三产业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D.第二产业比重变化与城市化正相关 答案答案 C 图示时期,城镇人口比重在逐渐上升,A错;第一产业产值比重较为平稳,B错;第二产业产 值比重在不断下降,与城市化没有呈现出正相关关系,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与城市人口
40、比重呈 正相关关系,故第三产业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故D项错误,C项正确。 城市不透水面是指阻止水分下渗到土壤的城市人工地面。下图为“某城市不同年份不透水面比 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0.(2019江苏单科,11,2分)1989年到2015年间,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距市中心( ) A.1015千米 B.1520千米 C.2025千米 D.2530千米 答案答案 B 图中三条折线分别代表1989年、2002年、2015年距市中心不同距离的不透水面比例, 分别比较1015千米、1520千米、2025千米、2530千米的区域,可以很直观地看出1520千米 区域不透水面比例变化
41、最大,也说明该区域内城市化速度最快,B项正确。 11.(2019江苏单科,12,2分)不透水面的增加可能导致该城市( ) 地下水位上升 地表气温升高 生物多样性增加 地表径流增多 A. B. C. D. 答案答案 C 不透水面的增加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阻止了雨水的下渗,地下水位会下降,地表径流会增 多;由于地下水位下降,生物多样性会减少;不透水面的增加使得城市整体空气湿度降低;不透水面 与绿地相比,增温速度更快,地表气温会升高,故说法错误,说法正确,C项正确。 职住平衡是指城市在规模合理的范围内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与该范围内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 量大致相等,且大部分有工作的居民可以就近工作。通常用职
42、住比来评价一个地区的职住平衡状 况,计算公式为:职住比=就业岗位数量/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下图是2015年北京环线之间职住 比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2.(2016海南单科,10,3分)相比较而言,北京职住最为平衡的区域在( ) A.二环与三环之间 B.三环与四环之间 C.四环与五环之间 D.五环与六环之间 答案答案 C 读图可知,北京职住比最为平衡的区域在四环与五环之间。故选C。 13.(2016海南单科,11,3分)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环线间职住比差异逐渐加大,导致就业人群的 ( ) A.平均居住成本上升 B.平均出勤距离增加 C.平均经济收入增加 D.平均通信费用增加 答案
43、答案 B 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经济飞速发展,人口和产业向市中心集聚,由于市中心地价高、 交通通达度好,形成典型商业区。由于城区出现各种城市问题,环线间的职住比差异不断加大,人 口开始向市中心以外迁移,但产业多数在市中心,所以就业人群的出勤距离逐渐增加,故选B。 14.(2016海南单科,12,3分)针对环线间职住比差异加大带来的问题,北京宜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 大力发展快速交通 郊区兴建大型住宅区 部分产业迁至郊区 提高郊区产业集聚度 A. B. C. D. 答案答案 A 分析得出,北京环线职住比差异加大,说明产业集中在城区,人口居住在外围,就业人群 平均出勤距离增加,带来交通拥堵等问
44、题。所以采取大力发展快速交通、部分产业迁至郊区等应 对措施,以减小就业人群出勤距离,缓解交通拥堵等。故选A。 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建起了“握手楼”(下图)。据此完成 下面两题。 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 1.(2014课标,1,4分)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 ) 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B.吸引市民周末度假 C.增加自住房屋面积 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 答案答案 D 本题考查我国珠三角的城市化过程。图中显示农民自建的“握手楼”楼层高、房间 多,不可能为自住,也不适宜外来人口长期定居;“握手楼”位于珠三角某中心城市周边,利于外来 人口租住,故其直接目的应是出租房屋以增加
45、收入,故D项正确。 易错警示易错警示 本题易错选B。本题以景观图为背景材料,考查城市化及从文字材料和图中获取信息 的能力。解题关键是读出图中的有效信息,把握文字材料中的关键词: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劳 动力需求量大、外来人口非常多)、农民、“握手楼”(图片信息显示楼较高、密集)。 2.(2014课标,2,4分)“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 ) A.居住人口减少 B.城区房价昂贵 C.人居环境恶化 D.城区不再扩大 答案答案 B 本题考查城市化的影响。“握手楼”吸引城区人口居住,主要原因是随着城市化的发 展,城区人口多,房价昂贵,故B项正确。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 珠江三角洲城市中的商品房价格昂
46、贵,外来务工人员基本买(租)不起;在城市周边的农 民自建楼价格相对较低,而且交通也较为便利,与外来务工人员的工资收入和生活开支契合,因此 外来务工人员多选择郊区农民的“握手楼”。 3.(2019上海等级考,15,2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减小 远郊对人口吸引力上升 城市总人口上升 人口向近郊区迁移 A. B. C. D. 答案答案 D 读图可知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呈下降趋势,正确;远郊人口密度减小,且人口密度小于近 郊,显然近郊比远郊更有吸引力,错误;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在减小,近郊人口密度缓慢增大,远郊人 口密度减小,总体人口密度减小,说明总人口减少,错误;中心城区人口
47、密度在减小,近郊人口密度 缓慢增大,远郊人口密度减小,说明人口从中心城区和远郊向近郊迁移,正确。故选D。 “绿色出行”新理念已为我国许多城市市民所接受。下图为“19862015年某城市市民主要出 行方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4.(2017江苏单科,11,2分)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开始于( ) A.2000年 B.2005年 C.2007年 D.2011年 答案答案 D 本题考查城市环境问题及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导致城市交通拥堵、大气污染严重 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小汽车在出行方式中所占比例大。“绿色出行”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 明显影响的年份应该是小汽车出行方式占比明显下降、公共交通和自行车出行方式占比上升的 年份,读图可知D项正确。 5.(2017江苏单科,12,2分)市民出行方式变化对该城市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B.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C.改变城市服务功能 D.扩大城市地域范围 答案答案 B 本题考查城市环境问题。读图可知,市民出行方式中公共交通和自行车比重增大,小汽 车比重先增(经济发展水平上升)后减(城市“绿色出行”方式盛行),该变化主要改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