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寻找历史的足迹 寻找历史的时光 寻找往昔的影子 1、四大文明古国是哪几个国家?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 2、你能说出中国几位皇帝的名字? 秦始皇,唐太宗,乾隆,朱元璋,康熙. 3、万里长城是谁下令修筑的? 秦始皇 4、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是什么? 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 英文:history 望词生义,his story:他的故事 请讨论:历史历史= =故事?故事? 历史要求客观真实(“秉笔直书”);故事可虚构 一、历史是什么?一、历史是什么? 中文 历-经历,经历过的 史-史实(落脚点、词眼) 历史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更是指人们对过 去事实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 -葛剑雄
2、(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故宫 长城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历史 立足历史的电影和电视剧 黄羲之(东晋) 兰亭序 “天下第一行书” 历史与古玩 书中的历史 二、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1、探究历史秘密 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三 峡 悬 棺 玛 雅 文 明 遗 址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 ,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 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 -李世民 2、汲取历史智慧 读史使人明智, 读诗使人灵秀, 数学使人周密, 科学使人深刻, 伦理之学使人庄重, 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弗朗西斯 培根(英) 开国领袖毛泽东之所 以文能安邦、武能定国, 在很大程度上得益
3、于他对 中外历史的深入研究和领 悟。他不仅驰骋史海,熟 读了古今史籍,还点评了 二十四史。其运用历史知 识之娴熟,分析现实问题 之精辟,足见历史思维对 一代伟人的影响之大。 3、传承民族文化 龚自珍在定庵续集卷二古史钩沈二中 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灭人之枋,败人之 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 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以色列的 复国、台湾去中国化) 用前贤的智慧观照现代人的心灵世界,使思考的 光芒照亮智慧人生。 百家讲坛 4、提高个人修养 中国国家足球队的可耻一幕! 台湾当红艺人杨丞琳 在一次直播的电视节目里,在谈到抗日战争的时候,吴宗 宪问她抗日战争打了几年
4、。杨丞琳说,好像11年吧,吴宗 宪告诉她了8年,她居然说:哇!才打了8年耶! 台湾著名歌星周杰伦 周杰伦大家都比较熟悉,2007年7月8日,周杰伦做客鲁 豫有约,据报道当时演播厅的观众创记录坐满了。周杰 伦的号召力可想而知。但在谈话中,谈到不同时代偶像对 青年的影响,谈到雷锋,周杰伦居然不知道雷锋,还反问 “他会不会唱歌”这件事被网友批为“杨丞琳第二”。 二、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1.探究历史秘密 2.汲取历史智慧 3.传承人类文明 4.提高个人修养 5.生活中需要历史 (旅游收藏) 6.历史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中考) 三、怎么学历史? 合作探究: 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能够通过 什么途径来
5、了解历史? 兵马俑 历史影视节目 历史文物、遗址 历史书籍 历史图片 三、怎样学习历史? 1、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历史 课堂和课本、课外历史书籍、参观文物古迹和博物馆、 观看历史专题片和严肃的影视作品、口述历史、收藏文 物 2、方法建议 1)读:精读教材,由厚到薄,不留死角 2)记:动脑记忆、思考 3)听:先预习,认真听讲(不乱说话,不做小动作) 4)写:做好课堂笔记 5)讲:上课集中探讨,大胆发言 6)温:课后认真复习(提问)和做练习。 何时(时间,when) 何地(空间,where) 何人(人物,who) 何事(事物,what) 何因(为何,why) 如何(怎么,how) 学习历史的“六何”法
6、: 请同学们阅读第一课第一部分试着划分一下请同学们阅读第一课第一部分试着划分一下 对于历史的态度: 了解、理解、换位思考 公元纪年法 公元:耶稣诞生的那一年称为公元元年 世纪:100年称为一个世纪。 年代:10年称为一个年代。 历史学的【时间表达】方式 1.公元纪年法年 2.年号纪年法 例如:明朝永乐四年(1406年) 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 3.干支纪年法 四、初中历史学些什么 七年级:中国古代史 八年级:中国近、现代史 九年级:世界古代史、 世界近现代史 广州历史 刘芃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 历史解释 水平1 (1)能够有条理地讲述历史上的事情,概述历史发展的基 本进程;能够说出重要历史事件的经过及结果 (2)重要历史人物的事略、重要历史现象的基本状况。 水平2 (1)能够分析有关的历史结论; (2)能够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3)能够在叙 述历史时把握历史发展的各种联系,如古今联系、中外联 系等,并将历史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如地理、语文、艺术 等知识加以联系;(4)能够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并 使用相关历史术语,对具体史事作出解释; (5)能够尝试从历史的角度解释现实问题。 水平3 (1)能够在独立探究历史问题时,在尽可能占有史料的基 础上,尝试验证以往的说法或提出新的解释; (2)能够在正确的历史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全面、客观 地论述历史和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