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X , 页数:86 ,大小:599.86KB ,
文档编号:855751      下载积分:7.5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855751.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1年新课标(老高考)政治复习练习课件:专题九 文化与生活.pptx)为本站会员(小豆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年新课标(老高考)政治复习练习课件:专题九 文化与生活.pptx

1、考点考点1 文化与社会文化与社会 1.(2020浙江7月选考,19,2分)积极推进美育村建设,是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创新举措。美育村建设 通过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提升乡风文明和乡村文化品位,促进了乡村全面振兴。这说明( ) A.文化发展与政治、经济发展是同步的 B.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乡村也就全面振兴了 C.文化建设对乡村全面振兴有重要意义 D.文化建设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 答案答案 C 题干强调加强乡村文化建设促进了乡村全面振兴,说明文化建设对乡村全面振兴具有 重要意义,C符合题意。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但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发展 与政治、经济发展不一定是同步的,A

2、说法错误。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乡村不一定全面振兴,B说 法错误。材料未体现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2020江苏单科,21,2分)中国最早发明了团扇、羽扇,还改良了来自日本的折扇,于方寸间开创出 一个全新的艺术空间,赋予扇子以特有的文化意蕴。14世纪,中国的扇子传至欧洲,逐渐风靡欧陆 宫廷与市井阶层。材料表明( ) 商业贸易是扇子文化传播的主渠道 人们的文化审美深受价值观的影响 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中 文化传播推动扇子艺术价值的共享 A. B. C. D. 答案答案 D 题干没有涉及商业贸易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不符合题意。题干也没有体现价值观 与文化审美的

3、关系,不符合题意。扇子被赋予文化意蕴,这说明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 中,正确。中国的扇子传至欧洲,逐渐风靡欧陆宫廷与市井阶层,说明文化传播推动扇子艺术价 值的共享,说法正确。本题答案为D。 3.(2019江苏单科,20,2分)“清早起来什么镜子照?梳一个油头什么花香”随着一阵清脆明快 的京剧曲调声,学生们有板有眼地做起了戏曲课间操。戏曲课间操不仅提升了学生做课间操的兴 趣,也成为同学们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材料说明( ) A.大众文化的发展可以高雅与通俗并存 B.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活跃了文化思想 C.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发展并享用文化 D.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答案答案

4、C 戏曲课间操成为同学们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体现了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发 展并享用文化,故选C。材料没有提到通俗文化、文化思想和文化对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的影响,A、B、D与题意不符。 4.(2019浙江4月选考,23,2分)H村村民自筹资金建立村史馆,展示该村改革开放以来不同阶段生产 生活的发展状况,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增强了村民的自豪感。这说明( )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文化自信源于文化事业的发展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A. B. C. D. 答案答案 A 村史馆是展示村民文化生活的物质载体,正确。村民通过筹建村史馆,丰富村民的文 化

5、生活,增强村民的自豪感,说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和享用文化,正确。不符合题意。文 化自信来自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 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错误。应选A。 5.(2016浙江10月选考,22,2分)在燧石取火的实践中,人们悟出了“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这一道 理,从此在生产和生活中,多了几分执着、几分坚守。由此可见( )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自然界的事物蕴含着文化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享用文化 A. B. C. D. 答案答案 C “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这个道理是在实践这种物质性活动中形成的,说明精神活

6、动 离不开物质活动;材料也反映了在实践中形成这种认识后,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坚守这种认识,体 现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享用文化,正确切题。材料没有强调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不符 合题意。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错误。 方法技巧方法技巧 完整准确理解材料信息,透视文化现象的本质。本题材料可以概括为:人们通过实践 获得文化,指导生产和生活实践。只有完整理解和概括整个材料的内容,才能准确作出选择,切忌 以偏概全。 6.(2018浙江11月选考,21,2分)自1958年新中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播出以来,一部部反 映时代生活的电视剧就像缩微版的中国当代史,从服装到角色,甚至

