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194.12KB ,
文档编号:957194      下载积分:8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957194.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binbin)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高中地理城市地理学.docx)为本站会员(binbin)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地理城市地理学.docx

1、城市地理学 第一章 绪论 1.(记)城市的概念:城市是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聚 集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是一定地域范围内政治,经济,科技,文教,信 息中心,是城市内外各部门各要素有机结合的大系统。 2.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 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 3.主要任务:解释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揭示和 掌握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的规律,属于认识世界的任务;科学预测世界各 国,各地区城市现象的变化规律,属于改造世界的任务。 4.研究的主要内容: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 城市内部空间组

2、织研究;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和新领 域的研究。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特点:注重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注 重区域城镇体系的研究;注重城市化研究;注重城市地理新领域与新方法的 拓展和应用。 6.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趋势:对理论的研究将进一步加强;对经济全球化 和全球城市的研究将加强;对城市社会地理学的研究将加强;对新领域和新 方法的研究将加强;城市规划等应用研究将进一步加强。 第二章 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 第一节 城市概念及标准 1.城市的概念:如上 2.(记)城镇不同于乡村的本质特征:城镇是以从事非农工业活动的人口为主 的居民点,在产业结构上不同于乡村。城镇一般聚聚

3、有较多的人口,在规模上 区别于乡村; 城镇有比乡村要大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 在景观上不同于乡村; 城镇具有上下水,电灯,电话,广场,街道,影剧院,博物馆等市政设施和公 共设施,在物质构成上不同于乡村;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 中地,是一定地域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在职能上区别于乡村。 第二节 城市地域 1.(记)城市地域分类:行政地域概念,实体地域概念,功能地域概念 2.行政地域:按一定的标准或程序在行政上分别设置市,镇,乡,村等建制,并 确定他们的行政管理边界。 3.实体地域:城市的本质特征本来是对城市的实体地域即城市建成区而言的,划 分城市的实体地域主要是为了区分城乡。

4、4.(记)功能地域: (1)都市区: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 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元。 (2)大都市带: 概念:由许多都市区首尾连成一体,它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又 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这样的巨大的城市地域复合体叫做大都市带。 特点: 多核心。区域内有若干个高人口密度的大城市核心,每个大城市核心及其 周围郊区县之间,以通勤流为主要指标的紧密社会经济联系,组成一连串的 都市区。 交通走廊:这些大城市核心及都市区沿高效率的交通走廊而发展,它构成 大都市带空间结构的骨架,把各个都市区连接起来,没有间隔。 密集的交互作用:不仅都市区内部,中

5、心城市与周围郊区之间有密集的交 互作用,都市区之间也有着密集的社会经济联系。 规模特别庞大:戈特曼以 2500 万人口作为大都市带的标准规模。 国家的核心区域:它集外贸门户职能,现代化工业职能,商业金融职能, 文化先导职能于一身,成为国家社会经济最发达,经济效益做高的地区,甚 至具有国际交往枢纽的作用。 (3)都市连绵区: 概念:以都市区为基本组成单元,以若干大城市为核心并与周边地区保持强 烈交互作用和密切社会经济联系沿一条或多条交通走廊分布的巨型城乡一 体化地区。 形成条件: 具有两个以上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作为发展极; 有对外口岸; 发展极和口岸之间有便利的交通干线作为发展走廊; 交通走

6、廊及其两侧人口稠密,有较多的中小城市; 经济发达,城乡间有紧密的经济联系。 成型指标: 具有两个以上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作为发展极,且其中至少一个城市 具有相对较高的对外开放程度,具有国际性城市的主要特征; 有相当规模和技术水平领先的大型海港和空港,并有多条定期国际航线运 营; 区域内拥有由多种现代运输方式叠加形成的综合交通走廊,区内各级发展 极与走廊之间有便捷的陆上手段; 区内有较多的中小城市,且多个都市区沿交通走廊相连; 组成连绵区的各个都市区之间,都市区内部中心与外围县之间存在密切的 社会经济联系。 (4)城市群: 概念: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 的

7、城市,依据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 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 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 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 (5)都市圈 (6)城镇密集区 第三节 中国市,镇概念和统计口径 1.中国市镇建制标准主要指标:人口,经济和基础设施 2.户籍统计:主要以职业构成为依据划分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户籍统计数据 来源于公安系统的户口登记,其特点是数据具有连续性,真实可靠,但由于城市 中大量农村户籍人口和农村地区大量非农业人口的存在, 非农业人口不能直接代 替城镇人口,只能作为城镇人口的参考

