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8 ,大小:1.98MB ,
文档编号:927716      下载积分:7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927716.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cbx170117)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统编版(2019)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全册重难点知识探究.docx)为本站会员(cbx170117)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统编版(2019)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全册重难点知识探究.docx

1、部编版政治必修三全册重难点知识探究 第一课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1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探究总结【探究总结 1 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1 1正确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正确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及其性质: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 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前者是 民族矛盾,后者是阶级矛盾。 (2)两对主要矛盾之间的关系:当外国列强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阶级矛 盾降到次要地位,民族矛盾上升到主要地位;当外国

2、侵略者同中国封建政权相 勾结,共同镇压中国革命,尤其是封建地主阶级对人民的压迫特别残酷时,中 国人民往往用战争的形式反对封建政权,这时阶级矛盾就上升为主要矛盾;国 内战争发展到直接威胁帝国主义在华利益以及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统治时,外国 列强往往直接出兵,镇压中国人民,援助中国反动派,这时帝国主义和国内封 建主义完全公开站在一条战线上。 3 3提醒:主要矛盾的变化决定了主要任务的调整提醒:主要矛盾的变化决定了主要任务的调整 (1)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行为主体,面临不同的主要矛盾。 (2)主要矛盾的不同,导致主要任务、工作重点的不同。 【探究总结【探究总结 2 2】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和党的

3、产生】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和党的产生 1 1三种政治力量三种政治力量 (1)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 其政治代表前期 为北洋政府,以后主要是国民党统治集团。 (2)二是民族资产阶级。他们是中间势力,民主革命的力量之一,其政治代 表是民主党派的某些领导人物和若干无党派民主人士。 (3)三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进步势力,民主革 命的主要力量,其政治代表是中国共产党。 2 2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 (1)第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 主张继续实行地主阶级、 买办的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

4、社会的道路。 (2)第二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 他们主张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 级共和国,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 (3)第三是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 主张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 导下,首先进行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 义革命,以便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并逐步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3 3中国共产党产生中国共产党产生 (1)重要意义: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 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 途和命运。 (2)近代史上的伟大历史贡献:团结带

5、领中国人民进行 28 年浴血奋战,打 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 民共和国。这一伟大历史贡献的意义在于,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 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 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1.21.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探究总结【探究总结 1 1】新中国、新制度】新中国、新制度 1 1建立新中国建立新中国 (1)革命对象和革命性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了压在人民

6、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胜利并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2)历史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 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了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 民从此站起来了, 成为国家的主人。 壮大了世界和平、 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的执政党。她依靠各族人民,发扬独立自主、自力更 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 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中国呈现在世

7、界面前。 (3)历史结论: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 (2)意义: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 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我国逐步走 向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探究总结【探究总结 2 2】实行改革开放】实行改革开放 进入新时代进入新时代 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其科学涵 义是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适合中国特 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

8、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一 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内涵: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发展道路,即指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行改革开放伟大革命实践开 辟的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指中国共产党 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既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障,又是当代中国发 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 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 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

9、主义先进文化。 (3)特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 第二课第二课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2.1 2.1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探究总结【探究总结 1 1】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性质和宗旨 2.2.密切联系群众密切联系群众 (1)必要性:密切联系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一方面,马克思 主义政党来自人民、 植根人民、 服务人民, 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只有马克思主义政党才能统 一群众的意志和行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

10、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两 个方面,都要求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 (2)意义: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这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 命、建设、改革中得出的一条规律性认识。我们党历来重视密切联系群众,把 群众路线作为党的生命线,把广泛发动群众、充分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作 为克敌制胜的法宝。群众路线成为党的根本政治路线,从根本上决定着党的性 质,同时还决定着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基本属性和规律。 【探究总结【探究总结 2 2】党的执政理念】党的执政理念 1 1立党为公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执政为民 (1)“公”:“立党为公”是指中国共产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外,没有任何的私利私求可言

11、。“公”是国家和民族的公共利益,全体人民的 共同理想,全社会的公共事务等实体性含义与公平、公正、公开等程序性要求 的统一性。 “公”是指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阶段性奋斗目标的统一。现阶段中国共产 党最大的“公”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 大复兴。立党为公,就是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都要反映中国 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 益、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 (2)“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权是人民的政权,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中 国共产党会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在当代中国,“民”就是最广大人民,包 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