7、待人接物的方式,都在随着时 代改变。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 文化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同步的 社会变化必然推动文化的发展 一定的文化反映一定的社会历史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A. B. C. D. 答案答案 D 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与社会发展不完全同步,错误。反映时代生活的电视剧就像 缩微版的中国当代史,说明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反映一定的社会历史,正确。应选D。 7.(2016江苏单科,19,2分)“莎士比亚征服了全世界,他的胜利比拿破仑们和恺撒们的胜利更为巩 固。每天每天,像涨潮时的海浪一样,增加着他的新的臣民这些人流的波涛一天一天地愈来愈 宽广了。”屠格涅夫的这段话表明( ) A.文化在交

8、流的过程中传播 B.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C.文化促进了社会向前发展 D.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因素 答案答案 B 材料中“莎士比亚征服了全世界”说明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B符合题意。A、 D不符合题意。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向前发展,C说法错误。 8.(2017浙江4月选考,22,2分)李克强总理指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打造更多享誉 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这意味着( ) 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文化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 文化能够在实践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A. B. C. D. 答案答案 D 题干强调工匠精神

9、和工匠文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体现出文化对经济的作用, 说明文化能够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正确。不合题意。中的“决定”说 法错误,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答案为D。 方法技巧方法技巧 要从材料信息中寻找体现本学科思维的关键词,本题中“工匠精神”是文化的具体体 现,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具体体现。寻找存在于“特殊”文 化现象中的“普遍”文化规律,能够提高解答题目的效率。 9.(2016江苏单科,20,2分)文博会是文化产业的“大观园”。2016年5月12日,第十二届中国(深圳) 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隆重召开。文化创客馆的设立,金融、科

10、技、旅游、体育、时尚等元素 与文化联动的新业态的集中亮相,赋予了本届文博会全新的意义。材料体现了( )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C.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 D.文化为经济提供方向保证 答案答案 A 文博会的召开是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产物,故A符合题意。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 映,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B、C错误。文化有先进与落后、腐朽之分,不能说文化为经济提供方 向保证,D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10.(2019浙江4月选考,22,2分)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商业伦理文化,提倡“和气生财”,主张“诚实守 信”。时至今日,“和气”“诚信”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这说

11、明( ) 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 文化具有传承性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文化具有民族性 A. B. C. D. 答案答案 A “和气”“诚信”的传统商业伦理文化在今天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 要保障,说明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文化具有传承性,正确。题干强调文化对经济的作 用,是经济发展对文化发展的作用,不符合题意。题干没有强调文化的民族性,不符合题意。 本题答案为A。 11.(2018江苏单科,21,2分)运用传统工艺做成的青花面盆,已经通过电商销往遥远的中东国家;结合 现代3D打印技术,用改良瓷泥打印出种种奇思妙想的陶瓷作品现代社会的发展使瓷都景德镇 焕发了新的生机,千年窑

12、火在新时代依然充满活力。由此可见( ) 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生产力的发展可以促进文化的进步 大众传媒可以增强文化的影响力 文化对现代经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A. B. C. D. 答案答案 C 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大众传媒,故排除。科技进步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陶瓷作品的 创新体现了文化的进步,故正确切题。由“运用传统工艺做成的青花面盆,已经通过电商销往遥 远的中东国家”,可见文化对经济的作用,故正确切题。 误区警示误区警示 文化传播途径与文化传播媒介 文化传播途径强调文化由一地到另一地的传播过程, 即强调文化交流的方式和路线,如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文化传播媒介强调文化传播的 载体,

13、即文化的依附者,如大众传媒、商品等。 12.(2019海南单科,16,2分)习近平说:“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 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历史和现实都 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 史悲剧。”这一论述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 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归根到底是由文化决定的 文化为经济发展和政治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撑 文化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水平的根本尺度 A. B. C. D. 答案答案 B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

14、定,颠倒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错误。经济 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水平的根本尺度,说法错误。正确且符合题意。 13.(2018课标,19,4分)2017年3月,中国自主原创、主导制定的手机(移动终端)动漫标准由国际电 信联盟正式发布。这是我国文化领域的首个国际技术标准,在“互联网+文化”领域实现了我国 手机动漫由跟跑、并跑向领跑的跨越。这一成就( ) 表明文化的当代价值和生命力取决于同科技的融合 有利于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增强文化自信 标志我国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发展取得了重要突破 确立了我国在国际“互联网+文化”领域的话语主导权 A. B. C. D. 答案答案 C 文化的当代价值