8、数据。 3.(记)我国城市地域和城市统计存在的问题: 城镇和城镇人口标准频繁多变; 用市政行政区为基础的城市人口统计不是偏大就偏小,不能反映城镇发展; 户籍政策的变化; 流动人口的变化: 问题根源在于简单的用市镇的行政界限来代替城乡界限。 4.应采取的措施: 在我国建立反映城镇实体界限的城镇地域概念,并确定相应的标准,作为城镇 统计的基本单元。 在城镇实体概念的基础上, 建立一套不同空间尺度的互相衔接的城市地域概念, 以满足不同的需要,冰河国际的城市统计建立起可比的基础。 5.(记)统计口径: 1955 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城镇人口包括设有建制的市和镇辖区的总人口(非 农业人口和农业人口)以及城

9、镇型居民区的人口。 1963 年第二次: 只计算设有建制的市和镇的非农业人口, 不再包括农业人口。 城镇人口与城镇地域之间开始脱节。 1982 年第三次:使用 1955 年标准 1990 年第四次:城镇人口由市人口和镇人口两部分组成。市人口是指设区的 市所辖的区人口和不设区的市所辖的街道人口; 镇人口是指不设区的市所辖的居 民委员会人口和县辖镇的居民委员会人口。 2000 年第五次: (1)引入“人口密度原则” ,用人口密度原则把设区市的区分 成两类,只把 1500 人/km 2以上的区(一般是城区和近郊区)的人口全部算作城 镇人口,而对 1500 人/km 2一下的区(一般是远郊区) ,只计

10、算真正的城镇部分, 区的乡村部分不再计入城镇; (2)引入“建成区延伸原则” ,对不设区市和建制 镇, 除了按照城市社区管理的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人口外,还包括了与市镇 驻地建设用地相连的乡镇地域和村委会地域, 可以认为这一地域的人口大都以非 农业经济活动为主。 第三章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三次社会大分工: 第一次:游牧部落和农业部落分离,促进了畜牧业和农业的发展。剩余产品为两 个部落间开始进行商品交换提供了足够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第二次:手工业与农业分离 第三次:商业从农业和手工业中分离,城市具有了完备的职能,具有了相当的规 模,城市规模扩大

11、。 第二节 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区域基础 1.自然地理环境: 热带湿热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 山区城市一般都沿河谷或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 高寒地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地区。 2.分布在平原的原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农耕,农业发达利于提供各 种产品,人口分布集中,有利于组织交通,有利于向四周扩散,节省建筑投资。 3.在低纬度的大城市有两种主要类型: 坐落在海拔较高的气候,凉爽的高原或山间盆地。 接受海洋调节的滨海低地。 4.我国城市分类:滨海城市;三角洲平原城市;山前洪积,冲积平原城市,平原 与地山丘陵相邻接的城市,低山丘陵区的河谷城市,平原中腹的城市,高平原的 城市,高原山间盆地和谷地的城市,中

12、山谷地城市,高山谷地城市。 5.古代:防卫需要,河流围绕地区 近代:产业需要,平原,三角洲,交通便利 现代:环境,科技发展 6.区域经济地理条件:矿产资源,淡水资源,水热资源,动植物资源的丰饶度及 其组合,基础设施的状况,区域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经济发展的历史传统,现 状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结构特征,未来的开发潜力。 7.关系:城市要从区域获取发展所需要的食物,原料,燃料和劳动力,又要为区 域提供产品和各种服务。二者的关系决定城市的性质,功能,特点。 第三节 城市地理位置与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1.城市地理位置: 城市及其外部的自然, 经济, 政治等客观事物在空间上的结合。 2.城市地理位置的类型:

13、(1)大,中,小位置 (2)中心,重心位置和邻接,门户位置 中心位置:位于某一区域的中央 重心位置:当一个地理区内人口分布和开发条件差异较大时,假想按不均匀性进 行加权,就会有一个偏向于优势区域的重心位置。 邻接位置:即城市区为追求邻接与决定其发展的区域,不必或不可能在本区域的 中央。 门户位置:当一个地理区的对外联系集中在某一方向上时,这个区域的中心城市 常常不在本区中央,而明显偏于主要联系方向一端。 (3)城市沿交通线成长的区位类型: 河运:航运端点,梯级中转点,河流交汇点,河区位置,过河点位置,河口 铁路:枢纽位置,通过位置,端点位置。 3.分析城市地理位置应注意的方面: 不要忽视对城市