12、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 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中国共产党来自于人民,植 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执政为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 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 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2 2新时代立党为公与执政为民的要求新时代立党为公与执政为民的要求 新时代坚持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必须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 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 人民主体地位,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

13、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 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 造历史伟业。 2.2 2.2 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探究总结【探究总结 1 1】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 1 1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1)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具 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 的。这

14、些指导思想形成的年代不同,解决的问题也不完全相同。 2 2指导思想的重要性指导思想的重要性 (1)党的指导思想是指导我们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 是党具有生命力和创造 力的灵魂和根本。 (2)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是党的事业开拓前进的先导。 【探究总结【探究总结 2 2】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1 1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1)重要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我们党的思想 路线, 也是人类实践和认识的发展规律, 是一种思想方法, 也是一种精神状态。

15、(2)要求: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求真务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坚持这条思想路线,就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 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坚持解放思想, 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坚持用党的创新 理论,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武装全党。 2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关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关系 (1)首先,“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其次,“解放思想”是实 事求是的前提和条件。再次, “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

16、在规律。最后, “求 真务实”是实事求是的直接体现和必然要求。 (2)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实事求是是一个辩证统一体,解放思 想、 与时俱进是求真务实、 实事求是的前提, 求真务实、 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的内在要求,二者相互促进、相互依存。从本质上讲,解放思想、与 时俱进就是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只有首先解放思想,才能做到实事求是,只 有实事求是,才能真正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探究总结【探究总结 3 3】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1 1全面理解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面理解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1)含义: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核心是通过自己

17、的骨干、带头和桥梁 作用,影响和带动身边群众。 (2)原因: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所决定 的,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的直接而具体的体现。 (3)特点:共产党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 2 2区别党、党员、党组织的作用区别党、党员、党组织的作用 (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领导一 切,要始终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2)党员好比党的肌体的细胞,党的每一个细胞都健康,党的整个组织就坚 不可摧。 因此, 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使党成为时代先锋、 民族脊梁, 是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

18、力的源泉,是党不断取得胜利的坚强保 证。中国共产党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3)党组织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单个党员不能代替党组织履行职责。 (4)三个作用相互配合,本质是一致的,但又相互区别,不能混淆。 3.1 3.1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 【探究总结【探究总结 1 1】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2.2.三种领导方式的联系三种领导方式的联系 (1)党章规定: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 (2)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社会生活的领导方式主要是政治领导、 思想领导和组 织领导。这三个方面的领导是统一不可分割的。政治领导是根本,思想领导是 灵魂,组织领

19、导是保证。实行党的正确领导,任何一方面都不可偏废。 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方式,并不是全 部的领导方式,党对国家的领导还存在其他方式的领导,如军事领导等。 【探究总结【探究总结 2 2】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1 1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与全面领导的异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与全面领导的异同 (1)相同点:两者都是强调党的领导地位和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 作用。 (2)不同点:前者强调领导的方式,即怎么领导的问题;后者强调领导的范 围和领域,即领导一切,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

20、的各个领域、 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2 2“党的全面领导”和“党是领导一切的”关系“党的全面领导”和“党是领导一切的”关系 (1)关系性质:“一切”和“全面”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结合。 (2)关系表现:就普遍性而言,党是领导一切的体现为党始终要总揽全局、 协调各方;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确立和维护党的领导核心;在工作中把 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实现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的有机 统一。从其特殊性出发,党的领导是制度问题,进入新时代,始终和聆听时代 声音、回应时代命题紧密相连,体现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 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过程。 (3)统一性:坚持和加强党的

21、全面领导,为党领导一切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 政治保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是领导一切的都是要确保党的领导核 心地位,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更 好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开创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 3.3.党领导一切不等于包揽一切党领导一切不等于包揽一切 (1)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过,所谓“党领导一切”并不等于包揽一切。领导 一切是指大政方针的领导,而不是具体事务上的大包大揽。 (2)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并非党要取代国家和政府的职能。坚持和加 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是什么事情都由党组织来干。 (3)党是领导一切的, 并不是事无巨细, 更不是 “包打