15、和生命力取决于文化是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错误;我国文化领 域的首个国际技术标准由国际电信联盟正式发布,这有利于扩大我国文化的影响力,增强文化自 信,正确;我国在“互联网+文化”领域实现了手机动漫由跟跑、并跑向领跑的跨越,标志着我国 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发展取得了重要突破,正确;材料中这一成就提高了我国在国际“互联网+文 化”领域的话语权,而不是确立了我国在国际“互联网+文化”领域的话语主导权,错误。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 贸易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超过30%,对全球减贫贡献率逾70%。中国道路得到越来越多国家 的理解,

16、中国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据此完成下题。 14.(2018课标,20,4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表明 ( ) 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和核心 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是与经济影响力同步增强的 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归根到底以经济发展水平和影响力为基础 A. B. C. D. 答案答案 D 夸大了文化影响力的作用,排除。文化影响力与经济影响力不一定是同步增强的, 说法错误。均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D。 核心素养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 解答本题,有利于学生

17、正确认识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 用,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同时,解答本题,需要学生科学认识文化影响 力对一个国家国际影响力的作用,辩证分析文化影响力和经济影响力之间的关系,这需要学生具有 科学精神。 15.2020课标,40(2)(3),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一条桀骜难驯的忧患河。“九曲黄河万里沙”,三年两决口、百年 一改道,曾给沿岸百姓带来深重灾难。中华民族始终在同黄河水旱灾害作斗争,但是受主客观条件 的制约,黄河屡治屡决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观。 20世纪中叶,黄河治理的千古难题历史性地交到了中国共产党人手中。1952年,毛泽东

18、发出“要把 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动员和激励了千百万黄河儿女兴修水利、筑坝拦洪、修复生态,开 启了破解黄河治理千古难题之旅。经过几代人不屈不挠的顽强拼搏,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 “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进行的全面整治,黄河水沙治理取得 显著成效,实现连续20年不断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明显向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黄 河儿女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治黄答卷。 2019年9月,习近平郑重宣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他深入剖析黄河 水少沙多等难题症结,强调黄河治理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紧紧抓住水沙关

19、系调节这个“牛鼻子”;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 理。习近平关于黄河治理的战略思想,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提供了行动指南。 (1)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力量的知识,分析新中国黄河治理交出优异答卷的原因。(10分) (2)请就更好地守护黄河撰写两条公益宣传广告用语。要求紧扣主题,朗朗上口,每条在16个字以 内。(4分) 答案答案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 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关于治理黄河的号召、思路和战略,为黄河治理提供了强大精 神动力和实践指南;千百万黄河儿女发扬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兴修水利,治

20、沙治水,恢 复生态,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治黄答卷。 (2)打造生态黄河,造福子孙后代。爱护黄河母亲,共建美丽中国。一条大河惠两岸,生态治理是关键。 解析解析 (1)本问属于原因类试题,考查文化的作用。解答原因类试题可以从必要性和重要性两方面 来分析。试题要求运用的知识是文化的力量,文化的力量可以作为交出优异答卷的必要性。重要 性我们可以从材料中概括出在治理黄河的过程中文化发挥的重要作用,即治理黄河的战略思想和 治理黄河的精神。一方面,治理黄河的战略思想是如何转化为物质力量的;另一方面,治理黄河的 精神是如何转化为物质力量的。最后得出结论,正是因为在这一思想和精神的激励下,广大人民在 实践中将之转化

21、为巨大的物质力量,所以取得了今天治理黄河的巨大成就。 (2)本问属于标语类试题,标语需要用简明的语言阐释一种行为或者一事物的重要性。本问标语的 主题是守护黄河,所以在写标语时一定要围绕守护黄河这一主题要求,同时,标语是有字数要求的, 写的标语一定不能超出规定的字数。标语的构成可以用“行为+意义”的组合形式,即采取什么 行为,带来什么意义。例如:行为精心呵护黄河;意义助力美丽中国。 16.2018课标,40(2),10分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改革开始于农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 源地。我国农村改革始终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 材料 为发展农村生