14、自然地理位置的关注,并要赋予他经济意义。 对外交通运输是城市与外部联系的主要手段,因此,城市位置的核心是交通位 置。 重视城市所在地域或域市直接腹地的经济发展过程和经济特征的分析; 城市地理位置不是一成不变的要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来加以分析; 对若干城市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加深对某城市地域位置特点的理解。 第四节 不同类型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1.三大类型: 商品农业与中心地城镇: 为满足广大农村物资集散和综合服务的需要而形成的中 心地城市,如大多数集镇,城镇,县城。 转运城镇:为满足区际贸易和交通转运的需要而形成的的,以交通运输为主要职 能的城市,如港口城市,铁路枢纽,公路中心等。 专门城镇:为满

15、足某种专门需要,在集聚经济,规模经济作用下而形成的以某种 专门职能为主的城市,如工业城市,风景旅游城市,大学城等。 2.商品农业与中心地城镇: 产生发展:这类小城镇随着商品农业的出现和发展,物资集散和交换功能的 扩大而不断产生和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制的建立,稳定和加强 了小城镇在整个城市体系中的地位。 特点:职能的综合性,发展的稳定性,鲜明的等级性 发展前景: 这类小城镇的发展与农业的发展息息相关, 其发展前景如何如何, 能否发展成为大城市,取决于城镇的行政等级,服务范围大小以及服务范围 内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本身的发展条件。 3.转运城镇: 分类: 实体转运:指货物从一种交通方式转

16、换为另一种交通方式,如水运转为铁路 运输。 商业性转运:主要指商品所有权的改变 政治性转运:主要指商品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入另一个国家或地区,这时需 要付关税。 产生发展:以交通运输职能为主的小城市,其形成和发展取决于天赋和人为 的交通地理位置。 发展前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前提下,其发展主要取决于经济腹地,后方疏 运系统以及城市本身的建设条件。经济腹地是决定此类城市发展的基础,腹 地越大, 越富饶, 转运要求越大, 城市发展规模就可能越大。 后方疏运系统, 是这类城市的生命线,随着后方疏运系统的完善,包括运输方式的增加,交 通网络的广度扩大和密度提高,运输能力增加,城市与港口的联系加强,城 市规

17、模就扩大。城市建设条件是城市得以发展的保证,其包括自然条件和技 术条件,建设条件越好,发展规模越大。三者良好配合,城市发展潜力才有 可能充分发挥。 4.专门城镇: 产生发展:以专门化职能为主的城市,其产生和发展强烈的依赖于某种天赋 的资源和人类某种特殊的需要。 特点:职能较单一;对外联系范围广,但联系内容较单一;发展历史 一般较短,发展速度较快,并可能有较大的起伏性。 分类:矿业城,工矿城,工业城,风景旅游城,科学文化城等 发展前景:一方面取决于资源类型,数量,质量,开采条件等,另一方面取 决于国家或市场对这种产品的需要。 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 第一节 城市化定义 1.城市化定义: 是城市人口占

18、全社会人口比例提高的过程; 是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 使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每个集中点的扩大; 使城市对农村影响的传播过程。 2.城市化特征: 城市化是动态的,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发展过程,具有阶段性。 城市化特征与经济,人口,社会,地域空间等诸要素特征密切相关,在地域上 存在明显差异性; 始于产生之日可称为广义城市化,始于工业革命可称为狭义城市化,而我们研 究工作的重点应该是狭义城市化概念中的当代城市化阶段。 3.城市化的四种转型:人口结构的转型;经济结构的转型;地域空间的转型;生 活方式的转型。 第二节 城市化的机制 1.动力机制: 农业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和基础前

19、提。剩余粮食的生产能力是第一前提,是城 市生存的必要前提条件;剩余农业劳动力是第二前提。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农业生产中机器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效 率, 促使被替换下来的农业人口为寻求就业而流向城市。因此城市化是工业化所 产生的劳动力分工在空间上的反应。 第三产业是后续动力。企业对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不断提出新要求;随时世界经 济体制的国际化,服务业扩散,全球性金融网络出现,他们进一步刺激了城市中 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城市居民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消费性服务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 刺激城市迅速发展各种各样的服务性行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水平还 将继续提高, 企业对生产性服务和居民对生活性

