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一高一历史历史 第第 1 页页 (共(共 7 页)页) 2020 年年高一年级期末测试题高一年级期末测试题 历历 史史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必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 并交回。 第卷 (选择题 共 60 分) 注意事项: 1必须使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的标号涂黑。 2第卷共 30 小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 求的。 1 三字经是中国传统儿童启蒙读物,自问世以来,屡经增改。以下节录的
2、“叙史”部分,序号处填入 正确的是 周武王, ,八百载,最长久。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 七雄出。 ,始兼并,传二世, 楚汉争。唐高祖,起义师, ,创国基。 太祖兴, ,号洪武,都金陵。 A除隋乱 始诛纣 国大明 嬴秦氏 B始诛纣 除隋乱 国大明 嬴秦氏 C始诛纣 嬴秦氏 除隋乱 国大明 D嬴秦氏 始诛纣 除隋乱 国大明 2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这一现象反映了商代 A宗法制开始出现 B贵族政治的产生 C家国同构的特点 D王权具有稳定性 3“齐人”“鲁人”这种表述的制度因素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4图 1 所示,西汉时汉武帝这一规定 图 1
3、 A削弱相权进一步加强了皇权 B消除了地方对中央的威胁 C中朝权力扩大外朝权力分散 D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5唐代学校分六种,其中“四门学”招收低级官员的儿子和普通民家的聪明子弟,学校来的“生徒”是 汉武帝时, 规定诸侯王死后, 必须 把土地分封给所有子弟, 令王国的领土 分裂。 高一高一历史历史 第第 2 页页 (共(共 7 页)页) 其取士的主要来源之一, “生徒”能通一大经以上者都给官做。由此可知 A唐朝官员的入仕途径多样 B平民有机会步入社会上层 C唐朝的“生徒”人数众多 D官僚体系已出现膨胀趋势 6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特点之一是: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下列各项中,
4、通过 分割宰相财政权强化皇权的官职是 A秦朝的御史大夫 B唐朝的中书令 C明朝的户部尚书 D宋朝的三司使 7读表 1 可以得出 表 1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简表(部分) 时期 秦汉 魏晋南北朝 元 清 高层行政区 州 行省 省 统县行政区 郡 郡 路、府、州 府、直隶州 县级行政区 县 县 县 州、县 A古代行政区的设置趋于灵活 B秦汉行政权主要在地方层级 C魏晋时州开始成为行政区划 D清是现代省级行政区的源头 8有人认为资政新篇的价值在于,它在近代条件下给农民革命提示了一条摆脱封建羁绊,甩开落后 空想,继续前进的方向和道路。这说明资政新篇 A为中国民主革命找到了正确的道路 B是农民革命斗争的
5、产物 C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超前性 D在当时有实施的可能性 9上海的申报受台民爱国精神的感召及反割台舆论的影响,派“访事人”在厦门收集有关台湾的消 息,还大量转载、翻译上海和香港各地的中文与西文报纸,尽可能提供有关反割台运动的新闻,并及 时予以评论。这反映了 A舆论对割台的关注和对台民的支持 B反割台斗争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C报刊的关注推动反割台运动的兴起 D清政府鼓励人民支持反割台斗争 1018991900 年,美国先后两次发出照会: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并要求其他列强“不得以任何方式 进行干涉” “保全中国领土及行政的完整” “世界各国可以获得同等和公正的条件, 在清帝国从事贸易” 等
6、。这体现了美国 A抵制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 B推行门户开放政策 C在国际关系中居主导地位 D重视发展美中关系 11 “今日地方一有事故,内外衮衮诸公莫不函电交驰,曰:伤洋乎?,不问民。”文中 “今日”最 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上海等地被迫开放为商埠 B山海关至北京铁路被列强把持 C列强掀起了中国瓜分狂潮 D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洗劫并焚毁 12表 2 是武昌起义后成立的革命政府人员组成 表 2 新军将领 革命党 咨议局议长 巡抚 布政使 提督 督练公所总参议 13 3 3 1 1 1 1 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A具有广泛群众基础 B具有反封建的不彻底性 C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D是自上而下的民主革命 13下列
7、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解正确的是 A. 立法目的是为了推翻君主专制 B. 确立了责任内阁制和总统制 C. 拉开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序幕 D. 体现了分权制衡的立法原则 14美国作家哈里森说“ (长征)不是战役,也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的凯歌是一次生死攸关、 征途漫漫的撤退它终为毛泽东和共产党赢得了中国,在本世纪没有哪一个事件如此地触发世界的 想象。 ”表明了长征 高一高一历史历史 第第 3 页页 (共(共 7 页)页) A翻开中国革命的新篇章 B传播了中共革命的精神 C改变了中国革命的性质 D对世界局势产生了影响 15 民国二十六年度国防作战计划中规定: “应有专门机关指导民众,组织义勇军