22、产力,满足广大农民摆脱贫困、过上富裕生活的期盼,党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 列关于农业改革发展的文件,如1982年发布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明确肯定“包干到户”等 形式的责任制的社会主义性质;1991年颁发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 定,把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确立为我国农村的一项基 本经营制度;2016年制定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推进“三 权分置”改革;2018年出台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导农村改革发 展不断深入。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先进文化在推动我国农村改革发展中的作用。(10分

23、) 答案答案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的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先进 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党中央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决定,是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顺应了广大农民 的愿望,破除了阻碍改革的思想障碍和政策障碍,指导了农村改革,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解析解析 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非选择题,解答本题可从文化对社会的作用的角度作答。具体分析如 下: 核心素养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 本题材料中的先进文化就是指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指导农 村改革发展的政策。解答本题,学生能认识到正是由于党中央

24、根据时代发展及时出台一系列指导 农村改革发展的政策,才促进了农村改革发展。解答本题,有利于学生认识党中央决策的科学性和 正确性,进而增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 17.2016课标,39(2)(3),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扶贫工作,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 要思想和要求。 十八洞村是由4个寨子合并而成的贫困村,村民生活困难,观念相对保守,存在“等靠要”思想,同村 不同心。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和要求,强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花垣县派出扶贫工作队进驻 十八洞村。工作队和村党支部、村委会开办“道德

25、讲堂”,评选明理尚德星级示范户,组织参观考 察和学习培训,培育村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活精准扶贫内生动力;根据当地地理位置、气候 条件和民族文化资源,精准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如猕猴桃种植、黄牛养殖、乡村旅游、劳务经济和 苗绣;精准识别贫困人口542人,摸索出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合作社)走,能人(合作社)跟 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扶贫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年全村人均收入3 580元。人民日 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先后报道了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经验。 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实施精准扶贫方 略”。 (1)扶贫先扶“精气神”是十八洞村

26、精准扶贫的重要经验,运用文化对经济作用的知识说明这一经 验的合理性。(10分) (2)借鉴十八洞村经验,就推进精准扶贫提出两条建议。(4分) 答案答案 (1)文化以经济为基础,又对经济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文化阻碍经济的发展,先进文化能够 促进经济的发展。观念保守是十八洞村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扶贫必须转变观念。通过举办“道 德讲堂”、考察学习和培训等活动,增强了自主脱贫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扶贫实践提供了思想动力 和智力支持,促进了经济发展。(本问共10分) (2)坚持政府主导,增强社会合力;增强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具 有特色的产业。(本问共4分) 解析解析 (1)本问

27、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从设问要求看,主要考查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首先说明 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经济的不同影响。然后从落后观念导致贫困,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促进经济发 展这两个方面予以分析。 (2)本问属于开放性试题。这样的问题没有固定答案,但是要扣住试题的设问组织答案。本问一定 要通过审读材料,明确十八洞村有哪些经验,然后根据其经验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审题技巧审题技巧 (1)解答本问,要注意设问的“题眼”是文化对经济的作用,而不是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因此本问只需要从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角度分析即可。由于本问知识范 围较窄,答题时务必完整叙述文化对经济的作用的内容,并注意结合材料

28、详细分析。 (2)解答本问,注意设问的要求是“借鉴十八洞村经验”提建议,答题时务必分析材料,概括十八洞 村在精准扶贫方面的经验;然后结合思想政治有关知识提出建议。 18.2017海南单科,25(2),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时代楷模李保国教授把科技扶贫视为自己的理想,为山区发展奉献毕生心血和智慧,为农民脱贫致 富做出了卓越贡献。 李保国把农民急需的技术作为自己的科研方向,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山上,让技术长在泥土里。他扎 根太行致力于绿山和富民。针对山区土薄水少等特点,他推出了控制爆破松土蓄水等工程技术, “聚集土壤,聚集径流”,使太行山区土厚了、水多了、山绿了。他找准科技脱贫的路径,创新推 广苹