20、服务都将提出更精细更全面的要 求。所以,第三产业在城市中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 交通运输是先决条件 第三节 城市化的类型和测度 1.向心型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 城市中的商业服务设施以及政府部门,企事业公司的总部,银行,报社等脑力 劳动机关,都有不断向城市中心聚集的特性,这就是向心城市化,也成集中型城 市化。 城市设施和部门自城市中心向外缘移动和扩撒,这称为离心城市化,也称为扩 散型城市化。 2.外延性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 如果城市的离心扩展,一直保持与建成区接壤,连续渐次的向外推进,这种扩 展方式称之为外延型城市化。 (城乡结合部) 城市化在推进过程中,出现了空间上与建成区断开,职能上与中心城

21、市保持联 系的城市扩展方式,则成为飞地型城市化。 (卫星城) 卫星城的位置:分布于特大城镇周围距离近得往往居住职能和依附性强,如 卧城,距离远的往往工业职能和独立性强,人口数量多,卫星城和母城之间 一般由绿地分隔,但有时两者因扩展连接,形成城市群。 卫星城的发展过程:借助于母城的力量发展,在特大城市影响下使乡村自然 变质,或按照规划人为的建立卫星城镇。 卫星城应注意的问题:土地控制;一定的规模;复合功能 3.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 景观型城市化,是传统的城市化表现形式,指城市性用地逐渐覆盖地域空间的 过程,因为这种城市化直接创造市区,也成为直接城市化。 职能型城市化,是当代出现的一种新的城

22、市化表现形式,指的是当代城市功能 在地域系列中发挥效用的过程。这种城市化表现了地域进化的潜在意识,不从外 观上直接创造密集的市区景观,所以也成间接城市化。 4.积极性城市化和消极型城市化 以经济发展同步的城市化称之为经济型城市化; 先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为消极型城市化,也称假城市化或过度城市化。 5.自上而下型城市化和自下而上型城市化 自上而下型城市化是指国家投资于城市经济部门, 随着经济发展产生的劳动力 需求而引起的城市化, 具体的表现为原有城市发展和新兴工矿业城市产生两个方 面。 自下而上型城市化是指农村地区通过自筹资金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 业生产活动,首先实现农村人口职业转化,

23、进而通过发展小城市镇,实现人口居 住地的空间转化。 第四节 城市化近域推进和郊区化 1.再城市化: 是指在经历了逆城市化之后, 城市中心人口又开始恢复增长的过程。 2.绅士化:即中产阶级化,一个街区中,较高收入的家庭取代较低收入居民的过 程,在整个过程中,街区的本质特征和文化品味也发生了改变。 3.郊区化:是城市发展由向心集聚走向离心扩散的特定阶段,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极为深远。 第五章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1.当代世界城市化的特征: 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 城市化的主流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大城市化趋势明显,巨大城市带出现; 世界城市化水平地区差异显著; 发达国家的郊区城市化与逆城市化;

24、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仍以乡村向城市移民为主。 2.中国城镇化发展特征: (1)发展进程: 1949-1957 年稳步上升,恢复重建,旧城改造; 1958-1977 年曲折缓慢态势,减少城镇人口和撤销部分城镇所致。 1978 年以后,加速发展态势,小城镇大问题,小城镇大发展,大战略,积极 稳妥推进城镇化。 (2)发展速度 建国初期和改革以后速度都快,后者更快,逐年递增; 相对于工业速度而言,城镇化表现出缓慢,徘徊停滞或加速的特征,慢于工业 化; 中小城市的发展速度大于大城市; 城镇人口增长迅速,人口规模越来越大。 (3)发展水平 城镇化水平还较低,中部低于东部,西部低于中部; 城镇化水平低于工业化

25、水平; 城镇化水平滞后于经济水平; (4)发展动力: 改革前,政府推动自上而下,改革后,政府仍占主导地位。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东风,催生了自上而下的城镇化模式,是农村经济和乡镇 企业的发展成为城镇化发展又一动力。 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模式在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并行发展的同时, 又表现出混合 发展的特点,由此凸显出多元主体推动城镇化的趋势。 (5)规律: 正确方针推动城镇化,反之阻碍; 政治安宁,经济良好,城镇化稳步推进,反之亦然 城镇化要适度,不能超前或落后,否则会出现过度或滞后城镇化现象; (6)规模: 1979 年以来,城镇人口规模增长超过了乡村,城镇化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近年来城镇人口增长的绝