22、天下” , 而是把方向、 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保落实,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3.2 3.2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探究总结【探究总结 1 1】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1 1党面临的考验和危险党面临的考验和危险 (1)四大考验:党面临的长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 部环境考验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面临 的“四大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有增无减。长期执政考验是党面临的最大考 验。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如果党经受不住长期 执政考验,就会被人民所抛弃。 (2)四大危险: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

23、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 极腐败危险具有尖锐性和严峻性。脱离群众是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 2 2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 (1)重要性: 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是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 治国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 (2)要求:全面从严治党,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 3.3.从整风到全面从严治党从整风到全面从严治党 (1)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自身建设,对党员、干部有 着严格的要求。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西方政党的重要标志。 (2)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创造了整风这一加强自身建设的有效形式,

24、实现 了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团结统一。 (3)全面从严治党,既传承了党的建设的优良传统,同时又根据新形势提出 了新的要求。从整风运动到“全面从严治党”这一历史进程,我们可以看出中 国共产党在管党治党方面取得的诸多进步。其中,最大的进步莫过于逐步走出 了“一条不搞政治运动,而靠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新路子”。 【探究总结【探究总结 2 2】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2 2三种执政方式之间的关系三种执政方式之间的关系 (1)科学执政是基本前提,民主执政是本质所在,依法执政是基本途径。 (2)三者相互联系、有机结合,构成了我们党执政方式的基本理论框架。科

25、学执政与民主执政必须通过依法执政的途径来实现。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重难点分析重难点分析 第四课第四课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4.1 4.1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探究总结【探究总结 1 1】我国的国体】我国的国体 1 1国家性质由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国家性质由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 (1)迄今为止,国家有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 国家等类型。 (2)前三种类型的国家都是属于剥削阶级统治的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是工人 阶级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国家。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根本不同于剥削阶 级掌握

26、的国家政权。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 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对少数敌对分子 实行专政。 3.3.我国国家性质的核心内容我国国家性质的核心内容 (1)主体:人民。 (2)内容:民主、专政。 (3)形态:社会主义国家。 【 探 究 总 结【 探 究 总 结2 2 】 最 广 泛 、 最 真 实 、 最 管 用 的 民 主】 最 广 泛 、 最 真 实 、 最 管 用 的 民 主 专政专制,人民公民,权利权力,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最广泛 全民性。 4.2 4.2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探究总结【探究总结 1 1】坚持民主与专政

27、的统一】坚持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3.3.专政专制专政专制 专制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其突出特征在于,在统治阶级内部,权力高度集 中在个别人手中, 对国家重大问题的决策实行个人专断。 民主是对专制的否定。 而专政与民主是辩证统一的,民主与专政是民主制国家的两项职能。 【探究总结【探究总结 2 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可靠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可靠保障 1 1从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国家机构的关系从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国家机构的关系 (1)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 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决定我国无论是对内职能,还是对外职能都要坚决维护人 民的根本利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28、。 (2)国家职能决定国家机构的设置,国家机构是国家职能的物质载体,国家 机构体现并行使国家职能。当前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目标就是构建系统完 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全面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 治理水平。 (3)三者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国家职能和国家机构作为国家形式,都由国 家性质决定并体现国家性质。全面深化改革,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人民群众对 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改革的初心与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精准对接发展 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是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鲜明指向。 3.3.履行国家职能的主体履行国家职能的主体 (1)任何行为主体都有其职权、 权利、 义务。 不同行为主体

29、履行不同的职责。 (2)履行国家职能的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其他任何政治、经济、社会组织 都不能履行国家职能。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重难点分析重难点分析 第五课第五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5.1 5.1 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探究总结【探究总结 1 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1 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 (1)通过民主选举选出各级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 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由权力机关 产生行政、监察、审判、检察等机关,具体行使管理

30、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 (2)我国宪法明确规定, “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 2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 (1)产生: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由广大人民通过直接(县、乡级)或间接(地 级市、省、国家级)的方式选出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权力: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监察、审 判、检察等机关,具体行使国家权力。 (3)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在同级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全国人大在我国 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 (4)常设机构: 县级(含)以上人大设常务委员会, 闭会期间代行其部分职权。 (5)各专门委员会:为了更好地