29、果先进栽培等36项农业实用技术,使科技成为脱贫致富的“利器”。他举办培训班培训人员 9万余人(次),为当地培养了一批“永久牌”土专家。35年来,李保国起早贪黑,埋头苦干,每年在山 区“务农”200多天,帮助农民增收28.5亿元,带领10万多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太行山的父老乡亲富起来了,我的事业才算成功。”李保国的言行让大山怀念,令人们动容,他 被当地老百姓誉为“太行新愚公”。 运用文化与经济关系的知识,分析科技对于李保国成功扶贫的作用。(8分) 答案答案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研发新技术,满足农业 生产的需要。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用科技文化培训农民,

30、为脱贫致富提供智力支持。 解析解析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是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表现。解答本题,首先 要答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然后结合材料具体说明科学技术对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提高农民素质 的作用即可。 19.2017课标,40(2),10分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胸怀科技报国的梦想,奋战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取得了世界一流成果,被称为 创新中国的科技领航者。潘建伟率领科研团队在十多年的时间内使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从跟随 者变成世界的领跑者;王晓东对乙肝病毒的新发现,为未来相关药物研发打开新大门;赖远明带领 科研团队成功破解青藏铁路修建中冻土如何“保冷”这一被称为“无

31、法攻克的世界性难题”;鲁 先平历经14年创新创业成功研制中国首个用于治疗淋巴癌的原创化学药“西达本胺”,在这一领 域实现与国际先进水平并跑和部分领跑他们的创新实践是对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的生动诠释。鲁先平将原创新药的研发形容为“走钢丝”。潘建伟说:“科学研究一定不能惧怕 失败。”王晓东将“不只是填补国内空白,而是获取人类知识的创新”作为自己的事业追求。做 事挑剔、追求完美的赖远明用“要想成功,就必须坚持”概括他的创新经验。 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弘扬创新精神对于推动创新发展的作用。(10分) 答案答案 文化引导、制约社会实践的发展,先进文化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促进人

32、的全面发 展。创新精神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弘扬创新精神,有利于树立和贯彻创新发展的新理念,增强 创新自信,培养创新人才,培育创新文化,推动创新发展。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的作用、文化创新的作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描述 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属于关系论证类试题。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其推理过程,即重在分析弘扬创新 精神是如何推动创新发展的,可将文化的作用分解为文化对经济社会的作用、文化对人的作用,再 结合材料分析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的作用。 核心素养核心素养 科学精神 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本题中的文化就是创新精神;然后结合文化对社会 的作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具体分析弘扬创新精神

33、有利于树立和贯彻创新发展的新理念,增 强创新自信,培养创新人才,培育创新文化,推动创新发展。解答本题,有利于学生树立创新精神,培 养创新意识。 20.(2018北京文综,24,4分)每年三四月间,居庸关长城附近山花盛放。市郊铁路S2线列车穿行于花 海中,被称为“开往春天的列车”,吸引了大量踏青的游客。游客的涌入给森林消防和轨道交通带 来了安全隐患。当地政府采取封山禁入措施,但效果不理想,于是转变思路,变堵为疏,着手规划建 设花海列车观景平台。这一做法( ) 履行了政府的市场监管职能,有利于建立良好市场秩序 自觉运用矛盾观点,创造条件,将风险点转化为共赢点 有利于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带动当地

34、旅游业发展 有利于开发该线路的经济价值,说明文化的力量来自于经济 A. B. C. D. 答案答案 C 针对游客涌入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政府转变思路,变堵为疏,着手规划建设花海列车观 景平台。不是政府履行市场监管职能的表现,排除。当地政府转变思路,变堵为疏,做到了自觉 运用矛盾观点,促进矛盾双方向有利的方向转化,正确且符合题意。着手规划建设花海列车观景 平台,有利于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正确且符合题意。这一做法有利 于消除因游客的涌入给森林消防和轨道交通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有利于开发该线路的经济价 值。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前半句正确

35、,后半句错 误。故答案为C。 核心素养核心素养 科学精神 试题取材于京郊长城脚下的真实事件,涉及政府职能、旅游业发展、文化 需求等多方面内容。本题要求考生要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真实情境,运用分析和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本题对综合素养要求较高。 21.(2016浙江4月选考,22,2分)一尊青铜,数行铭文,引发无限遐想:声势浩大的宗庙祭祀,尘土飞扬的 战乱杀伐,觥筹交错的节庆盛宴斑斑铜绿下,一串字符就是一段尘封的历史。这体现了( )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人类创造文化同时也享受文化 文明只有靠文字才能传承 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A. B. C. D. 答案答