26、对模式呈下降态势,城镇化发展存在潜在危机; 大城市规模增长加快,小城市更快; 城镇用地规模逐年递增,中小城市大于大城市。 (7)道路: 形成了自上而下的政府发动型城镇化道路和自下而上的农村推动型城镇化道 路; 前 30 年以政府发动型为主,后 20 年两种模式并存,共同推进城市化; 政府发动型逐渐弱化,农村推动型越来越强,一个多元推动型正在形成。 (8)发展趋势: 水平速度上升,质量引起关注; 动力机制形成,道路呈现多元化; 城市郊区化出现,个别大中城市来势凶猛; 大城市继续快速发展,若干大都市城市连绵区正形成; 国际性城市将进入全球城市体系网络。 第六章 城市职能分类 第一节 城市经济活动类

27、型划分与城市发展 1.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部分:为外地服务的部分,从城市以外为城市创造收入的 部分,它是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是导致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分类:一种是离心型的基本活动,如城市生产的工业产品运到城市以外销售;一 种是向心型的基本活动,如外地人来这个城市旅游购物等。 2.非基本活动部分: 满足城市内部需求的经济活动, 随着基本部分的发展而发展。 分类: 一种是为了满足本市基本部分的生产所派生的需要,另一种是为了满足本 市居民正常生活所派上的需要。 3.B/N 比: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部分与非基本部分的比例关系叫做 B/N 比。 4.B/N比的求取: 按一个部门产品从外地和从本地

28、获得的收入来求取 B/N比; 按供给本地和外地的数量来求取; 折合部门劳动力来求取; 5.划分基本和非基本活动的方法:普查法,残差法,区位商法,正常城市法,最 小需要量法 6.影响 B/N 的因素: 城市规模。大城市 N 高,小城市 B 高; 规模相似的城市,B/N 比与城市职能,城市新老,是否独立有关; 城市经济的 B/N 比的结构随时间的推移也有变化。 城市人口在年龄构成,性别构成,收入水平等方面的差别对城市经济的 B/N 比也有影响。 7.经济基础理论的现实意义: 经济发展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发展基本活动,主导产业。 门类较多的综合型大城市,抵抗外部市场波动的能力大,新的基本活动的引入 所

29、产生的乘数效应大,而经济单一的中小城市则相反; 为了最大限度的推动城市或区域的发展,就要把专业化和综合发展结合起来, 既要合理确定重点产业部门,发展为外地服务的专业化主导部门,有要求在专业 基础上合理的综合发展城市或区域经济,二者结合的好坏,可以以一定发展的城 市或区域乘数最大化为原则; 解释城市发展的机制,预测规划城市人口规模,未来的发展,为城市职能提供 理论依据,基本活动表达了城市与周围地区间的关系,显示了城市职能专业化程 度。 第二节 城市职能及其分类 1.城市职能: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所起的作用,所承担的分工。城市的政治,经 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活动是由基本,非基本两部分组成的。这两部分

30、活动的发 展常常互相交织在一起,但主导因素往往是前者,城市职能概念的着眼点是城市 的基本活动部分。 2.城市性质: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根本属性,即城市个性,是城市在一 定地区,国家乃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负担的 主要职能。 3.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的区别于联系: 联系: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是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乃至更大范围 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负担的主要职能。确定城市性质一 定要进行城市职能分析。 区别: 城市职能分析一般利用城市的现状资料,得到的是现状职能,城市性质一般是 表示城市规划期内希望达到的目标与方向。 城市职能可能有好几

31、个,职能强度和影响范围各不相同,而城市性质关注的是 最主要的,最根本的职能; 城市职能是客观存在的,可能合理,也可能不合理,而城市性质是在认识客观 存在的前提下,揉进了人的主观意念,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 城市性质相对稳定,而城市性质是多变的。 第七章 城市规模分布 第一节 城市规模分布理论 1.首位城市首位城市:在规模上与第二位城市保持巨大差距,吸引了全国城市人口的很大 部分,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明显优势的城市定义为首位城 市(Primate City) 。 2.首位度首位度:指一国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 。已成为衡量城市规模分布 状况的一种常用指标, 一定程度上

32、代表了城市体系中的城市人口在最大城市的集 中程度 3.城市金字塔城市金字塔 把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城市,按规模大小分成等级,就有一种普遍 存在的规律性现象,即城市规模越大的等级,城市的数量越少,而规模越小的城 市等级,城市数量越多。 4.位序位序-规模法则规模法则 (1)罗特卡模式 捷夫模式是 q=1 时的特例。 设自变量 x 表示序位,因变量 y 表示人口规模,则, yabx 其中,a、b 为系数,可通过最小二乘法确定 把一个城市体系中的每个城市按位序和规模落到双对数坐标图上时,然后进行 y=a+bx 形式的回归分析。 a 值的大小在坐标图上是回归线的截距,代表第一位城市的规模;b 值(相当于