8、别动队,采取游击战 术,以牵制敌军,并扰乱其后方” 。这反映了国民党 A以敌后为抗战的主战场 B坚持战术的多样性 C以民众为抗战的主力军 D重视使用游击战术 16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共关系的演变可以概括为“合作对立合作” 。能够体现此变化的一组历 史事件是 A国民革命北伐战争遵义会议 B北伐战争八七会议太原会战 C黄埔军校西安事变南昌起义 D五四运动秋收起义西安事变 17据以下大型历史图片展览,推断这次展览所反映的历史发展主题是 图 2 图 3 图 4 A旧民主主义革命 B推翻清朝统治 C新民主主义革命 D推翻国民政府 18表 3 是一组关于雅典判处苏格拉底死刑的材料 表 3 雅典人口总数
9、雅典公民总数 陪审、审判人员产生方式 表决方式 程序 罪名 约 40 万 约 4.2 万 陪审员 审判员 产生方式 举手 一审制 慢神与蛊惑青年 6000 501 抽签 据此可知雅典民主 A体现了广泛代表性的特点 B调动了公民的参政热情 C明显具有原始民主的特征 D保障了公民的言论自由 19伯里克利说: “我们服从法律本身,特别是那些保护被压迫者的法律,那些虽未写成文字,但是违反 了就算是公认的耻辱的法律。 ”由此可见伯里克利主张 A法律至上 B注重保护私有产权 C主权在民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0 “万民法清除了形式主义的罗马市民法的规范、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民族的规范、地中海商业 习惯
10、与法规,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务等方面的内容的调整。 ”这反映了万民法 A重形式,程序繁琐不灵活 B侧重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 C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 D注重调解经济和民事纠纷 21伏尔泰曾这样描述当时的某种制度“一个受人尊敬且富裕的君主,有无限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 歹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 ,伏尔泰描述的是 A.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B. 法国的君主制 C. 德国的二元君主制 D. 美国的共和制 高一高一历史历史 第第 4 页页 (共(共 7 页)页) 22有同学整理 1920 世纪世界民主政治发展历程,做出如下时序图。观察图 5,空白处应填的事件是 1832 年
11、1912 年 图 5 A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 B中国同盟会成立 C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D辛亥革命的爆发 23在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与发展的过程中,1701 年颁布的嗣位法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法规定,国王所作 的任何决定必须由同意该决定的大臣签署方能生效。这一规定 A有利于国王的独断专行 B有利于议会权力扩大 C标志内阁首相取代王权 D标志国王行政权丧失 24表 4 是某一法律文件的一些特征,据此该法律文件是 表 4 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 行政首脑对议会负责 法律的制定体现了工业革命对政治的推动 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1781 邦联条例 C德国1871 年宪法 D法国1875 年宪法 25根据法兰西
12、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法国的国民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院中的 300 名议员中 有 75 人终身任职,其余由各省及殖民地的选举团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中的议员则由选民直接选举 产生。这表明 A法国政治上体现共和原则 B法国近代历史发展很曲折 C法国民主政治已得到完善 D法国建立起了君主立宪制 26. “德意志帝国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 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对马克思这段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德意志帝国是封建专制帝国 B德意志帝国是军事帝国 C德意志帝国立宪为虚专制为实 D德意志帝国议会权力较大 271719 世
13、纪,英、美、法、德先后走上政治民主化道路,其主要共同点是 A议会成员均由选举产生 B国家元首均有实权 C政府首脑均对议会负责 D议会均拥有立法权 28历史学家钱穆曾指出: “就马克思理论而言,无产阶级亦必在资本主义社会下获得长期的高度的训练, 待其知识程度与组织能力达到一定理想水平,才能脱颖而出,代替资本主义来掌握政权。 ”最能印证 这一观点的是 A三大工人运动失败的教训 B 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影响 C巴黎公社失败的主要原因 D二月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 29沈志华说: “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 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