31、开展经常性工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各 专门委员会。 4.4.权利权力权利权力 (1)公民直接行使权利,国家保障公民依法行使权利。 (2)人民间接行使国家权力,包括人大在内的国家机关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探究总结【探究总结2 2】肩负人民重托的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的人大代表 3.3.正确认识人大代表的权限正确认识人大代表的权限 (1)不能认为我国的国家权力属于人大代表。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国家 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人大代表个人不能直接处理国家问题。 人大代表可以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但个人对于国家和公共事务无权作出任何的决议、决定。 5.25.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探究总结【探究总结 1 1】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3.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党的领导之间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党的领导之间的关系 (1)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领导人民组织建立起来的。 (2)党的意志要变成国家意志,必须通过人大行使职权来实现。 (3)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 权力。 【探究总结【探究总结 2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 1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含义: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定期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 民代表大会,作为人民行使

33、国家权力机关,并由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其他国家机 关,以实现人民民主专政历史任务的政权组织形式。 (2)地位: 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 度。 (3)决定因素: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国体)决定了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 会制度(政体)。 2 2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因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因 (1)这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 (2)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合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 求。 (3)动员人民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保证了国家机关的协调高效 运转,维护了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第二单元第二单

34、元 重难点分析重难点分析 第六课第六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6.16.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探究总结【探究总结 1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2.2.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 (1)区别 性质不同: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 族的先锋队;各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 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基础不同: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

35、的阶级基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是 其深厚的群众基础;现阶段,民主党派的成员以各界知识分子为主。 地位、作用不同: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 导核心;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 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2)联系 政治上: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政治上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组织上: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组织上互相独立, 不存在隶属关系。 法律上:地位平等,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互相监督的关系,而不是监督与 被监督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执政、各民主党派参政,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 事业

36、的亲密友党。 【探究总结【探究总结 2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3.3.正确认识人民政协的性质正确认识人民政协的性质 (1)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能履行国家职能。 (2)人民政协不等于民主党派,不能将二者混淆。 6.26.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探究总结【探究总结 1 1】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民族区域自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民族区域自治 1 1我国的民族关系我国的民族关系 (1)明确新中国成立前后民族关系的区别:新中国成立前,剥削制度、阶级 压迫和剥削体现在民族关系上的体现是民族压迫和民族剥削,存在大汉族主义 和地方民族主义; 新中国成立后, 形成的是平

37、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2)新型民族关系形成的原因: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铲除 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 2 2巩固社会主义民主关系的要求巩固社会主义民主关系的要求 (1)总的要求:十分珍惜、不断巩固和发展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具体要求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坚持和完善民族区 域自治制度。 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每个公民要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 团结的义务,同破坏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言行作斗争。 3.3.正确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确认识民族区

38、域自治制度 (1)三原则是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目标和指导,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贯 彻三原则的措施之一。 (2)我国落实三原则的措施不仅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其他还有扶贫攻坚、 少数民族生育和升学相关政策等。 【探究总结【探究总结 2 2】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 2.2.关于宗教工作的认识误区关于宗教工作的认识误区 (1)不能认为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就是鼓励公民信教。 对全体公民进行唯 物主义、无神论教育才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2)不能认为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就是限制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 政府只有依 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才能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 (3)坚持独

39、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并不是要阻止宗教界开展对外交往, 而是强调 我国的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4)不能认为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宗教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 宗教在本质上仍然是唯心的。 (5)共产党员不能信教,是由其唯物主义指导思想决定的。这不是对公民宗 教信仰自由的限定。 6.36.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探究总结【探究总结 1 1】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2.2.正确理解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正确理解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 (1)村(居)委会不是国家机关,不履行国家职能。村委会、村民会议决定的 是村内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而非村中一切

40、事务。 (2)村(居)委会区别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自治机关是国家政权机关 的组成部分,不同于村(居)委会。 (3)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 村委会必须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开展 工作。 (4)党的十七大正式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 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列,纳入中国特色的政 治制度范畴。 (5)从形式上看,中国已经建立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 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群众自治体系。 (6)扩大基层民主政治,不等于扩大和增加公民的政治权利。 3.3.村两委村两委 (1)村“两委”就是村中国共产党员支部委员会和村民自