36、案 A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文化的特点。材料中的青铜、铭文让我们联想到宗庙祭祀、战 乱杀伐、节庆盛宴等,说明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正确切题;这些青铜和铭文是人类创造的,它给 我们带来的遐想说明我们在创造文化的同时也享受文化,所以符合题意;表述错误,文明不是 只有靠文字才能传承的,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中华文化活动和民族节日等传承;说法正确但 与题意无关。 方法技巧方法技巧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我们阅读 书籍、欣赏艺术品、参观历史文物、观察人们的社会行为,都可以从中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 神生活,看到历史上的和现实中的文化,认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文物古迹是

37、文化的物质载体。 22.2010课标全国,39(2),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早期,文化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媒介。近年来,在很多地方,文化不仅仅 是“陪衬红花的绿叶”,而且直接登上了经济舞台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实现了从“文化搭台,经 济唱戏”到“文化唱戏”的转变。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09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 好,产值月均增幅达17%,其中电影、图书和舞台剧等,收入增长更高达20%以上。 根据材料,有人认为,从“文化搭台”到“文化唱戏”,体现了人们对文化功能认识的深化。你赞 同这种看法吗?运用文化知识简要说明理由。(8分) 答案答案 答案一:不赞同。文化具有满

38、足人们精神需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 力、智力支持等功能。材料中,从“文化搭台”到“文化唱戏”,只强调文化的经济功能,而忽视 了其他功能。 答案二:赞同。“文化搭台”只看到文化对经济的服务功能,“文化唱戏”则认识到文化本身的 经济功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体现了文化具有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等功能。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的功能这一知识点的掌握。解答此题:首先要深入分析有关文化功能 的知识,其次要对“文化搭台”和“文化唱戏”从文化功能的角度进行分析。 23.2019北京文综,38(3),11分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材料 “歌以咏志”,歌声承载着历史,歌声礼赞着时代,歌声放飞着

39、梦想 70年长歌未央。我为祖国献石油唱出了石油工人投身祖国建设的豪迈,在希望的田野上 反映了改革初期农民心底的喜悦,幸福在哪里激发了人们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春天的故事 唱响神州大地荡起的滚滚春潮,不忘初心情深意长、催人奋进在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更是响彻了大江南北。 结合材料,综合运用哲学与文化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歌以咏志”的理解。(11分) 答案答案 (11分) 可以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文化的作用等角度回答。 等级水平 等级描述 水平4 观点鲜明,能明确表达自己的见解;紧扣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展开论述;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水平3 观点比较明确,能表达自己

40、的见解;能扣住问题展开论述,知识运用比较准确;逻辑性较强,有条理 水平2 观点不明确;论述不能集中指向问题,罗列知识;知识运用不正确;论述缺乏逻辑,条理性差 水平1 应答与试题无关;或重复试题内容;或没有应答 解析解析 本题为认识类非选择题,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角度回答。同时本题要求综 合运用哲学与文化相关知识,要分别从哲学和文化角度加以阐述。生活与哲学角度,歌是时代的产 物,可以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等角度阐释;文化角度,歌以咏志,歌起到什么作用,可联系文化的作 用的知识阐释。 24.2017浙江11月选考,39(1),2分“中国汞都”贵州铜仁市万山区因为资源枯竭,矿厂倒闭,人口

41、流失,一度成为“死地”。2015年初,万山区因地制宜,投资建设朱砂(亦叫丹砂,炼汞的主要矿物) 大观园、矿山博物馆和丹砂文化历史感悟区,把旧矿洞改造成如梦如幻的“时空隧道”,将矿区山 路建成惊险的玻璃栈道。通过一系列改造,万山区成为国内第一个以山地工业文明为主题的怀旧 古镇,由“卖汞矿”变成“卖文化”,由资源枯竭的“死地”变成旅游热点,城镇面貌焕然一新,居 民收入快速增长。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指出万山区变化所蕴含的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的道理。(2分) 答案答案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 解析解析 本题要求从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的角度进行