14、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 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 ”这反映了临时政府 A因决策失误导致失去民心 B对国际形势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C对外妥协引发了人民不满 D没有切实解决人民关心的问题 英 国 议 会 改 革 威 廉 一 世 加 冕 中华 民国 临时 约法 颁布 高一高一历史历史 第第 5 页页 (共(共 7 页)页) 30有人指出: “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 界历史的引领者。 ”这说明十月革命 A指导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 B创造了现代化的新道路 C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 D否定了西方的民主政治 第卷 (非选择题
15、共 40 分) 注意事项: 1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 2第 II 卷共 3 题,共 40 分,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1.(14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先秦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萌芽阶段,出于对祖先基业的敬畏,惧怕史官在史书中的“无隐 无讳,直书史实” ,使统治者注重自身言行;在未形成监察制度的西周至春秋,民众谤议君王被认为是正 当合法的政治监督形式, 周厉王就因为“止谤”被国人赶出都城。发展至战国,社会政治方面经历了巨大 的变革,各国普遍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国君任免,大多采用“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的方式;但 严重的不法行为和
16、腐败现象也随之滋长,检举和纠察官僚已十分迫切和必要。人们已逐步认识到“国家之 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彰)也。 ” 摘编自曹春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述论等 材料二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随同封建制度的产生而萌发, 伴随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而诞生, 又随着封建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而发展、完备,形成了两大系统,一是御史监察系统,二是谏官言谏系统。 御史又称之为台官、宪官或察官,是皇帝的耳目,职在纠察官邪,肃正朝纲,主要运用弹劾手段进行监察。 谏官又称言官或垣官,职在讽议左右,以匡人君,监察方式主要是谏诤封驳,审核诏令章奏。台官对下纠 察百官言行违失,谏官对上纠正皇帝决策失误。二者构成了封建社
17、会完整的监察体制。 摘编自邱永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先秦时期监察制度萌芽的背景。 (4 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古代形成了哪两大监察体系,并比较其异同。 (6 分)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4 分) 32.(1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 5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斗争大事年表(部分) 材料二 在近代反侵略的进程中,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奋勇抗争,努力地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鼓舞了全国人民反帝爱国的伟大斗志。在国家安危、民族存亡的历史关头,中国 1841 年,广州三元里人民抗击英军入侵。 1878
18、年,左宗棠收复了新疆。 1911 年,辛亥革命。 1912 年,中华民国建立。 1919 年,中国参加巴黎和会,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1924 年,国民革命兴起。 1943 年,国民政府分别与英美等签订协议,宣布英美等国通过不平等 条约攫取的治外法权等一些特权废除。 1945 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高一高一历史历史 第第 6 页页 (共(共 7 页)页) 人民表现出了“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前仆后继、救亡国存”的反抗精神,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 精神。也正是中国人民怀着深厚的忧患意识,发扬自强不息、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经过一个多世纪艰苦 卓绝的斗争,才有最终百年国耻的洗雪。 宋凌迁近代反侵略