41、治委员会的简称, 习惯上前者简称为村支部,后者简称村委会。 (2)村支部的职能是宣传共产党政策、 帮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落实、 带领广大基层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发家致富奔小康。村委会是村民民主选举的自 治组织,带领广大村民致富。协助乡镇政府工作。它不属于国家机关。 【探究总结【探究总结 2 2】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 2.2.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应该将其作为发展社 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加以推进。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重难点分析重难点分析

42、第七课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7.17.1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探究总结【探究总结 1 1】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 1 1中国法治历史中国法治历史 2 2中华法系中华法系 中华法系开始形成于秦朝 (公元前 221 年公元前 206 年),到隋唐 时期(公元 581 年公元 618 年)成熟。最初的国家与法产生于夏朝,以后 经商朝到西周时期逐渐完备。中华法系的特点有:第一,法律以君主意志 为主。第二,礼教是法律的最高原则。第三,刑法发达,民法薄弱。第四, 行政司法合一。 【探究总结【探究总结 2 2】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新中国法治建设的

43、成就 1 1深化治国理政法治新理念深化治国理政法治新理念 (1)以“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新 16 字方针为 抓手,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2)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理论与新的主张。这些理论与主张,更加凸显依 法治国的四大特性:战略重要性、内在协调性、唯一领导性、主体全面性。 上述这些依法治国新理念新主张,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遵循, 也是对社会主义依法治国内涵的丰富和深化。 2 2探索法治体系建设新内涵探索法治体系建设新内涵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

44、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律体系。 (2)决定中“法治体系”与“法律体系”一字之差,折射出新一代 领导集体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深入思考,表明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已 经超越了法律体系的范畴。我国虽然早于 2008 年就宣布建成社会主义法律 体系,但并不意味着这一体系已经完善,鉴于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事业 建设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必须与时俱进,完善社会主义法律 体系,赋予新时期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以新的内涵。 3 3依法治国的总体部署依法治国的总体部署 (1)法治政府建设成绩突出。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五中全会分别 对依法履行政府职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作出了重要论述。强调要深化行 政管理和行政

45、审批制度改革,正确履行政府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 管结合、优化服务。“十二五”期间,国务院各部门累计分 9 批共取消、 下放行政审批事项 618 项,并彻底终结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这一历史概 念;同时,积极推动各级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定工作,中央政府权 责清单试点稳步推进,地方 31 个省份已全部公布省级政府部门权力清单, 24 个省份公布了责任清单。 (2)司法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司法公信力稳步提升。奉法者强则国强, 奉法者弱则国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是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选择,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 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是实现“两个一百年

46、”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强基石。 4.4.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 (1)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 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 各方面的活动通通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 坏。 (2)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 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文 明进步的显著标志,还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依法治国,建设社会 主义法治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7.27.2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

47、【探究总结【探究总结 1 1】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1 1从“人治”到“法治”从“人治”到“法治” (1)40 年的中国法治轨迹,总括而言,就是从人治到法治。法治与人治 是两种互相对立的治国方略。 新中国成立初期, 我们党是高度重视法制的。 然而,从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开始,把法律作为办事的参考,社会主义法 制建设跌入低谷,宪法被虚置,成为一纸空文,法制的衰败最终导致了“文 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 (2)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强调指出:“要通过改革,处理好法 治和人治的关系。”习近平同志深刻地阐述了厉行法治、摒弃人治的历史 规律和深远意义。他指出:“综观世界近

48、现代史,凡是顺利实现现代化的 国家,没有一个不是较好解决了法治和人治问题的。” 2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1)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任务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 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 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3.区分不同行为主体在依法治国中的职责和作用 (1)依法执政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 (2)科学立法的主体主要是设区市以上人民代表大会。 (3)严格执法的主体主要是各级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是行政机关。 (4)公正司法的主体是司法机关,依法审判的主体是各级人民法院。 (5)守法的主体指的党政机关、社会组织、个人等。 【探究总结【探究总结 2 2】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 1 1坚持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坚持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 (1)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依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