42、分析,难度较小。学生解答时写出文化由经济所 决定,同时文化反作用于经济即可。 方法技巧方法技巧 明确设问的指向性信息。综合题设问一般包括三个部分的指向性信息:材料指向、知 识指向、题型指向。本题设问中“万山区变化”是材料指向,“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是知识指 向,“蕴含”是题型指向。明确三个指向才能提高解题的针对性。 考点考点2 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 1.(2020浙江7月选考,20,2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周期性开展各种纪念活动,利用文字、语 言、图片、影像等媒介形式传播英雄事迹和精神,民众在视觉和听觉的震撼中、真善美的体悟中 产生对英雄的崇敬之情,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养。这说明(

43、 ) 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接受健康文化影响的过程往往是被动的 价值观是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经年累月形成的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 A. B. C. D. 答案答案 C 题干强调通过活动和媒介传播英雄事迹和精神,民众在视觉和听觉的震撼中、真善美 的体悟中产生对英雄的崇敬之情,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养。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价值观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符合题意。接受健康文化影 响的过程往往是主动的,说法错误。材料未涉及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不符合题 意。故选C。 2.(2020天津,13,3分)阅读一本好书, 能让

44、生命变得更有质感,充沛内心的力量。有的人遇到生活的 磨难,却在书籍中获得了勇气;有的人囿于琐碎的日常,却在书籍中拓宽了天地;有的人尽管身处贫 穷,却在书籍中收获了精神财富。读好书( ) A.能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人生 B.是培养健全人格的根本途径 C.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D.既能产生精神力量,也能产生物质力量 答案答案 A 题干主旨是阅读好书的作用,读好书的过程是书籍对人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过程,也是 塑造人生的过程,A正确。读好书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而不是根本途径,B错误。读好书对 人的全面发展起重要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C错误。读好书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但是不能直接产 生物质力量,

45、D错误。本题答案为A。 3.(2020江苏单科,20,2分)“凡往见人,入门必问主人食否”原是北宋时的乡约,说的是不管到谁家 去,进门先要问吃了没有,以示对主人的尊重。明朝泰泉乡礼沿用了这条乡约,到了清朝,“吃 了吗”已成为流行的交往礼仪和习惯,并延续至今。由此可见( ) 乡约是在人们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 乡约礼仪是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人们创造礼仪文化的同时也被它塑造 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 B. C. D. 答案答案 B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人们创造礼仪文 化的同时也被它塑造,乡约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说法正确。文化遗产是一

46、个国家和 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并非所有的乡约礼仪都是文化遗产,说法错误。文化影响人们的 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而不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说法错误。本题答案为B。 4.(2017浙江11月选考,22,2分)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 央电视台等在国庆节、国际劳动节等重要的国家法定节日、纪念日,于北京时间上午10点整在其 频率、主频道播放国歌。这一要求的依据是( ) A.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 B.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 C.人的精神力量源自人的文化素养 D.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答案答案 D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A错误。优秀文化能够促进

47、社会的发展进步,B错误。人的精神 力量源于实践,C错误。通过播放国歌以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是在通过特定的文化环境来影响人, D正确。 5.(2016浙江4月选考,23,2分)“最心酸作文”中表达的“爸爸只爱手机”令人深思,一些人享受了 网络文化,却疏远了亲人,降低了人际交往的温度。这表明( ) A.人们应该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B.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C.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D.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决定着人们的实践活动 答案答案 B 材料提到一些人享受了网络文化,却疏远了亲人,降低了人际交往的温度,说明网络文化 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所以B选项正确;A选

48、项表述不正确,针对“最心酸作文”表达 的内容,人们应该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C选项表述错误,优秀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促 进作用;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但不能说“决定”,所以D选项错误。 易错警示易错警示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人产生积极影响,而落后、腐朽的文 化会产生消极影响。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但不能起决定作 用。 6.(2018江苏单科,19,2分)有调查显示,许多来华的外国人都喜欢上了中国。当被问及原因时,他们 表示,不仅在于中国的“生活便利”和“人民友好”,还在于从中国文化中找到了“归属感”。有 两位外国歌手还根据自己行走中国的体验,创作了歌曲Im going to China并走红网络。由此 可见( ) A.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 B.优秀文化促进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