19、进程中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斗争的特点。 (4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并简析其影响。 (8 分) 33.(14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古希腊著名的德尔菲神庙石碑上刻着一句名言“万事切忌极端” ,成为雅典人价值观的典型 代表。梭伦在执政时指出“自由不可太多,强迫也不应过份” ,为缓和社会矛盾他颁布法令规定, “平民所 欠的债务一律废除,沦为债务奴隶的雅典公民全部解放;他把雅典公民按土地收入多寡分为四个等级,收 入最少的第四等级不能担任官职;” 。 梭伦改革为雅典打上了这种“生态平衡”的烙印。 摘编自密尔
20、顿希腊方式通向西方文明的源流 材料二 众所周知,美国 1787 年宪法的条文具有弹性,用语宽泛模糊,给反复的重新解释留下了空 间;更重要的是,它给自己预设了更新机制,巧妙地协调了原则和妥协的关系,使不同的群体均可从中寻 求满足自身利益的资源, 而不必走上推翻宪政的极端道路, 从而保证了宪法能够面对不断出现的现实挑战, 适应不断发展变动的社会。制宪时期的美国各州在地域、居民、经济、体制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导致社会 就具有群体和利益的多元性,而且经常发生冲突。不同利益集团通过“谈判”而达成妥协,实现利益分沾 和共享,这种办法的好处是避免了社会在极端对抗中消耗资源,其结果相对接近社会公正这种人类普遍的
21、 理想。 摘编自李剑鸣: “美国宪法何以成为“活着的宪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人“价值观”是什么,这种“价值观”在梭伦改革中是如何 体现。 (5 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 1787 宪法如何避免极端,并简析其作用。 (9 分) 高一年级期末测试题历史学科参考答案高一年级期末测试题历史学科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选项 C C A D B D A C A B B B D A D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选项
22、B C C A D A A B D A C D C D B 二、材料解析题 31 (14 分) (1) (4 分) 背景背景:统治者守业责任的约束;史官修史的监督作用;出现了“谤议君王”等监督形式;各国通 高一高一历史历史 第第 7 页页 (共(共 7 页)页) 过变法,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或郡县制逐渐推行,官吏的选拔任用逐渐取代贵族世卿世禄制) ; 当时官场开始滋生腐败;人们认识到官员的腐败危害国家。 (每点 1 分,任答 4 点即可。 ) (2) (6 分) 体系体系:御史监察系统、谏官言谏系统(2 分) 异同异同: 相同相同:背景相同,二者都是伴随封建制度发展而完善。 不同不同:职
23、责不同,御史体系主要是对政府官员进行监督;言谏系统主要纠正皇帝不当的决策。 手段不同,御史采用纠察、弹劾;谏官采用封驳。 (相同或不同任答 2 点 4 分,其它言之有理也 可给分。 ) (3) (4 分) 积极积极:古代检查体系不断完善有利于减少决策的失误;防止官员的腐败与失职。 (2 分) 局限局限: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系效能有限。 (2 分其它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32.(12 分) (1) (4 分) 特点特点:时间长;具有广泛的参与性;斗争方式多样;受国际形势影响;反侵略与追求民主相结 合。 (每点 2 分,任答 2 点即可。 ) (2) (8 分) 内涵内涵:忧患意识;反抗精神;
24、爱国精神;自强不息。 (每点 1 分,满分 2 分。任答 2 点即可。 ) 影响影响:促进了民族觉醒,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有利维护国家主权减缓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进程; 有利于最终洗雪百年国耻。 (每点 2 分,共 6 分,其它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 33. (14 分) (1) (5 分) 价值观价值观:妥协;中庸。 (1 分,任答 1 点即可。 ) 体现体现: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维护平民地位,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权力;财产等级制,打破贵族血 缘垄断;设陪审法庭,四个等级的公民都能参与司法审判过程中;定期召开公民大会,公民都参与到 国家政治事务中。 (共 4 分,每点 2 分,任答 2 点即可
25、,回答到史实如“解负令”酌情给分。 ) (2) (9 分) 说明说明:(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或者,联邦政府权力加强,各州拥有一定的独立性模式避免了一 定程度协调了中央与地方关系; (大洲、小州在参议员与众议院名额分配相互妥协)或者,参议员每州都是 2 名,众议院按人口比列选 出一定程度协调了大州与小州的关系; (南方、北方在奴隶制的存废,奴隶占人口比重相互妥协)或者允许南方保留奴隶制度,五个黑人折合 三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人口总数。一定程度协调了协调了南方与北方的关系。 (每点 3 分,任意回答两点 给 6 分。回答中央与地方、大洲与小州、南方与北方相互妥协无史实可酌情给分) 作用作用:一定程度调和了社会矛盾避免社会走向极端与对抗;减少了资源的消耗;为美国长期稳定和 发展打下来坚实基础。 (每点 1 分,共 3 分。其它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