33、q)是回归线的斜率,代表城市规模分布集中与分散的程度。 |b|值接近 1,说明规模分布接近捷夫的理想状态; |b|值大于 1,说明体系中人口分布比较集中,大城市很突出,而中小城市不 够发育,首位度较高; |b|值小于 1,说明体系中城市人口比较分散,分布在各等级城市里,高位次 城市规模不很突出,中小城市占优势。首位度较低。 进行多年对比时 |b|变大,说明城市规模分布趋于集中的力量大于分散的力量; |b|变小,则说明分散的力量大于集中的力量。 第二节 对城市规模分布的解释 1.贝利和加里森系统论熵最大化原理的解释 熵表示一个系统的均衡程度(混乱程度) 熵小混乱程度小,能量集中,表现为首位分布,

34、有序。 熵大混乱程度大,能量分散,表现为位序规模分布,无序。 熵最大时系统处于完全均衡状态,此时为最优水平。 2.(1)首位分布的弊端 首位分布对国家经济发展有一种寄生作用; 首位分布是资源的一种低效利用方式; 一种超国家倾向,不利于全国动员,对经济增长有害; 首位分布反映了社会不平等。 (2)首位分布的好处 首位分布允许资金和人才更大积累,知识更加专门化和思想广泛交流; 大城市内各种运输成本一般比城市间的运输成本低,劳动生产率是最高的; 首位城市常常是交通运输网络中效益最好地方,革新源地,比乡村地区更能吸引 投资等等。 第三节 中国的城市规模分布 1.我国的城市规模分布特征 我国的城市规模分

35、布类型无疑属于相对均衡的位序规模分布。 新中国成立以后,总趋势是日益均衡, (q 变小)但各时期的波动很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位序大城市人口增长加快, (P1 变大)首位度指数有所 回升。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国高位序城市,特别是最大城市的实际规模比它们的 理论规模小得多,它们还有着可观的发展前景。 第八章 城市空间分布体系 第一节 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扩散 1.空间相互作用空间相互作用为了保障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行,城市之间、城市和区域之 间总是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人员和信息的交换,我们把这些交换称之为空 间相互作用。 2.城市空间分布体系城市空间分布体系正是这种相互作用,才把空间上彼此分

36、离的城市结合为 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即城市空间分布体系。 3.(1)互补性)互补性 两地间的相互作用需要有这样一个前提条件,即它们之中的一个 有某种东西提供,而另一个对此种东西恰有需求,这时才能实现,这种关系为互 补性。 (2) 中介机会) 中介机会 当货物在 A 和 B 两地间输送时, A 和 B 两地间介入了另一个能够 提供或消费货物的 C 地, 从而产生所谓中介机会, 引起货物运输原定起止点的替 换。 (3)可运输性)可运输性 5. 结节地域 由一个职能核心及该核心所吸引或辐射的区域的总称 6.空间扩散三种基本类型空间扩散三种基本类型 (1)传染扩散 现象从一个源生点向外做空间

37、扩散,如果是渐进的、连续的过 程称为传染扩散 距离是主要影响因素 (2)等级扩散 距离不是主要因素,而是社会等级、城市规模等级,只产生于 人文现象扩散的场合 (3)重新区位扩散 如果接受者的数量没有增加,仅仅发生了原有接受者的空 间位移,称为重新区位扩散 第二节 中心地理论 1.中心地理论概念 把城镇作为零售中心和服务中心,来探讨城镇体系的聚落规模、职能和分布的规 律性的理论。 2.有关概念 (1)中心地 向居住在它周围的居民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地方。 (2)中心货物与服务 在中心地内生产的货物与提供的服务,亦可称为中心地 职能 (3)中心性或中心度 中心性是指就中心地的周围地区而言,中心地的

38、相对重 要性 (4)服务范围 3.克氏理论要点 (1)同一等级的中心地有同样大小的服务范围,即六边形市场区 (2)中心地分布要满足两个条件:P205 一是各级供应点必须达到最低数量以使商人的利润最大化 (必须采用货物的最大 销售距离,因为这可以使供应点的数量达到最少化) 二是一个地区的所有人口都应得到每一种货物的提供或服务 4.中心地理论模型 (1)市场原则 P209 低一级的中心地应该位于高一级的三个中心地所形成的等边三角形的的中央。 K=3 (2)交通原则 P210 K=4 次一级中心地的分布是位于两个高一级的中心地的道路干线上的中点位置 (3)行政原则 P210 K=7 5.三原则适合的

39、条件 (1) 市场原则适用于由市场及其市场区域构成的中世纪的中心地的商品供给。 (2)交通原则适用于如 19 世纪交通大发展时期, 以及新开拓的殖民地国家、新开发区、 交通过境 地带或聚落呈线状分布区域。 在文化水平高、 工 业人口多 (人口密度高) 的区域, 交通原则比市场原则的作用大。 (3)行政原则比较适用于具有强大统治机构的绝对主义时代,或者像社会主义国家以行政 组织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另外,自给性强、与城市分离的山间区域内形成的以某一中心地为 核心的自给区域,其行政原则的作用相对较强。 (4)克氏进一步强调,高级中心地对远距离的交通要求大。因此,高级中心地按交通原则 布局,中级中心地布

40、局行政原则作用较大,低级中心地的布局用市场原则解释较合理。 6.理论的不足 (1)只重视商品供给范围的上限分析,缺乏对供给下限的详细分析。 (2)K 值在一个系统中固定不变。 (3)把消费者看作 “经济人” ,认为其首先是利用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 (4)忽视了集聚利益。 (5)没有研究商品需求增加、交通发展和人口移动带来的中心地系统的变化。 7.廖什景观廖什景观 (1)需求圆锥体 对货物 G 需求的数量最高点在产地 B,随着距离的增加,对货物 G 的需求量向四周渐减, 至 F 点等于零。因此,BF 也就是克里斯塔勒模型中的最大销售距离。圆锥体的体积等于货 物 G 的总销售量 8.克里斯塔勒学说

41、与廖什景观的比较 (一)相同点 1、两人的学说均建立在假设的理想平原之上 2、都得出市场区的最佳形式是六边形。 (二)不同点 1、两种模型建立的前提条件不同。廖什比克氏的“理想地表”的假设条件更充分。廖什假 设的均质平原上,具有资源均匀分布、交通成本均一、人口及相应的消费需求呈有规则的连 续分布等特征。 2、市场区体系的构建方式不同。克氏遵循“利润最大化”原则,从最高级货物的最大销售 距离的顺序开始,由上至下地建立起他的中心地体系;而廖士则遵循“超额利润最低化”原 则,从最低级货物的最小必需销售距离的顺序开始,由下至上地建立起他的中心地体系。 3、一般认为,克氏的模式,解释第三产业的区位比较合

42、适。因为职能的聚集是服务业的重 要特征,这能使人们的购物或取得服务比较方便。而廖士的模式,解释第二产业的区位比较 恰当,因为第二产业各企业彼此相对独立,其区位易受市场、交通、原材料、燃料等区位因 素的影响。 4、克氏只有 3 种 K 值的中心地体系不同,廖士推论了一个更一般的中心地体系。廖士通过 不断改变六边形的方向和大小,得到不同规模的市场区。 5、 关于中心地的等级与所供给商品的种类间的关系, 两者也存在着差异。 在克氏的模式中, 同一级中心地提供同样数量的职能, 而且其职能的类型也是相同的, 因此克氏的体系是非常 严格。在廖士的景观中,同级中心地提供同样数量的职能,但不必是同种类型的职能

43、。而且 货物的等级与提供货物的中心地等级之间也并不要求严格一致, 较高级的中心地不必提供低 级中心地的所有职能,低级中心地也可提供某些较高级的职能。因此,廖士的模式具有更大 的灵活性。 6、关于人口规模问题:克氏认为,具有高级职能的中心地人口规模就大。中心地的职能规 模和人口规模完全相对应。廖什认为,只要是供给各种货物的中心地,就是大中心地。中心 地的职能等级结构和规模等级结构未必一致。 7、K 值不同。 克氏的 K 指的是上一级中心地所支配的下一级中心地市场范围的个数。而 廖什的 K 指所能完全服务的基本聚落的数量。 8、克氏的中心地是单一因素,市场或交通、行政作用下的中心地体系。而廖什认为

44、除了单 一因素下形成的中心地体系外,还存在两三个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中心地体系。 第三节 对中心地理论的发展、验证及评价 1、 对中心地理论的评价 优点 (1)中心地学说对城市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乃至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中心地理论是计量地理学的前奏,为计量地理学进入城市地理学打下了一个基础。 (3)中心地理论的基本观点,基本符合实际情况 (4)在实践应用上,在国土开发整治、城市体系规划、商业服务网点布局、学校、金融保 险等服务局广泛应用。 局限 (1)某些假设或条件不符合客观情况,从而损害了该理论的现实性。例如,消费者行为遵 循“最近中心假设” 。 (2)中心地理论仅较适用于

45、单纯农业区,而不适用于城市密集区。 (3)克氏的中心地学说忽视了制造业发展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4)中心地理论强调城市间的垂直等级联系,而忽视了处于不同区域系统中的第二级或更 低级中心地之间的横向联系,也忽视了同一个子系统中同级中心地之间的横向联系。 第四节 从生长极到核心边缘理论 1.生长极理论(普劳克斯) 该理论认为, 经济发展并非均衡地发生在地理空间上, 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在空间上呈点状分 布,并按各种传播途径,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些点就是具有成长以及空 间聚集意义的生长极。 增长极 具有推动性的经济单位(企业)或经济单位的集合体(经济中心、核心区、城市) 生长极是否存在决

46、定于有无发动型工业 增长极形成机制 通过极化和扩散效应形成 极化效应是指增长极的推动性产业吸引和拉动周围地区的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走向增 长极,从而加快增长极自身快速发展。 扩散效应指增长极向周围地区进行要素和经济活动的输出, 从而刺激和推动周围地区和 经济的发展。 2.核心边缘模式 (1)包括核心区、上升区、资源边际区、下降区 (2)一个空间系统发展的动力是核心区产生大量革新(材料、技术、精神、体制等) ,这些 革新从核心向外扩散,影响边缘区的经济活动、社会文化结构、权力组织和聚落类型 (3)核心与边缘间有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 前向联系 主要是核心向更高层次核心的联系和从边缘区得到原料、资金、

47、劳动力等,是极 化作用的结果。 负效果。 后向联系 是核心向边缘提供商品、信息、技术等。是扩散作用的结果。 正效果。 (4)四个基本的空间作用过程 革新的扩散(改变社会文化类型) 、决策(改变权利关系类型)、移民(改变聚落类型)和投 资(影响经济活动类型) 第十章 城市土地利用 1.城市土地的特征城市土地的特征 (1)自然特征位置固定性面积有限性质量差异性功能永久性 (2)经济特征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区位的效益型边际效益递减性土地利 用方式变更的困难性市场交易的低效性 2.城市地理位置的选择城市地理位置的选择 (1)相对位置(大位置) :是指某城市对该城市周围事物的空间关系,决定城市 的个性和发展

48、前途 (2)城址(小位置) :是城市所在的地点。城址主要受自然地理要素影响。决定 城市的发展,城市形态和内部结构 (3)尽量避免选在易发生地震的地带上 (4)沿河建城要充分考虑河道的变迁 3.地形对城市的影响地形对城市的影响 从城址选择、用地选择、功能区组织到道路、工程管网、 绿地布局以及城市景观的组织无一不受地形的影响。 第十一章 城市内部地域结构 1.均质性均质性:是指城市地域在职能分化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保持等质、排斥异质的特 性。 2.均质地域均质地域:指在均质性能作用下,城市地域中那些与周围毗邻地域存在着明显 职能差别的连续地段。 3.伯吉斯同心环模式伯吉斯同心环模式 城市的中心是商业会

49、聚之地 第二带,中心外围是早期建造的旧 房子,一部分被零售商业所侵占,一 部分为低级住宅、小型工厂、批发商 业及一些货仓的过渡地带 第三带, 是原来较大工厂的工人住宅 区。 第四带是较富有的中产阶级住宅区。 最外围地带是富人居住区,散布着 高级住宅,又称通勤人员住宅区 (1.忽略了人类除生物属性之外尚有文化属性 2.均质性平面的假设太不现实) 4.霍伊特的扇形模式霍伊特的扇形模式 (1)保留了同心环模式的经济地租机制,加上了放射状运输线路的影响,即线 性易达性和定向惯性的影响,使城市向外扩展的方向呈不规则式。 (2)把中心的易达性称为基本的易达性,把沿着辐射运输路线所增加的易达性 称为附加的易达性。 (3) 轻工业和批发商业对附加易达性最为敏感, 所以呈楔形,不是一个平滑的楔形,可左右隆 起。 (4)住宅区,贫民住在环绕工商业土地利用的 地段,而中产阶级和富人则沿着交通大道或河 道向外发展,自成一区,不与贫民混杂。 (5)当人口增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